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隆得到了传唤后,立刻去往了御书房……

  李景隆知道,朱棣在朝政之事上绝对不糊涂,虽然说现在朝政之事以自己为主。但是最后拍板的还是朱棣。对的,朱棣全部同意,朱棣认为不对的,也都立刻给回决,从来不含糊。所以李景隆再次的料想到朱棣应该不是为了朝政之事找自己的……

  李景隆进了御书房后,见只有朱棣一个人在那,急忙对着朱棣请安问到:“皇上,不知道召见微臣有何事吩咐!”李景隆知道朱棣一定是有事要去让自己办,所以直接说明了,让朱棣直接吩咐什么事就好!

  朱棣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点了点头,李景隆就这点好,很懂人心,和他说话不用废什么力,便对着李景隆直接说到:“嗯,很好。朕要你去帮我找一个人!”

  李景隆听完了后,便立刻回答到:“建文帝?”李景隆知道郑和出海的秘密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看来朱棣这是要把自己也打发出去了啊!

  可朱棣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却对着李景隆摇了摇头。说到:“不是,朕是要你帮我寻找一个有学识有见地,而且心细如尘的人,最好武艺还要好,办事尽心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忠心的!”朱棣觉得现在自己身边唯一可以真正信任的只有李景隆了,可是自己总不能把李景隆也派遣出去,所以只能让李景隆去挑选物色一个可以符合要求为自己办事的人!

  李景隆听完了朱棣的吩咐,在心里想了想,看来朱棣是要办大事,至于什么大事不用想也知道了,所以也不用问明朱棣原因,直接回到:“臣这就去办,一定为皇上物色好人选。”

  朱棣见李景隆这样不用多说废话,真是响鼓不用重锤。便也点了点头,让李景隆尽快去办理此事……

  李景隆出了御书房后,脑子里就不停的合计,去哪里找朱棣说的这么样一个人呢,有学识有见地、还有心细如尘还要武功好的,能尽忠的。这朱棣的要求简直就是按郑和那样找给个么!最后,李景隆想来想去,直接去了户部……

  “恭迎国柱爷!”李景隆一到户部之后,户部办公的官员立刻全部起身迎接,不管官职大小的,都得向着李景隆请安!

  李景隆毕竟是群臣之首,该有威严还是要有的,便轻微的点了点头,说到:“不必多礼,本官今日就是来查查我朝官吏在职的情况。把我朝现在所有在朝官员的记录有拿出来,不论官职大小的,大到左右丞,小到芝麻县令,总之就是一个人的记录都不能差,去吧。”李景隆知道,朱棣攻破京城时除了当天那些在大殿之上为朱允炆以身殉国的那些重臣之外。其实现在很多的地方官或者是小官吏都是沿用了以前朱允炆在位时的那些人,所以希望从中找到些真有才华的人。

  那些户部的官员,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哪里敢怠慢,直接去开始搬动资料,足足几大箱子的官员在职记录,全部给李景隆搬来了……

  李景隆看了看这么多箱子,着实是吓了一跳,便是转念一想,没有办法,谁让这是朱棣交代的事,自己必须的看啊。便开始一本一本的查看!

  李景隆这个堂堂的国柱爷都在这里连夜开始翻看记录,这些户部的官员更是不敢先擅自离开,一个个哈欠连天的,还要在这里装模作样的显得自己很忙……

  这时李景隆叫了一个离自己比较近的官员,拿着本记录指着上面说到:“这个字念什么?”李景隆虽然是贵为国柱爷,而且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有些才华。但是也不得不说一点,他认识的字非常的有限!

  那名户部的官员看着李景隆指的是一个濙字,急忙对着李景隆说到:“回国柱爷,这是濙字,与营字是同音。”

  李景隆听完了那名户部官员的话,点了点头,自言自语的说到:“胡濙,呵呵,就他了。”说完,李景隆直接扬长而去……

  李景隆走后,户部里面那些人都炸开锅了。纷纷去查看李景隆刚才看的那本官员记录。而且都说这个胡濙被国柱爷钦点,看来以后是要升了……

  李景隆第二天便直接到了兵部的办公房内,想要见一见这个胡濙!李景隆从胡濙的官员记录中看得出来,这个胡濙有些才华,最重要的是,他是文武双进士出身。但建文帝在位时并未得到过重视,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兵部的兵科给事中一职,一个小小的七品小吏。如果这个时候让朱棣重用他的话,那还不有种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的感觉。势必会忠心!

