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侯龛哼了一声,摆手道:“算了,无心之失,老子是怕延误工期,咱都小命不保。”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鲜卑士兵惶恐不安的大吼道:“敌袭,敌袭,汉狗舰队……”

    莫侯龛抬着一看,只见河面上出现一字摆开的三艘大型,这些大船正迎风破浪,高速航行而来。侯龛大吼道:“弓箭手,准备!”

    一时间鲜卑士兵和民夫奴隶们就炸了窝,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刚刚搭了不到一半的浮桥上,不少民夫和奴隶,甚至有鲜卑燕军士兵跌入河水中,瞬间消失在水面上。侯龛望着这乱糟糟的情景,拔出战刀,朝着乱跑的民夫奴隶,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乱砍。

    连杀十几名民夫和数名士兵,这乱糟糟的sāo luàn终于平息了下来。四五千名燕军gōng nǔ手站在浮桥上,搭箭上弦,严战以待。

    化名祝英庭的谢玄,把整个水师分十二个个舰队,第一至第九舰队每个舰队负责一百五十至至二百三十里不等的河面,而第十至第十二和中军舰队则作为机动支援力量,从荥阳至黄墟这二百多里的河面,属于夏国水师第四舰队的防区。第四舰队拥有三艘八槽船和四艘方艄和六艘鸟船共十三艘大小战舰组成。

    随着不其船厂对于改装战船工作的越来越熟练,夏国战船改装工作的进度越来越快。几乎每天都可以让十数艘大小战舰加入夏军水师。如今的第四舰队除了这十三艘大小战舰,还有过半的战船还没有改装完。一旦全部改装完毕,每支舰队将拥有高速六艘鸟船、二十二艘方艄沙船,四至八艘不待的八槽船。

    其实早在慕容评刚刚选择柳园渡作为渡河地点时,第四舰队其实已经发现了燕军的举动,不过第四舰队担心慕容评只是声东击西,并未立即出动,而是在黄河南岸进行秘密监视,在第四舰队发现燕国甚至连佯攻的动作都没有时,第四舰队终于在燕国完成浮桥搭建工作一半的时候,发动了袭击。

    尽管侯龛是一个旱鸭子,不过他却是一个久经战阵的悍将,他整顿部曲,准备以gōng nǔ给夏军水师予以重创。然而理想是丰满的,只是现实太骨干了。

    夏军水师第四舰队,距离浮桥整整三百步,十三艘大小战舰就横在水面上抛锚,望着这一幕侯龛反而疑惑了:“夏军这是在搞什么鬼?”

    数十名袒露着上身,擒着短刀的燕国新附军(既hàn jiān部队),作势要跳水,从水底攻击敌船,这是跳帮作战时期,水战的基本形式。然而这种所谓的水鬼部队攻击敌舰,事实上和后世抱着炸药包去炸敌人坦克的敢死队差不多,虽然能偶尔撞大运炸毁敌人几辆坦克,但是更多的则是去送死,特别是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

    侯龛dá àn自然是很快揭晓了。

    (本章完)

    

第356章 建国

    随着夏军水师对黄河的巡视日渐严密,燕国平南大都督根本找不到可以渡河之地。可是慕容恪却不甘心望河兴叹,就命王侠率领新附军三千熟悉水性的健卒,每个人不披铠甲,腰间绑着两个未开瓢的葫芦,十个人一组,用绳索进行武装泅渡。

    要说这个计划也是相当疯狂的,夜渡黄河本来就危险,更何况是泅渡,这种方式渡河简直就是让将士送死。在慕容恪眼中,王侠等新附军的性命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消耗光了新附军,大不了再去抓。别说王侠等三千新附军全部阵亡,就算是三万三十万人,他同样不会感觉心疼。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王侠感觉到了危险,可是他却别无选择,只能听从慕容恪的命令,否则只要他露出迟疑片刻,慕容恪就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放箭。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王侠借着酒劲,跳入冰冷的河水中。

    “冷,真他娘的冷!”

