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八百万两?黄金?”朱棣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竟然有点惊讶的问,但又直接失声笑了起来!
李景隆见朱棣大笑,把自己也有点笑的发毛了,是不是自己要多了?便急忙改口说到:“不不不,白银、银票什么都行,不一定非得黄金!”说完后,李景隆又笑嘻嘻的看着朱棣,等待着朱棣的反应。准备再次随时改口!
朱棣听完了李景隆改口要白银了又是一阵大笑说到:“赐李景隆黄金十万两,白银五十万两!”
朱棣的话一说完,殿下群臣一片哗然,纷纷的议论起来。然而朱棣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众人吃惊……
朱棣接着对着李景隆说到:“李景隆自朕起兵,一直在暗中帮助我军。而且更是打开了金川门,实乃是立了旷世之功。朕就封李景隆的草国公爵位世袭。赐功臣勋号,加柱国、曾岁禄。以后国事以李景隆为主参!”
其实朱棣对李景隆的封赏并非是随口之言,李景隆是个有大才华之人,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而朱棣却是恰恰发觉李景隆草包、贪财、怕死只是表面现象。从自己认识李景隆起,李景隆每次暗中做事都是周全十分,而且朱元璋临终竟然会钦点李景隆为朱允炆保驾,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只不过是李景隆行事也是让人琢磨不透而已,所以才表现出一副草包形象!
朱棣对李景隆的封赏简直就是超越了之前的那些所有在靖难之役中的有功之臣。把李景隆推上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
李景隆的确如赫杨所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之首!直到朱棣后期,朱棣已经没有心思去理会朝堂之事后,李景隆因为群臣嫉妒而受劾圈禁死于家中……
朱棣封赏完了李景隆后,目光看向了仅剩的三个人,马三保、徐曾寿和谷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册封大典(下)
谷王见朱棣看着自己,心里想着,李景隆已经得了那么大的封赏,估计自己也一定差不了,毕竟自己和朱棣怎么说也是兄弟。而且自己不像宁王那样有二心,自己也是参与了开金川门放燕军入京。看来这次自己真的可以扬眉吐气了……
朱棣见谷王也是笑着看着自己,对开口对着谷王说到:“二十四弟在城墙砌筑之术上实在是个人才,当初我入金川门时都被门里的情况惊呆了!不错!”朱棣这是出自于真心的在夸张谷王,金川门修建的的确是军事中的守城之最!
谷王一听朱棣对自己的评价怎么高,心里想着朱棣一定会重用自己,急忙上前说到:“多谢皇上,臣弟只是把平生所学尽自己所能发挥在对江山社稷之上。臣弟以后一定会为我朝尽力!”谷王说完后,立刻乖乖的站好,等待着朱棣对自己的封赏!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朱棣听完了谷王的话,大笑着对着谷王说到:“你就留京伴朕吧,享享清福。而且朕要迁都回北平的话,也需要重建宫殿,你就带着人去修建宫殿吧。没事就任职工部!”朱棣故意下了个套给谷王,直接给他安了个工部的职务,没有什么实权。
谷王一听立刻有些情绪,可惜自己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退到一旁……
接下来就只有徐曾寿和马三保没有被封赏了,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和朱棣关系非常。所以都想看着看看朱棣怎么册封马三保和徐曾寿!
朱棣看着徐曾寿说到:“徐曾寿自朕起兵以来,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封赐龙骑将军封号,兼禁军总都统。”朱棣知道徐曾寿毕竟是自己的小舅子,把禁军交给自己家人最为合适,所以直接让徐曾寿干了以前李景隆在朱允炆时期干的活!
徐曾寿明白,自己的功劳其实根本不及李景隆和马三保等人。但是朱棣这么做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亲卫军,所以急忙谢了恩……
终于只剩下马三保了,这个从小便被朱棣带在身边的猛将……
朱棣看着马三保说到:“三保,本来以你的武功才学,这天下官位,你想选什么朕都会给你,可是太祖有训,你是内官之身,我不能赐你实质的太大官职,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朱棣对马三保是绝对不会吝啬的,只是马三保的内官之身,实在是太尴尬了……
马三保其实从小就被灌输了忠心于朱棣的思想,实在也想不出自己想要什么,便直接跪下对着朱棣说到:“三保不敢擅自开口,全听皇上安排!”
