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苏联-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1946年,日丹诺夫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马林科夫被解职,贬到了乌兹别克。而贝利亚,也被解去了内务部部长的职位。万一曼图洛夫真的投靠了贝利亚,到了1946年,也极有可能要遭受被贬职的命运,万一被贬之后无法翻身,那他也就只能这样了。

  而第三股势力,就由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那群老布尔什维克组成,被称为“老近卫军”。这股势力,和贝利亚、日丹诺夫的集团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但实力也算强大,算是第三方势力。

  这个“老近卫军”集团,在二战结束前,和斯大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三股势力之中,存在时间最长,总体实力最强的政治集团。直到1960年代才开始衰退。

  在这三股势力里,曼图洛夫和“老近卫军”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不但是伏罗希洛夫的女婿,还是卡冈诺维奇救命恩人的儿子,和莫洛托夫之间,也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关系,在当时,逐渐被视为“老近卫军”当中的一员。

  但由于他年纪很轻,和伏罗希洛夫那群老人格格不入,依然是其余两派拉拢的对象。

  作为穿越者的曼图洛夫,熟知历史的发展,知道列宁格勒派悲惨的下场,所以不考虑和那边建立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以免日后被贝利亚找麻烦。

  而贝利亚和马林科夫,虽然后来会在政治舞台上取得成功,但无论是贝利亚,还是马林科夫,都不是曼图洛夫想结交的那种人。

  这两个人,一个心胸狭窄,狡诈奸猾,另一个则是不折不扣的马屁精。曼图洛夫这个有点良心,有点道德意识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和贝利亚、马林科夫这两人走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侮辱他的道德修养。

  而“列宁格勒派”则不同,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兄弟都是值得结交的人物。其中,属于列宁格勒派的沃兹涅先斯基两兄弟,更是穿越前,曼图洛夫所敬重的对象。

  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是苏联经济学家,他有学识,有能力,富有工作经验,是苏联第一副总理的不二人选。

  他的哥哥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也是经济学家,曾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积极教导、宣传“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鼓励学生阅读、研究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和理论,培育了不少人才。

  但这么优秀的两兄弟,在历史上,还是没有逃过被除掉的厄运,最终在1950年1月,双双被杀。

  曼图洛夫虽然很钦佩列宁格勒派的人,但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利益,还有自己,以及老婆的人身安全,放弃了投靠列宁格勒派的打算。

  既然两派都不打算投靠,曼图洛夫不得不采取中立的立场,但是和任何一方的人有来往,或是和这一方的关系太过冷淡,就很容易会被另外一方怀疑是对方的人。

  当然,不和任何一方的人有所来往,这是最理想的,也是不会引起另一方怀疑的。但两边的人,各自都把持着不同的重要职位,曼图洛夫在工作上不可能不和两派的人打交道。

  这样的话,就很难做到在政治斗争里左右逢源,要让两派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威胁,其实也是一门艺术。

  这门艺术,对于初进官场的曼图洛夫来说,还需要不少时间体会,还需要不少时间去学习。

  但是,他能学习这门艺术的时间并不多,就在斯大林给他戴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奖章之后,随即说了一句更令人感到惊讶的话,“曼图洛夫同志,建设工作并不是你一个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多个工业部门、运输部门,还有不同的地方政府。

  所以,为了方便您的建设工作,给予您更大的权限,政治局已经决定委任你为第六位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相当于副总理),负责全国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55 副总理


  曼图洛夫被任命为副总理的事情并非偶然,斯大林经过了多重的考虑,才决定了这个任命。

  在那个年代,钢的产量被视为国力的指标之一。所以在斯大林掌权,推行五年计划以来,苏联钢产量的提升目标有增无减,而他的下属,也超额完成了目标,在1937年超越了英、法、意等国家,钢产量的排名跃升到世界第三,欧洲第二。

  而曼图洛夫当上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并且引入现代化炼钢技术后,新西伯利亚州的钢产量在短短两年之内,年产量提升了一千万吨,占了苏联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样大的跃进,让苏联超越了德国,成为了全欧洲钢产量最多,全世界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六千万吨的美国。

  此外,苏联的铝产量、煤炭和石油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升,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新西伯利亚州那边贡献的,让那个州份成为了全苏联,乃至全世界重工业最发达,产出最多的地区,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重工业发展奇迹。

  为了让苏联的钢产量有更大幅度的跃进,斯大林就把提升全国钢产量的工作交给了重工业奇迹的缔造者——曼图洛夫。

  但曼图洛夫这个建设部长只管建设,并不能插手生产线的管理、生产设备的使用等工作,即使他建造了足够数量的厂房,如果工业管理部门没有配合相关的工作,机械制造部门所生产的设备没有达到曼图洛夫的数量/质量要求,苏联的工业产出也很难有效地得到提升。

