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用。

  

    一直作为吕汉强最为倚重的老哥哥王大壮,在吕汉强不在的时候,当然的承担起这个重担,成为了平陆防御战的名义总指挥,而将门出身的子涵,也脱去了大家闺秀的红妆转而一身轻甲,帮助王大壮。如云虽然年幼,但也担起了组织妇女****的重任。而在县衙大堂里,所有的中队长以上的将领齐聚,大战沉重的气氛让人感觉到压抑。

  

    王大壮双手扶着桌子,看着平陆地图,这张地图是吕汉强要求亲卫斥候描绘的,很详细,南方四府的详情在这张地图上一目了然。

  

    “现在的流寇到了什么地方?”子涵也扶着桌子看着地图问道。

  

    王大壮回答:“据最新的斥候报告,流寇已经越过了闻喜县。”

  

    “好快啊。”子涵看着地图,皱眉喃喃。

  

    “是的,这次流寇大军机动,甩开沿途的州县不管不顾,直接沿着平原杀来平陆,他们这是势在必得,因此速度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王大壮耐心的向子涵汇报,这里虽然没有吕汉强,但子涵的存在就是代表吕汉强,吕汉强的嫡系在自觉与不自觉里,便将子涵看做了夫人,吕汉强不在,大家就将子涵看做了大家的主心骨。

  

    “沿途州县就没有阻击吗?难道我们整顿的北两州的卫所还是和我们离心离德吗?他们的将官可都是我们亲兵组成的啊。”子涵懊恼的嘀咕。

  

    “县主,此次流寇突袭的突然,各地卫所都没有来得及应对,而这次流寇不是沿途攻城拔寨,因此卫所只能尽其职责守卫县城,等待吕大人的后续将令,但吕大人不在,我们是没有权利调动他们的,这与体制不和。

第356章 应对之法

 对于如云没原则性的混淆流民与杆子的性质,子涵站直了身躯,一脸决然的打断了如云道:“他们原先是百姓,但当他们拿起武器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百姓了,是流寇,大家都看见过流寇扫过的地方,那种凄惨便是人间地狱,我们对流寇仁慈便是对百姓残暴,尤其——”子涵再次咬牙切齿的道:“尤其,这个齐飞专门和我的吕哥哥做对,我绝对不能饶恕了他。”

  

    一听这话,如云也闭上了嘴。

  

    恋爱中的女孩是偏执的,而偏执的女孩是可怕的,大家都被子涵这铿锵有力的决断震惊住了,大堂里立刻陷入了深深的寂静。

  

    王大壮犹豫不决,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决断,放四万见过血的流寇进来,就凭借自己现在这些新丁力量要和他们堂堂对阵,胜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心中实在是没底,万一失败,这个责任谁能担待得起?

  

    吕焕之首先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不管这个计策胜败如何,首先损失最大的是平陆百姓,坚壁清野啊,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

  

    赵梓也不再说话,四万流寇入境,一切人员都要参战,生产就要彻底的停顿,经济上的损失将是巨大无比的,这对刚刚兴起的新区是个严重的打击。

  

    “吕大人是赈灾钦差,更是南四府整顿卫所,剿灭流寇督师,这是责任所在。”王公公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慢慢的直起腰,“原本剿灭流寇需要四处出击,费时费力,而这次流寇大集,正是一战砥定的绝佳机会,第一种方案虽然安稳,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何况一旦四万杆子溃散,那更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第二方案虽然对我平陆百姓残忍,但可治本,快速解决山西西部流寇,让我们抽出手来做我们要做的事情,这非常必要,因此,我同意第二个方案。”看看大家还在犹豫,王公公将腰背挺直:“我是宫里来的,我是没有监军名义的监军,这事大家还有意见吗?”

