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发现了这个惊天大事。

那么多一线的情报骨干和领导人死亡,这是绝对的非偶然事件,这是中国人在动手。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可惜,这个消息就算被他们火速送到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一世他们也无暇顾及了。

法国人已经在不加掩饰的于俄罗斯边境地区布置兵站,储备军需物资。同时波兰人在聚集,一个个波兰师被组建了起来,然后在紧张的训练中。

拿破仑汇聚起了一支超过五十万人的大军,这里头的法军数量有三十万左右,其余部队都是附庸军,内里出兵最多的就是波兰人。

拿破仑也认为附庸军中只有波兰人最可以信任,因为波兰人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拿破仑许诺——对俄战争胜利后,他将重建波兰。

这个许诺不仅对于华沙大公国的贵族们有着巨大的激励,更是让千千万万的波澜民众激动万分。

华沙大公国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对于波兰军队的组建一百个支持,执掌华沙政府权力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元帅是波兰军队的主导者。他的副手是十多年前与他并肩作战,一同在乌克兰抵挡1792俄军入侵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波尼亚托夫斯基和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是整个波兰最为着名的两个英雄,前者在退出奥地利军队后就一直在为波兰而奋战,后者的足迹更是踏遍了欧洲和北美。他曾经在美国的大陆军中服役了整整七年,为美国修筑了一处又一处的军事要塞,包括西点要塞,后来科希丘什科被国会晋升为准将,并被批准给予美国国籍。他成为了美国公民并得到了一点土地,还被许可加入有声望的辛辛那提协会和美国哲学会。

在灾难深重的波兰,在沉沦在深渊里看不到光明的波兰,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在美国的成功那就让他像一个英雄那么伟大。

这就像当初的杨振宁,中国在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时候,杨振宁走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他也就在中国国内受到了无数的赞誉。这都是一个道理!

现在波尼亚托夫斯基被拿破仑授予了法兰西帝国的第五军(45000人)军长,之前在1809年整个奥地利战役期间,波尼亚托夫斯基成功地领导了与费迪南大公在加利西亚的战斗。在遭受作战失利和被迫放弃华沙后,他重整旗鼓并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策略向奥军反击,并成功夺回了卢布林,桑多米尔,扎莫希奇和布罗迪。拿破仑对他的巨大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他颁发了荣誉之剑。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拿破仑的认可,第五军也全部由波兰人和萨克森人组成。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波尼亚托夫斯基拉来做自己的副手,并且这个决定得到了拿破仑的认可,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也被拿破仑授予了准将军衔。

在远征俄国在即的时刻,拿破仑在极力拉拢波兰,谁让波兰与俄罗斯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呢。

拿破仑认为除了法国人之外,只有波兰人对自己最忠诚,这一认知并没有错。原时空里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在1813年,在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惨败之后,依旧作为盟军鉴定的为法兰西帝国流血牺牲。他率领忠诚的波兰军队开赴德意志继续为法国作战,并且参加了莱比锡战役,最终为不当俘虏骑马冲进了埃尔斯特河,然后因战马没能托着他爬上对岸,反而把他压在了河中而死去。

他是拿破仑册封的最后一个帝国元帅,他真的对拿破仑就那么的忠心耿耿吗?不是,这只是因为波兰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拿破仑的身上。

此刻的欧洲大陆就像是积蓄已久的火山即将喷发,亚历山大一世虽然对东方和奥斯曼人忧心忡忡,但他真的没多余的精力注视高加索和里海了。尤其是东方的里海岸畔。他内心里有种忧虑,二百五十年前就被俄国人控制的阿斯特拉罕,这一回很有可能从他的手中丢失。那片土地很有可能再度回到游牧民族的手中。

阿斯特拉罕曾经是金帐汗国的秋季官邸,是自波斯和印度通往俄罗斯公国和欧洲途中的一个大商业中心。1558年,伊万四世的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将其纳入到莫斯科公国的版图。不久后,沙皇下令将城市搬迁到下游的对岸,为得是更便于对不断前来烦扰的邻国进行防御。在1582年到1589年间,在新址上建起了伏尔加下游首座用白石砌城的克里姆林宫。在古罗斯,带卫兵哨所的高城墙要塞都称为克里姆林宫。这座克里姆林有7座塔楼,其中的3座建有出入大门。就这样,阿斯特拉罕成了俄罗斯南方的前哨站。