  就算真的提升了,也会引发出更多的有关工业管理的问题,生产设备也有可能会出现可避免的故障,到时问题只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导致全国的重工业系统崩溃。

  即使以上的问题都没有发生,各个部门之间的职权有模糊或者重叠的地方,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或者两三个部门分别地,但同时地,在搞同一件事情,拖低工作效率。

  斯大林其实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也在纠结着,应该由谁担任专门负责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副总理,统筹这些部门的工作。

  起初,考虑到曼图洛夫资历尚浅,他并没有打算让曼图洛夫作为这项工作的统筹者。让一个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人来当副总理,在大部分人眼里,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决定。

  所以,他就选定了资历较深的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又是他!)和马克西姆·萨哈洛维奇·萨布罗夫。

  这两个人,一个是现任人民委员会的副主席(苏联副总理),另一个也将会在1941年,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人数扩编的时候当上副总理,而且都有相关方面的经验。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毕业的萨布罗夫,更有机械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然而,经过斯大林的试探之后,具有机械专业知识的萨布罗夫缺乏应有的领导和运筹能力,也缺乏产业管理和建设工作方面的经验,也没有干出什么成绩,难以同时领导多个部门。

  卡冈诺维奇虽然富有工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他本来就是分管重工业和交通的副总理。但他并没有半点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他直接任部长管理的交通运输部和石油工业部也出了很多乱子,被搞得一塌糊涂,就连火车误点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他头疼半天,暴露了他管理方式死板,运筹能力低下的毛病。

  直到原建材部部长,工业管理专家索斯宁接管石油工业部,卡冈诺维奇专心应付交通运输部的工作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善,但火车误点等情况依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

  而现在,斯大林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统筹多个部门工作,并且有相关知识的人。有自知之明的卡冈诺维奇,一听到要同时兼管这么多个部门,并且要让钢铁年产量达到四千万吨以上的时候,立刻拒绝了任命,并提议把这份工作推荐给曾经创造钢产量奇迹的曼图洛夫。

  在后来的政治局会议里,卡冈诺维奇也同意了斯大林所提出,任命曼图洛夫为副总理,并且把自己分管的那一堆重工业部门全部交给曼图洛夫的提议,把与建设、机械、国防工业有关部门交给曼图洛夫分管的提议,也得到了通过。

  这样,卡冈诺维奇既能减少自己日益沉重的工作量,又能借这次提拔报答曼图洛夫父亲的救命之恩。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一个更加合适的人担任重要工作,有望创造更多的提产奇迹,并且还可以得到一个可靠又有潜力的政治盟友。这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也是有利无弊。

  和卡冈诺维奇相比,曼图洛夫不但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好的,甚至是超群的运筹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有奇迹般的往绩,是“新西伯利亚奇迹”的缔造者。他对于苏联重工业发展的贡献,超过了任何一个斯大林以外的人。

  经过多重的考虑,和政治局、人民委员会主席团商量之后,斯大林就干脆把年轻的曼图洛夫委任为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

  这个新设的副总理,分管建设部、有色金属工业部、黑金属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工业管理部门,就连航空工业部、造船工业部、军械工业部,还有食品工业部也归他管,有足够的权限插手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曼图洛夫还分管重型机械部、中型机械部和通用机械部,控制各种机械设备的生产。

  这样,成为副总理的他就能够全面地,管控苏联的钢铁、以及其他重工业、军事工业方面的生产。

  而在他的统筹之下,建设部、工业管理部门和机械生产部门之间,也能多多少少地避免职权重叠的情况,避免三种部门同时在浪费人手,干同一样三个部门都有权力干的事情。

  ………………………………………………………………………………

  “沃罗佳,”刚下班的卡蒂娅坐上曼图洛夫的跑车,看着丈夫衣襟前的金星奖章,半带调侃地说道:“又一枚勋章了?你和斯大林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能有什么关系?”曼图洛夫踩下油门,汽车在宽敞的特维尔大街上,往克里姆林宫的尖塔方向疾驶而去。

  “我也想知道你们俩之间是什么关系。”卡蒂娅可爱地笑着,说道:“是失散父子?还是那种更亲密,更不能让人知道的关系?”

  “都不是。”曼图洛夫用告诫下属的口吻说道,“你是市委第二书记了,说话能成熟一点吗?”

  卡蒂娅也露出了工作时,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那我以后都不调戏你了,这样够成熟了吧?”

  “好吧,那我错了。”曼图洛夫最终还是在老婆面前屈服。

  “哦,对了,”卡蒂娅觉得走的路线有点不太对劲,并不是去他们以往下班之后,会去吃饭的地方,“我们现在去哪里?”

