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越的名字刚被叶墨否掉,叶缺和叶喜顿时脑袋一低,不说话了。看到这两个人的表象,叶墨也是无语了。叫他们两个想其他的事情,那还简单点,但是这报纸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东西,想不出一个好名字也是正常的情况。

“我有两个想法,《新青年报》或者是《汉报》,你们觉得哪个好?”实在不行了,叶墨也只能将自己想好的两个名字说出来。这两个名字的,叶墨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取舍。

《新青年报》是因为叶墨自己曾经盗用过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意思便是希望大汉的少年能在教堂接受学习,变成将来变法的主力军新青年。

而《汉报》的想法则要简单许多,就是汉人的报纸、大汉的报纸的意思,两个名字一说出来,众人的选择则是出奇的一致:《汉报》。在大汉朝的报纸,不叫《汉报》叫什么?

于是,这份报纸的名字便定了下来:《汉报》。如此一来,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定好,只待印刷发行。

第一五七章:西凉异动

叶墨第一次弄报纸这件事,花费的时间自然有些多。等到叶墨将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然后将报纸印好,分发到各地的时候,各地早就流传开了卫家被叶家灭门的事。

若是原来这种情况,叶家是怎么也没有办法去解释,毕竟众口悠悠,而且那些百姓也是习惯了听那些从世家大族里传出来的消息。但是现在不同了,忽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叫做“报纸”的东西。

于是,先是从一个地方开始,觉得叶家是刽子手的民众顿时转变立场,开始觉得卫家才是真正的十恶不赦的大反派。卫家派人入宫行刺的消息一经传出,那真是天下哗然啊。

好死不死,这个时候,关于卫家勾结胡人的消息传出来,更是让天下民众觉得叶家乃是为国除恶,卫家的灭门是死不足惜。

这份报纸造成的影响自然不止这些,那些世家大族在这一次风波中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打击叶家,四处宣扬叶家的不是,称叶家乃是大汉蛀虫、是败类、是吸血虫、是腐蛆。但是,这份报纸一出,叶家的形象立刻得到改变。

也有人声称这份报纸不过是叶家人自己做出来的传递假消息的,但是这里面有当今圣上的亲笔信,谁敢质疑当今圣上?

于是乎,世家大族的形象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是一跌再跌,跌倒地上还要被踩进泥巴里。毕竟,原来民众相信那些世家大族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掌控了当地的舆论,百姓听到的消息尽是别的地方的人活的不如意,而他们生活很美满。

可是现在这些民众知道了,原来自己是被这些世家大族给骗了。大家既然知道被骗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相信这些世家大族呢?于是,民众们开始选择相信这份《汉报》,开始期待从《汉报》中获取消息。毕竟,这报纸上还有广告,万一搞不好就致富了呢?

当然,这些报纸造成的影响还不止这些。那些世家大族们拿着这份报纸,心中的感觉那是难以言说啊。

的确,这上面的消息确实对他们不利,但是他们不是傻子,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利益才是摆在首位的。原来他们抨击叶家灭掉了卫家,就是因为叶家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而卫家能。

可是现在,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纸张,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纸张。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好的纸张意味着他们可以将家中的存书誊写下来,并且保存更久的时间。

有了存书,就以为着他们不可能会衰落下去,即便衰落了,只要有存书,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仅仅是纸张让他们着迷,更吸引他们的是这上面的文字。当然,这些文字的内容不会吸引他们,除非他们有受虐倾向。但是,他们可以看的出来,这些报纸,每一份上面的字迹都是一样的,甚至每一个小错误、每一个污迹都是一样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叶家有能力将一本书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誊写出来好几百本甚至是成千上万本。如此一来,那这些世家大族还需要担心会没有书籍吗?

