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男的大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不进来。本将军搬进吴府还没几天,就让搬出去?本侯那一大堆如花似玉的妻妾,难道都要住大街上吗?本侯不让!”

  牛金星好言相劝,刘宗敏有点不耐烦了,道:“吴襄也还被本将军关在狱中,丞相去让他写招降书,他还敢不写?你拟好内容,让他抄一遍不就完了?吴三桂不降,就杀掉他!”

  刘宗敏搬出吴府也需假以时日,而且搬到哪是个问题,李自成也觉得刘宗敏这办法行,便让牛金星照办,说:“宰相,要不朕给吴三桂多一些赏银,就当是买下吴府,你看怎么样!”

  “那就这样吧,臣去试试。”牛金星见宋献策笑而不语,李自成和刘宗敏的态度坚决,不好再说什么。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那朕就封吴三桂为平西侯,赏银四万两!”李自成下了圣旨,让宰相牛金星找吴襄去写劝降信了。

  牛金星乐呵呵地领命,这时,宋献策又借吴襄之事让李自成安抚前明官绅,巩固大顺朝的根基。

  李自成这时也感到刘宗敏这样滥杀无辜下去是不行的,便开始重申军纪,要求刘宗敏尽快释放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员。

  刘宗敏不干了,当面质问李自成:“大哥,我们一起打下的天下,皇帝让你做了,你住着这么大的皇宫,睡那么多的美女,连京城的一些金银财宝都舍不得分点给我们吗?”

  李自成被问得张口结舌,怒道:“大顺军初来京师,朕是怕激起民变!”

  “民变?”刘宗敏笑道:“本将军现在只怕军变,不怕老百姓闹事。你吃肉,却不让兄弟们喝汤?军心如果不稳,我们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老百姓闹事,只要手中有兵,就一定能镇压下去!”

  刘宗敏的话糙理不糙,又面红耳赤顶撞李自成,武英殿上的气氛一时很尴尬,丞相牛金星想起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新皇帝的登极大典,便赶紧跳出来圆场,这对他这个宰相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古代中国人讲究礼制,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进入京城后,牛金星花费了不少时间与明朝的官员商讨李自成的登基大典,从《尚书》《周礼》到明朝的朝仪大典,反复推敲比较,尽量做到有典谟、有训诰。他还观了天象、查历书,挑选了几个黄道吉日,请李自成自己选定。

  李自成看了看牛金星折子上选定的日子,他也不懂,觉得哪个都行,便随口说:“朕看,日子就定在四月十七这天吧。”

  牛金星道:“登基大典是天大的事,时间不多了,需要皇上和百官马上排练!”

  牛金星便跟李自成说起皇帝登基大典的事情,地点自然是金銮殿,但几时进入正殿,穿什么袍服,奏什么乐章,百官怎么朝拜,自汉朝的叔孙通制礼后,便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千余年来,改朝换代虽略有变通,但大抵如此。

  那天,牛金星滔滔不绝说了整整两个时辰,把所有的安排都说到了,又反复交代了好几次,李自成显得十分疲劳,打了个哈欠,朝牛金星挥挥手说:“丞相,今天退朝吧,明日再议此事。”

  此时,唐通和姜瓖在晋地所向披靡,因为姜家世代皆明将,他的长兄姜让和弟姜瑄都是将才。他们这一路人马在很短时间内,相继拿下了代州、繁峙、五台,攻克静乐、定襄等州县,逼近太原。

  另外,这么快收复失地,随军出征的明恭顺侯吴惟英之弟吴惟华功不可没,他联络了很多明朝原来的文官武将,招降了他们。

  吴惟英在崇祯十七年任了京营总督之一,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军攻入京城后,吴惟英兵败,与全家自尽殉国,只有弟弟吴惟华不肯自杀,他认为这样自杀太愚蠢了。得知太子在吴三桂的大营之后,他化装成小贩,贿赂农民军的守城兵逃出京城,逃到关宁军大营,找到吴应熊,主动要去招降,替家人报仇!

