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沉默导致争执越发难以调停。

直到某日他面有倦容,而底下京兆尹正以“静妃不贤”为理由反驳齐御史对静妃的支持时,他深感厌烦,道:“你们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静妃的事情牵扯到后宫阴私,还没有定论,你们就不要随意拿出来说嘴了!话传远了,皇室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众人纷纷闭上了嘴。京兆尹刘大人却朝上一拱手,接着道:“皇上,就算静妃娘娘为人端正、不曾做过无德的事情,然而后宫在她的管理下,屡生事端、动荡不安,足见静妃娘娘没有掌宫的能力。”

刘大人的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

拓跋弘皱了眉头。半晌,他挥手道:“静妃是否能担当后位,朕自有定夺。今日你们争执半天没有进展,就此散朝。”

说罢抬脚走了。

朝堂上由热烈的舌战,渐渐演变为僵持不下的沉闷。而西北战场奏报还在不间断地传来,某日夏国边境的军士们攻楼兰城失利,先锋将军都被俘虏了,于是朝堂上又连忙议起战事来,没心思去管要选谁当皇后了。

立后之事可谓一波三折。

终于在九月十五“霜降”这一日,皇太后时隔十年再次临朝。她坐在皇帝龙椅左侧,朝着底下官员道:“立后是国事,也是皇帝的家事。由哀家来做这个主,尔等可有异议?”

百官皆称不敢。

皇太后微微抬手,一四品礼官上前宣旨道:“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壶。芳流史册、母仪用式于家邦。秉令范以承庥,赐鸿名而正位。兹尔贵妃上官氏,领侍卫大臣、上柱国大将军上官越之女,系出高闳,钟祥戚里,失勤俭于兰掖,展诚孝于椒闱……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钦哉。”

太后懿旨,台下众人都跪地接旨。念毕,殿内有一瞬间的凝滞,而后左丞相率先叩首高呼道:“皇太后圣明!臣等领旨!”

继而他身后的所有朝臣都跟着叩首,高呼太后千岁。此起彼伏的呼声平静下来后,一位翰林院学士颤颤上前,跪下道:“启禀皇太后……如此仓促册立上官氏为皇后,是否……有些草率了?”

不同于宫内宫外呼声最高的静妃,这半年多以来,并没有人支持上官氏。

皇太后突然下旨立后,朝臣们都是措手不及的惊愕。

这个曾经宠冠后宫的大秦贵妃,却在产下双生皇子后离宫,到如今已经三年多了。三年的时间里,京城中时局动荡、形势骤变,后宫朝堂的势力一次一次洗牌换血。陈秀由一介寒门武举擢升为北塞先锋大将,右丞相独子与长宁帝姬定亲,不断积攒势力且时常与左丞相相争,穆武王余孽根深蒂固、难以铲除,几次在京城中作乱。后宫里,静妃病愈了,六皇子、淑嘉帝姬、元荣帝姬相继出生,昭媛林氏扶摇直上……

在这个残酷斗争的密集地,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东西。

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昌和贵妃这个过早退出宫廷的人物了。

不过身为上柱国大将军的女儿,上官璃总不至于一点关注度都没有。自然,有不少的有心人刻意压下了立上官氏为后的支持者们。

带头这么干的就是右丞相。

他略微沉吟,顿足上前道:“太后娘娘,张大学士所言有理,立昌和贵妃为皇后,的确有些仓促。且……贵妃有跋扈之名。”

太后面色如常,一旁的皇帝声色平和道:“右丞相,张翰林,昭睿皇后已经故去半年有余,期间朝臣一直热议继后人选,催促朕尽早立后。今日皇太后才颁布懿旨,难道还算仓促么?”

昭睿皇后的丧期堪堪过去,故而太后直接下懿旨册立上官氏为皇后,而不是皇贵妃。

“不过你所言贵妃跋扈……”拓跋弘说着,声色微微顿住。其实旁的都不论,这一点才是立上官氏为皇后的最大阻碍。

身为上官越的女儿……虽然上官一族所有男丁此时都在北塞战场上,没有人留在京城里为上官璃说话,但拓跋弘并不担心文臣们的阻挠。沈家灭了之后,朝中势力最庞大的也就是萧家和上官家了。那些文臣们就算有心,也没那个胆子一再反对吧。

而左丞相早在半年前就被他搞定了。

昭睿皇后死的时候,左丞相抱着用女儿一条命换来的外孙女元荣帝姬,和拓跋弘岳婿两个一块儿傻眼。之前谈的条件统统作废,萧家没有一个能登皇位的外孙,拓跋弘无奈答应了左丞相让他做一辈子丞相,直到老死。

