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间的小伙计,更被大家戏虐的称呼为博士,那级别,可是和国子监的五经博士相提并论的,因此说话,那是一套一套的。

  结果朱大友就再次愤愤的道:“俺在老家呆的好好的,俺闲的没事跑京师来做什么,还不是当今万岁开恩科,俺来参加科举闹的吗。”

  前些段,皇帝为了照顾皇族,特意打破几百年的惯例,不但放开了皇族不得有损皇家的体面的百般禁忌,还专门给皇族子弟开了恩科,这件事满世界里都知道,虽然被满朝文武抵制,这件事情有点不了了之的结果,那看来这位还是一个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也就当然被人尊重了。

  于是这个跑堂的,就将那碗凉水换成了热水,然后继续有一句没一句的问道:“不知道您老这次考上几等。”

  这个朱大有就骄傲的对着诸位说道:“俺是甲等三十七名。”

  于是大家就很失望,因为谁都知道,这次恩科门槛低的那叫令人发指,简直就是崇祯在故意放水,好在各地安插自己的家人嫡系,这位老兄考中了甲等,那也就是说,他勉强能写出一句话来,估计这样的水平,在座的诸位几乎个个能行。

  这个酒博士就懒懒的接话道:“甲等,已经不错了啊,这次万岁可是说了,只要是考上甲等的,立刻授予实缺,这都半一年过去了,你也应该走马上任了,但看看您现在的着装服饰,似乎还是一个白身呢。”

  结果朱大友就再次一敲桌子:“本来是给我一个八品的县丞,结果这朝堂上闹起了文武之争,这事情就拖下来了,这文武之争刚刚过去,结果辽东大败,大家都忙着筹钱筹粮赎人,这事儿就又耽搁下来了,好不容易把这些事情熬过去了,结果这开春了,吕督师又开始复辽,这复辽还没个结果,这满清又打进了关内,结果这事就又拖下来了,这大明怎么这么多事儿啊?你说我这命苦不苦?”

  越说越是凄苦,一个堂堂的汉子,竟然眼圈发红。

  大家就一脸同情了,至于大明怎么有这么多事儿,大家不由一阵腹诽,本来大明没有这么多事儿的,还不是你那只晓得胡搞乱搞的大侄子折腾出来的。

  这要是当初一直沿用吕汉强和他的政策想法,大明哪里来的这么多事情?现在可倒好,辽东没恢复成,不但赔粮赔款,更让人大队人马杀到了遵化,这天下,就是这么瞎折腾闹的。

  活该。

  然后这位朱大友就不顾体面地抱住了脑袋:“我们这些皇族,原先的时候,不让务农,不让做工,不让读书,什么都不让,已经是家徒四壁,就我这学的几个字,还是悄悄的跟着一个上私塾的蒙童悄悄学的,我来的时候是求亲戚告奶奶四处挪借,还卖掉了老婆的银镯子,才算凑足了路费,本指望能获得一官半职,能替国家出一点力气,能让一家老小能有一口饭吃,结果这样耽误来耽误去,现在口袋里几乎没有分文,回家是想都别想,看来我明天就要到街上讨饭了,皇族,我恨死这皇族了。”说着说着,一个壮硕的汉子竟然呜呜地哭泣起来。

  这时候这个老板感觉到不忍,悄悄的端上来一盘羊头肉,还带上了一壶酒,但为了给足这个皇族的面子,怕他下不来台,还是给自己拿了双碗筷坐在了他的对面,笑着道:“恰巧我今日没吃饭,还就请这位老哥哥陪我喝上一盅,也算我沾了点皇族的光。”

  朱大友感激的抬头看了一眼这个老板,山东的汉子就是这样憨直,理解了老板的良苦用心,直接说道:“谢谢老板照顾,说什么大恩后报的话也是没有用,您的心情俺领了,俺也没有别的,就还有这一身力气,等吃完了饭,俺就帮你老哥做些体力活,劈材担水为样样来的。”

  对于这个汉子的耿直和知恩图报,满店的食客都不由暗暗点头。

  这个老板就夹了一块这羊头肉,放到了这个皇族的饭碗里,笑着开解道:“天无绝人之路,既然皇上已经解禁了几百年的规矩,那就是给你们这些能干肯干的皇族们一个生路,既然,实授官职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不能实现,我也真的不能让你一个皇族来给我劈材担水,我倒是想给老兄出一个主意。”


