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杨释的启发了,高敬宗很自然的想起了后世伟人在面对苏联核讹诈的时候,采取的核捆绑战略政策,让贫穷落后的中国,安然渡过了最危险的境地。随着高敬宗的开解,众北府军将士终于明白了高敬宗的真正目的,他们也明白了,此时北府军正面临生死存亡,如此悬殊的力量差距,只能另辟跷径,否则那就是死路一条。

    此时,北府军改变了战略。而是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原本在籍戡主持之下,挖出的大量壕沟,在交通要道地段,进行填充。而百姓也被高敬宗采取人海战术进行武装。有兵刃用兵刃,实在没有铁质兵刃,就是木枪、木矛、木盾。所谓的木枪、木矛,就是利用坚硬的拓木为杆,在削尖枪头或矛头,然后放在火中简单硬化处理,事实上这种木枪木矛的威力也不容小视。

    尽管木枪不易刺穿铁质铠甲,但是对于轻质布甲或轻质皮甲都有一定伤杀力,特别是对付无甲胄的敌人,杀伤力仅仅也相当可观。没有弓箭,那就打造简单的竹弓或投石机,反正北府军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对于投石机,高敬宗自然还是采取当时在谪仙谷时捣鼓出来的配重式投石机,和中国传统的投石机相比,配重式投石机(既襄阳炮)功效利用率更高,抛射射程远,威力也更大。有十数万人可以利用,就可以在睢县县城摆上数十上百具投石机,保持高密度发射,这种远比弓箭射程要远的投石机,对于攻城部队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就在这个时候,高敬宗还开足马力,利用手头的资源,连哄带骗,利用舆论攻势,宣扬鲜卑人要灭亡华夏,为了子孙后代活得像个人样,兄弟姐妹们赶紧起来反抗吧。

    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下,北府军各地每天都有乞活武装、流民、流寇或落单的百姓前往北方投奔。与此同时,更加可喜的是江南士族集团,在思来想去之后,终于同意了高敬宗的要求。一百万石粮食和大量装备物资从临海港启运,快则半个月,慢则二十天这批数量庞大的物资便会运抵不其。

    经过四天的整理,高敬宗从北府军各中郎将府中抽调一万七千余名将士,加上从江南招募的六千新军,成立北府军水师部队。新成立的水师高敬宗命“小舅子”祝英庭担任水师中郎将,然而高敬宗这个神经粗大的家伙,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这个“小舅子”其实并不姓祝,而是姓谢。陈郡谢氏出身,单名一个玄,表字幼度。

    北府军水师中郎将府是北府军第十个中郎将府,下辖第三十九折冲府、第四十折冲府、第四十一折冲府、第四十二折冲府共四个折冲又两个团。

    战舰除了部分少数自建之外,而江南士族集团与新安商盟的三百三十九艘大小不等的平底船、走河船、海船以及舢板将在不其进行紧急改装,最终成为北府军水师的战舰。

    当然北府军新成立的水师中郎将府,力量相当弱小,与东晋规模多达四千余大小战舰的东晋水师相比,简直就是小孩与大人的差距。但是燕国却不一样,燕国虽然在灭亡冉魏时候,缴获了冉魏国长水军的大大小小战舰共四十三艘,拥有兵员一千余人。尽管高敬宗的水师是初步组建,但是在这个时候,水师可不是后世那样需要数十上百年才能形成战斗力。

    在这个时代,水面战斗,主要还是依靠跳帮作战与接弦战为主,拼的就是船多人多,北府军水师中郎将府再如何弱,也拥有两万余名将士,三百多艘大小船只,堆也可以堆死他们。

    拥有这么一支水师,足可以让高敬宗将燕国军队阻拦在黄河之北。

    想想也是如此,三百多艘大小舰船,无论如何也可以阻挡燕军渡河。只要燕军没有办法大规模渡河,对于高敬宗来说,那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本章完)

第341章 改制

    北府军作为一个藩镇性质的地方军事集团,让高敬宗对北府军不甚满意。东晋朝廷正式封他为夏邑国王,正式的官职也是安北大将军。在东晋朝廷的正式文献中,北府军这个称号事实上已经消失了。

