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维修工-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咱们几人,说这些话还需要借李扶摇的嘴来?

  虚伪啊……

  怎么应付当下的局势,其实除去冯立大家都心知肚明,策略也是呼之欲出,但有些事情李建成要装,该配合的演出大家只好配合。

  李扶摇叹了口气,“敢问殿下,陛下今年高寿几何?”

  李建成苦笑,“李总领这不是明知故问,父皇去岁才做了花甲大寿!”

  李扶摇点头,“是啊,可是真看不出陛下已经花甲之龄了,说句大不逆的话,陛下的精神、身体状态可不像花甲老人,龙精虎壮的人,殿下和齐王殿下这些年没少增加弟弟妹妹啊,以我观来,陛下少说也还得有个一二十年的天年。”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那时的殿下,也将近花甲之年啊!”

  李建成面露欣喜状:“父皇高寿,当是我大唐盛事。”

  魏徵扯了扯嘴角,冯立也忍不住蹙眉,却没有其他表示,李元吉只是无语的抬头看着房梁,真心不愿意看见太子那张虚伪的嘴脸。

  长安谁不知道,最盼着父皇驾崩的就是你了。

  因为父皇一旦驾崩,作为太子的你就可以立即登基,哪还需要和秦王斗得你死我活!

  李扶摇无奈的拍了拍腰间的纯净苍穹,“是啊,陛下高寿是大唐盛事,然而却是我等的哀事,更是殿下的心靥。”

  这话说得简直……

  绝对是杀头的大罪!

  “大胆!”

  果然,李建成浓眉倒竖,站起身来怒喝道:“李总领,你食君禄,为何说出如此大逆不道期盼我父皇驾鹤的话来,不怕我诛你满门么!”

  冯立吓了一跳,暗道李扶摇你找死啊,这种话也能给太子说?

  不过看到身旁的魏徵一脸淡然,齐王李元吉也是一脸蛋疼。

  李扶摇更是毫无一丝惊恐后,冯立终于明白了过来,理智的选择了闭口不去搅和。

  但是李建成需要台阶下。

  李扶摇被呵斥,李元吉和魏徵知道,该自己给李建成台阶下了,否则没有台阶的太子殿下,很可能真的被架着按照李元吉的说法去做。

  装病不上朝,这就是下下策了。

  于是魏徵率先说道:“殿下息怒,李总领也是一片忠心对您,如此言说,也是为了殿下的千秋大业着想,还望殿下看在李总领一片赤胆忠心的份上,饶他一马。”

  李元吉也附和道:“是啊,我也觉得李总领言之有理。”

  这就给了李建成巨大的台阶了。

  总不能连齐王也一起呵斥了罢……那就没意思了。

  果然,找到了太监的李建成顺势而下,一脸凝重,“连二弟也这样认为?”

  李元吉心里苦笑,脸上却是一片赤忱:“是啊,大哥难道还没看出来,如果这么等下去,何时是个尽头,况且就算除了秦王,鬼知道其他王爷年岁增大后,会不会再有人入主天策府?所以臣弟收回先前的献策,是在的愚蠢之谋!”

  李建成装模作样的沉思一阵,一脸无奈的望向魏徵和冯立,“你俩呢,如何?”

  魏徵点头,“齐王言之有理。”

  冯立不明觉厉,只好跟着大众走,“卑职也以为是。”

  李建成长叹一声,喟叹一声坐下,愣愣的道:“这天意如此,非是我不孝啊……”

  这一番做作……

  就是李建成自己都信了。

  这简直就是仁厚、孝顺的太子,哪里是那个一心想着李渊禅位之后荣登大宝的李建成!

  李元吉附和着叹气,“是啊,非我等不孝,实乃天意如此。”

  人么,都相信天意。

  管它什么叛逆事,哪怕是弑兄弑父,往天意上一推,什么都名正言顺了。

  李扶摇轻笑了一声,“殿下和齐王殿下这就不是了,这怎么叫不孝呢?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殿下既是陛下的皇子,但也是大唐的王爷,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皇,但殿下亦是天之子,然而陛下年事已高,政事维艰,太子殿下取宝器而章国,更能让我大唐欣欣灼生,此乃对天下的大孝,岂因小孝而失大孝!”

