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尸位素餐的,只有那五位。

    当然,若是有一天老爹也挂了,那么李超就会把老爹的牌位放上去,然后把老爹的高祖牌位撤下来。这样,就一直是五代。

    祭品虽是女人们准备的,但祖祠她们却是不能进的,就好比老爹给李家修的族谱,上面女人们就连名字都没资格留下,只记录一个某某氏。比如崔莺莺,上面只写着武德四年,清河崔氏郑州房第五房崔氏嫡女下嫁云云。

    后来李超看了,觉得这样不好。跟老爹商议了许久,才又新修了一个族谱,在上面也把崔莺莺的名字排行等信息也录上去了,刚出生的夏花娘也录上了族谱。

    只不过家祠里她们依然不能进。

    去年祭祀的只有李超和老爹,今年则多了好些人。

    李超的小兄弟,还有李超的五子二女。

    崔莺莺抱着儿子,跟着李超的身后,很是紧张。按规矩,女人不能进家祠,但李超让崔莺莺她们抱着儿女祭祀祖先,得以也进来。

    进入家祠,她们觉得万分荣幸,神圣的不得了。

    倒是几个小家伙,一个个好奇的东张西望。

    老爹带着大家跪下,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先上香,跪拜。

    “感谢列祖列宗保佑,过去一年,李家平平安安,而且开枝散叶,新添一子五孙二孙女,长孙超妻和妾也又有孕在身,咱们李家终于又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了!”


第730章 别咬

    进了一次家祠出来,崔莺莺和杜十娘她们一个个变的好像升级了一样。????? ?? ? ?.ranen‘虽然其实今天她们进家祠,也不过是抱着儿女们进去祭拜祖先,是沾了儿女们光,只是抱孩子的。但就算如此,也无法改变她们兴奋之色。

    她们此时,就好比是战士们被授勋,地方小官吏被皇帝亲自接风子一样。

    尤其是杜十娘几个妾侍,今天李超在家祠里面,当着她们面,在列祖列宗面前,把她们的名字也录入了族谱之中。就写在李超的那一页上,在上面一一注明姓谁名何,出身籍贯,生了哪个子女等。

    在别的家族的族谱之上,她们可能顶多一个妾某氏三个字带过,甚至可能连她们生的儿女都不会写在她们名下。但是李超却每人写上了上百个字的介绍,精炼却详细,尤其是她们的儿女,都记在她们的名下。

    这让采薇几个妾侍,幸福的眼睛都冒光。名字上了族谱啊,以后肯定能进家族墓地的。对于名啊份啊这些,她们的追求执念给李超想象的还要更重。

    从家祠出来,李超觉得家庭和谐了。

    “吃饺子!”妻妾们还沉浸在入家祠的荣耀之中,而李超却已经在想着吃饺子了。

    大年三十,团年夜当然要吃饺子了。

    家里早就包好了许多饺子,冬天也不怕饺子坏。

    不过今天大年三十,李超还是喜欢现包一点,过年包饺子煮饺子,更有年味。过年嘛,当然还是得过个年味。

    李超提议,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得到大家响应。

    于是大家换过衣服,洗好手,便一起包饺子。

    拿出上好的面粉,李超负责筛面粉,老爹负责和面,七娘和崔莺莺负责擀面,莲儿兰儿两姐妹负责剁馅。

    猪肉韭菜馅,三鲜馅,牛肉馅等,一共准备了好几种。

    等饺子皮擀好,馅剁好,于是一大家子十来个人,便开始一起包饺子。不得不说,家里一群女人都是包饺子的好手,不但包的快,而且包的还漂亮,她们是真的包出各种花来。

    倒是家里两大老爷们老爹和李超,包的饺子就一个特点,又大又丑。

    “咱们包几个钱在饺子里,一会大家吃的时候注意了。”

    七娘笑着说道,这个曾经孤苦的府兵遗孀,如今却是郡国夫人诰命,刚刚为李家生了一个儿子的她,显得越发的贵气,很难将眼前这个衣饰光鲜,面色红润,身材丰腴的妇人,跟以前那个柯七娘联系起来。

