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刑房里再出来,天色已经黑了下,找人来问,省府的那人已经走了。高士达没有去办公室,也没有到食堂吃饭,而是先让人打了满满一盆热水烫脚。然后高士达一边泡脚,一边起草着这支。时钟滴答滴答的作响,到了八点了,他才放下笔。

“叫机密室撰写一份,飞鸽送往南京。”想要查清楚这人身上的秘密,高士达绝对他必须得到国安的全力帮助。

不过高士达也知道,自己别看在外东北搞得风生水起,这点波浪放到南京那是一点波痕都不会有的。

南京的水比外东北深太多了。

别说高士达进来折腾下马的外东北官员,只要是黑龙江的,还没有涉及到府一级,那就是真的到府一级了,又能如何呢?

如今的南京城正是秋意融融,天高日爽的好时候。国朝富华,生民日盛,才不会因为遥远的边疆之地传来的一丁点消息就为之愕然呢。

而事实就如高士达所料,这个时候的南京正好比一场歌舞演出到了高氵朝,所有人的眼睛都放在‘廷推’这个事情上,根本就没人理会东北。

或者说,南京的高官勋贵们,对于东北的事情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了,而不必有经过。

现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了皇帝新拿出来的‘廷推’,这项并无新意,但在中国已经废除了近百年,给了大臣们实打实权利的新法度。

皇帝要行‘廷推’了,而何为‘廷推’呢?简而言之一句话,廷推就是朝廷要职有了空缺,大臣们推荐人选。此政策起源于朱明。

高级官员空缺经大臣推荐,皇帝任用,称廷推。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廷推或皇帝特旨任命,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尚书会同三品以上官廷推,外官则总督、巡抚廷推。到了‘千骨一狄’康麻子年间废除。

陈鸣上辈子曾经听过一个说法,朱明的廷推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历史的进步。

陈鸣很不喜欢民主,虽然他清楚他所建立起来的帝国,注定要迈过这道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自己就喜欢民主,谁也没规定穿越者就一定要民主不是?

陈鸣就喜欢大权独揽,就爱‘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是该怎么给后人铺的路,他也是要铺的。

廷推这玩意儿是不是民主他不知道,但感觉起来的确有中不一样的味道。

朱明中后期的廷推已经形成了制度,虽然被某英明神武的夷狄之君给废除了,但扒扒历史书,陈鸣又把它给捡了起来。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廷推云者:是乃明代抡选要吏之法,原规定三品以上及九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掌监察百官)共七卿,再加大理卿(掌刑名平反之事)、通政使(敷教内外章疏),是为九卿。九卿乃全国最高政务机关,熟悉国政推行之实际情形。)、佥都御史、祭酒等官员,公推二或三人,由皇帝取决任用,谓之廷推,清初尚采行,后废。

陈鸣现在把这个东东拿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分割了皇权。

陈汉版‘廷推’的红线是划到了三品,无论是正三品,还是从三品,对于内阁大臣人选都能发表自己的建议。针对某个位置,他们有权利推荐自己认可的人选,然后由皇帝统一汇总,从中决出一个人选表单——五到七个人。然后在京和地方上的三品文臣就可以针对这个名单进行推举了。

最后的前三名由内阁递交皇帝采选。

不是说这些大臣们自己选的第一名就一定能坐上宝座,最终的抉择权还握在皇帝的手中。

现在陈汉朝的这个‘廷推’制度还只限于内阁,当整个制度制定完成以后——比如二品官和三品官的评分是不是一样啊,要是有缺又如何啊,陈汉的廷推制度与积分制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整个过程估计要扯皮两三年吧,二品官肯定不愿意跟三品官一个分数啊。而地方上的巡抚大员一直在谋求自我品级升级,而且这事儿陈鸣也不自我表态,只是抛出了一个命题让他们自己去搞。

等到这事儿有个结果的时候,那时候第二任内阁也该走到尾了。

而第三任内阁如果顺利诞生,未来的时候,陈鸣还要把‘廷推’的范畴从内阁重臣扩展到在京的各部尚书,各院各署首脑,然后再接再厉,扩展到各省巡抚。

但是自陈鸣终身,他没有把兵权分出去半点,大都督府始终掌控在他的手中。

第七百三十三章 万国来贺

廷推这波风来很快很猛,但去的也急若流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属于‘长期建设’,不用轻易下决断。而且一场更大更猛的风潮已经来临。