  这一番话说出来,李扶摇自己都忍不住喝彩。

  这尼玛口才,老子不去当演讲家真是可惜并且浪费了……

  魏徵也暗暗喝彩,实在没想到李扶摇竟然有这等口才,文武双全啊这货!

  李元吉心里笑了。

  李扶摇其人果然不简单,还好自己早就收买了他。

  李建成心里也笑了,这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不错,有眼力,而且执行力不错,还有一番好口才,明日功成,他要是听话,可以重用一番。

  脸上却很是无奈的表情,“如此啊,那诸位以为当若何?”

  李扶摇和魏徵几乎是异口同声,同一时间说出了两个振聋发聩的词:

  李扶摇说的逼宫。

  魏徵说的禅位。  

章两百零二 玄武门前,阳光正烈

  第二日。

  李扶摇浑身披甲,上了宫城的玄武门城头。

  作为执行禁卫总领,李扶摇最近时间没少拉拢人心,利用读心+无间金手指的配合,可以说,玄武门所有执行禁卫,都是自己的心腹。

  朝阳初升,这似乎是一个很寻常的日子。

  直到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陆续面色凝重的从玄武门进入宫城,然后又前往武德殿。

  这几位重臣的登场,拉开了玄武门之变的序幕。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

  李扶摇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人影,笑了。

  李世民终于按照自己说的,走在了玄武门之变的正确道路上,尽管没有了尉迟恭,但李世民身边还有个公孙长青,要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难。

  又小半个时辰,终于远远的看见太子东宫一行人。

  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太子千牛李志安,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这四人并没有现身,显然各率兵马,正在暗处等候。

  只要李渊不答应禅位,这四人就会率领兵马,在自己的接应下进入宫城。

  从而武力逼宫。

  这是昨夜李建成和李元吉定下的策略。

  但是,有个意外情况!

  太子党最忠实的核心人物,齐王李元吉不见踪影!

  他去了哪里?

  是和冯立等人一起,在等待时机,还是有其他计划?

  李扶摇不得而知。

  昨夜自己和冯立、魏徵等人先行离开,根本不知道齐王李元吉最后和太子李建成之间说了什么……

  但是李建成依然来了,显然李元吉的不出现,是得到了李建成同意的。

  这尼玛蛋疼了。

  逼宫这种大事,李元吉怎么会不参加。

  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能让李建成同意李元吉不来的?

  李扶摇想不通。

  而此刻,李世民率领着天策府仅有的几百护卫,和长孙无忌、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一众人,埋伏在玄武门外,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埋伏圈。

  这是自己和长孙无忌的建议。

  李世民原本是想在玄武门内设伏,等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宫城,自己立即关门然后再伏击太子。

  被自己否决。

  这可能是历史正轨的玄武门之变进程,但现在不一样。

  自己虽然是李世民眼中的墨家死士,但鬼知道李建成、李元吉谁是穿越者,如果有穿越者,还会乖乖的进入玄武门受戮?

  所以改在了宫城外设伏。

  按照史实,李建成和李元吉会进入玄武门,到了临湖殿才会发现异常。

  但是现在李元吉没出现,计划还要进行?

  李世民犹豫了刹那,长孙无忌在他耳旁轻声道:“殿下,太子才是重中之重,齐王不足挂齿,他没出现,我们正好分而击之!”

  事情到了今天,长孙无忌早已看透。

  秦王若是倒台,自己也要牵连。

  更甚至于天策府有关联的人,最后都会被清算,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所以,秦王只有一条路。

  而跟随秦王李世民的人,又何尝不是只有一条路。

  李世民盯着鲜衣怒马的太子,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事情,犹记得年少时,那时的兄弟还是兄弟,只是不曾想今日,便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这是皇室的悲哀。

  得天下,那就要失去亲情——而失去的亲情,只有登基之后才能重新收获。

  可是那时候的亲情又有几分真?

