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日后,方孝儒准备就绪,便带着随从和万两和谈金从京城出发去了前线!而李景隆跟着自己的心腹手下们,早就在长江之上等待着这一万两黄金的到来了……
长江之上,一搜客船之内。李景隆换上夜行衣,对着屋内七个同样穿着夜行衣的手下说到:“这里是江心位置,我们只需等待方孝儒到了这里便动手。但是你们记住了,只要黄金,不可伤及性命,明白么?事成之后,每人赏黄金二百两!”李景隆到底不是什么大J大恶之人,所以他临行动前还是特意交代了一下,只劫财不伤人命!
“属下明白!”七个人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立刻齐声说到。而且这七个人看来应该不是第一次跟着李景隆干这种打家劫舍的事了。
李景隆带着心腹手下们,在江上等了一天,方孝儒的船终于出现了!
“大人,来了。我们现在过去?”一名小头目看到了方孝儒的船,立刻对着李景隆说到。
李景隆点了点头,对着那名手下说到:“按计划行事。”说完,自己也蒙上了面纱,出了船舱。
李景隆选的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熟悉水性的好手,而且船上还特意留了一个驾船负责接应的人,安排好了一切后,李景隆带着心腹手下们便直接跳到了水里朝着方孝儒所在的船而去……
很快,几个人在水下游到了方孝儒船底后,李景隆一个手势,几个人立刻从水面窜出,落在上方孝儒的船上!
方孝儒到底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看着这些人的装扮也知道是劫匪了,便笑着说到:“几位好汉,在下有要事在身,还请高抬贵手。”说完,方孝儒立刻命人递上几张银票。
其实方孝儒带的只是普通士兵,和李景隆这几个人手下比起来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而且李景隆废了这么大阵势怎么可能轻易的就被方孝儒几张银票打发了,所以立刻对着手下比划了一个动手的手势!
心腹手下们看到了李景隆的手势立刻对着船上的方孝儒和随行而来的官兵出手了。但是他们也牢记了李景隆交代的话,不可伤及性命,所以只是将这些打倒在地,并快速制服!
李景隆见方孝儒这一个小船的人都被制服了,便在自己一个心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让他询问和谈金在哪了,他怕自己出声的话,被方孝儒识破……
李景隆手下对着方孝儒说完和谈金的事后,李景隆又吩咐其他人在船上找找,看看方孝儒到底把和谈金藏哪了!
而方孝儒听完了对方是奔着和谈金来了,立刻哈哈大笑说到:“哈哈,想不到这一消息走漏的这么快。还是几位与老夫是同僚啊?”其实此时的方孝儒心里已经有定论,这些人不是赫杨派来的就是李景隆派来的。因为和谈金一事只有当天被朱允炆叫进御书房的几个人知道。而黄子澄和齐泰、魏国公当然不可能来劫财了!
李景隆也不想再多浪费时间,自己也亲自动手参与到找和谈金之中。可是搜遍了全船却没有发现和谈金。李景隆开始犯难了……
最后李景隆想来想去觉得这船上一定有暗格,一万两黄金,方孝儒当然也是得小心翼翼的对待,所以李景隆此时发挥了自己财迷爱藏钱的优势,把这船上一切有可能做暗格的地方全部找了一遍,终于在船舱底下发现了暗格,取走了和谈金!
