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唐-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晟来说根本不足挂齿,与所谓的权势地位相比,他更看重自身的独立性,不愿意沦为这个时代的附庸和皇帝的奴才。

  房内,孔晟缓缓起身,走到了门窗之前,他推开纸糊的窗扇,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窗外院中那棵老槐树上,一根突兀伸出的枝杈上,正跳跃着几只灰色的麻雀儿,叽叽喳喳鸣叫着。

  孔晟轻叹一声,这些年的人和事都像过眼云烟一般电闪而过。回顾走过的路,他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按照他既定的计划,坚持着他应有的原则和最牢固的底线。他知道自己不能出错,一步错步步错,将导致他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为有底线,他当初在河南战场上,没有向睢阳张巡低头。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孔晟是对的。如果不是孔晟这个另类横空出世,竭尽所能力挽狂澜,整个河南按照历史原定的走向,都会沦丧于安氏之手。

  而张巡等三十六睢阳烈士,终归也难逃以身殉国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孔晟不仅举荐了南霁云父子,还无形中拯救了张巡这批忠臣良将的命运。

第四百八十四章 脱身(4)

  第四百八十四章脱身

  纪国公主府。

  纪国神色之憔悴惨淡,令宁国看了心头如绞。在死亡边缘走了一场的纪国,能保住性命,无疑具有一定侥幸的成分。若不是纪国公主府上的医师经验丰富,处置应变得到,恐怕宁国公主现在面对的就是纪国僵硬的尸体了。

  当初的纪国,心怀死志,她在服毒之前屏退了所有的侍女。反过来说,谁又能想得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亲女、大唐公主会为了长安候孔晟服毒殉情呢?

  孔晟的死对纪国的打击很大,加上又经过了一番服毒的自戕,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可想而知。宁国有些怜惜地探手握着纪国的小手,柔声安慰道:“妹妹,你也不必想太多了,父皇已经下诏赦免了孔晟的罪名,追谥他为英武郡王,还在为他修建衣冠冢,孔晟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纪国的声音嘶哑无力,她眼角滑落两颗泪珠儿,脸色更加苍白:“姐姐,人都已经死了,追谥为郡王又有什么用?父皇心狠至斯,让有功之臣无辜惨死,也让朝廷失却栋梁……”

  “孔晟在的时候,我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尤其是当他抗旨拒婚的时候,我还曾无数次的怨恨过他。然而当他真的不在人世了,我才突然发现,我的心裂开粉碎,好像是失去了最最宝贵的东西,我感觉我的心一片空荡荡地没着没落,天地之间都变得黯淡无光……宁国姐姐,这就是失去心爱之人的感觉吗?”

  宁国听了纪国哀婉的话幽幽一叹:“妹妹,或许吧,姐姐也不懂。不过,如果孔晟在天有灵,你如此待他,他应该能感觉到的。”

  纪国泪如雨下,掩面抽泣起来。

  宁国安慰良久,纪国才慢慢回过神来,哽咽道:“姐姐,我心已死,父皇为孔晟修建衣冠冢,我过两日进宫向父皇请旨,我宁愿削发为僧尼,就在孔晟的衣冠冢边上起一座小庵堂,让我与青灯古佛相伴,为他守灵吧。”

  宁国大吃一惊:“妹妹,这如何使得?你贵为大唐公主,出家为僧尼,丧失皇室体面,父皇断然不会允许的。”

  “如果父皇不答应,那么,我就放弃公主爵位,自愿贬为平民百姓,自此青灯古佛与孔晟的衣冠冢相伴,了却残生。”

  纪国缓缓闭上了眼睛,声音嘶哑绝望:“姐姐,我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什么都看得开了,父皇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反正我都要这么做。大不了,父皇一纸诏书将我赐死也好,正好随了我的愿。”

  宁国嘴角一抽,一时间觉得无言以对,难以开口再劝。她知道纪国表面上看起来性格跳脱,但到了关键时刻,性格刚毅执拗,没有人能拉的回头。

  如果皇帝真的不答应纪国,恐怕纪国会做出更极端的事情来。

  宁国深深叹息着,知道孔晟的死对纪国的打击和伤害比她想象中的更大。而且,宁国还知道,纪国还因此对皇帝产生了某种怨恨之心。如果不是皇帝的强迫威逼,将孔晟逼得太紧,而按照常理发展下去,说不准将来两人还有走到一起的机会。可现在好了,孔晟殒命九泉,她彻底绝望之下心已死,两人永远失去了机会。

