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太平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震惊,纷纷送人质到石勒处。

    石勒及后改攻南阳,早前在荆州叛变的雍州流民王如、侯脱和严嶷等都感到恐惧,于是派了一万兵屯守襄城以作抵抗。但石勒到后击败守军并将部众全数俘虏,进驻宛城以北。当时侯脱据有宛城而王如守穰县,王如怕石勒进攻,于是以珍宝贿赂石勒,与他结为兄弟;同时又因王如与侯脱不睦,于是劝石勒进攻侯脱。严嶷知道石勒攻宛后领兵救援,但石勒十二日便攻陷宛城,严嶷赶不及而直接向石勒投降。石勒杀侯脱和囚禁严嶷,呑并了二人部众,军力十分强盛。

    石勒于是进一步南侵,进攻襄阳并且循汉水攻陷三十多个处于江西的壁垒。石勒留刁膺守襄阳后就率三万精锐骑兵还攻王如,但因怕王如强盛,于是改攻襄城。王如知道后就命弟弟王璃率兵,假称犒军而袭击石勒,但遭石勒击灭。石勒至此有雄据长江、汉水一带的意愿。

    太兴二年二月,石勒派左长史王脩献捷报给刘曜,刘曜于是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并加一系列特殊礼待,如同昔日曹操辅东汉的先例。刘曜让王脩返回襄国后,石勒舍人曹平乐却对刘曜说王脩前来的的目的是要探刘曜的虚实,王脩返回报告后,石勒就会进袭刘曜。当时刘曜实力的确大为损耗,听到曹平乐的话后十分害怕王脩会向石勒报告他的虚实,于是追还王脩并杀害王脩,原本授予石勒的官位、封爵及礼遇亦搁置。王脩副手刘茂却成功逃脱,到石勒于三月回到襄国时就报告王脩之死,石勒于是大怒:“我事奉刘氏,尽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分更有余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打下来的,今日得志了竟想来谋算我。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自此与前赵结了仇怨。

    石勒自从投靠了刘渊之后,也就是自己的那个匈奴结拜兄弟。从此就好比搭上了一艘大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刘渊建立了前赵国,在他死后,匈奴经历了刘和、刘聪、刘粲、刘曜这四位皇帝,最后一位皇帝当政期间,石勒便另立门户,建立了后赵王朝。

 第二三三章 巴蜀之变

    杨柯屈指细算,他记忆中的刘渊是在公元308年称帝,而自从自己采取了和戎之策,同时控制了朝局,使的历史上八王之乱的动荡没有出现,从根本上没有给异族留下可乘之机,刘渊并没有遵循历史的轨迹建立汉赵国,不过他病重身死的日子应该就在公元310年,也就是在今年,接替他掌握大权的应该是他的儿子刘和,不过这个刘和上位不到一个月,另一个儿子刘聪便带兵自西明门攻入西室,杀刘和自立。而这个时候的石勒一直在刘渊和刘和的帐下听令,并没有成长为一路诸侯。想到这里,他不禁好奇,柳三是如何判断出必须要防备石勒的,所以故意问道:“这石勒我也有所耳闻,不过听说他只是一个奴隶出身,而且只是刘渊帐下的一名降将而已,先生何以如此高看此人,视为我朝心腹大患?”

    柳三看了杨柯一眼,淡淡的笑道:“王爷慧眼如炬,自然早就洞悉天下大势,对有问鼎之意的各路枭雄怎能不了如指掌。老夫就斗胆妄言,也请王爷指教。”

    “先生不必自谦,柯是真心求教。”