自从过了中秋之后,整个南京城就进入到了吸引太皇太后七十七岁‘喜寿’的准备工作中。

南京皇宫的西南角,临近玄武湖的地方,也就是明皇宫内宫诸监的旧址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重新修起了一大片园子。当然那片园子也没有把内宫诸监的地盘全部占了,皇宫边的军营就在那儿。

这片重新建立的园子,那就是太上皇皇太后现在的住所了。

原来他们是在皇宫西宫的,可是太狭窄了。

太上皇还有那么多的太妃和皇子公主呢,西宫他们住着掀狭窄,那就重新搞一个大的。反正皇宫边上就是大片的空地,内宫诸库是捡起来了,可大明朝历史上的内宫诸监是永远不可能出现了。

而且陈鸣还想到自己的未来,他可不愿意一干干到死啊。或者说他想定个规矩,大臣们年纪老了还能乞骸骨,告老还乡呢,皇帝为啥子一定要死在龙椅上呢?

不再会出现在历史上的太上皇乾隆可不失为一个大好的例子啊,还有那梁武帝萧衍,活了八十六岁,还是饿死于台城皇宫净居殿的,这要是没有侯景之乱,肯定能活的更长。而既然萧衍已经虔诚的信奉佛教,还闹着几次出家,让朝廷出钱将他赎了回来,那索性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真的出家不得了吗?

说到底还是一个权力闹得么。

而放眼中国历史,盛年英明神武,到了老年却疑心大起重用奸邪的帝王不在少数,那李隆基要是六十五岁就退休,说不定就生不出安史之乱了呢。

陈鸣不知道自己年老的时候是不是舍得放下权力,但至少他在修筑这片园子的时候是如此想的——他觉得自己能放下皇位。把那片园子当做自己日后的住处来用心修建的。

从鲁山回来后的太上皇就住进了这刚刚竣工的园子里,后者也被正式的命名为延寿宫。皇帝是每三天前来请一次安,皇后是每天过来一趟。

只是这为期一年的鲁山之行似乎耗去了陈惠太多的元气,他在鲁山可不仅仅是祭拜一下祖宗,见一见当初的旧人,还让随行的钦天监官员为他在伏牛山中选定了葬身之地,然后自己爬山越岭,亲眼去看了一遍。

陈惠的陵寝本来说是在钟山的,可陈鸣不愿意,他就喜欢鲁山老家。那陈鸣自好如他所愿。

从鲁山回到南京后,陈惠的身子骨就有点虚了,显然鲁山一行耗掉了他不少元气。

现在陈惠歪在榻上,他身上的衣服空荡荡的就像挂在架子上一样。他捂住胸口,脸上憋得阵白阵红。榻上一个青色的小瓷瓶滚到地上,里面的朱红色药丸散了一地。

赵二喜看着消瘦的陈惠人都要哭了,要不是太上皇还比较有精神,他都抹脖子的了。小心翼翼的捡起青瓷小瓶,“太上皇,要不要传御医?”

陈惠摇头,御医频频出入延寿宫不是个好兆头,而且太皇太后的生日就在准备中,今年是老娘七十七岁的喜寿,要大办特办。而这延寿宫也是开张的第一年,常来御医,太不吉利。

新朝建立还没有几天,皇室当中出了个长寿的老人,寓意吉祥。可不能因为他的胸闷咳嗽就打乱了布置。昨天皇帝亲自来延寿宫请安,说到了东北的军统局查处的线索,那意思是说南京城里也很可能有鞑子的眼线、钉子,他们如果也跟东北抓到的那人一样动了起来,肯定不会放过一丁点给新朝添堵的可能的。虽然危险性很小很小,陈惠却不能不考虑详细。

赵二喜帮他挪正背后的枕头,陈惠指着多宝阁:“再取一瓶来。”

咽下药丸后,陈惠才觉得闷痛的胸口好受多了。

……

皇宫里头,陈鸣还在吩咐着新任顺天府尹萧楼和国安陈光,要求他们务必维持好太皇太后寿辰期间的市井市貌安定,维持好城中的秩序。特别是各属国前来的使臣,这一回虽然没有了朝鲜,可是日本、琉球,安南三家,暹罗、琅勃拉邦、万象、金边、马来诸苏丹国等等,加上凑热闹的英国、瑞典、荷兰等,南京城里是很热闹的。