  

    所有的人一起无言的躬身施礼,对于这位没有监军名义的监军施礼,大家需要一个监军,一个能真正反映现实给皇帝的监军。

第357章 调兵遣将

 这次平陆卫所已成,兵员满额,千户百户乃至小旗都是吕汉强原班人马,战斗力可想而知,那一千枪兵也已经成军,战斗力绝对强悍,同时三千护矿兵也战斗力初成,还有赵梓按照吕汉强吩咐粗粗训练的煤矿工人铁矿工人,足足有万人之多,这些工人进攻野战不一定行,但守城绝对没有问题。面对杆子的四万大军,大家都同仇敌忾,不用动员就纷纷请战,因为大家都知道,好日子得来不易,在让杆子祸祸,让大家从回原先流离失所是谁也不愿意的。

  

    对于这样的武装在手,再加上吕汉强在外呼应,子涵与王大壮有绝对的信心守住平陆并给来袭的杆子以痛击。

  

    “现在我决定,五千矿工守卫平陆,另外的五千矿工,以新区码头上的军事堡垒为依托,守卫矿区,与平陆成为犄角,一千乡勇以及原先的六百弓兵作为机动。”

  

    王大壮慨然遵守。

  

    因为长弓威力巨大,而且制造方便,箭簇更不用说,因此发给那些矿工的便都是这些,要求也很简单,你就是将你的箭簇射向敌群就行,因此,用矿工守城绝对没有问题。

  

    “老县丞。”

  

    “下官在。”老县丞没有半点倚老卖老,上前学着军人的样子施礼。

  

    “您立刻组织城内外乡亲,挖掘护城壕,整修破损的县城,我会调运我的储备粮食过来,告诉大家,贼人围城百日,我便免费供应百日饭食,围城千日,我便免费供应千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保住县城与新区,便是保住了家园。”

  

    子涵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这样的决断,真的让王公公和老县丞心悦诚服,这不是吃的问题,这就是军心民心稳定的问题,杀伐果断,的确是将门虎女。

  

    “大壮哥哥,赵梓先生。”

  

    “在。

第358章 长治调兵

 长治城还算太平,城门洞里大中午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靠着城门歪歪扭扭只是盘剥过往商户发财的守备兵丁,嘟嘟囔囔的乱骂:“同样是人,你看看原先都要饭的卫所,现在一个个吃的饱穿的暖,还有足额的军饷,哪里像我们这些守备兵,每天只能靠在这里讨些小钱过日子,正经军饷都好几年没有一分,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如加入卫所了。”

  

    城门果长冲着这小子就一巴掌“混说什么?人家吕督师只要流民,你想当就能当的?再说了,你看看那些卫所军汉,虽然吃的好拿的多,但你看看他们被操练的,都跟个狗似的,就你这身板,两天就弄垮了你。”

  

    这小子捂着脑袋争辩道:“我这身板咋啦,那些流民刚刚来的时候还不如我呢,结果三五天饱饭下去,还不是各个身强力壮起来?现在看看人家操练累,你再看看人家现在的样子,那才叫个兵,我们?配叫兵吗?”

  

    这果长被这小子一阵抢白,却也不恼,作势再要打他,那小子赶紧躲开“你知道什么,这么下血本练他们,是要带他们上战场打仗的,知道不,打仗是要死人的,你死了,你娘,你老婆谁管?”

  

    结果那小子却再次顶撞道:“打仗死人是不假,但事情还得两头看,打仗还能立功呢,谁像你,一个守备果长,芝麻绿豆大的官一当就是十一年,你想立功有机会吗?而我这要死不活的小兵,就这么当一辈子也只能是小兵,现在老娘媳妇都只能养个半饱,一旦我有机会,我一定要当个好兵,让娘和媳妇天天吃馒头咸菜。”

  

    “就你嘴贫,当个将军,你做梦去吧,还是站好你的岗,收好你的钱吧。”

  

    这个贫嘴的小兵就悻悻的拉住一个小贩:“站住,五文——”正说着突然整个人都僵住了,因为他感觉到大地开始轻轻颤动,耳边好像有闷雷轰鸣,大地的颤动越来越激烈,往地上看时候,地上细小的沙粒都在有节律的颤抖着从高处流向低处。

  

