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魁首-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见话音未落,一堆官差吆喝着前来,将一众人等围困在内,胖子的眼睛里闪着精光。
这个时候,妍儿扬声说道,“我等姐妹,虽出身下流,却也知忠贞之事,此生托付林公子,即便无缘侍奉枕席,却也断断难容他人玷辱,此人可恶万端,恨无手无缚鸡之力,还请几位大哥垂怜代劳。”
带头的汉子沉默着点点头,夺过胖子手中的椅子,狠狠砸在他的胖腿上,不等胖子恶少惨叫声出来,随即再次起落,另一只腿也没有得脱厄运。
胖子恶少牙齿战战,冷汗满脸,白眼皮一翻,干脆的疼昏过去。
完事儿后,吃瓜群众们满含期待,在官差眼皮底下打断县尉儿子的双腿,够带种啊,那小娘皮也是个狠角色,接下来,应该是官差跟这帮凶徒的真人PK了吧,好生令人期待。
可惜,事实总是跟预想不同,官差们像是吃了定身法一样,维持包围姿势不动,几个汉子却在官差们中间自如离去,很快不见了踪影。
等了大概一炷香,官差们也静静站立了一炷香,这节乃现门口也诡异的鸦雀无声,良久,那带队的官差像是才醒过来一般,满含愤怒地大声喝令,“此处有人行凶,寻衅滋事,全部拿下严惩,绑起来,带走!”
官差们一拥而上,把那胖子恶少和恶仆们又殴打了一通,才绑了个结实,径直拖走。
官差和胖子一走,节乃现门口就像是过大年似的,又热闹了起来,丝竹声响起,妍儿招呼姐妹们载歌载舞依旧。
“这节乃现是何等来头,行径如此,如此大开大阖?”这位兄台是忍了又忍才没有说出嚣张两个字。
“戎县灵竹嘛,圣上褒奖过的,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据说跟陈参政……”
“官面上自然是陈参政,那些辣手汉子,看见了没?这灵竹啊,可不简单呐”
……
中年锦衣文士全程围观了门口这一出闹剧,凝思片刻,微微而笑,“好一个刚烈女子,好一个戎县灵竹,好一出杀鸡儆猴。”
转过身,交代书童,“去,把那店里面的君子六艺买一套回来。”
书童领命而去,蓦然发现,有很多同行好像都跟自己做着一样的事情。看看这些物件儿的标价,暗暗咂舌,这节乃现,是要赚翻了吧。
相比于省城,节乃现在府城H县城的开业就平淡的多了,何知府往那里一杵,自然是风平浪静,哈虎也算是放下了绝大的心事,头一次独自完成大规模的商业工程,让他信心爆棚,干劲儿十足,天天腿脚跑得就跟风火轮似的。
家中的产业和女人们的学跳舞活动,都逐步进入正轨,林卓优哉游哉的日子也结束了。
“卓哥儿,院试还有不到四个月了,你是不是该多多做些准备?”张婉儿一边擦着额头鬓边的细汗,一边问道。
说来也是,林卓这段时间就围着她们娘仨儿转悠,各种献殷勤,就是绝口不提念书的事情,这可不成,功名科举才是正途嘛。
林卓挤出一个苦笑,默默无言,他总不能说,娘亲啊,你儿子自信人生四百年呢。
见到林卓消极抵抗,张婉儿也没有数落,只是幽幽一叹,眼泪乌央乌央就要在眼眶里汇集。
“娘亲,我明天就去县学,明天就去,你莫要哭,莫要哭……”林卓飞快败退,像只大马猴似的蹦上跳下,慌得不知所以。
看到林卓的夸张情状,张婉儿破涕为笑,轻轻拍打了他的手臂一下,以示薄惩。
旁边几女也偷笑不停,清漪和耿小妹还掩着嘴遮掩一下,林卓的宝贝妹妹萱萱却是笑得毫无顾忌,运动过后脸颊上的热量还未散去,红彤彤的,笑起来,像是一朵盛放的玫瑰。
林卓轻叹口气,略略耸肩,你们开心就好。
“公子,公子,鲁员外派人送来一大包书信,说是写给您的。”门外传来林武的叫喊。
“哦?”林卓有点儿小兴奋,读者来信啊,抬脚就朝书房走去,“去看看。”
“公子,那人转达鲁员外的交代,说是信件太多,他选了一些较为有用的先送过来,其他的随后运到。”
“嗯,我知道了,那人呢?”