可是,让这些世家大族撇下脸面去求叶家,怎么可能?每一个世家大族都是要脸面的好不啦。正所谓人的脸书的皮,人不能没有脸,树不能没有皮,这些世家大族倒是想去求叶家,可是却担心万一叶家不买他们的帐,那脸就丢到洛阳城了。

这些世家大族不好意思去求叶家,但是有的家族行动却无比的迅速,徐州糜家的家主糜竺此时就端坐在叶府之中。糜竺此行,一来是代表徐州牧陶谦来的,希望叶墨能将《汉报》也销往徐州,同时在徐州建教堂,所需一应费用由徐州来支付。

对于陶谦,叶墨倒是挺敬重的,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不管怎么说,陶谦所在的徐州乃是一片净土,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且陶谦此人没有什么争霸的心思,虽然在前世的时候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号令,但是这一世,陶谦倒是还挺听话的。

对于陶谦提出的在徐州建立教堂的事,叶墨是持一百个赞同,毕竟钱不用自己掏,而自己也有在整个大汉建教堂的准备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困了有人送枕头,饿了有人给包子啊,不同意那就是犯罪呀!

至于糜竺的第二个目的,那就是拿下庆丰包子在徐州的代理。对于这一点,叶墨更是持双手欢迎。庆丰包子,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是一个大牌子,值得信任,既然值得信任,那就应该大力推广。糜家想要庆丰包子在徐州的代理,很简单,给钱就好嘛,然后洛家还会派出指导人员,包学包会。

至于第三件事,那就有些复杂了,糜竺希望能够从叶墨这里大量的购进那种印报纸的纸张。尽管糜竺给的价钱很高,但是叶墨考虑到为了维护《汉报》不被仿制的正统,叶墨还是忍痛拒绝了这个要求。

糜竺也没想过要拿下那些纸张,既然叶墨不答应,那糜竺就适时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希望叶墨能够替他印书。对于这种要求,叶墨自然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印书而已,而且自己还能捞一个底本到时候用作教堂教学的教材。

双方的会谈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双方就三点大成一致,做到了那个啥合作共赢的局面。在友好的氛围中,叶家家主友情的邀请了糜家家主在庆丰包子铺共进晚餐。在庆丰包子铺,糜家家主高度赞扬了叶家家主那首《悯农》,认为叶家家主身居高位,但心忧百姓,乃是所有官员的典范。

而叶家家主则适时的称赞了糜家作为一代豪商,却仍以“仁”字当头,凡事都讲究让利于民,乃是大汉商人的典范。同时,叶家家主还让糜家家主给徐州牧带去了深切的慰问。以上便是第二份报纸的头条。

当让,那些有些扯远了。在西凉,卫中东啊原本对于卫家被灭门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触,毕竟,他自己还没有死,而且这一天,他也是早就猜到了,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已。但是,卫家的灭门使得大汉的百姓都站出来声讨叶家,在卫仲道看来,值了。

但是卫仲道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是数天,大汉的一些地方风声便变了,人们开始声讨卫家的不是了,这让卫仲道感到无比的气愤。等看到报纸的时候,卫仲道更气愤了,被通缉的那人名叫祝家二哥,尽管画像不对,但是卫仲道还是猜到了是当初有雾却黎的祝家二哥。

卫仲道还记得,当初洛弋回来报告的时候是说祝家二哥已经被擒了,那说明什么,说明祝家二哥是叶家派出去的,可是到头来却是卫家背锅,还让卫家被灭了门。卫仲道看着这个消息,差点没背过气去。“叶家如此辱我,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当即,卫仲道找到袁绍,提出趁着新年刚过,函谷关的守军不备,立即出兵,杀他个措手不及。

袁绍有这一年就出兵的打算,但是却没有想这个时候就动手。此时听了卫仲道这么说,袁绍也有一点意动了,尽管这个时候还很寒冷,但是这个时候必定是函谷关守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只要行动够迅速,便能即刻拿下函谷关,兵锋直指洛阳。

但是,袁绍和卫仲道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驻守函谷关的是麴义,麴义的手下是先登营,先登营的主力是系统召唤出来的士卒。对呀那些士卒来说,他们存在的意义便是打仗,怎么可能会有懈怠的时候?

