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王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对,你,你叫黎铭。”白卉心连忙点了点头,现在她唯有顺着男人的意思答话,不然,赵七要是再疯点……那就糟了。

    “我记起密码了!我的,我的那个……”赵七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他抬起自己的左手,又看了看右手,因为动作幅度太大,又牵动了他右臂上的伤口。

    “你别动啊,你在找什么?我帮你找,你别乱动。”白卉心连忙阻止了男人这种自我伤害的行为。

    “资料储存终端手环,我记得……我放…放在…对了!我放在包裹里了!我的包裹呢?”

    从讲故事开始,只有这句话让白卉心听明白了,赵七在找他的包裹!

    “你躺着,别急,我去拿。”白卉心哄着还没伤愈的赵七躺下后,她连忙起身出去了。

    白卉心离开的时候,赵七的心里很复杂,对于自己的过去,似乎处处都充满了未知的迷雾。现在,他终于把曾经脑海里时不时跳出来的信息串联起来了!

    比如,巴黎是自己曾经求学的一个城市,自己懂得用木粉粉尘爆炸,能说出那两台机器的名字还能启动他们,可以打开别人都无法打开的建筑材料包,可是……还有很多东西他没能想起来!

    也许,想起更多以前的事情并不是件好事,有时候,想的越多疑问也就越多!诸多的记忆被唤醒,但更多的问题又开始刺激赵七的大脑……

    最近一个月在青龙寨的生活,对赵七来说是真实可见的,而记忆里的东西则是记得起却摸不着的,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自己是在做梦吗?

    “为什么我总是对隐修会的东西感到熟悉?总是能触发以前的记忆?但这些记忆又不完整?”

    “那个拉我进隐修会的人是谁?他张什么样?他为什么会拉我进去?”

    “什么我会出现在青龙寨?我来这个时是干嘛来的?我是要执行什么计划还是任务?”

    “我究竟是赵七还是黎铭?”

    这些问题在赵七心里出现的时候就落了根,赵七一遍遍地在心里呐喊,他要辨别真伪!

    可是,每当赵七试图否定某一个记忆,这些记忆却显得越来越真实。这让他对自己赵七的身份越发地怀疑起来了,也许……对!也许等自己打开那个储存资料的手环,一切的真假,都能得到证明了!

    ……

    世上有很多事情真真假假,让人看不清楚,因为很多人都带着自己的面具示人。

    一队打着梁国旗帜的军队,从魏国的都城——大洛城的城郊开拔,过往的魏国百姓皆用一种怨恨的目光盯着那杆绣着梁字的大旗。

    一名身着圆领青衫玄玉袍,头戴方巾腰系帛鱼的中年男子坐在马车里,他习惯性地抚了抚下巴上的长须。他对此时行军的速度很不满,因为行军速度太快了,马车里是又闷热又颠簸,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去问问萧将军,什么时候能停下来休息会。”男子撩开了马车一侧的小帘子,对车外一名骑着马的小将说道。

    “文谦先生,您半个时辰前已经问过了,萧将军说要等到午时一刻才能停军休息。”骑马的小将一脸为难地说道。

    “哦,是么?我不记得了,咳咳,这天太热了,萧将军应该多体恤士卒才是。”被称作文谦先生的中年男子咳嗽了两声,就放下了帘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时一刻,行军的梁兵停下来休息了,他们在魏国的一处驿站里歇息。

    魏国的驿站早已经是名存实亡,很多驿站都了,因为驿站吏员的俸禄都被新皇帝拿去充当军饷,所以驿站里的人就只能自谋生路了,大家把驿站里能买的东西都私下变一,跑了。

    “文先生,贵国的驿站可真是奇特啊!”这是一员面容冷峻浓眉武将,正是文谦之前所提到的萧将军。

    “呵呵,小小驿站哪里会有奇特景色,倒是萧将军贵人腾云,此次回国肯定能官升三级,令人羡慕啊。”文谦先生似乎并没有听懂萧将军话中讥讽,只是作揖恭贺。

    “升官?这次都丢了一部分和亲礼,我能保住这统军将军的职务就算万幸了,哪里还指望升官?怎么,文先生这次写信给萧某要求同行,就是为了看萧某的笑话吗!”萧将军一脸的不快,浓浓的眉毛向上一挑。