  事实上,纪国对皇帝是不乏怨愤的。不仅仅因为孔晟的死,还因为皇帝实际上将纪国逼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绝路上。想想看,不管纪国对孔晟有没有情愫存在,皇帝将纪国赐婚给臣下,却遭到臣下拒绝,由此,孔晟得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头,而纪国得到了什么你?她不仅失去了喜欢的男人,还失去了作为公主的尊严。

  从今往后,还怎么让纪国公主没事人一样成婚嫁人?这儿注定会成为纪国公主一辈子的隐痛和羞辱。毫无疑问,这也是纪国此番服毒自尽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

  宁国无奈地起身,柔声道:“妹妹,你好好歇着,姐姐去膳食房看看,给你熬一盏燕窝莲子羹来养养元气补补身子。”

  纪国摇了摇头:“宁国姐姐,不用麻烦了,我不想吃。姐姐,你也回去歇着吧,我没事的,我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宁国再次叹息一声,俯身为纪国掖了掖被子,然后悄然退出了纪国的寝殿。

  东宫。

  李豫听了李揆的话,忍不住冷笑起来。李揆说皇帝刚才还亲自微服出宫去了一趟长安侯府,当面祭拜了孔晟一次。皇帝祭奠臣下,本就算是极大的礼遇,皇帝这么做,无疑将时下朝野上下关于孔晟的各种议论全部荡涤一空。

  什么罪臣孔晟,这分明仍然还是皇帝的宠臣!皇帝都既往不咎了,其他人再揪住不放,岂不是跟皇帝拧着干?

  “人已死,给再大的恩宠又能如何?永远留下长安侯府?真是天大的笑话,本宫倒是要看看,父皇这点仁慈还能坚持多久。”李豫扬手指了指李揆,淡淡道:“既然父皇都亲自祭拜孔晟了,本宫也不能坐视,否则,岂不是让人笑话我这个东宫储君不懂礼数?李揆,准备一下,我们去一趟长安侯府,祭奠一下孔晟!”

  李揆领命而去。

  望着李揆离去的背影,李豫嘴角噙着一抹冷漠的笑容,凝立在那里,一言不发,气势凛然。世子李适从殿角转出来,望着父亲冷漠肃杀的背影,心头一凝,立即止住了脚步,悄然又退了回去。

  这个时候,不适合他出现。此刻正是李豫内心真实情绪宣泄的时候,任何外人的存在,都又可能触发李豫的反弹。

  安宁宫。

  张氏神色变幻,有些犹疑不定。

  长安侯府设立孔晟灵堂,连皇帝都亲自出宫去祭拜了一番,她作为皇后,心里也在掂量是不是也该去一趟。皇帝都去了,她不去,会不会让皇帝觉得她不识时务?但她又觉得,孔晟已经死都死了,以皇后之尊,去祭拜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死鬼”,着实划不来。

  张氏是一个极看重利益、极工于心计的女人。

  张氏抬头望着自己的儿子李侗,想听听他的意见,便道:“我儿,你倒是说说看,本宫该不该出宫去祭拜一下孔晟?”

  少年李侗的神色有些复杂。其实到现在为止,他都不信孔晟真的死了。但当时天崩地裂的场景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上天震怒,如此天灾之下,人力不可抗拒,不要说一个孔晟,就是成千上万个孔晟,该湮灭也就都湮灭了。

  一念及此,他轻轻道:“母后,儿子觉得,孔晟不像是短命之人,他应该……应该不会就此陨落丧命吧?”

  张氏撇了撇嘴,“我儿,孔晟陷落天坑,尸骨无存,这是事实。这人都死了,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李侗轻叹了一口气道:“母后,即便孔晟真的死了,儿子有认为,母后应该去祭拜一下。一则,孔晟生前是朝廷重臣,身居禁军大将军和神龙卫统率,在朝中举足轻重;二则父皇都亲自前往祭拜,母后以父皇马首是瞻,理所应当。三则,孔晟虽死,但却追谥为英武郡王,而且他麾下的禁军将士和神龙卫还在,母后前去祭拜孔晟,至少能博得这些人的好感,以备将来……”

  李侗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顿时就点醒了张氏,张氏这才点了点头,“没错,我儿说得对。母后当以你父皇马首是瞻,陛下都亲自驾临祭拜,本宫也该走一遭,顺道去看看纪国。”

  李侗微微一笑,躬身拜下去道:“母后英明!”

