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敬宗自然也没有在意,反正他又不是真正想当东晋朝廷的官,而是需要一个朝廷的名义。毕竟在这个时代,东晋朝廷的影响力还是有的,至少百姓都认可。

    “二位入列,闲话少叙。”高敬宗道:何穆你的任务,是从全部流民或司吾城、符离城中挑选识字之人,组织一场科举考试,选拔贤良,本都督要选官,充实地方。”

    何穆不解的道:“选拔贤良臣倒知道,只是这……科举?”

    高敬宗解释道:“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咱们江淮都督府在士族眼中就是“北伧”一个,他们连正眼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帮助我们治理地方了。所以本都督思来想去,我们需要改遍用人制度,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只问才学,选拔德才、兼备的贤良,治理地方,发展生产,为北伐做保障。……”

    徐敬宣、刘牢之、何穆等望向高敬宗的目光开始变得深邃:“都督这可是要仿效魏武帝(曹操)颁布求贤令啊!”

    何穆道:“臣绝不辱命,都督素来义薄云天,向来行善好施,相信会应募的人很多。哪怕为一捉笔小吏,恐怕也会有无数人挤破脑袋。”

    “陈司户来得正好,本都督占领符离城,缴获甚丰,各种财物已经统计出来,莫约六十余万金。本都督打算把这些财物全部卖给新安商盟,追加购买粮食、甲胄和各式兵刃,布帛、骡马等物资!”

    陈应闻言大喜:“都督,粮食的话,有一个极限。我们新安商盟,年前最多只能提供六十万石粮食。”

    “六十万石啊,实在太少了!”高敬宗道:“慕容隽穷刮地方,北方各郡县百姓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粮食是多多亦善,你有一千万石,本都督也不嫌多!”

    陈应道:“我们祁门陈氏与钱唐丁氏、吴郡朱氏有些关系,可是从丁氏和朱氏那里进购一批粮食!”

    吴郡朱氏是江左四望顾陆朱张之朱氏,汉时有朱买臣,武帝时为会稽太守,和帝时有朱梁,仕为正(谏)议大夫,吴郡太守,郡中朱氏多其后。汉末以至三国间,吴郡朱氏开始显赫。到魏晋时期,成为江左四望,在这个时代,朱氏有朱腾作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与太守平级)朱腾的三个儿子,朱宪任梁国内史,朱斌任汝南内史,朱绰为前营督护。一门四太守,虽然比不上王谢,也是一等豪门。

    但是朱氏最显赫的不是其官势官威,而是其经济实力相当强大。朱氏田产极多,近二十万倾良田,家族荫户和佃户多达三十余万户,比陈郡谢氏十三万倾田产高出将近一半。二十万倾良田,每年至少可以收获两千万石粮食,不过除去朝廷税收和佃户口粮,朱氏每年仍可以收得三百余万石粮食。

    高敬宗想了想道:“朱氏乃桓温附庸家族,若桓大司马同意,他肯定会出售粮食。不过朱氏胃口不小,寻常钱货恐怕他们看不到眼中。那就把盐矿股份送给桓温五成,有桓大司马庇护,无人敢动赶盐矿。每年五万石精盐,桓温司马会给咱们多少粮食!”

    “一百万石!”陈应想也不想道:“臣可以为都督尽量争取!”

    “好!”高敬宗道:“陈应,此事交给你办理,本都督要粮食,兵甲……郗昙再贪婪,他职责有限,也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六十万鑫缴获钱财,其中有不少字画和古玩,分出十万金,可以贿赂也好,赠送也罢,本都督希望得到弩机两万具,甲胄一万副。其他我们倒可以自行打造!”

    “聂彦适、张屠”

    “末将在!”二人立既

    “你等两中郎将府,八个折冲都尉共一万两千人马。归籍帅指挥,立即起沿淮水逆而上,进据南阳……”

    南阳,仍是高敬宗念念不忘之地,他仍想把南阳攥在手中!