还有蒙古和青海地区积极向陈汉中央靠拢的部族,此时也纷纷进到了南京。

可不好出现恐怖事件。

萧楼和陈光进来压力都十分的大,这种大型欢庆寿辰的事宜,准备时间太长,听到消息敌人从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钻出来,跑来南京都时间足够了。现在唯一能制止住这种状况出现的流量就只有破坏分子自己的想法了。

而且除了鞑子方便,在国安部的红名单上还写着‘极端分子’四个大字。

自从当初皇帝行在被炸到现在,这些人已经好几次在中国出手,造成的损失虽然不大,影响力却很轰动的。

不过让国安很奇怪的是,后者似乎拥有超级专业的反侦查手段,几次作案后手尾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而且最让国安好奇的是南洋,国内的几次极端袭击时间影响力是很不小的,可是作为中国天方教徒主要集中地的南洋,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太大的波动。尤其是马来亚,比吕宋都要安定的多得多。

他们简直就是一群顺从的绵羊。

陈光觉得这可能就是权利阶层的本质吧,马来虽然大半个被中国给笼罩住了,可是作为原先的统治阶级的马来苏丹们并没有太直接的利益受损,他们只是需要把自己之前对待荷兰人的恭顺转而献给中国,把对待荷兰人的所有条件转而施加在中国人的身上。那些蜂拥而入的中国商人反而让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这些人跟玩恐怖炸弹的那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倒霉的是,国安他们很少能与苏丹们产生联系,而更多地是与玩炸弹的那些人打交道。

陈光对陈鸣感慨着、叹息着。陈鸣脑子里本来没有马来这些苏丹存在的位置的,可听了陈光的感慨,他想了想绝对这些天方贵族阶层身上的确是存在着一定的利益价值。

就像满清对待蒙古一样。

加恩给这些天方贵族,好好的笼络他们,然后让他们去统治和束缚底层的民众,有清一朝,在乾隆灭了准噶尔汗国之后,蒙古就再没有给满清添过什么麻烦。

而就算满清的中前期,准噶尔蒙古、青海蒙古先后给满清找了很多很多麻烦,可至少内蒙古六盟都还是挺忠诚的,山陕、直隶没有是不是的边疆争斗,没有是不是的战斗发生。

如果陈鸣不想着把马来、吕宋、安南等地彻底的纳入中国,以满清笼络蒙古的手法去笼络他们,到未尝不能安安稳稳过个一二百年……

安南的三家就好比科尔沁,马来诸苏丹贵族就是乌喇特,吕宋和未来的东印度地区,就是其他的蒙古部族。

陈鸣要真的这么玩的啊,那些利益阶层绝对会变成南京的一条条狗。但是中国也很难彻底的吞并了南洋地区,彻底的‘吃掉’那里所有的人。因为满清的这种做法让蒙古到了清末也始终是蒙古。

因为如此做简直就是在不停的大声提醒着他们,你们不是汉人,你们不是中国人。你们是马来人、是吕宋人、是爪哇人、苏门答腊人……

陈鸣可不想未来一二百年后,‘殖民’帝国崩塌的一幕还出现在中国。

“来人,去给朕把柔佛苏丹招来。”

陈鸣的内心在跳跃着,满清对蒙古的那一套是不能玩的,可是他也从中学到了一点可以用在南洋的小手段。这个小法子给了陈鸣不少的启发,就像满清不把蒙古看为一体,自己也不能把南洋看为一体。

要从中挑出几个‘特例’。

特殊对象特殊对待,让他们内部分化开,彼此瞧对方不顺眼,那也会很大的牵制他们的精力。

陈鸣受前世的影响有点太重了,在他眼中越南全是白眼狼,南洋全是懒猴子。而陈汉的大臣则对马来和吕宋根本不屑一顾。

无论是当地的驻军还是民事行政官,行事手段都有点忽视那里的贵族力量了。因为大象是不会把蚂蚁放在眼中的。

现在的中国一直被自家内部人骄傲的称作——天朝上国么。

牛气哄哄的他们看着信奉天方教的吕宋和马来,那就跟看粘毛饮血的蛮夷差不多。很多人脑子里对于吕宋和马来的最直接印象就是弱不禁风,否则他们怎么会被不远万里而来的少数欧洲人就给征服了呢?

