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唐-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他不仅仅要通过火炮的公然登台亮相给回纥这位骄傲的二王子移地建一个下马威,其实还存在着威慑群臣尤其是皇太子李豫的深层次心思。

  有了如此神器作为震慑,谁还敢造皇帝的反?谁还敢在皇帝面前耀武扬威?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炮对于皇帝而言,更像是一种政治工具。

  孔晟缓步行来,在众人复杂不一的目光注视下神色平静,其实他心里这时正在暗暗发笑,火炮的威力固然很强,但也有它的短板,比如说发射时间长、当前的精度准度都还略差、制作成本高昂很难批量铸造、同时还需要至少盏茶时间的冷却等等,这注定了它暂时只能作为特种武器存在的价值,不能作为常规武器。

  今天火炮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其实具有不可复制性,并不像群臣显贵下意识认为的那样一力降十会。

  也就是说,两军对垒之中火炮是可以用的。如果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轮番发射,肯定会给敌军造成巨大的伤亡,但一两门火炮的价值,也就在于震慑而已,不足以改变战争的结局。

  但是这些,在场这些朝臣都不清楚,连皇帝都是懵懂不明。孔晟懒得讲,也不会去讲清楚。反正火炮这一次登台亮相的威慑效果已经产生,达到了他的预期。

  皇帝要靠这个威慑群臣和皇太子李豫,孔晟又何尝不是?这一炮轰鸣,所有朝中那些视他如仇敌、对他心怀嫉妒的人,今后要继续跟他敌对,就必须要好好掂量掂量值不值。

  这是孔晟在大唐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筹码。有了这个筹码,皇帝也好,群臣也罢,就会永远对他保持一定的善意。而有了这个筹码,所有试图向孔晟放冷枪的人,都必须要考虑后果和代价。

  至于那些回纥人,此刻孔晟估计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这些塞外蛮夷,固然在马背上长大且英勇善战,但再勇猛的战士也扛不住火炮的轰杀,大唐拥有如此威力惊人的神器,回纥人哪里还敢进犯中原?

  多少回纥人也经不住这一炮轰下去,撼天动地的威能不是人的躯体所能承受的。回纥人固然勇猛,但也不能也不敢去做那张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的事儿。

  实际上,在识时务方面、在弱肉强食的法则面前,回纥人比大唐更现实、更理智、更知道进退。

  孔晟向皇帝拜了下去:“臣所幸不辱使命,火炮发射成功,特来向陛下交旨。”

  孔晟神色平静,并无半点自傲或者骄矜之色,这让皇帝看着非常满意,但对于朝臣显贵来说,孔晟越是如此沉稳,就越发显得深不可测莫测高深。

  皇帝哈哈大笑:“孔晟,辛苦了。汝铸造之火炮,威力惊人,足以成为护佑大唐百姓的神兵利器,对朝廷、对社稷功高盖世。从今以后,有汝火炮压阵,看那些蛮夷之人,再敢犯我边境?!”

  皇太子李豫迟疑了一下,上前来躬身道:“请问父皇,此物究竟是……”

  李豫必须要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物件,又究竟如何产生。这个问题不弄明白,他会睡不安枕的。

  皇帝意味深长地目光从李豫身上掠过,朗声笑道:“此物名为火炮,因为是孔晟所出,所以,朕就为之取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各位爱卿,孔晟在数月之前,就将此物贡献给朕,朕得之视若瑰宝,珍藏于宫中密室之中,****把玩。今日特着孔晟试射看看威力,也好与诸位臣工一并观赏。”

  李豫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这是皇帝和孔晟秘密铸造出来的东西。威力如此惊人,已经超出了世人的想象。这个时候,李豫已经顾不上去想孔晟为什么能发明出这种颠覆人类眼球的东西,他顾忌的是皇帝拥有如此神器,今后……李豫都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李豫心凉如水,满腹的底气都渐渐在开始消散一空。

  李泌和杜鸿渐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眸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敬畏。难怪皇帝对孔晟始终高看一眼、始终网开一面,原来孔晟掌握着这种国之重器。难怪皇帝要将亲女纪国公主赐婚给孔晟,也难怪孔晟竟敢再三抗旨拒婚,而皇帝却保持着相应的克制和隐忍。

  一切,都因为火炮的出现而变得明朗起来。

  孔晟的价值,因为火炮的存在而陡然间上升到巅峰。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对于大唐江山来说,都是如此。