    “看来萧将军的消息并不通畅啊,据谦所知,魏国的国君已经遣军三千去青龙寨剿匪了,十天前就已经带着那帮青龙寨山贼的人头和追缴到的礼物回来了,这礼品丢失的事情,只要将军和那几位送国书的大臣不说,梁王又怎会知晓?”文谦先生轻摇了下头,抚了抚自己的长须,像一个谋士在一旁说道。

    “哼!我说那几个老头子这几天怎么没在我眼前叫唤了,之前一个劲地说自己走不得水路,后来分兵被抢了和亲礼,又说我不该听古普塔军使的分兵之策,现在回国邀功,一个个比我跑的都快,提前三天就回去了!还让我派兵给他们当苦力,拉了好几车魏国绸缎回去!着实可恶!”

    “将军莫要生气了,谦这里……还有一个消息相赠。”文谦轻轻捻着长须,露出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

    “消息?是何消息?”萧将军疑惑地看着文谦先生,一脸诧异地问道。

    文谦不急不缓地说道:“谦听闻……将军当年是齐国兰陵人,因不愿降灭齐的魏国,故而投梁,被梁王器重,特将萧将军的姓氏纳入梁国的高种姓,只不过要在姓氏后加上一个舍字,故而将军的名字就从萧衍变成了萧舍衍,此事……”

    “文谦!”

    刷的一声,萧衍将军抽出了腰间的剑,直接架在了文谦先生的脖子上,大吼一声:“今日,可是专程来辱我的!”

    文谦先生依旧面不改色,手扶着长须从容地道:“将军可还记得齐国的公子小白?”

 第三十九章:第一次演讲

    “将军可还记得齐国的公子小白?”

    听到文谦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萧将军双眼一眯,目光更是峻冷。

    “不知先生说的是何人,恕萧某孤陋寡闻。”萧衍将手中剑收回刀鞘,似乎不想和文谦先生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本将乏了,你们几个,出去守着,本将军要休息片刻。文先生,恕萧某不远送了。”萧衍对左右吩咐完后,就直接转身往驿站的里间走去,但萧衍转身的时候,他脸上的神色明显不自然起来。

    文谦先生没有继续追问什么,拱手作揖朝门外走去,但快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吟起了诗,诗曰: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够了!”萧衍大喝一声,打断了文谦先生。

    “怎么,在下只是吟诗罢了,难不成这几句诗……惊扰将军了?”文谦先生一脸笑意,面朝着门外的太阳背对着萧衍将军,似乎一点也不怕萧衍会从身后抽刀将自己砍了。

    其实,文谦先生早就摸清了萧衍将军的脾气秉性,虽然看似粗鲁,却是个明智的人,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砍了他这个名士。他还知道,萧衍一直心怀齐国,哪怕梁国赐予他所谓的高种姓,那也只能算是高种姓中排名最低的那种,再加上降将身份,萧衍在梁国的日子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风光。

    “先生这是明知故问!”

    “将军所言的‘知’是指什么呢?”文谦抚着长须缓缓转身说道。

    “文先生是魏国名士,我们明人不说暗话,先生既然知晓萧某曾为公子小白效力,那么……今天先生想说什么话,就不妨直接说吧!萧某是个粗人,虽然不能吟诗作赋,但也不是让人愚弄的呆瓜!”

    文谦先生摆了摆手,示意萧衍坐下后说道::“呵呵,萧将军莫要生气,谦只是想告诉萧将军一件事,公子小白当年曾逃亡去梁国,但却被梁国一名文官用毒计害死……”

    “此事我亦曾听闻,但……那文官,今日已经是梁国宰相,先生将这消息给萧某又能如何?”萧衍轻叹了一口气,显得颇为无奈,又道:“文先生,现在,萧某已为梁将,这些齐国旧事……还望先生不要再提起了!先生既然要随军去梁国游历,萧某自然会尽地主之谊。”

    “将军不要着急,谦,要说的消息并不是这个,公子小白当年曾有两子一女,二子皆亦是丧命于那文官之手,但那一女……”话说到这,文谦先生顿了一下,他的眼角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萧衍,又继续说道:“还尚在人世!”