    崔莺莺拿来金银铜币各一枚。

    “等下。”李超叫住几个女人,“钱这东西很脏的,要包饺子里,得先拿开水煮一下才行。”

    现在的人对于疾病这些东西,虽然也知道一个病从口入,但却不知道其实钱是最脏的,无数的人摸来摸去,上面不知道有多少的细菌。

    看到李超郑重其事的把钱拿去煮,几个女人都有点不以为然。好多人拿到金银这种贵重货币的时候,还喜欢放嘴里拿牙齿去咬呢。

    “千万别咬,你们不知道,病从口入,钱过万手,上面满是病菌,只是手接触还好,如果入口,那最易得病,可马虎不得。”

    其实李超很不喜欢包个饺子还要放钱币在里面,他以前小的时候在外婆家过年,吃饺子就上过大当。那时小,不知道有这种习俗,结果吃饺子的时候吃的正开心,一口咬在饺子里的硬币上,把牙磕掉了半个。

    好在那时还小,牙齿坏了还会换。

    不过对于七娘她们来说,过年的饺子里放钱币,其实是一种寄福之法,谁吃到了,那就是中了好彩,寓意一年中都会有好运气。

    包好饺子,便开始煮饺子,李超和老爹洗净身上的面粉,便围在火边烤着火聊着天。看着一家子女人们忙碌着,这是一种无比的舒服感。

    男人们在外奋斗努力着,不就是为了换来回家后的这种安心舒适吗?

    “明年莲儿就出门了。”老爹看着越发长的亭亭玉立的莲儿,笑着说道。

    李超打量着莲儿,其实她看来这姑娘还好青春年少,放在后世,明年的莲儿也就刚中考的年纪,在后世,才刚结束初中的生活,进入高中,算是成了大姑娘,但离结婚嫁人依然还早的很。

    可在这个时代,小学毕业的姑娘就可以订婚,初中毕业就能嫁人生子了。尤其是在战乱之后,朝廷越发的提倡天下百姓早婚早育,甚至出台了不少的律法,比如超过多少岁还没结婚,朝廷就要派官媒为之做媒,直接由官方给婚配。

    一般会给你相亲三次,如果官方给你介绍的三个对象你都不满意,那么第四个就再没的挑了,给你选哪个你就得接受哪个。要不然,就得多交税,还要罚款,处罚还是很严厉的。

    “莲妹对魏家中意不?”李超低声问老爹。

    “姑娘家哪有对婚事指手划脚的道理,哪个不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老爹是个很老派的人,对于婚姻之事,向来很传统。不过老爹说的其实也很在理,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后世来的李超,观念里还会有不少自由恋爱婚姻的观念,对于门第观念这些也不深。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哪来什么自由恋爱婚姻的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就注定了很难出现什么自由恋爱婚姻的情况。

    越是门第高的女子,其实她们越少接触到其它的男子,平时接触的也顶多是自家的父亲兄弟等,要么也就是亲戚朋友家的表兄弟等。

    她们不出门读书,不是通家之好,也不会出来见男客,偶尔与世交的家庭或者亲戚往来,也多是跟女眷交流,社交圈子更是窄的几乎没有。

    让她们自由恋爱?恋谁?

    男人们还说社交面广些,还能多接触些女子,或者说有机会跟些青楼女子、酒肆歌女等认识,还可能会有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女子却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730章 一般一般,朝中第三

    西厢记里,崔莺莺和张生,那都算是极其罕见的意外了。

    如莲娘,这几年在李府,也是过着千金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

    她的婚姻,做为父亲的老爹和做为兄长的李超出面,这并不是什么霸道干涉,而是负责任。老爹和李超不出面,那真的会成为耽误的老姑娘的。

    而李超替她选,用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来选,当然就是门当户对。这样的选择,以后夫妻两个生活起来,会更容易些。

    李家的门户,总不能给莲娘选个农夫,或者选个仆佣管家之类的吧。

    “我不是安排叔玉过来的时候,让莲娘来悄悄看过几次人吗?她觉得叔玉人如何?”