但他死咬着不答应让萧家再出一个皇后。

早在朝臣争夺继后人选之前,拓跋弘就和左丞相两个争得掀翻了屋顶。左丞相跪在地上抱住皇帝的大腿痛哭:“女婿啊!萧家眼看着就要败落了!……”

拓跋弘使劲去拉他。最后没办法了,他脑子里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来。

于是他对左丞相道:“岳丈啊,谁说萧家会败落啊?萧家是扶持朕登位的功臣,自然该百年昌盛才对,而且朕的朝堂离不开丞相忠心效力啊!你看,现在就有一件棘手的事情要依仗萧家,上官氏马上就要做皇后了,上官越又在北塞征战,军功卓著。长此以往,上官家以后的气焰岂不是越来越高?上官越虽然为人精明从不和朕对着干,但武将氏族,总是让人不放心……”

左丞相秒懂,他立即把眼泪一擦,磕头道:“朝堂上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是大忌,上官氏若仗着军功和做继后的女儿飞扬跋扈,实在该防范着。皇上放心,臣等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会让上官越冒犯了皇室的威仪……”

他明白,现在的萧家早已不是从前呼风唤雨的国丈氏族了。身为皇后的女儿连个皇子都没留下就撒手人寰不说,匈奴战事激昂,如今又和夏国打起来。战乱年头的武将生生就压了文臣一头,萧家在上官家面前早就没法相较了。

皇上不肯让萧家再出皇后了。不仅如此,皇上还准备立昌和贵妃为皇后——这是早在昭睿皇后还没死的时候就拿定了主意的。

萧家不复从前,现在的皇上也不是从前的皇上了。有了军机处,有了楚将军、陈将军、右丞相等等一大批保皇派,萧左丞相根本没有力量去更改皇帝的决定。

这简直是最糟糕的情况,他和上官越已经斗了三十年了,从先帝那一朝就不死不休。以后的萧家该何去何从呢?

他虽然是丞相,但等他老了、死了,萧家还不是要走下坡路?虽然仍旧是大族,但寻常的大族和掌控朝堂的大族可完全不同。

如今皇上的意思,是让他们牵制上官家。

左丞相急忙千恩万谢地答应下来了,只要对皇上有用,萧家就有前途。哪一天真一点用没有了,肯定会被一脚踹开。

所以从昭睿皇后死后,他就开始听从皇帝的命令做事。朝臣提议立静妃时,他公然反对,并以匈奴和亲为理由将立后事宜拖了半年。

就是为了迎回上官皇后做准备。

左丞相是真心想让静妃当皇后的,那个女人的父亲早就死了,母家剩个空架子,到时候还不是任凭拿捏?可他哪敢违背拓跋弘的命令。

如今皇太后亲自临朝,颁布了立后懿旨。左丞相跪在最前头,低头一言不发。

皇帝微微闭目,似乎是在思忖。少顷,他抬眼与右丞相道:“昌和贵妃以往年轻气盛,的确是有些跋扈的。”

“皇上!”彼时又有一位侍郎上前道:“皇上所言不错,贵妃只是年轻气盛而已,如今贵妃是三子之母,早已稳重许多,怎会再如从前那般呢?而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昌和贵妃除开贤名不及,余等都是做得很好的。贵妃乾武二年入宫,服侍皇上九年,资历厚重。且贵妃育有两子一女,有功与社稷。”

说罢再拜:“臣等领皇太后懿旨,恭迎上官皇后凤驾回宫。”

“可是皇上……”右丞相还欲再多言。

拓跋弘摆手道:“这样吧。上官皇后回宫后,由静妃韦氏、昭仪赵氏、昭媛林氏三人一同襄助皇后理事。”说罢扫视一眼众人:“尔等以为如何呢?”

“皇上圣明。”右丞相立即闭上了嘴,跪地领命道:“这样一来,即便上官皇后不如昭睿皇后贤德,有三妃协理六宫也有了弥补了。”

“如此,责令礼部与六局共同操办封后大典。”太后点点头道:“再遣诚亲王为册封使,前往开封,以凤驾接上官皇后回宫。”

片刻之后,皇帝命退朝。

第三十四章 上官(2)

封后圣旨顷刻间晓谕六宫,昭告天下。

彼时京城里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九月份的天已经凉了,后宫女子们穿起了缂丝锦缎,屋子里也用上了火盆子。在华阳宫中跪着的静妃正十分诚心地悔过自己的罪责,手上还转着一串翡翠佛珠,突然地,华阳宫一位二等宫女惶急地奔将过来,裙摆上溅满了泥点子:“娘娘,娘娘!大事不好了,太后娘娘今日早朝时颁布了立后的旨意……”

静妃微阖的双目猛地睁开,不等她问,那宫女火急火燎地道:“娘娘,太后娘娘已经……册封了昌和贵妃为皇后!”

