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鞑子破了遵化,遵化守将战死,京畿戒严,皇上发诏书召天下兵马勤王,本来工部赵尚书,户部王侍郎提议下诏给您,请您带兵勤王的,可是皇上犹豫不定,说是你这里剿匪正酣,不宜功败垂成,同时温体仁阁老也说,鞑子人少,京营还有二十万完全可当大用,袁督师也已经带关宁铁骑星夜返回,赵率教将军和满贵将军也以星夜驰援,因此不用大人您千里奔波。”

  

    吕汉强铁青着脸狠狠的将拳头砸在椅子扶手上:“东林老狗,老狗误国。”

  

    “就这时候,三边总督杨鹤急报,说雁门军卒欠饷多年诸兵绝望,始离信索饷,各营闻风倡煽。

第404章 整死晋商

 齐飞病了,拿着已经发黄的告身,真的是无言默默,

  

    齐飞的病,身体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心理上的焦虑,现在躲在自己的老营只有阿猫三两只的石楼老巢,心却不甘。这次大战的确是败的莫名其妙,想当初自己带领倾巢出动带着二万人马,踌躇满志浩浩荡荡杀出山来,更汇合了各路好汉组织起整整四万大军,那是何其风光?

 ??哪成想造化弄人,一场阴差阳错的内斗,使得自己到了如今这般凄凄惶惶的田地,仅仅几日便是天翻地覆的变换,让人觉得如黄粱一梦般不真实。想到自己千般谋划万般算计都成了泡影,于是他就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吕汉强高迎祥和山西晋商。

  

    人就是这样,成功时候便是自己努力,失败时候一定是别人害的,古往今来便都是如此。

  

    “这个仇一定要报,我一日也等不及了。”睡不着,披衣坐起,困坐在油灯之下,无聊的翻看王青刚刚送过来的情报。

  

    这就是齐飞与众不同的地方,既然实力不行,情报就加强了,他讲山寨里机灵的人都放了出去,随时盯着山西的形势,这就是秀才和莽撞的杆子的区别。

  

    现在齐飞也开始重视起情报来了,而这个情报主要针对的便是他的死敌吕汉强和晋商,还有高迎祥。

  

    专业与不专业的却别也有了,齐飞派出去的人,都不是专业的,情报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但齐飞还是在这莫名其妙里找着对自己有用的消息。

  

    随便翻看着,突然被一条情报所吸引。

  

    “雁门士卒哗变?吕汉强即将赴任平乱钦差?”这条情报一钻到他的脑海里,立刻再也不能剔除。

  

    吕汉强四个钦差了,这让齐飞更加愤怒与嫉妒,但在愤怒与嫉妒里,似乎看到了一丝机会。

第405章 军心可用

 吕汉强带着周楚钧的两千人马,嚣张地打起四面钦差大旗,再次奔驰在赶往雁门关的大道上,沿途所过之处,州州关门,县县闭户,三班衙役全部上城戒备,就差签丁百姓协防了。

  

    吕汉强就摸着鼻子纳闷“我真的这么没人性吗?”

  

    现在山西官府已经深受借调吕汉强的剿匪“大军”之苦,大家都严格的遵循:“防火防盗防吕汉强”的名言,坚决不让吕汉强进城。

  

    至于吕汉强需不需要的粮草,也不问数,干脆直接在城上丢下来,算是买个平安吧。

  

    对于自己如此的不得百官之心,吕汉强早就心有准备,这都是自己的那支百人的“强悍”大军造成的恶果,但现在吕汉强心急如焚,也没工夫搭理他们。

  

    人马路过太原,竟然还就遇到了这支出征的“大军”,这些人正稀稀拉拉懒洋洋的夹着刀枪躺在路边酣睡,看到吕汉强的四面钦差大旗,立刻欢呼一声一拥而上,直接围住了吕汉强的战马,笑嘻嘻神采飞扬的见礼。

  

    吕汉强就满意的点头:“很好嘛,半个月才走到太原,而且一个个红光满面身体发福,并且军威名声远扬,很好,真的很好。”

  

    那个亲兵出身的百户立刻笑嘻嘻的道:“托姑爷,不是,是大人的福气,我们一路行来,可算是威风无数。”一拉一个小子:“这小子最得意,因为他打了汾州知府,还两次,那个狠那,就别提了,这小子都说了,回家之后,立刻将这段经历写入家谱。”

  

    吕汉强看着那得意的小子道:“你怎么打了他?”