    这时候一个兄弟惊恐的大吼:“不好啦,地龙翻身啦。

第359章 崭新卫所

 长治卫所指挥使司的配合,其实吕汉强倒是多心了,这些卫指挥使司衙门的官员,原则上都是武将。大明重文轻武,文官以欺压武将而标榜,武将在文官面前根本没有半点地位,因此在心中虽然畏惧但更加仇恨,正所谓文视武将为猪狗,武视文臣为寇仇,而这次吕汉强督师卫所以来,不但行文上不在与其他文官那般咄咄逼人高高在上,更在整顿卫所的时候也不断的征求他们的意见,很是尊重他们,这便让这些官员生出亲近的感觉。人就是这样,被欺压的苦了,只要一点点尊重就会让他们生出无限温暖,更容易愿意与你亲近,更何况,整顿卫所以来,大家看到气象大变,更不要自己再为卫所钱粮发愁,还能有所政绩,于是对这个督师就更加钦佩感激,还一个,大家更心知肚明,现在卫所各级将佐都是吕汉强的人,自己根本也说了不算,指挥不动,没必要做那无用的功夫。

  

    这次齐飞汇聚四万杆子,大举侵略平陆,即便是个瞎子也能看出这里的猫腻,虽然不一定是文官鼓动,但也绝对是文官们乐见其成,既然是和文官们有关系,那自己这些武将给文官填点堵,也是满心欢喜的。

  

    还有一件,吕老虎啊,大名已经响彻天宇,那些孤臣投效到他的门下,哪个不是飞黄腾达,最起码也能光明正大的弄个腰包胀满,跟着吕老虎有肉吃有官做,这已经在不得东林待见的官员里成为共识,而这些武将就是这些不受待见的一群,巴结还没门路呢,这上赶着送上门来,那是大家的福气啊。

  

    摸清了大家的心声,吕汉强放下心来,鼓励了一番之后,当时就在长治卫指挥使司衙门开始办公,向长治各地卫所分发公文,命令各地卫所必须在三天之内汇集于长治,然后随自己向下一个府进发。

  

    忙碌到晚上,吕汉强才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伸个懒腰,婉拒了同僚的宴请,对身边的中军官华树亮道:“我们两个去卫所看看,看看那帮家伙做的怎么样?”

  

    来到长治卫所,远远的就听到卫所营地里喊杀生冲天,一股股尘土冲天而起,不时引来一群看热闹的孩子闲汉们的叫好,更有一群妇女站在里面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一边评头品足。

第360章 大军云集

 面对卫所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吕汉强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非常自豪与满意。这就是自己整顿出来的卫所,这就是焕然一新的军队,有着蓬勃的朝气,有着必胜的信心,只是按照当初自己只奖励给士卒们肉的初衷,是为了让士卒身无余钱,心无杂念只长身体,以便继续剥削他们,这怎么就都换成钱啦。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惑,吕汉强问询身边一个张望着营内,等待另一个售卖兔子的士兵的家伙:“老哥哥,这士兵怎么不把奖励的兔子留着自己吃,反倒是卖给你们啦?”

  

    这个人瞄了一眼吕汉强,顺嘴道:“你让这些士卒吃兔子?你现在只要跟他提兔子,他就和你急,要不你试试。”

  

    吕汉强就更纳闷了,这是怎么话说的?兔子含有高蛋白氨基酸还有那啥,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不遭人待见了呢?

  

    看看一头雾水的吕汉强,这个人显呗的道:“这位兄弟一看就是外地人,不知道我们这四府卫所的情况,我们的督师吕大人在平陆赈灾,不但以工代赈,更发动百姓自救,开展养兔子运动,结果兔子这东西也体恤大人苦心,那是疯长,结果每次运来卫所的就有一车车的风干的兔子,原先还一人一顿半斤兔子肉,到后来干脆顿顿兔子肉,这好东西要是天天吃,他反胃啊,结果就这样了,但平陆风干兔肉在我们这些百姓人家里,可是好东西啊,那是鼎鼎大名的,那是居家旅行,请客送礼的必备啊。他们不吃,后厨就和我们换其他东西,兄弟们的奖赏也拿来和我们换钱。”

  

    中军华树亮就皱眉道“这样下来,万一大家都有了身家,那谁还当兵啊。”

  