    (本章完)

第171章 战神慕容垂

    邺城,深秋的邺城被雾气笼罩着,城墙是灰蒙蒙的,天是灰蒙蒙的,街道也是灰蒙蒙的。东汉末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临漳县邺北城),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所以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这座中原古城,惜日异常繁华,曹魏立都,拥有十九万户,莫约八十万人口。到了冉魏时候,整个城池不足一半。然而此时,整个邺城邺城尚有五十余万人口,不过大都不是邺城本地人,皆是从魏郡、东郡、高阳迁徙过来的百姓,或是从龙城(今朝阳市)迁徙过来的鲜卑贵族。

    大清早,城门打开,一溜长龙的马车接连而去,这些马车无一例外,都是拉着一具具尸体,有的破草席没有盖严实,露出尸体上那青灰色的脸。

    破烂的街道,破烂的房屋,到处都是污水、黄白之物横流,数不清的垃圾,还有时而不时出现的残肢断臂。

    有道是一代兴亡观气数,鲜卑入主中原不过五载,然而邺城萧瑟,百姓怨声载道,可惜身为燕国国主的慕容隽仿佛未觉。

    鲜卑族慕容部人才倍出,盛产俊男美女,同时也盛产文无双全的猛将,从前主慕容皝开始,就非常擅长内斗。慕容皝兄弟九个,其中庶兄慕容翰勇武善射,足智多谋,深受父亲慕容廆的器重和宠爱,授以杀敌陷阵的重任。慕容翰果断不负众望,他灭扶余,两败高句丽,败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只身逃脱。在镇守辽东期间,慕容翰安顿抚慰汉人、胡人百姓,对他们恩威并重,善于用贤良,各方百姓皆佩服慕容翰。在慕容廆死后,慕容皝嫉妒慕容翰功劳,随掌权后开始对其产生报复。

    慕容翰出逃,慕容昭、慕容仁以被慕容皝打败后斩首,吞并弟弟们的部曲和妻女。内斗是鲜卑慕容部的主旋律,慕容皝九兄弟,被他自己杀掉三个,战死三个,善终者仅慕容评、慕容军二人。

    到了燕主慕容隽这一代,事实上内斗非常厉害。慕容皝十九个儿子,其中四子慕容恪、五子慕容垂、六子慕容德,皆是文武全才,其他也不是庸俗之辈,然而儿子太能干了也不太全是好事。比如此时,慕容隽就是如此,他担心太原王慕容恪威望太高,功高盖住,在慕容恪挂帅出征灭掉冉魏、以及王午之后,就封官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

    别看此时太原王位于大司马、录尚书事,事实上用汉人的话说:“这叫明升暗降”剥夺了兵马指挥权。

    至于五弟慕容垂,在升平元年(前燕光寿元年,357),前燕发兵进攻塞北(长城以北)敕勒。敕勒,又名丁零,高车。魏晋南北朝时,大批敕勒人入塞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留居漠北草原的敕勒则在四世纪日益强大,不断侵扰中原。前燕入居中原后,经常遭到敕勒人袭扰。同年五月,慕容俊派遣慕容垂(时为抚军将军)与中军将军慕容虔、护军将军平熙率步骑八万进军塞北,攻敕勒,大败之,俘斩达十余万人,获马十三万匹、牛羊无数。

    这个时候,慕容隽又猜忌他的五弟慕容垂。慕容隽的皇后可足浑氏命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高弼为巫蛊,想借此把慕容垂牵连进来。慕容俊将段氏及高弼下狱,进行拷问。但二人“志气确然,终无挠辞”(《晋书·慕容垂载记》)。段氏(东部鲜卑段部首领段末柸长女)被慕容隽所虐杀在狱中,段段末柸将次女段氏之妹为继室,可足浑氏又将其黜之,并将其妹嫁与慕容垂,慕容垂心中不满,这使他与慕容隽关系更加恶劣。

    慕容隽命慕容垂为征南大将军,吴王,却不让慕容垂统帅所部人马,而是将慕容评的部曲让慕容垂统帅。事实上此驻守梁国(今商丘梁园区)的慕容垂,除了身边三千亲卫部曲之外,其他所属四万余步骑,皆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有道是上层神仙打架,下层小鬼遭殃。从中央朝廷到地方,各派系之间辗压非常激烈。此时慕容隽在皇宫太武殿召集燕国重臣任太尉封弈、侍中慕容恪,尚书令阳骛,尚书左仆射皇甫真、尚书右仆射张希,中书监宋活、中书令韩恒。(诸位看官看清,燕国除侍中(丞相慕容恪之外,其他皆为汉人)。”

    慕容隽神情严肃,不悦道:“都是废物,连点小事都办不好。征兵未至五十万人,征粮不及预期三成,朕自开春南征,岂不是要夭折?”

