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发明家-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了的东西,若又让他们交出来,在他们看来,就跟抢夺他们的家财无异。就算出资购买,若是只支付人工费用的话,他们断然还是不肯的,因为等水路修建好后,那些田的价值肯定不止那点钱。”

    “这是你自己弄出来的事,你总不能等着别人给你善后吧?反正马县令你身家丰厚,干脆你自己出资把那些开荒出来的田买一半过来给永录村的村民,至于人工费,永录村村民在我这里立有大功,那我替他们出这笔钱便是。”王浩然并不知道马县令的底细,说马县令身家丰厚也只是猜测而已,当坏官若是身家不丰厚,名利两不收的话,那还当什么坏官?

    “驸马爷,下官不知道永录村村民跟您说了什么,虽然下官利用职务之便公报私仇,但下官绝非贪官,家中余财无几,确实无力支付田钱,还请驸马爷明察,切勿听信一家之言。”

    “那好,那我来听听你的说法。”

    “说起来,永安村和永录村的恩怨由来已久,在前朝之时就颇有纠纷,不过那时纠纷不大,可闹过几次天灾之后,所波及的田地越多,两村几次交恶之后,由于永安村人心不齐,皆败下阵来,被永录村夺取甚多田地。当时适逢战乱,朝廷无暇顾及这等小事,永安村村民无处申冤,也就只能认栽,当时永安村村民因饥荒饿死的人不知凡几!当时下官家中亦是饱受饥寒之苦,为求生计,下官便背井离乡,跟随唐军起义。大唐平定天下后,下官又随军南征南诏、西抵吐蕃、北抗突厥,颇有战功。直到前几年才衣锦还乡,可回到家中下官才得知,家父十几年前就因饥荒饿死了,而兄长也在与永录村的打斗中被打成残废,一家老小全靠嫂子一人支撑着,村民们也多有帮济。驸马爷,你可知道下官当时是什么心情吗?下官当时真想带着衙役把永录村抄个底朝天!不过下官还是忍住了,因为下官是朝廷命官,需要顾及的不再是一家之利,也不是一村之利,而是整个顺昌县的利益。然而这仇恨下官却一直放不下,直到这次朝廷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下官才想着惩治一下永录村,反正如今百姓没那么缺粮食,惩治一下也不至于闹出人命,这才一时让仇恨蒙了眼睛,扣留住朝廷下发的公告,让永安村的村民先行开荒抢占地盘,而后又想办法拖延时间,直到永安村村民拿到田契,那这事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只是下官没想到永录村村民还能有办法把驸马爷您请过来,说实话,当下官听说驸马爷您来了之后,反而有些释然了,报复了永录村又能怎样?心中的火气是消了,可又增添了罪恶感!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两村斗了这么多年结果又有谁是赢家呢?”

    马县令的说辞,王浩然基本上是信了,因为方才马县令说道气愤之时,两眼几乎都能喷出火花;说到悲惨之时,又是两眼泪光;说到报复永录村时又是一脸痛快的表情,最后又是一脸的忏悔。看来这马县令的这心结很深啊,都把马县令逼得有些神经质了。

    “下官所言句句属实,驸马爷若是不信,可叫永录村的人前来对质。”马县令见王浩然久久不语,以为王浩然不相信他说的话。

    “马县令所言,我自然会查个明白,若是属实,那两村的纷争我自然会想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你现在且先回去,若有事我再传你过来。”王浩然虽然相信了马县令的话,但出于谨慎,调查一下还是很必要的。

    “多谢驸马爷!”马县令起身行礼道,“这几天下官会住在永安村老家,驸马爷若有什么事,下官可随传随到。”

    马县令走后,王浩然便让人把族长叫了进来。面对王浩然的质问,族长没敢再隐瞒,一一印证了马县令的说辞。而马县令的为人,王浩然也让常乐康去县城打探了,为官清廉,口碑不错,如此看来,这个马县令还是值得信赖的。