  “今天是莫洛托夫的生日,我接受了他的邀请,现在去他的别墅里,参加生日宴会。卡冈诺维奇、米高扬、沃兹涅先斯基、布尔加宁、维辛斯基、柯西金,还有你父亲,都会出现在那里,所以你待会儿说话要小心一点,不要在八位副总理面前出丑。”曼图洛夫告诫道。

  “八位?除了沃兹涅先斯基、卡冈诺维奇、米高扬、布尔加宁和维辛斯基以外,还有哪一位?哦对了,现在人民委员会还没有扩编,就只有六个副主席,剩下的那一位是个女人,叫罗萨莉亚·谢姆拉奇卡,我说得没错吧?但还有两位是谁?”

  “你到时就知道了。”


156 莫洛托夫的别墅

  “沃罗佳,”苏联总理莫洛托夫用小名称呼了曼图洛夫,“恭喜你成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希望我们以后工作愉快,也祝你早日完成斯大林同志交付你的任务。 ”

  “那莫洛托夫同志,我也祝您生日快乐!”刚当上副总理的曼图洛夫,在人家面前,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我现在还年轻,资历尚浅,还希望您以后可以多多指教,多多包涵。作为您的副手,我会尽力完成您交托给我的工作。”

  “很好!”莫洛托夫满意地笑道,“有你在,我工作怎么能不愉快啊?”

  曼图洛夫受不起这样的赞扬,但又不能拒绝总理同志的好意,于是说道:“只要人民生活愉快,我们工作就会愉快。”

  “你说得没错。”莫洛托夫拍了年轻人的肩膀,“我们都是人民的干部,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干部之一,有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肯定能到改善,人民的切身利益肯定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这个……我不能保证,但我肯定会尽力而为。”

  “很好,你们俩进去坐会儿吧。”

  这个时候,曼图洛夫身边的卡蒂娅才想起要问候这座别墅的主人,“莫洛托夫同志,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莫洛托夫看着曼图洛夫身旁那位性感貌美,年轻有为的女人,慈祥地笑道:“我真替克里姆开心啊,生了个既漂亮,又有本事的女儿。”

  结婚两年了,卡蒂娅也从曼图洛夫的身上学会了谦虚,“和令夫人相比,我算得上什么呢?”

  走进大厅里,卡蒂娅一眼就看见了五个位高权重的人物,分别是卡冈诺维奇、米高扬、沃兹涅先斯基、维辛斯基和布尔加宁。

  这五个人,和曼图洛夫一样,都是苏联副总理。他们几个坐在一个大厅一角的会客厅里,表情认真但不严肃,像是在讨论一些较为轻松的政治话题。

  除了他们以外,未来的最高苏维埃主席,现任国防部长兼政治局委员的伏罗希洛夫元帅,还有未来的苏联总理,现任纺织工业部长的柯西金也在同一座别墅里。

  这么多的高级干部,给卡蒂娅造成了不少的压力。如果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恐怕就会得罪一个,甚至是多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这对于她自己,还有身边的丈夫,都不是一件好事。

  卡蒂娅轻轻地拉了曼图洛夫的衣袖,那双黑珍珠般的眼睛,望向了通往花园的大门,“沃罗佳,我们去花园走走吧。”

  曼图洛夫看了花园大门的方向一眼,再看看坐在一角,背对着两人的伏罗希洛夫,对老婆问道:“不去跟你父亲伏罗希洛夫元帅打声招呼吗?”

  “待会儿再说吧,”卡蒂娅轻声说道:“反正我要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看着那双飘忽不定的美目,那红得像苹果一样的嫩脸,还有那急跳动着的大胸,也体会到妻子的感受,“那好吧,出去走走,呼吸莫斯科郊外的新鲜空气也好。”

  莫洛托夫家的花园面积十分的大,用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拉娜的话说,就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庄园”。当然,和彼得夏宫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坐在花园一角的长椅上,看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卡蒂娅的心跳这才慢了下来,刚才还红得像夕阳那样的脸,已经恢复了原本的白皙。

  “沃罗佳,你什么时候当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了?”卡蒂娅趴在丈夫的肩膀上,感受着副总理带来的那份安全感。

  “就在今天早上,斯大林突然把我叫到克里姆林宫。他献给我颁了镰刀锤子金质勋章,然后又宣布了对我的任命,实在是有点突然。”

  “真羡慕你,年纪轻轻就当上副总理,看来苏联有救了。”同时穿越者的卡蒂娅,对于丈夫的升迁,感到羡慕和激动。

  “苏联现在虽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我相信,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这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而我,只不过是斯大林同志的助手。换做是另外一个人,只要坚决地走斯大林同志所主张的路线,我们的国家,就会无比强大!”