    “先生此言当真!”萧衍将军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自然当真,不过……将军似乎不想再提起关于齐国之事,那谦也不好再打扰将军休息了。”说罢,文谦就转身欲走。

    “文先生留步!萧某还请先生告知旧主遗孤现在何处!”萧衍不愧是身手矫捷的武将,大步朝前一跨就带起了一阵风,直接拦在了文谦先生的面前,抱拳弯腰。

    “将军既然想继续听,那么……谦,又怎能违背将军的意思呢?”文谦看着弯腰的萧衍将军,脸上露出一种阴谋得逞的神色。

    ……

    三日后,青龙山。

    赵七望着台下的几百号山贼,说不紧张那是假的,虽然在他的记忆力里,他曾经多次在上千人的礼堂中站起来提问,但站在台下和台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几天里,赵七确实想起了自己真正的名字——黎铭,他也从那个手环里找到了无数的图纸和资料,来证明他梦里和记忆力的一切都是真的!

    但赵七发现,在和白卉心的交流中,他所说的东西压根就不会被相信,虽然白卉心每次都装作很认真的倾听,诚恳地说着“是,恩,对的。”但他明显发现,白卉心对于那些陌生词汇的兴趣远大于他那段离奇的过去,而赵七又不能将手环里的资料直接拿出来给白卉心看,这就让赵七显得纠结了。

    在这个明显科技落后的时空,赵七觉得,他根本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如果他再将这些过去的记忆说给别人听,说不定会被人当成疯子……

    赵七想回去,但又找不到方法,他又无法用那些建筑劳工型的机器人做出一个穿梭时空的温洞来。

    绝望吗?

    不!

    赵七并没有绝望,因为手环的资料里,有一个任务文件,上面写着:s级任务,统一金时空的人类社会,建立全球大一统的帝国。

    赵七觉得,也许完成了这个任务,自己就能回去了!

    任务是艰难的,但……这些山贼和青龙寨,就是他第一群班底和地盘!

    没有人是天生愿意当坏人,天生想要当山贼的!

    但是……

    如果一群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又被税收苛政压垮了腰,家中的男子还要时不时地应对劳役和兵役,随时都可能战死沙场……

    那么,这群人就是走投无路了,所谓官逼民反就是这样,青龙寨的很多人都是被迫进了山林,当了山贼。

    但山贼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没有安定的生活,每次劫道或者被围剿都会丢了小命,那么,相对而言,一个安定、完整而温馨的生活,对这群人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这时候,赵七则想努力给予这些人一个光明的未来,比如——建立一个王国!打天下!

    台子下的山贼队列还是老样子,乱糟糟的挤成一团,但这次并没有人乱说话,因为站在台子上的人是赵七,这个从三千魏兵手里救下青龙寨的人,他是青龙寨的大英雄!

    虽然在这之后,寨子又被魏兵偷袭了,不过这也不是赵七能预料的事情,大家终究还是打跑了魏兵,也算是赢了。

    尽管队列不是很整齐,不过台下众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与之前卢大头等人在的时候要好不少。

    赵七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这么一紧张,他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

    这可把台下的白卉心急坏了,小脚跺着地面,像是要把地面砸出一个包似得。

    台下的山贼等了半响,也没听到赵七发言,但并没有插嘴,一个个带着善意的笑容,在他们的心里,赵七迟早都是要当大当家的,哦,对了,还要娶白大小姐!

    ——————

    赵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终于开始发言了,而他人生中第一次的演讲对象,居然是一群山贼。

    “诸位青龙寨的兄弟,今天我赵七召集大家来……是想说说关于大家今后的生活,关于我们青龙寨的未来。不过,我在开始讲之前,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谁想过,如果有一份体面的、不用劫道的、安稳的生活,你们还愿意当山贼吗?”