    直到晚上,由陈俊带队的研究小组才把杜仲树的各项数据研究出来,王浩然算了一下,发现若是想制作出有可观数量的杜仲胶产品的话,杜仲树就得大面积种植才行。

    次日,王浩然在两村之间选了一个较为一平坦宽阔的地方,并让马县令和族长把两村村民都叫了过来。

    等村民们都到了差不多的时候,王浩然便走到地势较高的土堆上喊道:“各位乡亲父老,想必大家都能猜到我这次把你们叫来的目的,没错,就是来解决你们两村多年的纷争的。近些年来,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朝廷更是出台了兴修水利、鼓励开荒的政策,大家可能都觉得现在多种粮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是吧?这倒也是,当我们吃不饱饭饿肚子时,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不过,现在你们还只停留在只为吃饱饭的追求上了吗?就没想过手头上能否存点钱,将来给孩子去读书、或是把漏水的房屋重新修好一点,甚至重新建一栋楼房?”

    王浩然扫视了一下众人,见他们都认真的听着,笑道:“看来大家都有想过这些嘛,那么你们觉得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手头上有点钱?多种田卖粮食吗?我给你们分析一下吧,五年前,大米的价格大概一斗十五文钱左右,而现在却不到八文钱。今年下半年,亩产三石的稻种就要普及开来了,你们觉得到时大米价格会不会跌至五六文钱?”

    王浩然话音刚落,众人便有些骚动起来,议论纷纷,动静最大的还是永安村的那群人。

    “照这比例来看,跌至五六文钱还真有可能!”

    “还要降啊!我还准备多种地卖粮食赚点钱呢,这样一来,我还不如上山砍柴来卖呢!”

    ……

    “五六文钱一斗大米你们就觉得不划算了?”王浩然笑道,“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了。就说这大米吧,再过一两年,家家户户都粮食堆满仓,特别是大财主们,卖又没多少人买,堆家里久了又会发霉,便宜了老鼠,你们说该怎么办?再降价呗!五文钱卖不出去,那就四文钱!三文钱!这样一来,乡亲们,到时你们家中的余粮该怎么办?三文钱一斗卖出去?还是用来养鸡?”
………………………………

第171章 调解矛盾2

    王浩然所说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市场就是这样,当一种商品饱和之后,价格就会降得比数量翻的倍数更大。村民们对这些并不了解,纷纷向各自村中颇有见识的人求证,然而那些人也不确定,不过从人之常情来看的话,这确实是很有可能的。村民们得到这答复,再加上王浩然的名望,便认可了这么一个说法。这下村民们倒是着急了,前些年他们还经常挨饿呢,转眼就要用大米来养鸡?这实在让他们接受不了!

    等村民们议论得差不多时,王浩然又开口道:“不过,乡亲们一直都是以种田为生,不多种田,还能干嘛?总不能种点够吃的粮食就可以了吧?正好的是,前些天,永录村的村民向我献了一样宝物,此物对我而言作用甚大。”

    永安村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永录村的人能请来如此大人物呢!真是羡慕嫉妒恨啊!不过,这穷得叮当响的永录村能有什么让驸马爷看上眼的呢?

    “我现在正打算在这边建一个种植基地,原来的想法是让永录村的村民打理,毕竟永录村有功于我。不过经过这两天的研究,我发现这种植规模得很大才行,如此一来,单单永录村的村民根本就不够人手,我又想用这项目造福这边的百姓,不愿搬到别的地方种植,于是我就想到了永安村。若是永安村的村民加入进来的话,那两村村民就可以做到种地赚钱两不误。”

    “驸马爷,你说的种植基地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啊?种植难度大不大?”马县令关心道,对王浩然要在这边投资,他可是欢迎之至的,或许这会是他上任以来最大的政绩呢!

    “杜仲树,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脆枝儿,想必大家都知道怎么种吧?”