  很明显,曼图洛夫说的这句话并不是真心的,虽然附近只有他们俩人,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说话还是要小心一点,否则就会暴露他作为穿越者的身份。

  曼图洛夫并不敢说出作为来自2世纪穿越者的看法,而是改用当代布尔什维克常用的口吻来评价这一个未来会解体的国家,就连表情也十分逼真,毫无异样。

  同时穿越者的卡蒂娅起初还以为曼图洛夫已经习惯了特权阶级的生活,逐渐失去了为人民奋斗的意志,成为一名典型的,斯大林时代的官僚。但很快,她看见一个身穿中将军服的人出现在眼前,这才明白生了什么事,于是连忙转换了话题。

  “沃罗佳,这座别墅真大!环境真好!屋里摆满了地毯、高加索的金银器皿和贵重瓷器,还像一个大庄园那样,有花园、暖房和马厩!”卡蒂娅趴在曼图洛夫的怀里,装出一副休闲的样子。

  “是啊!屋里的地毯都是最上乘的,不少家具是用最上等的非洲黑檀木制作的。”曼图洛夫讽刺地说道:“莫洛托夫同志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都是巨大的,这样的生活,是他应得的。”

  “年轻人,”这个时候,一个身穿西装,带有高加索面孔的人走了过来,说道:“只要你们努力工作,迟早会过上这样的生活。”

  曼图洛夫总觉得眼前高加索人有点熟面口,从他那套整齐端庄的西装,还有那股略带霸气的气场上判断,这个高加索人看到是个不小的人物,肯定是苏联特权阶级的一份子,但他的职位,绝对不会比自己高。

  曼图洛夫站起身来,就像个年轻的共青团员那样,对眼前这个位高权重的干部露出一副尊敬的笑容。“请问您是伊万·特沃西扬同志吗?”

  高加索人伸了下衣袖,那件从英国进口,用上乘布料纺织的西装,并没有一丝的皱褶。相比之下,曼图洛夫那套苏联制造的西装,无论是面料还是纺织技术,都差一个档次。

  “没错,就是我。”特沃西扬打量着曼图洛夫那淳朴的打扮,还有那副年轻的脸,“我们在哪里见过面?”

  “上次全联盟**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我见过您。”

157 造舰困难



  “18大的时候?”特沃西扬怎么想,都记不起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谁。“请问您是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还是会场的工作人员?或是哪位委员的助手?”

  

  曼图洛夫热情地笑着,说:“特沃西扬同志,当时我还是新西伯利亚州的代表,在中央…委员会选举的时候,给您投下了支持的一票。”

  

  特沃西扬还以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正在向自己套近乎,通过自己得到更好的位置。这么强调当年给自己投过一票,不是套近乎是想干什么?

  

  “谢谢你的一票。”特沃西扬只是轻轻地感谢了一票之恩,并没有打算给这个小小的代表一个攀附的机会。“好吧,你们俩慢慢聊,我进去看看。”

  

  “特沃西扬同志,”正在特沃西扬刚要动身离开的时候,曼图洛夫一手捉住了他的肩膀,“我有些事情要跟您商量。”

  

  “您有事找我?”特沃西扬一脸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本来打算明天过来找您,商量一些有关建造苏维埃级战列舰的事情。现在我们难得见面,干脆就在这里商量清楚吧。”

  

  一听到是有关建造苏维埃级战列舰的事情,作为造船工业部长的特沃西扬,自然就没有了推却的理由。但是在开始商量的时候,怎样都得先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吧。“请问您是?”

  

  曼图洛夫伸出了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叫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您叫我弗拉基米尔就行了。”

  

  特沃西扬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是分管重工业和建设部门的副总理,是自己的上司。他连忙握住对方的手,热情地说道:“原来是曼图洛夫同志啊!我也想跟您反映一下,我们造船工业部在建造苏维埃级战列舰时所遇到的困难。”

  

  “我找你,就是想帮你解决这些困难的。

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

  94年3月9日,不但是莫洛托夫五十大寿的日子,也是苏联人民委员会改组的日子。

  纺织工业人民委员阿克列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提前一个月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主管轻工业和消费工业。

  建设人民委员曼图洛夫,也被委任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主管重工业、国防工业,以及建设方面的工作。

  由于两位年轻人的加入,而其他的副总理又继续保留原有的职位,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数目从六位升到了八位。

  除了人手的增加以外,各个副主席的分工都做出了一些调动。原本负责国家工农业经济管理的卡冈诺维奇,现在只管农业和交通运输。

  安纳斯塔斯·米高扬继续主管对外经贸,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管国家计委,维申斯基主管国家的法律和执法部门的工作,布尔加宁管工信、财政和国家银行,唯一的女副总理罗萨莉亚·谢姆丽卡则分管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人民委员会的主席依然是莫洛托夫。

  而在改组当天的晚上,所有副总理,都去了莫洛托夫的别墅,出席总理的生日晚宴。

  莫洛托夫的别墅是一个沙俄贵族留下来的庄园,有一个很大的花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