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云能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其实根本就是沾了小胖子的光,因为小胖子是国公,这样的会议必须参加,而如云和小胖子形影不离,当然也就来了。

  最近,小胖子的婚事已经被提上了日事议程,因此上,两个人的关系更加如胶似漆,如云也开始对小胖子展现出了,自己将来作为一个媳妇的该有的温柔与贤淑,但这不过就是仅限于展示一下而已,大多数还是将小胖子追打得四处乱跳。同时如云自打跟着小胖子来到辽西之后,就几乎无所事事,每日里除了追打小胖子还能做什么?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是。

  这时候被姐夫突然叫到,就莫名其妙的看着吕汉强。

  吕汉强就笑着说道。“如云妹妹,你现在也不要再清闲了,为了整个复辽大计,你也应该做出些贡献。”

  如云一听自己有事情做,立刻欢喜的拍手道:“好啊好啊,这是我最愿意干了,现在我都快闷死了。”然后还不忘踹了小胖子一脚,这立刻引起了满堂众将的哄堂大笑。

  吕汉强的会议就是这样,看似严肃,其实一点也不严肃,大家都是想什么说什么,往往是跑题跑得天南海北,但大事还都完全解决,这和朝堂上的跑题绝对不一样。

  吕汉强就笑着说道,“如云妹妹,我将在巡抚的财政里拨出一笔款子给你,让你继续做你原先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召集一些妇女和女孩儿,走街串巷对原先辽东难民展开宣传,主要内容就是宣传祖国的温暖,宣传辽西人的包容,同时也要向辽西人宣传辽东人的苦难,引起辽西人对辽东人的同情,化解辽东和辽西人的仇怨,为稳定我们的民心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可好?”

  听说自己能有事情可做,如云立刻欢天喜地的接受了这个自己驾轻就熟的任务,原先这东西就是自己的长项,现在又可以重操旧业,并且还是为了整个复辽大业,这样,如云感觉到非常自豪与骄傲,立刻拍着小胸脯保证:“姐夫放心,只要你给我钱粮,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你组成无数的宣传队,让她们走街串巷,宣传你的思想方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辽东的难民和辽西的百姓成为一家人。同时,我还会动所有的妇女老人,再次养兔子,不但家致富,更能替大军改善伙食。”

  结果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山西将领的一致的,坚决的反对,兔子,我的妈呀,这是要了命的食物,现在一看到兔子,大家就反胃的呕吐。

  但吕汉强不这么认为,这个办法好,反正只要能让百姓安定增加食物的所有方法,吕汉强都要施行。于是,当场就答应给如云拨出一笔款子,让他自由运用,目的就是一个,安定民心。

  

第759章 人口与经济问题

 ? “现在我们辽西缺什么?人口,其实与皇太极的战争,阵战争锋是一方面,争夺人口更是主要的手段。而我们辽西地方狭小,百战之地人口当然稀少,被我们政策吸引从中原闯关东的百姓,和从辽东逃难来的难民,我们必须加以安抚,通过安抚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来辽西,现在我们给予他们土地给予他们贷款,然后征收他们少的不能再少的地租赋税,这是一种休养生息,来填补我们巨大的人口空缺,说句实在话,我前几天翻查了一下各地的在籍户口,我们整个辽西地区现在总人口不过区区两百万多一点,当然,这里有许多疏漏与藏匿,但即便是如此,我们的人口数量也绝对不会过三百万,这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差甚远,原则上,整个辽西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不低于一千万,而这个人口的巨大差距从那里来填补?”