    柳三伸出了四根手指道:“方今天下,晋室外强中干,边患不宁,仅仅是这河西道上,天子政令就未必能畅达,何况天下之大,不知多少异族豪强虎视眈眈。有兵土就敢不遵法度,为所欲为。不过观天下这些拥兵自重的人,无不是穷兵黩武,盘剥百姓,为一己私利,无所不用其极,何曾有过长远的打算。这石勒则不一样,他做了四件事。第一件是整肃吏治。石勒尝于夜间外出私访,带了许多缯帛金银财宝,贿赂守门者,遇上门候王假不但不受,还要把石勒抓起来,及至石勒的随从到后,才告终止。次日清晨,石勒召见假,给予厚赏。虽说他故意用财物作诱饵,未免陷人于法了。但在他治下的吏治确实是刷新不少。第二件事就是他求贤纳谏,大肚能容。在军中设立君子营,专门招纳有才能的人。石勒不仅仅只是做做样子,他还是真心纳谏,从不因言治罪。当初在故乡,石勒与一个叫李阳的是邻居,每年常争抢沤麻的池子,互相殴打。到石勒当权后,宴请家乡父老,唯独不见李阳,遂对家乡父老说:李阳是个壮士,他为什么不来?沤麻之事是贫民之间的怨恨,我如今难道还会与一个平民为仇吗?便派人把李阳召来。李阳来后,石勒与他畅饮而互相戏谚,拉过李阳的手臂笑着说:我以前厌恨你的老拳,你也饱尝了我的毒手。赏赐李阳一处宅第,任命他为奉车都尉。这第三件事就是他减租缓刑,依法治下。曾下令均百姓去年逋调,又赦免三年刑以下者。不久,又赦免五岁刑以下者。石勒还曾特别下令:自今诸有处法,悉依科令。这第四件事更不得了,石勒在自己的治下办学,以明经善书的官吏作掾,选了部下子弟三百人入学。后来,石勒又在襄国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选了部下和豪族子弟入学。石勒更曾亲临学校,考核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有此四着,足见石勒绝不是一介武夫,鼠目寸光之辈。而是有帝王之志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去干这四件事。刘渊在日,石勒或许还有所忌惮,但听说刘渊已病入膏肓,去日无多。早晚有一天,石勒必然自立,到那个时候,石勒必然成为我晋室的第一心腹大患,别说河西走廊了,只怕这天下也会因为他而陷入一场浩劫。”

    杨柯不禁赞叹道:“见微而知著,先生果然高明。只是您说到的第二个人李特不是已经亡故了吗,何以还要加以提防?”

    柳三点点头:“不错,李特早在几年前就故去,现在占据巴蜀的是他第三个儿子李雄。不过巴蜀之兴,是兴在李特,而巴蜀之亡,也一定要亡在李特身上。”

    杨柯沉思片刻说道:“先生此言奥妙无穷,愿闻其详。”

    “李特祖籍本就是巴蜀,东汉末年,张鲁统治汉中,李特的祖父李氏从巴西郡前往依附张鲁。曹操攻克汉中后,李氏带领五百多家归附曹操,授任将军之职,迁移到略阳以北地区,号称巴氐。李特之父李幕官至东羌猎将。李特年轻时在州中任职,见解超常,精于骑射,性情沉稳刚毅有度量,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因此州中与之志同道合的人都归附于他。祖孙三代在同乡之中积累的人望非比寻常。元康六年,氐人齐万年造反,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百姓流亡、迁移,寻找粮谷进入汉川的有几万家,其中便有李特兄弟。路上处处见到有病和穷苦的人,李特兄弟经常救助赈济、保护这些人,因此更是尽收流民之心。流亡的百姓到汉中后,上书请求在巴、蜀寄食,朝廷议政时不允许,派侍御史李宓持节前往慰劳,同时监督他们,不让他们进入剑阁。李宓到达汉中,接受流民的贿赂,上表说:流民有十万多人,不是汉中一个郡所能够救济,如果东往荆州,水流湍急危险,而且没有船只。蜀地有粮食储备,百姓丰足富裕,可以让流民前往那里解决吃饭问题。朝廷听从李宓的意见。从此,流民散布于梁州、益州,不能禁止。这就埋下了第一个祸根。永康元年,朝廷下诏征召益州刺史赵廞入朝担任大长秋,让成都内史耿滕代替赵廞任益州刺史。赵廞不愿入朝,就利用李特兄弟等人,结成一党,竟然将朝廷派来接任刺史之位的耿滕杀了,公然造反。”

    听到这里,杨柯说道:“确有其事,而且当时赵廞不肯入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与废后贾南风是姻亲,当时贾后失势,赵廞担心朝廷是故意诓他入京然后治他的罪,再加上他自持盘踞巴蜀多年,又有李特为臂膀,所以才狗急跳墙。可没想到,却做了李特的嫁衣裳。”

    “正是如此,最后赵廞与李特互相猜忌,李特兴兵杀了赵廞,又用重金收买平西将军罗尚,最后,李特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被朝廷封为宣威将军,长乐乡侯。”

    杨柯叹了口气:“其实事已至此,朝廷如果处理得当,也不会出事,只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派了一个叫辛冉的人去安置流民。最终给了李特可乘之机,激起了流民之变。”

 第二三四章河西霸主

    “王爷一语中的。这就是朝廷埋下的第二个祸根。那辛冉本来有两种办法来安置流民。一是就地安置,徐图缓进,再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虽然长一些,但却是老成谋国之道。可辛冉偏偏不这样做,如果是他见识不明,还则罢了,只能说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千不该万不该,辛冉竟然动了贪念和杀心。才酿成了巨变。朝廷对这个内情是否知道?”