虽然二百五十年过去了,俄罗斯还依旧没能彻底征服里海,他们往南的脚步被高加索山脉阻挡住了,向东的脚步刚刚要进入收获的季节,就被中国人彻底砍断了一条大腿。

而现在,亚历山大一世怀疑自己很可能连里海,甚至是伏尔加河都保留不住了。

亚历山大一世心如刀割,但他只能继续对里海选择了漠视,希望当年建造的那座石头的克里姆林宫能为俄罗斯阻挡住中国人的脚步。

根据英国人传过来的消息,拿破仑只调集的法国士兵就有三十万,之前他们估计的40万大军显然是个错误的数字,那至少是五十万大军。

亚历山大一世压力山大!

为了抵抗拿破仑,他已经向俄罗斯的西部地区聚集了二十五万人以上的军队,在战争来临之前,他有信心汇聚起三十万人的军队。可是偌大的俄罗斯在减少了三十万军队之后,他们在东方和高加索、黑海流域的军事力量就需要到极点了。

只是一个俄罗斯,亚历山大一世还有信心抵抗,但要再加上奥斯曼和中国人,亚历山大一世头发都要愁白了。

现在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英国人的军需军费援助,他们更需要能打仗的援兵。

亚历山大一世一直在派人联系贝尔纳多特,希望能实现与瑞典的和平,但贝尔纳多特虽然不愿意开罪了英国人,可他们显然也不愿意得罪法国人。

……

西历1812年的四月了,一队队骑兵、一支支军队正在向着中亚汇集。

陈汉这一次出动的兵力也不是很多,总共就十万人。而七汗国出动的兵力也不是很多,也是十万人。只是他们需要时刻准备着出动第二批人。

十万七汗国军队大部分是骑兵,陈汉的十万大军里也有不少的骑兵,负责统帅联军的骑兵总指挥董威在三月里就踏着积雪来到了咸海西岸。

负责这支大军总指挥的是魏宝成,前线总指挥是陈威,沈世英依旧是总指挥。

陈鸣有点好使用老人了。这不是他不给新人出头的机会,而是他觉得老人靠谱。魏宝成、邓云、陈威、董威、潘昶、沈世英等等为首的少壮派,已经可以把‘少’字去掉了。这些年老人们纷纷退出军伍,不管是开国时还年轻的高平山、黄捷、陈启、陈永生,还是陈二宝、陈文赞、陈建白、陈洪涛、黄安、高靖辉、卢龙、石猛他们,全都退下来了。有的更是已经病逝好些年了,比如石猛。

陈鸣使唤魏宝成他们已经很顺手了。而且美洲的几次战争,他们打得都很不错。

到了五月,乌拉尔河流域。

巡哨的俄军和蒙古汗国的军队间已经爆发了一定的冲突。

对于杀回伏尔加河,土尔扈特汗国十分兴奋。他们当年逃离薪疆,远避准噶尔人,那去的地方就是伏尔加河,中俄战争的时候他们跳反出来,离开‘老家’已经很多年了,现在他们又要杀回来了。

渥巴锡是死了,他的儿子策凌那木扎勒一样很积极。

策伯克多尔济也死了,他的儿子凌德勒克一样善战。

其他的蒙古三汗国也很乐意打到里海的东岸,因为那里是金帐汗国的故地。而金帐汗国的存在又象征着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辉煌。

不管‘爷祖上也阔过’这种心理是不是一种自我期盼,反正蒙古人是很乐意如此的。

哈萨克人也很喜欢打俄国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让自己治下的原南三汗国土着好好的看一下他们的威风。那曾经让南三汗国低头的俄罗斯帝国,现如今不也被他们踩在脚下吗?