    王侠刚刚跳入水中,就感觉寒意刺骨。三月份虽然是艳阳高照,可是每到晚上,气温就会降至十七八度,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会很快将身上的热量带走。王侠打着冷颤,结结巴巴的吼道:“快点,都他娘的快点,不想死就使劲游。”

    一个接着一个的燕国新附军士兵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为了武装泅渡黄河,慕容恪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他让每个泅渡的新附军士兵携带两个葫芦,增加自身的浮力。同时以十个人为一组,避免被喘急河水冲走。

    正应了那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太骨感。

    三千余名新附军将士在王侠的带领下,缓缓向黄河对岸游去,不过随着每前进一步,他们都有整组整组的人消失在水面上。

    高敬宗将北府军十个中郎将府改成如今的夏军九师的时候,夏军各师就成了野战性质的兵团,在部队外调作战,地方区域防御就迫在眉睫。高敬宗以退役伤兵为骨干,让地方士绅和百姓出力,组建了乡勇营。在理论上,除夏军在籍将士之外所有每户抽一丁,参与乡勇营。乡勇营建制不变,划各县县尉临时管辖。

    乡勇的编制并不是固定的。上县拥有上千或数千兵员,也有数万兵员,有的小县或人少之县,乡县只有区区数百或者数十人。凡事也有例外,像如今人数最多的当属睢县,但是由于第八师常驻睢县,拱卫睢县。所以乡勇这个建制反而没有太多必要。所以睢县乡勇营只有五十八名兵员。

    阳谷县对岸的无盐县乡勇营在夏国各乡勇营中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性质,拥有满员四百余人。

    王侠率领三千燕军新附军夜渡黄河,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王侠终于踏上的无盐县县的土地。这个时候,王侠几乎连举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现在的王侠非常瞌睡,可是他却知道此时他绝对不能睡。否则一旦睡着,就再也醒不来了。

    一边轻轻的跺着脚,一边huó dòng着四肢,好一会儿,这才哆哆嗦嗦的脱下衣服,拧干水份。然后再将湿衣服穿在身上,如果此时视线开阔的话,就可以看到王侠的嘴唇冻得青紫。

    从三月十三日子午开始泅渡黄河,等到子夜三刻,王侠清点部队,悲哀的发现,三千人渡河,最终平安抵达对岸的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也就是说近半的人消失在黄河中。

    尽管平安抵达黄河对岸一千五百人,事实上谁都明白,如果没有燕军大部队渡河,别说一千五百人,就算是两万五千人马,根本没有机会在夏国掀起浪花。慕容恪利用新附军武装泅渡的真正目的,其实也不是让他们去突袭城池,在夏国没有反应过来时,他们或许可以出奇不意占领一座而几座城池。然而相较燕夏两国的国战而言,一城一地的得失,根本影响不了什么大局。

    休息了好大一会,恢复了体力。王侠命部曲开始接动系在他腰间的细绳。随着一千五百人整齐的用力,细绳一点一滴被从对岸抽了出来。

    慕容恪也是燕国出色的战略家,在他发现高敬宗利用夏军水师封锁黄河的时候,他就展开反思,如何才能突破夏军的水师防守,成功搭建浮桥让燕军大部队突破黄河防线,挺进黄河南岸。当然现在打造战船从时间上来说根本就来不及。高敬宗曾在升平三年的时候,就想打造水师。无奈的发现,打造水师战船的木料,普通木料根本就不行,必须使用阴干三年的木料,高敬宗后来只要与新安商盟商议,征借他们的商船,充当水师战船。后来随着江南商盟的加入,这才让高敬宗在极短的时间内,拥有了一支实力不弱的水师。但是就算高敬宗拥有三四百艘战船,看似实力不弱,但是东晋的水师才叫真强,他们的水师战船要以千计。

    当然,对于慕容恪来说,就算倾燕国之力打造水师,短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打造一支可以与高敬宗匹敌的水师舰队,除非燕国可以推迟南下时间。当然这个想法,根本不可能,要知道高敬宗野心勃勃,不需要三年,现在他已经开始渡河北上,在冀州攻城掠地,时间燕国同样也缺。

    就在慕容恪一筹莫展之际,慕容恪之子慕容楷道:“父帅何不铁锁黄河?”

    慕容恪这才恍然大悟,三国末年,吴国建平太守吴(有记作吾)彦,从江中捡到碎木片,吴彦将碎木片逞给吴国国主孙皓说“晋必有攻吴的打算,应在建平增兵防守,建平攻不下,晋军终不敢东下。”孙皓不听。为了防备晋军水师顺江而下,吴彦便命人打造铁锁横在长江中,阻止晋军水师顺江而下。

    但是仔细一想,慕容恪又摇摇头道:“楷儿想法不错,但是若要实施,可能性不大。吴将彦铁锁横江,晋龙骧将军王浚以火熔断铁锁,终灭吴国。”

    慕容恪楷道:“敢问父帅,王龙骧费时几何?”