  其实张氏英明个锤子,她无非是想拉拢和收买人心罢了。

  本来门可罗雀的虢王府上,这两日渐渐门庭若市起来。这与虢王世子李川千方百计向东宫太子李豫靠拢有关。虢王毕竟是宗室,很多普通朝臣见虢王攀附上了未来的皇帝,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不少人心目中,虢王府的地位直线上升。

  因为今日凤阳郡主李萱去长安侯府祭拜孔晟,李川怒不可遏,当着父亲的面就发作起来。

  李萱本来就因为孔晟的死而心神低落,见兄长又在一旁喋喋不休,再也控制不住满腹的怒气,杏眼圆争怒形于色道:“兄长,人生在世,不能太过无耻!你去攀附你的高枝儿,我自去祭拜我的至交好友,与你何干?你若是觉得因为我让你在你的主子面前无法交代,那么,父王,女儿宁可出府另居,与虢王一脉划清界限!”

  李萱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她也是性格刚烈巾帼不让须眉之人,孔晟的死已经让她心神绝望,李川的势利,直接触及了她最后承受的底线。

  虢王李巨脸色一变:“萱儿,你这是要作甚?你兄长也不过是说道两句——你去长安侯府拜祭孔晟,应该事先跟本王和你兄长通通气才好!”

  李萱失望地望着自己的父亲和同父异母一向不合的兄长,嗤笑一声:“父王,连皇上都亲自驾临拜祭,你们又担心害怕什么?女儿拜祭是女儿自己的事,一切后果与虢王府无关!”

  说完,李萱拂袖而去。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复出(1)

  第四百八十五章复出

  长安侯府全府缟素,所有下人都披麻戴孝,哀声一片,为孔晟守灵。因为皇帝出宫祭拜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引发了朝臣祭拜的络绎不绝。

  乌显乌解两人腰间缠绕着白绫,神色悲伤,站在府门口迎客接待。

  一分钟之前,他们刚刚送走了东宫太子李豫一行数十人。李豫带着他的东宫属臣和与他走得近的一些朝臣显贵,前来祭拜孔晟。尽管乌氏兄弟对李豫心怀嫌隙,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李豫无论如何,前来拜祭,他们都不能失礼。

  李豫没有过多停留,按照礼仪祭拜,然后默默退走,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更没有矫情地表示什么慰问。

  但在孔晟的灵位前,李豫是诚心诚意地拜了一拜。孔晟虽然是东宫的敌手,但在李豫心里,孔晟却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孔晟的文武全才,一直被李豫所认同。李豫甚至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登临皇帝宝座之后的事情,对于孔晟这样的人才,他一样会重用,抛却前嫌。

  在孔晟的灵位之前,祭拜的这一刻,皇太子李豫显得非常郑重和真诚。他很少有这种真诚的时候。

  李豫是一个骨子里非常骄傲的人,出身皇家无疑更加剧了他与生俱来的这种骄傲。能被李豫看得上、在心里有所位置的人,为数不多,但孔晟绝对是其中之一。

  长安侯府门前,乌显轻轻干咳了一声,乌解有些狐疑,不由抬头望去,见南霁云父子带着十几名家兵乘马而来,在府门口前下了马,就要进府。

  乌解脸色一变,上前一步拦住了南霁云的去路,冷冷道:“请问南将军,这是何往呢?”

  南霁云心头有些恼火。心道你这不是废话嘛,我现在来长安侯府能干什么?还不是为了祭奠孔晟孔大将军!

  但南霁云心里很清楚,因为南霁云坚决不肯参与乌氏兄弟劫法场的计划,坐视孔晟殒命,这在乌氏兄弟眼里变成了赤果果的忘恩负义和某种背叛。

  没有孔晟,南霁云算什么?当初不过是睢阳张巡手下一个不入流没有品阶的低级军官,现在贵为四品宣威将军,禁军副帅,权势冲天,京城的新贵人。可孔晟面临危难,南家父子什么都不肯做,眼里只有南家的荣华富贵,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对于乌氏兄弟来说,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心态。

  南霁云知道乌氏兄弟这些人对自己是满腹的怨愤和嫌隙,勉强一笑,拱手道:“乌将军,我来祭奠一下大将军!”