    “当然知道,我们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种上几棵呢。”永安村一村民答道。

    “那就好。”王浩然继续说道,“若是这事能确定下来,我将在这周围承包几十个山头用于种植杜仲树,而且我还要在这里建一座厂房,工作简单,就是把杜仲树的树脂用机器分离出来,操作简单,大家一学就会。至于薪资,统一为一天一百二十钱,为什么按天算呢?因为种植基地只是前期需要大量人手,而到了后期,也就只需要不到百人。为了能惠及到各个家庭,到了后期,我会安排你们轮流工作,这样的话,也就不会妨碍到你们种田。将来发展得好的话,我还会在这里建一个私塾,让你们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若有资质聪慧的,念完书后可直接到我的研究所工作。”

    王浩然一说完,众人再次骚动起来,个个兴奋不已,且不说一天一百二十钱这么高的工资,将来还能让自家的孩子能够有书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可是村民们做梦都想的啊!

    村民们热情高涨之时,王浩然开始泼冷水了:“不过,这些是否能实现,我还是有顾虑的。我知道,你们两村争斗多年,到时一起干活时,会不会干活干着干着就操起锄头、铁锹打起来?若是殃及到种植的杜仲树或是厂房里的设备,我可是会很心痛的。”

    “小少爷放心,我们就算要打也会挑远一点的地方打,决不会波及到小少爷。”永安村一村民正色道,他可不懂王浩然那小幽默。

    “混账!不会说话就乖乖的站在一旁听着!”马县令瞪着那村民骂道。

    那村民被马县令一喝骂,连忙悻悻的退了出去,纳闷自己到底哪说错了。

    “你们两村若是真的打起来了,无论在哪里打,对我来说都是很不利的,你们若是谁伤着了,那谁给我打理种植基地?所以,对我来说,只有你们两村和睦共处,我才放心把种植基地放在这里,不然的话,我情愿另找个地方也不愿意冒这个险。这次我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就是调解你们两村的矛盾,调解好了,我才能在这里放手去做。”

    “首先,我要看看到底还有多少人不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的,如果很多的话,那今天我所说的话就当我没说过。来,不愿意罢手的都举一下手,我好点一下人数。”在这里,王浩然耍了点小聪明,大众都是喜欢旁观的,在集体利益面前,多数人都会因为不想担责任而等着别人去去做决定的心理,若是王浩然说让想化解矛盾的人举手,怕是没多少人会举手。

    王浩然等了许久,两村的人没有一个人举手,除了上面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此重大的事,这些村民都习惯了听从领头人的指挥。

    “马县令、老爷子,你们觉得怎样?”此时,马县令和永录村族长都被各自村的村民盯着,王浩然便直接让他俩表态。

    马县令还是很有担当的,也没有等着看永录村是什么态度的意思,说道:“下官自然同意和解,自从闹了开荒这么一出后,下官也算是看开了,永安村和永录村的事,从上一代一直闹到我们这一代,而我们又把这恩怨传给了下一代,两村朝夕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如此下去,何时是个头啊!调解两村矛盾,其实本是下官的份内之事,然而下官非但没有调解,反而还一手加剧了两村的矛盾,如今还要劳烦驸马爷出面调停,下官真是惭愧之至啊!”

    两村和解,永录村族长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人家永安村可是出了个县令老爷,永录村拿什么跟永安村斗?族长见马县令表态了,还自我批评,于是他也就不含糊了,也主动认错道:“说起来,两村会闹成这样,还是因为当年我们永录村的人做得太狠了些,如今县老爷和永安村的村民能既往不咎,我们永录村村民还能说什么呢?肯定愿意和解啦!”

    “那各位村民可还有什么意见?”王浩然扫视这两村村民问道,等了好一会不见有人回答,便继续说道,“既然都没意见了,那我就说说我的调解办法了。我了解过你们各自目前所占有的田地情况,我的办法就是永安村分出开荒出来的五成的田地给永录村,而开垦出这五成田地的永安村村民,毕竟付出了劳动的,我会以平均一天一百五十钱的人工费用给予补偿,而且,等这边厂房建好后,有交出田地的村民每家都能指定一个家人在厂房长期做工,而不受以后轮流工作安排的制约。”
………………………………

第172章 调解矛盾3

    次日,马县令和王浩然商议好相关事项后,便开始安排人手处理田地的问题。有马县令出面担保,堂堂驸马爷也不至于会忽悠老百姓,所以永安村的村民交田交得很积极,很快就有半成开荒出来的田地交出来了,而那些排在后面的村民也就只能干瞪眼了。

