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一开始,他就发现了李忠有的防守漏洞,这才不动声色的做出攻打耀州城的举动,目的就是引诱李忠有来援。

  尽管援军的首脑十分谨慎,懂得利用战阵和营寨克制骑兵的优势,但是终究弥补不了骑步兵种先天的差距。

  两万骑兵大败六万援军,追杀四万人,缴获物质无数,只有两万多人侥幸逃得了性命。

  如今援军已败,李忠有的三角防御计划破产,达延要做的就是收拢兵力全力打下耀州,拔掉这颗钉子。

  ……

  泾阳城!

  一万残军败将回到了泾阳。

  “两路援军都败了!”

  李忠有不敢相信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将领。

  他知道蒙古的骑兵犀利,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是还是没能挡得住蒙古人的进攻。

  “这事怪我,是我的失误!”

  李忠有摇了摇头。

  看来这个三角防御阵形根本就不成立。

  因为援军的速度根本比不上骑兵的速度,蒙古人完全可以先打援军再打城池。

  这段时间他一直分兵驻扎各县,企图将渭河北岸的防线连起来,如今已经初步有了些效果。

  既然三角阵形不成立,那干脆就将距离再收缩一半,缩小三城之间的距离。

  富平那边还好说,说撤回了就能撤回来。但是耀州那边就不成了,因为苏修仍然跟蒙古人僵持不下。

  想到这里,李忠有忽然再次对耀州的苏修担忧起来。

  达延用兵灵活机变,官军有刚遭惨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派援军过去了。

  问川,这次真的要靠你挺住了。

  李忠有低声说了一句。

  “来人,立即联系苏则,让他火速增援耀州。”

  他立即吩咐道。

  “大人!”

  傅赉苦笑了一下,道:“开战以来,我们给苏则发了几道的指令,可惜这厮根本不搭理。”

  李忠有也微微有些头疼。

  苏则眼下自成一系,对官军也是不理不睬的。

  不过这厮的确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整个陕西的官军都在打败仗,唯独他一直在打胜仗,而且都是打劫。

  先是延安城下,接着又是柳林镇。

  虽然不知道是运气还是什么,但是死在他手中的蒙古人已经有超过一万人了。

  就算是运气的话,这厮也是一个罕见的福将。

  想到这里李忠有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按理说官军的骑兵全军覆没之后,战事的天平就倾向了蒙古人的那边。

  官军全体步入防御状态。

  但是李忠有却没有放弃,依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除了他本身的自信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来子苏则。

  这厮手中还掌控之一支骑兵,而且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

  李忠有派苏修去守耀州也是有考虑的。

  苏则虽然对官军没什么好感,但是总不能见死不救,毕竟耀州城内的是他老子。

  李忠有忽然摸了摸袖子中的书信,那是京师皇帝来的密信,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派人将这封信给苏则送去,就说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第七零一章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耀州的攻城战正在惨烈的进行着,虽然苏修打仗不在行,但很会鼓舞士气。

  三万明军在他的鼓舞下跟蒙古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回回炮虽然犀利,但是终究是个精密的器械,蒙古人临时组装的东西故障率十分高,打了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报废了一半了。很多零件都是一次性的,坏了根本不能替换。

  所以说这东西也就是拿出了做做样子,骗骗明军的援军而已,持续攻城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一点达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回回炮的威慑作用远大于实战作用。

  真正的攻城还是要靠人堆,而这次他下决心要拿下耀州,三万兵马攻打一座三万人的城池,兵力稍显不足,所以达延调回了黄堡镇的五千骑兵。

  潜意识里,他不认为苏则的一千骑兵能够在野战中对自己的大军有威胁。

  ……

  “孟都终究还是落到了朝廷的手中了。”

  苏则叹了口气。

  他刚刚收到了李忠有的密信,这是他跟皇帝之间的第一次沟通。

  皇帝想要达延的人头!

  柳飞烟看了一眼密信,心中大为动容。

  要想拿到达延的人头,就要消灭这三万多蒙古人骑兵。

  但是消灭三万蒙古人哪有那么容易,二十万官军还不是在陕西被蒙古人打的一败涂地?

  皇帝这是在狮子大开口啊!

