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兽医当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番开场,赵不试对于钱恒,瞬间变得熟络起来。

    毕竟只是一个县中秀才,却能知道自己的政见作为,赵不试甚至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钱恒一笑,“我大宋官员数十万之众,能有赵大人丰绩者,九牛不足一毛,恒远当视赵大人为楷模,力争考取功名,为国尽力!”

    钱恒这么一个劲儿的吹捧赵不试,连一旁的李若水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咳了声,故作不悦道,“恒远这话说的,莫非我治下无功?”

    钱恒一阵头大,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要说李若水知县政绩,确实如不赵不试,甚至要差上很多,但这种话确实不能说出口的。

    想到这,钱恒一笑,“李大人说的这是哪里的事情,恒远在这寿张,要不是您经略有道,我又怎能将事情做的如此顺利?”

    见钱恒顾左而言他,李若水也不想在计较这个事情,直接把话引入正题。

    “恒远,不说那些互相吹捧的话,今天请不试过来,便是帮你解燃眉之急,不过就要看你舍不舍得了!”

    李若水这话一出口,赵不试脸上也露出一丝愧色。

    看到赵不试这个样子,李若水哈哈笑道,“不试,你不用跟恒远客气,我说过,只要你能帮我们渡过这次难关,恒远自会帮你解决你的麻烦!更何况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又有何可惭愧的?”

    李若水话里话外,似乎透出来,这赵不试居然有求与自己的地方,知晓了这个根底,钱恒的心里顿时踏实了很多。

    如果单纯是拉拢人过来帮自己,钱恒还真有点心亏,虽说钱恒还不知道赵不试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李若水既然敢把人带过来,就不会让自己难做。

    “不试,先说说你那边的情况,我们这边的难题,对于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赵不试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却猛地发现,“恒远,你这茶与我以前喝过的茶,味道相差甚远,乍一喝似乎有些苦涩,却有回甘余香,你这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茶盏中,并没有以前所见的茶沫儿,只有清澈明亮的淡黄色茶汤。

    这与赵不试以前喝过的茶大不相同,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一提到这茶,钱恒心里就有几分不爽,这茶还是去年自己刚到大宋的时候,借着钱家采购药材的时候,让人从安徽捎回来的秋茶。当时的茶叶都已经老化,钱恒也是耗费了不少功夫,才将这茶炒干,做成自己喜欢喝的样子。

    今年一直忙着香皂和果酒的事情,还没顾上去联络这采茶的事情,今天赵不试提及,钱恒忽然想起来一个事情,“赵大人,你治下的泾县,应该是多山少田的地貌吧?”

    赵不试轻叹一声,“如果不是因为如此,我也不会让清卿兄带我来见你了!”

    “此话怎讲?”

    钱恒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赵不试道,“我今春才到泾县任上,虽然已让民壮沿泾水和弋水两岸,修了不少沟渠,垦出来不少水田,但对于泾县百姓来说,依然不足以图温饱,在清卿兄的信中听闻恒远精通商道,所以才来请教一番,恒远这次切莫藏私,定要教我让百姓赚钱之法!”

    一个皇族宗室子弟,能够如此谦卑的请教一个县下秀才,只为任内百姓好过一些,如此好官,钱恒也不禁暗自钦佩。

    知道了赵不试所愁之事,钱恒却哈哈笑起来。

    “我当时什么大事,如果是为百姓谋福祉,恒远自当为赵大人出谋划策!”

    “如此,不试就多谢恒远了!”

    赵不试说着,就想要起来给钱恒施礼谢过。

    钱恒可不敢让这位爷给自己行礼,急忙伸手按住赵不试肩膀,“赵大人切不可如此,且听恒远道来!”

    赵不试这才没有起身,静等钱恒下文。

    钱恒一笑,给赵不试又满上茶汤,这才说道,“既然赵大人正愁百姓没有进项,恒远现在便可告知,赵大人所喝的茶,便是一个可以让百姓赚到银钱的好生意!”

    钱恒说着,将茶壶打开,推到赵不试近前。

    赵不试从壶口朝里望去,就看到一片片茶叶,悬在水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这茶!”