  

    “我要求他犒赏三军却不许扰民,但这家伙还和我横,我就拿出邸报来,然后打了他一顿,结果这小子不敢了,给了我们犒赏,然后我们就走了,但想想万一这小子说一套做一套怎么办?咱们也算是借光钦差不是,这事情得看好了,不能给大人您脸上抹黑,于是我们兄弟们一合计,不行,我们得回去看看,这一看,结果真就在那摊派呢,当时我就又拿出钦差和巡抚的邸报,当着老百姓的面,告诉他们,是他们这帮东西无能,才借兵为他们当官的差屁股,这钱粮就得他当官的出,因此我就又打了他们一顿,结果大人,您现在在当官人的心里,算是彻底的臭门市了,但在百姓心里,你就是大明第一能臣,第一青天。

第406章 忻州熟人

 坐在知府大堂正位之上,吕汉强听着李卫东的述说,才知道这李知府真的比黄莲还苦啊。

  

    想当初,李卫东旗帜鲜明的抱住了孤臣党的大腿,立刻就得到升官的好处,于是踌躇满志的来到忻州赴任,准备依照孤臣党的党纲,避免空谈,实干兴邦,大展一番拳脚。

  

    但他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山西也是东林根基,从巡抚到布政使,到山西御史,就没一个得意他的。于是的结果就是,他处处受到山西官场排挤,处处受到刁难,虽然身为一地知府高过四品,但过的却比在五台的时候更加艰难。

  

    “难为你了。”吕汉强深深的抱歉,这就是自己的悲哀,这也是孤臣党的悲哀,在京师里,孤臣党实力还算行,能抱团取暖,但在地方,出来一个孤臣党就成异类了。

  

    “你的政绩如何?生活也清苦吧。”看着精神上受到压力的李卫东,在看看他猛掉十几斤的身体,吕汉强不为担心的问道。

  

    这一问,李卫东赶紧挺直了身子,骄傲的道:“虽然那些混蛋狗官压制我,但我秉承了实干兴邦的我党宗旨,学着大人的意思,在州的番库里挤出一笔银钱,施行以工代赈,五万银子下去,我管辖的地方立刻安定了军心民心,更给无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给他们养家糊口的生计,让我忻州几乎没有外流百姓,不但人口没有减少,反倒有周边百姓到来,人口得以增加,这下,实打实的政绩在,即便是巡抚耿如杞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我这个考评,还有,现在外面百姓都在称呼我李青天啊。”想到自己出行百姓夹道欢呼李青天的壮烈场面,李卫东眼睛已经闪闪放光:“恩师啊,被呼青天的感觉——爽啊。”

  

    吕汉强很欣慰这样的结果,刺激内需拉动经济,这其实是百试不爽的好办法,没想到这超前的意思竟然被他们学了个百分百。

  

    其实,天下士子十年寒窗,所有的人都被圣人洗脑,都想一步登天之后,为民为百姓做点事情而青史留名,除非是那些捐官,或者是心术不正者才想着上台捞钱,后来出现的满朝皆贪,因为俸禄太少,更因为是这满朝的环境,全官皆贪,不贪的人就成为所有罪犯咽喉里的鱼刺,要吗打倒你,要吗让你同流合污,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407章 封锁州衙

 这时候吕汉强站起来慢慢踱步道:“平息各地士卒闹饷,原先的法子就是抓了带头的砍了脑袋完事,但我不这么认为,之所以士卒闹饷,还不是朝廷亏欠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钱粮?我都听说,那些将士已经三年无钱粮收入,战队时候都有虚脱倒毙的,大部分将士妻子不得不做了半掩门来贴补丈夫,因此,这不是他们闹事,而是我们朝廷亏欠他们太多,多到已经无法让他们生存。”

  

    李卫东点点头,深有同感。

  

    “因此,我这次决定,用安抚的办法解决这件大事。”

  

    “可是,恩师要用安抚就要发给他们钱粮补齐欠饷,可是我忻州实在拿不出那么多啊。”李卫东为难的说到,雁门在代县,但他是九边军镇不归当地管辖,再说了,自己忻州也让自己学着吕汉强的法子,结果现在的番库也是一穷二白,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粮来,不过从他的话语里,还是支持吕汉强的做法的,要拿出些东西的。毕竟是一家人不是。

  

    吕汉强微微一笑:“我当然不要李大人一粒粮食一两银子,我这次要代县的晋商出血掏粮食银子,诸位看可行?”