  吴应熊知道吴家在晋地经营多年,人脉甚广,大喜,马上将吴惟华推荐给了吴三桂,吴三桂便派他和唐通一起出征。

  唐通和姜瓖的大军打到太原时,已经拥兵八万,而且晋地当时算是比较富裕的,当地乡绅被农民军一闹,纷纷拿出私藏的饷银支持明军。李自成在晋地并没有留下像李过、刘宗敏那样的心腹大将统筹全局,各地互不通信,很快就相继被唐通等人收复。

  就在李自成派的使者来到关宁军大营之前,吴府的总管、吴襄手下的旗鼓官傅海山已经逃出京城,找到了吴三桂的大营,一见到吴三桂,傅海山就扑通一下跪在吴三桂的面前:“大帅,吴老将军已经被闯贼刘宗敏下狱,刑法将死,吴家的宅子和财产也全被贼将刘宗敏没收了!”

  “此仇不报非君子!”吴三桂闻之,大怒,抽出案前的宝剑,一剑将案几砍成两段,仰头长叹说:“我吴三桂与闯贼势不两立,将来必亲手用弓弦勒死刘宗敏!”

  此时,吴三桂对儿子吴应熊的未卜先知能力大为惊叹,吴应熊说京城破、崇祯死,不仅都猜中了结局,连时间都差不多,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吴应熊还把陈圆圆和太子、阿九公主都救出了京城,功不可没,吴三桂还是比较孝顺的,听说了父亲吴襄在京城被抓,赶紧找来吴应熊商议怎么救父亲。

  等到李自成派了使者带吴襄的劝降信和四万两白银来到他的大营,他拆开信一看,上面确是他父亲吴襄的笔迹:“吾儿三桂,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尔父须臾,呜呼!识时务者,亦可以和变计矣。昔徐元直弃汉归魏,不为不忠;子胥违楚适吴,不为不孝。然已二者察之,为子胥难,为元直易,我为尔计,不若早降,不失通侯之赏,犹全孝子之名。万一徒持愤骄,全无节制,主客之势既殊,众寡之形不敌,利甲坚城,一朝歼尽,使尔父无辜并受戳辱,身名俱丧,不亦大可痛哉!速宜归顺,至嘱!至嘱!”

  吴三桂看了书信,知道父亲吴襄在大狱中没有死,还在李自成手里。但明明父亲吴襄已经被刘宗敏严刑拷打,这封信中却对自己极尽威胁,让自己速宜归顺,这让吴三桂顿时觉得李自成是在愚弄自己,这书信绝对不是父亲的本意,他的脸色很不好看,随口问使者道:“听说我父亲已被权将军下狱,可有此事?”

  李自成的使者见吴三桂看了信,笑道:“吴将军,太老将军已降天顺皇帝,极好看待,专等将军归顺,封平西侯,赏四万两金银和彩缎,切不要效周遇吉等,自取其祸。”

  “自取其祸?”吴三桂看了身边的吴应熊一眼,眼下的选择,也不是那么容易,忠孝难两全,他只能选一样,忠于大明,就要为崇祯报仇,重新杀回京城,干掉李自成,而自己的父亲却在李自成手里,这样孝就难了,天下的百姓就又要生灵涂炭。满清说不定还会借机入关,那天下的汉人就悲剧了,而投降李自成,就是不忠。忠君的思想,是吴三桂精神的支柱,他曾经无数次因为这个理由拒绝了清朝的引诱投降。

  这时,吴应熊的脑子也在飞快地转着,他也在思考,此时的吴三桂,该如何选择?汉山的江山,绝对不能落入满人之手,而从李自成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一位明君,李自成的团队很差劲,文臣武将都不行,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的智谋和能力跟朱元璋手下的谋士刘伯温根本没法比,就连投降满清的大汉奸范文程、洪承畴相比都差得远。武将方面,刘宗敏、李过等人的战斗力也比满清的多尔衮、豪格等人差远了,加上进京后大顺军的流寇劣性不改,还不用用税收制代替那个军饷来源很不稳定的追缴制,把地主和商人都推到大顺政权的对立面,他们能否打败南明都难说,更不用说和满清争夺天下。

  吴应熊觉得,吴三桂的选择,将决定一亿多汉人此后数百年的命运,决不能让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样的历史惨剧再上演,所以,这一次,关宁军绝对不能投降李自成,在多尔衮率满清八旗入关之前,一定要想一个两全的计策。


