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袭水浒传-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开封后,宿元景引李纲先到三娘太师府见三娘,入得太师府时,这里原本是蔡太师府邸,只见这里没了蔡太师府时的浮华奢靡,往来都是行事匆匆的各级官吏,整个大宋朝大小军政事务皆从这里发出政令,往来的官吏皆是繁忙无比,看起来就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李纲看了后叹道:“昔年蔡太师府中,骄奢淫逸,往来官吏皆是钱财重礼,酒色财气,如今却是务实求真,军政繁忙的景象,真是气象一新啊。”宿元景笑道:“这便是扈太师与蔡太师不同之处,她是真正为天下在做事。”
入到府内,三娘办公的静止堂内,李纲见到了三娘,此前虽与三娘有过数面之缘,但都是行色匆匆而过,如今再见时,只见三娘一身乌帽狩服,明眸善睐,目光柔中带刚,署理政务时气派雍容,属下官吏皆恭恭敬敬。
宿元景与李纲在一旁等了一会儿,只见三娘刚刚分派了娄敏中等人几件差事后,娄敏中等人告退而去,三娘这才起身来迎接李纲与宿元景。
两人与三娘见了后,三娘命人上茶,请两个都坐了,也不废话,张口便笑道:“李相能回朝任事,国之大幸。”李纲谦逊道:“太师说笑了,如今李某白身,已经不再是官身,李相二字不敢提起。”
三娘摆手道:“李相在我心中便是宰相之能,官身诰命不过一纸文书而已,能真心实意为国为民者,便都是宰相。”顿了顿三娘又道:“如今北伐战事吃紧,右路军乃是岳飞副元帅统领,急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前去坐镇,不知李相可愿往?”
李纲想也不想便道:“卫国保家,责无旁贷,李某愿往,便是只为军前一小卒也愿意。”三娘抚掌笑道:“李相果然是心怀家国之人,旁人领军都在意的是自己能得何等官职,而李相却只一心愿往,高下立判啊。”
当下三娘起身从公案上取出一份官诰来道:“李相未曾回朝前,已经与陛下、朝廷奏报过,便封李相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观文殿大学士,领北伐右路军都元帅之位。”
李纲急忙起身拜领,他自从被钦宗贬官之后,一直忧患国难,二帝蒙难时,更是心急如焚,如今能领军北伐,自然是心怀激荡,领了官诰后,老泪纵横,几乎哽咽。
三娘与宿元景劝了几句后,便命人领李纲前去燕青那里点兵,李纲也不推辞,便到开封当天就点了五百禁军护送,便直往山东路莱州港,那里自有海军派遣船只护送李纲北上燕京,接掌右路军兵事。
李纲走后,三娘心头一块宏愿总算完成,北宋末年抗金三杰之中,李纲与宗泽都算是避免了历史的遗憾,两位抗金豪杰都能亲自领军北伐,也不必向宗泽那样临终前还在大呼过河。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种师道已经殉国,未能亲自领军,而由他弟弟种师中领军北伐,也算是稍补遗憾了。
三娘感怀了一会儿,又请宿元景坐下说话,便将自己调整各地官吏的方略与宿元景说了。宿元景自然是支持的,北宋末年的吏治极度黑暗,也是到了非要调整不可的地步,借这个机会调整,宿元景也是赞成的。
但宿元景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只道:“太师整肃天下吏治本是好事,但任用之人,须得秉公持正,能够狠得下心来,否则政令下达,不能全盘实施,只怕整肃吏治会半途而废。”
宿元景没有说得太明白,三娘也知道其中关键,他担忧的便是官官相护这一样,天下吏治败坏,并非一两个官员这样,而是当时大宋朝自蔡京以下,各级官吏都腐朽崩坏之故,是以要动吏治,所用之人定要是能承受千夫所指的压力,还要能冷下心来,做个心狠手辣的酷吏,不计骂名,不计得失,不计亲情的。否则任用的人抗不住压力,半途而废,那整肃吏治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政令而已。
三娘淡淡一笑道:“此事不必担心,我已经物色好了两个人选,这两个人定然会成为天下官员闻风色变的酷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二卷凤舞九天 第枯四章北伐酷吏清官治 南侵金军终肃净
三娘所说的酷吏便是娄敏中、黄文炳两个,再与宿元景定策之后,次日黄文炳风尘仆仆的从山西赶回开封来,三娘便即在府中召见。
黄文炳自从去岁随林冲在山西用兵以来,已经近十个月未见,只见他虽然又消瘦了几分,但精神奕奕,眼光中满是兴奋之色。拜见了三娘后,三娘笑吟吟的扶起他来道:“听闻山西多美女,你在山西收了几房姬妾呢?”