第961章 市井不和谐声音1

 一听说能有营生做,朱大友眼前不由得一亮,一把抓住这个掌柜的手:“还请老哥指点,俺什么苦都能吃。”

  被他这急切地一抓,这个老板疼的不由得裂嘴,看来这家伙的确是个肯干的,不像大街上那些皇族,只是招摇撞骗。

  看到掌柜的龇牙咧嘴的样子,朱大友就讪讪的收回了手,连连给这个掌柜道歉。

  这个掌柜一边揉着自己的手,一边吸着冷气道:“我看老兄你孔武有力,恰巧今天早晨,皇上又下了一道旨意,说是上次一战,京营腐朽无能,损失惨重,而这次清军入寇,京师危急,现在正在重新招募整顿京营。”

  说是清军入寇至关内,4万大军都已经打到了遵化,按照上一次建奴入寇给京畿造成的惨状,大家应该惊慌失措才对,可是,现在的百姓脸上没有惊恐,却多了一份从容,该做什么的做什么,该喝酒的喝酒,该谈天的谈天,吕汉强的那个股票交易所,每日里依旧是高朋满座,买来卖去,依旧是一片红火。

  大家之所以这么心有底气,还不都因为吕汉强,反正大家知道,也不过这三两日而已,还没等这些清兵看到京城的城墙,吕督师的大军就会赶进关内,灭了他们不过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想当初京畿之战,皇太极御驾亲征,带着本部兵马和奴才十万,还有那些蒙古鞑子助纣为虐,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督师大人区区5万人马,就给打的仅剩两万,跟个土里叭狗一样逃回了东北?

  现在他们来的不过是4万,而督师大人手中握着17万大军,这点儿根本就不算个事儿,还要冠冕堂皇的要你们皇族组成京营有屁用?还不是皇帝想要给你们这些皇族人一碗饭吃。

  好在,京营是你那皇帝大侄子自掏腰包,也不花朝廷户部的钱粮,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如果要是花户部钱粮,少不得大明新闻又要连篇累牍的批评,现在的老百姓可不如原先那样好糊弄了,有了这个大名明新闻报纸为大家撑腰,最少能让百姓知道自己上缴的赋税,到底都花在哪里了,反正花在正途之上,你贪墨些我们也没有什么说的,如果就胡乱的花,大家请请愿还是可以的。

  怀着这样的心态,这个掌柜的继续对朱大友说道:“皇帝这次重整京营,同时为照顾皇族,也号召大明皇族为国朝尽力,这次招募两万京营,全从皇族里出,而且这军饷还非常优厚,普通的士兵,复辽军钱粮天下之冠,军饷一两五钱,衣服吃食另算,但这次皇上出的军饷又比复辽军高,每月军饷二两银子,伙食服装另算,也就是说,你只要一入军营,你就可以每个月实打实的得二两银子,我的老兄,二两银子,那是一个底层家庭半年的使费,只要你的家里紧紧,一年下来过上小康日子应该不成问题。”

  朱大友文听,不由得眼前一亮,但转眼之间又黯然起来:“听着是不少,但真要是七扣八扣的落到我们手中,也就是几百文而已,实在是没有什么盼头。”军营克扣,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要不原先大明的军队也不至于全成了要反花子了。

  结果,这个掌柜就拿着筷子摇动着:“这位老哥哥,你这次算是说错了,这一次京营的统领是曹化淳,别的太监那些龌龊的贪墨,我们且不说,但那个曹化淳官声人品绝对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他公布出的这些数字,绝对会让你实打实的到手,这一点,我们老百姓是看得最清楚的。”

  一听说曹化淳当这京营统管,朱大友立刻再次抓住了这个掌柜的手:“老哥哥说的,可是当真?”