第二十五章 强推大玉儿


  吴应熊听李自成派来的特使牛金斗说吴襄已经降顺,大顺皇帝李自成待吴家不错,还出言欺骗和威胁,他冲冠一怒,吩咐满云龙道:“这贼人竟敢不说实话,如此小看和愚弄我们,来呀,将李自成的伪使者斩首示众。”

  使者牛金斗很快被满云龙五花大绑,急得满头大汗,跪下向吴三桂求救道:“吴将军饶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太老将军前些日子确实被权将军下狱,不过现在皇上已经将他放出来了,还派了重兵看守,不让权将军骚扰。”

  吴应熊厉声说:“我猜得没错的话,这封信是李自成的伪丞相牛金星的意思。”

  牛金斗连连称是,这才将实情告知了吴三桂,吴应熊这才示意满云龙放开了他。

  吴三桂很为难,一时不知道怎么办,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现在他的父亲在李自成手里,如果不管不顾,他会落下不孝的千古罪名,让天下人看不起。

  吴应熊想起历史上自古忠孝难两全之时,很多人会选择忠,比如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当初他的父亲落到项羽的手里,在孝子和江山之间,刘邦选择了江山。吴三桂历史上也是选择了江山。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是拖延时间!

  吴应熊命人将使者带下去,然后建议吴三桂先修回书一封,与李自成谈判。至于李自成送来的四万两金银和彩缎,刚好是雪中送炭,可以笑纳了犒赏三军!

  吴三桂问道:“我们为什么需要拖延时间,难道不速战速决吗?再等些日子,满清的八旗兵就该到了。”

  吴应熊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说:“京城城墙高大,易守难攻,李自成有三十万大军入城,我们一时难以攻下。时间拖得越久,京城内的瘟疫在李自成大军中蔓延得更加厉害,孩儿估计现在能战斗的农民军现在不会超过十五万了,再拖上两周,估计闯贼能战之兵只有十来万。而且享受过荣华富贵的兵,必定贪生怕死,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刘宗敏还在严刑拷打官员和乡绅,时间越久,京城内对李自成的怨念也就越深。而且,现在唐通的大军拿下太原只是时间问题。直隶地界的乡绅也纷纷举起了‘擒贼复明’的义旗,左良玉、史可法等勤王之师也在路上了。我们再等些日子,天下大势就会发生变化,对我们有利。”

  吴三桂点点头,说:“其实满清八旗倒是一支可利用的精兵,只要借来,定破闯贼!黄台吉(皇太极)当年所求,不过是在关外称帝,和大明平起平坐,如今,只要太子代大明承认大清的地位,我就可以明朝遗将的身份,借清兵为先皇帝报仇!满清只要借兵五万,我们就有把握可以大破李自成的贼军。”

  吴应熊说:“这万万不可,引清兵入关那是引狼入室!现在满清主政的是多尔衮,他早就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不用我们去请,清兵也会自来,我估计,此时清军已经准备开始上路了。满清军队来逐鹿中原,在我的意料之中!现在明朝亡了,李自成的军队、我们的军队,还有多尔衮的清军,好比三国纷争,在京师附近一场大决战不可避免!大家的兵力现在旗鼓相当,最理想的情况,是让清军和农民军激战,我军作壁上观,这是上策;关宁军联合农民军,痛击多尔衮的军队,这是中策;关宁军和农民军激战,让满清军队坐收渔翁之利,这是最下策;到时,必然会有一番斗智斗勇的谈判,只能见机行事。在谈判之前,我们要在自己身上多放几个筹码,现在是关宁军拿下保定的时候了,拿下保定,就能逼李自成的大顺军与清军决战。”

  吴三桂点点头,一边命人让姜瓖领兵八千去攻打保定,一边收了李自成送来的四万两金银彩缎,赐与使者酒食,自己在帐中,挥毫泼墨,写就回书,回复父亲吴襄:“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儿以父荫,待罪戎行,日夜厉节冀得一当,以酹圣眷属……儿欲提兵远救,已经不及。可悲!可恨!儿闻圣王晏驾,民臣戳辱,不胜愤怒,犹意我父自奋忠义,大势虽去,谅必夺锤一击,誓不俱生,不则自尽阙下,以殉国难。使儿缟素号恸,寝戈复仇,不继则一死,继之岂非忠孝两全乎。何乃隐忍偷生,训以非义,既无孝宽御贼之功,复无平原骂贼之勇,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决,请自今日。”

