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混世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渭的眉头微微皱着,看一眼秦厉,说道,“老大,年前府衙给河间府百姓都放了猪肉和粮米,现在又是有这么多的牲畜和种子要下去。

  可是总是这样免费提供,我想必然造成百姓好逸恶劳,反正他们手里没有了什么都是府衙放,他们只等着伸手索取便是。我总感觉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的确,老大的心思我明白,就是让百姓们的日子尽快好过了。但若真是让百姓们形成好逸恶劳之风,恐怕百姓们到头来还是穷苦不堪呐!”

  胡世宁听了轻轻点头。他以前作为知县,在蛟河县便是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蛟河县在胡世宁的治理之下,比河间府其他州县都要富足,但也有很多百姓便单单是靠着县衙救济了。胡世宁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终归是没有使这种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时胡世宁也是望向秦厉。在胡世宁心里,他料定秦厉早已有了办法。秦厉小小年纪就坐上了知府之位,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肃清了为害河间府多年的庞大地主豪强。给百姓分田地后,更是让胡世宁对秦厉百般敬佩。在他想来,秦厉就是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人物。

  果然,秦厉淡淡一笑,点头道,“徐兄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这事本官也是考虑过了。”

  说到这里,秦厉的一双虎眼在瞬间便眯起来。身上也散出一股杀气,说道,“种子和牲口必须要放到各州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百姓的积极性也要调动起来。

  在肃宁县时,本官曾对知县李宽来了一个剥皮萱草,震慑力应当不的是下面的知州,知县定然不敢再有贪墨之事了。至于对百姓们嘛,自然不能玩儿剥皮萱草了,但也绝不能手软。

  但凡是勤劳肯干,专心种好田地,想办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的,我们要奖励。但凡是好逸恶劳,专等着吃救济的,我们要严厉打击。

  呵呵!徐师爷,现在的河间府大牢可是空着很多呐,河间城的城墙也是四面残破,很需要修缮了呐。在下种子和牲口之后,就让各地的知州、知县同时下一道命令吧,凡是在规定时间不能种好田地的,一律抓起来。

  这便是奖勤罚懒之计!”

  其实这也是很简单,很普通的办法。但毕竟面对的是百姓呀,他们又没有触犯大明律法,单单是懒散一些便被抓进大牢,这就未免有点儿太残忍,太不近人情了。

  胡世宁在蛟河县其实就想到过这样的办法,但最终他不敢实施,也没有那样的魄力。可现下秦厉却冷着面孔提出来,而且说的非常坚决,这让胡世宁和徐渭不禁都是身体一颤。

  老大对百姓不光是善良,其实也是够狠的。他这个铁血知府看来是名副其实呐。

  秦厉在肃宁县杀了李宽,并且把李宽剥皮萱草,在民间便有了铁血知府的称号。

  不过随后两人便又是想的明白了,的确,一个人要想真正干点儿事情,不硬起心肠,一味的慈悲那是屁也做不成的。

  在百姓中实行奖勤罚懒,这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的。有徐渭和胡世宁两人的细心全面考虑,这项制度,也可以说是河间府的特有法令便形成了。

  各地的知州知县哪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年前才给百姓们了猪肉和粮米,过年之后又是种子和牲口。这样的知府就是打着灯笼也是难找呐。看来,知府是真为百姓着想,他是一个真想做实事的人呐。

  当然了,牲口自然不能做到每户都有,秦厉早已制定了相关条例。牲口的使用实行合作管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秦厉实行的是合作社方面的管理了。

  各地的春耕6续开始了,河间府衙这几日几乎没有什么事务。有胡世宁和徐渭两个干将,其实秦厉这知府便可有可无了。这正是隧了秦厉的心愿,他本就是坐不住的人,所以秦厉便又是在河间府玩儿起了微服私访。8



第五百四十五章 春耕图

  秦厉这次出行带了黄天和周帆两个人。这两人一般是以秦厉保镖的形式出现的。他们二人其实各有特点,黄天是黄忠的后人,文武双才,他做一个知县治理地方是绰绰有余的。然而他更愿意做的是有一天能征战沙场。现在虽然没什么战事,但跟着秦厉,这不是经常也会有打斗嘛。他也是乐于从之。