  不过……

  柳飞烟脸上闪过一阵冷笑。

  这一次皇帝的如意算盘恐怕就要落空了,苏郎可不是一般的人。

  “飞烟,立即动用你在北方的手下,将这份密旨公告天下。”

  苏则淡淡的说道。

  柳飞烟愣了一下,不解道:“苏郎,你这是……”

  苏则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阵精光,道:“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我怕皇帝老儿出尔反尔。到时候说话不算,我们岂不是亏大了。先把消息放出去,形成舆论,到时候他反悔也来不及了。”

  这……

  柳飞烟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有史以来,苏则可能是第一个敢跟皇帝讨价还价的人了。不过也从片面上看得出他对孟都的在意。

  不过柳飞烟丝毫没有任何妒忌,反而十分的欣赏苏则的秉性,为了自己的女人敢跟皇帝叫板的人没有几个。

  “苏郎,你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她满怀信心的说道。

  白莲教其他的不在行,但是造谣生事的本事那可是一顶一的,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她就能将消息散布到整个江北。

  柳飞烟离开以后,古月封忽然走了进来。

  “苏公子!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军中所有沾染瘟疫的东西烧掉了,而且在那边河段焚烧出了一片隔离带。”

  很好!

  苏则心中松了口气。

  黑死病的病原虽然形成了,但是病毒还没有进化到空气传染的程度,这个阶段只要切断了感染源基本上还是可控的。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道:“严密的排查军中的兄弟,一旦有人出现了异状立即隔离。对了,还有马匹。虽然它们的抵抗力比较大,但是仍然还是会感染的。”

  古月封道:“苏公子放心吧,我们的战士每天都在河的上游给马刷洗,两千多匹马都精神的很,丝毫没有其他的异样。”

  听到这里,苏则一颗心才稍微放了下来。

  洗澡能够除去马身上的跳蚤,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感染几率。

  对了!

  苏则忽然想起了什么,轻声道:“派人给耀州城送封信,让他们死守耀州。千万不要出城一步。”

  古月封点了点头。

  他觉得苏则有些小题大作了,现在耀州城守的很辛苦,让他们出城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蒙古人这一次真的是铁了心的要攻城了。

  “公子,那我们怎么办?”

  古月封低声问了一句。

  怎么办?

  苏则沉默了一下,道:“等着吧,希望不会等太长的时间。”

  ……

  “李忠有还是太嫩了!”

  马麟长叹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情报。

  李忠有两路援军大败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三角防守理论上没有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想到这里,马麟微微摇了摇头。

  眼下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死守城池跟蒙古人耗下去,能够拖一天是一天,反正蒙古人的补给不会有多少。

  虽然这样做很被动,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由于他误信他人,这才造成官军骑兵覆灭,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想起骑兵,马麟心中就一阵吃痛。

  混蛋赵四得,这会儿他把大明朝都坑了。

  “大人,陆先生来了!”

  马骏走了进来,抱拳说道。

  “快快有请!”

  马麟急忙说道。

  就在不久前,苏则在柳林镇大破蒙古人骑兵,一千人对五千人,居然还能歼敌四千。这可是开战以来含有的大捷啊!

  想到这里,马麟的双目眯了起来。

  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苏则是个军事鬼才。

  如果自己的手下有这么一个人,马麟又何必死守这座城池?

  这会儿马麟当真有些后悔了,他后悔没有早一步的将苏则收归旗下,想当初这厮可是他的人。

  “马伯爷好!”

  “陆先生好!”

  陆多言风度翩翩的走进了房间。

  马麟也不敢怠慢。

  陆多言抱了抱拳,坐了下来。

  苏则在柳林镇的一场大胜,再次证明了这支队伍的价值,而这支队伍的价值越高,陆多言所受到的礼遇就更高级,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寒暄了几句,马麟便迫不及待的进入正题。

  “陆先生,奏折老夫也写了,这会儿也到了京师了,接下来的事情……”

  马骏接口道:“不知道苏则打算什么时候接受我们的整编?”

  眼下官军的情况十分被动,急切的希望有支机动力量打开僵局。

  苏则的队伍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总督大人且慢!”

  陆多言笑眯眯道:“小人刚刚得到消息,苏大人在柳林镇以少胜多,歼灭蒙古人骑兵四千余人。这可是一场大捷啊。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朝廷的法度,不知道这一次苏公子该得什么封赏?”

  此话一出,马氏叔侄齐声骂娘。

  尼玛这厮当真是见缝就钻啊,反贼的事情还没洗干净呢,这会儿又开始打军功的主意了。

  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第七零二章 贪得无厌

  陆多言的贪得无厌让马氏叔侄十分气愤,可是气愤归气愤,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今苏则的手中掌握这骑兵,人家才有话语权。

  马麟强忍着打人的冲动,道:“好,本督这就上奏朝廷,为苏则请功。”

  为了这支骑兵,他也豁出去了。

  再说苏则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换作其他的官员恐怕早就加官进爵了。

  陆多言微笑不语。

  马麟知道眼前这个老滑头跟苏则一样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干脆主动一点,让马骏动笔将苏则的功劳表了一遍。

  杀敌四千可是大功一件,作为四镇总督,马麟也象征的给朝廷提了点建议,当然他的建议也是无关痛痒的。

  等一下,等一下!

