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帝师-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24章 小正太,你很有思想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也。方才那花中四君子之论,真是教本宫大开眼界。坊间盛传鸾州夏鸿升才情冠绝天下,倒也不算是谬言了。”
夏鸿升正得瑟着,接受着一群公主小萝莉的崇拜呢,背后就突然传出来了一个声音来,听到“本宫”这个自称,夏鸿升登时就后背一凉,一股寒意直冲后脑,当即腿一哆嗦就想要头也不回的往外跑。扑街啦,李世民的老婆跑出来了,我一个外人看到李老二的老婆会不会被李老二杀掉挂城门楼子上风干?!
“拜见母亲(皇后娘娘)!”一众人朝着来人行了礼。
夏鸿升也赶紧行礼:“微臣夏鸿升,拜见皇后娘娘!”
“夏卿不必多礼。”皇后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柔和,乍一听那种温和的方式跟李丽质的声音有些相似,不过却要成熟的多。
夏鸿升抬起头来,阳光正照射下来,闪耀的令夏鸿升不经意间恍惚愣了一下,随即便赶紧低下了头去。怪不得李世民能够如此挚爱长孙皇后,在她去世之后再也没有立后了。本就是一个头脑极其聪慧的贤内助,深知李世民的内心世界,被李世民引为知己,又生得如此美貌,想来便是月仙来了,恐怕在容貌上也略逊一筹。都占全了,这样的女人,也的确是能够让李世民永记不忘。不只是李世民,便是世间的任何一名男子,能够得到如此眷侣,又夫复何求?只是李世民,成了最幸运的那一个。
夏鸿升匆匆的惊鸿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可长孙皇后却还在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人看上去年纪不大,只是眉宇间的一抹幽锁,和眼中的淡然,都流露着一种极其成熟的感觉来。就好似,站在这里的人,只是空有一副十三岁的皮囊。内里却是一个历尽世事沧桑的成年人的魂灵。
“听说你也是个从小苦命的人,家中无父兄照料,怕是受了不少的苦吧。”长孙皇后开了口,说出话却有些出乎夏鸿升的预料。
“前隋大业十年。臣将近出生,隋炀帝第三次征伐高句丽,父兄皆被强征入伍,殉国辽东。家母难产而死,家中唯余嫂嫂与微臣二人。长嫂如母。抚养微臣一十三年。”夏鸿升口气淡淡的,似乎说的不是自己一样,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来,说道:“不过,微臣以为,有时命运的际会往往以残酷的面孔,绝望的姿态存在于生命——它的名字叫做苦难,充满了种种挫折。孟子不是说过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被荆棘划伤过,再次见到荆棘的时候就会绕开它。臣这十三年中是受了不少的苦,走了不少的弯路。可微臣以为,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
听到夏鸿升的话,在场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李恪和李丽质等人,头一次知道了夏鸿升的过往,他们不敢想象夏鸿升这十三年来受过的苦。夏鸿升说的如此轻描淡写,可是这轻描淡写的后面又掩藏了多少的艰难困苦!长孙皇后也愣了愣,不过她想的却是,这个人要有何等的心智和经历,才能够将自身的苦难说的如此轻描淡写,甚至对那些苦难的经历心怀感恩。无论如何。感谢经历。所以的经历都会成为以后的人生中重要的回忆,带给人不同的经验和体悟。这八个字说出来简单,可要真的做到又何其之难!这需要多大的胸襟和豁达!
长孙皇后这时候有些担心了,她发现自己看不透眼前的这个人。而人对于自己看不透的人,天生就会带上一层防备。
更何况皇家。
“那你的大任是什么?”长孙皇后身上的气势突然陡然一变,方才温和瞬间化作了咄咄逼人。
夏鸿升心中咯噔一下,不好,刚才装的比有些过了!