    按照历史上的,慕容隽以五丁抽三的方式,也没有完成这次征兵一百五十万人马的行动,更何况这次他更加疯狂,一户仅余一丁,上至五十,下至十五,全部男子全部征丁为兵。太尉封弈心里暗恨“以你们这种杀鸡取卵的搞法,别说南征,就是能不能保住邺城还两说呢。”只是这话在他心打了一圈,不敢说出来。勉强一笑,拱拱手,官场上套话是张嘴就来:“陛下明鉴,不是臣等办事不力,而是刁民太顽劣,如今各州郡疯传,江淮大都督高敬宗提北府精兵十万,不日北伐,他们要引为内应。所以向地叛乱不止,各驻军疲于应付,致使陛下旨意未按时完成!”

    “什么,这江淮都督高敬宗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天下间还有如此人物?”慕容隽目光如电,缓缓扫视众臣“这练新军,权操于上。是为保我大燕江山万代的事儿,朕再三特地嘱咐,一定要得其精髓,不能办砸。可是,如今却因高……”

    “高敬宗”慕容恪苦笑道:“臣弟也不算孤陋寡闻,东晋但凡太守以上官员,虽然不说是如数家珍,但是知之甚详,然而关于这个高敬宗的底细,几乎没有半点脉络可寻!”

    皇甫真拱手上前道:“陛下,臣在市井采集传闻,偶得关于高敬宗的只言片语,只是……

    传言不尽说实,恐误陛下!”

    “说!”慕容隽几乎从牙缝里蹦出这个字。

    皇甫真神色一肃,语调也突然变得沉沉的:“传言,高敬宗此子写了一首俚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众臣听闻,吓得冷汗直流。

    “杀胡!”慕容隽冷声喝道:“朕就是他口的胡儿吧,敢杀朕,朕饶他不得。来人,拟制,镇南大都督、吴王慕容垂,接旨起,立即率所部人马,立即南征,剿灭高敬宗所部北府军,高敬宗此獠,朕要活的!”

    大朝散后,众臣各自归去。一脸倦容的燕国众臣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争斗。朝堂,其实也是一个江湖,另类深化的江湖。

    “楚季(皇甫真的表字)”

    皇甫真闻言回头道“真,参见太原王殿下!”

    慕容恪拱拱手道:“恪偶得妙字,愿与楚季分唔!”

    皇甫真不用脑袋想也知道慕容恪找他的用意,慕容隽一纸圣旨颁布,既不给粮,亦不增兵,让慕容垂去围剿高敬宗,可谓之一石二鸟。然而,慕容恪却与五弟慕容垂关系亲密,肯定是想为他谋划一番。

    皇甫真登上慕容恪的马车,在车上一路过来,慕容恪就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皇甫真也懒得搭理,不时掀开帘子四下望望,倒也自得其乐。车子一路逶迤前行,皇甫看眼见车子渐渐从内城进了外城,又绕过半个西城,直奔西头一处山环水绕的冰井台而去。

    冰井台是曹操三台(铜雀、金虎、冰井)之一。位置见铜雀台条。栓马桩一排一排的,全都磨得光溜溜的。几株参天槐树伫立。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清,但是那种富贵气度,哪是一般的府邸可比得上的。

    皇甫真跟着慕容恪一路进去。冰井台宫殿大殿门口,正站立着一个高大威猛的青年将领,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他头带兽首文饰兜鍪,斜挎虎皮箭囊,披挂光华眩目的明光铠,兽头吞口护肩,腰间用犀牛带系束。外罩如意虎头连璧锦战袍。青年将领陡然转,冲皇甫真道:“垂恭候已久了!”