    柳三的话虽然是盘马弯弓,但杨柯已经听得耸然动容,这句话的背后所隐藏伏笔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辛冉时任广汉太守,他与赵王司马伦有旧。司马伦当年因为激起羌、氐的民变被朝廷问罪,这个辛冉曾经为他奔走,司马伦才得以免罪。后来司马伦篡权得以把持朝政,便对辛冉投桃报李,一力袒护。所以李特造反,朝廷只是下诏斥责了辛冉一番,说他见事不明,调度无方,罚俸了事,并没有人知道内情。照先生所言,这个辛冉莫非有泼天的胆子,动了什么歪心思?”

    柳三淡淡一笑:“说他有泼天的胆子真是一点不假,朝中衮衮诸公在辛冉面前,都成了睁眼瞎。他哪里是什么见事不明,而是因为他看中了流民的钱财,妄图寻个由头尽诛流民,这样一来,流民们的钱财自然便会尽入他囊中。其心之贪、之毒实在是骇人听闻,旷古少有。辛冉与同党谋划的时候说:罗尚贪婪无断,日复一日,使得流民奸计得以施展。李特兄弟皆有雄才,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必为他们的阶下之囚。现在,宜趁其羽翼未丰,将其消灭。罗尚那里,不必再去理会。于是,朝廷派遣来安置流民的一路人马自己却先窝里斗起来。辛冉撇开了罗尚,密谋遣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将张显、刘并等率步骑三万,偷袭李特大营。坑杀流民之后,就要掠尽钱财。谁知道正中李特的下怀。他在流民之中鼓噪谣言,说朝廷欲将流民赶尽杀绝,于是流民彻底绝了服从安置的念头,并公推李特为首,事先设下了埋伏。曾元军至,营寨中鸦雀无声,待军队进营过半,伏兵四起,死伤惨重,曾元、田佐、张显皆战死。李特又自封为镇北大将军,进兵攻辛冉于广汉。辛冉屡战屡败,突围逃往德阳。尽失其地,最后不得不去投奔镇南将军刘弘。辛冉利令智昏,竟然公开鼓动刘弘割据称霸,刘弘怒而斩之,辛冉这个祸国殃民之辈才未得善终。可巴蜀之地早已狼烟四起了,李特也由此拥兵自重,才有了后来的李雄当权。所以说,巴蜀之乱并非本地人作乱,而是流民作乱。流民作乱的根其实在李特身上。朝廷出兵镇压李氏家族并非上策,最好的办法还是攻心为上,李雄靠得是他父亲李特在流民中的威望才获得叛军支持的,如果没有了李特的威望,流民自然是一盘散沙,传檄可定也。”

    “听先生此言,莫非平定蜀乱已是成竹在胸?”杨柯紧跟着问道。

    柳三叹了口气:“谈不上成竹在胸,也没什么玄虚,无非是剿抚并用而已。巴蜀作乱之民的主力其实都是些流寇,真正本土乡民以及当地的豪绅只是迫于无奈才随波逐流的。看透了这个问题,事情就有了头绪了。我的办法无非是区别对待,分化瓦解。这样一来,李雄就失掉了本土蜀民的支持,其实力会大打折扣。其次就是由朝廷下一道旨意,辛冉虽然身死,也要问责他激起民变的罪责,再安抚李特,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承认李特镇北将军这个封号,并且还要追封其先祖,这个褒奖要突出一个忠字,同时要大肆宣扬朝廷对于流民安抚的诚意和切切实实的几条举措,这几步棋走下来,虽不能说立平叛乱,但起码让流民的军心会大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雄如果愿意投诚,朝廷可以给予优抚。如果他不愿投诚,那就出兵清剿。不过到那个时候,主动权已经易手,朝廷可立于不败之地。”

    “好一个剿抚并用。”杨柯由衷的赞叹道:“先生一席话,胜十万雄兵,我这就传书回洛阳,即刻按照先生的方略,责成中枢院拟一个详尽的计划出来,马上施行。”

    柳三笑道:“只是一些浅见,在王爷面前班门弄斧了,真正施行起来可事关巴蜀全局,王爷还需慎重决策,休要被我这个臭皮匠给误了国家大事。”

    杨柯知道柳三世事洞悉,人情熟透,这自谦的说法不过是不想夺了自己的风头,故作谦辞而已,好在风物长宜放眼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不急于一时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所以微微一笑,并未做解释,而是接着问道:“先生说的这第三个人可是朝廷的命官,莫非是此人不当其任?朝廷用人有误?”