而且,袁绍还高估了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在最初的那些退回来的人的影响下,很多的士卒对于函谷关的那支军队抱有极大的恐惧感。这个时候,那些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的士卒一提起函谷关,又开始有些精神恍惚了。

第一五八章:西凉谋士

卫仲道说服了袁绍出兵函谷关,但是他自己却没有于大军同行,只身前往扬州而去。

卫仲道很明白,袁绍此人现在出兵,只不过是因为看到有利可图,但是一旦袁绍作战失利,便会立刻撤兵,死守潼关。按照之前双方的交锋来看,卫仲道是真的很不看好袁绍会赢。

但是卫仲道还是劝说袁绍出兵了,因为他知道,他和袁绍的目标不一样。袁绍家四世三公,此时兵聚西凉,所图的乃是天下霸业。想要谋取天下,那袁绍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

何况,马超还在蜀川虎视眈眈,这个时候用兵,不仅士卒没有得到休整,新兵与老兵之间还没有一个默契。更为重要的是,极可能遭受马超和朝廷的两面夹击。

但是,卫仲道的目标不同,在最初卫仲道投向董卓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击败叶家,让卫家在这场争斗中获胜。但是让卫仲道没想到的是,叶家居然灭了卫家满门,此仇不报,如何让卫仲道咽得下心中的这口气?

所以,卫仲道赌上了袁绍的全部,就是为了给卫家报仇。而担心袁绍不肯出全力,卫仲道主动请缨,要去说服扬州的袁术一起出兵。

袁绍听了卫仲道的劝说之后,不可能直接答应了卫仲道的出兵提议,只是为了照顾卫仲道的面子,这才假装答应了下来。但是一转身,袁术便去询问李儒的意见去了。

袁绍有些信不过卫仲道,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在虎牢关之外,联军战败之后,许攸朝袁绍献计,希望袁绍能够批准他的计谋,而那条计谋就是许攸要假意没有要逃走,从而被叶墨俘虏,进而在叶墨身侧为袁绍传递消息。

当时袁绍考虑到许攸是他的第一人谋士,而且平素也多有建功,为了许攸的安全考量,袁绍没有同意许攸的计谋。而那时卫仲道正好在旁边听见了许攸的计策,认为许攸的计策必定不会被虎牢关的吕布识破,故而劝说袁绍答应了许攸的计策。

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在董卓还没有死的时候,在袁绍他们还没有撤到西凉的时候,袁氏便听说了许攸的死讯。从那时起,袁绍便认为是卫仲道害死了他的第一人谋士,也是从那时其,袁绍不再信任卫仲道。

之所以袁绍现在还留着卫仲道,那是因为董卓临时之前,拉住袁绍的手,对着袁绍的耳边说:卫仲道此人有大才,必要重用。因此,袁绍才没有直接将卫仲道切碎了喂狗,但是也从来没有用过卫仲道任何一条计谋,凡是,袁绍都必须要和李儒商议一番才下决定。

“文优先生,你认为此计如何?”袁绍先将卫仲道对他说的那番话重新给李儒说了一遍,然后问道。

李儒听了袁绍的话之后,微微思索了一番。说实话,李儒是不赞同现在就用兵的,现在即便是函谷关的人戒备不严,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天气,即便是打下了函谷关,那自身的损失也必定是极大的。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的话,等到开春之后,怕是更没有机会去夺回函谷关的。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的,而朝廷那边的那名谋士到现在他还不知道是谁,但是据说,有人在虎牢关见到过戏志才。

戏志才乃是颍川一派的杰出人才,只是因为出身的原因,一直得不到别人的重用,所以才一直默默无闻。而戏志才的那些个好友,也是在今年曹操入青州的时候才前往投奔的。也就是说,戏志才极有可能就是那时候虎牢关的那名谋士。

现在董卓原来的情报网在洛阳却没有发现戏志才的身影,也就是说,只要袁绍的速度够快,那便可以赶在戏志才带着援军道函谷关之前夺下函谷关。

“此计可行,但是务必要保证大军的行踪不被函谷关的守将探知。”细思之后,李儒还是觉得这条计谋可行。毕竟,这种天气也不是没有好处,那便是函谷关的军情传递到洛阳的速度必定会慢上许多,而且洛阳想要派遣援军,也是要受这种恶劣天气的影响。

“既然文优先生认为可行,那本将军便下去安排了。”袁绍一听李儒都觉得这条计策可行,那他便可以放心的去执行这条计谋了。

“将军请稍等,既然卫仲道先生前往扬州说服袁公路共同出兵,那为何我们不再派遣一人前往冀州,邀韩冀州一同用兵呢?”就在袁绍转身离开的时候,李儒叫住了袁绍,开口说道。

袁绍一听,若是韩馥出兵,卫仲道再说服了袁术的话,那岂不是说有三路大军齐攻洛阳,自己到时候便可图天下了。“此言甚妙,但是不知道文优先生有何人选?”