    东晋朝廷已经正式命其为夏军,而私底下民间的称呼则是高家军。高敬宗决定创立自己属于政治制度。高敬宗并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对政治制度的了解非常粗疏,政治眼光也不成熟。然而夏国已经成立,没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是肯定不行的。

    照搬晋朝也是不行的,完全脱离时代背景搞现代政治也不行。在高敬宗从建康返回之后,就与籍戡、封雷、崔逞、张玄之、陆永华、大司马陈应、内卫徐敬宣进行秘密磋商。而高敬宗终于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见识,终于弄出个四不像又八面光的制度。

    作为东晋朝廷的藩国,冒然称省、部肯定会招来不必要的事非。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改称为院。内史院对应该代替东晋的中书省、以秘书院代替东晋朝廷的门下省,以督察院东晋的尚书省。

    三省之下,下设六部,当然部这个组织机构不是夏邑国可以设立的,所以高敬宗取巧改为六司、既户司对应东晋的左民部。以兵司代替东晋的五兵部、以礼司对应东晋的殿中、以工司对应东晋的田曹部。三院长官称为院长、各司仍坚持原称,为各司参军。

    在成立挂着不同名目旗号的三省六部确立以后,各司各辖四曹,合称二十四曹事。夏国废除“太仆寺”、“大理寺”、“仆射”、“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之类名目繁多叫老百姓听了就头晕的机构名、官名。以崔逞领内史院、以杨释领秘书院。而籍戡则正式脱离军职,领督察院。

    此时夏国三省长官已经出炉,将来的中书令就是崔逞,尚书令则是籍戡,门下侍中则是杨释。六部尚书,事实上也没有太大变动。张玄之领司吏参军,掌握设吏选曹、司封曹、司勋曹、考功曹,掌管夏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各谓六部之首。

    而陈应则改任司户参军、掌司元曹、司度曹,司珍曹、司庾曹。以封雷为司兵参军,掌武选曹、职方曹、车驾曹、武库曹四曹。以崔逞兼领司礼参军掌仪制曹、主客曹、祀祭曹、精膳曹。以王嘉任司工参军,管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曹。

    至于北府军,别说东晋朝廷感觉疑惑不解。就连高敬宗自己同样不太清楚。所以趁着这个机会,高敬宗决定完成对部队的整编。

    在高敬宗的这个规划中,北府军将作为历史名词,彻底消失。夏国军简称夏军,作为一个没有固定编制的军队,军以下应该辖若干个师。每个师下辖二至五个战兵旅,一个工兵旅,一个辎重旅、还有师直属越骑团、战场救护团。一个旅下辖二至五个战兵团、外加一个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救护营、一个斥候营。而每团则下辖二至五个营,营以下要辖三至五个战兵队一个辎重队、一个工兵队、一尖兵队。从上至下,建立五级指挥体系。既师、旅、团、营、队。部队番号采取一二三四……这样以来,每个整个编营,将最少辖三百至五百人之间。一个团在一千八至两千人之间。而一个旅将在六千至一万之间。每个师将在一万五千至三万人马之间。

    原北府军下辖第一、至第八亲卫、水师共十个中郎将府。在高敬宗的军改中,夏军下军共改为九个师。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五个师统一改编成甲等师,既每个师下辖五个旅,每个旅辖五个团。全师人员满编达到三万余人。第六、第七、第八师则属于乙等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战兵旅、一个辎重旅。每个旅下辖三个团,全师一万八千余人。

    原第八中郎将府中郎将刘牢之调任第一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一中郎将府中郎将胡光,调任第二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七中郎将府中郎将田洛,调任第三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五中郎将府中郎将聂彦适,调任第四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二中郎将府中郎将张屠,调任第五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三中郎将府中郎将苏固,调任第六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四中郎将府中郎将刘孟,调任第七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一中郎将府中郎将冉裕,调任第八师担任师都指挥使,原亲卫中郎将府中郎将魏大福,担任第八师副都指挥使。