冰冷的秋雨滴落在静妃额头上,她满面木然地愣了许久,而后僵硬地转动着脖子看向说话的宫女:“贵妃……立为继后?真的么?”随即晕了过去。

“娘娘,娘娘呀!”宫女惊恐地高呼起来:“娘娘您怎么了……”

“死丫头,闭上你的嘴!”她正喊着,突然脸上狠狠挨了一掌。只见刘姑姑如一尊罗刹立在她跟前,扇了一巴掌又扭着她的耳朵:“大事不好了?这话也是咱们华阳宫的人能说的?皇上立了上官皇后,这是喜事,你这等话传出去,自己死不要紧,拖累了娘娘你有几个脑袋砍!你给我滚下去,从今往后不准在娘娘跟前伺候。”

处置了宫人,刘姑姑连忙和身后几个内监一块儿将静妃给架起来了,摇着她的身子唤。一宦官道:“姑姑,快传个御医吧。”

“不能传!”刘姑姑的手微微颤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立后的圣旨才刚传下来,咱们娘娘就病倒了。这传出去,多少闲话等着说咱们娘娘不尊敬新皇后,这才气病了呢!”想了想咬牙道:“娘娘晕倒的事儿谁也不准说出去!把素日里服侍娘娘的那两个医女叫过来就行了,娘娘今日只跪了一个时辰,若是有人问起,就说下雨天冷,娘娘提前回去了。”

“啊?”那宦官也是个忠心的,低着声色为难道:“娘娘这些日子苦苦撑着,就是为了将那损了的名声给补回来啊。好容易有了点气色……”

“哎哟,你这说得也是啊。”刘姑姑搓着手,满面忧愁:“连倾盆大雨都扛过来了,今日下这点水滴子,这一回去,玉照宫那位可不得抓把柄啊。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唉,现在阿凉不在了,华阳宫里当真有些乱了。刘姑姑这些人,论魄力城府都差阿凉太远,一出事儿就没个主意。

何况现在静妃还晕着。

就更不知该怎么办了。

“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将娘娘扶进屋里去啊!”突然地,一身着累珠叠丝粉霞茜裙的女子从前厅穿廊而过,迈着碎步小跑过来,急道:“娘娘都晕了,自然是娘娘的身子最要紧!”

“谨嫔娘娘!”刘姑姑等人连忙见礼。谨嫔做静妃心腹已经三年多了,一直是做暗棋的,寻常宫人不熟悉,刘姑姑却是什么都知道的。

她唯一不知道的,就是静妃因为不再信任谨嫔,对萧皇后动手的时候利用了五皇子的事。

她见了谨嫔,神色缩了两缩,随即拉住了谨嫔的手道:“娘娘,您怎么过来了!这正好,我们主子晕了,还请娘娘帮衬一二!”说着低了声色:“娘娘,我们主子今日还没有跪满两个时辰呢,又不敢对外称病……这怎么扶回去啊!”

谨嫔上前亲自架住了静妃的胳膊,道:“姑姑,你听我的就好。这个时候扶娘娘回去,反而是好事呢。”说着指使宫人:“不传御医是对的,咱们就说娘娘自己不想跪了。快,去拿火盆先升起来。”

***

华阳宫里的混乱并不能为人所知。然而,旁的宫室里的乱子可一点不比华阳宫里少。

玉照宫中的林媛正在吃一碗酥酪樱桃,刚舀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就有宫人来报立后的消息。她眼睛猛地一睁,张大嘴巴惊呼了一声,结果声音没发出来,一颗樱桃被吸进了气管里。

她一边咳嗽一边掐着脖子在地上打滚,四周宫人们大惊失色。

最后她飞奔到茅厕里头,扣着嗓子眼吐了半天,终于将东西弄出来了。她满脸通红,擦着咳出来的眼泪对扶着她的初雪道:“你们真会挑时候啊,没看见本宫在吃吗!刚才回话的人是谁啊,罚他一年不准吃樱桃!”