眼睛闭上,深吸一口气,夏鸿升心念电转,脑中突然有一道灵光划破天际。夏鸿升幽幽一声长叹,摇了摇头,声音低沉的诵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嫂小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拂泪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小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沉默,无声无息的沉默。不拘是李承乾,李恪,还是襄城公主和李丽质,亦或是长孙皇后,又或是长孙皇后的身后的心腹宫女,俱都愕然呆愣了,定定的看着夏鸿升。夏鸿升闭着双眼,眼角还隐约挤出了一丝水迹来。
良久,长孙皇后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一丝压抑的抽泣。
长孙回头看去,就见自己的心腹宫女眼睛红红的,赶紧跪拜了下去哭道:“娘娘恕罪,奴婢……奴婢听夏大人的诗句,想起入秦王府伺候娘娘之前,家中阿爷与幼弟皆活活冻死草庐之中,身体都冻在了一起,分都分不开,最后只能烧热水烫开……若不是娘娘开恩,救了奴婢一命,奴婢也早已经冻死了……奴婢一时难以自制,求娘娘恕罪!”
宫女的话让周围的人无不动容,长孙幽幽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抹悲戚来,说道:“起来吧,本宫怎么会怪罪于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唉!”
“秋冬已至,民生疾苦,我等却在这里赏花贪玩,弃天下万民于不顾,承乾羞愧万分!”李承乾面露愧色,向夏鸿升躬身施了一礼,自愧道。
夏鸿升赶紧躲开,长躬身体回了一礼,说道:“微臣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心中戚然,一时间难以自控,口出狂言,却是扫了皇后娘娘和众位殿下、公主的兴致,臣有罪!”
“夏都尉心系民生,又何罪之有?”长孙皇后摇了摇头,然后又转向了那一众王子公主们,说道:“今日听闻夏都尉之言,本宫感慨良多。尔等自小生长宫中,不通四时五谷,不知民间疾苦。尔等既与夏都尉年纪相仿,往后可多多与夏都尉交往,体会民生百味,增广见闻。尤其是你,承乾,身为储君,更当体察民情,切不可蜗居深宫,不见百姓。”
“孩儿谨遵母亲教诲!”李承乾深深一拜,其余的王子和公主们也都随之拜向了长孙皇后,以示自己遵从。
长孙皇后似乎有些意兴阑珊,又说了几句诫勉的话就带人离开了。众人也没有了赏花的兴致,回去了亭中坐下。
“对不住,今天我没有收住,害得大家没了兴致。改天寻个好天气去我那里秋游,我做东西给你们吃,算是赔罪。”回去亭子里面之后,夏鸿升向李承乾和李恪众人说道。
“夏公子……都尉,你方才所诵之句,可有名字?”长乐公主李丽质在襄城公主的身后,有些怯生生的问道。平日里在学馆以同窗之礼相待,所以李丽质称呼夏公子贯了,一时间没有改过口来。
“哎,随口所念,若要名字,便叫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吧!”夏鸿升挠了挠头,心道:杜哥,对不起了,你来打我吧!
公主小萝莉点了点头,很是善良的同情道:“长乐还不知道,夏都尉以前竟然如此艰辛,一定很受苦……”
“哈哈,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下苦尽甘来,我已经很是幸运了。过去的都已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地,都要坚信,明天会更好啊!”夏鸿升很是灿烂的笑了起来,握了握拳头来,说道。
众人相视而笑,李恪正要开口说话,却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来。
“你是读了许多书,才能念出这么好的诗句的吗?”夏鸿升一愣,转头看了过去,就见李恪身后的那个小胖墩儿正一脸郑重的看着他,又说道:“先生说泰要是多读书,也能作出来很好的诗作来。泰看过先生的诗作,觉得不如你刚才念的。所以先生不如你,那么先生说的对吗?”
夏鸿升又愣了,小正太,你似乎很有自己的思想啊!
正待张口,夏鸿升却脑中轰然一下,冒出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疯狂的念头来!
历史上的李泰,抛去争夺太子和嗜食丹药不提,其他的方面却为人称道,史书中称其“才华横溢,聪敏绝伦”,还编纂出了《括地志》这样一本大型的地理著作。也就是说,他的智商很高,很有钻研精神。那么可不可以,趁着他现在还小,从小潜移默化的改变他,引导他,让他成为自己要走的那条路上的一个车轮呢?