  而所有的一切,也都因为火炮的出现而变得非常简单。

  没有人再会去揪住孔晟为什么复出不放,什么过去的罪名,什么死而复生的疑点,统统都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孔晟因为一次抗旨拒婚就搞出护国神器,那么,这样的抗旨拒婚不妨多来两次。

  孔晟向朝廷贡献出如此神器,其功勋空前绝后,无人可及。这个时候,皇帝就是将孔晟封为异姓王,也没有人会反对。

  李泌杜鸿渐率群臣躬身下去,齐声呼道:“恭喜皇上,得此神器,佑我大唐,再创盛世!”

  皇帝纵声大笑,此时此刻,皇帝心情之畅快,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有的不安、所有的矛盾、所有的隐患、所有的焦灼,无论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外交上的、甚至是父子权力争斗上的,全部都迎刃而解。

  “朕得孔晟,胜得千军万马。孔晟贡献神威大将军炮,对于朝廷、对于社稷江山功勋盖世,朕意欲加以重重封赏,诸位臣工意下如何?”当皇帝清越的声音在众臣耳边回荡起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保持着异样的沉默。

  只有少数权贵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着眼神和态度,揣摩着皇帝的心思,然后试图引导皇帝,让发展的轨迹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走。

  孔晟如此功绩,封赏是难免的。这个谁也无法阻拦。

  但同样是封赏,有些是虚名高于实质性的利益,而有些则是名利双收。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孔晟的权势如若更上层楼,就真的成了无法抗衡。而反过来说,就会对己身构成严重的威胁。

  李豫眼珠子一转,向李揆暗暗使了一个眼色。有些话他不合适说,但下属可以说。哪怕说得直白赤果果,也在所不惜。目的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打压孔晟上升的势头。

  李揆会心点头,立即出班拜了下去:“陛下,臣以为,孔大将军前番抗旨拒婚,犯下不可轻赦之重罪,今既然陛下已经赦免其罪,又命其官复原职,长安候爵位依旧,算是功过相抵,不宜再加封赏了。”

  李豫派系马平等人纷纷出班附和,皇帝望着这一群人,嘴角噙着似笑非笑的笑意,沉默不语。

  功过相抵,听起来理直气壮,其实完全是偷换概念。孔晟之过微不足道,但功绩却空前绝后,如何能够相提并论?

  怎么封赏孔晟,皇帝早有主意,谁的建议也不会听。此刻在皇帝心目中,孔晟的地位无限拔高,根本就不会受其他人左右。

  但在表面上,皇帝还是做出了虚心纳谏的姿态,转头望向李泌杜鸿渐等人,淡淡道:“你们以为如何?”

  李泌沉吟了一下,躬身道:“回陛下,臣等以为,孔晟于国累立功勋,如今又向朝廷进献如此神器,其功绩空前绝后无人可及。但孔大将军毕竟年纪尚轻,已经为正三品的大将军和神龙卫大都督,不宜再加擢升品阶。但在爵位上,陛下可酌情加封。”

  李泌是一个存心公允之人,他在朝中威望很高,既然李泌都这么说,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皇帝点了点头,朗声道:“孔晟功绩之高,无人可及,朕要加以封赏,想必诸位臣工也没有话说。不过,李泌所言甚是,孔晟年纪尚轻,朕已经再三破格荐拔,不宜再加擢升。但这爵位,朕以为,就算是封一个异姓王都不为过。”

  众臣沉默了下去。

  皇太子李豫也沉默着。

  封王就封王吧,反正这只是爵位,只要孔晟的权力不再扩大膨胀,那就无所谓了。长安城中的王爵多如牛毛,多孔晟一个不多,少孔晟一个也不少,无非是朝廷多支出些许俸禄罢了。

  “不过呢,朕考虑到,骤而封王,或许并不能服众。这样吧,孔晟,待你出使回纥返回,朕再封你为王如何?”皇帝笑吟吟地望向了孔晟。

  孔晟笑了笑,躬身拜了下去:“陛下,臣乃是陛下臣子,为大唐社稷江山贡献心力,本就是职责所在,贡献火炮之事,其实不敢居功。说实话,臣这个年纪,已经位居高位,长安候,这已经是大唐开国以来的为数不多的封赏了,臣不敢再邀功请赏,封王之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早就跟孔晟达成了某种默契,此刻当着群臣的面,无非是演戏而已。