    赵不试之前没少喝茶,和不管是去青楼茶肆点茶,还是在自家饮茶,所见的几乎全是做成茶饼的块茶。赵不试甚至很清楚这茶饼的制作方式,便是要将这茶叶烤干,碾碎做成粉末而成。

    可今天却在钱恒这里,见到了浸泡在水中的整片茶叶,这让赵不试大开眼界。

    “你说这茶能让百姓增收?”

    “然!”

    钱恒才将去年各处找茶,却因为时间已进深秋,所采的茶叶品质极差。

    而春茶只要不过五月,便能猜到最鲜嫩的茶尖,那种茶叶制出来,又岂是现在这种茶所能匹及的?

    想及此,钱恒又道,“赵大人,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先支付银钱,订购两万斤茶叶,你看如何?”

 0058章 茶业之谋

    钱恒之所以敢提出以茶事谋利,也是因为大宋的茶禁,在仁宗末年便已经放开,此时的茶叶,早已由官方专卖,转变成了官商共营。

    凭借赵不试的身份,想要做这茶事的生意,倒也不是难事,钱恒还能趁此多得些好茶喝。

    赵不试治下的泾县,多山少田,却是出产桑茶的好地方。

    “恒远这茶喝起来不错,可要让人接受,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吧!”

    赵不试带着几分疑虑说道。

    钱恒点点头,“这倒不是什么难事,之前没人喝这种茶,只是因为人们没有见过这茶,而且这茶所需要的工艺也不简单,我们的茶一旦做出来,那也只有花得起钱的那些文人雅士才会喜欢!”

    钱恒这么一说,李若水便已经明白了钱恒的打算。

    之前钱恒把那香皂做出来的时候,便是用的这种计策,最近演山先生的来信中就提及,现在东京汴梁城中,无不以用得上钱恒这款香皂为傲。

    “也是!”

    赵不试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若是有人在都城的茶肆中煮恒远这新茶,定会引来无数士子拥趸的!”

    作为曾经太学上舍的上等舍生,对汴梁城的士子喜好无比熟悉,只要这茶能放在茶肆或者青楼楚馆中展示,便会引来无数人追捧的。

    钱恒笑道,“我可以备一份炒茶的流程,赵大人可以回去让茶农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便可得到比现在还要清香的炒茶,这生意下来,虽说不能让泾县的茶农多么富裕,但保一方温饱,应该不是问题的!”

    赵不试应道,“如此不试就先谢过恒远的良策了!”

    这时钱恒忽又道,“另外,若是可行,在采茶时,可挑选未破身的女子做采茶娘,采来的茶做出来,想必汴梁城的文人雅客,更会趋之若鹜的!”

    钱恒这话一出口,李若水猛地一拍桌子,“恒远,还真有你的,你是怎么想出这种法子来的,如若真能如此,那些文人士子岂止是趋之若鹜,恐怕为了一寻茶娘芳踪,就算是找上泾县都有可能的!”

    宋人自诩风流,文人士子更是如此。且不说连黄裳这古稀年纪,都会寻一妙龄作妾,更何况年轻文人。

    对于李若水的这个分析,钱恒还是很赞同的,不过寻茶娘的事情,便罢了。

    钱恒哈哈笑道,“茶娘只是采茶的未婚女子便可以,但要真让那些文人找去泾县,反倒坏了这新茶的招牌,我有一记,定让所有文人只顾流连于楚馆茶肆,而不会去寻什么茶娘!”

    “恒远快快道来!”

    两人齐声催促道。

    李若水和赵不试,身体都朝前微微探出,双手不自觉的按在桌案边上,目光落在钱恒脸上,眼神里满是期待。

    钱恒脸上的笑容逐渐展开,“两位大人,事情其实很简单,找一名楚馆的歌姬或者舞姬,去泾县学习一下采茶女的动作,若是找到的歌姬或者舞姬,能够懂得编舞就更好了,到时候穿上采茶女的服饰,配着舞蹈唱一曲采茶歌~”

    “妙,实在是太妙了~”

    赵不试两眼放光,甚至都能想象出舞姬表演采茶女时,会有多么耐看。

    李若水想得更实际一点,“恒远,这做茶的生意,可不要把我忘了!”

    钱恒笑着道,“怎么会,这茶的生意,少不了两位大人多多帮衬才行,我先给两位算笔账,如果可行,便可拟个章程,我们就开始运作,如何?”

