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苏联-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曼图洛夫不喜欢的话,他完全可以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指出乌斯季诺娃同志在纪律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她加以惩罚。

  只不过,曼图洛夫这个人比较大度,说话也比较随和,对于乌斯季诺娃这种半带挖苦的言论,他只是选择了一笑置之。

  “乌斯季诺娃同志,这几座工厂是生产什么的?”曼图洛夫站在秋明工业区的外边,看着一座座簇新的厂房,感受着到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乌斯季诺娃指着相应的位置,说:“这座是炼油厂,这座是合成橡胶厂,那座工厂生产轮胎和坦克用胶圈……”

  “合成橡胶厂?我们去参观一下吧。”

  乌斯季诺娃听到后,大感惊讶,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曼图洛夫一来就要参观合成橡胶厂,而不是比较著名的炼油厂。

  为了避免工厂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在曼图洛夫这样的大员面前丢脸,乌斯季诺娃还特意给炼油厂那边下达了照会,要求他们做好准备,但却忘了通知合成橡胶厂那边。

  本来,按照曼图洛夫的助手所提交的行程,他只会去参观“石化工业设施”,顺便去看看那条大名鼎鼎输油管道。

  但就在刚才,乌斯季诺娃一提到合成橡胶的时候,曼图洛夫再次想起了他来访的目的就是视察一下合成橡胶的生产和供应情况。而这个“石化工业设施”里,就包括了合成橡胶厂还有秋明炼油厂。

  “好吧,我带您过去。”

  曼图洛夫他们一行人走进了合成橡胶厂里,站在工厂门口的厂长看见这么大的阵势,还是由前市党委书记领头的,判断出他们的来头肯定不小。

  乌斯季诺娃把厂长叫了过来,给曼图洛夫介绍道:“这位是秋明合成橡胶厂的厂长马克西姆特鲁索夫同志。这位是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委员会委员弗拉基米尔曼图洛夫同志。”

  曼图洛夫习惯性地伸出了右手,说:“特鲁索夫同志,很高兴能认识您,您叫我弗拉基米尔就行了。”

  特鲁索夫握住曼图洛夫的右手,笑着说道:“副主席同志,我也很荣幸能够见到您,欢迎来到秋明合成橡胶厂视察。”

  “特鲁索夫同志,”曼图洛夫礼貌地说:“麻烦你带我去参观生产线,把总工程师叫过来,有位同志想跟他讨论一些事情。”

  “好的,请您稍等一下。”厂长特鲁索夫派人把工程师叫了过来,介绍道:“曼图洛夫同志,这位是我们的总工程师,德米特里列米佐夫同志。”

  “列米佐夫同志您好,”曼图洛夫指着身后的一位老人家,对工程师说:“这位是阿列克谢法沃尔斯基同志,他想跟您交流一下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法沃尔斯基同志也来了?”列米佐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名鼎鼎的化学家,苏联合成橡胶产业的始祖阿列克谢法沃尔斯基居然来了这里!

  法沃尔斯基是苏联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他对俄罗斯的化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学生谢尔盖瓦西列耶维奇列别杰夫就是顺丁橡胶的发明者,也是苏联合成橡胶工业的始祖之一。

  1932年,在列别杰夫的指导下,欧洲第一所合成橡胶厂就在苏联的雅罗斯拉夫尔落成,名为第一合成橡胶厂开始投产。

  不幸的是,列别杰夫在第一合成橡胶厂落成后的两年去世,他的博士指导教授法沃尔斯基则继续在合成橡胶的领域上研究下去。

  他不断地对苏联的合成橡胶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良,以提升合成橡胶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苏联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为了表扬法沃尔斯基的贡献,

  列米佐夫握着法沃尔斯基的手,说:“法沃尔斯基同志,您的到来是我们秋明合成橡胶厂的骄傲啊。我们厂里的所有工程师都很想向您学习呢!”

  “别这么说,能来到苏联最大的合成橡胶厂也是我的荣幸。”法沃尔斯基已经八十一岁了,但他的声音依然有力,“看见祖国的化学工业发展起来,我就已经满足了。”



268 鄂木斯克


  法沃尔斯基的到来让秋明合成橡胶厂的人们大感意外,这也完成了法沃尔斯基视察全国最新合成橡胶厂的愿望。

  本来,法沃尔斯基这个八十岁的老人家并不知道曼图洛夫要出访西伯利亚的消息。

  只是在出发之前的几天,曼图洛夫刚巧去了法沃尔斯基那里讨论苏联合成橡胶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听取一下法沃尔斯基的看法。

  就在交流的过程中,曼图洛夫无意中说了自己过几天之后要去秋明合成橡胶厂那里视察,说那里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其中有些设备还是从美国引入的。