  

    此言一出,大堂里立刻传来一阵骚动,这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尤其是那些原先当地的官员,在这山西去雁门的要道之上,没少得了晋商好处,这时候闻听吕汉强要拿晋商开刀,全都神色大变,晋商八大家做了什么,做的什么,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真要是晋商一倒,那在座的可都有把柄在他们手中啊,那时候自己的下场可就危险了。

  

    这时候就有几个与晋商息息相关的,站起来寻找借口想要出去通风报信,结果吕汉强一使眼色,大堂口,各个窗户立刻有无数马刀涌现,杀气腾腾的骑兵面无表情的盯着所有的官员,只要有一个妄动,只要吕汉强一声令下,立刻就是肉泥碎骨。那些原先想要找个理由报信的官员立刻噤若寒蝉,纷纷再次坐下。

  

    吕汉强笑着道:“大家不必惊慌,我说了,我只针对卖国求荣的晋商八大家,即便在座的昨天拿了他们好处,我也只当不知,与各位无关。

第408章 齐飞使者

 一听吕汉强要按照体制走程序,反倒让那个御史和通判心中有了底气,吕汉强不过如此吗,吕老虎怎么啦,也没有什么屁股不让摸的,在体制之内,只要你承认体制,任何人的屁股都必须让人好好的摸,要不,你就是一个死。

  

    于是,二人立刻大声反驳道:“既然有证据,按照规矩流程,也需要推官先行勘察证据是否确凿,而后才可发堂票拿人,因此请知府大人按照大明律法行事吧。”

  

    这就是按照体制流程,那你还说什么?

  

    李卫东被噎得一口气没上来,眼睛里已经有火光闪现,自己这个知府就是受他们的气,才过的这般苦的日子,若不是同知还算配合,自己所有的施为善政就都要泡汤,现在自己急需表功,尤其想要立功,这时候你们又跳出来给自己下套啊,还按律要先勘察证据是否确凿,那按照他的办事方法,等二三十年后也不一定能勘察明白。

  

    咬着牙望向推官:“你怎么说?”

  

    那推官一愣,左右看了再看,再看看堂上面无表情的吕汉强,艰难的咽了口唾沫,期期艾艾的道:“按照官职,通判有巡捕之权,御史有监督弹劾职权,这个,那个。”

  

    不理这个说不出立场的家伙,又望向同知:“赵大人怎么说?”

  

    “按照大明律法是这么个程序,但事急从权也是有的,因此这个,那个,还是知府大人做主吧。”

  

    这皮球就算是踢了回来。

  

    “那我就——”李卫东就要独断专行,发捕票帮着吕汉强拿人。

  

    这时候那个御史与通判一起站起来大声吼道,“国朝自有法度,你若敢没有确凿证据就抓捕良民,我等便普告天下军民你公报私仇。”

  

    这是真的急了,而一旦二人嚷嚷开去,八大家得到信息可就要狗急跳墙,八大家在山西可是有着一定实力的,真要狗急跳墙,说不定又要闹出什么事情来了。

第409章 查抄奸商

 那杆子一愣,但佩服的道:“狗官好眼力,先生岂是我这般粗鲁不文?我不过是先生手下一莽汉。”

  

    吕汉强微微一笑,不由得佩服道“一个书生,被构陷造反,杀老恩主却没有使得恩主的山寨散伙且被自己所用,五台设伏杀闯塌天,虽然被我借力打败,却能果断烧寨他走,能在被我几乎赶尽杀绝的情况下东山再起,能在山西西部站住脚跟,能组织起四万大军进攻我平陆,能被高迎祥偷袭,在我三万大军层层包围里潇洒而去,的确是枭雄。我平生有如此枭雄做敌人,足以自傲。”