  这时候吕汉强说话已经严重跑题,但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会议,也就都聚精会神的听,因为吕汉强的跑题绝对不是像朝堂上那些东林党人,为了一件小事,就能把原先想说的话抛在脑后扯到地老天荒,而吕汉强所谓的跑题,都是紧紧围绕在他即将施行的政策方针上。

  吕汉强继续慢慢的踱步,慢慢的想慢慢的说,“人口是我们一切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供养大军的后勤,这样,人口成为我们现在的第一要素,那么我决定动大明新闻,在报纸上继续大肆宣传我们辽西的特点和我们存在的海量的荒地,继续招募已经人口过剩的山东河北河南,尤其是山西陕西的流民,在缓解中原人口压力的同时,为我们增加人口。大家不要害怕人口涌入造成土地缺失,因为我会用我的宝剑,继续为我的犁开拓我们的疆土,辽东地区如此广阔,我会给百姓们创造出更多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说这话的时候,吕汉强不由自主的散出巨大的王霸之气,这种勃勃雄心更激了在座所有人的雄心壮志,就连已经老朽的孙承宗,随遇而安的祖大寿都被感染,全部焕了无穷的斗志,开疆拓土恢复故地,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丰功伟业?

  “而有了人口,就要有巨大的消费,按照经济原理,我每投入一两银子,就会带动四两银子的流转,也就是说,我们安置流民,还有安置辽东难民所给他们的贷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市场的作用,我前前后后六百万复辽大借款的投入,以及葫芦岛建设的开展与展,都将拉动巨大的辽西市场,这样,南方的粮食布帛等等向北方流入,而北方森林的大木头,以及未来将要开采的矿石煤炭等等,还有将来我准备想办法在蒙古人手中占领未来的敖汉,那里有丰富的铁矿石,我都将将它开采出来,冶炼成钢,以弥补南方钢铁无力产出的市场,到时候南北互通,互通有无,经济将无限放大,总投入将达到两千万两白银,而这些白银所带动的市场将是多大呢?据我最浅显的估计,也在一亿两白银的效应,诸位想想,一亿两白银是一种什么概念?”

  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吕汉强才现在座的诸位,包括老成持重的孙承宗都口水长流呆若木鸡,因为他们实在想象不明白,一亿两白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是多么大的一堆,同时他更不明白吕汉强所说的市场拉动效应,是一个怎么样的前景。

  也难怪他们不知道,因为这个年代的文人们还存在着圣人经典里,不太懂得或者根本就不懂得商业经营和市场管理。就连当初,作为文人的代表欧阳修,都曾经说过这样的浑话,天下财货有定数,你取了他便没了,他取了你也就没有了,在当时,欧阳修的这个观点,还被奉为经典,然而他们不知道,后世的理论与这个时候截然相反,赤字经济,借贷经济,将成为经济展的主流,而且让社会财富井喷式展,中国,用短短三十年时间,就追上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一百年,两百年才达到的经济成就,并且还在迅猛展,说实话,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还不是站在了那些国家的肩膀上,吸取了他们的经验,摒弃了他们的弯路,干脆直接剽窃的走了捷径的结果,因为这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经验。

  在后世,应该是一块钱便能拉动5到1o块钱的经济,在这里吕汉强还是保守说着呢。这就是为什么后世里遇到经济下滑,便开始拉动内需拉动出口,国家为了那一年的经济危机,不过投了4万亿,却不但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平稳展,而且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平稳展,这就是市场,这就是拉动内需的效应。

  当然,现在吕汉强给他们解释这个东西,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好吧,既然是对牛弹琴,就没必要解释,只要做就行了,因为牛是不和你研究我拉的这个车到底要走向哪里,只要我听主人的话,那么我便有草有料了。

  于是,吕汉强就不管这些流着口水的家伙,继续自己的宏伟蓝图的展现,“诸位想一想,一亿两白银的市场流通,那是一个多么大的存量,因此我决定,我们依旧是以养民为主,但对在辽西经营的商人们,要开始名正言顺的废除所有的苛捐杂税与哨卡,施行征税制度”

  此言一出,满大堂的人立刻大哗,因为吕汉强的这个对商人征税的制度,完全与大明朝的现行政策相违背。

  大明朝打倒了魏忠贤东林上台,便对整个国朝实行了新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废除了几乎所有商人的税收制度,以保护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但东林们为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省下的税收,不过就是让大明朝的户部和内帑失去了经济来源,国朝为了继续运转,这个国家不得不将这些失去的税收份额,转而摊派到穷困的百姓头上,这才照成了现在全国的百姓走头无路,纷纷成为流民,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的结果。

  爆更继续中,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第760章 分赃问题

 ??