而这一感觉就又涉及到了陈汉大军夺取这两地时的轻松如意,因为胜利来得太轻松了,所以他们也就不珍惜了。而不像朝鲜,好歹有一支军队在那里跟满清拉扯了好几年呢,随后又投入了诸多的心血,再有朝鲜历史上跟中国也联系密切。所以‘朝鲜’在诸多陈汉重臣的潜意识里那就是一个人,而吕宋和马来,那就跟畜生无疑。由其他们还信仰着在一干陈汉重臣心目中离经叛道的天方教。

但现在陈鸣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晚。

他只需要从中挑选出一两个特例,那就能顺利的分裂南洋天方贵族。因为后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彼此本就没有高低。

柔佛苏丹就是陈鸣最看好的之一。

他是跟中国打交道最早的南洋天方教贵族,柔佛苏丹国自从衰落之后,也就始终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现在也是一样。而同时在他们的内部,苏丹王权也被压缩到了极点。

所谓的柔佛苏丹国是原先的马六甲苏丹国的残余,16世纪初期马六甲王国被葡萄牙灭亡,其苏丹逃亡廖内群岛,派遣其天猛公代表其统治其在大陆的领地,即今柔佛和新加坡地区。而等到18世纪的中叶时,也就是陈汉进入南洋的前夕,天猛公作为柔佛苏丹的封臣成为上述地区实际上的统治者。

陈汉当初得到新加坡这块地皮的协议书,就是同现任的天猛公阿卜杜拉曼签署的协议,可是按照柔佛苏丹和荷兰之间的条约,天猛公并不能代表苏丹与外国定约。陈鸣后来就让外交部又走了一道程序,从现任的柔佛苏丹手中再拿到了一纸条文,至此新加坡才算是陈汉的了。

当初的那一人柔佛苏丹现在已经病亡,接位的是他的大儿子依布拉欣。

依布拉欣现在完全是一个傀儡,天猛公阿卜杜拉曼完全不屌他,而仅有的土地上还有副王的存在。

那么什么是副王呢?

这就要从依布拉欣的祖宗说起了。

西历1699年,柔佛苏丹马末二世由于残暴过度,一天坐轿外出时遭其臣属的刺杀,享年仅24岁。柔佛的马六甲苏丹王朝血统正式断绝,由在任首相继位,开创了柔佛首相王朝。

可由于血统问题,首相王朝立国不久就遭宣称苏丹马末二世遗腹子的锡国王子(苏门答腊小国)攻击,之后更有来自苏拉威西岛望加锡的武吉斯人卷入权力斗争。随着武吉斯人取得最后胜利,武吉斯人首领被委任为副王,掌控大权并与马六甲的荷兰人争夺马六甲海峡及锡矿贸易的经济利益;而苏丹则完全的沦为傀儡。

几十年后,苏丹家族虽然还存在,但整个苏丹国的权利完全被天猛公和副王瓜分。

这也是陈鸣看好苏丹的最重要原因。他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现在陈鸣给他的任何支持,那都是他整个家族最大的资本。

至于为了得到这些而出卖的东西,那些不属于他们。

“臣依布拉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依布拉欣规规矩矩的跪在陈鸣跟前,以臣子礼,十分谦顺的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他头上有柔佛伯的封号。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现在都已经是陈汉属臣了。

在最初被封为柔佛伯的时候,依布拉欣虽然知道这对整个柔佛没有什么好处,可他内心里还是激动异常,此后他就是上国的伯爵了,怎么着苏丹王室的生命也就有了保障。

马来和马来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的天方教贵族都清楚中国的强大。新加坡就在他们边上,槟榔屿距离他们就不远,自从中国官方的力量涌入进南洋,那一个个荒凉的岛屿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就有目共睹。