  “那皇榜就刚刚贴在我的门外,你若是有心,那你可以自己亲自看看啊。”

  结果被他这么一说,朱大友就比较尴尬了,自己斗大字认识不足一升,白话的东西还多少能看明白,但若是看那文邹邹的皇榜,那简直就是难为了自己。

  这个掌柜就识趣的转开话题,说了那上面的内容,然后加重语气道:“上面不但有皇帝的玉玺,而且还有曹公公的签名,怎么能假?这就看你愿不愿意放下身价当兵吃粮,愿不愿意为国为皇上上阵杀敌了。”

  这时候,旁边的桌子上却传来一声嗤笑,这就好像电梯间突然放了个屁一样突兀,大家就都不由自主地转过脸去看。

  却是一个戴着文士巾的年轻人,一边用筷子扒拉着眼前的菜,一边捏着酒杯带着嘲讽的笑意道:“不管是京营还是他复辽军,还不是下里巴人和丘八?你一个堂堂的皇族,却做如此下贱的营生,真的是丢了这天下皇家的脸面。”

  他这么一说,大家当然不乐意了,大明养了几十万皇家子孙,凭什么他们就要坐享其成?保护他老朱家天下,却要我们拼死拼活?

  但他帮你出头,别人不好说什么,也就任由他胡说八道。

  朱大友却将桌子一拍:“皇族怎么了?现在的皇族比那黄河里的王八都多,还值钱吗?我们都活到这份儿上了,就剩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用处的皇族身份,有这样的差事当然干了,至于敢不敢上阵杀敌,不瞒你老哥,我们山东汉子就有着一腔血性,再说了,上阵杀敌,其实也是为我们老朱家牺牲,这个值得。”

  这个掌柜就不由得伸出了大拇哥,赞了一声好汉子。

  结果,这个文士继续扒拉着眼前那个土豆丝子,一脸轻蔑的说道:“上阵杀敌,上阵杀敌,说的轻巧,其实天下大乱,全是你们这些丘八搞出来的,若是没有你们,大家都学着圣人的规矩,哪里还有这四方战乱?哪里还有这民不聊生?”

  这话说的就有点过了,于是这满屋子的酒客,就七嘴八舌的指责他。

  结果这个文士突然啪的一声,将筷子狠狠的拍在桌子上,义正词严的对着满屋的酒客大声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咱不说历朝历代的藩镇割据,都是他们这些丘八搞出来的事情,那事情太远,说了你们也不知道,咱们今天就说一说这满清入寇的问题。”


第962章 造谣生事

 这个文士轻蔑的扫视了一眼满屋子的酒客,不屑的撇撇嘴道:“当初建奴不过是大明辽东都司的一个野蛮民族,兵不过千,人不满万,好好的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放牧渔猎,每年恭顺地还向朝廷缴纳一些贡品,然而就是那个兵痞李成梁,为了贪婪军功,对他们百般压迫,最终把那努尔哈赤逼迫的造了反,才有那闻名天下的七大恨。”

  看着张口结舌的满屋子酒客,这个文士更加得意,狠狠的将眼前那杯淡酒灌到嘴里,脸上竟然有了一丝潮红,也不知道是酒的作用还是因为兴奋。

  然后再次开言:“既然他努尔哈赤造了反,他李成梁手握10万大军,本来是可以顺间剿灭的,正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然而,那个混蛋李成梁,竟然用10万大军围剿区区不过万把人的女真,多年不能剿灭,最终给大明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一帮酒客就顿时来了点儿兴趣,虽然没有人接他的话,但还是一个个停下了吃喝,眼睛望着他,看看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这个文士就更加得意:“还不是养贼自重,他不过是用猫对老鼠的办法,戏弄着努尔哈赤,但更是戏弄着历代的皇上,还不是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来向朝廷要钱要粮,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奴酋努尔哈赤,几次三番上书朝廷,请求议和纳降归顺,但是那个李混蛋,总是从中作梗,结果闹得辽东建奴愤恨有加,不断的反抗,结果那佞臣李成梁死了,却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后来的大明,大明朝每年耗费银钱五六百万,朝廷的钱粮赋税,八层都用在了这个上面,闹的天下汹汹,民不聊生,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被他这一问,大家当时哑口无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着似是而非的东西,总感觉到哪里不对,但似乎人家说的的确是对的,大明朝上下十几年,每年消耗在辽东的军饷不下五六百万,这样算下来,朝廷,合计支付的,几乎达到了一万万两,这个数字算起来的确惊人,但是问题的关键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时候,那个文士就继续侃侃而谈:“李成梁死了,结果烂摊子丢下了,但是你看看那些丘八,还不是依旧老样子,关宁铁骑几十万,却弄出一个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笑话。

  我就纳了闷儿,几十万关宁铁骑,面对区区一万多的女真建奴,竟然连番大败,被人打得丢盔弃甲,原因在什么呢?”