“那人送了信件,就飞快地跑走了。”
“跑?”林卓眉头微皱。
“是的,公子,说是还要去催一下油印作坊,加印公子的两本书,因为缺货,潜雨书坊好几家店都被围起来了。”
闻言,林卓矜持一笑,屁股在椅子上悠然晃悠,伸出两根手指翻看信件,看看都有哪些读者粉丝。
钱德洪、罗汝芳、赵锦。
“咣当”林卓从椅子上跌落,摔了个四脚朝天。
第三十四章 轩然大波
南京,鲁讷的大本营。
“诸位都是江南地界儿上鼎鼎有名的大家,这两部书都是潜雨书坊力推的大作,还请各位挥动如椽大笔,鲁讷必有后报。”
“鲁员外客气客气,鄙人的拙作,还请多多支持。”
“应该的应该的,待我等细细品评”
“潜雨书坊的大作,必然振聋发聩,与众不同,我等必定点赞支持”
……
节操掉尽的文人们,一边往兜里塞润笔费,一边拍着胸脯立下保证。
“不然,不然”鲁讷狠狠一摇头,感觉这些人的理解能力太过低下,比自己当初差远了,“以我等的坐席为界,”鲁讷比划了一下,一分为二的人群,“左边点赞就够了,右边的给我可劲儿的骂。”
“呃……”斯文败类们囧然,“这个不大好吧”
“无妨,尔等照办就是”鲁讷非常有优越感,对林卓高山仰止。
苏州,某文房四宝店。
“掌柜的,你们店里可有那戎县灵竹的《葬花纪》?”
“《葬花纪》?抱歉,却未曾有。”
“这等好书都不曾收录,还敢妄言收尽天下藏书,不要碧莲。”
“哎……这,来人,速速去查探一番,《葬花纪》是哪家书社所出,快些进一批回来摆着,都错过七八波客人了,你们都是些干什么吃的?”掌柜的跳脚。
杭州,一年一度的赏花赛花大会。
“文兄,且看这株木兰,枝叶橛橛梗梗,恰似倔强之气,不是凡品”
“周兄,这株百合色泽纯净,通体紫色,实在少见”
“唐兄,我却认为这株樱花与众不同”
“非也非也,祝兄,依我之见,当以这株兰花称雄”
“诸位兄台,这横幅是何人所挂,今日赏花赛花盛典,缘何悬挂葬花二字?岂不是大煞风景?我定要问个清楚。”
“正是正是,实在是不合时宜,正要讨个说法。”
“同去同去。”
……
江南士子热衷于集会,成群结队,很有威慑力,往往一见到大头巾扎堆儿,连巡抚神马的,都要抖上一抖。
“《葬花纪》?西南文人同道也有佳作乎?”
“哈哈哈,当然与唐兄无法媲美,不过也当得一读,且看他如何葬花?”
鲁讷被林卓点化之后,动如脱兔,短短旬日之间,《葬花记》和《戎县竹节》就在江南西南等地卖得热火朝天,也在士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山阴府,文人雅集。
只见人手一册《葬花记》,讨论的热火朝天。
“文兄,你看这句,人欲发于天理,而止于道义,天理兴于鸿蒙,而著于人欲,这林卓所言字字珠玑啊”
“正是,正是,周兄,这戎县灵竹竟以风月之事论及经义,倒也是个妙人儿,哈哈哈”
“以我之见,林卓这首俗曲《笑红尘》更得我心”
“那是自然,唐兄浪荡红尘,自然最有资格笑上一笑,哈哈”
“祝兄过奖,至少这位灵竹兄台,就不在我之下”
“你们二位都是红尘先锋,不分轩轾,各有千秋”
……
大理府,苍麓书院。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员上完课,给自己的弟子们留下了家庭作业。
“今日课业,试论人欲表于动作,而成于功业”
“敢问先生,可是戎县灵竹在《葬花记》中所论?”一个年轻俊逸的学子起身询问。
有个猥琐学子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老教员面色微愠,“不错,此书万万不可视之为风月,序言用心良苦,切不可轻佻。”
“是,学生深以为然”那俊逸学子狠狠瞪了发笑的同窗一眼,身后有几个孔武有力的学子附和着嘿然冷笑,想来一番校园暴力是免不了的了。
……
苏州府,诸大绶府上。
年近七十的诸大绶,仰靠在锦垫上,旁边汇聚着数十个子弟学生,按照大明惯例,也是老中青三结合。