  

    这是真心话,一个书生,百折不挠的将自己这个人见人怕的家伙当做死敌,屡败屡战,并且这次又用如此手段,让自己这个敌人杀差点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的敌人,就这般手段聪明,就绝对够格做个枭雄。

  

    这番话下来,这个倨傲敌视的杆子面色缓和,换上一个骄傲的表情,真诚的对吕汉强拱手,“我家先生也说,这一生一世,便将你当成他唯一的大敌,他要与你不死不休。”

  

    吕汉强闻听不由得哈哈大笑,傲然站起,对着那杆子道:“你且呆在我这里,看我怎么先替他报仇,然后我放你回去,告诉他,就凭着他驱赶百姓攻我平陆,我们这对死敌是当定了。”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这下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全,那大家还说什么?抄家拿人啊。

  

    抄家啊,还是抄八大家的家啊,那是富可敌国的啊,就算在地上捡也能让自己这些人一夜暴富啊。

  

    李卫东当时站在大堂之上,面对一个个变得双眼血红的忻州官员胥吏,开始分配人手给吕汉强的人马带路,连夜分作八路,冲向山西八大家的各家,开始抄家拿人,一时间山西震动,全国震动,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噤若寒蝉,有人奔走相告,有人低调收敛。

第410章 痛苦反思

 代县离着雁门很近,天不亮的时候,吕汉强就走入了世子小胖子的军营。

  

    小胖子瘦了,而且满嘴大泡,一见到吕汉强的时候就哭着问:“姐夫,什么时候我们勤王进京?”

  

    吕汉强就抱着小胖子默默无语。

  

    建奴入寇的消息已经天下皆知,小胖子更知道,他的爹爹带着二十万连人样子都不算的京营,在与如狼似虎的建奴血战,没有吃的喝的,胜败早就在大家的心中,现在能与建奴一战的,也就是吕汉强和自己这个世子的手中的三万步卒,三千骑兵,至于消失了的陈亮,大家只认为他已经战死在了山西北部的一个什么地方,大家不是不悲伤,而是没有时间悲伤了,为这汉家血统,为这三百年没被外寇兵临城下的耻辱,为那年已经七十的老爹,小胖子要不是恪守吕汉强的军令,早就带着一千亲卫回京了。

  

    但也正是小胖子的坚持,才没让一粒粮食流出关外,才逼得他们鼓动雁门兵变,才让吕汉强得到机会,名正言顺的一举铲除了八大家这个大明毒瘤。

  

    “雁门兵变,现在变兵怎么样?”吕汉强松开小胖子焦急的问道。

  

    如果变兵荼毒地方,那自己就真的难办了。

  

    “雁门兵变已经将近十日了,但变兵只是离开营地另设一寨,然后再没有动静,没有劫掠地方。”小胖子严密的监视着雁门,因此雁门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说完这些的时候,小胖子马上问道:‘姐夫,我们什么时候出兵勤王?’

  

    吕汉强就大步往简单的营地里走,边走边松了口气道:‘还好,变兵没有荼毒地方,那一切都好转圜。’不过突然站住,问小胖子道:“难道变兵就这么老老实实的待着吗?他们没有什么举动吗?”

  

    小胖子紧走几步追上急匆匆的吕汉强,赶紧禀报道:“他们捆绑了守备王维国,驱赶了副守备,然后向外打出赤心报国,饥军设粮的旗号之后,就困守营寨再也没有动静。

第411章 我全错了

 带着焦急的小胖子,吕汉强慢慢在清冷的,让人从心里颤抖月光里踱步,慢慢的分析检讨自己。

  

    “第一个错误是无可奈何的,因为我只想保住我可怜的产业。其实当初我的想法是,积攒一定的银钱,然后带着一大家子快快乐乐的去南方,然后泛舟海外的,管他洪水滔天,管他大厦将倾呢。但我为了自保,为了让东林不在秋后算我与阉党间的旧账,却出头打响了覆灭阉党的第一枪,结果我就抢了不该抢——崇祯的风头。”

  