  “回国柱爷。这个胡濙今天没有来!”一名兵部兵科的人听完了李景隆的来意后,立刻说明了胡濙今天不在。

  李景隆一听不在,呵呵一笑,问到:“去哪了?”其实李景隆心里感觉,这个胡濙肯定也是和自己以前一样混日子的主儿,一身才华不得重用,哪有心情还天天来办公!

  那兵部兵科的人听完了李景隆的话有点为难的说到:“回国柱爷,不知道啊。这个胡濙经常的不来。而且有时来了的话,也是喝的烂醉,下官还是劝国柱爷先回去吧,免得他真喝得烂醉来了,惊着了国柱爷。但等他来了,我一定通知他去府上。”

  兵科的人话音刚落,就在李景隆刚想开口说话的时候,一个人年约三十左右的,蓄着小胡子的男子拎着酒壶醉眼朦胧,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的心腹

  “国柱爷,这个人就是胡濙!”兵部兵科的人见到这个小胡子喝的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后,立刻对着李景隆说到。

  李景隆看着胡濙的样子点了点头,其实不用人介绍自己也猜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胡濙。有点怀才不遇放浪不羁的样子……

  那名刚才一直和李景隆说话的人,急忙跑去和胡濙说到:“国柱爷等你半天了,你赶紧去拜见国柱爷。”毕竟让李景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群臣之首在这里等一个七品小吏的确是有些大胆了。

  这个胡濙还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但是当他听到了国柱爷三个字时其实心里的酒瞬间就清醒了一些。李景隆,权倾朝野,国事先以李景隆为主参,这种人物突然来找自己要干什么?但胡濙反正合计着自己已经是混到了七品了,官也不能再低了,便也没有当回事,还是摇摇晃晃的朝着李景隆走去……

  “下官胡濙,参见国柱爷!”胡濙摇摇晃晃的走到了李景隆身边下跪说到。毕竟李景隆也是个大官,这些拜见的礼节自然还是不能省的。

  李景隆直接扶起了胡濙说到:“胡大人不用多礼,李某找你实在是有一事想和大人说,我们就先借一步说话,今天你就不用办公了。”虽然李景隆也看的出来,这个胡濙在这里待着也不可能办公的。

  胡濙更是被李景隆的态度弄糊涂了,这个李景隆想要干什么?而且自己和朝中的大官都不曾有结识的,李景隆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胡濙微微笑着说到:“全听国柱爷安排!”这时的胡濙酒是彻底醒了,生怕是不是自己平时太招摇了,得罪了什么权贵,有人托李景隆来对付自己!

  李景隆见胡濙同意了,直接带着胡濙出了办公的地方,直接外出到了一家酒楼,打算和胡濙喝酒!

  胡濙见状不免心里更有疑惑了,急忙问到:“国柱爷,您还是有什么话直说吧,下官受不起您这样!”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胡濙深信这李景隆不会无事的就带着自己喝酒。

  李景隆没有回答胡濙的话,而是为胡濙斟好酒,自己也喝了一口,说到:“胡大人家乡是武进的。而且又是当年的文武双进士。真是难得的人才。武进人,武进士,不错。”李景隆知道,自己必须得先打开话题谈谈胡濙的口风。万一这胡濙也是个死忠的人呢,认为朱棣的天下名不正言不顺的话,那么下面的话也就没必要和他说了。所以先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来打破僵局。

  胡濙听完了李景隆的话,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到:“呵呵,人才?不过是一个区区小吏而以。和国柱爷比的话,简直天壤之别。”胡濙说的实话,但也却是对自己现在的境遇充满了一些嘲讽的味道!