一个青年士子正在为他读书,“……生灵有常,情息相通,良知有行,经世致用……”
诸大绶抬手让那青年士子停顿,勉力站起身来,神思渺远,“林卓小友生发深刻,造诣不凡,恨不晚生十年,与他坐而论道,尔等若有机缘,务要与他好生盘桓,多多请益,我大明士大夫,耽于太平之乐,幸而有人敢做仗马之鸣。”
“是”济济一堂的子弟学生们躬身受教。
“诸师,弟子院试已过,正欲四方游学,既然林兄斑斑大才,蒙老师期许,不如我就去川中叙府,与他共游”
诸大绶捋须微笑,频频点头。
江南、西南士林纷纷扰扰,林卓却窝在书房内冥思苦想。
鲁讷给他弄来的一包书信,每个人都不是简单人物,钱德洪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人物,一度主持中天阁讲席,人称为“王学教师“,罗汝芳乃是心学泰州学派鼎鼎大名的代表人物。最后一个赵锦先生就更是不得了,不仅仅是王阳明的嫡传弟子,思想界的大咖,更是官场上的常胜将军,如今官拜右副督御史,GZ巡抚。
三位先生的信件中,钱德洪和罗汝芳以哲理辩难为主,对林卓的思想理论有肯定也有商讨,还有一些要求他做扩展解释,算是比较严谨的同道人士学术交流,正经把林卓当成了一盘菜式,都是要掏干货出来的,给林卓带来很大的压力。
相比之下,赵锦先生就和蔼可亲多了,遣词造句之中温煦亲和,以小友称呼林卓,多有慰勉鼓励,对林卓经世致用和良知有行的观点都大大的支持,最后还开了小玩笑,表示虽然以风月之事,论及经义理念,颇有不恭,然而林卓年少慕艾,也是人之常情,他日要结秦晋之好,自己可以客串一下媒婆。
林卓顺着心学的脉络,杂糅龙溪、泰州两个主流学派之长,增加了致良知、启民智、正本心的内容,给钱德洪、罗汝芳等人写了回信,别人纯净而来,林卓也就赤条条而去,并未掺杂私心杂念。
给赵锦的就不同了,这位先生是个醇厚长者不错,是思想家也不假,但是他还是个政治家,所以林卓给赵锦的回信就基本去掉了哲学内容,顺杆儿往上爬耍耍晚辈的惫懒,打着张佳胤的牌子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一些朝政官场方面的讯息。
官场就是人脉,每一条都得用心呵护。
林卓试图躲进书房成一统,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林卓的新书上架没多久,影响力持续发酵,读者们打赏评论还不够,要求建**流。
林家大宅的门前,比开了个集市还热闹,一堆一堆的大头巾文士们,前赴后继的要找林卓见上一面。
这些文人士子的目的并不一致,有的认同林卓,前来恭贺论道,有的比较上进,前来请益学习,有的对林卓的论点完全不同意,前来辩难,更多的则是凑热闹刷声望的。
林卓开始还一一接待,后面烦不胜烦,干脆在门外张贴出告示,三日后大辩群雄。
这三天,林卓尽管有四百年的超前知识储备,也不敢大意,不仅将自己的思路条分缕析,还在几位热心同道的帮助下,重新编列了程朱理学的知识结构,整理出对方可能发难的重点,一一筹划应对。
林卓很重视这次大辩论,胜败尚在其次,大明士风颓靡,享乐主义高涨,进取心不足,这次辩论算是他重振士风的第一次尝试了。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林家大门前建了个临时的高台,红毯覆盖,宽阔大气,几排椅子在高台上隔着一个长条桌,遥遥相对,高台四角各有一个侍女站立侍奉。
这次辩论,可以说是戎县从未有过的文教盛事,周边的阁楼上,空地上,都站满了人,就连树上和墙上,也人头攒动,新任知县带着整个县政府班子,跟一些缙绅员外,都前来旁听。原来的邓教谕,现在的邓主簿还专程跟林卓交流了一阵,才算放下心来。
巳时已到,两方人马分别登上高台,足足十多个中老年人,齐刷刷坐在了林卓对面,而林卓,单刀赴会,形只影单。