    “好!”

    “大善!”

    两人齐声点头赞同。

    钱恒也不客气,刷刷点点,开始在书案上书写这合作的章程。

    这茶的生意,钱恒没有考虑黄裳和张叔夜他们,虽说这茶的生意利润不错,可终归数量上要珍贵很多,分摊人数过多,反而没有什么利润可图。

    钱恒分了四成股,剩余六成,则分摊给李若水和赵不试两人。

    对于这股权,赵不试和李若水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不过看到钱恒提前拟好的价格时,两人同时挺直了腰板,眼睛瞪得溜圆。

    直等到钱恒把所有大致的细节都写完,搁下笔之后,赵不试这才出声。

    “恒远,你这价格,一斤一百贯,也忒贵了吧!”

    按照钱恒刚才说的,如果真要弄出来两万斤茶叶的话,岂不是要卖出两百万贯?

    这个数字,足以让两人震惊不已。

    面对这个质疑,钱恒只是一笑,才解释道。

    “两位大人,这话可就错了,这一斤十六两,从我们这购进茶叶,自然是按斤购买,可那些楚馆茶肆,却可以按两出售,甚至按钱算账的!”

    宋制重量单位,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六百三十多克,而一两差不多四十克左右,算到一钱的分量,也有四克多的重量。

    现代人泡茶,一般一泡茶所用的茶叶,不过七八克的分量,若是红茶,甚至四五克都能起一壶不错的茶。

    钱恒之所以这么计算,也是有参照依据的。

    搁在大宋,若是有文人士子进茶肆饮茶,充其量不过一壶茶,二钱茶叶足矣。若是按照两钱一壶茶计算成本的话,这茶叶的成本不过一贯三百钱上下。

    单论茶钱,自然显得贵了些,可要是加上舞姬和茶女侍奉,哪怕喝一壶茶,也是要十贯钱起底的。

    钱恒这么一算,李若水和赵不试这才回味过来。

    “要是按恒远这么计算,一壶茶十贯钱,倒也不贵!”

    说到这,赵不试也是连连赞叹,“清卿所言果然不差,若不是清卿推荐我来寻恒远,恐怕现在都还在为泾县的生计发愁!”

    钱恒笑道,“赵大人为百姓谋福,是泾县百姓的福气,关于这茶税的事情,就要赵大人多费心思了!”

    赵不试点头称是,单单这做茶一行,虽说已经不是官营,可受官方管制的力度依然不低,赵不试只要保证能够支付正常的茶业赋税,所得的利润便会十分可观。

    此时钱恒却逐渐皱起眉头。

    如果钱恒不认识赵不试,自然不用替赵不试担心,既然已经决定与赵不试合股做生意,另一件事,便浮上钱恒的心头。

    今年是宣和二年,正是方腊举起造反的年头,此时已经是四月,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方腊将会在秋后与青溪县举起造反,十二月便会攻克睦欷二州,那地方距离赵不试所在的泾县,不过百里。

 0059章 尔敢欺我

    钱恒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将方腊之患讲出来。

    只不过,并没有直指方腊其名,毕竟方腊还未造反,若提前道出,反倒会给自己带来无尽麻烦。

    方腊造反的起因,却是由应奉局的朱缅而起。

    徽宗好奇石,苏州的应奉局便应运而生,朱缅坐镇应奉局,借着帮皇帝收集奇石异宝的便利,大肆搜刮敛财。

    被逼急的当地百姓和工匠,由方腊带头造反,如果历史没有偏差的话,当年年底的时候,便攻到了泾县城下。

    当初赵不试能够得到提拔,其中便有被方腊围城之后,他带领民众牢守城池不溃的政绩在。

    对于方腊造反的事情,钱恒不做判断,但却也不想因为方腊的出现,影响到自己的生意。

    “赵大人,我听说当今的应奉局,在南方口碑极差,甚至已经有了举起造反的苗头,不知道可有此事?”