“属下不才,原亲赴冀州,说服韩冀州出兵。”李儒见袁绍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也是松了一口气,他生怕袁绍想到先前虎牢关的不愉快而不打算接受这条建议。

袁绍的确接受了李儒的建议,但是听说李儒要亲自冀州一趟,袁绍的眉头便紧紧的皱了起来。“先生若去,那函谷关谁能为本将军出谋划策?”

“法正法孝直,此人尽管年幼,却颇有智谋。更兼此人曾在函谷关呆过一段时间,知晓函谷关的地形地势,用他定能夺下函谷关。”李儒低着头,却没有看到袁绍皱起的眉头,只当是袁绍当真问他何人可用,便举荐了法正。

听到李儒举荐法正,袁绍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先前段煨便说法正勾结外地,导致函谷关失守,尽管最后查明法正并未勾结外敌,只是法正好友孟达投了朝廷,但是袁绍对于法正,还是信不过。若不是现下袁绍手中人才稀疏,袁绍怎会留下法正?

“法正小儿,先前便失了函谷关,如今怎么可能在夺回函谷关。还是让法正前往冀州说服韩馥,文优先生留下来助本将军一臂之力。”袁绍毫不客气的便驳回了李儒的建议,并当下作出决定,让法正前去冀州。

李儒诧异的抬起头看向袁绍,当初丢了那函谷关是因为段煨,可是袁绍竟然不顾黑白的将这件事一股脑的推到了法正的身上。一个主公,却不能做到公正的对待自己的下属,只凭喜恶来对待下属,这如何能让下属对主公死心塌地?

“将军,此事,是否再商议一番?”李儒看着袁绍,小心的说道。

“我意已决,此事无需再做商议,就这么办!”袁绍听到李儒居然敢不同他的话,顿时脸色便有些不好看了。眼睛瞪着李儒,袁绍语气带着怒火,几乎是吼着对李儒说道。

“是,属下遵命。”李儒心中暗自叹了口气,退下去了。

法正有智谋不假,但是此时法正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到了冀州,若是受了辱,怎么会咽下那口气?在李儒心中,法正只要再学习个两三年,他便有信心让法正成为一名一流的谋士,只是,看袁绍这样……李儒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

找到法正之后,李儒便对法正说道:“法孝直,将军有一重任交由你,你敢不敢去做?”

法正此时在西凉待着正无聊,听到李儒说袁绍有重要的事情交由他去做,顿时整个人都活泛了起来。“先生之言可是真?主公有何要事交予我去办?”

看到法正如此,李儒心中更是为法正鸣不平。法正一心辅助袁绍,可是袁绍对待法正却是那样。只是李儒心中虽然为法正鸣不平,但是嘴上却是说道:“将军欲要对函谷关用兵,需要孝直你前往冀州,说服韩冀州一同出兵。”

听到李儒的话,法正顿时笑了,道:“我道是什么难事,不过是说服韩馥出兵而已,小事一桩。”

看到法正如此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李儒皱了皱眉头,道:“孝直,可不要认为此事简单。要知道,韩馥出兵与否,关系到主公的大计,可不能马虎。”

法正也是知道此事的重要,说的轻松只不过是想让李儒明白自己一定会将这件事情办妥当。但是看到李儒如此紧张,法正更是觉得袁绍重用与他,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他。“先生放心,法正必定将此事办妥。”

看着一脸正经地法正,李儒却是突然想到了贾诩。

曾经在董卓的麾下,便只有贾诩最让李儒觉得对胃口,也只有李儒自己和贾诩才算是谋士,哪怕贾诩轻易不会出任何的计谋。可是,李儒就是和贾诩能聊的过来,哪怕是贾诩从来就没有认为董卓是他的主公。

可是现在,法正太过年轻,经历太少,尽管颇有智谋,但是却不懂得人情世故,太嫩了。至于卫仲道,此人心中太过阴险,不可深交。尽管贾诩被人称为“毒士”,但起码贾诩内心坦荡。