    水师中郎将府仅仅改一字,改为夏国水师。由祝英庭担任水师都指挥使。

    与此同时,将徐敬宣的内卫一分为三。负责对外区域侦察细作和情报人员归兵司兵参军封雷直接管辖,归职方曹。原负责监视内部官员和细作和暗桩,仍属徐敬宣管辖。而原属内卫系统,将领的各级监军,各统一划归督察院籍戡负责管辖。

    夏国内部同样制定了属于夏国的官员品阶,由于夏王高敬宗属于超品,全部定为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个品级。

    一个职务对应一个正品,初任下降一级,两年转正品,有功或任满年限可提升一级。比如各职司参军职务对应东晋正三品尚书,初任职职参军的官员则下降一级低配正四品,任满两年合格,转从三品,任满五年或者政绩卓著,可以升为正三品。连续担任同一级别的职务,时间可累计,比如封雷初任司兵参军,定级正四品,一年后调任司礼参军,两边累计满两年,即可荣升从三品。

    夏国三院院长,按制应该是正二品。但是高敬宗全部都给他们下调一级,低配评为正三品。各司参军与州刺史平级、各曹主事,与郡太守平级。而军职同样也定品。师都指挥使为正四品低配。旅指挥使则为正五品低配。团指挥使则属正六品低配。营都指挥使与县令平级为正七品低配。队正则对应各县尉、为正八品。

    若是在寻常岁月,这种自行设置军事建制编制和自设政治行政编制级别的行为不啻于公然谋反,然而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偏远州刺史自家便是土皇上,在自己的地盘上谁当多大地官刺史说了便算,只要奉东晋朝廷的正朔,不擅自称王称帝,东晋朝廷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话又说回来。一旦像张祚、慕容隽一样自己称王称帝了,只怕其自身的实力也便出东晋朝廷的控制能力了,到时候朝廷除了装聋作哑,依然没有啥好办法可想。

    (本章完)

第342章 长安急信

    高敬宗虽说还不是皇帝,但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在这个拥有几千兵马都可以称王称帝的年代,高敬宗如果不称帝,那么人们才会奇怪呢。

    高敬宗的改制,在北府军内部掀起了剧烈的反应。首先是高敬宗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天下的野心。

    南北朝时候,有实力的想自己称帝,没有实力的也想混个从龙之功。至于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他们才愿意吊在东晋这个朝廷上。

    在高敬宗将籍戡从空头大帅的实职,其实籍戡还是相当满意的。这等于高敬宗却监察大权交给了他。至于其他将领,也没有胆量反驳高敬宗的这个认命。

    事实上,高敬宗也是出于团结的目的,并没有将冉魏系将领一脚踹开,因为他高敬宗也知道,如果他真这么做了,估计慕容雋做梦都会笑醒。

    北府军原各中郎将府中,第一中郎将府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军,装备好,将士训练也好,而且战斗力也最强。高敬宗不动声色的将胡光调开,不是因为他对胡光不放心,而是避免第一中郎将府形成胡光的私军。一旦失去制衡,那么对于胡光和某些心机不纯的人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成立三院六司二十四曹,就是加强了高敬宗对军政两方面的直接管控,经过全军整编,各师之中辅兵兵力都超过三分之一。这样以来,非但不会降低夏军的战斗力,而且会增加全军机动性和战斗力。

    政务整编徐敬宣没有意见,可是对于军队整编,他却非常担心。所以在高敬宗改制之后,显得顾虑重重。面对徐敬宣的担忧,如今成为正四品司户参军的陈应却不以为然。

    徐敬宣在老张汤饼铺的密室里向陈应抱怨:“真是搞不懂,大都督,不,夏王这是搞得哪一出?”

    陈应那张大胖脸上的笑容渐渐不见了,他的眼睛愈加眯缝了起来:“以往你不是吹嘘你自己会帝王术吗?连这么简单的制衡之策都看不明白了?”

    “哼”徐敬宣冷哼道:“无缘无故,全军大调整各中郎将对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应冷冷的道:“能有什么!”