李景隆见和谈金到手后,立刻带着人跳下了水内。而远处接应的船也在不多时赶到,李景隆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劫走了一万两和谈金……
方孝儒见和谈金已经被劫走,但现在又不能回头了,只能先到前线,然后再给朱允炆报信,说和谈金被劫。但是此时方孝儒心里却更加确认了是李景隆和赫杨之中有人干的此事。因为带头人始终没有说话,就是怕被自己认出来。可是赫杨现在是个武林高手,想劫财的话不用这么大费周章,所以,方孝儒断定了劫走和谈金之人就是李景隆……
李景隆劫走了和谈金后,立刻和参与这次行动的心腹们分了赃,随后赶往京城将自己这次所得的黄金藏了起来。可是他还不知道此时方孝儒心里到了瓜州,并把和谈金如何被人劫走和自己怀疑是何人劫走和谈金一事写成了奏折正派人送往京城呢……
一日之后,方孝儒的奏折送了回来。朱允炆看完后勃然大怒。前线战事吃紧,可是有人竟然敢私劫了和谈金,而根据方孝儒的分析,劫走和谈金之人还是自己重用之人,朱允炆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命人直接去把李景隆押来……
第二百零四章 嫁祸于人
李景隆见这次朱允炆是派人押着自己进宫,立刻明白了肯定是和和谈金一事有关,所以不免心里有点发慌,但是也打定主意死不承认了……
朱允炆见李景隆被押到御书房后,喝令所有人全部退下,对着李景隆说到:“朕也不和你绕圈子了,我问你,方孝儒来信,说和谈金在江上被劫,此事是不是你干的?”其实朱允炆心里已经相信了方孝儒所说。毕竟和谈金一事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而这几个人里除了李景隆贪钱贪的有点丧心病狂之外,其他人还都算正常。
“皇上,什么?和谈金被劫走了?”李景隆一听,果然是此事,急忙说到:“你是说当初在御书房内咱们几个人之中有人劫走了和谈金?这不可能吧?皇上,你怀疑臣?”李景隆先入为主装出了一副无辜的样子,其实心里已经想好了怎么说。
朱允炆也只是凭借着方孝儒的话和自己对李景隆的了解认定了李景隆是劫走和谈金的人,但是也没有实质的证据,便也拿李景隆没有办法……
李景隆见朱允炆有些犹豫了,立刻顺势说到:“皇上,臣分析着吧,既然和谈金一事就几个人知道,我想劫走和谈金的人一定就是当天在御书房里的几个人。赫大人、魏国公、齐大人、黄大人、方大人。我是肯定不会的,虽然我贪财,可是你我论私下,怎么说也是表兄弟。我能去劫走和谈金么?”
李景隆攀比亲戚的这招的确起了作用,朱允炆听完后脸上有点动容了,这几个论起来的话,赫杨和自己的关系可以说以前是朋友,现在很复杂。而唯独李景隆和自己算是真的沾亲带故,但此时朱允炆心里却是另有一个别的想法了。朱允炆点了点头,说到:“那你分析一下,你怎么看此事!”
李景隆一听朱允炆这话,就知道他是被自己说动了,急忙说到:“臣有点愚钝,但是我觉得吧,赫大人应该不会劫走和谈金,皇上你也知道,以赫大人现在的武功,想劫走和谈金的话,何必那么大费周章。”
“继续。”朱允炆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后,便面无表情的对着李景隆说到。其实赫杨的嫌疑早就被排除了,李景隆说的这点根本和白说一样。
李景隆点了点头,又在心里想到魏国公怎么说也是朱棣的大舅哥,徐曾寿的亲哥哥。估计就算燕军破京了也不会把这个人怎么样,没准还会被重用呢。所以魏国公他是肯定不能说的。李景隆想好后,对着朱允炆说到:“臣觉得魏国公也不可能去劫走和谈金,因为魏国公的忠心举国上下无人不知!”
朱允炆等着李景隆说完后,立刻用质疑的口吻对着李景隆说到:“你怀疑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儒这三个人之中有人劫走了和谈金?”李景隆话里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赫杨和魏国公还有他自己都没有嫌疑,那么也就剩下黄子澄和齐泰、方孝儒了!
李景隆摇了摇头说到:“齐大人,现在相当于一个废人了,应该不会是他。但是劫走和谈金一事,不排除可能是团伙作案呢,皇上,你仔细想想!”李景隆也知道齐泰对赫杨还算尊敬一些,所以把齐泰也给摘掉了。直接把矛头指向了黄子澄和方孝儒!
朱允炆在心里想了下,赫杨举荐方孝儒去谈判,那么这个方孝儒其实根本不会像李景隆说的那样和人串通劫走和谈金,便看着李景隆笑着哼到:“你就说你直接怀疑黄子澄是吗?”
黄子澄到底也是朱允炆亲手提拔起来的重臣,自己还真不好瞎说。李景隆便急忙笑着对朱允炆说到:“皇上,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朱允炆见李景隆说话总是含含糊糊,让自己定夺,直接对着门外的近身太监喊到:“传赫杨进宫。”
近身太监得了朱允炆的命令,立刻安排人去传召赫杨。而李景隆这时心里暗笑到:传赫杨一定是让他查和谈金一事,那么既然是赫杨来查,自己这次又平安无事了……
赫杨进宫到了御书房内,见到李景隆也在这里,不由得心里一惊,是不是李景隆又闯什么祸了让自己来给他擦P股!