“娘娘恕罪!”初雪连忙道:“娘娘,现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皇上立了昌和贵妃为皇后啊!”一壁拉着林媛的胳膊回屋:“娘娘,咱们快些拿个主意啊……”

“拿什么主意?”林媛瞥她一眼:“事情都这样了……我心里早有准备,如今只能说是意料之中。”

其实还是有些意外的……赢面最大的是静妃,她身处皇宫,在宫中百般谋算布置,只为夺位。上官璃却远在千里之外呢,什么都做不了。

连林媛指使右丞相打压那些支持上官璃的臣子、以致半年以来甚少有人在皇上面前提起立她为后,上官璃都无可奈何,

就这么着,还让上官璃给得去了。

伐开心……

在林媛看来,这么个结果和静妃做皇后是一样的。皇宫副本的噩梦难度照旧开启。

“立后的事,怕是皇上心里早就有主意了,可笑我还和静妃她们斗得你死我活。”林媛冷笑一声,低低自语道:“唔……难怪他要拖延立后,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上官皇后做准备的。”

为何要立上官璃为皇后?林媛稍稍思量就能明白。拓跋弘的野心太大了,他想吞并夏国和匈奴。

所以上官大将军的用处大了去。

其次才是,拓跋弘太喜欢上官璃了。这种喜欢,是曾经持续七年的宠冠六宫。大秦倾国倾城的绝色皇妃上官璃,这样的女人对男人的吸引力,绝不是静妃这类姿色只算得上清丽的女人可相较的。

然而上官皇后的册立,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弊端。拓跋弘最恨外戚弄权,现在为了西北战场,他没办法,只能放任上官家做大。

但还是要做点什么的。比如拖延立后,不仅断了静妃的前路,最重要的是利用这半年的时间铺路——就是扶持其余朝臣来钳制上官氏。

林媛这时候才隐隐约约想起来,就在这半年期间,各州郡的官员升迁、贬谪十分频繁。尤其是北塞几个重镇的节度使和提督。

不过等等……皇上为了迎上官皇后……

林媛猛地一拍脑门,难怪恬嫔的事情皇上并不肯惩罚静妃!唉,这脑子怎么变蠢了,静妃和那些或升或降的官吏们不都是一样的么!

他是拿着静妃来做钳制新皇后的棋子呢。不单是静妃,自己和赵昭仪几个还不都是一样?

天哪,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一层呢!林媛现在万分后悔,这种种迹象她早该留心了,先是左丞相建言推迟立后,而后皇帝放任朝中争吵、放任后宫厮杀,最后静妃栽在了恬嫔身上,皇帝还轻轻放过……

这么多事儿串下来……

若是提前想到答案的话,现在也不必这般措手不及了。

林媛抓紧了手指,若是早有准备的话,这半年她也可以做许多事情,等新皇后回宫了,她这边一切有准备,一定是个不一样的开始。啊呀天哪,和静妃互掐久了,自己竟然也变得和她一样浅薄了,萧月宜死了以后只顾着和她掐……

好烦躁啊。

“初雪,萧臻他究竟有没有遵从我的命令啊!”她无处发泄,便指着右丞相骂起来:“赵昭仪与我同心,这一次可是她吩咐了长宁帝姬来给右丞相传话,难道话没送到么!”

她几月之前就吩咐了右丞相去给上官璃下绊子。她的注意力大半盯在了静妃身上,不过上官璃那儿还是小小关注了一下。

虽然知道这些小动作可能没什么大用……

初雪抿着唇道:“娘娘,右丞相还是帮了您的。今日早朝上,右丞相就领头反对立上官氏为皇后呢。”

“他都说了什么?”

“先是说突然决定立上官氏为后太仓促了……”初雪回忆着:“然后就说上官皇后有跋扈之名。”

林媛眨巴着眼睛。半晌道:“方才你们来回禀旨意的时候,除了立后,好像还有个事情……是说皇上在朝堂上亲口命令静妃、赵昭仪和我协理宫权?”

初雪点点头:“娘娘,您别太难过了,不管怎么说咱们也有好事呢!以后不过是多了一位新皇后,您还是协理六宫的妃子。”就算没有新皇后,后宫主理人还是静妃,没轮到自家主子呢。

第三十五章 上官(3)

上官氏一回来……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是静妃才是。

这两年下来林媛和静妃斗得筋疲力竭。上官璃回来让她们俩掐去……怕还是好事呢。

那边林媛却已经动怒将枕头摔了。她一壁撕扯帐子,一壁抓狂叫道:“萧臻那个狐狸!他忘了是谁让他们家儿子娶了帝姬的?哪天惹火了我,信不信我扒了他的丞相!啊,这个两面三刀的死狐狸……”

皇上为什么会当朝下旨,命三妃协理未来的皇后?