这个时候,李儒未免生出几分凄凉之意。放眼西凉,竟无一人可以交心。

第一五九章:郭嘉入川

洛阳城中,叶墨处理掉董太后那件事情之后,便将自己关注的重心全部放在了青州曹操处和江东孙坚处。至于叶一的失踪,那十八名轻骑兵已经被设定为不死士卒,可见叶一他们暂时还没有危险,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西凉的袁绍,叶墨认为此人在这个时候必定不敢有异动,毕竟马超就在蜀川盯着呢。可是叶墨没想到的是,恰恰他认为没有异动的袁绍,会在卫仲道的劝说和李儒的认同下出兵。

不过也并不是全都是坏消息,还是有好消息的,那就是叶墨之前给函谷关增过兵了,算起来,麴义如今的先登营中除了麴义自己训练的士卒之外,还有系统召唤的弩手四百余人,精锐掷矛战士一千人,除此之外,还有普通士卒两千余人,以及系统召唤的一千长枪兵,两百轻骑兵。

有近五千人守在函谷关,其中半数乃是麴义训练的先登营,看起来,函谷关也不是谁都可以可以轻易拿下的,何况叶墨还将仅有的两架弩车运到了函谷关上。

至于青州,传回的消息还停留在荀彧叔侄建议曹操自立,后面的消息便没有了。至于荀彧在叶墨的前世乃是一名终于大汉的良谋,这一世却劝说曹操自立,叶墨也能猜到大概的原因。

在叶墨前世,荀家多有投靠其他的诸侯,遍数大汉,几乎有能力称王的荀家都有人前往投靠。在官渡之后,三国分立,曹操算是最为忠于汉室的,便是荀彧也不知道曹操会不会将手中的势力交给刘协,因此,荀彧表现的忠军一点起码能够为以后做打算。

但是,此世不同了,刘协无比的信任叶缺,便是荀家忠于汉室,那也无法成为刘协信任的那一个家族。既然如此,为了家族的兴旺,荀彧建议曹操自立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至于江东,自戏志才去了之后,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不过,这个时候,或许戏志才还没到江东也说不定,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真的是很不方便。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还有两名大汉朝的顶尖谋士正在商讨这去留的问题。

“奉孝,你真心是决意要走?”徐庶看着郭嘉,眉头微皱。郭嘉想要离开,这让徐庶很是不解。

郭嘉拿起酒葫芦,往嘴里倒了一口酒,笑着说道:“元直啊元直,我知你心中谋略不逊于我,甚至要远超于我,可是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大汉的腐朽,那是到了根基了,没救了!”说到最后,郭嘉的语气顿时提高了许多。

徐庶看着郭嘉这个样子,眉头更是紧紧的皱在了一起。他明白,郭嘉之所以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荀家叔侄的原因。荀家为了一己私利,便抓住机会,劝说曹操自立,以图天下霸业。

郭嘉与徐庶与荀家这两人私交甚笃,可是两人谁都没有想到,荀家叔侄会这么做。

郭嘉看着徐庶不说话,继续说道:“如今朝堂之中,文有叶缺、叶墨,武有吕布。可是,这几个人,即便是能活再一百年,也不过只能保大汉一百年的安宁。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我将这个腐朽的大汉朝推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岂不是更好?”

“我说不过你,你总是有话说。只是,你想去投靠谁?”徐庶看自己是在没有办法说服郭嘉,便直接问郭嘉的去向。

郭嘉听徐庶问起自己的去向,想了想,便道:“袁绍。”

徐庶一听,登时从腰中拔出佩剑,指着郭嘉,大怒道:“你若是真的想要去投奔袁绍,我现在便杀了你!”

郭嘉看着徐庶的样子,顿时仰头哈哈大笑。“袁绍不过是居于西凉,你便如此怕他?元直啊元直,你也是认为袁绍有九五之像吧。”

“袁绍勾结胡人,害我中原百姓,他要称王,我徐庶便是拼了自己的性命,也要阻止袁绍这狗贼。”看着郭嘉说起袁绍可称九五,徐庶顿时满脸不屑。

郭嘉沉默了,鼓了半晌,才轻声说道:“元直,你可知我曾被一名神医救治过。那名神医告诉我说:身体之疾,有轻有重。若遇重疾、顽疾,便需用猛药,刮骨换血、剜肉割肠。我曾想,大汉朝就如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