  东林实行的忽悠崇祯给商人免税的新政,真的就给那些商人们减轻了负担了吗?其实不是,受益的不过是那些有着深厚背景的商贾,而小民却更加困顿,因为,在当时的状况下,国朝是不收税了,但对商人的各种苛捐杂税却是层出不穷,而这些苛捐杂税到底去了哪里呢?不过都肥了当地官吏们的腰包,中饱了私囊,因此上,即便减了税,其实商人们也并不买东林们的帐,如此一来,这个所谓的善政,却是没得到一点好处,反倒让东林里外不是人,现在吕汉强明白的提出了要征收商人们的税负,这当然让人们转不过弯儿来。

  “我的办法就是,撤掉一切苛捐杂税,统一按照货物数量的4%进行征收税赋,并且开出税务单子,其他地方不得在与征收,这样一来不但商人们没增加负担,反倒应该是减轻了负担,我想这个政策一出,商人们一定会双手欢迎,而这时候大家想一想,一亿两白银的市场流转,按4%计算的话,我们将得到多少税收呢?整整四百万两,诸位,是4oo万啊,这样比大家敲骨吸髓,弄得怨声载道的各种捐税是不是要多?当然,我的这四百万两的税收,并不是全部收入辽东巡抚,实话对大家说,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共同财利益均沾,因此大家也不要沮丧,也不要眼红,这四百万两,我是按照这样分配。”

  于是,对将心稍微放下的百官掐着指头算账道:“整个税收的三成将要留给地方,作为地方的财政开支,人员薪俸放和福利的放,这叫什么?这叫********,如果你拿了我这么多高薪却不给我做事,或者是盘剥百姓商贾,那让你立刻滚蛋都是轻的,让你试一试我吕汉强的刀是否锋利才是最恰当的。”说着话的时候,吕汉强已经没了人畜无害的表情,转而一脸狰狞:“我杀你不需要任何人批示,因为我是辽东巡抚,我有尚方宝剑。”

  所有的文武官吏立刻一脸震撼,在心里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同时,我会拿出一层交给孙老大人,作为关宁军的军费补充,毕竟关宁军不在我辽东巡抚的财政支出范围之内,那是由国家户部来支应的,我拿出一成来给关宁作为补贴,我想祖大人你也应该没有什么意见了吧?”

  祖大寿当时激动地连连点头,“没意见,没意见。”

  为什么祖大寿连连说没意见呢?是因为刚刚吕汉强说话的确是事实。

  关宁铁骑现在的财政支出军饷钱粮,依旧被崇祯死死抓在手中。

  按照崇祯的意思,要想让关宁铁骑继续为朝廷所用,不倒向吕汉强,那么抓住钱粮这一块是相当关键,当然,现在关宁铁骑经过几次裁减调拨之后,人员由原先的15万,降低到两万,即便是即将将中原军队调回,也不过是区区四万人,这是实打实的数量,再也不允许祖大寿在中间掺杂使假,肆无忌惮的吃空额,尤其,现在铁面无私的孙承宗就坐镇山海关,紧紧的盯着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一旦现像原先那样大面积的吃空额,孙承宗会话的,这里孙承宗也有话的底气,原因就是,第一,我允许你走私,让你狠狠地赚了一笔,补上了苛扣军饷吃空额的那块儿损失,第二,前面有吕汉强顶着,我不让你打仗,对于你这些贪生怕死的人,我让你白拿钱粮那你还有什么说的?第三,你已经成为我的心腹,吕汉强的军功有你的一份,将来让你封妻荫子也是理所当然,不打仗还有军功,不打仗还有外快,如果这时候你在消耗国家的钱粮,那你就只能等着丢官罢职回家养老了,这个肥缺有都是人愿意做,其中就包括你关宁内部的将领。

  同时,这四万人与十五万人的支出对比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原先关宁铁骑每年要耗费国朝五百到六百万银子的钱粮,现在只要用一百万,就完全可以让关宁铁骑再无怨言,而现在一百万对崇祯来说不用户部,自己内帑就可以了,因为有吕汉强的林丹汗的贸易收入,有皇家异地商行的分红,有大名报纸的干股,有大明银行的红利,这一百万在崇祯的眼里,已经不再算是一个大钱了。