    长叹一声:“恩从上出,这个浅显的道理当时我怎么就忽略了呢?”现在吕汉强想起都非常后悔,覆灭阉党是历史的必然,自己没必要去先揭开这个盖子,同时为了自保有许多手段,自己却独独选择了这个,因此天下才都言,是吕汉强为了自己家一条狗而覆灭了阉党,彻底的抢了崇祯的风头。

  

    “而我第二错就错在,当东林为一己之私裁撤驿站的时候,我不该出头,接下这烫手的山芋,这一点当初我还沾沾自喜,现在看来,就是将自己往绝路上逼。”

  

    “不对,东林那帮空谈的家伙,只想着甩包袱,却不想恶劣的后果,姐夫要是不挺身而出,那现在十几万驿卒,近百万家属,就是祸乱天下的祸根,这个结果是个人就知道的,现在在这天灾**的时候,那百万驿卒能有今天,大明还没乱到不可收拾,姐夫你功不可没。”

  

    吕汉强无奈的摇头:“你说的对,但你又忘记了一个事情,我被委任为裁撤驿站善后钦差,整顿商行协办,并且还成功了。”

  

    “这不好吗?这有什么关系吗?”小胖子就有点犹豫的问道。

  

    “因为,现在十几万驿卒家里供奉的是我的长生牌坊,现在十几万驿卒只知道协办吕汉强,而不知道其他。”吕汉强长叹一声,轻轻的说出了要害。

  

    驿卒无过,百姓敦厚,在他们心中,谁给他们一碗饭吃,谁让他们再次成为一个人,谁让他们堂堂的活着,他们就感谢谁,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百姓,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但往往这样的百姓的质朴的感恩却可以杀死一个人,现在的吕汉强就被这些淳朴的百姓推到了那把屠刀之下。

第412章 哗变军营

 天色微明,独立扎营的变兵营外突然轰隆隆一阵巨响,所有还能动的变兵,全部打起精神冲向简陋的营寨,紧张的拼着最后一口气,准备对攻击自己营寨的官军,展开一场没有希望的血战。

  

    是没有希望了,因为自打兵变闹饷以来,所有的将士为坚守自己的底线,营寨里最后一口吃的已经吃光,最后一匹战马已经斩杀,最后一把柴薪已经烧尽,这时候,能拿动刀枪的已经所剩无几。

  

    但兵变首领赵建国却穿戴整齐,艰难的爬上望楼,准备做最后的,为尊严抵抗。

  

    赵建国,不过是一个小兵,但在士卒间威望素著,当时也不知道是谁,突然煽动闹饷,结果大家就将几年积攒下的怒火爆发了出来,一窝蜂似的冲进了守备衙门,活捉了守备王维国,驱赶了唯唯诺诺的副守备,开始了哗变。那一夜是如此的恐怖,那一夜是如此的让人难忘。

  

    但是,当大家抢掠了王维国的私库之后,却茫然的不知道下步该做什么。

  

    是的,大家都是大明的士卒,都是祖祖辈辈老老实实的官军,这突然哗变,就好像突然失去了家的孩子,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候,第一个鼓动兵变的人已经不知所踪,因为可能他们也没想到王维国会被囚禁,世子的骑兵依旧无动于衷。

  

    这时候,先锋营的赵建国就被崇拜他的士卒推出来,做了这群龙之首。。

  

    赵建国知道,在国朝,兵变就是死罪,自己被大家推出来,与其说是为首,不如说是将来砍头的替罪羊。

  

    但自己一人之死,怎么的也好过全部人的死,于是,赵建国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个推举,站到了这兵变前沿。打出了自己亲自手书的赤心报国,饥军设粮的大旗,希望世人能理解自己等的初衷,不为别的,就为这面旗子,能得到人的同情,朝廷平乱的时候,能少杀些兄弟,自己已经注定要被砍头的,这已经没有半点余地。

第413章 边军惨状

 在赵建国的陪伴下,吕汉强步入了简陋的军营,边走,吕汉强便皱眉问道:“赵将军,雁门士卒因何哗变?”

  

    赵建国长叹一声“钦差大人,我等边军,自打天启七年以前,还多少每月有点钱粮,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