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唐-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国公主哦了一声,继续翻看起来:“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古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宁国公主认认真真地看了下去,前后万余字不到的书稿,但这个以天生石猴为主角的传奇故事,看的宁国心旷神怡勾起了十万分的兴趣。
“这故事倒是有趣的紧……没想到长安候不仅诗文绝世,这写起杂记传奇来也是妙语连珠天马行空呐。”宁国公主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书稿,沉吟了一下才道:“赵光然,转告长安候,这石猴的杂记本宫甚是喜欢,这书稿给本宫誉写一份带上。”
赵光然不敢怠慢,立即出去安排府里通晓笔墨的家仆赶紧给宁国公主抄写一份。
其实孔晟还没有写到玄奘离开长安去西天取经的事儿。他那日无意中发现了几本雕刻版刊印线装书,其中有一本是,是著名的玄奘法师弟子慧立和彦琮所写,成书于贞观末年。这本书比玄奘自己撰写的要“神奇”得多了,在孔晟看来,实际上也带有了一些“玄幻”色彩”,算是比较原始的神话小说了。
不过,在孔晟看来这实在太小儿科了,比起明人吴承恩所撰的差得太远。拿它做消遣,都提不起兴致。兴之所至,孔晟酒提笔就开始默写,主要是为了练字,同时当然也是为了娱乐消遣。
这年月的娱乐生活实在是太乏味枯燥了,无电脑无网络无手机无电影无各种电子娱乐设备,喝酒狎妓的事儿孔晟又不屑为之,只能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了。
他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如今默写起来无疑轻车熟路。当然,他也不是机器人,不可能默写的一字不差,中间或有不少差异,记忆断层处便用自己的创作补上,衔接起整体的故事脉络主线罢了。
孔晟匆忙进屋,向宁国公主歉意地拱手行礼道:“孔晟见过公主殿下,让公主久等,实在是抱歉之至!”
宁国公主清秀的脸蛋上浮起一抹浅浅的红晕,向孔晟微微颔首点头,声音轻柔:“长安候太客气了,本宫突兀来访,倒是打扰了长安候了。”
“长安候所作的西游记之大圣崛起,本宫看了,甚是喜欢,就让人抄写一份带回去慢慢赏看,还请长安候不要见怪呢。”宁国公主巧笑倩兮,面若桃花,盈盈而立。
她的姿容算不上倾国倾城,论美色,她远不如杨雪若、李萱、苏婳、聂初尘等女,但她五官秀美端宁华贵中多了一份恬静淡然,天生带有一种容易让人接近的亲切感。
孔晟怔了怔,旋即有些汗颜道:“公主殿下,这是孔晟信笔涂鸦,让公主见笑了。”
宁国公主微笑着:“长安候诗文绝世,又精通算学,最近又自酿美酒震动长安,看得出你通晓百艺,盛名不虚。本宫对长安候的多才多艺,着实是敬佩得紧。”
孔晟抱拳:“公主过奖,真是让孔晟汗颜。”
宁国的笑容越加的干净恬淡:“长安候不必过谦。本宫这趟来,主要是——”
宁国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来,赵光然就在门外恭谨呼道:“侯爷,有宫中贵人来访!”
孔晟吃了一惊:“宫中贵人?”
宁国公主也有些意外,所谓宫中贵人,肯定是宫中来人了。不是皇帝,就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这是显而易见的。
孔晟向宁国公主报以歉意的微笑,然后迎出门去。
李辅国一身紫袍,身后跟随着两名肤色白皙的小太监。
孔晟扫了一眼,满脸堆笑地走去行礼道:“原来是李大总管!孔晟有礼了!”
李辅国嘿嘿笑道:“长安候,你我算是故交旧识,何必这般客气见外?杂家这趟出宫……”
李辅国的话还没有出口,就一眼看到了出屋来的身着霓裳宫裙的宁国公主,赶紧定了定神,笑眯眯地拜了拜:“杂家见过公主。”
宁国公主眼眸中掠过一丝厌恶,勉强一笑,算是回礼。
孔晟在一旁看的心头一动,猜出宁国公主对李辅国印象很是恶劣,这至少说明李辅国在现阶段与赵王李系一派是没有同盟关系的。
李辅国最终也没有避讳宁国公主,反正也是皇帝的亲女儿,没啥好避讳的。
他大刺刺地摆了摆手道:“长安候,杂家奉陛下密旨,着你每日向宫中进贡孔府家酒百葫,不得有误!”