  这一问,再次吊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时候就有人小声的询问了:“原因到底是什么?”

  看见自己不再唱独角戏,这个文士更加兴奋,对着小二大声呼喊:“再来一壶酒,给本先生润润嗓子。”

  小二就端过一壶酒来,放在她的面前,然后也不走开,就抱着膀子站在那里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这时候这个文士也不再拿酒杯,直接端起酒壶嘴对嘴的喝了一口:“究其原因,还不是走着李成梁的路子,继续养贼自重,继续贪婪的搜刮着大明的钱财?否则这件事情怎么能解释?十几万大军,若是给我指挥,我不过就是顷刻之间便灭了他,哪里还有这多年的战乱?”

  对于这样的大人言,大家就嗤笑一声,十几万大军让你指挥,我算计你连人头你都数不清楚。

  “笑什么笑,不要小看了在下,我的胸中也是有着丘壑的,只是遵循圣人之教诲,不做那妄战的事情。”然后嘀咕一句:“明明教化就能解决的事情,还非要妄动刀枪,简直大大的违背圣人言语,真的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看着这个书呆子的表情,大家再次哄堂大笑,有的那气不过的,出言讥讽道:“看您这个大才有教化之能,那为什么不像当初文武之争的时候,英国公说的那样,你去前线,然后对满清一阵教化,让满清俯首就擒,岂不爽利?”

  他这么一说,另一个酒客也跟着符合:“看你这弱不禁风的样子,估计着还没走到辽东,人就丢在路上了,正好,这次清兵四万自己送上门了,也不用我们督师大人回援,就你一个去遵化,直接将他们说的说灰飞烟灭,直接让他们羞愤自杀岂不好?”

  于是,这个说这,那个说那,干脆一个胖胖的小商人直接道:“我昨日在股票交易所赚了点小钱,要不我赞助你一头母牛,你用着?”

  这话大家一时还没明白,等明白了,大家笑的顿足捶胸,眼泪狂流。

  这个狂生就尴尬的辩解:“我,我不是不去,而是我对圣人要义还没弄懂,所以那个,这个。”

  结果又一个人站出来:“那孔圣人的家人总行了吧。”

  这个狂生就肯定的道:“那是自然啦。”

  结果这个人就接口道:“我可是知道的,一个圣人家人叫做孔邦国的,可就在督师大人身边公干,还做了一个纵队的参军,可我没看到他将皇太极教化成顺民,反而让皇太极再次杀进了京畿,而那位孔大人也每战奋勇,赤膊上阵啊。”

  这个狂生就尴尬,非常的尴尬。

  又一个人站出来,对着这个狂生戏虐道:“要说圣人教化,我到是知道一个,想当初苏武去匈奴教化去了,结果被匈奴给弄羊圈里去了,然后匈奴依旧对咱们大汉民族烧杀抢掠,最后还不是汉武大帝和他们动刀子,才让他们臣服?”

  “就是,就是。”这时候又一个人站出来道:“这大明的圣人教化我不知道结果,咱们爷们也没看到哪个大儒去草原教化那些每年都进中原打谷草的蒙古鞑子,但我就知道,自从督师大人带着兄弟们纵横草原之后,现在大明开疆拓土,百姓安居乐业,再也不必在夜里睡觉也不敢脱衣服了。”

  结果这个狂生似乎抓住了关键,猛的一拍桌子:“既然诸位说到吕汉强,那咱们就说说他。”

  一提到吕汉强,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筷子,立刻神色肃然的等着他的下文。


第963章 极尽诋毁

 “吕汉强,欺世盗名之辈,当世曹操,****也。”

  正当这个狂生还要往下说的时候,突然在角落里一个粗豪的汉子猛的一拍桌子:“你个无赖之徒给我闭嘴,你再敢说督师大人一句坏话,看我敢不敢打死你这个舅子。”

  结果这个狂生竟然毫无惧色,斜着眼睛歪着脑袋看了他一下:“君子动口不动手,我懒得理你这种没有教养的东西。”然后不等那个汉子说什么,就直接反问道:“难道我说错了吗?他吕奸贼所作所为,天下有目共睹,也就是你等这些无知小明民才被他蒙在鼓里,我这里好心好意地教导你,你不虚心受教,竟然还口出恶言,真真岂有此理。”