朱棣听完了后也是一愣,但转念就明白了,马三保以前只是自己府上的小厮,这个家仆,所以他当然不敢和自己来要封赏了。朱棣想了想说到:“马三保你自幼跟随我征战沙场,可以说是朕的左膀右臂,朕今天就还你自由之身,以后不再是燕王府人。朕赐你国姓郑,单名和字!”朱棣直接把马三保的家仆身份废除,这样马三保以后便不会是自己的家仆了,而是可以有自己想法的人!
马三保听完后,立刻下跪谢恩说到:“三保,不,郑和谢皇上恩典!”
“起来!”朱棣听完了郑和的话后,笑着对着郑和说到:“封郑和为内宫大总管,统领内宫的所有事务,外加封号三宝大太监!”朱棣已经给予郑和内官的最高地位,其实这也是差不多郑和从燕王府的管家变成了皇帝的管家!
所有人都册封完毕后,朱棣笑着说到:“朕有些累了,退朝吧。三保随朕到御书房来!”虽然朱棣赐给了马三保新的名字叫郑和,但是他个人还是喜欢称呼三保!
郑和知道天下大事已经是告一段落了,朱棣找自己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情交代给自己去办,便随着朱棣去往了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后,朱棣对着郑和说到:“三保,朕其实知道你一心向往大海,喜欢过航海的生活,如今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也是让你去为朕办一件事,你可愿意?”朱棣对着郑和完全是商量的语气,没有一丝的命令。就像是两人之间在谈心一样!
郑和听完了朱棣的话,立刻回答到:“皇上请吩咐便是!”其实郑和已经猜出了是什么事,朱棣提到海,那么一定就是让自己出海。至于原因,不用多问……
朱棣见郑和答应,便点头说到:“当时都说柯木尔暗杀朱允炆时失手了,先杀死的赫杨。而后又杀了朱允炆!朱允炆和赫杨沉尸江中。但是朕这心里十分的不踏实,总感觉这赫杨和朱允炆没有死,朕一天看不见他们的尸体,我就不能安心。而且前些天朕做梦,朱允炆竟然回来找朕报仇。所以朕想让你从京城北门渡口出发,沿着水路寻找这两个人的下落!”其实朱棣的担心不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让这两个人死灰复燃的话,自己这刚刚到手的江山根本就坐不安稳,所以必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和听完了朱棣的话,点了点头,其实毕竟当时谁也没有亲眼看见当时的情况,只是听着李景隆的一面之词。而且当时在场的,柯木尔、李景隆、徐曾寿、徐妙锦。这几个人和赫杨的关系都非常亲近,所以没准还真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允炆没有死。赫杨死了,因为徐妙锦出家、柯木尔厌生。这绝对是生无可恋的表现!
郑和仔细分析了一下,对着朱棣说到:“那臣就立刻命人准备船队,从长江出发,走遍所有海域为皇上找这两个人!”
朱棣听完后,点了点头,便让郑和退下准备出海之事了……
马三保即郑和,明成祖朱棣最为信任之人,于朱棣登基第二年后,组建了船队,开始出海,史称郑和七下西洋,也是这一举动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更是打通了明朝与沿海各邻国之间的经济通道。可以说是为后世的经济做出了贡献。但其实谁也想不到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用意只不过是为了朱棣去寻找失踪了的朱允炆和赫杨……
第二百三十七章 醒来之后
朱允炆抱着赫杨的尸体纵身一跳的投入了江水之中,他已经心无他念,只求一死,而且要陪着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死……
朱允炆在水里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意识越来越模糊,一种死亡感朝着自己侵袭而来,但自己抱着赫杨的尸体却是越来越紧,即使是死,自己也不能让赫杨的尸体和自己分离……
“醒了。醒了。护士,病人醒了!”医院病房内,一名中年见床上躺着的病人突然睁开了眼睛,急忙跑去喊护士!