孔晟愕然。
见孔晟面有难色,李辅国大笑一声道:“长安候,不要吝啬,陛下说了,你不就是贪图钱财嘛,宫中取用,照价给付,甚至陛下还另有赏赐。”
孔晟啼笑皆非,没想到在皇帝眼里自己倒成了一个财迷鬼了。
他苦笑着解释道:“总管,这酒乃是孔某自酿,因为工艺繁杂,得来颇不容易,出产量极小,穷尽孔晟所能,一日只能出产百葫,若是一并都进了宫去,这长安城中的各位大人岂不是要生吃活吞了孔某?”
“再者,此酒极烈,小饮怡情保健,豪饮伤身费心,还请转告陛下为好。”
第三百五十二章 长安纸贵(1)
第三百五十二章长安纸贵
孔晟又扫了宁国公主一眼,轻轻笑道:“大总管,宁国公主殿下来孔某这里,想必也是为了酒的事儿,不是我推脱,实在是产量有限——若是陛下诏命,那么,孔晟就只能将全部所出之酒贡献入宫了。”
“那么,还烦请大总管给孔晟做个见证,免得长安权贵诸人上门来兴师问罪,孔某一介闲散封侯,实在是谁都得罪不起。”
李辅国皱了皱眉:“长安候,当真是产量如此之低?”
孔晟神色真诚无比:“那是自然,孔晟岂敢欺瞒陛下呢!”
李辅国沉吟了一下:“那么,也罢,杂家这就进宫向陛下解释。只是杂家不能白跑这一趟,否则陛下那里不好交差。不管你库存多少,先给杂家一批,让杂家回去再陛下面前也好说话。”
孔晟为难地耸了耸肩:“孔晟这里只余几十葫芦了,剩余都已经移交酒坊出售。既然这样,那就给大总管30葫芦,剩余十葫芦就——”
孔晟微微一顿,转向宁国公主微微一笑道:“也不能让公主殿下白跑这一趟,区区十葫芦酒,权当是孔晟奉赠,还请公主殿下不要嫌少的好。”
宁国公主温柔款款地笑着:“本宫哪里会嫌少。本宫并不饮酒,只是本宫的几个姐姐托我来长安候这里求酒,我也不好不来。十葫芦就十葫芦吧,聊胜于无,本宫也好挡挡这个面子。”
李辅国嘿嘿笑了两声。
宁国公主似是因为李辅国的存在,失去了继续跟孔晟攀谈下去的兴趣,她旋即起身向孔晟微微颔首告辞,又向李辅国简单点了点头,然后就飘然而去。
李辅国虽然位高权重,但宁国公主毕竟是皇女,虽然在朝中地位不是很高,但毕竟是皇帝的女儿,况且她个性与世无争,即便李辅国对她的冷漠态度有所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来。
“孔晟送公主殿下!”孔晟一路将宁国公主送至大门口,宁国回头瞥了孔晟一眼,突然压低声音轻柔道:“孔晟,这李辅国乃是奸佞小人,在朝中欺上瞒下作威作福,本宫不希望你跟他走得太近,这会有损你的清名。”
宁国公主很少说话这么直接,她更很少在背后议论谁的是非,哪怕是她不喜欢的人。她直言不讳地建议孔晟远离李辅国,无疑说明了孔晟在她心目中的地位。
“多谢公主提醒,孔晟心中有数。”孔晟躬身一礼。
宁国公主深深地瞥了孔晟一眼,莫名地轻叹一声,然后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上了自己华丽的马车,哒哒哒沿着幽静的街巷返回自己的公主府。
李辅国又在孔晟这里停留了半个时辰,眼见孔晟安排下人不仅给他装上了皇帝要的孔府家酒,还装上了不少丝缎金银器,心满意足地嘿嘿笑着拍了拍孔晟的肩膀:“孔家小郎,你我算是故交,如今你如愿以偿登堂入室,官拜长安候,已经是朝廷大员。日后但有烦忧,可随时进宫找杂家,杂家是一个非常念旧情的人,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也罢,杂家这就回宫!”