  写下“儿与父决,请自今日”这几个字,吴三桂想起父亲旧日的音容笑貌,泪如雨下,他知道李自成肯定也会看他给父亲的回信,便按照吴应熊的建议,又加了几句,说自己愿意与李自成谈判,不过要李自成派更高级的将领做代表,前来商谈这件事,并且谈判之前,还要先尽故主之恩,请李自成先厚葬崇祯皇帝和周皇后。

  正如吴应熊所料,清兵不请自来!四月初四,多尔衮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回盛京商讨清兵入关取中原之事。

  这一次,多尔衮没有在盛京皇宫里召集豪格、济尔哈朗等重臣一起商讨,而是在摄政王府后院的演武场,单独召见了大明的一号汉奸范文程。

  范文程赶到演武场之时,多尔衮正用黑布蒙着眼睛,拉御弓射金箭。

  “啪啪啪”,前方五十步左右的靶子,多尔衮黑布蒙着眼睛,拉弓搭箭,竟然十射中五。

  “王爷好箭法!”范文程立在多尔衮身后,鼓掌叫好。

  多尔衮取下了黑布,直截了当问范文程:“我大清数次入关,都无功而返,现在李自成的军队攻进京城,逼死了崇祯,本王想一举拿下中原,范大人觉得怎么样?”

  范文程道:“臣闻李自成的军队,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还贪图女子玉帛,不足为虑,可一战而破也!倒是吴三桂,现在拥甲兵十万,挟太子以令诸侯,不好对付!若以图谋中原的名义,则好比摄政王蒙着眼睛射箭,可能射中,也可能不中!”

  多尔衮不甘心,又问:“本王若举大清全国之力,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呢?”

  范文程笑道:“若兵以义动,何功不成?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则中原可图!不过,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若欲统一华夏,非义安百姓不可!”

  多尔衮本来就有入主中原打算,在范文程的鼓动下,他立即下令连日急骤兵马,满清八旗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者,都立即征召入伍,十万八旗精锐迅速涌向中原,昼夜兼程,准备从西协和中协的长城入关!

  十万八旗兵出发前一晚,沈阳(盛京)的崇政殿,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凤凰楼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此殿为皇太极生前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之处。多尔衮在这里接见完八旗的各旗主,就跟着皇太后孝庄,也就是大玉儿,来到了清宁宫。

  清宁宫的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

  多尔衮虽然是摄政王不是皇帝,但在他当上摄政王的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他发动自己的势力,以要随时见皇帝为名,为自己争取到随意进入皇太后居住地的权力,自由地出入宫禁,一直到顺治小皇帝成年。

  那日,小皇帝福临休息之后,大玉儿命人摆上了酒席,给多尔衮辞行。

  多尔衮很高兴,望着心中的大玉儿,两人对饮,一连喝了三壶酒,用有些嘶哑的喊了一句:“再拿酒来!”

  太后身边的宫女苏沫儿走了进来,道:“摄政王,您这已经是第三壶了,再喝下去会伤身体的,早点回去休息吧。”

  “嗯?”多尔衮猩红的双目突然阴沉,看了苏沫儿一眼,很异常吼道:“滚,你也敢管本王?”

  多尔衮的目光让人浑身发颤,苏沫儿冷汗瞬间流满全身,小声道:“奴才不敢!”

  “那还不快去拿酒?”多尔衮呵斥道。

  苏沫儿看了皇太后一眼,大玉儿点点头,她立刻前去拿酒。

  从苏沫儿手中接过酒壶,多尔衮手一挥,让苏沫儿和身边太监立刻全部退到门外。

  孝庄太后大玉儿轻轻了叹息了一声,袖袍微微一挥,身后的宫女和太监识趣地退到大殿门外两旁,关上了门,房内只剩下多尔衮和大玉儿两个人。

  “多尔衮,别喝了,明天大军就要出发,别耽误事。”大玉儿走到多尔衮身旁,将他手中的酒杯夺了下来,柔声劝说。

  本来满清八旗出征逐鹿中原是件高兴的事,多尔衮却不是很开心,他和大玉儿年轻时有过一段私情,过去每天压抑自己,今天他不想再压抑自己,多尔衮仰口将右手酒壶的酒直接倒进嘴中,咕嘟去了半壶酒。

  “别再喝了!”大玉儿咬了咬唇,将多尔衮右手中的酒壶也给夺了下来。

  “我没醉!”多尔衮突然冲动,狠狠地将皇太后大玉儿压倒在地,赤红双目,道:“四哥对不起我多尔衮,我多尔衮今天要把过去失去的一切拿回来!”