    他就是燕国第一悍将慕容垂。慕容垂在燕国战功赫赫,所向睥睨。此时,皇甫真不仅没有一点喜色,反而阴晴不定。青年将领不是别人,正是燕国传奇名将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赐名“?”'quē',后改为“垂”。慕容垂十三岁上战场,一战成名,勇冠三军。两战高句丽,逼降高句丽王高思由钊,时年,慕容垂十六岁。如今慕容垂身经百年,罕见败迹(唯独在冉闵手底下吃过亏,大凌河之战,慕容垂部二十万步骑,被冉闵杀得大败,斩首俘虏七万余人马,失城二十八座)。

    慕容垂不是坐阵梁郡吗?何时来的邺城?看来慕容家族这几位爷没有一位是省油的灯。

    (本章完)

第172章 怎么可能

    慕容垂返回邺城,主要有两件事。其一就是摸清慕容隽的真正意图,到底有没有冲他下手的意思。

    足可浑氏因出身低微,慕容垂的妻子段女自恃鲜卑贵族身份,对可足浑皇后不甚恭敬,可足浑氏大怒,指使宦官中常侍涅浩指控段氏以巫蛊诅咒,慕容隽又欲借此机会诬弟弟慕容垂谋反,于是段氏被捕。段氏性子刚烈,抵死不肯累及丈夫,结果被活活打死于狱中。慕容垂再娶了段氏之妹为新王妃,可足浑皇后强迫慕容垂废掉后段妃(即“成哀皇后”),娶她的妹妹长安君可足浑氏为王妃。

    此时,慕容隽与慕容垂兄弟关系非常恶劣,曾多次扬言要杀掉慕容垂。慕容垂本部两万余落(户)被慕容隽下旨剥夺,此时慕容垂仅三千亲卫部曲,一旦慕容隽冲慕容垂动手,他没有反抗的实力。所以察觉慕容隽的意思,变得尤为重要。其次就是关于高敬宗的事情。

    郭阳暗中投靠慕容垂,在封雷奇袭符离城时,郭阳见势妙,带着儿子郭昱继续逃亡,投奔了慕容垂。郭阳加油添醋向慕容垂说高敬宗实力如何如何强,如何如何用兵如神。慕容垂想会会这个鬼蜮新崛起的高都督,所以前来邺城,寻找关系,游说慕容隽,让慕容隽命他出战高敬宗。

    这两件事,都不算当务之急,最关键的还是收买慕容隽的心腹大臣皇甫真。皇甫真是燕国三朝老臣,前后辅佐慕容廆、慕容皝、慕容隽,深得慕容隽的信任。最关键的是皇甫真掌握着燕国的冗骑。

    冗骑常侍这是燕国第一代国主慕容垂的祖父慕容廆创立的官职,从字面意思看,冗是多余,无用的意思,事实上在燕国,冗骑常侍却代表着另外的一层意思。鲜卑慕容部在崛起之初,四处扩张,敌对部落被打败以后,高过车轮的男子和老弱全部杀死,而低于车轮的儿童则抚养长大成长,融合在慕容部中,这其实也是游牧民族历来的传统。慕容廆在咸和五年(既公元330年),从各部抽调一千三百名对慕容部忠心耿耿的(十二至十五岁)少年,单独成立一军,号冗骑。

    而皇甫真则是具体组建和领导人。慕容廆并没有用冗骑去打仗,而是用来充当他的耳目和卫士(职能和汉武帝的羽林军性质一样)。随着时间的慢慢发展,冗骑在慕容皝和慕容隽的经营下,慢慢扩展到了万骑。专用负责刺探军情和消息,为慕容隽的耳目。

    如果能拉拢到皇甫真,慕容垂至少占据先机,立于不败之地。皇甫真一看慕容垂吓得扭头就跑,却见慕容垂脸上布满杀机,狰狞可怖的表情。慕容垂看皇甫真扭头就跑,陡然向前一跃,随即拔刀出鞘,手中的残月弯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光,紧跟着血光崩现,一名皇甫真扈从的脑袋冲天而起,那鲜血顺着腔子瞬间染红了身体,无头死尸好像一根朽木,噗通便栽倒在地上,鲜血瞬间染红地面。

    而另一个扈从,也未得幸免。扈从正准备张口叫喊,一杆青钢剑透胸而出,慕容恪上前一把把这名扈从的嘴巴捂住,惨叫声在口腔里打转,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两名亲卫扈从在刹那间被杀,可把皇甫真给吓傻了。

    “楚季,你最好不要跑,你跑得再快,也快不过垂手中的箭!”