  李景隆见这胡濙果然是个自认怀才不遇的人。便继续笑着和胡濙说到:“很难想象,以胡大人这样的才学怎么会甘心就窝在兵科里了?我想,胡大人的才学就算是不为官的话也会有一番作为吧?你不感觉委屈么现在?”李景隆现在就是要慢慢的试探胡濙的态度,所以总是带有些试探性的询问。

  胡濙继续大口喝酒说到:“本来胡某人当初入朝时是心系天下,一心想为朝廷出力。可惜当年建文帝在位时,文臣宠信方孝儒、齐泰、黄子澄。武将一脉慢慢会冷落。而文臣一脉却多是那三个人的门生才会被重用,所以胡某是报国无门,又不想这样灰溜溜的回老家见双亲,便也受了这个七品官吏。虽然建文帝是个好皇帝,但当时朝廷很多事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平静。”说完,胡濙又下意识的看了看李景隆后,便不再言语,这李景隆怎么说也是在建文帝时期,就被朱允炆宠信的人,不好当他面说太多。

  李景隆等着胡濙说完后,也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总之就是说自己入朝的时机不对,并非是自己没有本事。最后弄的现在这样,自己空有文韬武略却只能做个小吏。李景隆笑着对着胡濙说到:“胡大人,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皇上爱惜人才,正好想让我寻找一位得力的人手为皇上效力。这或许对于胡大人来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或许你从此可以不必再委屈自己在兵科里待着了。也许还有名垂千古的机会。不知道胡大人愿意不愿意呢?”李景隆知道,像胡濙这样的人,如果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可以翻身,自己不会放弃的。所以吹了个名垂千古,不过后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估计这是李景隆没有想到的。

  胡濙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反复思量了一下,李景隆私下和自己说这些事,并不是有朱棣明面上的受封,说明李景隆也只是按朱棣的交代来寻找一个办事的人而已。但李景隆多番试探自己,就是拿捏不准自己的心里想法。胡濙当即就反应过来了,李景隆还想找的是一个少说多做忠心的人。急忙跪下对着李景隆说到:“下官愿意听从国柱爷吩咐。誓必忠心于皇上,忠心于国柱爷!”胡濙知道,李景隆看上自己了,这肯定就已经是个大好的机会了,自己必须把握住才行。

  “好。”李景隆急忙扶起了胡濙说到:“胡大人以后不必和我这么客气,咱们都是兄弟。来,先喝酒,完事后,我们再等着酒消了去见皇上。”李景隆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胡濙绝非池中之物,而且朱棣要是真的重用了胡濙的话,估计着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和胡濙先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景隆与胡濙等着快入夜了,身上的酒气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后,李景隆立刻带着胡濙去见朱棣,自己早点把胡濙带去交差也算是完成了朱棣吩咐给自己的任务了。

  到了御书房后,李景隆简单的对着朱棣说了一些关于胡濙的事后,朱棣便让李景隆先行退下了。自己则单独把胡濙留了下来,两人好像密谈着什么。但是,从这以后,朱棣便又有了一个新的心腹!


第二百六十二章 历史与现实的出入

  王珂对于赫杨说出了自己是更多倾向于从郑和的身上发觉线索。但是这一点赫杨立刻就给否定了……

  赫杨对着王珂说到:“我觉得我还是想从胡濙这个人身上寻找线索,你想想看,朱棣在位二十二年,而郑和最后的下场是客死异乡,遗体运回大明朝安葬。但是胡濙不一样,胡濙比较长寿,可以说是历经了六个国君。后期郑和死后,胡濙也是一直在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所以我们应该先去查胡濙。”赫杨对着王珂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而对于这种事,朱允炆只能在一旁默默的听着,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也不插嘴。最终,王珂同意了赫杨的想法,几个人就分工明确一下,自己和赫杨去资料馆查阅有关于胡濙一切。朱专家则在家继续研究王珂家里留下的那些书!