欧洲人要花费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堡垒和城市,中国人三五年就建设妥当了。

中国的商人将盐、铁、茶叶、酒、布匹、丝绸、蜡烛等等物资摆放在市场上,以此换取他们境内的木材、锡矿、金银、铜矿等。

然后再过个两三年涌入过来的中国移民就挥舞着锄头将周边一切可以开发的土地全部开发了。

他们一船船的运来生活必需品,一船船的运来手工艺品、奢饰品,那些器物精美的让人发狂。他们在码头上建立起了一处处巨大的木材厂,他们还大批量的收取胡椒、咖啡。占据吕宋数百年的西班牙人被他们轻易击败,往日一个个高贵的白人变成了种植园的奴隶,他们被中国人叫做劳改犯。

骄横的荷兰人变成了积弱的二逼,在中国人对爪洼大肆动手的时候,咯咯叫一声都不敢。

这真的是统治一切的王者,人间的主宰。

依布拉欣毫无一丝抗拒的跪拜在陈鸣的脚下。“我们的主啊!求你把你那里的恩惠赏赐我们,让我在凡间能得到皇帝陛下的保护;求你赐我好运,让我今天的心情舒畅,求你使我的事业顺利。”

第七百三十四章 陛下圣明,臣谨遵圣谕!

“快快平身。”

陈鸣脸上全部是亲和的笑容。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先做好调查。

东方红当年说过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陈觉得这话很真理。

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当官的都喜欢一拍脑袋想出一个招来,而这些招大多数都是垃圾。

陈鸣传召柔佛伯,看似也一拍脑袋,可在陈鸣的心里,他是很清楚柔佛伯在柔佛的尴尬地位的,那是小命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的一种情况。

说起来依布拉欣完全就是个傀儡,一丁点权利也没有,但是作为一个表面上的牌位,他却也有着卖国的资格。

“爱卿在南京,可还住的习惯?最多明年的秋季,柔佛伯府就可建造完工了,爱卿日后再赴南京,便可以入住其中了。”马来等一干苏丹现在都住在国宾馆,按照陈鸣之前的打算,他们的府邸是永远也建造不完工的,但是现在他改主意了。至少眼前的依布拉欣的府邸,明年秋天就一定能完工。

依布拉欣闻言欣喜的再拜道:“承蒙陛下厚爱,微臣在南京过的很好。陛下赐臣的宅子,对臣的赏赐优待,让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虽然那座在建的柔佛伯府的位置、风景,绝对比不上玄武湖里的国宾馆,但感觉不一样啊。

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客人。

依布拉欣内心里更隐藏着一个谁也没有告诉的想法,如果他在南京的伯爵府建好了,依布拉欣会赖在伯爵府里不回柔佛的。

待在南京的伯爵府中,普天之下能砍他脑袋的只有皇帝一个;可待在柔佛,这天底下能砍他脑袋的会有无数个。

现在依布拉欣说的绝对是实话,是真心话。他对陈鸣的感恩之心如喷发的火山一样炽热。

依布拉欣待在国宾馆享受的是国宾一级的待遇。

——从他们来到南京的第一天起,皇宫大内和延寿宫的赏赐就没有停过。

美女佳人、琼浆玉酿,珍馐美馔,还有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几乎让依布拉欣舍不得去想象自己离开南京的那一刻了。

陈鸣笑眯眯的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依布拉欣头上的气柱是完全倒向自己的,这让陈鸣更有信心了。

他看中的人是不会有错的。

“爱卿啊,明年夏秋之交,朕要在南京设立一所国子监大学。”打隋朝以后,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系统的最高学府了,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除了这个,未来时日里陈鸣还要相继设立翰林院大学和太学大学,甭管那名字听起来是不是顺耳,意义重大不是?

“这所大学会是朝廷重点经营之学府。爱卿的世子,若有意愿,可在国子监上学。朕将召集宇宙贤达名士,无分中外,无论东西,皆以学识为上,居于一处,教育天下英才……”

这是陈鸣准备建立的几所顶尖的综合类大学。

而侧重点不仅是在科学上,还有政治。

依布拉欣当然愿意,他都羡慕死了苏禄候的遭遇了。也有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送来南京,除了学习先进的文化,就是尽可能的与南京的贵人结交上关系,这样能更好的给他们一族披上个保护层。

任何人在面临绝境的时候都不会坐以待毙。除非是实在没法了,否则就会抓住任何一个机会。

依布拉欣就是如此,不管是常住在南京,还是将儿子送入大学,那都是他梦寐以求的。

而且这事儿说来也有先例的。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