    看到台下有几个刚刚想说话的山贼,赵七朝他们挥了挥手,继续说道:“不过这个问题不用大家回答,我知道!”

    “早在四爷爷……恩,就是李老爷子去世的时候,他就说过答案。因为他和你们很多人一样,他在家乡活不下去了!我死去的赵六哥哥也说过,官府老爷都骑在我们这些百姓的头上,各种赋税劳役压得人们没活路!再加上,魏国年年和周边的国家打仗,稍微殷实点的家都不堪重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国富民强,民富则国强!看看我们这些百姓,我们在家乡里……我们过得都是什么日子?辛苦了一年却连温饱都得不到!所以,我们这些苦命人,才会到青龙寨,才会在这里当山贼!”赵七越说越来了感觉,他从来没有这么激情澎湃地站在几百号人面前说过这些慷慨激昂的话。

    几个山贼低下了脑袋,是啊,赵七说的对,能有安稳日子过,谁会愿意上山当这身份不光彩的山贼呢?

    “也许,有的人会说,山贼没什么,随便干一票大买卖就能够我们吃好几年了!看看,前些天我们不是还劫走梁国的几大车东西吗?”赵七说到这,明显有几个年轻的山贼附和称是,连连点头。

    “但是!兄弟们啊,你们有想过吗?如果有一天你们老了,想回故乡看看,你们敢回去吗?啊?”这句话像一句重击,打在了刚刚还在点头的几个山贼心里,他的头也低了下去。

    “我来帮你们回答吧,不敢!就算有的人敢,你回去后,你还能找到你当年的家,当年的房子,还有那些被官府害死的亲人吗!你回去,说不定哪天就被官府发现了,直接派几个捕快,就将你绑进了大牢,做了冤魂!”

    赵七顿了顿,看着大部分低着头的山贼,喊道:“都抬起头来!咱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为什么要在人前低头!为什么要给那些贪官污吏低头?为什么就不能有我们自己安稳的家,干一个体面的事情?”

    “既然不愿低头,既然做了山贼,那么再做个反贼又怎样?不如反了这个朝廷!平了这个乱世!谁说我们山贼就不是好人了?那些王侯将相既然做错了,我们就反了他们,反了这个朝廷!让我们来当王侯!”

    “反朝廷!当王侯!”

    “反朝廷!当王侯!”

    “反朝廷!当王侯!”

    台下的众山贼也是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口号。

    是啊,能做王侯,谁愿意当山贼呢?人类对于权力的**,有时候只需要画一张饼,给一个念想!

    此时,赵七在青龙寨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 !!

 初雪杂念

    我的四面都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门前梧桐树上的黄叶一天比一天多。

    今日落雪,已经看不出秋天的痕迹,抬眼四望,天空却一片浓暗,不知道月亮隐去了哪里,又或许,只是我站的方位不对。

    有人说,秋天是褪去了春的浮华,隐去了夏的躁动。但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些搁浅的岁月,在不经意间就从心底溜了出来,影响一下心境。

    也许,等我有一天老去,我会站在落英缤纷的秋天里,怀念当年灿烂的年华,写一些平淡简素的事……

    春花秋月里的那一场场阑珊,早已随季节的更迭零落成回不去的过去,随光阴的辗转撵为沧桑之尘。当缘分散尽,终是尘归尘,土归土……

    缘分这条路,编织着无尽的悲喜……

    少壮之志,年暮之思,各有所喜,各有所悲。生命这趟看似散漫却匆匆的旅程,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话,那些来不及惜的缘,来不及牵的手,那些无心遇见的遇见,无心离散的离散,无心相欠的相欠,空留遗憾,落幕成殇。

    穿梭在这条光阴的长河中,无论与何种姿态屹立不倒,都终将要输给时光!终其一生,我们都只是时光里微不足道的过客……

    我敲开一扇千年未开的门……

    我欲言却止。你……住而不离,在而不见。

    终相见。

    我说:“宿命不能躲。”

    你不理我,自顾道:“时间太过漫长,醒着,睡着,都是活着。”

    当时光经不起颠簸,当岁月经不起睡意,誓言、谎言、妙言、食言、诸言皆虚妄。

    再精致的油灯也是油灯,一盏油灯早晚会污了这地,脏了白雪。

    再粉芥的香灰也是香灰,半两香灰沉淀在时光之中,尚有余香。

    推盏问月,明暗了几夜,圆缺了几岁,圆圆缺缺,为何总在故事里欺相思?