  皇帝肯定会有封赏,但不是现在。因为孔晟还没有将所掌控的火炮铸造技术交给朝廷,皇帝自然要拖一拖。当然,皇帝也知道,孔晟之所以肯将火炮贡献出来,绝不是为了谋求封赏。

  皇帝因此也没有继续坚持,顺水推舟道:“好,既然孔晟高风亮节,朕也就不再坚持了。封王之事暂缓,但,为表彰孔晟进献火炮之功,朕除将此火炮赐名为神威大将军炮之外,在汝长安候之爵位上再加神威二字,封邑五百户,同时赐汝金牌,可宫中行马,见朕不拜……”

  皇帝又絮絮叨叨许了很多财物封赏,甚至还赏赐孔晟几十名美貌的宫女。这些宫女皇帝早就想逐出宫里来了,正好借着赏赐的名义,扔给孔晟来处置。

  孔晟心里暗笑,心说你这次给予的所谓特权统统都是虚头巴脑,作为值司宫禁的禁军统率,他本来就拥有随时进出宫禁的权力,至于见到皇帝不拜,这也是废话。就算是拥有金牌,有皇帝准许不拜的圣旨,但孔晟能不拜吗?

  这是基本的君臣礼节,失去了这个礼节,不要说皇帝心里不舒服,就是其他朝臣也会看着他不顺眼。

  这些封赏都是虚的,孔晟并不看重。就算是封王不封王,他也不在乎。他更看重的是皇帝日后在火器铸造上的重视程度和举国投入,没有大唐国力的投入,孔晟在火器研发铸造上很难形成规模。

  皇帝已经承诺待他从回纥返回之后,就马上组建成立火炮铸造监、火器研究院和火器配置司,这三个国家部门独立于兵部和户部之外,接受孔晟的掌控管理。

第五百零四章 挑拨

  第五百零四章挑拨

  叶护、移地建正要率回纥人退去,却见不远处烟尘飞扬,十几骑飞驰而来。

  移地建脸色苍白,跨在马上的身形有些僵硬,这与他刚才和一贯的趾高气扬耀武扬威高高在上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朱辉光在马上大声高呼道:“回纥使臣,叶护太子,陛下有旨,请回纥使臣过去见驾!”

  朱辉光此时自然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其实与他有同样感受的何止是他一人,很多大唐权贵甚至是普通军卒都有些解气,这回纥王子移地建桀骜不驯,现在终于垂下了高傲的头颅啊。

  所谓的回纥第一勇士,在我孔大将军面前,算个卵子。孔大将军方天画戟之下,回纥人闻风丧胆!反正不管移地建承认还是不承认,在这批回纥骑兵心目中,孔晟的威势已经建立起来,这些彪悍的回纥骑兵今后遇上孔晟连战斗的勇气都不会有。

  移地建嘴角一抽,但还是勉强一笑,抱拳道:“本王子知道了。”

  移地建回头扫了叶护一眼,兄弟俩也没有带随从护军,径自两匹马驰去,去见大唐皇帝。现在这个份上,他们的心神已经被完全震慑,反正是在大唐的地盘上,有没有护卫都无所谓了。

  移地建眼角的余光一直在场地另外一侧的黑漆漆的巨型火炮上来回逡巡,到现在为止,他还是没有完全回过神来:大唐怎么可能掌握如此惊天动地的神器?若是唐朝拥有如此神器,回纥犯边,岂不是成了一句笑话?

  移地建现在归心似箭,恨不能马上离开长安返回灵武,好向父汗磨延啜通报此事,至于这和亲的公主,要不要的吧,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了。

  叶护的心态与移地建大同小异。说起来,火炮威力的震慑对于叶护更甚,因为他一直留在长安城这么久了,唐朝什么时候铸造出这种神兵利器来,他竟然一无所知,这足以说明大唐的深不可测,现在的大唐,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羸弱啊。

  兄弟俩虽然争夺汗位,但在关乎回纥国家利益的目标上,却是惊人的一致。

  此番,皇帝居高临下地扫视着移地建和叶护,叶护翻身下马,躬身拜了下去:“叶护拜见陛下!”