  至于周帆,虽然头脑稍稍简单一些,但打探消息,卧底勘察是他的长项。但他最愿意干的也是跟在秦厉身边,甘之如饴的做秦厉的保镖。

  慕容冰因为今日身体不适,所以并没有跟随秦厉出来。她则由魏祖保护着在府衙后宅安心歇息。

  说起来慕容冰跟着秦厉来河间也有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两人睡则同榻。秦厉正是精力旺盛,生龙活虎的年龄,而慕容冰却是一心想要她的肚子鼓起来。三个月了,这次可能真的有结果了。慕容冰在身体不适之余,心中却是欣悦异常。嫣儿姐姐差不多要生了吧?绮梦姐姐的肚子也应该老大了。哼!我慕容冰这次终于和姐姐们有的比了。

  青县是河间府的一个大县,土地面积广阔,而且土地也很肥沃。这地方就是在左旁门当知府的时候,众多的地主豪强都一直没放松对田地的管理。秦厉打土豪分田地后,这个县的百姓都分到了田地。百姓们对土地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

  秦厉他们三人此时便站在了青县的田野之中。

  昨天刚刚下了一场小雨,田地很是湿润。但也可以在田中耕种。此时正是午后,阵阵轻风吹来,带着泥土的气息,空气很是新鲜。抬头望是蔚蓝的天空,低头看是一望无际的耕田。这份景象说不出的宁静和祥和。

  百姓们正三三两两的在田间劳作,府衙发放下来的牲畜显然这时候也投入了使用,府衙定制的耕犁也免费发了下来,此时正在使用中。孔定邦和孔定国绝没有说谎。他们牲口行的牲口是百分百经过训练过的,耕地犁天一点儿也不用人费力。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肥沃的土地上百姓们勤劳不辍的耕种。微风轻轻吹拂着人的身体,更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情,让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神清气爽。

  这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春耕图。

  在后世的时候,秦厉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但在他内心其实对这种安静祥和的田间生活是很向往的。在后世的时候,没有来得及享受到过这样的气息,这样的生活。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而且这种机会,这种场景是他亲自创出来的。这让秦厉如何不自豪呀?

  我愿这天下一直太平,愿百姓们都一直安居乐业,就这样轻轻松松,勤勤恳恳的过上一辈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美丽的田园生活随时都能让人沉醉其中,随时都会让人心情舒畅。

  此时的秦厉心情就格外舒畅,他身边的黄天和周帆也和他一样,神清气爽。也难怪了,百姓们都辛苦的在田间劳作,这样的日子显然是离不开老大的全力以赴。试问这大明的天下,有哪里的百姓能有这河间府百姓生活的快活自在呀?

  田地是自己的,耕犁和牲畜是府衙下发的。虽然每年这些用具要收取一些费用。但那些费用是微乎其微的。徐渭和胡世宁确实在发放这些耕犁和牲畜的时候制定了收取少量费用的规定。

  那少量费用由县衙收取,收取之后完全用于县衙的经费,河间府衙并不要半两银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百姓很好的保护生产农具和牲口,再有便是顺便提高县衙办公的积极性了。有了银子,大家的干劲不是更大了吗?

  有了这些耕犁和牲畜,百姓们耕种的速度要比往年快了十几倍,更重要的用牲畜耕田,粮食的产量自然也和纯人工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都是老大给他们的,周帆和黄天为有这样的老大而骄傲自豪。

  今天秦厉穿了一件短衫,脚下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除了鞋子比较新以外,从外表看秦厉这身打扮俨然就是一个乡下百姓了。不过呐,他那眉宇之间的英气和上位者所拥有的威严虽然极力掩饰,却也不能完全隐藏住。在精明人眼里自然能看出秦厉与普通百姓的不同。

  秦厉倒背着双手,踏着松软的泥土朝前面一块平整的田地走过去。在那块土地上劳作的是一家四口人,年约四十出头的汉子,他的婆娘,还有他们的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年龄都在二十岁上下,长得虎背熊腰,很是彪悍,看样子是有用不完的力气。此时,那老者正在扶着犁把,两个儿子在前面用力拉犁。他们的老娘则跟在那汉子身后,用铁爬平整着土地。

  他们用的耕犁显然是府衙发放下来的。那耕犁是秦厉结合后世耕犁的特点,制作而成的铁犁头的耕犁。这种耕犁坚固很多,也省力很多。

  此时犁地的三人父子已满头满脸的汗水,汉子仍然在催促着他的儿子,声音亚赛洪钟般很是洪亮,“你们两个,再用上一把力气,这人那,力气用了还能长。用的越多长的越快,也越大。

  儿子们呐!我们有了这土地,又有了种子和耕犁,若是再种不出更多的粮食,那老天都是不能饶恕我们呐!”