  这个狂生牙尖嘴利,那个汉子怎么说他敌手?结果被他这一顿数落,那个汉子真的就哑口无言,只是气得指着他哆哆嗦嗦的道:“你说,假如你说不出个道理,我就不管什么斯文不斯文,我也不管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我也不是个君子,我也不想当君子,我就揍你个舅子。”

  “粗人。”这个狂生鄙夷了一下那个汉子之后,依旧说自己的话题:“首先就是这个奸贼的出身,本来就是一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流民,还想上一个士绅家里招摇撞骗,结果被人家识破,一顿乱棍打了出来,还秀才,他都给我们这些秀才丢人现眼。”

  敢情这个人还是个秀才,但大家看他确实满脸鄙夷,这时候一个人长言道:“吕督师出生在山西,本身是官宦人家,他的令尊被阉贼所害,这样的出身,难道还有假吗?既然他的秀才出身是假的,那我就怀疑你是不是也是假的。”结果大家都哄然大笑。

  结果这位秀才公,满脸不屑的道:“这个奸贼在往自己脸上贴金,难道你们还相信他吗?他的老爹被阉党所害,你们在座的诸位谁看到了?”

  这么一说倒是让大家哑口无言,这时候那个出言反驳的人,气愤的道:“你这不叫抬杠吗,大家都是京师人氏,吕督师出生在山西临汾,离这里十万八千里,你让我们上哪里去亲眼得见?更何况当初督师大人还是一个年轻的秀才,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出息,那时候即便我身在临汾,我们有谁能注意到他?”然后一脸轻蔑的道:“就是你这堂堂的大秀才公,若不是今日你在这里大放厥词,我们谁知道你是哪家狗洞子里爬出来的?”

  结果,这番言论更是让大家开怀大笑,让人感觉到心中无比的舒畅。

  结果这个秀才被如此羞辱,竟然没有一点儿气恼的样子,施施然干了一口酒:“你们说那奸贼的老爹被阉党所害,是个忠臣,但我却有道理说他是阉党的同伙,不过是个漏网之鱼。”

  这时候那个粗豪的汉子再次怒吼道:“你这个满嘴喷粪的家伙,你要不说出个道理?今天就打死你个舅子的。”

  这个秀才连理都没理他:“我说这奸贼是阉党同僚,我给大家分析分析,这第一,他第一次在阉党的茶楼里说书,竟然被那些阉党所照顾,这件事情大家是知道的吧?”

  大家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确是不可辩驳,当初顺天府尹就是阉党的得力干将,而吕汉强在他的酒楼里说书,的确有些说不清楚。

  “这第二,当时阉党防人之口胜于防川,可为什么他这个奸贼却弄了一个大明报纸,然而阉党却视而不见呢?”

  这个问题的确是如此,当世阉党防人已经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即便是两口子在密室里说一些心腹话,第二天都可能有锦衣卫上门,可是吕汉强的报纸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在京城里发行,似乎不得不说那其中有什么猫腻。

  看看大家已经疑惑起来,这时候,这个老板却施施然道:“据我所知,督师大人的报纸,当初可是天启帝亲自提头,得了圣旨准许的,他魏忠贤阉贼,不过是皇家的一条狗,他敢跟皇上对着干吗?再说了,当时报纸里有在潜抵信王的股份,其实这就是在为后来当今登基,一举扫灭奸党打着伏笔。”然后痴笑一声:“牵强附会的家伙。”

  于是大家心中了然。

  这个秀才不理这有力的辩驳,接着自己的话道:“即便他奸党余孽,那也是一个幸进小人,知道咱们当今的天子住在潜抵,看到当时的皇帝无后,就百般钻营,而自古以来,我们大明朝的皇位继承,便有兄终弟及的说法,所以他才拿出大名报纸的三成干股,行贿当时的信王,才得以以区区秀才身份,窃居庙堂五品,难道这不是幸进小人吗?”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驳斥:“当初,天启皇帝还在年轻盛年,大家怎么能知道信王会得高位,不过是吕督师看到信王被奸贼压迫的狠了,这才出手资助,这也是天下之间君臣的一段佳话,怎么到你这狗嘴里竟然满是胡诌八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