    慕容恪哑然失笑,这才明白慕容楷真正所指。王浚自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作太康元年既公元280年)正月三月十五进入石头城(既建康,后世南京),无论按照哪种记载时间,吴彦都成功阻击王浚百日之久,现在燕国同样缺乏时间,如果铁锁可以阻击夏国水师,别说百日,就算可以阻其十日,足够燕国成功搭建浮桥,跃马河南。

    (本章完)

    

第357章 忠烈祠

    升平四年三月十三日卯时,就王侠所部渡河一个时辰又四刻钟的时间之后,王侠所谓竭尽全力将第一道铁锁横在阳谷县与无盐县之间的黄河上。随着天色将明,因为有第一道铁锁的帮助,慕容恪又命五千余新附军泅渡过河。

    在这个时候,因为有这道碗口粗的铁锁帮助,燕军渡河时发生意外的将士不多,短短半个时辰内,五千名燕国新附军进入无盐县境内。与此同时,三道铁锁也被陆续固定在黄河上。这三道铁锁相距二百丈,正好脱离夏国水师配重式投石机的打击范围。同时又可以让夏国水师清晰的看到。

    可以说慕容恪的计划非常完美,如果再给慕容恪两个时辰的时间,他的浮桥就可以成功建成,到时候三十五万燕国大军就可以顺着浮桥,如潮水般涌到无盐县境内,从而像蝗虫过境一样,将夏军所有城池淹没。

    在无盐县黄河渡口,燕军新附军被夏国无盐巡防营发现。燕军为了掩藏行踪,避免消息泄露,随即对无盐乡勇营发起攻击,同时也遭到了无盐乡勇营坚决抵抗,无盐乡勇营一边抵抗,一边向驻守在这里的第二师第二零三旅一个营求救。

    双方恶战半个时辰,燕军新附军歼灭无盐乡勇营二百余人。不过随既第二师二零三旅的一个营向王侠所部发起进攻。

    夏军的一个战兵营拥有战兵也就三百五十人至五百人之间,可是此时渡过黄河的燕军足足拥有六千五百余人。然而夏军却义无反顾的发起了攻击。

    升平四年三月十四日晨曦,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薄雾。王侠站在固定着铁锁的黄土坡上,静静的盯着远方。

    突然,“咻咻咻……”的破空声响起,杀喊声大作。

    此时王侠已经不是燕**队最高指挥官了,充当燕**队指挥官的是一名鲜卑督将。鲜卑人大都不识水性。贺若成律归却是其中的异类,贺若是他的姓,成律归则是他的名,成律归在鲜卑语的意思代表着勇士,英雄的意思。词语大意差不多相当语蒙古语******的意思。贺若成律归竭斯底里的大吼道:“杀光汉狗!”

    王侠麻木的望着前方,紧紧握紧刀柄。

    空中出现无数个寒星,王侠知道这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寒星,其实是都是死神的使者。夏军一个营的gōng nǔ兵实在算不上强,区区二百个gōng nǔ手硬是依靠着战友帮助装填箭矢,拉开弩臂的工作,硬是打出了万千流星的气势。就是那坚不可摧的弹雨,倾泻而下,铺天盖地,那种死亡势不可挡的冲击只有在战场上面对过才知道是多么的震撼。

    哗啦……

    刚刚还静寂无比的晨曦,突然就动了起来,一排排长枪架上盾牌,横刀闪亮,戈矛在隐隐约约的火光中跳动着寒光。

    作为百战老兵,王侠感觉嘴里发干。

    一道横刀盾牌、戈矛如同刺猬一团的黑墙,缓缓蠕动着,朝着燕军新附军阵营冲击而来。

    空中箭雨横飞,交织着一张死亡之网。这些并没有穿着甲胄的燕国新附军士兵身上出现一个又一个血洞。

    因为没有甲胄的防护,这让夏军gōng nǔ手的威力得到无数倍的放大。贺若成律归所部士兵在箭雨的射击下,纷纷惨叫着倒在地上。燕军武装泅渡的新附军为了尽快渡河,不仅全军将士皆不披甲胄,同时手中连gōng nǔ都没有,他们唯一的武装就是各种长短dāo jù,大部分还以一尺半短刃为主。