朱允炆见赫杨进来,直接就对赫杨说到:“方孝儒带的一两万黄金在长江之上被人劫走,朕让你彻查此事。而且朕分析着此事应该和黄子澄等人有关。”朱允炆没有和赫杨绕圈子,直接说明了让赫杨进宫的意思,但朱允炆说此事是和黄子澄等人有关,并不是单指黄子澄,这里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黄大人和齐大人?”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后,立刻脱口而出了黄子澄和齐泰的名字。其实赫杨也是在心里回想了一下历史。燕军*近京城时,朱允炆把黄子澄和齐泰双双贬官去了外地。估计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了。
而李景隆却一阵欣喜,还以为赫杨与自己心有灵犀呢!
“好。朕相信你。”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立刻对着赫杨说到:“朕现在就命你带人去查了两人的家,先将两人收监,但不可对其家人不敬。既然敢私劫和谈金,朕就把他们收监发落,贬官处理。”朱允炆根本想都没想,直接就做出了决定。看着一切太不正常了。
李景隆一听朱允炆的话,立刻感觉到查家可是肥差。急忙代替着赫杨领了命令,拉着就赫杨就去点了一队禁军,先朝着齐泰家而去……
去齐泰家的路上,李景隆还笑呵呵的对着赫杨说到:“大哥,这次咱们又能发一笔了,怎么说这两个人这几年也是位高权重的,家底应该不少。”李景隆一想到有油水捞,立刻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赫杨瞟了李景隆一眼,说到:“你知道个P!”说完,赫杨便不再说话,自己在心里思考一些事情!
其实赫杨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和谈金是李景隆劫走的,而李景隆一定是被朱允炆抓去审问时死不承认,还嫁祸给了黄子澄等人,但是朱允炆正好也是利用李景隆的嫁祸而对黄子澄和齐泰另有安排……
第二百零五章 临行忠告
李景隆和赫杨来到了齐泰的家后,立刻露出了一副财迷的嘴脸……
齐泰见赫杨和李景隆到自己家,还带一队禁军,心里顿时有点疑惑,不知道两人要干什么,便毕恭毕敬的对着赫杨问到:“师祖,不知道你和李都统来府上有何贵干?”其实齐泰心里明白,李景隆这样一看就是没憋什么好P,但是赫杨毕竟辈分比自己高,所以脸上也不能表现出来什么情绪!
李景隆听完了齐泰的话,还没等着赫杨开口,便笑着对齐泰说到:“齐大人你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方孝儒大人刚带着一万两黄金离开京城,可是居然让人在长江之上给劫走了,而且现在皇上怀疑此事就是你所为,让我和赫大人将你拿下!”李景隆说话的时候眼睛却是不停地在齐泰家里打量,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齐泰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自己一定是让李景隆和赫杨陷害了。可是自己自从知道了赫杨的身份后,也不曾和赫杨作对,赫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自己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便朝着赫杨看了过去……
赫杨见齐泰看着自己,便对着李景隆说到:“记住了,不可拿走齐府一件东西,不可对齐大人家人不敬。”赫杨当然知道朱允炆为什么顺着自己话直接要责罚齐泰和黄子澄,一切都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
李景隆听完了赫杨的话后,也不知道赫杨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既然赫杨已经说话了,自己也不能太过分,便也没拿走齐泰家里的一件东西,直接让人押着齐泰上车送往了天牢!