    而王浩然这边,虽然已经确定要用研磨的办法提取杜仲树脂,但机器设备却并没有设计出来。再加上这边人手不足,王浩然干脆就和陈俊一起把所要用上的机器大体的规划出来,至于具体细节,便让人带回中城由陈杰监制。

    接下来,招聘人手砍树、种树,建造厂房,王浩然还要安排好日后的工作流程、人员的登记和安排,忙得整日都不得闲。而永录、永安两村,终于打破了以往的沉寂,到处都有说有笑,个个满脸红光、精神奕奕。然而这两村之间,虽说已经握手言和,但依旧鲜有往来,看来世仇真不是那么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王浩然不知不觉的就在永录村住了有七八天,想着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便决定再过两天就回中城陪老婆孩子过中秋。这边的种植基地和厂房的管理相对简单,王浩然便在村中找到了两个永安村交出开荒田地最多的两家村民当监工,待遇自然不止一天一百二十钱,这可羡煞其他村民了。而永录村的族长,一来,他略懂文墨,二来是为了尽量保证两村权势的均衡,于是王浩然就让族长当他在这边事务的总管。

    最让王浩然惦记的还是两村的关系问题,等他回中城后,怕是会鲜有时间再来这边,万一这两村又闹起来,那可真的会波及到王浩然的生意的。王浩然左思右想,决定明天就搞个大宴会,邀请两村的村民一同参加。虽然这花费不小,但若说成是得到杜仲胶的代价的话,那就可谓是物超所值了。

    当天,王浩然就让族长找来几个人在户外搭建了几个炉灶,并联系好了十来个两个村里做菜手艺不错的妇人。

    次日,户外炊烟袅袅、人声鼎沸,村民们陆陆续续的从家中搬来饭桌凳子,村中小孩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族长在一旁扯着嗓子骂骂咧咧的指挥着村民把桌子摆整齐,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待上好菜,众人坐定,王浩然端起酒杯正想说些什么,然而扫视了一下众人后却又把酒杯放了下来。

    众人不知所以,他们都端着酒杯正想和小少爷干一杯的呢。

    “诸位乡亲们,我来这里也有十天了,乡亲们的淳朴和友善我是能感觉得到的,我对这里也是颇有感情的。在这里,我最希望的不是种植杜仲树能赚上多少钱,而是永录、永安两村能和睦共处。然而,从前段时间调和以来,除了事务上的交流,我却没看到两村之间有什么来往,难道你们所谓的和睦相处就只是做做样子给我看吗?”

    “小少爷言重了,我们只是长久以来不曾交流,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什么话题来而已。”族长解释道。

    “是也罢,不是也罢,再过两天我就要回中城了,以后怕是很少机会来这边了,我在这边的事务,想必大家都知道,发展得好,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而这得靠你们两村的人好好合作。”王浩然一脸失望的说道,“你们现在看看,左边这些桌子坐的全是永安村的人,右边的全是永录村的人!我知道,这么久远以来的恩怨确实不容易解开,但是你们都不愿意为此迈出一步的话,想要和睦共处,都只是空话。”

    “驸马爷所言极是。”马县令端着酒杯起身应和道:“来,永安村的村民们,我们都先来敬永录村的村民一杯。”

    “这怎使得!”族长连忙也端起酒杯向永录村的村民喊道:“大家都起来,应当是我们敬小少爷、县老爷和永安村的村民才是!”

    马县令见两村的村民都积极的响应着,笑道:“哈哈……既然如此,那大家都一起干了吧!”

    “好!”

    “来,干了!”

    两村村民一齐响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浩然怎么都感觉这些人有些作的嫌疑,不过他不想说破,笑道:“既然大家都是诚心交好,我倒有个想法,大家都起来换个位置坐吧,不过我有个要求,就是你们每个人坐的位置两边都不能是自己村里的人。”

    “小少爷,这主意甚好!”马县令也跟着改口称王浩然为小少爷,因为王驸马爷这称号可没有小少爷这称号响亮。

    “那大家伙都动起来,照小少爷的要求去做,快快快,换完位置好喝酒!”族长对村民吆喝道。

    村民们很快就动了起来,一阵人流交错之后,大家都照王浩然的要求找位置坐定。王浩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村民们觉得也不好继续沉寂下去,纷纷跟他村的村民闲聊起来。

    “你是马泗洪马老哥吧?”