科学少年养成计划,开始!
………………………………
第125章 三十壮士上征程
一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可也真的不长,转眼间就过去了。今天是那三十个人出发的日子,夏鸿升一早就出了门,早早的跑到了朱雀门外,没等多久,远远就瞅见了几个身影从朱雀门后出来。
“承乾,今日就靠你了,一定得好好发挥,结束了今天我请你吃饭,绝对是你没见吃过的花式!”夏鸿升上前一把就拉住了李承乾了:“只要你把这个忙给我帮好了,以后想吃什么尽管跟我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
刚从东宫里面走出来的大唐太子李承乾,身上穿着很是正式的,一般只有在大型活动中才穿的衣冠,听到夏鸿升这么说,就笑起来了,说道:“好!静石尽管放心!没事,这种场合我见父皇做的多了,哈哈哈,我要先尝尝那油泼面,再尝尝叫化鸡!实不相瞒,我整天听三弟和长乐在跟前叨念,可早就想尝一尝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机会。”
两人一同往军营走去,到了军营,军中包括段瓒在内的其他具有官职的人也都已经早早的在军营外列队等待着了。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见到当权者的机会少之又少,如今太子殿下亲临,这帮子将士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来的不是旁人,而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是国家的储君,未来的皇帝!这面子何其之大,是足够这些将士们出去吹嘘一辈子的资本啊!――想当年,太子殿下亲自到老子们的营中慰问,亦或着,当朝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老子就已经当面见过真人了!夏鸿升都能够想象出来数十年之后,这帮兵痞老去了之后跟旁人晒着太阳吹牛皮时候的样子和说的话。
这世上其实有许多时候,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你给他面子,他也给你面子。若是嫌这样说太过肤浅,那换个说法。就是一个尊重的问题。你尊重他,他尊重你。虽然有极个别忘恩负义的家伙存在,但也总归是极个别。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其实不过是你给了他很高的尊重。很高的荣誉,很高的信任,为了报答,也为了能够让自己配得上这份信任,这份尊重。这份荣誉,他在所不惜,乃至于付出自己的生命。
夏鸿升今天要做的,就是给这三十个人他所能找来的最高的尊重和礼遇,在这个人们还将气节和忠义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时代,这样超乎常人的礼遇和尊重,能够给这三十个人鼓舞无穷的斗志。至于李承乾借此机会收买这三十个人的忠心?夏鸿升现在不担心这个,且不说李承乾到底年纪还不大,有没有这个心机了,便是他真的有这个心思。夏鸿升也不怕。多年的政治不是白学的,思想教育必须得跟上,这是夏鸿升在训练这支特战队之初就定下来的基本要求之一。若是不能够绝对忠诚于大唐,那还不如不要这支队伍。夏鸿升这里说的是大唐,而不是某一个人,这是夏鸿升不敢说出来的。当然,为了便于行事,将大唐和李老二混为一谈倒也算了,不过从李老二之后,夏鸿升希望这支队伍能够有自己的思想。能够辨别对与错,忠诚于大唐这个国家,而不是单独的某一个人。这支特战队,不论以后规模建制如何。都只能是大唐的军队,而绝不能是某一个人的私军!
众人参拜了李承乾,随着李承乾走进了军营里面,李承乾站在校台上面观看了下面八百士卒的演练,到底不是跟他老爹李老二一样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且年纪又不大。除了震惊于整齐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感受了,可是即便是那最直观的整齐,就已然令他震惊的合不拢嘴巴了。夏鸿升才不需要他看出来些什么门道来,夏鸿升只需要他出现在这里,然后讲几句勉励的话就足够了。
八百人散去,夏鸿升和段瓒,还有那些官员陪着李承乾来到了那三十个人单独训练的地方。
三十号人,站的笔挺,就好似一把把长枪直插大地一般。
他们的皮肤黝黑,神色坚毅。一动不动,任凭寒风如同刀割一般从他们的身上切过,也丝毫连眼神也不改变一下。
“诸君,今日一去,乃是我大唐刀锋头一回展露锋芒。南蛮谭殿,不尊教化,岭南冯盎,虽未尝反叛,却恐其手下之人拥立其反。诸君既去,当斩杀谭殿一部,威震南越,更要震慑岭南。叫那些人都知道,我大唐刀锋,刀锋所指,所向披靡!无论是番外蛮夷,亦或是狼子野心,面对我大唐刀锋,便唯有以血来偿!”夏鸿升站在那三十个人面前,沉声说道:“诸君此去,道阻且险,危机重重。我当信诸君神挡杀神,魔挡杀魔,荡尽妖邪,凯旋而归!”