    跑出不过三五步的皇甫真战战兢兢的回头,在他面前的可是鲜卑燕军最勇猛的大将慕容垂,真正的万夫莫敌。慕容垂天生神力,十三岁就可以挽开三石强弓,如果说百步穿扬,或许有点夸张,然而百步射杀一人,那就十成十的把握。

    “吴……王……殿……下!”皇甫真结结巴巴的道:“有……有……话好说!”

    “跑……跑啊!”慕容垂冷冷的道:“你怎么不跑了?”

    “下臣不敢!”皇甫真一看慕容垂没有立即杀掉他,就知道他肯定是想拉拢,反而不害怕了。一个人被人利用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皇甫真想到这里,反而坦然道:“不知道吴王殿下有何吩咐!”

    “哼!”慕容垂淡淡的道:“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孤王想让你做什么事情!”

    “赎下臣愚钝!”皇甫真期期艾艾的道:“实在想不到吴王殿下想……”

    慕容垂听到这话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缓缓举起了手中滴血的刀。

    “吴王殿下,下臣知道怎么做了!”慕容隽就恨别人背叛他,无论是任何情况下的背叛,都不会允许。慕容垂想让皇甫真老老实实给他办事,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皇甫真写一封效忠书信,一旦这份出现在慕容隽面前,慕容垂倒不倒霉不好说,反正皇甫真一家上下近百口人,一个也别想跑掉。

    皇甫真苦丧着脸道:“可……吴王殿下,这里没有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用那个干嘛!”慕容垂随手折断半截断箭杆,仍给地上道:“以箭为笔,以血为墨,以布为纸,你知道怎么写吧?”

    “知道知道!”皇甫真立即解开衣衫,扯下一块白色内衣,然后用箭杆沾着血在地上写道:“真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良臣择主而侍。先主倒行逆行,行苛政害民,天怒人怨,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吴王殿下,天纵奇才,礼贤下士,乃中兴大燕之明主……”

    慕容垂淡淡的笑道:“孤问,汝来答,答错一字,这封信今天便会出现在老二(慕容隽排行老二)案前!”

    “下臣省得!”皇甫真此时被人拿住七寸,听天由命的道:“请吴王殿下……”

    “老二要对垂动手否!”

    “没有,绝对没有!”

    慕容恪道:“今天陛下既不给五弟增加一兵一卒,亦不调拨一粒粮食,有道是兵马未,粮草先行,命五弟南征高敬宗,岂不是行借刀杀人之实?”

    “太原王殿下误会了!”皇甫真赶紧摇头道:“漫说不给吴王殿下增派援军,以吴王殿下之勇,五百骑便可击败江淮都督高敬宗,一千骑可将其生擒活捉!”

    慕容恪、慕容垂诧异道:“这怎么可能?”

    昨天补更,今天补更,五号欠更两章,补齐。有推荐票,月票帮帮顶顶!

    (本章完)

第173章 姐妹花

    “真诓二位殿下有何好处?”皇甫真苦笑道:“如今,真还有回头之路吗?”

    慕容恪道:“传言……”

    皇甫真道:“传言只不过是一个烟幕!”

    “烟幕?”

    “不错!”皇甫真道:“不知道,二位殿下有没有听过北技!”

    慕容垂摇摇头,慕容恪却道:“孤隐约似曾听过!”

    “北技,全称是北海技击社!”皇甫真道:“表面上看是一群爱好技击的结社,事实上却是北海王猛建立的细作营。这次在我们大燕国到处散播江淮高都督即将北伐消息的人,正是北技社的人。我们冗骑也抓获几个,不过这都是死士,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情报,也没有抓到大鱼。”

    “那江淮高都督,凭空虚构出来的人物?”慕容垂道:“这太离谱了吧?”

    “人倒是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只是一个小流民都督,拥有部众近万人。”皇甫真道:“实力很弱,别说鬼蜮八大流民帅,就是实力稍强一点的流民帅都可以轻易消灭他!”

    “可是郭阳?”

    “就凭郭阳那个废物?”皇甫真道:“王景略的派出十个北技士,混在一群流民中,就可以让他全军大溃。以北技士的能耐,查出郭阳投靠吴王殿下并不困难,为了迷惑吴王殿下,王景略可是煞费苦心啊,他不仅派人在我们大燕各地散播高敬宗即将北伐的消息,引得那些贱民纷纷造反,然后又制造高敬宗实力强大的声势,目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