    “不当兵?”这个人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华树亮:“他们的心气高着呢,你现在问问他们,他们现在生怕训练不刻苦被撵出军营呢,外面那些守备军卒还排队等着进来补缺呢,还不当兵?大家都知道,在督师大人手下当兵可比原先的那种兵强上百倍千倍,再说了,这兵荒马乱天灾**的,能拿上一份固定钱粮的事情哪里找去啊,就这卫所的兵,已经有无数大姑娘小寡妇惦记呢。

第361章 动迁安置

 平陆县令吕焕之满嘴大泡,骑着他的毛驴,带着县衙三班衙役还有一百多帮闲,奔走在整个平陆各地,在各地乡老里正的配合下规劝着,命令着,强迫着百姓坚壁清野。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动迁,大安置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这次是平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强制动迁。

  

    但这次动迁却是困难无数。这不能不让动迁总指挥吕焕之满嘴起泡,牙根生疼。

  

    时间紧迫是一个事,首先有个难题,便是现在的平陆经济昌盛,人口众多,再打破了山西各地对平陆的封锁之后,大量的流民涌入与安置,让平陆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十万,要不是上面压制着吕焕之,现在的平陆都达到了一个上府的规模,吕焕之也就是当然的知府,可惜,他的运气好也不好,好的原因是吕汉强,坏的原因也是吕汉强,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但对这个不是知府的知府,吕焕之甘之如饴。

  

    甘之如饴可是甘之如饴,这次坚壁清野的人口数量,却成了最大的压力,平陆县城是远远不能安置这么多的百姓的。

  

    平陆城垣不大,原先县城里也就一万多不到两万,但随着流民的涌入,现在已经达到了四万,这已经接近饱和,如果趁着天气不是太冷,一些空闲地方塞上个几万还是可以的,但这远远不能容下农村将近二十万的百姓。

  

    在一个安置点就是新区和码头,那里虽然没有城墙,但有一条沙河入黄河的巨大河湾,作为屏障,同时在沙河在平陆的中间,吕汉强高瞻远瞩的修建了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群作为保护,从码头向东,可以容留一部分百姓。

  

    第三个安置点,就是一个文士提出来的,恳请各地地主的堡寨安置一部分,这个提议很好。

  

    兵荒马乱的末世,各地有些身家的地主豪强都在自己的村庄修建堡寨,并且让自己佃户长工充当堡寨的守卫,也就是乡勇,并且配备不在国朝管辖限制之内的榆木喷做主要的防御武器。

第362章 督师威力

 看到师爷搬出子涵县主来,吕焕之就相当的恍然了,对啊,大家都知道,吕汉强对这个未过门的夫人那是情深意厚,每次看到子涵的眼神,都让大家这些正人不忍直视,脸红心跳。

  

    既然这样,那自己这个叔叔帮着吕汉强的夫人,也就是未来的侄媳妇做事,当然最后他要兜底了,这还要说吗?

  

    “而且,您拿着督师的手令前去,如果那帮混蛋他们胆敢再次不合作,那您可别忘记了,这国朝谚语,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个岔口,我可是知道,督师大人捏造人罪名那是手熟的狠啊,您也应该有其遗传家风吧。”

  

    “这是什么话,破家的县令,那是贬损我们,再说了,家风怎么能是从下往上传的?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当时吕焕之大怒,让那个师爷神情一变,自己就要喊冤:“我这是为你好,你可不能砸我的饭碗,这个也是你老吕家的遗传,上个月我才在流民里挑选了一个米脂的婆姨做小妾,那可是西北有名出产美人的地方啊,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在响应你侄子吕汉强的号召,尽量安置流民啊,我这是没有功劳有苦劳啊,我还指望着这丰厚的养廉银子养着呢。”

  

    结果就在他双膝弯曲的时候,他听到了东家的一句话,立刻就将双膝挺直而且脸上也换上了大义凛然愿为东主赴死的表情。

  

    吕焕之呵斥了这个口没遮拦的师爷之后,紧跟着一句:“不过这个我喜欢。”

  

    这都是什么人嘛。

  