    赵不试没有料到钱恒会提起这件事情。

    赵不试所在的泾县,隶属凤翔路,毗邻江南东西两路,所以对朱缅的所作所为,也是十分清楚的。赵不试甚至还专门为此事上奏过。无奈赵不试人轻言微,进谏上书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甚至这奏折能否递到徽宗皇帝手里,都是个问题。

    一想到这个,赵不试脸上也露出几分愤愤。

    眼睁睁的看着奸佞当权,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不试才会在主政一方的时候,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

    对于自己这位族叔辈的皇帝陛下,赵不试很无奈,却又毫无办法。

    只能叹了口气,“恒远,关于你说的那造反的事情,我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眼下我大宋境内,举旗造反者,落草为寇者,不计其数,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一点都不意外!”

    赵不试这番表情,显然没有多想。

    赵不试是不会想到,方腊影响的范围有多大,不过钱恒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能点了点头,“学生也是担心这种事情,所以才有这么一说,如果赵大人有需要学生出力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学生哪怕只是为了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意,也要尽全力去帮赵大人的!”

    赵不试点了点头,“多谢,恒远有心了!”

    为了能够将赵不试在自己船上栓的更牢靠一点,钱恒直接许诺,可以让赵不试去负责江南东西两路的香皂生意。到时候可以直接抽取一成的利润,作为给赵不试的酬劳。

    赵不试赶到寿张县,就在李若水那用过了这香皂,自然明白香皂的好处,尤其是江南两路,富贾遍地,其销量绝不次于东京汴梁。

    钱恒能够舍出这么大的好处来,赵不试甚至有心拒绝,但一想到自己治下的贫困子民,才点头答应下来。

    赵不试道,“恒远,如果我帮你在江南两路推这香皂,可不可以用泾县的人?”

    赵不试此时看向钱恒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

    钱恒不禁暗自为赵不试的人品感到敬仰,可不是谁都有如此中正的爱民之心的。

    一个恍惚的念头,忽然在钱恒的脑海里闪过,若是赵不试做皇帝,恐怕要比现在的徽宗皇帝要好太多吧。

    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毕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钱恒一笑,“赵大人尽管安排你所熟识的人,包括你的同窗同僚,只要你觉得人品够好,能够帮你出力的,都可以随便安排,我和李大人他们,只管发货收钱!”

    钱恒与赵不试之约,算是正式结盟定了下来。

    彼此心照不宣,对于钱恒主动示好的目的,赵不试其实心中也十分清楚。

    不过能为治下带来近多好处的事情,赵不试自然不会拒绝,至于说如何面对冯家,赵不试倒没有担心这些。

    钱恒几人聊得兴致正高,吕紫陌在外面轻咳了声,“恒哥儿,冯家的人来了!”

    听到这话,三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下来。

    赵不试第一个站起来,“刚好我也想见识下,这冯家哪里来的胆子,敢跑到这里来强取豪夺!”

    钱恒和李若水,一左一右,陪着赵不试离开客堂,赶奔山下大门。

    此时,冯家人正堵在大门口,武松带着一帮庄卫,一个个手持棍棒,死死拦住对方这群人。

    为首的冯常,正颐指气使的在那大放厥词。

    “赶紧让钱恒给我滚出来,难道以为我们冯家是那么容易打发的?”

    “谁人在这大声喧哗?”

    赵不试大喝一声,带着钱恒和李若水,来在大门前。

    冯常看了眼赵不试,没理会赵不试的话茬,却将目光落在赵不试身后的李若水身上。

    冯常连忙躬身施礼,“学生冯常,见过李大人!”

    见到李若水现身,冯常身后的冯宇,也走上前来,微微拱手,“李大人,幸会幸会!”

    李若水哼了声,“没有什么好幸会的,冯家倒是威风,既然打定主意要抢下官的生意,清卿自当陪就是!”

    李若水这话,让冯宇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几下。

    冯家倒是知道,钱恒可是拉拢了张叔夜和李若水一起做的这片产业,背后甚至还有一位在士族中威望极盛的黄裳。

    官员家中经商的人不少,但亲自过问商事的,却是凤毛麟角,冯宇却没料到,李若水居然主动站出来质疑自己。

    虽说李若水也是有官身的士子,但冯宇却只是犹豫了下,便拉下脸来,“李大人,莫非是想挑战冯相的商策么?”