孔晟笑着躬身下去:“大总管走好!”
李辅国眯缝着小眼睛上了自己的马车,对这趟长安侯府之行,他心底里是满意的。他其实不算是一个太贪婪的人,长安城里逢迎巴结他的人比比皆是,他在宫外的外宅中,也累积了不少财富。孔晟给的这点薄礼,对他来说着实不算什么,只是这表明了孔晟的一种态度。
李辅国觉得孔晟是一个很识时务知进退的人,不枉他在皇帝面前给他说了几句好话。只是李辅国心里也有些纳闷,以他对孔晟的了解,孔晟不是那种过刚易折之人,那么,他为什么跟楚王李俶却偏偏搞不好关系呢?
李辅国觉得孔晟跟李俶交恶,这步棋走得很臭。或许还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一些事情上拧不过弯来。
但李辅国也没有开口劝孔晟。李辅国本身就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自问在孔晟的问题上,已经足够“无私”和提携了,没有必要再浪费唇舌和精力。
说白了,孔晟与李俶结仇,本就与他无关,哪怕孔晟因此撞个头破血流,他也懒得管。
孔晟望着李辅国马车离去的背影,嘴角浮起了一抹冷笑。对于李辅国,他暂时不会与之敌对,但将来到了一定的时刻,李辅国必然会上他的铲除大名单之上。
孔晟比谁都清楚,中唐在安史之乱后其实是拥有着中兴的机遇的,但正因为宦官专权导致政权混乱民不聊生,从而才一蹶不振。在这其中,像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这些阉宦,绝对是祸国殃民,罪不容诛。
将来若有机会,时机成熟了,孔晟会为社稷江山考量,果断向李辅国这种阉贼举起屠刀。
在这一点上,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孔晟正要返回,却见李辅国的马车又疾驰了回来,他皱了皱眉,心道这狗贼难道又有什么新花样?
李辅国的马车驰回来,但李辅国却没有下车,他掀开车帘向孔晟招招手,神神秘道:“长安候,杂家忘记了两句话。”
孔晟压制下内心深处对李辅国的各种厌恶,笑吟吟地走上前去,靠近,“大总管请讲,孔晟洗耳恭听。”
李辅国轻笑了一声,笑容有些诡异:“长安候,你可知陛下为何对你自酿的酒如此青睐?”
孔晟摇摇头:“孔晟不知。”
李辅国嘿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据说你这酒有重振雄风的奇特功效,陛下和宫中嫔妃甚是喜欢……因此,长安候,宫中的酒是万万不能断的,你可明白杂家的话?”
呃……孔晟闻言几乎笑喷,这是哪跟哪啊,不过是酒精度数高一些的烈酒,怎么还冒出滋阴壮阳的功效来了?这绝对是天大的误会!
孔晟忍住笑,借着躬身的姿态掩饰了过去,“请大总管放心,孔晟会首先供应宫中所需,这没有问题。当然,大总管这边但有所需,孔晟一并满足。”
李辅国大笑:“好极了!长安候,杂家告辞了!”
孔晟站在府门前啼笑皆非,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皇帝那边怎么会因此重振雄风的,他不是很清楚,但想来定然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他比谁都清楚,这种烈酒要说酒后乱性他还信,可说是壮…阳养精那就是瞎扯淡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长安纸贵(2)
第三百五十三章长安纸贵
有个成语叫洛阳纸贵。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出自:“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孔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百无聊赖中抄写来解闷的西游记书稿,无意中被宁国公主看中带回府中,又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几乎是一夜之间,长安权贵百姓争相传抄,导致长安城里售卖宣纸的不少店铺都断了货。
说是长安纸贵或许有些夸大。但一时间,署名为长安候孔晟的传奇杂记故事——西游记之大圣崛起,这个天生石猴的神奇故事在长安城里广为传播,不要说有钱有闲有娱乐需求的权贵阶层了,就是贩夫走卒和农人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
孔晟得到赵光然的回报,先是吃了一惊,旋即就有些后悔。竟然无意中丧失了一个绝佳的商机,若是由自己刊印售卖出去,这该又能赚多少铜钱?