齐泰被送进天牢之前,赫杨递给了齐泰一个纸条。对着齐泰说到:“离开京城后再打开,不然我随时要了你的命!”赫杨说的语气充满了杀气,其实纸条上是对齐泰的一个忠告,毕竟齐泰从历史上算的话是个忠臣学者,而论起来他也和自己同是武当门人,所以赫杨临时才决定给齐泰一个忠告,让他以后自求多福吧。
齐泰接过了赫杨纸条,心想着这赫杨怎么这么怪呢,但他也感觉出赫杨刚才说话时不像是开玩笑,便把纸条收了起来。可是自己现在身陷天牢,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呢……
赫杨和李景隆押送完了齐泰后,又紧接着押了黄子澄。对于黄子澄,赫杨可没给他什么忠告纸条之类。但是同样也是告诉李景隆不可拿走黄子澄家里一件东西,而且也不和对黄子澄家人不敬。
两人把黄子澄和齐泰押在了一间牢笼后,赫杨看了一眼黄子澄便离开了,因为黄子澄这位一代名臣,最后下场特别惨……
黄子澄见齐泰也和自己一样被关在了天牢内,立刻明白了自己和齐泰都是被小人陷害,无奈的笑着对着齐泰说到:“天亡我大明,有李景隆和赫杨这样的J臣当道,是我等没有辅助好皇上,今天我就死在天牢里,算是谢罪!”说完,黄子澄竟然直接朝着天牢内的墙壁上撞去!
齐泰见状,立刻上前扑住了黄子澄说到:“黄大人,不可轻生啊。也许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呢!”齐泰也是想着赫杨说的让自己离开京城时再打开纸条,或许自己真的不会被关太久!
黄子澄见自己求死被齐泰拦住,便也没有挣扎,但还是一脸的悲痛状,显然是已经感觉活着没什么意义了……
两个人在天牢正沉默时,突然朱允炆的近身太监拿着圣旨进来,大声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黄子澄、齐泰两人私劫和谈金,本应是死罪,但念其二人以前对朝廷有功,所以免其死罪。两人贬官至七品县令,立刻离京。会有人送二人出城,以及告诉上任地点!钦旨!”太监说完后,立刻离开了天牢。
而不多时,突然有皇宫里德侍卫进来将黄子澄和齐泰的双眼蒙住,将两人带出了天牢……
二人被押到了京城后方的一处荒郊时,眼罩被人解开。却看见朱允炆在那!
朱允炆见两人到了后,对着两人说到:“委屈两位卿家了,朕其实这么做也是另有目的,让你们两人去为朕到偏远之地秘密招兵,现在朝廷的兵力只能够死守京城,所以朕必须找个方法征兵,还不被人怀疑。”其实朱允炆心里一直也有自己的计划,假如让两人明目张胆的去征兵,恐怕这两个人还没等走出京城便会没命了。当然了,朱允炆压根也不相信两人会劫和谈金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将计就计!
黄子澄和齐泰听完了朱允炆的解释后,立刻就明白了朱允炆的用心良苦,急忙跪下说到:“请皇上放心,臣等二人一定不负皇命。”
朱允炆见两人答应了,立刻扶起两人,给两人每人一块令牌和一些银票,便让两人上马车,直接出城了……
出了京城后,齐泰突然想起来了赫杨的话,让自己离开京城以后再打开赫杨给自己的纸条。齐泰见已经离开京城了,而且赫杨好像早就知道自己会离开京城,不由得心里好奇赫杨在纸条上写了什么,便急忙拿出纸条,打开了……
纸条上写到:离开京城后,走的越远越好,别再回来,别再参与朝廷之事。远离黄子澄,方可保全性命。切记,别再回来!
齐泰看了纸条后,在心里分析起来,赫杨是什么意思?让自己别在回来是怕征兵成功回来对抗燕军?但是这和黄子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远离黄子澄可保全性命?
就在齐泰发愣的时候,黄子澄对着齐泰问到:“齐大人,我们先去哪里?”两人毕竟是一起受命征兵,所以黄子澄还是要询问一下齐泰的意见!
齐泰听完了黄子澄的话后,回过来神说到:“黄大人,不如我们分开行动吧,如果我们两人在同一个地方征兵的话是不是会效率太慢了?我们分开的话也可以提高效率!”齐泰此时心里还是有点相信赫杨的话了,准备远离黄子澄。
黄子澄心里倒也没多想什么,觉得齐泰的话很有道理,便也同意了分头征兵……
第二百零六章 万万不可杀
朱允炆安排完了黄子澄和齐泰去秘密征兵一事,随后又得解决方孝儒和谈金没有了一事,立刻让大队人马重新送去了一万两和谈金……
方孝儒接到了朱允炆送来的和谈金,立刻开始准备思路,等待着第二天去燕军那里谈判。当然了,这次朱允炆是暗中秘密的让人送去的和谈金,所以李景隆并不知情,如果李景隆知道的话,估计这一万两黄金也会被劫……
第二天,方孝儒只带了一个人去往燕军大营,而这一个人便是曾经在前线支援过明军的玄机居士!玄机居士虽然不肯为朝廷效力,但是方孝儒也毕竟是自己的老师,方孝儒开口了,他自然是不敢怠慢,所以便快马加鞭的赶到了瓜州!