    李超的观念,放在这个时代都是很离经叛道的,比如,她虽然帮莲娘跟魏叔玉订亲,但却经常提供些机会,让莲娘在魏叔玉来家里拜访的时候,悄悄在屏风后观察等。

    放别家,这样的举动就很失礼。

    可李超却觉得很寻常,给妹妹选的夫婿,总得妹妹喜欢吧。若是那个夫婿,妹妹太不喜欢,那么他会重新考虑这门婚事的。

    “莲娘觉得魏家大郎人不错,温文儒雅,翩翩有礼。”老爹笑着说道。

    魏叔玉,好歹也是出身士族,父亲又是高官,母亲也算是出身河东名门裴氏,这样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太差。李超对于魏叔玉,也挺满意的。

    “莲儿喜欢就好,若是不喜欢,那我这个给她选亲的哥哥可就难辞其咎了。”李超笑着说道。

    “你看人眼光还是很好的,给莲儿选的魏家大郎,给兰儿选的房家大郎,都很好。”老爹对于两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其实一直当着亲生的对待,就好像对待李超这个义子一样,很用心。“听说魏公很得陛下看重,有消息说,年后要出任尚书丞,这可是要职,早晚要加宰相的。”

    尚书丞,就是仆射的下属佐贰,而且如今朝廷中枢的结构,也一直在慢慢的调整之中。调整的核心,就是三省职权的变动。

    隋以来,一直是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为中枢,其中又以尚书省为中枢之首。但现在,皇帝却有意把决策和审核的门下中书二省,做为朝廷真正的决策中枢,而把原来的尚书省,地位调低,让决策位在执行之前。

    原来的政事堂这个三省之上的决策中心,是设在尚书省的都堂里,而现在到了襄阳后,李世民却把政事堂改到了中书省。

    三省制下,中书省本来并不负责裁决政务。

    政务的裁决在尚书省和门下省,但随着李世民在位以来,议、表、状等文书的大量增加和中书省地位的改变,以及皇帝上朝议事的减少,中书舍人们侍奉进奏的职掌逐渐发展为参议表章,从而逐渐获得了裁决政务的职权。

    在如今的朝堂议事章程里,门下中书两省处理由下通上的文书分工中,议、表、状等上于中书省,由中书省官员商量可否,连署而进奏与皇帝。

    中书舍人这种权力,是在这两年才从皇帝手里得到的,这甚至是史上本来没有的。在史上,中书舍人的这种权力,起码要等到武则天的时候才逐渐获得。

    获得了这种权力的中书舍人,其实已经是权柄极重,中书舍人也被称为了储相。

    如今政事堂从尚书都省移到了中书省后,中书省已经成为了政务运作的中心,这也适应了议表状等奏事文书大量增加的形势。

    中书舍人们的六押和五花判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出来的新制度。

    以前地方官上奏的表状原本,必须经过中书省呈奏,但中书省过去的职权也仅是侍奉进奏而已。但如今随着地方事务的增加,地方官上奏的表状类文书也越来越多,因此中书省也向着具体政务的处理和裁决发展。

    皇帝年初有奏,诸道宣抚使、大都督和诸州刺史、都督以及京官五品以上在外者所上之贺表,令礼部整比,送中书录账总奏。后又有旨,诸奏军国事者,并须指陈实状,凡须奏请者,皆为表状,则送中书省。

    如今的中书省,已经兼掌执政。

    在现如今中书省逐渐获得政务裁决的同时,尚书都省会决政务的职权在逐渐的丧失。虽然尚书左右仆射依然是几个宰相里的差不多首相次相,但他们更多的其实是变成了中书省政事堂里的宰相之首,而不再是过去尚书都省会决政务之首。

    甚至现在中书、门下两首的长官开始兼任六部尚书,例如李超就在新年前几天,被李世民改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中书令衔,兼任户部尚书。原来的平章事衔,变成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了四个字,表明了如今朝廷中枢从尚书都省转到了中书省,连门下省也与中书一起成为了朝廷的决策中枢。

    李超原是检校尚书左仆射,如今却变成了检校中书令,这是不降而是升。

    兵部尚书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戴胄,都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得以拜相出席政事堂传言。