护士听闻病人醒了,急忙通知了医生赶去了病房!
赫杨慢慢的睁开了眼睛,他记得自己明明已经死了啊!可是当赫杨睁开眼睛后又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下!医生、护士、病房。这里是现代了!病床前还有自己的父母正双眼含泪的看着自己。难道自己穿越回来了?
医生检查完了赫杨的身体后,不可思议的对着赫杨的父母说到:“恭喜你们,发生奇迹了,他身体各项机能都正常,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今天观察一天,明天就可以出院了。真的很难想象遇到海难,而且送来时心口处还有致命伤,居然没有什么事了!奇迹!”医生说完后,便带着护士离开了病房,毕竟病人刚刚苏醒,需要多休息!
赫杨从刚刚那个医生的话语中终于确定了自己回到了现代。急忙又摸了摸自己的心口窝处,一道匕首刺伤的伤疤!正是柯木尔刺的那一下!自己没有死在明朝而是回来了!
赫杨过了一会回过神对着自己的父亲问到:“爸,现在是几几年了?”赫杨毕竟是在明朝生活了六年,难免会问些让正常人感觉到奇怪的问题!
这时,赫杨的母亲急忙把手贴在了赫杨的额头处说到:“儿子,你怎么了?现在是2017年啊?你不会是在海上飘得太久失忆了吧?”
赫杨一听完母亲的话更是诧异,2017年?自己就是在2017年遇到海难被卷进了一个黑D才穿越到了明朝,怎么现在还是2017年?赫杨便急忙询问了自己遇难之后的事!
赫杨的父亲对着赫杨说到:“你六个月前带队出海遇到了海难。后来搜救队把你的同事们都救齐了。但是,就是没有发现你的踪迹,知道前几天有人在长江上发现飘着两个人,以为是死人呢,急忙报警了,结果发现是你!整整六个月了,可算是找到你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
六个月!赫杨听完了父亲的话后,心里感觉到不可思议。难道是时空错乱,时间也会错乱?自己在明朝生活的六年只是现在的六个月?还有父亲说飘着两个人?难道是柯木尔?赫杨想了想后,急忙对着父亲问到:“爸,和我一起在水里被救起的人呢?在哪?是什么样的人?”赫杨心里现在十分想知道到底是谁和自己一起被救起的,会不会是因为柯木尔伤心过度,抱着自己的尸体跳江了?
赫杨的父亲回答到:“一个头发很长的男人!你们俩可能是在水中浸泡太久了,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遮羞的物件了,而且你当时还受了重伤。所以我们就赶紧先把你送医院了,也没询问另外一个人的事,你们单位的同事可能在处理了。”赫杨的父亲以为和赫杨一起被救起的也是赫杨单位的同事,所以当时只是通知了赫杨单位的领导去做后续工作,自己先把赫杨带到了医院!
赫杨听完了父亲的话,点了点头,看来被救起的应该是朱允炆,因为李景隆和徐曾寿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没有消失,而历史上朱允炆下落不明,原来是和自己穿越回来了现代。赫杨慢慢的消化了这些疑惑。对着父母二人说到:“爸、妈,赶紧给我办出院,我明天直接回趟单位。有些急事要处理!”反正赫杨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便一心想着出院,想去看看朱允炆的情况!
可怜天下父母心,赫杨根本不知道在他遇到海难失踪了的这六个月里,自己的父母没有一天睡过安稳觉,无时无刻的不在担心他。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了儿子平安无事回来,怎么可能还让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必须留院观察一天!