  结果这样一说,就引起了法沃尔斯基的兴趣,他很想看看苏联最新最重要的合成橡胶厂发展成什么样子,也想了解一下那些从美国引进的设备究竟是怎么样的,和苏联自己的设备相比,哪个更好。

  法沃尔斯基一时兴起,说想去那边看看。曼图洛夫听到之后,为了“实现老人家的愿望”,就决定把法沃尔斯基列入了考察团的名单内。

  但是,法沃尔斯基都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家了,走趟远门过去出了事怎么办?更何况他还是苏联最重要的其中一名化学家,是难得的人才,万一他出了什么意外,就会给国家的科学发展造成损失。

  为了保证法沃尔斯基的身体不出闪失,曼图洛夫专门请来了两位护理人员跟在法沃尔斯基的身边,时时刻刻地照顾他。这个安排让法沃尔斯基感到十分满意,也保证了他的身体不会在这趟远门中出现问题。

  秋明是曼图洛夫访问的第一站,这个人口只有十几万的小城市并没有多少东西值得他看上几天的。

  看完秋明的石油化工企业,了解了当地的石油产业之后,他就坐上了火车,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往东而去,赶往他的下一个目的地鄂木斯克。

  鄂木斯克是西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仅次于新西伯利亚。此时的鄂木斯克是鄂木斯克州的首府,在秋明州还没成立的年代,秋明地区仍然受到鄂木斯克州管辖,而鄂毕河产油区的大部分地区也位于鄂木斯克州境内。

  作为鄂木斯克州党委排行第三的书记,乌斯季诺娃也顺便要从秋明到鄂木斯克一趟,所以又搭上了曼图洛夫的顺风车,往东而去。

  一座座工厂出现在曼图洛夫的眼前,厂房边高耸入云的烟囱排出阵阵的废气。这是工业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环境遭到破坏的标志。

  在这个时候,环境保护的概念并没有得到重视,污水和废气处理技术也不成熟,工业所产生的污染比较大,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比较大。

  鄂木斯克州的发展模式和其他苏联城市一样,都比较集中发展工业,就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鄂木斯克逐渐发展为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

  在那里,一座又一座的工厂拔地而起,其中就包括了鄂木斯克奶酪加工厂、科西斯基厂,而那里原有的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还有西伯利亚农业机械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除此之外,一家编号为166的飞机制造厂也在鄂木斯克建了起来,生产包括图…2轰炸机在内的图波列夫系列作品。

  可惜的是,列宁格勒的174厂却因为列宁格勒暂时未受战火波及的缘故,没有搬迁到鄂木斯克,这样,鄂木斯克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成为一个坦克生产中心。

  即便如此,鄂木斯克依然发展成是一个重要的后方工业生产基地,为前线提供轰炸机和无线电台等战略物资,对这场卫国战争具有一定的贡献。

  然而,在工业化的同时,却引发了不少问题。因为工业化的缘故,导致原本人口就不怎么多的鄂木斯克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唯有以引进农村人口,或是引进外来人才的方式来补充人力资源。

  但人力资源一多,城市人口一涨,又会带来房屋供应紧张的问题。以当时的建筑技术来看,要在短时间内建成这么多住房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很多苏联的工业城市都得实行“共用公寓”的政策,让几户人分享同一间公寓,把人塞进去。

  幸好,在曼图洛夫当上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之后,他随即就在新西伯利亚建起组装式公寓来。这种组装式公寓施工效率快,速度高,而且成本又低,能够在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

  就在曼图洛夫上台一年半之后,新西伯利亚的住房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莫斯科的两倍,也为曼图洛夫争取到人民的支持。

  新西伯利亚的成功引来其他地区的争相效仿,鄂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斯克边疆区、斯维德洛夫斯克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的政府也派出了考察组前往新西伯利亚考察这边的公寓建设工作,从中学习。

  而新西伯利亚州也派出了相关的专家前往这些地方,协助他们建造新式公寓。

  从1939年开始,西伯利亚各个城市都开始出现了曼图洛夫式公寓的踪影,而在卡蒂娅当上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之后,也把曼图洛夫公寓带到了莫斯科那边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莫斯科住房供应上的问题。

  随后,俄罗斯西部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乃至高加索、中亚等地也开始建造这种组装式公寓,使得曼图洛夫的名字伴随着这种公寓的建设潮而传播开来。

  大致上,鄂木斯克的发展模式大致上和西伯利亚其他工业城市没啥区别,值得看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曼图洛夫一行人在鄂木斯克工业区那里转了一圈,参观了几家重要的工厂,去鄂木斯克州委那里开了一场会之后,就赶上夜晚的火车,去新西伯利亚了。



269 新的盟友


  “莫洛托夫先生,现在的情况我想您应该知道。? ? 自从12月7日那天,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向轴心国集团宣战之后,我国就已经站在了反法西斯的阵线上。