    于是悲剧不可避免的上演了。面对夏军的箭雨,燕国新附军将士像被搁到的杂草一样,一层一层倒在地上。

    在冷兵器时代,很少有军队能够承受gōng nǔ齐射而不崩溃。像冉魏军那样,全军上下从将领到小兵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无人投降的军队,别说在冷兵器时代,就是全世界军史上,也是非常少的异常。但是很显然燕国新附军绝对不是那“很少的”之一,所以他们顺理成章的崩溃了。

    崩溃的燕国新附军急忙朝着后方退去,贺若成律归连连砍杀溃逃的士兵,却也无法稳住溃败之势。

    黄河北岸,燕军望塔上。慕容恪站在望塔上望去对面,隐隐约约发现新附军溃败,不由得大急。在这个时候,他顾不得其他,只得命令鲜卑gōng nǔ手乘坐小船和木筏,进行抢渡。

    一艘艘装载着十数人的小船上,鲜卑士兵振臂高呼:“杀光汉狗。”

    数千鲜卑士兵振臂高呼声势倒也了得,如果不是这些鲜卑士兵吓得脸都绿了,那就完美了。这些旱鸭子鲜卑士兵,坐在小船上,被黄河的波涛颠簸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不少士兵更是吐得昏天暗地。

    随着紧急驰援的鲜卑士兵抵抗对岸,燕国新附军的溃败之势终于得到迟滞。尽管这些全副武装的鲜卑士兵到来,给了燕军新附军比较大的信心和勇气,但是也非常可惜,被颠覆得差点把胆囊都吐出来的鲜卑士兵们也变成了软脚虾。

    众新附军异常期待勇猛无敌的鲜卑勇士,可以给夏军惨烈的杀伤。然而鲜卑gōng nǔ手的表现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这些刚刚踏上对岸土地上的鲜卑士兵们倒是非常神勇的挽弓射箭。

    万千寒星铺天盖地的朝着夏军将士头上笼罩而去。

    胳膊着被射中一只弩箭,疼得呲牙咧嘴的贺若成律归笑容定格在脸上。

    这数千上万只弓箭轻飘飘的射向夏军将士,有些箭矢确实是命中夏军将士,不过嘛,却自动而落。有的箭矢甚至落在了半路,插在地上,正颤颤颤抖的箭矢被风轻轻一吹,居然倒在地上。

    加若成律归的鼻子差点气歪了。

    不过却也没有办法,这长达将近一千三百余步的黄河水面,差点没把这些旱鸭子们颠簸得只剩半条命,有大部分鲜卑士兵的腿是软点,手也是软的。

    众夏军士兵一看鲜卑士兵的弓箭如此没有杀伤力,顿时大喜,纷纷吼叫道:“杀光白虏!”

    “杀光白虏!”夏军第二师第二零三旅的一个营士兵疯狂的大吼着,迈着坚毅的步伐,朝着燕军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密集的大阵冲去。

    狼火滚滚,方圆数里之内,喊杀声直冲云霄。

    (本章完)

    

第358章 谁家天下

    高敬宗规划的忠烈祠将占地一千六百余亩,分为缅怀、决绝、英烈、不朽四个主题档案馆,在这四个主题档案馆中,将采取详细文字记录、浮雕、绘画、雕塑等样式,逞现自夏朝开始,列国诸族对华夏的侵略,以及在华夏民族数千年来反侵略战略中涌现的英雄和领袖。

    英烈阁供奉着有汉以来,华夏民族英雄,如霍去病、卫青,当然也少不了冉魏皇帝冉闵。冉闵的塑像,冉闵骑在“朱龙”战马,身穿光华夺目的光明铠,文绣兽皮披膊(筒袖)和明黄金线云文短膝战裙,兜鍪上披挂护颈部的缀。在冉闵塑像的身边是冉魏车骑将军张温的塑像。

    张温穿绣有雄狮的战袍、上浅下深的淡紫色铠甲,鲡蛟文饰兜鍪,佩带着镀金的腰刀,背后插着一排白色鹰羽箭,斜挂硬弓,骑的是圆斑灰毛骏马,配着金饰的雕鞍。

    高敬宗对于崔逞提议要修建皇宫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可是对于这座忠烈祠却没有半分吝啬。尽管夏国初立,需要用处的地方极多,高敬宗还是命户给工部拨出三万金的专项资金,专门修建忠烈祠,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只是拥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此时的忠烈祠还非常简陋。