  而祖大寿得到这百万的开销,也已经心满意足,如果吕汉强再每年拨给他一成,也就是四十万两白银,那这个就等于是直接落到了自己的腰包,即便给孙承宗自己的恩主十万,但这是纯利润,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自己平白无故的坐镇后方享清福,就能白白地拿了三十万两白银,那还有什么说呢?如果再说便是贪心不足,到时候以吕汉强的性子,完全可能就和自己翻脸,那时候自己不说三十万,就是三两银子都可能拿不到,原先自己设卡收捐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被吕汉强这么兜兜转转的一番高谈阔论,竟然将整个大会的主题跑到了分赃上来,但大家对这样的分赃,却都表示得欢欣鼓舞,因为不管是从地方到军队,整个辽东系统,大家都得到了该得到的利益,并且按照吕汉强给大家画出来的宏伟前途,这个利益是实实在在的绝对能够实现的。

  因此上,反对的也就不再反对,都在暗暗庆幸这个吕汉强当了辽东的巡抚,让大家都得到了收益,看来吕汉强善财童子的传说,绝对是名副其实。

  而吕汉强认为,既然让自己当了这个巡抚,那么就要培植出自己的实力,原先的一班人马自然不必说其他的人马也一定要先以安抚和收买为主,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至于一些不服自己,不愿意被利益收买的人,那等以后会用各种办法让他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而绝对不是放在自己这里给自己添乱,不要说添乱,就是在这里不给自己做事,自己都会想办法弄死他。

  

第761章 军队问题

  一切都皆大欢喜,但是坐在这里的孙承宗和孙元化却欢喜并沮丧着,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以为吕汉强的办法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现在看来这种办法也只能放在吕汉强的治下,由吕汉强这个强势的人去施行才能行得通,而放在其他任何地方根本就行不通,强大而顽固的东林已经阻碍了整个帝国的发展,同时更阻碍了整个帝国前进的方向,在这个世界里,也只有吕汉强能够离经叛道,能够与东林对抗,其他人对抗东林,那绝对是螳螂挡车不自量力,其中就包括这两个人,孙承宗和孙元化,这就是悲哀,一种无力感的悲哀。

  在沮丧的同时,孙承宗和孙元化也无限的敬佩吕汉强的能力,就在这短短的会议里,被手下们提出的总总治理地方安排百姓等等事情林林总总的一大堆困难,尤其是从财政到未来的发展,都被吕汉强随手化解。

  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传说中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能力,这是孙元化做为同样的巡抚所不能达到的,这时候孙承宗的心里,为这个大明国朝能有这样的能臣出现,感到无比欣慰。

  现在他就准备连夜上书给崇祯,将吕汉强的能力与想法,原原本本地向皇上禀报,并且准备继续推荐吕汉强做更大的官职,负起更大的责任,期待着崇祯这个难得的明君能有吕汉强来辅助,彻底的中兴大明,摆脱大明这种四面楚歌的境地,让这个老大帝国,真正的实现吕汉强常说的,日月照耀的地方,便是这大明疆土的宏图伟业,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含笑死去,去见列祖列宗和诸位先帝于九泉了。

  民政说完,那就是军事上的事情了,辽东巡抚,辽东督师最大的职责还是面对后金建奴的军事争夺上,于是,习惯性的在地中间踱步,吕汉强慢慢的开始向在座的诸位将领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复辽军,现在合计有人马十万,其中有步兵八万,八个纵队,骑兵二万,一个纵队,我们与国朝其他军队不同的地方在于,这十万人马,没有空额,没有辅兵,是全部的战兵,这是我们国朝现在面对后金建奴最大的一支队伍。”

  这时候,以王大壮为首的将领感觉相当的骄傲。在大明,虚报数字已经成为习惯,一万人马,就要最少两万的辅兵,而对外往往号称五万,乃至更多,这里一是吓唬敌人,第二是向朝廷申请更多的钱粮,结果战斗力往往烂的一塌糊涂,而自己这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十万健儿,真正的训练有素的虎狼。