甭管这场大战是不是由他们发起的,反正七汗国都很乐意对俄展开进攻。特别是俄罗斯倒霉的时候。

中国对于七汗国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俄罗斯没有欧洲方面的威胁,陈鸣要对俄开战,七汗国也只有顶上的份儿,现在,多好啊。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整军备武

阿尔汉格尔斯克是一座很靠北的俄罗斯沿海城市,这里距离北极圈非常的近。在1703年之前,它是俄罗斯唯一的一座出海口,一年里头有一半时间在封冻。所以,圣彼得堡的开埠让这座重要的海港城市飞快的没落了下来。

但是现在,这座临海城市正在散发着无尽的生机。

因为丹麦在波罗的海的骚扰——他们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援,虽然无法在大海上战胜英国人的大舰队,可是骚扰英国人的商船和运输船队却是能做到的。英国人为了保证对俄罗斯的增援,在夏季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商船就会绕过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从北冰洋进入白海,后者像一个沉甸甸的哑铃,它的最南端直接深入俄罗斯的西北内陆。

阿尔汉格尔斯克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里的伐木业、畜牧业都迎来了新生,英国人需要这些木材,同时他们还需要俄罗斯的乳制品、肉质品和谷物粮食。

同时,这里的农奴也有了新的灾难——他们被要求服兵役。

阿尔汉格尔斯克所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是俄罗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地方,百多年前的辉煌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就像21世纪中国的开封,千年前属于东京汴梁的辉煌只能永远的被刻录在历史上。

而现在,繁荣让这里居民和政府的收入变得更高的同时,他们也必须为俄罗斯贡献更多的士兵。

在每年的八月或九月,一道沙皇颁布的征兵法令会被送到俄罗斯的地方官员那里,随后市民和官方代表会一起成立一个征兵委员会,并在征兵官的带领下展开征兵工作。通常征兵法令里会明确写有需要征收多少人,例如,一个500人的农奴区,需要征收1至8个人。

当然这也不是一定的,俄罗斯在打第六次俄土战争的时候,曾经在一年之中征了三次兵,相当于在一个500人的农奴区里征收了10~20个人,理由是国家正处在战争当中,征兵制度必须要作出改变。但这一改变就是好几年,而且这个征兵比例还在逐年提高。而今年的俄罗斯,也会一年中多出征兵的,这才四月,第一次征兵就已经展开了。

俄罗斯的征兵委员会根据人头税,和当地居民与农夫的人口数量来计划征兵工作。流浪汉,罪犯和仆人(被主人派遣)经常会被送去军队服役来作为惩罚,也有许多倒霉蛋会被支持征兵的父母硬拖去参军,而更多家庭则必须很为难的选择出一个成员来服役,通常这个被选择的人肯定是在家庭里最无足轻重的那个。另外,征兵委员会的工作也会很小心,因为俄罗斯还需要农奴们来付税以及耕种田地,所以轻易不会毁掉一个家庭。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两名或更多的成年男性,那么这个家族会在这些人中选一个人出来应付兵役。而像西伯利亚这种人口稀少的地方,就能少征就少征,不会破坏当地的人口数量。

需要上交的税也可以用兵役来代替,同时兵役也可以通过贿赂来回避,而有钱的农夫,则会“买”一个比他穷的人来代替服役。这种行为在俄罗斯的很多省都有记录,价格稳定在了360~500卢布。

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总人口只有十几万人,虽然面积很大,但人口稀少。这里在往年就像西伯利亚一样,被圣彼得堡忽略式的照顾着。可今年不行了,十几万人口呢,用用心还是能抽出两个团的力量的。俄罗斯现在必须尽一切可能征召足够多的士兵来。

不会让他们立刻走上战场,但也需要他们抓紧时间训练,作为俄罗斯的总预备队。谁让俄罗斯除了拿破仑这个危险的敌人外,还有奥斯曼和陈汉这个更大的敌人呢。

俄罗斯士兵的军饷非常低,英国人的龙虾兵至少是他们的十倍以上,但这让俄罗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保持住极大地现役兵力。

俄罗斯的农奴和普通百姓也不是谁都支持沙皇的,每一次征兵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每个家庭都希望能自由选择一名‘无关轻重’的人去服兵役,但现实并不总尽人意。在亚速步兵团,50%的征召兵都是已经结婚了的,现在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0%。能自由选择一个人来服兵役固然好,但也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参军,还要身高和年龄符合条件才行。七年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士兵最低身高标准为1米6,年龄则是在17~35岁之间。而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后,最低年龄上升到了19岁;可现在俄罗斯的最低身高标准减少到了1米50,年龄在15~40岁之间都符合条件。