  一旁的陆多言却出言提醒道:“总督大人,这数目恐怕有些不对吧?”

  数目!

  马麟愣了一下,仔细看了一眼。

  是四千人,没有错啊!

  他为人还算正直,没有虚报军功或者克扣手下军功的事情。

  难道苏则并不满足这个人数?

  马麟的双目闪过一阵精芒,这也可以理解,在大明朝除了他马麟,那个将领不虚报军功?

  他缓缓的点头道:“对对对,四千只是个大概,还有些尸首被水冲走了,或许有五千也说不定。”

  既然如此,他也大方一回,将杀敌人数由四千提升到了五千。

  这下苏则该满足了吧?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陆多言仍然摇了摇头。

  “不是五千,是一万!”

  他微笑着说道。

  什么?

  马氏叔侄再次被陆多言的无耻震住了。

  他们虚报了一千人已经觉得过火了,这个陆多言仍然贪心不足,居然敢虚报六千?

  这厮还真当朝廷是傻子不成?

  马麟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冷冷道:“陆多言,我马麟一生光明磊落,从来就没有虚报过军功。这一次已经是我的底线了,你不要再贪得无厌了。”

  一旁的马骏也道:“陆先生,军功可以适当的灵活一点,但是朝廷也是会核查的。你这个数目实在是匪夷所思了。”

  匪夷所思!

  陆多言笑了笑,道:“二人难道忘了延安城下的事情了吗?”

  延安城下!

  马氏叔侄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当初这里还是白莲教占据的时候,曾经有数千骑兵的蒙古人折损在城下。

  马麟哑然而笑,道:“陆多言,你该不是想将那次的功劳算到苏则的头上吧?这是不可能的。”

  那一次是蒙古人的马炸群自相践踏而死的,跟苏则没有任何的关系,至少马麟是不会承认的。

  最多只能说苏则有点运气而已。

  运气!

  陆多言淡淡一笑,道:“马伯爷当真相信运气吗?蒙古人的马早不炸群晚不炸群,为什么偏偏在那个时候炸群呢?其实这一切都是苏大人的手段。”

  听他这么一说,马氏叔侄也觉得有些古怪。

  其实当初他们就有所怀疑,不过一直没有证据,再加上当时是敌对关系,潜意识里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这是苏则的功劳。

  究竟是怎么回事?

  马麟低声问道,他实在是好奇,苏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陆多言低声将苏则驱蛇引诱蒙古大营的马炸群的事情说了。

  马氏叔侄一时间面面相觑。

  驱蛇惊马!

  这未免也有些天方夜谭了,不过细细想来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这种成功的几率十分渺茫,苏则能够成功的引诱蒙古马群炸群,有着极大的运气成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陆多言笑眯眯的说道:“苏大人是朝廷命官,他的运气自然是大明朝的运气,也是当今万岁的福泽庇佑,总督大人总不会认为是白莲教的运道吧?”

  这……

  马麟顿时有些犯难了。

  这陆多言也是好口才,三说两说就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了政治的角度。

  迄今为止,延安城下蒙古人的那场意外是死的人数最多的一次。

  据可靠消息,一万大军至少死了六七千人,其中还包括达延的弟弟别勒古台。

  将这场大胜安在朝廷的头上至少要比白莲教的功绩要好的太多。

  至少这样一来就要承认苏则的身份。

  马麟迟疑了一阵没有说话。

  一旁的马骏悄悄的说道:“马伯爷,这件事于朝廷于陕西于咱们都有益处,可以商榷。咱们只需报上去,至于朝廷怎么打算那是他们的事情,跟咱们就没有关系了。咱们首要的问题就是先把苏则手中的两千匹战马弄过来组建一支骑兵,这样的话才能够挽回一点主动权。”

  马麟这才点了点头,他也觉得马骏的话有道理。

  “既然如此,不如在下动笔写一篇奏章如何?”

  陆多言笑眯眯的说道。

  他原本就是先生出身,那笔杆子比马氏叔侄在行。

  马氏叔侄点了点头。

  于是乎一篇风华正茂龙飞凤舞的奏章出现在马氏叔侄的面前。

  ……

  延安城这边陆多言绞尽脑汁给苏则争取好处,耀州城那边苏修却陷入了苦战之中。

  蒙古人在回回炮的协助下,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城。

  达延将所有人分成几队,各队轮番攻城,既消耗了守军的实力,又保存了自己的力量,这也是蒙古人多年的攻城战中总结的经验。

  这一次,他一定要拿下这座城池。

  只要这样才能彻底的破坏李忠有在渭水南岸的布局。

  守城方虽然有三万大军,但是也只有一万人是老兵,其余的都是李忠有改编的白莲教众和难民壮丁,战斗力跟蒙古人精锐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就算是比之马家军也大大的不如。