黄文炳本来已经起身,听得这话,又吓得拜下道:“小人不敢,只因山西战乱,许多妇人流离失所,没了家人,小人与林教头商议,便将这些妇人配给麾下将士。小人只是选了几个孤苦无依的妇人在身边,照料起居饮食而已。”
其实在山西的军马解救了许多被金人掳劫的女子,这些女子失了家人,孤苦无依,于是林冲与黄文炳商议后,便将她们配给军中单身将士们,一来解决将士们的婚配问题,二来算是给这些可怜女子找了个家人依靠,三来山东军将士找了当地的女子为妻,更能融合关系。此事林冲已经禀报过三娘,三娘以为此事可行,于是照准,此刻说来也只是调侃黄文炳而已。
当下三娘嗯了一声道:“纳几房姬妾也无不可,只是要善待人家,不可始乱终弃。”黄文炳应道:“小人省得。”三娘微有些戏虐的问道:“我那林师兄可曾也找了几个姬妾?”黄文炳却摇头道:“林教头不曾找,我与其他将领都劝他收几个,但他都不曾收纳,起居饮食还是亲兵照料。”
三娘暗赞林冲对林娘子情深义厚,是问自己是做不到的,暗想道:“若还是男儿身时,定然是多纳几个的,哪会像师兄那般吊死一棵树上。”转念又想来,现下虽是女儿身了,但似乎被自己假凤虚凰过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啊,宋玉莲是一个,陈丽卿是一个,还有现在的嬛嬛女帝,还不算只有数夕欢寝的孙二娘、琼英等人,想来终是秉性难改。
心中嗟叹片刻后,三娘命黄文炳坐了,便说起整肃吏治,更换天下官吏之事来。末了三娘说道:“整肃吏治,安插人手,此事关乎日后开朝立国,我要定国时候无人反对,也要天下吏治得到整肃,此乃一举两得之事。如今开封中枢官吏有娄敏中整治,而其他地方官吏,我想由你去办。”
黄文炳闻言,一撩袍角,再次拜倒在地道:“小人定当竭尽全力,整肃天下吏治。”三娘嗯了一声,命他起身来,缓缓说道:“整肃天下吏治,并非轻易之事,我打算任命你为礼部侍郎兼任监察御史,并且给你准备了燕青那里的三千禁军为羽翼,明里便是你这个巡访各地、监察吏治的监察御史之护卫,此乃明面上给你的刀剑。暗地里,锦衣卫也交给你调配人手,此乃暗中的刀剑。另外我还会命各地白莲教众为你耳目,若有必要时,也可调动教众。此三管齐下,我想你该能收拾天下那些贪官污吏了吧。”
黄文炳闻言大喜,他整肃天下吏治,若是有三千军马护卫,所到之处,定然无有不服的,暗中还有锦衣卫、白莲教众可供驱策,自然无往而不利。
三娘又道:“另外我会安排陈东与裴宣为你左右手,襄助你行事。切记,整肃吏治便要狠下心来,辣手整治,乱世用重典,切不可半途而废。若是此事有什么偏差,你也不用回来了,就等着我另外差人来拿你。”
黄文炳拜道:“小人定然不辱使命,定会做好此事!”三娘用黄文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黄文炳此人在水浒原著中就是个在其位,谋其事的人,为了检举宋江的一首反诗,而尽到了一个宋朝臣子该做之事。他诨号叫黄蜂刺,可见对于那些犯了国法的人来说,他就是死咬住不放的黄蜂刺,而且做事狠辣不留情面,用黄文炳整肃地方吏治,三娘很是放心,更何况她还安排了同样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太学生陈东与同样铁面无私的铁面孔目裴宣两个为他副手,此事定然无虞。
果然,黄文炳、陈东、裴宣三个领命后,便各领禁军出京,分头巡访、监察各地吏治,明里有禁军军马护卫,暗中有锦衣卫扶持,民间有白莲教众传递消息,加上各地军民都深恨那些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三人所过之处,如竹篦梳理,自京东东路开始,从北至南,大宋国土上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整肃吏治事件,史称北伐清吏治。
原本朝中许多老成持重的臣子都反对在北伐这种时候来整肃吏治,但三娘却乾坤独断,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整肃吏治。在一次朝会中,三娘便当众说道:“自徽钦二帝以来,天下吏治腐朽久矣,其祸不下金兵入寇之祸,当此乱世,当用重典,不可迁延姑息!”