    实际上,原来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已经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这其实已经不是隋以来的三省制度,而是完全改变了。以前三省制下,是由尚书左右仆射进行处理,地方要将情况向尚书省汇报。

    而现在,政务由政事堂会议裁决,政事堂转到了中书省。进入政事堂的,也不再仅是三省长官,而变成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既为宰相。

    房玄龄和杜如晦如今做为朝中宰相之首,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左右仆射之职,而是他们身上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官衔。如果没有这个官衔,就算是左右仆射,按新制,都不能出席政事堂会议,也自然就算不得宰相。

    如今的朝堂上,中书令已经和左右仆射平起平坐,甚至中书令都隐然在超过左右仆射,成为政事堂的新主持者,李世民都在考虑,要改任房玄龄为中书令,以杜如晦为侍中,而把左右仆射这两个尚书省长官,空置。

    以加强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成为朝廷新中枢的决心。

    基本上,这件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在明天的元旦大朝上,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新任命就会下来。

    到时左右仆射就会空置,那时尚书省实际上就会由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两个过去的左右仆射副手来实际主持尚书省政务。

    尚书左右丞将成为实际上的尚书省主官,权柄大大增加。虽然说整体上尚书省的权柄削弱了,但尚书左右丞的职权却加重了。

    哪怕尚书左右丞不能入政事堂,但也算是距离政事堂只有一步之遥。

    魏征一个三品的秘书监改任四品的尚书左丞,看着像降职,但权柄上来说,却不可同日而语。

    老爹说魏征为储相,这不为过,就跟中书舍人马周现在被称为储相一样。

    尚书左右丞和中书省的六个中书舍人,都是如今朝廷中枢权柄极重的一群人,政事堂那群挂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之下,就是这几个权柄较重了。

    和房杜从尚书省转任中门书下这个大变动的,还有政事堂明年也要改名。

    到时政事堂就正式改名为中书门下,这将标志着朝廷的中书门下为中枢的体制正式建立。

    中书门下和过去的政事堂大体是差不多的,就是宰相们裁决政务的实体化常设机构,有自己独立的印、公文和僚属,印就称为‘中书门下之印’,其独立裁决政务的公文将被称为堂贴或堂案,其僚属称为五房,堂后官。

    这是一套与隋以来三省制有着极大不同的政治体制,可以称为中书门下体制,相对于三省制来说,中书门下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宰相有了裁决政务的常设机构,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涉及朝廷政务的公文书形了新的上传下达的程式。

    新朝新气象,李世民一改过去以尚书省为中枢的三省制,而弄出了如今这一套中书门下群宰制度,实际上也大大减弱了宰相们的权柄,过去三省制下,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宰相数量少,而且左右仆射的权柄极大。

    隋时尚书令权柄最大,后来尚书令长期空置,左右仆射的权柄依然极大,到现在,李世民干脆把尚书都省给架空了,左右仆射也给空置起来,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相,三省长官以及六部尚书、侍郎等,只要加此衔,皆可拜相,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大事。

    这样一来,其实宰相数量虽然看着增多了,实际上宰相手里的权柄却分散了,很难出现过去高颍、杨素、裴寂那样权柄极重的权臣。

    这个转变,对于大唐许多官员,特别是许多地方官员来说,可能还是模煳不清的。但对于身处中枢的李超来说,却早清楚的把握到了李世民的真实意图。他早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这些调整,其实已经能说是重新架构布局了。

    这是朝廷中枢的大变革,这个变革,让皇帝对于朝政的控制力更强。

    不过虽然中枢将迎来一次极大的变革,但李超,却依然会是这次变革中地位不会丝毫动摇的朝廷支柱重臣。

    上柱国、太子太师、太子詹事、开府仪同三司、检校中书令、赵国公、世袭丰州刺史、户部尚书李超,同时还兼任着京兆尹、襄阳府尹、山南东宣抚使、山南东大都督、汉京营造使、汉京府尹、盐铁使等一连串的职务。

    贞观新朝,李超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不降反升,将仅排在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之后,成为朝中第三人!