    冯宇倒好,直接把抢夺钱恒的产业,算成了冯熙载的经商策略,这吃相,却让钱恒嘴角一抽,目光悄悄瞟向一旁的赵不试。

    从赵不试到大门口,就一直没有人在意赵不试这个人。

    这让赵不试心里也很不爽,虽说自己这一脉,已经算不得皇族宗室的近支,但总归身份还在这里,却被一个相爷家的子弟如此低看,赵不试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的感觉。脸色当即便阴沉下来。

    “尔等是欺我无名么?”

    赵不试冷声喝问道。

    赵不试再次出声,才让冯宇留意到赵不试的存在,冯宇转头看向赵不试。而站在后面人群里的严公公,当目光落在赵不试的脸上时,神色中多了几分慌乱。

    心中不禁暗道,“不会真是他吧!难道是咱家看错了?”

 0060章 灰头土脸

    赵不试本就是太学的上舍生,无论是文才还是资质,都是上上之选,能考入上舍的太学生,无一不是文韬武略之才,最重要的,上舍生有着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便可以直接授官的特权。

    加之赵不试的身份特殊,徽宗皇帝还专门赐予赵不试上舍生及第,显然也是出于对同族子弟的关切,才会如此的。即使和赵不试通在太学的李若水,也要参加殿试,才夺了进士及第的名次。

    可以说,赵不试这个名字,是在徽宗皇帝那里挂了号的。

    赵不试曾不止一次被赵佶召见,所以身为皇宫后苑的红人,严公公还是见过赵不试的,更何况,赵不试的模样,本就和赵佶有几分相仿,虽说赵佶和赵不试,只是五辈以内的叔侄关系,但毕竟有血脉相通,相貌上有几分近似,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是因为见过赵不试,所以严公公才会如此惊讶。

    要真是赵不试,那这次冯家的念头,也就该彻底打消了。

    不是赵不试有多么厉害,而是赵不试的身份,一个可以直达天听的宗亲身份。

    但凡赵不试在赵佶跟前说几句对他不利的话,凭他一个皇宫内苑的宦官,是根本无法与皇室宗亲的身份抗衡的。

    若是冯熙载出面直接跟赵不试叫板,作为一个身居相位的当朝大员,自然不惧赵不试的宗亲身份,可若是冯熙载敢因为这事情针对赵不试,绝对会有十几个等着接替冯熙载相位的人动手,转眼间便可以让冯熙载相位不保。

    严公公的身份,让他的眼界和看待事情的深度,不知道要比冯宇高出多少倍。

    所以在赵不试出声的时候,严公公悄悄上前,扯了一把冯宇的衣袖。

    可紧拦慢拦,严公公还是没拦住,冯宇直接对赵不试反问道,“你不报出姓名,我又知道你是什么人?”

    严公公这时候,生怕冯宇再蹦出过火的言辞来,也顾不上赵不试就在跟前,凑到冯宇耳边,语气有些急促,“冯少爷,这位可是赵不试赵大人,陛下的族侄,你若是不想给冯相添麻烦,最好对这位赵大人客气点!”

    严公公是内苑宦官,如果没有天子指令,是不允许出宫的。

    虽说大宋到了徽宗这一代,对于宦官的管理并没有那么严格,甚至连大太监童贯,都能坐镇一方,手掌数万精兵。可那也只是针对那些对赵佶无比信任的太监,凭这位严公公的身份,距离那一步还有很远。

    如若自己私自出宫,还跑到京东路的地界上作威作福,赵佶是决计不会绕过他的,即便是赵佶仁慈,极少以杀人治罪,可直接驱逐出宫却是跑不了的。

    正是有了这份担忧,严公公才这么担心。

    冯宇见严公公如此紧张模样,加上刚才那番话,登时也愣在当场。

    冯宇有冯熙载这位叔父做依仗,极少畏惧人,但也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刁难钱恒,想要侵吞钱家的产业,这些事情来说,很多官员都做过,只不过有的吃相好看,而冯家吃相稍微难看了些,但只要在后续有所补偿,即便是在冯熙载眼里,也不会把这当成什么大事。

    可要是牵扯到皇室宗亲,这事情就复杂了,绝对会成为冯熙载政敌攻击的话题。

    所以在听到严公公说到赵不试的身份时,冯宇也有些慌了。

    刚才只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