也有朝臣担心如此手段,会乱了国中后方,对前方北方战事不利,但三娘却也做了驳斥。后世解放后抗美援朝时期,国内也在忙着肃清国内土匪和国党残军,也在整肃国内,同时进行着抗美援朝战争,其实只要民心所向,是乱不起来的。
此刻的大宋也是这般,各地官吏虽然有地方实权,但这些人坑害地方,各地百姓皆深恨之,谁肯与他为伍作乱?更何况早有白莲教在民间掌控民间舆论,自然无人替那些贪官污吏说话。而那些与贪官污吏勾结的地方豪强,则或被开到的禁军解决,或被锦衣卫暗中刺杀,也掀不起风浪来。最为坑爹的就是宋国的地方军制,那些想要武力反抗的地方官吏准备拥兵起事时,才发现自己手中的地方厢兵皆是老弱残兵,也算是宋朝那将天下精锐集中到禁军的坑爹国策做下的唯一一件好事了吧。
同时宋朝还有一个奇葩规定也帮了大忙,各地官员每三年就要调任,是以许多官员其实根基都不深,要换掉他们其实也不是难事。
而整肃吏治之后,山东路储备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从三娘开藩镇以来,每年都坚持举办科举,天下寒门士子没裙带关系或没钱疏通入不了太学的,都到山东路来参加科举,加上三娘开科取士不但注重儒学,其余但有一技之长的人都量才录用,是以每年山东路科举后都有许多人当官。
当时录取这许多人,都充到山东路各处为官,一时间可是为官的人极多,但也是因为这般,山东路不论民政、军事、生产、地方管理都得到极快的发展。
现在这些预备的文官便有了一展所长之处,接到诏令后,便陆续到开封领了官凭印信,便即分赴大江南北上任,去接人黄文炳梳理之后的地方官职。
而这些山东路出身的文官接掌地方后,开始整肃地方吏治,这才是重要的一件事,只因宋朝官员更换地方频繁,是以地方的管治其实更多的是靠地方的那些吏员们,这些人中也有贪赃枉法的,而且不在少数,同时这些人还是本地人,是以比起官员来说较为难弄。
三娘对吏治的整肃分为两步,第一步便是更换官员,第二步才是整肃吏治。整肃吏治三娘采用的办法是将吏员纳入正式官制体系当中,引入了她在山东路的新政,以地方乡官取代吏员制度,采用地方乡民选举的办法,五年更换一次各地官府中的吏员。当然吏员的整肃是在北伐胜利后才实施的,此时按下不表。
却说李纲接令后,便即自莱州港登船北上,当见得山东路海军的雄壮时,李纲知道大宋的改朝换代已经无法避免,那女太师不论是军力、人望还是权势都是无人可比的。在路过山东路几处州县时,只见这里各处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颂三娘圣德,都在传颂三娘乃是镶星天命,上天定下的女帝圣天子,更有子嗣也是上天赐给,有感而孕生下这子嗣,便连天赐正朔都是名份已定。
便在山东路州县,李纲也见得许多儒生,他们都在奉讲三娘创立的心学,讲究格物致知,讲究知行合一,讲究学以致用,这种实用主义的儒学很合李纲的脾胃,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不就是学以致用,造福天下百姓么?