宁国公主从孔晟哪里取走的书稿,其实只写到了孙悟空拜师学艺成功返回花果山的那一段。后面更精彩的情节,都没有展开。
赵光然躬身下去,恭谨道:“侯爷,宁国公主那边连番派人来催促侯爷续写,还在等侯爷的回复。“”
孔晟眉梢一挑,嘴角掠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光然,本候突然意识到,这又是一桩盈利的买卖了。”
赵光然愕然。旋即苦笑起来:“光然明白侯爷的意思了。侯爷这是准备续写书稿后向世人有偿出售吗?”
孔晟哈哈大笑起来:“光然。有钱不赚那是傻子。况且,本候日后自有用钱处,为了免得到时候捉襟见肘,现在就下手积蓄财富吧。”
“光然,长安城中可有刊印书稿的店坊?”孔晟沉吟了一下,轻轻问道。
唐时已经有了见诸于史书记载的雕刻印刷工艺,但孔晟也拿不准此刻长安城里有没有这个市场化的行当,而且在技术方面到底成熟不成熟。
赵光然思量了一下。笑道:“回侯爷的话,长安中西市有一家刁氏印坊,可以刊印历书经文,至于书稿,想必也没有问题,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孔晟眸光一亮:“价格不是问题。光然,我连夜续写,你明日一早来取书稿,派人去那刁氏印坊,将我续写的书稿刊印成册。然后定价出售!”
赵光然深吸了一口气,心里虽然有点不以为然。却不敢表现出来。在赵光武两道皆名动天下,不把精力用在参与朝政和国家大事上,反而忙着经商赚钱,仿佛钻到了钱眼里,真是令人无语。
这是一种变相的消沉和一蹶不振。
仕途上的失意,皇帝的冷落,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少年称雄的孔晟竟然沦落至此,这让赵光然非常无奈。
第二天一早,孔府书坊悄然设立开门营业,在长安城中数以千计的各种店铺中,新开业的孔府书坊根本没有引起谁的关注。
但也就是一天之后,孔府书坊突然打出了“独家出售长安候孔晟西游记书稿”的广告,由孔晟亲自撰写的传奇小说单行本火爆上市,定价500文。
消息传出,很多权贵家的小姐公子哥儿,急不可耐地派人购买,一本刻印书册竟,价格高得有点离谱,但长安的贵族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为了满足眼福,出于续接上文的迫切,上市仅一个上午,首批库存的书就售卖一空,不多不少,统共100册。
后续的书还在书坊紧锣密鼓地昼夜印发之中。
但不是谁都能买得起这么昂贵的小说单行本的,平民百姓买不起,就几个人凑钱买一本,然后回去分头抄写成册。由此一来,长安城中的纸贵趋势更加势不可挡。
孔晟知道这种盗版难以避免,也不在乎,反正只要出版的主流和官方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足够了。
他突然觉得很好玩,也蛮有意思。这大概就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他弄来解闷的两个玩意儿,竟然成为他的生财之道——至少在短时间内,这会为他带来大把大把的财富。
既然大唐贵族的钱这么好赚,孔晟也不会“手软”。凡事都是举一反三,略动动脑筋,就能将这两条生财之道继续“发扬光大”。甚至,更多的生财之道正在向孔晟招手。
比如说已经列入计划的提高酒坊产量和开发新品种,在适当的时候,孔晟甚至想尝试着酿制一下啤酒和汽水。当然,如果工艺技术条件达不到酒罢了。
再比如说书坊“独家出售”小说单行本的各种后续资源源源不断。光是一部西游记就能让孔晟赚的盆满钵满了,那么还有其他的三大名著呢?还有红楼梦这些注定会引发社会风潮的绝世名著呢?