  达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舍弃了延安来攻打耀州的。

  他有信心在几天内攻下城池。

  打下城池以后,达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

  这段时间蒙古人颇为不顺,心中早就积累了一定的戾气,他必须要让这戾气发泄出来。

  屠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法子,既能威慑敌人,又能发泄戾气。

  一旦将守城的明军屠杀殆尽之后,其他的明军肯定也会心惊胆寒的,这样的和话渭北可以一战而定。

  正当达延沉浸在欣喜当中时,一个不合时宜的报告出现在他的面前。

  “大人,不好了,营中出现了瘟疫。”  

第七零三章 扩散

  查哈台哭丧着脸。

  他就是当初奉命驻守黄堡镇的蒙军首领,在灭掉了明军一小队自杀性的袭击之后,他被达延召回攻打耀州去了。

  迄今为止,他的部下染上瘟疫的已经有两千多人。

  初时只是极个别的人发病,查哈台也没有当回事,只是让队医好生的照看。

  所谓照看,基本上就是让其自生自灭。

  蒙古人医疗条件比大明还要差很多,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病死亡。

  抗的过去就活,抗不过去就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草原上的规则,他们也没有什么不适应。

  但是持续不断的人加入发病的大军时,查哈台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不对。

  这是瘟疫。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瘟疫已经在军队在大规模的蔓延了,而且已经陆续的死人了。

  从个位数到十位数再到百位数。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染病,而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基本上没有患者能够活过三天。

  军队的异常情况最终惊动了前线的达延,当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时,事情已经变得有些棘手。

  整个军队已经有小一万人染上了这种瘟疫。

  不好!

  达延猛的想起一件事,脸色变得极为苍白。

  鼠疫!

  得病者基本上活不过三天,而且死的时候身体发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瘟疫。

  眼前患病的症状无不印证着达延的猜测。

  果然是鼠疫。

  达延的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当年蒙古人横行中亚时就经历过一场罕见的鼠疫,他们曾经用几具染病的尸体灭绝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染上了这东西,基本上就没有活路了。

  “查哈台,究竟是怎么回事?”

  达延咆哮着说道。

  他做梦也没想到会遭遇到鼠疫这么棘手的东西。

  其实达延一直都很小心,每战收集的尸首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明军,他都会让人火化了。

  没有大规模的尸体哪来的瘟疫?

  不清楚的除了达延,还有一头雾水的查哈台。

  “达延大人,属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哭丧着脸说道。

  达延怒不可赦道:“我早就有过军令,只要死人了,无论是哪方的都要火化入土为安,你在拿我的军令当儿戏吗?”

  他心中认定是查哈台违抗了他的军令,毕竟瘟疫是从他的军队开始扩散的。

  没有!

  查哈台指天叫屈。

  “属下一直遵从达延大人的军令,每次作战之后都将尸首妥善的处理掉了……”

  说到此处,他忽然愣了一下,猛的想起一件事来。

  当初在黄堡的时候,他的手下歼灭了一小队明军士兵,当时为了报复柳林镇的惨败,查哈台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毁掉尸体,而是将他们钉在木桩上插在了营地周边,直到接到调令,他们也没有处理那些尸体。

  难道是那一次?

  查哈台有些不敢相信,只得如实的说了出来。

  什么?

  达延大为吃惊,他仔细考虑了一阵,立即察觉出来问题就是出在这十几名明军的身上。

  势反常态必有妖!

  无论从哪方面上来看,这一小股明军冲击五千人的蒙军大营都不太对头。

  除非他们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想到这里,达延的一颗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敢百分百的肯定,鼠疫的源头就在这十几名明军的身上,他们也是知道难逃一死,这才做出了冲击蒙古大军的举动。

  可恶的汉人!

  达延胸中升起一番怒火。

  蒙古人的敌人已经从明军上升到病魔的程度。

  “马上停止攻城,各部立即将患病的人隔离开来。”

  达延当机立断,发布了一条军令。

  他心中很清楚鼠疫的威力,想尽自己最大可能将疫情控制住。

  但是面对这种凶险的疫情,他根本没有任何的信心。

  蒙古大军立即开动起来,将各部内部患病的战士隔离开来。

  三万人已经被隔离出去了一万多人。

  达延害怕引起军队的哗变,达延将这次隔离说成正常的调动,有将患病的一万人单独的编成一营,以木木和查哈台为首领,继续攻打耀州城池。其余的两万人马在他的带领下立即南下。说是攻打泾阳,其实就是避难。

  鼠疫一旦蔓延开来,将是一场极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面前,人类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所以达延要在病情没有扩散之前离开了这个死亡之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蒙古人撤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