出海之后,不一日到了燕京,留守燕京的牛皋等大将接住李纲,便在燕京接任了北伐右路军统帅,此时岳飞已经领军东渡辽东半岛,李纲接任后便即整军,只等宗泽大军到来后,夹攻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所部。
宗泽与关胜军马在河北与完颜宗弼所部金军鏖战数场,完颜宗弼兵马不及北伐中路军雄厚,兼之闻得燕京失守,后路被断,燕山诸处隘口皆已经丢失,完颜宗弼只得且战且退,想要自大同府退出燕云十六州,但左路军很快也扑了上来,大同府也被围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卷凤舞九天 第枯五章尽复燕云辞劝进 忧念外戚奏赐婚
河北金军闻得大同府也被宋军围困,完颜宗弼只得统领金军硬着头皮自燕山寻路返回,最后好在古北口尚在金军手中,完颜宗弼率军自古北口返回北地,但宗弼麾下金军被宋军沿途追杀,死伤的、走失的极多,器械、军帐、钱粮皆丢失,最后只有一万余金军能逃出生天。
而镇守大同府的完颜娄室与完颜昂就没有那么好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p&;
第二卷凤舞九天 第枯六章绾发明志嫁国家 御驾亲征欲翻云
三个老家伙试探性的奏章到了东京宫中,三娘览毕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一旁正在看书的赵嬛嬛闻得笑声,凑过小脑袋来奇道:“为何发笑?”
三娘将奏章给嬛嬛看了道:“三个三朝老臣劝你下旨赐婚给我。”赵嬛嬛吃了一惊,匆匆看了奏章后,小脸通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恨恨道:“这三个老先生枉读圣贤书,怎能说出这般言语来?”
三娘微微一笑道:“不必气恼,此乃三位试探之语,他们是怕我将来行武后临朝任用男宠之事。”赵嬛嬛瞪大眼睛道:“任用男宠?”三娘笑了笑,低声将武后野史韵事与赵嬛嬛说了,嬛嬛双腮娇红,皱眉道:“怎能如此?女子当从一而终,岂能有这许多男宠?”
三娘道:“我倒是理解武后,男宠之事,或许有之或许无之,但都是武后为了挑战男权而做,不过我不是武后,我不会挑战男权,也不会再嫁或收男宠。”当下提笔,在奏表上写了几句,随后用了皇帝玺印,便教明日朝堂明发上谕。
次日朝会,便将三位大臣的奏表明发,众臣都看了,只见三娘批语道:“孤寡居已逾十余载,已然心如止水,心系者乃天下万民,誓志终身不再婚嫁,此时身心俱已交托国家,便将一己残躯嫁给了国家。”
看了上谕后,群臣议论纷纷,群臣都知晓所有上谕朱批,都是全出自三娘自己手笔,看来三娘是打算不会再谈婚嫁的了,许多大臣也松了口气,原本担心禅位劝进做了皇帝后,三娘会如武后一般荒唐,但看起来,三娘私德当真是令人无话可说。
黄裳出班奏道:“鲁王当世女杰,已然将自己嫁与国家,此何等胸襟与气魄,此上谕当明发天下,以明鲁王之志。”群臣纷纷附议,三娘自然也是从善如流,将此上谕明发天下,自此算是彻底断了所有人的念想。不管是暗中对三娘还有意思的男子,还是家中扈太公等还想劝三娘再嫁的,皇帝已经明发了旨意,三娘亲自颁布,谁还敢不从?自此三娘便一心一意投身喜爱的百合花丛中,不再受婚嫁的影响了。
却说宋国北伐,夏国那里看出金国底蕴不足,燕云十六州丢失后,夏国派遣使臣出访宋国,奏请两国结盟,共同伐金,更有西辽耶律大石也派遣使者入京来,重修两国盟好,也希望共同伐金。
三娘自然知道这西辽与西夏乃是看出便宜,想来通过伐金分一杯羹,当下也不点破,便答允两国结盟,约定两国讨伐金国附庸下的蒙古诸部,然后会师上京。
两国与宋国结盟之后,便各自举兵,讨伐金国。西辽此刻虽是草草立国,但耶律大石雄才大略,纠集西面辽国旧部数万人,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东行。他率军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托庇于金国的部族发动进攻。夏国也集结兵马,攻打汪古部等依附金国的蒙古诸部。
面对三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压力,加上国内层出不穷的叛乱,金太宗疲于应付,好在完颜宗弼逃回上京,金太宗急忙召见宗弼,大会群臣,商议战事。
朝会间,宗弼言道:“此刻虽宋、辽、夏三国来伐,但强盛者只宋国一军耳,宋军三路出兵三十余万,号称五十万大军,实乃最强者。此时当请陛下御驾亲征,击败宋军,辽夏两国不战自退。”
此时金国已经弥漫着一股灭国之论,实在是因立国时间太短,根基不稳之故,其实当年完颜阿骨打答应将燕京还给宋国,也是不想金国立国不稳就再与宋国开战。但后来金国上下好战贵族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执意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结果一败涂地,失败后面对周围邻国的反戈一击,金国缺乏应对之策,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南侵战争失败会怎么样。