  但是,无论亲情真假,也无论得到失去什么,在天下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天下,才是自己的梦想。

  不再犹豫,挥手,“动手!”

  命令传达。

  李世民一马当先,从藏身处跃出。

  玄武门外,顿时一片喊杀之声!

  太子李建成没有料到这一点,短暂的呆滞中,错过了最后的机会,几个呼吸间,东宫一行人便被天策府士兵围住。

  李世民也是心狠手辣,根本不和太子交流,手下的士兵便开始无情冲杀。

  短暂的交兵。

  太子随行毕竟没多少人,所有的人马都交给了冯立等人率领,身边那几个人哪是天策府那些精锐护卫的对手,眨眼间便只剩两人。

  太子李建成。

  还有一人,豁然是太子李建成的三儿子,痴于藏剑,但在长安名声并不好,杀人、放火强抢民女样样精通的河东王李承德。

  地上,是数十具尸体。

  鲜血横流,没死的人被天策府护卫上前补刀,然后将太子李建成和河东王李承德团团围住。

  所有人——

  包括李世民、长孙无忌、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诸多将领,脸上都出现了一抹不同寻常的潮红。

  那是大功告成前的喜悦。

  那是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向往。

  没有人想到,今天的事情竟然如此顺利。

  顺利到此刻围住了太子李建成,众人还有些不敢相信——只要杀了李建成,这天下就是秦王的了啊,而自己等人也将因拥戴之功,成为永享富贵的功臣!

  照样初升,阳光绚烂的打在众人脸上,一如一派盛世里的鸿云。

  刀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映照着地上汇聚成溪的血水,很有些凄美。

  微风拂来,血腥味扑鼻。

  李建成沉默的看着李世民,许久之后,才抬头看向远处,落在玄武门宫城之上,看着那个按剑的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李建成忍不住叹了口气。

  李扶摇现在没来接应自己,显然被策反了。

  得人心,我不如秦王啊。

  一个经由柴绍举荐的人,自己拉拢过来,却又被秦王策反。

  真心是个讽刺。

  想必此刻的柴绍得知此事后,也会觉得很讽刺的吧。

  本来是用来恶心李世民的钉子,却成了李世民这一次兵变的最强盾牌:如果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此刻打开城门,带着他的执行禁卫冲击,自己便能化险为夷。

  然而并没有。

  所以啊……自己这二弟真是用心良苦。

  恐怕,早就收买了李扶摇,所以自己今日前来,和自动入瓮有什么差别?

  完完全全就是李世民的计划!

  看着所有人,所有大汗淋漓的人,李建成有些忧伤的抬头望了望天空,轻声喃语到:“承德,今天的阳光真好啊。”

  河东王李承德没有被大兵围困的惊惶,面无表情的应道:“是的,玄武门外,阳光正烈啊!”

章两百零三 末将无能

  李建成看向李世民,忽然咧嘴笑了,“秦王,好久不见。”

  李世民愕然。

  两三天前,我差点被你毒死,竟然就好久不见……

  却大概能感受到李建成此刻的心理,叹了口气,“有些人啊,说了再见之后,或许就再也不见了,如果可以,真不想今日和你再见。”

  李建成丝毫没有被围住的觉悟,“我今天会死,但你也活不了。”

  李世民笑了,“是吗?”

  远处忽有蹄声如雷。

  李建成望向远处,“你看,有人来了。”

  李世民蹙眉。

  这是个意外,自己和长孙无忌、李扶摇的计划,是一处围住李建成和李元吉,擒贼擒王之后,再进宫逼父皇立自己为太子。

  哪里知道只见李建成,不见李元吉。

  而此刻远处的蹄声,估计应该是李元吉率兵前来。

  他当然不是来救人的。

  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救人的动机。

  他是来杀人。

  杀了太子,杀了自己,齐王李元吉,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自己身边有公孙长青,要杀李建成并不难,但现在李元吉横生枝节,他率领的人都是太子人马,恐怕那些士卒还蒙在鼓里,以为是来救太子的。

  挥手,所有天策府士卒在一位将领的带领下,列阵等待齐王的到来。

  而长孙无忌等人,则退到了玄武门下!