  乌显冷笑一声:“还是罢了吧!我们承受不起!南将军还是请回,与我们这些罪臣属下离远一点,免得惹祸上身,耽误了南家的荣华富贵前程!”

  南勇在身后神色尴尬,却是无言以对。

  即便孔晟现在仍然健在人世,但当初危难之际,南家父子的表现确实让乌显这些人失望。南勇一直愧疚在心,尽管孔晟一再表示非常理解,但南勇心里还是拧着一个疙瘩,尤其是在面对乌显乌解这批人的时候,总有些无颜相见。

  南霁云搓了搓手,陪笑道:“乌将军,南某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来祭奠一下大将军,大将军对南某父子恩深义重,如今他英年早逝,灵堂在府,南某岂能不来?”

  南霁云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顿时就引起了乌显乌解的情绪迸发。

  乌解呸了一声:“好你个南霁云,你还知道大将军对你们南家有恩了?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当初你算什么?要是没有大将军的提携,你们南家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忘恩负义,大将军蒙难之时,有些人连句人话都不肯说,真是让人寒心!”

  “如今看皇上免罪诏书下了,这才假惺惺地跑过来祭拜,干什么呢?装什么装啊,给谁看呢?赶紧回去,别在这里碍眼!”

  乌显也愤怒地咆哮起来:“滚!从那天开始,长安侯府就已经与你们南家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乌显乌解兄弟越说越激动,情绪就更加不堪。

  乌显乌解兄弟近乎羞辱的话把南霁云说了一个体无完肤,无地自容。南勇再也忍不住,冲出来正要反驳几句,却被父亲死死拉住胳膊,只得咬了咬牙,跺了跺脚,用愤怒的目光怒视着乌显乌解。

  这些时日来,南勇也没少经受乌显乌解李彪李虎的冷言风语。他认为孔晟殒命的时候,面对乌氏兄弟的嘲讽和挤兑,心怀惭愧不安、退避三舍;可后来孔晟健在正躲在他的院中休养,对乌显乌解的冷漠挑衅,南勇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只是南勇至孝,见父亲被乌氏兄弟羞辱,作为人子,不站出来,也实在说不过去。

  乌显斜眼冷视着南勇,冷漠道:“咋的?南少将军还要跟我们兴师问罪吗?说起你南勇,更是让人心寒,你拍着自己的胸脯问问自己的良知,当初若不是大将军的提携,你能有五品将军的前程?”

  “还有,当初宁陵一战,大将军可是救了你一命。若不是大将军严命我等回军相救,你小子早就被叛军给砍了脑袋,还说什么说?忘恩负义,赶紧滚!以后不要咱让老子看到你们!滚!”

  乌显声色俱厉,扬手指着南勇痛斥连声。

  南勇有生出几分怒火来:“大将军对南勇的恩情,南勇毕生难忘。南勇宁可一死回报大将军的恩德!”

  乌解耻笑一声:“那就去死!死给我们看看!你去拔刀自刎,向大将军谢罪,吾等就不再跟你计较!”

  “你!……”南勇也是年轻气盛之人,被乌显这番话给噎住,气得嘴角都哆嗦起来。

  见南勇怒不可遏的样子,乌显呸了一声:“滚开!少在我们长安侯府前装腔作势!实话告诉你,你们父子就是以死谢罪,都要遗臭万年!!!”

  南霁云在一旁听着,不由长叹一声,神色复杂,他放弃了继续进府祭拜的行为。他就在府门口单膝跪下,拱手慨然道:“大将军罹难以来,南某****难安,今日在府门前三拜,以表寸心!”

  南霁云这么一跪,南勇也只能无奈的跟着跪了下去。

  南霁云虽然有愧疚之心,但对于自己的行为,他却没有后悔。他宁可以死回报孔晟的恩情,也断然做不出反叛朝廷的事情来。这与南霁云忠义到迂腐的个性有关。在南霁云心里,君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无论如何,臣子背叛皇帝和朝廷,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大将军对南家恩深义重,没有大将军,便没有南霁云的今日!但,南霁云既然食君之禄,就不能有不臣之心,此情此心,还请大将军原宥!大将军罹难,南某痛怀于心,自愧不安!今在大将军灵前,愿意自断一臂,向大将军谢罪!”