朱棣知道朝廷来了和谈使,立刻把所有心腹都叫了过来。尤其得知对方来的是方孝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初自己在京城装疯卖傻,为了大局连狗粪都吃了,全是拜方孝儒和齐泰还有黄子澄三人所赐。朱棣当时便立下过誓言,一定要让这三个人加倍偿还。齐泰已经被废了武功成为了废人,没想到今天方孝儒又主动送上门了……
方孝儒进来后,看到朱棣屋内这阵势,立刻感觉出了气氛不对,但自己怎么说也是代表朝廷而来的,总不能太懦弱吧。便笑着对着朱棣说到:“久别重逢,王爷别来无恙吧!”方孝儒直接上来还称朱棣为王爷,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有劳方大人费心了,朱某人一切安好。”朱棣虽然回答了方孝儒的话,但也是咬牙切齿说的。其实心里恨不得直接把方孝儒废了。
玄机居士跟着方孝儒一同进来却更是深感意外。没想到屋内居然隐藏着几位高手,而且其中一人可以说是和赫杨不相上下。等于的几人虽然武功高低不等,但也可以列为高手之流。而且几个人,看似武功最弱的和尚,也快赶上自己了,看来这次来错了!
方孝儒也知道自己之前和朱棣有过节,朱棣一定会怀恨在心的,但是自己这次来了还是要先办正事,便和朱棣说明了来意。
朱棣听完了方孝儒的话后,只是笑了笑,轻声的说到:“拿下!”朱棣又不是傻子,眼看就要攻破京城了,怎么可能和朝廷分庭而治。
朱棣的话一说完,宁王立刻给道衍和尚递了个眼色,道衍和尚直接上去一把擒住了方孝儒。而根本没有用马三保出手,义惠侯也直接擒住了玄机居士!
宁王见方孝儒被擒,笑着说到:“我四皇兄乃是天命要一统天下之人,怎么会和朝廷分庭而治呢,你如意算盘打错了!”宁王当然不会让朱棣和朝廷妥协,毕竟当初朱棣答应的是和自己打下江山分庭而治才对。说完,便直接抽出刀要杀方孝儒!
而朱棣见宁王的动作,也不加以阻止,好像已经默认了宁王的做法……
眼看着宁王的刀就要刺向方孝儒时,马三保突然出手用手指夹住了宁王的刀,对着宁王说到:“王爷,不可杀方孝儒。应放他回去。”
马三保这突然出手的确是弄得宁王不知所措。而朱棣也是一脸迷惑的看着马三保!
朱棣想着马三保是知道方孝儒和黄子澄、齐泰等人和自己之前的过节,为什么却又不让杀他呢?但是马三保向来做事都是非常让自己放心,便问到:“三保,如今我们马上打下京城了,难道还要留着这个和谈使么?”朱棣言下之意是现在根本不用谈判了,这个方孝儒来这也是多此一举。
马三保摇了摇头,直接出手点了方孝儒和玄机居士的昏睡X,命人将两人押下后,对着朱棣说到:“主子,这方孝儒万万不可杀,任何时候都不可。方孝儒是一代名家学者,是天下读书人争相效仿的楷模。如果杀了方孝儒的话,只会让天下读书人心寒,这对主子以后一统天下是个大忌!而且死一个方孝儒不算什么,但天下的读书人更会把方孝儒列为英烈忠君之辈,所以就算是为了以后的大业,这个方孝儒万万不可杀。”马三保看问题看的比其他人透彻很多,而且马三保是真真正正的为了自己主子着想,所以急忙进言不可杀方孝儒!
朱棣本来是一心要杀方孝儒的,但是听完了马三保的话,也感觉马三保说的对,这个方孝儒到底也是当世的大学者。而且他的学生也多有在朝为官的,如果自己杀了他的话,估计到时根本聚不了人心。便对马三保问到:“那三保你说应该怎么处置方孝儒?”
一旁的宁王听完了朱棣的话,刚想开口却被道衍和尚拦住了,示意宁王不要乱说话。其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