    “唉,陈胖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徐敬宣冷着脸,认真的道:“我不是反对夏王将各中郎将对调,而是不能这么急,应该缓缓图之,每一次两个师一起对调,这样以来,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就可以了!”

    “你要晓得,夏王已经回来了。”陈应笑嘻嘻的道:“他们想趁夏王不在的时候在暗里地着搞事情,多少会有点麻烦。可是现在夏王回来了,他们按兵不动最好,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怎么会是自寻死路呢!”徐敬宣愁眉不展:“他们可以控制着过半军队,要是……后果不堪设想。”

    “你想的太复杂了!”陈应道:“咱们二十余万大军,谁敢朝夏王亮兵刃动刀子?”

    徐敬宣眼前一亮,兴奋之色。

    正如陈应所料一般无二,高敬宗的军该进行得非常顺利,无论胡光、张屠、苏固、刘孟、聂彦适、刘牢之、田洛、魏大福、冉裕等将领心中如何想,总之无人表露反对或不满。高敬宗背着手怔怔的看着天外云卷云舒,没人知道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开国国王究竟在想些什么。

    高敬宗的心,其实早就飞到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后世。六十年代起,中国和苏联边境领土纠纷渐渐升温,并趋于白热化。从年十月十五日至六九年三月十五日,苏联挑起边界事端四千一八十起起,军事部署上,由七十万人增加到一百一十四万人,并且不断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为侵华战争做准备。

    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六九年三月五日,在中央的会议上,主席提出“要准备打仗”,并且在战略动员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八大军区司令员也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部队,也都非常愿意指挥自己熟悉的将领,然而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国家利益与民族而不顾。

    事实上高敬宗所面临的局势,比中苏交恶期间更加危险。如果不对调中郎将,当然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不过面对从上到下数万部队,难保没有人出现其他心思。在那种情况下,各中郎将府的中郎将也最容易发现不好的苗头,但是他们却会因为私谊或盲目的相信,在没有绝对证据,就是选择相信。然而等到能找到绝对证据往往就晚了。

    所以,高敬宗只有赌一把。很显然,高敬宗这一次赌赢了。每一个新调任的中郎将师都指挥使,在面对新的部将的时候,为了方便指挥,肯定会第一时间深入了解,而且也没有上下串通一气的可能,从而避免整建制投降、叛变的事件发生。

    站在高敬宗的位置上,他已经不允许犯错了,任何一个小的疏忽,就有可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因而丧命。

    高敬宗在浮想联翩的时候,睢县县城西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突然一只白色的信鸽悄然落下。负责照看信鸽的仆役赶紧抓起一把谷子慰劳这只辛苦的鸽子,就在鸽子欢快的吃着谷子时,仆役从鸽子的小腿上取下绑着的细竹筒,仆役不识字,也不管上面写的什么东西,就拿着竹筒,前往后院书院。

    “主上,长安急信!”

    一身轻便宽松儒袍的王猛伸手接过竹筒,从小竹筒里取出一张莫约三寸长两指宽的小纸条,只见上面仅仅写着两个字。

    “速归?”

    王猛看着上面的字,眉头皱成一团。

    王猛暗想,他与苻坚有过约定,如果不是十万火急,苻坚在这段时间内绝对不会招他回去,然而偏偏以信鸽的方式,急招他回长安。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王猛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王猛突然喝道:“来人!”

    一名青衣劲装的北技士陡然出现在王猛身后。

    青衣劲装的北技士躬身施礼道:“请主上吩咐卑下!”

    王猛头也不回的问道:“最近长安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青衣劲装汉子道:“正月仇池公杨俊卒,杨梭子杨世即位,向长安称臣,请求内附。”

    王猛道:“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陛下不会招我回去!”顿了一顿,王猛又问道:“还有什么大事?”

    “铁佛部刘卫……”

    王猛打断了青衣汉子的话:“也不是这个原因。”

    青衣汉子道:“其他的就没服!”

    王猛喃喃的道:“不对,一定有大事发生!”