  南霁云的语速极快,他说完这番话,立即抽出随身佩剑,闪电般向自己的左臂斩落下去。

  在场的长安侯府家兵仆从以及乌显乌解等人面色一变,发出轻轻的惊呼声,但根本来不及阻拦。

  南勇脸色骤变,但他跪在父亲身后,此刻反应不及,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南霁云自断一臂谢罪。

  剑光闪烁,南勇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心头战栗。

  他比谁都清楚,这些日子,其实父亲南霁云的心里也不好过。南霁云是一根筋的忠君爱国之人,孔晟固然于南家有恩,但南家却是皇帝之臣,要让南家背叛皇帝去报孔晟之恩,南霁云是万万做不到的。但坐视孔晟陨落,南霁云嘴上不说,心里的愧疚不安同样溢于言表。

  今日来祭拜孔晟,府门口被乌氏兄弟羞辱一番,南霁云情怀激动之下,就生出了自断一臂谢罪的心思。这也绝对不是做戏给外人看,而是情怀激荡之下的冲动选择。

  可南勇却知道孔晟还没有死。如果南霁云因此自断一臂,那真的是太不值了。

  街巷的拐角处,皇太子李豫的半幅銮驾其实还没有完全离开,李豫看到南霁云父子过来,这才吩咐銮驾侍从缓一缓脚步,他要从旁看一看热闹。

  南霁云父子跟乌显乌解这批孔晟的绝对心腹闹起不合之事,李豫略有耳闻。不过原因为何,李豫并不知情,而是下意识地主观地认为,孔晟一死,孔晟的小团体内部就开始产生分裂。

  比如南霁云和乌显乌解这些人,互相不服气,势成水火其实是一种必然。

  这让李豫感觉到某种机会。若是他能趁机将南霁云父子收入麾下,就等于变相掌握了五万禁军。从此,长安城尽在他的掌控之中,包括皇帝。

  见南霁云父子与乌显乌解一干人等起了冲突,虽然为什么冲突,李豫父子听不清楚,但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先入为主了。

  李豫向李适轻轻道:“适儿,这南霁云父子堪可一用否?”

  李豫说的当然是南霁云父子能不能为东宫所用,而不是南霁云父子有没有才干本事。

  李适眉梢一挑,回答道:“父王,儿子可以试探南家父子,想必如今孔晟已死,这南霁云也不该不受抬举。”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复出(2)

  第四百八十六章复出

  李豫嗯了一声,摆了摆手:“以本宫看来,这南霁云忠肝义胆,非利益之辈。你且去与他接触一二,说明本宫对他的器重欣赏之心。明确告诉他,只要他肯听本宫调度,将来封王拜将都不在话下。”

  李适躬身下去:“遵命!”

  正在这时,李豫突然眼见南霁云拔剑砍向自己的臂膀,大吃一惊,忍不住发出轻轻的惊呼声。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白光闪过,只听当啷一声,南霁云手里的佩剑被碰撞在地,穆长风一袭白衣站在不远处,衣袂纷飞,望着南家父子冷冷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尚且如此,何况是同僚属下。南将军其实不必在侯府门前如此惺惺作态,徒为我家兄弟增添恶名,要想自残,请回府去!”

  说完,穆长风飘然入府,只撂下一句话:“乌显乌解,紧闭府门,谢绝祭拜。”

  其实穆长风对南霁云父子此刻的恶感丝毫不亚于乌显兄弟。只是穆长风更在乎孔晟死后的声名清誉。孔晟人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即便南霁云父子以死谢罪,又有何用?如果南霁云因此自残一臂,传扬出去,实际上对孔晟和长安侯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某种意义上说,穆长风考虑的也是长远。

  乌显乌解点点头,立即吩咐仆从家兵撤离,退入长安侯府,然后将正门紧闭,摆出了谢绝一切外人祭拜的姿态。

  实际上,该来的都来了,整整一个上午,长安显贵车水马龙三五成群结伴来祭奠,有的是故作姿态,有的则是看着皇帝的风向不得不来,当然也有人对孔晟之死真诚伤感惋惜,如果皇帝和太子不来,他们也不敢来,既然皇帝和太子都来了,他们也自然顺势而为了。

  比如说李泌和杜鸿渐两人。两人对孔晟之死打心眼里感到惋惜,但两人作为皇帝心腹重臣,若是皇帝不下赦免诏书,不亲自来祭拜,两人是万万不能冒这个政治风险的。

  长安侯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