  第二天,王珂和赫杨立刻去往了单位的资料馆内开始查看着关于胡濙的各种孤本资料……

  两人几乎是从早上进去就开始看,一直看到了下午快下班时王珂那边终于有了发现……

  王珂拿着书,对着赫杨说到:“你看,这里记载,永乐帝十一年。胡濙突然得知了建文帝的下落。而且当时民间有传闻,建文帝出家为僧。很多人都是亲眼所见,更有一些高僧指出建文帝落难后的确是皈依了佛门,法号恩慧。所以后来胡濙便开始访遍大江南北,去寻找这个叫恩慧的和尚。”王珂得到了一些线索,感觉很有用,便立刻告诉了赫杨。

  赫杨听完了后,直摇头说到:“不可能,说的跟真的一样,但是找到了么?这个信息应该可以忽略。假的。不过这个法号起的倒是挺悬乎的,建文帝的老婆名字就是叫恩慧。”赫杨知道,这胡濙说建文帝出家一事,根本就是可不能存在的,现在朱允炆还在自己家呢,怎么可能出家呢。

  赫杨回复完了王珂之后便开始继续看书,他现在的想法根本不是为了证明朱允炆怎么样,因为朱允炆没有死这是事实。赫杨现在只想着帮助朱允炆找齐儿子的骸骨,了却朱允炆的心愿!所以希望可以从胡濙的一些相关记载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除了王珂说的那点,赫杨与王珂今天可以说是毫无所获。一直靠到了下班的点,才从资料馆里出来……

  “你干嘛?”赫杨见王珂一直跟着自己,直接上了自己的车上,便不解的问到。

  王珂看了赫杨,系好安全带说到:“和你回家啊,我觉得你和朱专家是现在唯一一个可以帮助我完成家族祖训的人了,而且我总感觉你有点点怪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我上辈子就认识你一样。特别熟悉又模糊。”王珂说到最后竟然声音开始变小,可能是出于女人害羞的心理,但是其实连她自己也搞不懂怎么回事,自从上次看完了那位赫先人的画像后,突然就对着赫杨有了这种感觉。

  赫杨听完了王珂的话,一愣,心想,这不是分明的向我暗示想泡我么?可是这么怎么可能呢,自己可是王珂先祖的老公。但又不知道该和王珂说什么,只能尴尬的开着车,带着王珂一起回了家。当然了,前提是王珂吃过饭,必须回家……

  赫杨和王珂来到自己家后,朱允炆已经做好了饭菜,等待着赫杨下班回来,不知情的人如果看到了这一幕,估计着多数会把赫杨和朱允炆两人当成“亲密爱人”的!

  朱允炆见赫杨回来,并没有先着急让他吃饭,而是拿出了王珂家的书,对着赫杨和王珂说到:“这个书上,记载着朱棣登基十二年,有个人说朱允炆出家了,并说有人可以证明此事,这是怎么回事?”朱允炆知道,赫杨特意交代过了,有外人在的时候,不能称呼自己是朕,所以直接就说朱允炆。

  王珂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只是点了点头,说到:“是的,这个事我们俩今天白天已经讨论过了,不过赫杨非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查阅胡濙的一些孤本资料中记载中也提到建文帝出家一事,还有他的法号叫恩慧。看来不应该是空穴来风。”王珂把白天的事情简单的告诉了朱允炆,她认为反正朱允炆下落成谜,也许出家这个说法可能是真实的呢。

  “不可能!”朱允炆听完了也立刻大声的对着王珂说到。自己现在明明好好的,却被后世的人传成了不是死了就是出家了,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赫杨看着朱允炆的反应,心里当然明白了,朱允炆明明就在这里,王珂你说出家就出家,还捎带脚的提了一下皇后。这朱允炆心里能不生气么!

  赫杨拿起了朱允炆看的书,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书是王保保写的,而且似乎比胡濙那些记载的更为详细,甚至是在哪里出家,有什么佐证,都可以一一举例说明……

  赫杨看着这本书觉得很奇怪。如果说胡濙那本书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下有这么一样建文帝可能出家的细节,然后胡濙就开始去寻找的话,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比胡濙记录中多了一些可以令人信服的东西。但是其实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无论是胡濙,还是王家的人,一直都没有找到朱允炆。可是假如朱允炆在历史上真的出家了的话,那么自己眼前看到的和自己穿越回来的朱允炆是怎么回事,这分明就是朱允炆没有留在明朝啊。历史记载和眼前的现实明显有了出入!