  “不过,我们面对的建奴方向,不过是两个,那就是黑山和大凌河,这样,力量便出现了分散,不能形成拳头,指挥上,也不能集中。因此这次我决定,将我们的复辽军重新整编,骑兵不动,步兵缩编成四个纵队,并且施行文武搭配,健全架构,以方便未来我们打入辽东时候,各个纵队都能独当一面。”

  一听缩编,所有的将领都来了精神,都开始关心自己的安排。

  “我决定,总队长,依旧是王大壮,这一点大家没有意见吧。”

  王大壮做总队长,大家当然没有意见,不但王大壮能征惯战,最主要的是他是吕汉强的绝对心腹,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

  “每个纵队设定为两万人马,一万枪兵,八千弓箭手,一千火器兵,但我这里的火器兵不是其他军队里那样,是火统什么的,而全部是虎尊和炸药包的军队。”

  对于大明朝的火器,吕汉强绝对是给予了最低劣的评价,明朝工部做出来的火器,简直就是自杀神器,那真做到了杀敌五百,自损一千,因此在大明的军队里,士兵们宁可用扎枪大刀去和敌人拼命,却绝对不愿意用火器来与敌人对战,因为让我拿着扎枪大刀与敌人拼命,最少运气好的情况下,还能杀死敌人拉个垫背的,而若火器来与敌人对战,那结果就是直接自杀,死的冤枉的再也不能冤枉,而吕汉强也知道历史的趋势,那就是火器将取代刀枪这个冷兵器,而走向残酷的战场,但那个前提是火器的制造质量绝对要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吕汉强一直沮丧的就是在这里,自己的确不是一个理工科人才,其实连个合格的大学生都不是,让自己去造枪造炮,开厂练钢,那简直就是赶旱鸭子上架,你完全可以出去看看,母猪是不是已经在树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吕汉强唯一的成就感就是,还是把简单的炸药配方带来了这个世界,让自己拥有了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药,要不是这样,自己也绝对不会走到今天。

  为此吕汉强在军制的设置设立,强调了枪兵长弓箭手的极力配合,同时,将自己发明的火药炸药包与虎尊炮,这个在当时大明已经成熟的火器相配合,形成火力的压制性打击,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军队的配置,这已经就足够了,至于将来发展火统,那还要依靠现在坐在这里的真正火器科学家孙元化。

  吕汉强已经默默的决定,只要自己的财政得到改善,那么第一个投资的,便是孙元化的火器作坊,让他给自己生产出来真正合格的火器装备自己的军队,那时候才是自己的军队脱胎换骨走向热兵器的时候,希望这个时候不会太远。

  “还有,每个纵队配备两百监军士,监军士的作用依旧是侦查与刺探军情,同时掌握军纪,清查核实人数,监督战场将校表现,这是一个超然的存在,监军士直接归我管理,不在各纵队管辖之内。”

  对于这个简直就是锦衣卫督战队的队伍,吕汉强向一群尴尬的将军解释:“这样的设置也是无可奈何,现在的大明军队弊端积重难返,自己的新军虽然没有那些陈腐的陋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事情也会也一定会发生,我不是不相信诸位兄弟的人品,但我不能就是依靠相信大家的人品而放弃了监督,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条鱼也可能搅乱一锅好菜,因此这个监军士有防微杜渐在里面,我一定要将我的军队,打造成一个纯粹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不是弊端重生的贪腐窝点。我也没那些钱耗费在贪腐上。”

  

第762章 整编军队

 对于监军司入军队监督的新职能,王大壮站出来力挺吕汉强:“督师大人放心,我为您掌控着军队,我就一定全力配合监军士在军队上的监督权,一定要对任何破坏我们军队纯洁的人,手下绝不留情。WwW.⒉”然后威严的扫视了一下满大堂上自己那帮手下,目光所过,无不骇然垂手。

  王大壮杀伐果断,待人又及其公平,在军中威信除了吕汉强之外,绝无第二人想,所有的将士对他既敬且畏,这次王大壮代表大家话,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