15岁,那还是个孩子。

所以在俄罗斯的一些大城市,一些人甚至在报纸上刊登“代替服役”的广告。比如“圣彼得堡公报”在1793年刊登了这样一条广告:“半卖半送,22岁成年男性,训练有素的女装裁缝,也可以代人服役。”倒卖代替者也屡见不鲜,商人们从地主手里买下农夫,再转卖给为服兵役而头疼的人。不过为了打压这种行为,商人一次只能购买一名农夫(不能是黑户),并且俄罗斯还规定:征兵法令发布后的三个月内不允许买卖任何奴隶或者农夫。

山脚下的一处牧场,原本的荒草沃野处已经立起一座屋舍粗陋的小镇,看起来跟任何拓荒新城没太大的区别,可这城镇外围着的一圈木栅栏,还有一队队来回巡游的士兵,显露出这座城镇的不同来。

这是俄罗斯的一个守备步兵营,是距离阿尔汉格尔斯克比较近的一处驻军,在这个军镇不远的地方,一座真正的小镇耸立在一条小河边,这里一共生活着七八百人。而整个阿尔汉格尔斯克市的管辖区内,也就只有三万人不到,四五千户家庭。

镇里一座屋舍外,一个穿着灰色大衣,戴着皮毡帽,蹬着长筒皮靴,看上去像是军人的男子,正操着严厉的口气,对一个倚在门边,低垂头颅的女子训话。

“莉莉娅,你是一个聪明人,谢尔盖符合征兵的规格,他的名字已经被写在了名单上。虽然你的父亲生病,哥哥也死了,大家都很同情你们家的遭遇。但这是上帝赐下的苦难,你不应该抱怨。”

征兵委员会是一个好差事,不仅可以拿到不少的卢布,更可以借着机会有仇报仇。

伊万诺夫一家与委员会的头头戈沃罗夫倒是没什么仇恨,可谁让伊万诺夫家里有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呢。【莉莉娅在俄语中就是百合花的意思】

“那毕竟是戈沃罗夫长官。再多的不甘心你也只能屈服,不然等待你这个家庭的命运会是什么呢?”灰大衣继续说着。

“戈尔巴乔夫只是一个穷小子,跟着他有什么好日子?戈沃罗夫长官可是镇子里征兵官。你要是跟了他,很快你就能搬去阿尔汉格尔斯克,甚至有可能去到圣彼得堡。戈沃罗夫长官真的很爱你。”

灰大衣的话连唬带吓,莉莉娅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已然六神无主了。

灰大衣并没说什么狠话,指使他的戈沃罗夫更没让远处待着的打手直接抢人。因为戈沃罗夫相信,只凭着自己的威势就能让他的猎物屈服。

情郎再重要,能有她的亲弟弟重要吗?能有她的家人重要吗?再倔强的人也会在现实面前低头的。

谁让伊万诺夫一家遭了灾,猎鹿的时候碰到了野狼,他们俩这还是幸运的,虽然一个废了,另一个虽然残了。但总比葬身狼嘴里的人强吧?

几天时间后,整个小镇的骚动就平息了下来。六个人在征兵官戈沃罗夫的带领下离开了小镇。他们每一个人都被剃掉额头上的头发和胡子,之后的六个月里,他们都必须保持这一形象。

新兵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只会发放每人一套新兵制服,内容包括:每人一件灰色或白色的士兵外套,长裤,军便帽,一条黑色围巾,一双上漆靴子,最后还有一个背包,用来放他们的私人物品。但要值得注意——这些制服并不是免费的,包括路上的开支,和每个士兵在前往报到途中会发放的1。5卢布,都来自于士兵所在村镇所交的税务。

这待遇可比之前时候好多了,原先的俄国新兵每人只有一套农夫长袖上衣、裤子和一双鞋,这些衣服他们要一直穿到发放正式制服为止。之后他们会被带上镣铐(防止他们逃跑),交给护卫护送八到十个人直到他们到达所在步兵组报到;在途中同一个班组的成员也会互相照顾(途中已经开始训练)。

但随着新式步枪的普及,俄军也开始改善新兵的待遇了。

或许圣彼得堡认为,珍贵的枪支应该有更’高贵’的士兵来拥有。

六个新兵在几百人的注目下,一步步走出了镇子,和护卫兵一起,向西面的阿尔汉格尔斯克行去。

送行的人群中一片呜咽之声,多少人眼角发红,一片片唿喊自己亲人的名字。谁都知道俄罗斯就要打仗了,而且是打打仗,这一去极可能就是永别……

又是十天的时间。

超过两千新兵汇聚到了阿尔汉格尔斯克。

如此的一幕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还在频频上演中。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猥琐而又强大的中国小偷!