    夏国的文武官员在高敬宗的带领下跪在忠烈祠正门口,待英灵经过,高敬宗便深深磕头向逝致敬。

    以夏军第八师八零二旅六千名将士高呼:“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远;带长剑兮挟秦弓,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六千名参与入园仪式的夏军将士与数万名百姓被这有悲凉的《国殇》感动得低声哭泣。

    最让众人感动的莫过于高敬宗作为夏国皇帝,却向普通大头兵下跪磕头,随着高敬宗每磕一个头,忠烈祠内的哭声便大上一分。

    籍戡作为尚书令,眼睛不禁有些湿润。高敬宗落泪,使皇帝之尊折腰,这恐怕是开天辟地以来,阵亡将士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哀荣。籍戡同时也想到了,今后夏军将士必定会为高敬宗尽忠,视死如归,一往勇前。

    忠烈祠前的校场上,高敬宗站在点将台中央,他身后是夏国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文武官员。也有新安商盟的代表,事实江南士族集团也派出核心代表顾潜之等到来,只是他们未上观礼台,而是隐匿在人群中。

    对于江南士族集团这种骑墙观风向的作派,高敬宗虽然有点不满,却没有表现出现。赞礼官得到高敬宗的首肯后,高喝道:“阅兵开始!”

    率先出场的则是中垒步兵团。三千名身披两层重甲,手持陌刀或战斧的中垒重装步兵排成整齐的密集队形,如墙推进。在这个时代,重装步兵几乎等于后世的主战坦克。重装步兵的多少,也可以彰显财力和实力。

    中垒步兵是封雷依靠冉魏帝中垒军十三名幸存骨干为基础,组成而来。历经符离城血战、酂县血战,让这支年轻军队增添了一丝骇人的杀气。特别是这些中垒步兵士兵们,平均身高八尺三寸,体重超过一百六十斤,每个人身上的甲胄加上兵刃,负重超过八十斤,皮靴踏在地面上,简直如同惊雷般响起。

    望着下面向自己行注目礼的中垒步兵将士,高敬宗激动万分。

    “这是我的军队,这是我争夺天下的利器,是抵御鲜卑诸胡的长城!我旌麾所指,他们便会一往无前!”

    高敬宗心潮澎湃,振臂高道:“夏军——威武!”

    三千中垒重装步兵将士齐声大吼道:“陛下万岁,陛下万胜,陛下无敌……”

    站在人群中的顾潜之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大变。他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是强军什么是弱军他还是分得出来的。中垒步兵团头顶精钢头盔,身上披着精钢铁甲,手中的陌刀和战斧寒光闪闪,显得分外威武。

    这样的军队,他在东晋没有见过。在西府军军中也同样没有见过,即使当年冉闵拥有雄兵三十万时,他的中垒军也不过两千余人。

    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将是无敌般存在。除非他们体力耗尽,否则根本无可抵挡。

    附着三千中垒步兵缓缓走过阅兵台,接着第二队出现的则是刘云飞率领的翼骑兵团。

    这只骑兵规模不大,只有区区两千余骑。

    然而这和其他骑兵并不一样,这只骑兵是高敬宗按照波兰翼骑兵打造的,他们行军和作战,唯一的特点就是密集。其次是他们既是轻装骑兵,又是重装骑兵。既盔坚甲固又迅猛轻捷,可以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战术。

    这些骑兵装备的甲胄,完全不同于札甲、山纹甲或明光铠甲,而是前胸和后背各背着一块人体弧形的钢板,这些钢板的厚度可以承受巨箭射击或刀剑劈砍,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护住全部,双腿和四肢都是没有任何防护。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翼骑兵想要快速突破敌人的阵营,就只能减少负重,如果连四脚都保护起来,就会让整套铠甲变得异常笨重。

    高大的战马,雄壮的骑兵,沉默缓缓前进,给观礼的新安商盟和江南士族却带来无比强烈的震撼。

    在骑兵团之后,则是夏军第八师的一个gōng nǔ团。事实上夏军各军中并没有团级gōng nǔ兵,而是采取gōng nǔ、刀盾、戈矛以四比二比四的比例合编而成。不过高敬宗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震撼就让gōng nǔ兵单独成立一个方阵。

    兵是雄兵,装备也是精良的装备,士兵们的士气也非常高昂。随着高敬宗在睢县正式称制建国,不知道天下间有多少人睡不着觉了。

    每走过一队军队,高敬宗都会振臂高呼:“夏国万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