    (未完待续……)


第731章 皇帝的债主

    三十晚上,吃过饺子,一家人团圆守岁。

    七娘、崔莺莺、郑婉言、杜十娘四个坐炕上打麻将,象牙牌雕刻的十分精致,四个娘们玩起了血战到底,每个人面前堆着一盒子的金币银币铜钱,玩的不亦乐乎。

    血战到底的打法很简单,反正就是可以一直糊,糊到摸光牌为止。一把下来,点炮不断自摸不断,糊个不停,但算起番来也简单,不像后世的广东麻将江西麻将,打个麻将老算不清番。

    红线和莲儿兰儿还有四娘,四个人则玩起了扑克,打拖拉机升级。

    李超跟老爹还有钱管家,则一起斗起了地主。

    屋里烧着地暖,暖和的很,点着大蜡烛,明亮如昼,大家玩的很高兴。其它的仆人丫环们今天也早得了过年红包,也都领到了不少吃食,然后在自己屋里守岁,那些当值的家丁丫环们,还得了双倍赏。

    李超身上穿着崔莺莺她们亲自裁制缝纫的新衣服,上面还有她们的刺绣,手工很好。老爹也是,穿的是七娘亲手裁缝的新衣。

    大家都穿着新衣服,口袋里装着新钱袋。

    今天李超红包没少发,尤其是自己的小兄弟和几个小儿女,每人都直接给了一袋子钱。有了金银币之后,有个好处,就是发起钱来方便的多。过去用铜钱用绢布,一贯钱就得好几斤重的铜钱,或者一匹绢好大一捆。

    现在好了,钱袋子能装几十块金银币,如果装上三斤金币,足有四十八枚,价值三百多贯钱。

    若是嫌重,还能直接拿着钱庄开的庄票放里面,又轻又贵重。一百文五百文一千文,甚至五千一万文的都有。更小面额的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的也有。

    这些都是李记钱庄发行的不记名见票即付的庄票,没有那么繁琐的手续,也没有利息之类的,在李记如今名下三百多家钱庄,随时通兑。

    不过十贯以上的,就没有了,那样的大额的,只有记名庄票,兑付起来要麻烦些。

    凭着李超的超前意识,李记钱庄如今在这行业里算是一支独秀,做到了布局天下,天下汇兑,李记钱庄发行的金银币和庄票,都信用非常好,深受百姓们的喜欢。

    百姓们得了便利,却不知道,李记钱庄却赢得了大量的利润。

    铸金银币利润不小,但还受限于金银的数量。但是庄票却不同了,这种东西一开始的时候,还显现不出威力,但如今李记钱庄规模越大,这庄票的利润就越高。

    这其实已经是相当于发行的一种大范围内大量流通的货币了,而且是信用货币。本来庄票是储户们存款的凭证,一贯存款一贯庄票。

    但实际上李超哪会这么笨,大量的储户把钱存进钱庄,李超深懂借鸡生蛋的道理。一贯钱的存款,可以拿出六七百钱来放贷,而有一贯钱的准备金,李超可以发行四五贯的庄票。

    在这种模式下,李超拿纸墨印出的庄票,就相当于钱,这可比挖铜矿冶炼铸币,甚至收购金银铸币的利润大的多。

    规模越大,钱赚的越多。

    钱赚的多,钱庄扩张的规模越大,庄票发行范围也就越大,数量也就越多,庄票的信用安全也就越高。

    这种事情,后世谁都懂,但放在这个时代,却很少有人弄的明白里面的套路,还真以为李家是库里有一贯钱,才开一贯的庄票。

    他们不知道,就跟金银币的金银含量在不断下跌一样。最开始金币含金量是九成,现在已经降到了八成。但李家铸的金币是按面值计算,而不是称重,含金八成的金币,依然按一两纯金计算,剩下的两成其实是铜,减去铜的成本,铸币的成本,铸一枚币利润极大。

    李家现在大量搜刮金银,恨不得把天下的金银都收购过来,然后铸成金币银币。去年的佛道整顿,李家着实也得到不少的金银,特别是金子。大量的佛寺拆毁,里面的佛像金身,上面贴的金箔等、金漆真不少。

    朝廷得了大头,李家也得不少,这些金子,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