  “想什么呢?”王珂见赫杨拿着书看完就开始愣神,便直接对着赫杨喊到。

  赫杨回过神,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对着王珂尴尬的笑笑,说到:“没事,感觉有点不好理解。”说完后,赫杨便把书放在一旁,先吃起饭来。

  王家的这本书里,多处的指出了永乐十二年时朱允炆还尚在人间的一些信息。虽然以前也有民间的野史传说,朱允炆出家了,但那些都没有什么证据。而自己这样看到了王家书里指出了明确的证据……


第二百六十三章 藏身洞

  赫杨没有和王珂还有朱允炆多说什么,而是继续翻看着手中的书……

  赫杨感觉越看越有意思,就好像是在看史记体小说一般,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看了一会,赫杨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这段话写的很好,有个叫平坝县的地方,有个寺庙,这个寺庙里记录了种种疑点指向了建文帝在这里出家,但是写这本书的人去了时却是没有发现任何的踪迹。不过却是记录了寺庙里的各种疑点。”赫杨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线索的立刻说了出来。对于赫杨来说,现在似乎是找朱允炆儿子的骸骨和对这些书上的记录都一样开始感兴趣了。

  王珂听完了赫杨的话,立刻拿着手机开始查找赫杨嘴里说的那个平坝县。过了一会说到:“还真有这个地方,是贵州那边的一个县。”王珂也感觉赫杨都感兴趣的线索,没准会是真的。

  朱允炆根本就不感兴趣这些,但是看着赫杨和王珂兴奋的样子,对着赫杨小声的问到:“咱们去看看?”其实朱允炆现在就是完全没有太多自己的主意,毕竟这里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所以他只能询问赫杨的意见!

  赫杨明白自己如果说去的话,朱允炆可能心里会多想,毕竟朱允炆心里想的只是找到儿子的骸骨。赫杨想了想,对着朱允炆说到:“去啊,朱专家你也跟着一起去吧。虽然我知道对于你这种专家而言,可能是更有兴趣研究那个假的建文帝墓里儿童骸骨的事。但是你转念想想,毕竟那个墓是个陷阱,没准这次书里记载的事也是朱棣从一开始就为了诱捕建文帝散发的假消息。也许我们去的话,也会有收获的。”赫杨其实知道,自己要去的话,朱允炆现在肯定是不能反对,但是毕竟自己把朱允炆当成朋友,不想让朱允炆多心,所以只能说个也许也是陷阱的推论。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可能心里也是认为赫杨说的有道理,便说到:“那好,我们一起去。”

  王珂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三人决定好了后,便想着明天回单位请些经费,就说朱专家又发现了有关建文帝的线索。上次毕竟出土了一个衣冠冢。这次如果没有出土什么的话,也就当公费旅游了……

  由于朱允炆这个特聘专家上次成功的帮助了单位出土了建文帝的衣冠冢,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这次赫杨说朱专家又有新发现,上面的领导直接给赫杨还有王珂和朱允炆批了一笔考察经费。

  三人拿着经费,立刻去往机场,飞往贵州……

  下了飞机后,王珂对着赫杨说到:“我们这次要找的是个小县城里的一个叫做高峰寺的地方,听说在当地很有些名气。所以地方不算是太荒凉,赶紧走吧。”王珂临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所以这次基本上一些琐事都是王珂安排。

  赫杨和朱允炆听完了王珂的话,任由着王珂安排,两人只管跟在身后……

  到了这个高峰寺的寺庙,由于王珂事先的通知,当地的下属单位负责人已经带人安排好了一切,而且还带来了当地的县志!

  一番客套过后,赫杨直接翻看一起县志……

  县志中记载:高峰寺内,斋堂地下有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们!”

  赫杨看完了后,对着当地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和寺庙里的一个管事的和尚说到:“这个藏身洞还在么?带我们去看看。”赫杨觉得来都来了,必须去看看,而且县志这种东西,不排除可能是当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而撰写的。

  “有有,领导们,跟我来。里面一直都没有动过,从明朝时什么样到现在还是什么样。”一名管事的和尚立刻对着赫杨说到。随后便在前面带路。

  众人走过大殿前的一块石碑时,朱允炆突然看了一眼石碑突然说到:“无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