  叶护在大唐时间长了,跟皇帝和朝臣都混得很熟,再加上叶护虽然粗狂却恪守着基本的礼节,皇帝对叶护印象还不错,见叶护谦卑拜见,皇帝轻轻一笑:“叶护太子请起。”

  移地建犹豫了一下,还是学着叶护的样子行了一个大唐的礼节,拜了下去:“回纥使臣移地建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回纥人是非常现实的种群,移地建此刻因为火炮的出现和孔晟的存在,必须要重新定位对大唐的认识,这个心态一转变,他的傲气自然就消散一空了。

  而且,移地建并不觉得自己前倨后恭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回纥人就是这么直接,面对强者,他们怀有天然的敬畏。而对于弱者,他们也会顺理成章的认为应该踩上一脚,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弱肉强食,崇尚强者,优胜劣汰,这就是回纥的民族本性。

  但移地建前后态度的变化,却让皇帝看得心情舒畅。这桀骜不驯的回纥王子,这回终于拜倒在自己脚下了。他笑吟吟地略带嘲讽的淡淡道:“回纥王子,朕偶得这么一件玩物,不想独享,今日特邀请回纥使团一并观赏,方才发射,你可还满意吗?”

  移地建嘴角一抽,脑海中回放起方才那惊天动地的景象,心头惊惧交加,忍不住轻轻道:“请问陛下,这是什么东西,威力如此惊人?”

  皇帝微微一笑:“此物名火炮,是朕之重臣——禁军大将军孔晟所制,朕方才赐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其功效如何——孔晟,汝可为回纥王子仔细解释一二。”

  孔晟应声而出,缓步行来,神色平静,动作飘逸。

  移地建望着孔晟,心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畏惧。别看孔晟一副书生模样、貌似弱不禁风,但实际上体内蕴藏着高山大海一般不可匹敌的能量,而闻知刚才的火炮又是孔晟所制,移地建心里的惊惧感一点点在增强。

  移地建甚至不敢正视孔晟明亮深邃的眼眸注视。

  他其实心里很清楚,孔晟刚才是对他手下留情,否认他焉有命在。

  “回纥王子,孔某所制火炮,射程可在数百丈乃至更远,至于威力,王子方才已经亲眼目睹,孔某就不再赘述了。此物若是用于两军对垒作战,释放之后,每一门火炮的每一次激发,均可伤敌数百上千,当然,暂时还没有经过实战,这只是孔某的预测。不过,再勇猛的军卒也毕竟是血肉之躯,很难抗住火炮的轰击,我想,王子应该心知肚明的。”

  孔晟轻轻一笑,转身向皇帝和诸位朝臣躬身一礼:“陛下,各位大人,今日一并将孔某所制火炮的缘由一并解释一二。孔某之所以研发出此种火炮,灵感来自于军中所用器械投石机。”

  “众所周知,早在三国之时,魏王曹氏就研制出威力不凡的霹雳车,在两军作战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投石机的作用很有局限,毁伤能力有限,在战场上只能击毙士卒,破坏战车。于是,孔某就昼夜思虑,能不能铸造出可以持续发射而威力更强的军中器械……经过数月的试验摸索,孔某终于铸造出第一门火炮,试射成功。现在看起来,火炮的威力尚可,如果我大唐组建起专门的火炮军,数百上千门火炮同时发射,可瞬间毁灭一座城池,可瞬间歼灭上万军马,这不成问题。”

  孔晟侃侃而谈,他知道必须要给长安权贵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火炮是怎么来的,迟早会成为引发世人猜疑的隐患。即便他们现在不寻根究底,将来也会揪住不放。与其等日后成为隐患,不如今儿个一并捅破这层窗户纸。孔晟做事从来就是滴水不漏,不会给自己留下隐患。

  当然,他说的也是非常含糊,众人听起来也是一知半解,但对于孔晟来说,已经足够了。你明不明白是你的事,我说不说是我的事,如果普通人都能搞明白,这火炮还有什么价值呢?

  至于火炮的威力,自然是有些夸大其词的成分在了。这主要是说给回纥人听的。

  听着孔晟的娓娓道来,移地建越听越是心惊胆战。可瞬间毁灭一座城池,可瞬间歼灭上万兵马,这……如果大唐拥有如此火炮军,回纥人不要说进犯中原了,就是能不能保住自己在漠北的地盘都是问题。万一大唐有了开疆辟土的野心,回纥人灭国都指日可待啊。

  叶护脸色苍白,颤声道:“请问大将军,此种火炮,可曾在军中使用?”