不过在后世历史上,金国的冒险举动是成功了的,他们成功的击败了宋国,攻破了宋国都城,逼着宋人南迁,从而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广袤中原土地,随后数十年直到第四任皇帝,才彻底定鼎了强盛的金国。可在当时完颜阿骨打看来,金国一无底蕴,二不论各方面都不如宋国,无论是人口、经济、科技,金国都不如宋国,即便要讨伐宋国也该是十余年发展之后,可历史和他开了个玩笑,阿骨打也没想到宋朝君臣会昏庸懦弱至斯,金国两次南侵后就击败了宋国。
或许这就真是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于是宋国被一个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一个人口、经济、科技都弱于自己的国家给灭了,至于南宋后来也只能窝在江南了。
可如今三娘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阿骨打担忧的事情变成了事实,金国二次南侵失败,精锐的三十余万军马回到北地的只有宗弼所部区区不足三万人马,金国只得征召几乎所有男丁入伍,这对一个刚刚建立的国家是大伤元气的事。
金太宗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宗弼的话是有道理的,只有击败宋军的入侵,才能扭转局面。于是靖康二年十一月,金太宗率领金国宗弼一下文武官员,挥军五十万往西南而进,直扑正在攻打临潢府的宋军左路军种师中所部,三路北伐宋军中,便是以种师中所部最强,是以金国选择先击败种师中。
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代称上京。是契丹建国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是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正式营建于辽太祖神册三年。上京临潢府城幅员广阔,气势雄伟,内分为二城,北名皇城。周长10华里;南名汉城,周长17华里,两城相连为“日“字形。皇城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墙高三丈,设有楼橹。汉城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墙高两丈,不设敌楼。契丹统治者住皇城,汉族人居住汉城,是辽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自女真族崛起后,大兵南下,公元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时将辽上京临潢府改称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临潢府逐渐废弃。靖康二年十一月,宋军三路北伐,左路军种师中所部攻打临潢府,金太宗率领五十万大军前来解围。
闻得金太宗领大军御驾亲征,种师中所部军将并无惧色,反而都有些欢欣鼓舞,都道可一战而定乾坤。种师中却有些担忧,只因此时已经深入金国境内,宋军补给线极长,很容易被金国断了粮道,当下止住诸将躁动后,挥军弃了临潢府,折往东向,与正在攻打咸平府的李纲、岳飞所部右路军会师,准备与金军在咸平府下决战。
咸平府,即辽宁古城开元,辽开泰八年,在今老城街道所在地西设置咸州,《辽史·圣宗记》中是这样说的:“开泰八年十月甲辰改东路赫里太保城为咸州,建节以领之。““建节“就是设置安东军节度使。辽代在这里建了一座土城,它南临清河,北依黄龙岗,故有“北枕黄龙,南抚青龙“之说。
咸平府经辽国经营百余年,至今也初具规模。种师中所部到来后,正值李纲、岳飞已经攻下咸平府,两军会师后,便积极备战,背城列阵,依托临清河建立了水路上的补给线。而中路军宗泽、关胜所部自出了燕山关隘后,一路沿辽西走廊攻击前进,接连攻陷了锦州等要地,也是一般的靠海建立了补给线,不给金国可趁之机。
此趟岳飞北伐最要紧的一环战略便是补给线问题,他吸取了宋国几次伐辽的最终失败症结,得出的结论都是只因补给线被辽国骑兵骚扰。对付金国也是一样,金国也有庞大的游骑军团,是以如何保证宋军的补给线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此时山东路发展了极其强悍的海军,是以从海路进行补给,已经不成问题。其实当年柴荣北伐契丹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