    “这事情你马上去县主那里讨督师手令,我在这等着,要快。”吕焕之也来了精神,随着吕汉强做事情多了,有点强词夺理的性格方式,大家似乎都沾染上了,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从下往上传的家风,很好,狠强大。

  

    看到东主慨然答应,一边骑着毛驴飞跑的师爷一边想:“这就是有什么将军有什么兵,有什么侄子有什么叔,这就是从下往上传的家风啊。

第363章 小斜关之战

 平陆北,中条山中小斜关关城之上,平陆卫所千户齐策正在挥汗如雨的指挥着手下兄弟,在关内不多的百姓帮助下,加固原本低矮破败的关墙,并且按照吕汉强紧急送来的图纸在关外挖掘壕沟。

  

    焦急的走在关墙之上,齐策不时地望向北面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那里边是杆子来犯的地方,据商行源源不断的情报,这次自己的本家齐飞,带着四万流寇,就是直指小斜关,自己这次就要带着一千二百人,在这小斜关挡住洪流滚滚的敌人十天。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必须完成,因为自己原先的主人,现在的县主需要十天时间来安排平陆攻防战,自己虽然已经脱离国公亲兵,成为堂堂正正的一个千户,但自己的出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国公府。

  

    “这条命是国公的,就战死在这里,以报小姐姑爷的大恩吧。”这就是现在这些原先国公亲兵朴实的想法。

  

    “榆木喷还要多做些。”看着几乎排满了城头的榆木喷,齐策再次吩咐跟随在自己身边,临时指派给自己的工匠营的头领赵大海,还有火药还要多炒制些,我看那找药包更是好东西,多多益善啊。”

  

    赵大海为难的道:“火药是不少,但炸药包用的炸药和火药不同,那东西吕大人严格保密,制造起来也不易,因此也不能多给,毕竟平陆防守战才是关键,而榆木喷现在就更难,材料不行啊。”

  

    齐策就疑惑的看着他:“这中条山中百年以上的老榆树遍地都是,难道还不够你用的吗?”

  

    赵大海解释道:“将军说错了,制造榆木喷是需要没有结的老干榆木,不是随便哪棵榆树就行的,那样的话,就不是杀敌而是自杀了。”

  

    齐策就点点头,然后望向关内的民房,这时候赵大海似乎是知道了齐策的心思,立刻反驳道:“这个不成,吕督师有严格规定,绝对不能侵占百姓一物。

第364章 大战开始

 齐飞的速度很快,其实不快也不行。据情报显示,吕汉强正在雁门督查,也可能是游山玩水,正是平陆群龙无首难得的良机,错过了,就再难有了。

  

    对于吕汉强,莫名其妙的胖揍了自己一顿,几乎让自己全军覆没的教训,齐飞还是有着巨大的心理阴影的。如果吕汉强在平陆坐镇,齐飞认为胜负各半,如果吕汉强不在平陆,那自己的胜算几乎就是百分百,因此这一路从北到南日夜兼程,除了沿途抢掠必要的军资粮草,抓些青状入伙之外,按规矩裹挟老幼的事情就没做,因为老幼的战斗力低下不说,最主要的他们会拖慢自己的行军速度,打吕汉强不在,打平陆一个措手不及,这是自己当务之急,战机稍纵即逝,耽搁不得。

  

    对于大军日夜赶路,十一营头领虽然抱怨,但也知道事情就是要这么办,不然等官军回过味来,那时候大家就危险了。好在正如大盟主判断的那样,沿途州城府县真的就闭门不出,任大家呼啸来去,这至少让大家放心了不少,也更加坚信大盟主对平陆情报的真实性,于是心气更高,脚步更快,“打到平陆分金银。”的口号总是在队伍里惊天动地的呼喊。

  

    大军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铺天盖地的气势的确让人心生震撼,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就让齐飞热血沸腾,正行进间,前面哨探飞马来报,“启禀大盟主,前面就是平陆界线小斜关,关上似乎有官军把守,请大盟主定夺。”

  

    齐飞坐在马上与紧随身边的高迎祥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微笑的道:“到了,总算是到了。”言罢,两人互相谦让一下,齐飞一马当先的向队伍前面奔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