  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其中一份子,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将会给同盟国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经济上的帮助,还有物资上的帮助,以协助包括贵国在内的同盟国成员得到足够的战略物资,以支撑这一场战争的进行。”

  说话的,是美国驻苏联大使劳伦斯·斯坦哈特。

  斯坦哈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在1933年以竞选助手的身份协助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就被罗斯福任命为美国驻瑞典大使,从此展开了他的外交生涯。

  他辗转地,在1937年调任美国驻秘鲁大使,1939年受到罗斯福的重视,派到了苏联这样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和苏联结下了缘。

  “斯坦哈特先生,”莫洛托夫坐姿端正,面容祥和地道:“我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感谢贵国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正义的一方,站在我们正义的阵线上。

  同时也感谢贵国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提供的物资上的援助。

  但这些物资对于我们的战况有一定的帮助,但起到的作用却相当有限。

  无论作用如何,我们都感谢贵国对我国提供的支援,使我们的战士们能够得到更加充足的物资。”

  莫洛托夫的话听上去还很顺耳,但实际上,他内心想表达的意思却是:“你们美国人就给了我们这么点物资,帮助是有,但作用小的很,小得和不给一样,那给和没给有啥区别?”

  斯坦哈特也猜到了莫洛托夫的想法,美国在苏德开战以来确实给了苏联一点援助,但这点援助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军队人数达到一千万的大国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帮不上什么忙。

  “莫洛托夫先生,”斯坦哈特和善地说道:“罗斯福总统先生早已经对世界的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也明白了和苏联合作,支援反法西斯战争的价值所在,所有从今年十月开始就已经向贵国提供武器装备和其他物质上的援助。

  虽然援助的数量并不多,对贵国战事的帮助有限,但这是我们作为中立国能提供的最大援助。这些援助是在不影响我国与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提供的,我们希望能够在帮助反法西斯阵营的同时,又不卷入这场战争之中,以免我国人民受到战争的波及。

  希望您能够了解我们的处境。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日本在毫无预兆之下,偷袭了美利坚合众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

  这种行为,等同于向美利坚合众国宣战。我国绝对不容忍这种行为,所以我们的国会通过了向日本宣战的决议,德国和意大利随后也向我国宣战,从这开始,美利坚合众国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盟友。

  对于我们的盟友,美国会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我们不但能够向贵国提供卡车、火车头、电台等战略物资,还能够提供一些武器装备,包括枪械、飞机、坦克等武器,而且数量绝对不会少。

  就在不久之前按,罗斯福总统亲自给本人了电报,重点提到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就是苏联的利益。

  我希望莫洛托夫先生您,还有斯大林先生、苏联政府,也能考虑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对于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事情做出一些调整。”

  斯坦哈特的话语里,其实也带有另外一层意思,大概就是:“我们美国会给苏联提供更多的援助,而且数量不会少,但条件就是你们必须要考虑我们美国的利益,不要再做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事情。”

  “斯坦哈特先生,我再次感谢美国对我国提供的援助。”莫洛托夫依然微笑着,说道:“和提供装备相比,我更希望贵国能够提供更多卡车、火车头等运输载具,还有罐头、粮食、茶叶等军需物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无线电台、雷达等电子设备。

  在原材料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铝材,还需要橡胶、装甲钢、航空燃油等物资。”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里,苏联都不缺乏武器装备。事实上,苏联的火炮和迫击炮产量在整个二战期间位居世界第一,而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的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二,装备根本就不太缺乏。

  但是,苏联的卡车产量却位居世界第五,整个二战期间也就生产了26。5万辆卡车。而美国援助苏联的卡车数量却达到了42。7万辆,比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生产的卡车数量还要多。

  除此之外,苏联的火车头数量也很缺乏,导致苏联的火车数量不足,铁路系统难以负荷上千万军队的后勤需求。

  而苏联的电子工业展基础本身就不太好,电台的产量并不足以让一支人数达到一千万人的军队完全配备,导致军队在通讯上和指挥上出现困难。部分坦克部队也因为没有配备无线电台的缘故,而要靠旗语指挥,作战时难以协调,严重地影响了作战效率。

  铝材和橡胶的缺乏也导致苏联的飞机、卡车和坦克的生产因为原材料供应的问题而受到影响,飞机缺乏铝材,结果大部分飞机只能用木材来制造;而卡车、坦克也因为缺乏橡胶,而影响了轮胎和炮塔胶圈的生产,坦克唯有采用全金属车身,削弱了部分性能。

  至于粮食供应的问题,在曼图洛夫所在的这个时空里,苏联军队的食物供应倒不怎么缺乏,毕竟乌克兰这个大粮仓并没有尽数落入德军手中,而西伯利亚、哈萨克等地区也开垦了不少土地进行耕作,粮食产量倒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只是苏联的食品工业不太达,罐头食品的产量并不足以供应上千万军队的所需。再加上苏联的军队一向有配给茶叶的传统,但苏联的茶叶供应太少,导致苏联出现了罐头食品和茶叶供不应求的问题。8