  他的两儿子听到老爹的吆喝,也是弯腰用力拉动耕犁。那耕犁便是嗖嗖的向前耕去。

  秦厉凝望着这劳作的父子三人,嘴角流露满意的笑。

  呵呵!这便是我秦厉要的结果,百姓勤劳肯干,就不愁以后没有好日子过。

  可能是父子三人发现了秦厉他们,在看了一眼秦厉后,那汉子忽然说道,“停下,歇会儿吧!”

  两个儿子如释重负,慌忙停住,累的一屁股坐在了肥沃的泥土地上。汉子显然是朝秦厉三人走过来。未等那汉子说话,秦厉满脸是笑的说道,“大叔,您这干劲儿可够大的呐!”

  “那可不?摊上了那么好的县太爷,更是摊上了那么好的知府大老爷,我们百姓终于有田地了。又有了工具,还有了耕牛。其实这地用耕牛已经耕过了一次了,但老汉这不是喜欢这犁地的感觉吗?索性就喊上两个儿子再犁一遍。

  两个和小牛犊子一样的儿子犁这片地根本就不费啥力气呐!年轻人嘛,就是要让他们锻炼锻炼,哼!要不然他们以后可能就知道这人拉耕犁的辛苦喽!”

  汉子眉宇间透出无比的幸福之感,很是激动的样子。他喋喋不休的便是说起来。

  稍远处的他的两个儿子也从地上爬起,朝这边走过来。秦厉发现走在前面的那年轻人却是满脸不悦,哪里有他老爹的半点儿兴奋呀?秦厉不禁纳闷不已。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让老子省心的主儿


  汉子冲秦厉尴尬的一笑,说道,“小兄弟瞧见了吧?头前走的是我的大儿子,叫陈广。哼!这小子可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儿。以前我们家都是给地主耕种田地,长年吃不饱不说,还他奶奶的净受气了。现在好了,这田地成自己家的了,这小子却是想入非非了。是地道的不务正业的主儿。”

  说着话,汉子的两个儿子都走到了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秦厉三人一通,觉并不认识秦厉他们。那叫陈广的年轻人咂咂嘴,嘴巴瞬间便撅起来多高,说道,“老爹呐,你可总不能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也是为咱们家考虑哩!”

  “你个臭小子,还为我们家考虑,考虑个屁呀?真若是听了你的话,那咱们全家不都是要去喝西北风呀?说不准还没有以前给地主干活的日子好过呐!”汉子老陈头顿时急了,吼道。

  而后,他突然双膝跪在地上,弯腰捧起一捧潮湿的黑土,声音哽咽道,“老天呐,这是咱们家的田地,我一定要种出更多的粮食,让全家都过上好日子。广儿呀,你不要执迷不悟了,你自以为你有点儿小聪明,但你也要知道你老爹的苦心,没有什么比能种出更多的粮食,能吃饱肚子最重要的了!”

  那陈广起先倒是惊讶愣怔了一下,而后说道,“爹,孩儿记住了!孩儿不犟了。”

  察言观色一直是秦厉的强项,虽然听陈广说的恳切,但秦厉现陈广的脸上分明是有几多无奈和不甘心。

  刚才他们父子的对话让秦厉听的一顿迷糊,不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因为不明白,好奇心便大了。

  秦厉微微皱眉,轻声道,“大叔,您刚才这是在教育您儿子什么呀?咋叫我这个外乡人越听越迷惑了?”