    “齐昌老弟还认得我呀?哈哈……一会咋们得好好喝上几杯!”

    ……

    见众人都热闹了起来,王浩然可算是满意了,对旁边的马县令、族长笑道:“你们看,这样其乐融融的多好!”

    “两村能有今天,全靠小少爷说和。”马县令端起酒杯对王浩然说道,“下官代表两村村民敬小少爷一杯。”

    “我也敬小少爷一杯。”族长不善客套之词,但很会学做人,学着马县令端起了酒杯。

    王浩然笑盈盈的也端起酒杯和这二人一饮而尽。

    待众人吃喝了许久,王浩然再次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众人见状,亦纷纷站了起来望向王浩然,等着听小少爷训话一般。

    “乡亲们,两村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今日大家都能坐在一起和睦共处实属不易,但是那些往事我们不但不能忘记,还要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们听,让他们也都能引以为戒。今天是八月初八,是个兆头不错的日子,干脆我们把今天定为纪念日,以后每年的八月初八我们两村都好好的聚一聚,搞些节目闹腾闹腾,大家说好不好?”

    “好!”众人齐呼道。
………………………………

第173章 王浩然做媒

    宴会过半,一个俊俏少年走过来向马县令唤了一声:“爹。”

    马县令回头见是他儿子来了,伸手把他拉到桌前,对王浩然笑道:“小少爷,这是犬子马文展,对您可是崇拜至极呢!之前他老缠着下官说要来见见小少爷,只是下官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一直没带他来。今天正好有这么一次隆重的宴会,下官才让他过来的。”

    “见过小少爷。”马文展向王浩然行礼道。

    “马公子还真是一表人才啊!来来来,一起坐下聊,我们年纪相仿,就不必这么客套了。”王浩然笑道,见马文展长得帅气,让他突然就想到了族长的孙女,心中若有所思。

    “这怕不妥吧?”马文展见这桌上除了长辈,其余能坐在这里的想必都是王门中的得力干将,有些犹豫了。

    王门,是外人对王浩然研究所、特种队的称呼,外人常说的一门二将三才四子,那其中的“一门”便被说成“王门”了。

    “别扭扭捏捏的,坐下便是。”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马文展再行一礼,便在马县令旁边坐了下来。

    “马县令,你当年可是驰骋战场的勇士,想必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令郎却不像是练家子,莫非你没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令郎?”王浩然想当一回媒人,那自然要先了解一下这个马文展才行。

    “小少爷,实不相瞒,其实展儿并非下官亲生儿子。他爹当年随下官征战,有一次为了救下官而死于贼人刀下。下官回来之后便寻得他们母子,反正下官当时尚未婚娶,便娶其母为妻,代好友尽一家之主之责。这么多年来,下官视展儿如己出,想到战场之险恶,实在不忍让他走这条路,故而从未教他舞刀弄枪之事。”

    “原来如此,马县令有情有义,佩服!”虽然此时的大唐民风开放许多,但百姓对改嫁一事仍颇有非议,马县令敢这么做,确实值得点赞。既然此事还牵扯到悲惨的陈年往事,王浩然便不再提这事,换了个话题向马文展问道:“你今年应该十五六岁了吧?不知可有娶妻?”

    “我今年十六,还没娶妻呢,不过我娘这段时间正在为我张罗着。”

    马文展给王浩然的感觉是落落大方又很规矩的一个人,些许拘谨,或许是因为马县令也在这里的原因。反正不是给小玉找夫家,王浩然没必要了解得太透彻,心里便打定主意把族长的孙女介绍给马文展了,于是他又对族长问道:“老爷子,怎么今天没看见你孙女?”

    族长不傻,王浩然在问完马文展是否婚配之后就提及自家孙女,定然是想凑合马文展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