“啊……林郎君好潇洒好英俊,跟他书中的宁采臣好像啊”很多女声响起,对林卓的形象热烈赞赏。
“这几个老头儿真不要脸,那么多人,欺负林郎君一个人,要是我会白娘子的法术,就把这些可恶的老头儿全部淹死”说话的少妇搅动着手中的锦帕,为林卓担足了心思,全然不顾旁边的夫君脸上绿油油。
“就是就是,林卓哥哥要加油”他们的女儿也紧张不已。
“瑾儿、瑜儿,林公子就一个人,好可怜啊”一个大户人家千金模样的女子双眸含泪,拉着两边的侍女,忧戚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多人打一个啊,这些老头儿还真好意思,嘿嘿嘿”一个公子哥儿模样的吊儿郎当边看戏边评论。
“哼,逞什么英雄,看等会儿被说得哑口无言了,还怎么得意”县学的观赛阵列里,赵宗琪一伙儿对台上孤军奋战却仍旧风姿绰约的林卓很不满。
……
台上端坐的反方辩手,脸上肌肉频频抖动。
“百花明艳,一己不见,百花灰丧,然而他人眼中,依旧春风妍妍;一己错失,不见风起云涌,然而他人见此亦知添衣避雨,非是心外无物,实是心外无人。”这是一位中年举人,直接从仁者心动入手,质疑心学根基。
林卓言简意赅,“我见外物,既知其理,则万物有常,在我心焉,应其规,顺其律,躬身力行,因势利导,则可以外物为我心所用。”
“人欲之大乎,举世混沌,遍地匪类,天理何处见存?”这是一个老年人,看排场应该是个致仕的高官。
林卓略微思忖,“人性之初,我本善良,恪守人伦,遵从教义,则我之所欲亦大道当往,我之所行,皆纪纲所向。以本心求良知,以良知大我心,我心之大也,则洞悉万物之理,顺应而为,则天理人欲一也。”
“林卓,你之治学,所为何来?”这位的口气很大,狠巴巴的。
林卓深吸一口气,对这个偏题的问题也做了回应,“经义之浩瀚也,终归固我道统,辅我君王,利我人民,匡我世俗,此人之良知也,此人之大欲也。天理良知,人欲我心皆在表里洞达,初衷不改,终将导引化理,砥砺实践,以抗物竞天择,以应民心所望。”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拂袖而起,带着教训人的意味,“哼,我辈穷究天理,竟似工商蝇营;士绅体面,名教宗旨,皆在礼教、在纲常、在节义,兼济天下在于教化,祖宗成法尚在,岂容你一小儿轻言触动。”
林卓默然,很想知道这位老先生身上的锦衣华服是不是靠种地买的,“我知礼教、我知纲常、我知节义,我食自民间来,我衣自民间来,我苦学至理,非为崖岸自高,非为横加煎迫。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求躬行实践,步步求索,有所造福于人伦,有所裨补于日用,世间断无万世不易之法。”
……
夜色已经降临,侍女点亮烛火,反方的中老年代表队口歪眼斜,瘫软成一团,林卓端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
无论对方以身份欺压还是蛮横嘲讽,他都始终淡定自若,不发恶言,不动肝火,甚至连反问都没有,有理有据,从容应对。
几个老头到最后张口结舌,除了抱着祖宗成法、拿着存天理灭人欲当招牌,竟到了问无可问的境地,不得不仓皇败退。
林卓缓缓站起身来,负手站在高台上,星光烛火为他披上一层微光,如此夺目,惹得下面的痴女们小心肝儿好一阵闹腾。
旁边的县令也好,士子也好,百姓也好,纷纷涌上前来,祝贺林卓一战功成。
林卓面上欣喜,招呼家人设宴款待,心里却有些黯然,尽管SC地处西南,士风较为保守,江南湖广之地要开放进步得多,但是这些中老年当权派的思想,还是给他敲响了警钟,了却士风痼疾,是要论持久战的,绝不是一时一日之功。
第三十五章 重回县学
林卓要回到县学继续学业了。
消息传出,林卓论战以来,本就五花八门的流言蜚语顿时火上浇油。
“知道么?林卓这次回来,就是冲着院试案首来的,有两本书打底,还有一场论战扬名立万,毫无压力的,你懂?”