  “没什么,这儿子就是想入非非,不务正业!我看你这小兄弟也是个明白人,也是实在的庄稼汉子。广儿呀,他年龄应该比你还小,你不妨倒是说与这位小兄弟听听,看这位小兄弟能不能理解你。

  哼!你总是说什么老爹老了,跟不上时代,看不清形势了。看这位比你年纪还小的兄弟是不是看清楚形势了。好好向这位小兄弟学学吧,人呐!只有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干活才能过上好日子哩。投机取巧,到头来害的可是自己呦。”

  不得不说这汉子老陈头教育孩子还真是有点儿道道。可能他小时候曾经读过两年书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秦厉是个实在的庄稼汉子,这让秦厉听了不禁沾沾自喜。呵呵!说来自己这化妆改扮的水平还是蛮高的呐。

  陈广又是瞧了秦厉一眼,眼睛里分明是含有不屑之意。也难怪了,在他心里他是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在他想来在这田间,尤其是没见过世面的庄稼汉子眼里,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陈广还是向前走了一步,轻轻拍了一下秦厉的肩头,做出一副很亲热状,说道,“这位兄弟,我这心里头苦呐,不妨就说出来让你这个外乡人听听。唉!”

  一声长叹,分明是含有无尽的心酸和无奈。

  秦厉早已心里痒痒的,好奇不已,索性就坐在田头。那陈广也就坐在了秦厉身边,漫不经心的打开了话匣子。

  “这位兄弟呐,说起我陈广,和我们村地主家那公子哥年龄相仿。那时候我们都还小,老爹和老娘为地主干活,我们这小屁孩便只有跑着瞎玩了。

  地主家的公子哥是请了先生教读书的。

  我呐,自然没有钱读书,但却是非常喜欢读书,索性在那先生讲课的时候,我便蹲在屋外偷听。先生本来是现了,但他也并不赶我离开。

  就这样听先生讲了三年,年岁也就大了。能干活了就要给地主家放牛啦,割草啦。从那以后也就断了读书的念想。

  但说起来真是应该感谢那三年呐。三年里,地主的公子没学到啥东西,我倒是会背了不少文章,所以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读过书的人了。

  当然啦,现在都是二十岁了,就是再让我去读书,也是没有了那个心情,毕竟那是孩子时候的事嘛。

  唉!人呐,这一辈子过的真快,孩子时候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喽!”

  乖乖隆地咚!说了这么多,这家伙净是感慨了。不过秦厉听着倒感觉很有味道。这家伙很有点儿哲学家的风范呐。

  像是在自言自语,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又像是在倾诉给秦厉听。陈广旋即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就在去年,我去了一趟青县城。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去青县城,也算是真正开眼了。

  城里和乡下就是他娘的有区别呐!

  叫买叫卖,热闹非凡。

  你甭说,就是田地里的蛐蛐都有人在城市里卖。哼!你说他娘的这是啥年头哩。我最为关心的还是城里那卖菜的。卖菜的卖出来的价钱是真高呐,比我们乡下集市菜的价格要高出好几倍呐!

  当然了,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田地,就是想种出蔬菜去城里卖,也是做不到的。可现在不同了,知府大老爷和知县大老爷都是百年难遇的好官,尤其是知府大老爷他给我们百姓分了田地,又是给了农具和牲畜。这是一心为我们老百姓做事的官呐。

  所以我就感觉到了我们百姓大展拳脚,大干一场的时候了。现在各家各户都是在种粮。我估计到了收割的时候,粮食一定会获得大丰收。那时候,是家家有余粮了,粮食的价格必定要降下不少呐。

  所以我就想不如我们家少种些粮食,拿出一部分田地种蔬菜。蔬菜长好了之后便拿去到城里去卖,那时候必然能上一笔小财呐!用卖菜的银子再去买粮食,到最后是我们家既有了粮食,又有了银子,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可是老爹就是不同意,唉!他说田就是用作种粮的,好不容易自己有了田地,不种粮食那是要遭报应的。种菜嘛,大可以在房前屋后去少量种一些,反正是没有人会买菜,就是卖菜也没有种粮食来的实惠。”

  陈广说完了,看也不看秦厉,又是一声长叹。

  秦厉听了,立时笑了,他是真心的高兴的笑了。谁言百姓们都是迂腐之人呀?在这百姓之中,绝对有聪明之辈,譬如眼前的这年方二十岁的陈广。

  对!百姓们其实都想过上好日子,都想手里有银子的。不过像陈广这样有想法的人还是少呐!我必须要支持这陈广一把,让河间府的百姓们不但有要种好粮食的决心,更要有种经济作物的想法。8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怀好心的坏人