270 找问题


  美苏新一轮的租借法案还没有定下来,曼图洛夫就已经开始在后方指导生产工作了。

  美国提供的援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保障苏联后方的工业生产足够维持上千万军队所需。

  在历史上,美国援助对苏联抗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西部大部分发达地区被占领的情况下,苏联失去了基辅、哈尔科夫、顿巴斯等多个工业中心,严重地影响了苏联的工业生产。幸好苏联建设人民委员部和撤退疏散委员会的工作效率高,及时将大部分重要的工厂搬迁到大后方,在短时间内重新投产,苏联对外国援助的依赖性将会更大。

  除此之外,苏联的粮食产量却因为乌克兰这样一个“大粮仓”的沦陷而大受影响。但农田又不像工厂那样能随便搬走,结果苏联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要不是美国给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援助和罐头等物资,恐怕苏联真的要面对粮食不足的问题。

  幸好,在这个时空里,乌克兰并没有悉数落入德国法西斯手中,乌克兰农民像往常那样耕作,在1941年年底收割了他们辛辛苦苦种下来的粮食。

  

  而且,在曼图洛夫担任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期间,就利用着西伯利亚可耕地面积大的特点,大搞土地开垦工作。

  同时,他也对新西伯利亚179厂的扩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提高了179厂的生产规模,提升了农业机械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西伯利亚,乃至于整个苏联的农业机械化发展。

  另外,乌克兰的工业体系也因为德军兵锋未到的缘故得以继续生产,而曼图洛夫同时也在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地提前建立了新的军工企业,发展了多个工业区,让苏联的工业生产比历史上的这一时刻还要发达不少,所以物资的供应也更加充足,对外援的需求和依赖性自然也就减少了。

  但尽管如此,苏联政府依然希望能够从美国获得更多的援助。一来,是因为苏联的部分工农业产品比较缺乏,不足以供给军队所需。二来,是想占更多的便宜,就算苏联不缺坦克,不缺石油,不缺钢材,但也照样要求美国提供这些物资,这不是占便宜还是什么?

  便宜是要占的,但这并不代表苏联就可以靠占这点便宜过日子。无论是对曼图洛夫,还是对斯大林来说,美国的援助只能算作是一点补充。最重要的还是要搞好苏联自身的工农业生产,尤其是西伯利亚、乌拉尔、中亚这些后方地区的工农业的生产。

  为此,刚成为国防委员会委员,身兼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曼图洛夫,就专门从莫斯科赶到了西西伯利亚,专门去这个自己曾经一手建设过的地区视察、指导一下,确保西伯利亚这个战略大后方的生产不出问题,能够从后方向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兼副国防人民委员,我们新西伯利亚州的前任州委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曼图洛夫同志!”

  曼图洛夫在一片掌声中,再次来到了新西伯利亚州委的会议室里。

  以前他还是新西伯利亚州党委第一书记的时候,经常在这个会议室里召开州委会议。

  但自从他离开新西伯利亚,去莫斯科任职之后,他就再也没来过这个会议室了,直到这一天他从莫斯科过来,以中央代表的名义前来视察,这才有了回到这里的机会。

  曼图洛夫扫视了在座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是熟人了,其中包括了现任新西伯利亚州党委第一书记契尔年科,还有各个市委和当地国营大厂的领导。

  除了新西伯利亚州委、各市市委和厂代表以外,出席这场会议的还有克拉斯诺亚斯克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帕维尔赫里斯托弗罗维奇库拉科夫、鄂木斯克州党委第三书记维罗妮卡乌斯季诺娃。

  “好了,同志们,”曼图洛夫走到了他的座位前,站着说:“我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你们。”

  曼图洛夫坐了下来,双手合拢地,放到会议桌上,说道:“今天我来呢,并不是来跟你们叙旧的,而是代表国防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防人民委员部、建设人民委员部、红军总政治部,来向大家了解一下工作。

  开始之前,我先代表中央感谢大家对西伯利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你们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掩饰的。

  今天我来主要就是想跟大家了解一下西西伯利亚工农业生产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果大家有困难的话,不妨跟我说,我们国防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一定会向大家提供帮助。”

  曼图洛夫一回来,就展现出一副急于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在座的新西伯利亚干部们回忆起曼图洛夫担任州委第一把手的日子。

  这是曼图洛夫一贯的行事风格,正是这种“积极寻找问题,尽力解决问题,积极寻找不足,尽力弥补不足”的态度,让新西伯利亚的社会、经济情况得到了改善。

  在他在任期间,新西伯利亚党组织、政府解决了很多埃赫在任期间留下来的问题,为新西伯利亚的经济、民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