“荡尽妖邪,凯旋而归!”
“大唐万胜!”
三十号人仰天高呼,声势震天,宛若惊雷。
夏鸿升点点头,看了看一直站在旁边的李承乾。李承乾接到夏鸿升的信号,迈步走上了前来,脚步有些磨蹭,夏鸿升看的出来,他是被这三十个人那凶悍的气势给震慑住了,有些惊吓。
“无妨,此皆为我大唐忠耿之士耳!”夏鸿升压低了声音,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冲李承乾说了一句。
李承乾点了点头,走到了那三十号人的对面,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诸位将士!孤乃大唐太子李承乾,今日,孤代表着大唐皇帝陛下,前来送诸位将士出征!”
说完,李承乾又转头一声高喝:“酒来!”
旁边的段瓒立刻抱来了一叠白瓷碗来,一一分发到了那几位将士的手中。那三十号特战队员屹立如山,拿着手中的碗,目不斜视。
李承乾从夏鸿升的手中接过酒坛子,走到了那三十号人的眼前,一个一个的给他们斟满了酒。
“今日来时,孤的父皇,大唐皇帝陛下,告诉孤说,这一碗酒,是他敬你们的。为你们不远万里,扬我大唐国威。”李承乾亲自一个挨着一个的帮三十个特战队员倒满了酒,然后说道:“诸君,尽饮此碗!”
说罢,自己率先端起了一碗酒来,猛地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继而一抹嘴巴,用力将手中的碗摔在了地上,摔了粉碎,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神色,身体兴奋的不停战栗,高举手臂高声呼喊:“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三十特战队员一同摔碗放声大吼,声如雷震,风云涌动!
“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李承乾拱手抱拳:“诸君,武运昌隆!”
夏鸿升适时站了出来,高喊一声:“诸君,出发!”
三十号人齐道一声遵命,整齐的跑去旁边,已然有人前来了三十匹最好的战马。
一阵尘嚣弥漫,三十人转瞬间便从视野中消失不见了。
回头看看,跟着的那些军中官员们仍旧沉浸在方才的激动之中。就连李承乾,也仍旧还未从那杀伐豪迈之气的影响之中走出来,不停的搓着手,身体激动的一阵阵战栗,眼睛里带着狂热,对夏鸿升说道:“静石!我,我现下浑身火热,身体里面好似烧起来了一样!恨不得立刻踏马扬鞭,挥动三尺青锋,同这些将士一起去斩了那谭殿的人头去!静石,我这是怎么了!……”
“这证明你的血是热的,承乾。”夏鸿升笑了起来:“你刚才发挥的真心不错,哈哈,看来我教你的你都记住了。走,去我家里,我摆宴感谢你!”
“是你写的东西太好了。”李承乾脸上一片激动的红色,紧紧的握着拳头:“尤其是最后那两句,‘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诸君,武运昌隆!’,嘶……真是,我没法形容了!”
夏鸿升咧嘴笑笑,昨天去拉李承乾帮忙,给他写今天要说的话的时候,夏鸿升考虑过这两句,前一句很是振奋人心,可惜觉得都被用烂了,后一句也很有范儿,可惜是日本鬼子的。思来想去,管他呢,反正前一句话在大唐又没有被用烂,而后一句话,哼,既然现在被我在大唐说出来了,那就是我大唐的东西了,东瀛的那些人,早晚收拾了你们!