  

  在陈广心中,只是把秦厉当成一个最为普通的庄稼汉子,他根本就没有指望眼前的年轻人能有像他一样的眼光。毕竟他这种想法对于刚刚得到土地的普通百姓而言,太过荒诞了。在很大程度上,陈广其实把秦厉只是当成了一个倾诉对象而已。

  陈广在说完之后,看也不看秦厉,便是站起身,又是走向那耕犁。刚才算是歇息过了,对于勤劳的百姓而言,现在正需要抓紧时间耕种,错过了农时一切可都是要完了。

  对他们来说,田地里撒下的是种子,更是希望。

  然而让陈广想不到的是在他刚刚走出几步,秦厉却叫住了他。“呵呵!等等!我理解你,也想支持你!”

  陈广一愣,秦厉旋即站起,问道,“不知你想种蔬菜,可有地方买菜籽?”

  去曲阜一趟,其实在粮行是见到了菜籽的,可当时秦厉并没有想那么多,所以也就没买来菜籽发放下去!

  “菜籽当然有了,以前房前屋后都是种些蔬菜的。再说了,乡下的集市上也是有卖菜籽的,只不过是价格忒便宜,也是没有人买罢了!”陈广有些兴奋的说道。

  说完之后,他没看秦厉,相反倒是把目光投注在了他老爹老陈头身上。

  此时的老陈头听秦厉如此说话,一双很大的眼睛睁的老大,他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秦厉,久久不能说话。

  疯了,他咋也疯了?有这么好的田地,不种粮食去种蔬菜,蔬菜是可吃可不吃的,可是粮食嘛,是必须要吃的。这些年来没有土地饿肚子早把他饿怕了。

  短暂的愣怔后,老陈头终于反应过来,他吼道,“你这孩子,真是不知好歹,就是种菜也是需要种子的。的确,我们家里有些种子,但这么多的田地,那些种子够用吗?集市上的菜籽确实便宜,但便宜也是要银子去买的,我们家有银子吗?

  况且即使有银子,谁去买那没用的东西呐!

  干活,快快干活吧!

  这位小兄弟,你若是没什么事情就请离开吧!”

  乡下的百姓本来是最为淳朴,也是最为热情好客的。这老陈头起初对秦厉是格外尊敬,也是格外热情的。可此时却是换了一副面孔,冷冷的注视着秦厉,显然他是把秦厉当成了一个坏人,一个不怀好心的坏人。

  秦厉却是恍若不觉。回头朝周帆轻声说了一下,周帆便从怀里掏出了三两散碎银子。

  秦厉微微一笑,道,“这位大叔,这块田地最多不过一顷。就是种出粮食也不会超过三两银子吧?我这里有三两银子,就权当是送给了这位哥哥。

  大叔不妨就让他实验一下,就都种上蔬菜,看到时候是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看清楚事情的结果,只有经过了实验才是最准确的呐!”

  秦厉一本正经,说的分外郑重。

  三两银子对于一个寻常百姓之家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要知道,一个三口之家节省着用,半年的消耗也不过是二两银子。

  老陈头顿时吃惊非小。

  那陈广倒很是高兴,他走上前来从周帆手里接过银子,道了声谢谢,而后又是对秦厉说道,“这银子我会还你们的!”

  “呵呵!当然要还,而且还是有利息的呐!只不过利息稍稍少些罢了!”秦厉轻笑着低声道。

  他的声音足够小,小到了只有陈广一个人能听到。其实这三两银子是满可以送给陈广一家的,可现在的秦厉想的是必须要想法设法激励陈广。

  陈广毕竟是个年轻人,决不能让他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只有带着压力才会有动力,相信陈广才更能一心扑在蔬菜种植上。

  陈广小声的问清楚了秦厉这三两银子的利息,便是放心大胆的从周帆手里接过了银子。利息太少了,一两银子半年才五文钱,这和白白借给他也就没啥区别了。

  陈广本来还想写个借据啥的,被秦厉制止住了。

  随后秦厉又是说道,“陈广呀,你的想法其实已经很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