赫杨实在是扭不过父母,便生生的又在医院住了一天。第二天,赫杨办理完了出院手续,立刻取了父亲的车钥匙,开往了单位……
赫杨一回到单位,急忙先和单位领导打了声招呼,自己回来上班,随后便朝着自己以前的办公室跑去……
赫杨出现在办公室里,其他人都是一愣。但转眼立刻有几个人平时和赫杨关系好的铁哥们上来坏笑着说到:“赫头儿,你在海上经历了什么?你不知道,救起你时,那个和你一起被救起来的男人胳膊死死的环抱住你,怎么拉也拉不开,最后还是找了个中医给针灸放松了,他的手才松开。头儿,看来你俩爱的很深啊!”说完后,办公室里又是一片大笑。其实赫杨以前就是和这些狐朋狗友经常的开着些荤段子,大家早就无所谓。甚至赫杨不在的这六个月里大伙还挺想他的。
赫杨知道同事嘴里说的就是朱允炆,便急忙的问到:“那个和我一起被救上来的人?现在在哪?”赫杨现在根本没有心情和他们开玩笑,只想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在市精神病院,他醒来后说什么自己是皇上。还说你是什么大臣。风言风语的!而且警察查不到他的身份,又看他神志不清,直接送精神病院了。”那名同事听完了赫杨的问话,急忙回答到。
赫杨得知了朱允炆在精神病院,立刻冲了出去。驾车去往精神病院!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感觉就想睡了一觉一样,可是醒来之后居然回到了现代。而却时间也不是过去了六年那么久。更吃惊的是朱允炆竟然跟着自己一起穿越回了现代……
朱允炆毕竟也是在赫杨心里占据了很重的友情地位,所以赫杨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先找到朱允炆再说……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里是后世
赫杨到了精神病院后,急忙询问清了朱允炆在哪后,护士立刻带着赫杨去见朱允炆……
赫杨在一间只有一个人的病房里见到了,一个已经被剔去了长发,身穿病号的朱允炆。此时的朱允炆背对着门,面朝着窗外看去,看上去十分的凄凉……
“你是病人家属么?别聊太久了,这个病人的情况很不稳定,非说自己是皇帝,看来受的刺激不浅!你别和他说什么太多过激的话,其实他不犯病时很安静。”病房门口外,护士对着赫杨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赫杨看着护士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心说到:他本来就是皇帝么!赫杨直接推门而入,进了病房……
可能是朱允炆还没有适应过来自己现在身处何处,只知道每天都有人进房间非给自己吃药,所以当赫杨推门时,他就又以为是那些穿着白色奇怪衣服的人给自己送药来了,并没有回头,还是呆呆的坐在那里!
“皇上!”赫杨进门后立刻对着朱允炆喊到。赫杨知道,朱允炆现在还处于蒙圈状态呢,所以希望朱允炆看到自己后,心里会有些底气!
朱允炆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仿佛被雷劈中了一般,是赫杨的声音!
朱允炆急忙回头过,看到的正是赫杨,只是赫杨也是短发,穿着奇怪的衣服。虽然朱允炆心里有些诧异,但是在这个时候见到赫杨没事,自己心里的确是有些欣慰了,至少自己的朋友还有死……
“你爷爷的。”朱允炆见到赫杨立刻起身说到:“朕还以为你死了呢!”不过朱允炆觉得现在和赫杨说这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急忙问到:“对了小杨子,这里怎么回事?这里是什么地方?还有你的服饰、这里所有人的服饰、包括朕穿的衣服,为什么都这样怪异?”朱允炆完全搞不懂现在自己的状况,所以急忙问赫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后,尴尬的笑了笑。自己该怎么和他说呢?估计着按照朱允炆的认知,根本就不能理解这里是21世纪了。赫杨想了想,对着朱允炆说到:“很难解释,这里是我的家乡。你能理解么?”
好在朱允炆非常的聪明,听到了赫杨说这里是赫杨的家乡,立刻就想起来了赫杨对自己说是后世来人,那么现在自己就是身处在赫杨说的后世了!朱允炆对着赫杨用询问的语气说到:“你是说这里就是你以前说的后世?”
赫杨点了点头,对着朱允炆说到:“对的,这里就是你生活的朝代几百年后的时代。而且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就是朱棣登基后,迁都后的北平,后期大明朝的国都!”毕竟现在朱允炆穿越来了后世,但赫杨还是用一些尽可能让朱允炆可以理解的方法,来叙说现代的事!