“听说啊,朝廷有人看了林卓的书,那是激赏不已,已经许诺,要一路报送林卓科考到京师,啧啧,保送生啊”
“林家这段时间简直是快速发达,不仅林卓这新书卖得火热,他家里钱财也堆积如山,离叙府首富也不远了,听说啊,咳咳……此间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啧啧,林卓这风流才子的劲头儿真是名不虚传,听说家班儿里有整整二百一十个美女,个个天香国色,连清漪姑娘都给掳了去,真真是个色中饿鬼”
“哎……你们那些算什么,听说他还弄了侍寝组合,每天几十个,真是个狼一样的男子”
“真的么?不知道林公子的侍寝组合怎样才能加入?有海选么?”县学内外的**…丝们正意淫得起劲儿,说得口水四溅,荡漾不已,突然插进来一个女子的声音。
“咳咳……姑娘有礼了,”衣冠禽兽们循声望去,发现是个衣衫华贵的妙龄女郎,水灵灵,白嫩嫩,赶紧整衣正冠,摆出一副我是读书人我很高尚的经典造型,“姑娘刚才询问林同学,若有闲暇,我等可以代为引见。”
读书人都是很有梗儿的,坐待姑娘上路,不跟我等盘桓一番,怎么会有闲暇引见呢,嘿嘿嘿。
“不劳各位,只是那个侍寝组合”女郎脸上浮起一团团红云。
“哎,说来惭愧,林同学如此堕落,实在是县学和我辈的羞耻。”一张正义脸,痛心疾首。
“不是,奴家是问,林公子的侍寝组合怎么加入?”女郎更羞涩了。
“呃……”满嘴跑火车的禽兽们这下受惊了,张口结舌。
“奴家素来仰慕林公子才华,此番专程自成都府来,只为与林公子见上一面,此生心愿足矣,若是……”女郎勇敢的抬起头,“若是有缘自荐枕席,那更是三生有幸。”
众**…丝瞬间气血值全空,心中万念俱灰,各种卧了个大槽。
这时候,一个锦衣玉带的贵胄公子带着好些男女从人在旁边路过,行色匆匆,看样子也是去县学。
“这位公子,不知您可识得林卓林公子?”女郎见这些大言炎炎的狂徒帮不上忙,果断抛而弃之,带着小丫鬟就上前拦路问人。
“林公子,识得,识得,我与他乃是十多年的老友了。”贵公子很温和的应声,带着丝微笑,看上去绚烂夺目。
成都府女郎面色一晕,低垂着头,“不知道那林公子如今行踪如何,还请告知。”偷偷抬起头,瞄了一眼面前的书生,更觉心中悸动不已。
这小小偏僻戎县,出了林公子这种奇才,已然了不得,随便大街上竟然就能碰到长相气质如此出众的男子,真是宝地。
“哎呀”那公子一声长叹,大为可惜,“真是不巧,林公子好像有要事,天明时分就往省城去了,竟与姑娘擦肩而过,真是可惜”
“啊……”女郎一掩檀口,懊恼之色浮起,还在原地跺了跺脚,“如此,多谢这位公子,不知公子贵姓大名,容奴家日后相报。”
“呃……”那公子和旁边围观的众**…丝一起惊愕出声。
“这倒不必,在下有要务要前往县学,失陪失陪。”话音未落,那贵公子动如脱兔,竟是有些落荒而逃的架势。
旁边围观众唏嘘不已,恨不能以身相代。
“公子,日后在外行走,是不是要准备一个化名,方便一些。”那贵胄公子走出去没多远,身后的青年管事就跳出来调戏自己主子。
“哎……五拨人,整整五拨人”林卓伸出手比划了一个大满贯,一脸生无可恋,也是,大白天的,从走出家门到县学的短短一段路,林卓竟然遇到了五拨艳遇,除了些风尘人物,还颇有些翘家出走、千里送炮的千金小姐,“还好本公子反应得快,不然,不然,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公子文名大盛,这是好事儿嘛”陈苏继续无良撩拨。
“文名是好事儿啊,”林卓的话语声中带着些咬牙切齿,“恐怕你也没少推波助澜,但是那个色名是怎么回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