“走走,去我家。承乾,你还真是有表演的天分,方才讲的跟真的似的!”夏鸿升笑笑,说道。
听到这个,李承乾有些担心:“静石,你说我刚才冒充父皇,说那些话是父皇让我说的,若是父皇知道了,会不会怪罪我?”
夏鸿升摇了摇头:“信不信我?放心,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只会夸赞你,决计不会怪罪你的。走走,去不去了?”
“去!”李承乾眼前一亮:“不过你等等我,我回去叫上三弟、四弟和襄城、长乐他们,嘿嘿,静石不会不让吧?”
“我是那么小气的人么?”夏鸿升一翻白眼:“快去喊,今日叫他们都尝尝老夫的手艺!”
………………………………
126章 蛊惑李泰
“听说你能够土中取水,水中制冰?”**十来岁的小胖墩儿脸上带着一副很是漠然的神情,张口说出话来的语气也是极为冷淡,虽然年纪不大,可是身上却流露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来,还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人谁都看不起似的。
夏鸿升对这种小屁孩很熟悉。后世里他班上有一个学生,聪明,称其为天才也不为过,因为太过聪明了,周围的其他同学全都跟不上他的思路,所以他看不起任何一个同学,不愿意同任何一个同学接触。天才到了极点的人,往往也自负到了极点,而聪明到了极点的人,却往往反而不会在意这些。所以说天才不一定就聪明,而聪明人,也不一定就非要天资聪颖。可是他的年纪毕竟不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才智是远超常人了,可心智还是那个年纪的心智,自然就会看不起其他不如他的人。李泰也是如此,他天资聪颖,所有难题到了他的面前仿佛就不再是难题,这让他觉得周围的人根本不配和自己有所交流。不过照目前看来,夏鸿升显然也被归入了这一类中。
“不错。”夏鸿升点了点头。
“是术法?”李泰又问。
夏鸿升耸了耸肩膀:“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术法。是科学,你听不懂不要紧,暂且理解为格物,也是可以的。”
“做给我看!”李泰的声音虽然仍旧漠然,不过眼眸里面却透露着一丝不服来,从夏鸿升的口中听到了自己不懂的词语来,还被夏鸿升说不懂不要紧,有点儿令他的自负受到刺激了。
很好。夏鸿升笑了起来,就是想要让你不服,你越是不服,我以科学征服你之后你便对科学越是痴迷。
“土中取水太慢,不过这水中制冰,却正是时候。”夏鸿升拍了拍手。抬手在李泰的脑袋上揉了揉,被李泰露出了明显的恼怒神色来,一别头挣开了。夏鸿升看看自己的手指,好了。油也正好擦净了。于是回头喊道:“齐勇,把仓库里的墙霜拿来。”
齐勇应了一声,就匆匆往仓库跑去了。府里有两个仓库,一个是平日里家中日常使用的仓库,另外一个是夏鸿升自己的仓库。不允许旁人进去,也就这些亲兵,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都是稀奇古怪的,他们也不懂。只知道夏鸿升唯独允许他们进入他的私人仓库,这份信任和倚重不言而喻,所以心中感激。
面前放着两个盆子,一大一小,周围的人都围过来了,众人都只是听闻夏鸿升精通格物之道。可是那土中取水,水中制冰,听起来跟术法似的,有这样的格物之道么?
硝石制冰的法子,夏鸿升已经教给了茗香居,由徐家操持着进行贩卖了。不过如今天气冷了,这生意也就暂且停了,等来年天气再热起来,就重又好了。
随着硝石在水中渐渐溶解,那些倒入了硝石的水渐渐结冰。中间那个盆子里的水也渐渐结冰起来。
襄城公主拿手在那么敲了敲:“呀!真是冰!”
众人不约而同的齐齐仰起头来,看看天上明晃晃的日头。虽是冬日,可今日却分外晴朗。
“就这么简单?”李泰盯着盆子里的冰看看,又转头看看布袋里的硝石:“为什么这东西倒进水里。会让水结冰?”
“那可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了。”夏鸿升耸了耸肩膀:“科学的过程都是至繁的,可科学最终的结果却又是至简的。无数人花费了无数心血,才知道硝石能够使水结冰。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