  似乎不打算插手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这也是李扶摇的建议,说这样有可能引出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终的后手布置。

  李建成按住腰间长剑,轻声对太子道:“大哥,请你去死吧。”

  这是个很矛盾的用词和语气。

  李世民的话语用得很有礼节,一个请字述说着他此刻的负责心理,但一个死字却显出大唐太宗的决心。

  太子,你必须死!

  公孙长青缓缓拔剑,青莲剑出,一片广寒。

  李建成直直的盯着公孙长青,许久才道:“这把剑是我送你的。”

  公孙长青点头。

  李建成不无讽刺的道:“死在自己送出去的剑下,是不是会体面一点?”

  公孙长青默然,许久才抬起头,目光一片坚毅。

  过去的都是过去。

  今天我是秦王死士,所以太子,请你去死。

  李建成感受到公孙长青的杀意,只是侧首看着淡定自若的河东王李承德,轻声叹道:“你看,太子不好当,所有兄弟都想着你尽快死去。”

  李承德扯起嘴角笑了笑,“所以没有兄弟最好。”

  李建成愣了愣,旋即苦笑,“这话说的不对,是没有几个强势的兄弟最好,可惜你皇爷爷也没本事,压制不住咱们的秦王殿下啊。但是我有,今后我不会让承道成为你的威胁。”

  李世民缓缓拔剑,示意公孙长青准备出手。

  必须尽快杀了李建成,然后退到玄武门内,有李扶摇这个墨家死士接应,一切都还有周转余地。

  而在不远处,李元吉和冯立等人率领的两千精锐,已经迅速和天策府士兵接触,短兵相交,立即有人死去。

  公孙长青逼近。

  李建成却并没有拔剑,仿佛认命了一般,看向天空,“阳光真好。”

  一旁的河东王轻轻拍了拍腰间的剑,笑了,笑得很有些快意,“是啊,玄武门外,阳光正烈!”

  旋即跳下马,按着腰间佩剑,迎着公孙长青走去。

  头也不回的对太子李建成说道:“父皇,今日功成,我当为太子?”

  用的是父皇,而不是父亲!

  称呼太子,怎么可能用父皇?

  都这个时候了,李承德和李建成还在奢望得到天下?

  这个措辞一出来,李世民心中便感觉到强烈的不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心中猛然警醒!

  太子太镇定了,镇定得可怕。

  根本不像一个中计的人。

  难道,他还有什么后手……而这个后手绝对不会是李承德。

  李承德的身手自己是清楚的,虽然还不错,但连秦琼都打不过,更别提尉迟恭,也别说剑道高手公孙长青了。

  这个后手也不可能是李元吉!

  自己和太子都清楚,李元吉对他的曲意逢迎,不过是从权之策,只要抓着机会,齐王殿下会毫不犹豫的杀掉太子和自己。

  所以,李建成不可能将希望寄托在李元吉身上。

  那么李建成的镇定底气来自何处?

  李世民想不通。

  然而不用想了,因为此刻李元吉已经率兵即将冲破天策府的防线,欲气势汹涌着杀过来。

  李世民叹了口气。

  必须在李元吉赶到之前,杀了李建成。

  李建成却看着和公孙长青对峙的李承德笑道:“你信不信,你那个四叔不会是立即冲过来,他会让被策反的人先杀了冯立等人。”

  虽然是对李承德说,却是说给李世民听的。

  李世民沉默了,挥手制止了公孙长青,看了李承德一眼,这才对太子说道:“所以你的意思,元吉一直在等待今日,一举杀了我俩,你的人都被他策反了?”

  李建成哈哈大笑,“差不多吧,也许只剩下一个冯立了。”

  “你不怕死?”

  “怕死,你不怕?”