可能是朱允炆自己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自己竟然来到了后世,有点愣神了好久才对着赫杨继续说到:“那么现在的皇帝是谁?天下可还是我朱家的天下?”毕竟朱允炆不了解现代的国家体制,还以为有皇帝呢,所以急忙对着赫杨问到现在天下的主人是谁。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到:“天下是人民的,花钱的也叫人民币。现在没有皇帝了,总之一句半句和你说不清楚。你先在这里等我,我去给你买些衣服,然后给你办理一下出院手续,你和我回家!”赫杨觉得毕竟朱允炆和自己穿越回来了,而且要不是朱允炆抱着自己投江,自己可能早就死在了明朝呢。所以怎么样也不能让朱允炆继续在精神病院里住下了!
赫杨交代完了后,便离开了病房。而病房内的朱允炆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这里是后世!
赫杨为朱允炆买了些衣服,办理好了出院手续后,便带着朱允炆离开了……
赫杨来到了车前,打开了车门后,朱允炆却呆呆的定在了那里,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汽车。便对着赫杨问到:“小杨子,这个是什么东西?”
赫杨为朱允炆打开了车门后,让朱允炆上车坐好。系好了安全带,对着朱允炆说到:“这个叫汽车,就是和明朝的马车一样。一种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随后,赫杨掏出了手机,给自己的妈妈打了电话,让她准备些饭菜,说自己要带个朋友回家!
手机由于朱允炆见到过赫杨以前在明朝拿过,但是不知道赫杨为什么对着这个东西说话。便继续问到:“你对谁说话?”
赫杨现在也是有些无奈了,现在的朱允炆简直就和刚刚有认知的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懂,自己还得从头教他。便叹了口气说到:“这个叫手机,可以和不在身边的人说话,但前提是这个人都得有个属于自己的号码。刚才和我妈说,让她做点饭菜,为你接风!”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解释后,好点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到:“哦,那去府上拜访令尊令堂,朕不用准备些什么吗?”朱允炆说到底是个懂得礼数之人,不管在哪个朝代,这点人之常情,永远是行得通的!
赫杨摇头笑了笑,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这个穿越皇帝还没认清现实,便对着朱允炆说到:“不用那么俗气,但是,你去了我家,得管我爸妈叫叔叔阿姨。”赫杨生怕朱允炆瞎说什么,把自己的父母吓到,所以临时交代了他一些现代用语……
朱允炆就这样带着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着赫杨不停的询问……
而赫杨,此时更是无奈,以后该怎么安置这个穿越回来的皇帝?毕竟朱允炆和自己之间的友情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朱允炆跟着自己回来了,自己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自生自灭吧?那样自己心里就太过意不去了!赫杨就这样无奈而且又纠结的带着朱允炆回家了……
到了赫杨家后,朱允炆由于事前赫杨交代了他一些说话用语,所以在赫杨家里吃饭时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但是吃完了饭后,赫杨立刻带着朱允炆回了自己的小窝。毕竟让朱允炆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朱允炆就这样的,慢慢的理解了这里是后世的概念。而赫杨也开始活动关系帮朱允炆解决以后的生计问题,没想到还真有了一个机会……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明史专家
朱允炆慢慢的有点适应了现代的生活,白天赫杨去单位上班时,朱允炆便自己在家研究一些现代的东西……
“赫头儿,上面这次又来个肥活,听说是去考察一个明初的墓。不过这次上面要从各地寻找几个专门研究明史的专家,听说这个墓地挺重要的!”这天赫杨正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时,一个同办公室的同事打探出了一些消息,便对着赫杨说到。毕竟赫杨以前带着他们带队时,都是有油水大家捞!
赫杨听完了那名同事的话后,不屑的一笑,心说到:老子就是专家啊,正儿八经的在明朝生活了六年,老婆都娶了!便赫杨觉得这次是个给朱允炆解决身份的问题,便对着同事问到:“什么墓啊?弄这么大动静?”
“听说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墓。不是陵,只是个墓!听说这次是考察了一些古籍上的线索,有些消息指出建文帝朱允炆的墓在福建的一个偏僻的山区里!历史上建文帝行踪成谜,如果这次考证了的话,那么也解决了一个历史上的谜题!”那名同事见赫杨问自己,急忙把情况告诉了赫杨。赫杨不在的日子里,手下的弟兄们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