等等。
孔晟将书坊酒坊的事儿交给赵光然打理之后,又将精力转移到了另外的新生事物上。他在午后时分召集了几个长安城里有名的裁缝,关在他的书房里研讨了整整一个下午,到了傍晚时分,几个裁缝这才脸色疲倦地捧着几张粗糙的图纸出了门。
最近一段时间,长安城里最大的热门就是长安候财源广进了。孔晟靠着酒坊和书坊,每日都是赚得不亦乐乎,不要说普通商贾看得艳羡,就连不少权贵阶层都开始眼红耳热了。
谁都不是傻子,孔晟独门垄断了世间独一无二的两种稀缺品,他以一种近乎直白的面孔崛起在长安商界,海量的钱财渐渐向长安侯府中聚集,长此以往,长安候绝对会摇身一变成天下有数的大商贾之一。
因为嫉妒,各种流言蜚语就开始四起。有人说孔晟不务正业、以侯爵之身经商,损害朝廷体面和礼制;也有人说孔晟本为天子门生,聚敛财富,有损斯文和陛下颜面,云云。
这种流言蜚语当然也传到了宫里去。甚至在昨日的朝会上,礼部尚书李揆亲自上疏,参了孔晟一本。只是皇帝一笑置之,没有太当回事儿。
第三百五十三章 长安纸贵(2)
第三百五十三章长安纸贵
有个成语叫洛阳纸贵。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出自:“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孔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百无聊赖中抄写来解闷的西游记书稿,无意中被宁国公主看中带回府中,又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几乎是一夜之间,长安权贵百姓争相传抄,导致长安城里售卖宣纸的不少店铺都断了货。
说是长安纸贵或许有些夸大。但一时间,署名为长安候孔晟的传奇杂记故事——西游记之大圣崛起,这个天生石猴的神奇故事在长安城里广为传播,不要说有钱有闲有娱乐需求的权贵阶层了,就是贩夫走卒和农人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
孔晟得到赵光然的回报,先是吃了一惊,旋即就有些后悔。竟然无意中丧失了一个绝佳的商机,若是由自己刊印售卖出去,这该又能赚多少铜钱?
宁国公主从孔晟哪里取走的书稿,其实只写到了孙悟空拜师学艺成功返回花果山的那一段。后面更精彩的情节,都没有展开。
赵光然躬身下去,恭谨道:“侯爷,宁国公主那边连番派人来催促侯爷续写,还在等侯爷的回复。“”
孔晟眉梢一挑,嘴角掠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光然,本候突然意识到,这又是一桩盈利的买卖了。”
赵光然愕然,旋即苦笑起来:“光然明白侯爷的意思了,侯爷这是准备续写书稿后向世人有偿出售吗?”
孔晟哈哈大笑起来:“光然,有钱不赚那是傻子。况且,本候日后自有用钱处,为了免得到时候捉襟见肘,现在就下手积蓄财富吧。”
“光然,长安城中可有刊印书稿的店坊?”孔晟沉吟了一下,轻轻问道。
唐时已经有了见诸于史书记载的雕刻印刷工艺,但孔晟也拿不准此刻长安城里有没有这个市场化的行当,而且在技术方面到底成熟不成熟。
赵光然思量了一下,笑道:“回侯爷的话,长安中西市有一家刁氏印坊,可以刊印历书经文,至于书稿,想必也没有问题,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孔晟眸光一亮:“价格不是问题。光然,我连夜续写,你明日一早来取书稿,派人去那刁氏印坊,将我续写的书稿刊印成册,然后定价出售!”
赵光然深吸了一口气,心里虽然有点不以为然,却不敢表现出来。在赵光然看来,堂堂的长安候,文武两道皆名动天下,不把精力用在参与朝政和国家大事上,反而忙着经商赚钱,仿佛钻到了钱眼里,真是令人无语。
这是一种变相的消沉和一蹶不振。
仕途上的失意,皇帝的冷落,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少年称雄的孔晟竟然沦落至此,这让赵光然非常无奈。
第二天一早,孔府书坊悄然设立开门营业,在长安城中数以千计的各种店铺中,新开业的孔府书坊根本没有引起谁的关注。
但也就是一天之后,孔府书坊突然打出了“独家出售长安候孔晟西游记书稿”的广告,由孔晟亲自撰写的传奇小说单行本火爆上市,定价500文。
消息传出,很多权贵家的小姐公子哥儿,急不可耐地派人购买,一本刻印书册竟然售价500文,价格高得有点离谱,但长安的贵族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为了满足眼福,出于续接上文的迫切,上市仅一个上午,首批库存的书就售卖一空,不多不少,统共100册。
后续的书还在书坊紧锣密鼓地昼夜印发之中。
但不是谁都能买得起这么昂贵的小说单行本的,平民百姓买不起,就几个人凑钱买一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