    来了,走了。

    远了,淡了。

    忆了,念了。

    失了,晚了。

    懂了,尽了!、( 

 第四十章:新村开建

    赵七的演讲还是很成功的,最终的结果就是,青龙寨大搬家!

    搬去哪?

    不远!

    就在离青龙山不远的村庄,这是一处荒弃已久的小村庄,这个村庄早就属于三不管状态了,村民在两年前就跑光了个精光,放眼望去,田地里的荒草都已经有三尺高了。

    这个小村庄地处偏远,远离官道,这里离最近的县城都有五六天的脚程,所以青龙寨的山贼们就携家带口的从山上下来,全都搬到这里来了。

    按赵七的说法,青龙山虽然有地理优势利于防守,而且青龙山的山林众多,道路难行,青龙山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战略纵深地。

    但优势有时候也会变成劣势,一旦被大军围攻,就退无可退了,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山上能耕种的土地太过稀少,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怎么去造反呢?所以,青龙寨的位置十分不利于赵七心里的发展地。

    既然迁了大本营,那山贼们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大搞建设,按照赵七老大的吩咐,众人都开始四处搜集原材料,伐木、挖土、采石,至于建设的问题,除了几十号人在挖土墙地基,其余问题则全部交由那两台建筑机械劳工了,有时候,山贼们挖的慢了,机械劳工就自行开挖了,它们挖地基的速度更是比山贼们快。

    有这些建筑机械劳工在,造土、墙造房子根本不用费心,只需要赵七设定好程序,很快就能将一堵两人高的土墙给建好了,土墙只需要就地取土,不需要什么成本,更不用担心结构和承重等诸多问题。

    由于建筑机械劳工在忙着将小村庄建起土墙,这建临时住所的问题,就要山贼们自己解决了,不过山贼们的建房手艺……实在是惨目忍睹!

    好在小村庄有不少废弃的土房子和草屋,只要修缮一下就可以用了,不然光凭山贼们造的那些房子,赵七还真不敢住进去,谁知道晚上睡觉的时候,这房顶会不会砸下来?

    就在赵七带人修缮一个土房子的时候,碳头匆匆跑过来了,喊了一声:“七爷!”

    “碳头,还改不过来?现在要喊少爷!”牛白贵站在一旁,冲碳头喊道。

    “我……我这不是喊顺溜了吗?”碳头摸了摸脑袋,有点尴尬的说道。

    “无妨,就是个称呼,以后还要改的。”赵七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虽然现在赵七已经算是青龙寨大当家了,但在知道赵七要带领大家造反后,山贼们就私下里讨论过称呼的问题,大家以后总不能按山贼那一套称呼来吧?但又不能直接就打个旗号说自己这几百号人就开始建国称皇帝了。

    众人思前想去,最后螣常义提议道,就按大户人家的称呼来,这还能让人误认为,这里是某个世家大族的村庄,管赵七叫少爷,其他小头目是管家,余下的都是家丁。

    等赵七知道这个称呼后,就有点哭笑不得,按他的想法,怎么也得弄个新军,设个将军之类的称呼吧?

    这……这少爷管家的称呼和造反有什么关系啊?不过螣常义说的隐蔽性倒是有几分道理的。于是,赵七就没有阻止大家这么喊了,但更主要的是……赵七听到白卉心那个小辣椒喊自己少爷的时候,感觉就真的……恩,感觉挺爽的!

    “碳头,都统计好了吗?”这时,赵七也放下了手里的木料从房里出来,一把抹掉了额头上的汗水问道。

    碳头忙答道:“七爷,哦,少爷,我都清点过了,咱们寨子里现在的人口有八百九十二口,能打仗的弟兄有三百七十六人,剩下的都是家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