  这看似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但却让皇太后大玉儿愣住了,被多尔衮压在身下都忘记了挣扎。她一直都知道多尔衮恨皇太极,恨四哥皇太极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皇位,还有心爱的她!但是,现在虽然皇太极死了,但是他们的身份,一个变成了皇太后,一个变成了摄政王,而且现在满清在学习汉人的礼仪,诸多不便。嘴中满是多尔衮的气息,大玉儿终于回过神来,朝多尔衮的脸上扇了一巴掌,对多尔衮道:“多尔衮,你不要这样,我们不可以!”

  “不可以?”当时的大玉儿虽然生下了几个子女,但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楚楚动人。时年刚刚三十,正是渴求爱抚的年龄。多尔衮也是正届壮年,仪容英伟,对这位肌肤雪白如玉、美艳夺人的意中人早就忍不了,愤怒吼道:“这些年我早就忍够了,当年父汗明明是将皇位传给了我多尔衮,可是四哥,却生生给抢走了,还逼死了我的母妃!他还抢走了我心爱的你。权力、女人,原本都是我的,我努力夺回来,现在有势力有能力拿回来了,要替你的儿子去征讨天下,你跟我说不可以?”

  大玉儿瞬间被震住了,她一直都知道,自从皇太极死的那天,多尔衮便无时无刻不想当皇帝,想和她重温旧梦,要不是她一直在辛苦周旋,多尔衮或许早就在皇太极丧期占有皇位和自己。

  现在,大清皇帝的龙座上坐着的是大玉儿的儿子小福临,她没有选择,她不得不依靠多尔衮,她只能提醒多尔衮:“你,你不要这样。”

  “不,今晚我要你!要你!”多尔衮决定当一次坏人,再也不管大玉儿的哀求,粗暴啃了下去,开始脱皇太后的凤袍,动作比刚才更加粗野,他年轻时一直觉得,得到一个女人的心比得到一个女人的身体更重要!可是,大玉儿的身体被皇太极占有之后,尤其是大玉儿为皇太极生了福临之后,明显就没把他多尔衮放在心上,只是利用他。多尔衮只能不断东征西讨,拼命获得更多的军功和权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对他来讲,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和快感。

  大玉儿在地上剧烈挣扎,可惜多尔衮力气太大,根本就没有放过她的意思,她也守寡一年多了,正是需要男人的时候,大玉儿突然停止了挣扎,主动亲热和爱抚回应狂野的多尔衮。

  一阵气喘吁吁的发泄过后,多尔衮泄了,身体大爽,恢复了一些理智,抚摸着皇太后的手说:“大玉儿,你放心,我多尔衮一定将你的儿子送到关内去当天下人的皇帝!”

  “嗯。”皇太后大玉儿也很满足,偷情的快感和痛苦混杂,她眼中含泪,慢慢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心里喃喃自语:“福临,我的儿子,娘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然后,大玉儿也恢复了理智,她也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对多尔衮说:“要是我的儿子福临能入主中原当皇帝,我就下嫁与你!”

  “好,大玉儿,你说话要算数,你们母子等着我派人来接你们!”多尔衮心里欣喜若狂,郑重承诺道。


第二十六章 农民军垮掉


  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谢幕的最后一个冬天,因为处于小冰河期,异常寒冷,异常漫长,到了四月京城里还寒风瑟瑟。

  但真正让京城里所有人寒彻骨里的,不是小冰河时期的严寒天气,而是无孔不入的大疙瘩疫,当时也称黑死病,就是鼠疫,极少有染病的人能幸免,所有患者会在三天内死去,有的病人连发热症状都没有。

  在鼠疫死亡气息中残喘、企盼拯救的大明百姓,人心早就涣散,根本不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