因为右丞相提议,上官皇后贤德有亏。很直接的理由。

右丞相说到底是给皇上卖命的!他面子上看着是帮了林媛,实际说出“上官皇后跋扈”这话根本就是皇帝的授意。拓跋弘以此引出三妃协理之事,光明正大地削弱新皇后的权柄。

处处都在钳制上官璃。

右丞相这个人,虽然一直与林媛合作,但想让他真正变成一个忠诚的下属?简直比当上太后还难!

右丞相萧臻心高气盛,对他来说最难受的事就是被林媛压在头上。然而对林媛来说,最难受的就是掌控不了他。

林媛抱着枕头在床上甩来甩去,内心非常崩溃。其实她是不可能扒了萧臻的丞相的……这人让她恨得牙痒痒,但人家这么些年,大事小事帮的忙不少了。

自己真离不开他。

以后……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将来琪琪的前途还要依仗他,他的前途也要依仗自己……

***

册立皇后的旨意可谓将后宫震得发抖。拓跋弘这边倒是难得地轻松下来,他傍晚时传了林媛侍寝,半个多月没吃肉的男人和半个多月没享乐的女人一晚上卖力耕耘,两人最后疲软而满足地瘫在床上。

天可怜见,这些天拓跋弘都是三更才睡的。

而且很久都没有招幸后宫了。他忙着应付上官家,一点时间都没有。

战争的年代,一个手握重权的武将氏族的力量有多么可怕?现在的拓跋弘还是立了军机处、十年隐忍提携了无数得力忠心的心腹臣子们,皇权稳固,想立上官氏做皇后还得费好一番功夫。直到他觉得布置地差不多了,这才敢让皇太后宣读诏书。

“媛儿,你知道朕最喜欢你什么吗?”他一双手摩挲着林媛的小臂,低声呢喃。

“臣妾哪儿都好。”林媛将脸贴到他下巴上:“把最后三个字去掉,您最喜欢臣妾。”

拓跋弘呵呵笑了两声:“对,媛儿,朕最喜欢你。你识大体,从来都不会惹朕生气的。这一次立继后,四处风起云涌,连静妃都坐不住了,只有你不争。”

林媛打了个呵欠:“只有这一点么皇上,臣妾不依呢。臣妾比旁人美,比旁人体贴,比旁人聪慧,您说是不是?”

“好好,媛儿哪里都好。”拓跋弘只好哄她:“所以朕才让你协理后宫,这就是最信任你了。皇后的凤驾大约二十日就会抵达京城,你与静妃、赵昭仪她们一道主持着,迎接皇后。朕相信后宫里定会祥和喜乐的,是不是呢?”

虽然床笫之间还谈及公事让人不快,但林媛还是有点同情拓跋弘。当皇帝不容易啊,辛苦了大半年终于能歇息,却还是满脑子皇后朝堂,一刻没有轻松。

这会子又来对她千叮万嘱,大体意思就是让她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协理妃子,让后宫安稳。

“皇上交代的事情,臣妾哪里敢不仔细?”她扬起一张笑面,眉眼弯弯,当真勾人地紧。拓跋弘果然忍不住在她额上落下一吻:“立后尘埃落定,你一贯让朕最放心,好在静妃也是个明白的。她前头天天在华阳宫里跪着,谁劝也不听,今日倒是不跪了——”

说着又笑:“她这也是不争呢。朕只希望你们都能安安分分地,这后宫就平和了。”

今日华阳宫里的事林媛早就知道了。静妃都跪了一个多月了,说是没有管束好六宫自罚请罪,实则是洗脱污名继续为后位奋战。

她也够聪明啊,在得到立后旨意的当天就决定不跪了——不跪,就是顺从皇太后的懿旨,对后位死心了。

拓跋弘看在眼里一点没责怪她“没有悔过的诚心”,反而觉得她懂得分寸。

林媛已经很困了,迷迷糊糊地应着皇帝的话,脑子里是曾经上官璃的影子和静妃端庄娴雅的面孔。

唔,今儿华阳宫的事……好似谨嫔也去了吧?

谨嫔去做什么呢……她应该早就明白了静妃害五皇子那件事吧,难道她还想帮着静妃?不过上官璃就快回来了,当初谨嫔可是背叛了上官璃去投奔静妃的,不知有没有被上官璃看穿呢……

以后的路会怎么样呢?

困意越发浓烈,她的眼睛闭上了。

拓跋弘也渐渐迷糊了,将手搭在她的雪肩上,鼾声渐起。

天气越来越冷。十月初十,难得的天朗气清的好日子,日头暖融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