  “也怕。”

  “那我们可以不死。”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你心里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江山,怎么装得下两个天子。

  李建成沉默了一阵,抬头望着玄武门,目光没有落在城门上,却是透过虚空,望向了武德殿,眼里充满着渴求的炽热,“那很遗憾,我本想将你和元吉一起杀了,现在看来只好先杀了你。”

  顿了一下,“承德,太子位重,你可知否。”

  李承德缓缓拔剑,目光冷冽,嘴角泛起一抹很冷血的笑意,“阻挡我的,杀了便是。”

  ……

  ……

  彻底击溃李世民的天策府兵马,李元吉并没有急于出击。

  驻马仗剑,示意所有人马就地整顿。

  身后,是五百天策府士卒的尸首,疆场惨烈,从来没有侥幸,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是用无数儿郎的尸首堆积而来。

  一如京冠!

  一身是血的冯立走到李元吉身旁,“齐王殿下,我们应该赶紧去支援太子殿下啊!”

  李元吉回首,笑眯眯的看着冯立,“冯将军难道还没看明白,太子殿下和河东王并无危险,放心吧,秦王杀不了他们。”

  冯立愕然,“可是公孙长青……”

  李元吉挥手,“没有可是!”

  冯立大急,“那齐王殿下休怪卑职,就算我一人,哪怕是死战也要力阻公孙长青保太子殿下安危!”

  说完正准备回首率领手下去驰援太子,却不料倏然间感觉脖子一凉。

  人忽然感觉脖子凉,要么是有风,要么是有水。

  冯立感觉到了水。

  黏稠的水。

  温热的水。

  血水!

  冯立看见了烈日,刺目。

  玄武门外,阳光正烈。

  刺目的阳光,如千万把剑刺入冯立的眼里,冯立泪如雨下。

  泪眼里,看见了一具犹自站立的无头尸体,血水从脖子里喷涌而出,飞溅长空,映照着刺目阳光,山河间一片凄艳的壮丽。

  好生熟悉的盔甲。

  那是翊卫车骑将军盔甲!

  原来,自己被斩了啊……

  视线所及,看不见远方,只看见手执长刀的太子千牛李志安,咧嘴笑着,眼眸里充满着戏虐和兴奋,又充斥着成功者的窃窃自喜。

  冯立叹了口气。

  思绪逐渐归于虚无,最后看了一眼这大好山河,脸上浮现一抹不甘。

  太子殿下,末将无能啊……

章两百零四 人间有剑仙,岂曰无敌?

  李元吉看着地上冯立的尸首,叹了口气,“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李志安在一旁陪笑道:“殿下,那两人?”

  李元吉笑了笑,“无妨,自己人。”

  那两人,自然是指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

  李志安笑了。

  李元吉看着远处对峙的太子和秦王,有些好奇,这个时候了,李世民为什么不让公孙长青动手——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杀到,就是吸引天策府士卒。

  这样,李建成才有机会和李世民血拼。

  公孙长青是很厉害,但李承德这个孩子——自从自己有一日看见他在府中练剑后,就知晓,他隐藏得太深!

  其剑道修为,绝对不输公孙长青。

  果然是两父子,连隐藏自身这种作风都如此的相似……

  所以自己才提前杀到,让李承德和公孙长青有机会火并。

  否则公孙长青在五百天策府护卫配合下,很轻松地杀了李建成李承德,接下来就可以全力迎接自己的攻击,这样会充满变数。

  公孙长青的剑道修为,真有那种十步杀一人的潇洒。

  甚至,他能在万军丛取自己首级!

  所以,李承德这个隐匿的高手,才是公孙长青的真正对手,而自己也趁着这个机会,将天策府的护卫一网打尽!

  现在,玄武门外,只有自己还有一千余士卒。

  玄武门上的执行禁卫总领李扶摇,也早已被自己策反。

  没有谁能阻挡自己。

  但是……还是要等公孙长青和李承德先死一人。

  两个剑道高手,就算自己有一千士卒,也不敢说有必杀的把握。

  李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