    “哦!”青衣汉子突然恍然大悟道:“对了,主上……高敬宗突然任命一定叫杨释的人为秘书院院长。”

    王猛仿佛脑袋中一道灵光闪烁:“这个杨释的底细查清了吗?”

    青衣汉子道:“应该是弘农杨氏之后,具体丙组正在跟进,如果不出意外,三天之后应该有确切的消息!”

    王猛道:“这个杨释府邸有没有安插咱们的人进去?”

    青衣汉子摇摇头道:“没有,这个杨释并没有在睢县城开府,而是住在都督府秘书院衙门里。咱们的人还没有办法靠近,不过已经这个杨释已经有七天没有露面了,应该已经不在睢县了!”

    “总算明白了!”王猛道:“原来问题出在这个杨释身上,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应该已经到了长安。来人……配马!”

    (本章完)

第343章 高敬宗的底气

    夏军各军积极整编,快速备战,新上任的夏邑国司兵参军封雷看着各地传来的消息,让封雷倍感担忧。由于原北府军控制了兖州的陈留郡、济阳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泰山郡、豫州的沛郡、鲁郡、谯郡、梁郡、陈郡、南阳郡、青州的齐郡、济南郡、乐安郡、城阳郡、东莱郡、平昌郡、高密郡、长广郡、胶东郡二十一个郡一百六十一个县。

    此时夏国的控制区域就是东西一千三百余里,自淮河以北至黄河以南的南北纵深也有一千五百余,在这片广大的区域内,消息传达有快有慢。涉及如此大规模的全军整编,肯定会不一纸命令马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就涉及整编后的装备、人员配置,各级军官的审批、考查还有适应新军制的训练,磨合。

    如果等全军整编完成,最快也需要半个月天,慢则一个月甚至更久。如果燕军在这个时候发动全线进攻,而夏军的战略部署尚没有到位,简单如同一盘散沙的军队,根本不用燕军去打,他们自己就放羊了。这个时候,时间对于夏军来说是最宝贵的。一旦燕军全线进攻,没有完成整编的夏军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对于封雷的担忧,夏国督察院院长籍戡同样深以为然。他提心现在的夏国重蹈冉魏的覆辙,走向上一次失败的老路。但是高敬宗却不以为然,因为最好的消息莫过于原北府军第一中郎将府在新任师都指挥使刘牢之的整编下,工作进展尤为顺利。目前第一师已经把四个战兵旅整编完毕,第一师下辖的一零一旅已经渡过黄河,而准备渡过黄河。第一师的第一零二旅与一零四旅,已经分东西挺进冀州北海郡。

    如果不出意外,燕国邺城应该接到了冀州方面的急报。这样以来,燕军原来制定的进攻计划肯定就会打乱的。只有不被燕军牵着鼻子走,夏军完全有机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高敬宗自信的指着沙盘上的标示道:“胡光的第二师最多还有三天就可以整编完毕,到时候第二师的五个旅就可以从兖州与冀州的结合部打进去,只要打冀州,那么咱们获得的空间就大得多了,我们看情况,配合第二师拿冀东地区,也可以向西配合第四师威胁魏郡,或者可以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咱们拥有黄河天险,根本不用担心后路问题。”

    内史院长崔逞望着沙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冀州青河崔氏的态度,可以左右我们夏军能否在河北立足,但是目前看,崔氏似乎还在观望着,除非我们可以完胜燕国……”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容易解决!”高敬宗望着徐敬宣道:“内卫方面抽调精干力量,潜入河北,联系各大门阀,向各大门阀交个底,本都督心中可是有一笔,他们的所作所为,本都督都记在心里,如果不想把路走绝,就做个聪明人。”

    身为崔氏出身的崔逞,一下子就站直了身子。士族门阀能够屹立不倒,主要就是靠站对队。一旦一个士族门阀站错对,那么下场是非常凄惨的。所以任何门阀,不会轻易绝对忠心于任何一个王朝。

    高敬宗非常清楚,古往今来,纵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显赫一时的大家族,无论是晋朝的王、谢大家族,还是民国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