  孔晟笑而不语。

  叶护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大唐的军事机密,岂能随便作答。实际上这根本并未在军中普及,不过孔晟却不能说。

  孔晟向皇帝望去。这样的难题,让皇帝去作答。

  皇帝淡然一下接过了话茬去:“叶护,此物早已批量铸造,只是此物威力太强,杀孽太重,有干天和,朕考虑到上天有好生之德,特下诏命,非万不得已,军中不得轻用。目前来说,只不过暂时用于宫禁防卫之类吧。但,朕可随时将火炮装配于军中,若再有敌国犯我边境,朕绝不手下留情!”

  皇帝的声音变得阴沉冷漠起来。

  “此次宁国公主和亲回纥,孔晟为朕之遣婚使,为护卫公主安全,确保平安抵达回纥,朕可命孔晟率禁军五千一路随行,军中可携带几门火炮算是有备无患。”

  皇帝有意无意的话让叶护听得心内大震,脸色骤变。孔晟竟然要带着这种威力超强的火炮护卫宁国公主一路和亲回纥,这哪里是去和亲,明摆着是去向回纥人炫耀武力和施加震慑的啊。

  但叶护也好,移地建也罢,都不敢再反驳和质疑皇帝的话。

  但由此,兄弟俩同时生出了马上回返回纥的念头。一念及此,叶护躬身道:“陛下,叶护在唐已经滞留多时,今叶护使命已完,当返回回纥向父汗复命了,还请陛下恩准叶护返回回纥。”

  皇帝哪里还不明白叶护着急要走是什么缘故,但他故作惊讶道:“叶护,汝在长安,可作为大唐与回纥的友好使臣,对于朕来说,汝不是外人,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朕已经在长安为你准备了上好的府邸,一应用度皆由朝廷划拨,不用担心,为什么要返回回纥呢?”

  叶护勉强一笑:“回陛下,臣毕竟是回纥太子,长久滞留长安,其实不妥,还请陛下恩准叶护离开。”

  皇帝故作叹息之声:“这天下终归还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叶护,朕甚是看好你,你返回回纥之后,向磨延啜可汗带去朕的问候。他日你继承汗位,朕当与你在灵武会盟,再结百世友好!”

  “至于回纥二王子,你可留在长安,待和亲队伍起行,一并离开长安吧。”

  孔晟在一旁听了暗笑,心道皇帝的心机还是蛮深的,他用这番话,一则是暗示叶护,大唐不会进犯回纥,只要回纥老老实实呆在漠北、向大唐拱手称臣;二则,他也是为了挑拨叶护和移地建的关系,让叶护抓紧时间返回回纥,趁着移地建不在国内,巩固住自己的太子地位。

  皇帝也不傻,更不冲动,火炮固然威力无穷,但仅仅靠着几门火炮就能将回纥吃掉,也很不现实。至少,短时间内并不可能。除非孔晟能研制出更多系列、威力更强的火器充为军用。

  而且,皇帝也知道,孔晟的这种火炮制造成本高昂,倾尽大唐国力,恐怕也很难装备大唐所有军队,所以用于侵略战争,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作为威慑回纥和各方蛮夷的利器,足够了。皇帝之所以肯放叶护归国,无非就是想要通过叶护来向回纥上下宣扬,从而打消回纥国内沉渣泛起的侵唐浪潮。

  叶护躬身拜伏在地,起身后没有迟疑,立即带着自己的随从护军扬长而去。回纥人行事作风简单,马背上的民族,武器行囊都是随身携带,更没什么财物,驿馆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所以叶护也没有回城,直接从拐上官道,向灵武的方向奔驰而去。

  叶护说走就走了。

  移地建脸色骤变。

  他心机深沉,焉能不明白大唐皇帝的用意。唐朝希望叶护上位,叶护亲唐,让叶护上位符合大唐的利益。这一次,大唐皇帝故意留下自己,让叶护返回回纥,给足了充分的暗示和承诺。这样一来,叶护极有可能会获得磨延啜的再次信任,而等移地建返回时,其地位或许已经稳固了。甚至……也不排除叶护会直接谋权篡位。

  移地建心急如焚,但还是不敢反抗,只能沉默以对。

  不过,他当下立即决定,必须要连夜逃走。无论如何,他都要赶在叶护的前头返回灵武,否则,形势就不受他的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