古里耶夫要塞正东方百十里的地方,一条叫做杜金卡的小河边。一场俄国骑兵巡防队与陈汉步兵巡逻队的遭遇战正在进行着。

两边的人数都不多。俄军有一二百骑,中国军队则是一个加强队。

狂放的俄国骑兵从河东右侧的山丘上冒出来,距离超过了三里地,他们高喊着“乌拉’,对着河畔的中国步兵就席卷而去。

后者立刻改变了队形,前列的士兵全都端起了手中的步枪,后头的士兵也火速架起了火箭弹。当俄国的骑兵部队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湮没了撤退不及,无奈据守一个山丘顶端以待后援的一个班的前哨人马后,继续向着陈汉巡逻队的大部队冲来的时候,国防军的火箭弹和枪子也向着唿啸而来的俄国骑兵疯狂的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枪声响起,火箭弹爆鸣,手榴弹炸响。人的惨叫和马的哀鸣,伴随着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回荡在天空……

这不是中俄双边仅有的一战,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之前还有很多,之后也一样会有很多。

陈汉在战斗和牺牲当中迅速产生变革,营一级的部队出行必带着马车,马车上安放着六管、九管火箭炮和小型臼炮,安放着一箱箱的弹药。

占据着前线骑兵力量上的优势的俄军骑兵也分外猖狂,他们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机动性,在中方边境线和后方之间广大的空地上来回驰骋。要不是大批的牧民已经被从乌拉尔河东岸迁移到了别处,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遇难遭劫呢。

就如总参部推演的三号方案一样,俄军以这种法子来做开局,因为他们相信在拿破仑正式进攻俄国之前,中国是不会先跟俄罗斯大打出手的。

中俄之间虽然矛盾重重,存在着剧烈的利益冲突,上一次的中俄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耻辱。可是中俄之间没有短期内就开战的理由。

中国之所以大批量的在狙击部队,汇聚作战物质,这完全是出于欧洲的法俄危机。拿破仑对俄罗斯开战是中俄再战的前提。

所以,俄罗斯放心大胆的与中国高摩擦,侦查中国在停火线以东地区的军事布置,他们的骑兵,他们的哥萨克,那正是搞侦查的好手。

同时小规模的骑兵出击中配合着千人级别的骑兵群,对着中国的运输部队展开偷袭,也能起到阻断前线运输补给的作用。当然,这也更可以对俄罗斯自己地盘里的军事布置起到保护作用。

陈汉前线的部队就不止一次向后头打报告,要求大批骑兵的入驻。但陈威和魏宝成考虑到前线补给的困难,以及中俄正式开战的不确定性,他们是不会让耗费重大的骑兵部队先一步进入前线的。

要知道,就南京的估算,拿破仑要想对俄军发起进攻,那至少也要等到六月中,确切的消息传到中国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让东西之间的交流大大的缩短了距离,可距离再缩短也三个月啊。战斗开始的时间预计会是冬季,而冬季又不可能大规模的动兵,真正开打都是明年了。魏宝成和陈威作为总指挥和前线指挥,他们脑子瘸了才会让消耗巨大的骑兵部队现在就进前线。

之前活动在乌拉尔河东岸的游牧民可都被劝到了咸海西部了,几百里地的无人区,前线集结太多的部队的话会拖累补给线的。

不过,同样是战争一方的俄军,这个时候也不好受。

陈汉的巡查部队、运输部队,侦察兵放的很远,侦察兵的素质也很高。俄军的骑兵很难近到中国部队的周遭打突击。而且这些部队现在的编制越来越大,配置的火箭弹、火箭炮也越来越多,这可都是血的教训啊。

若是人数相差不多的时候,俄军骑兵往往很难击破陈汉的抗拒,就是依靠着人多势众堆死了被伏击的陈汉,也会付出深重的代价。俄军的人力资源可不能同中国相比,就算他们的灰色牲口的单位价格很低,那也不是这么个消耗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