    杨柯的这番话意在试探,他对于张轨的生平确实是下过一番苦功夫来琢磨的。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此时正任凉州牧,也是五胡十六国中前凉政权实质上的建立者,可以说是出身名门,能力突出的牛人一个。他在朝中最大的靠山其实是自己的老丈人张华。

    张轨年少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现代人不理解长得好看和出名做官有什么重要的联系,要知道在察举制时代,长得帅是朝廷考察官吏的一条重要指标。除了这个优势之外,张轨家学还十分渊源,家族里面世代都是孝廉,又儒学传家,从小就受到过一般人没条件接受的系统的儒家教育,偶然的机会,二张相见,讨论经义以及政事利弊,张华对张轨引为高才,甚至认为安定郡的中正压制蒙蔽了人才,对张轨的学识不吝赞美,甚至认为在二品等级里他也是最优秀的。要知道察举制当中虽然有一品,但实际上一品从来都是空缺的,所以名为二品,实际上就是一品。之后杨柯的叔叔卫将军杨珧当政之时,听闻了张轨的才名之后征召任用他为属官,授职为太子舍人,累次升任至散骑常侍、征西军司。

    永宁初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鲜卑族反叛,盗匪纵横州里,抢劫财物,张轨到任后,立即予以讨伐,剿灭盗匪,斩首一万余人,于是张轨威名大显凉州,教化施行于河西。张轨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左右得力谋士,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学校,开始设置崇文祭酒,其地位和别驾一样,春秋两季实行以射选士的礼仪。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里观测星象,聚在一起说:“天下将乱,避难之所唯有凉州而已。凉州张刺史德行气量不凡,莫非应在此人身上!”

    事实证明,这句预言最后应验了,盘踞凉州刺史任上十年之后,张轨树大根深,羽翼已丰,最后还是露出了獠牙,只是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世人不知而已。

 第二三五章 四两千斤

    想到这里,杨柯继续考校柳三道:“天下人都推崇张轨德才兼备,自从他上任以来,平息匪患和鲜卑叛乱,教化地方,与民生息,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应该是才堪其位。而且,朝廷多此封赏他高官厚爵,张轨也坚辞不受,可见他是忠心谋国,不计私利的人,朝廷用他镇守凉州也是得当的。先生觉得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柳三用眼神逡巡了杨柯片刻,目光中隐隐的笑意一闪即过,随即庄重的说道:“王爷可知一则张轨的秘闻吗?”

    “什么秘闻?”

    “出镇凉州虽然是朝廷的任命,但其实是张轨暗中运作的结果,当年的那些权臣都被他蒙蔽了。图谋河西之地是张轨思索许久,研判天下大势才做出的决定。再做最后的决定之前,张轨还卜了一卦,得到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与观卦相遇合,便扔掉蓍草大喜道:这是霸者之吉兆啊。于是才上奏请求朝廷让他担任凉州刺史。公卿大臣们也早为张轨所说动,认为其才干足能统辖河西,最终他顺利做了凉州刺史,至今已近十年,张轨这是在拥兵自重,静待天时啊。”

    杨柯故意皱着眉头道:“凉州苦寒之地,而且边患频仍,并非是个好差事,即便是他有野心,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依照他的资历和关系,完全可以在中原膏腴之地任职,一样可以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且比起凉州来,岂不是轻松得多?”

    柳三摇摇头道:“这世上事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天下太平,自然是中原京畿之地为上佳的治所。可王爷不要忘了,先帝分封的诸王如果起事,第一个要攻占的地方会是哪里?”

    “当然是京都所在的中原之地。”

    “着啊。“柳三紧接着说道:“如果诸王一旦作乱,先动荡的一定是中原,反而是凉州,山高皇帝远,朝廷无暇他顾,自然会成为大晋最后一个燃起烽烟的地方。到那个时候,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河西便会成为人口汇聚之所,有了源源不绝的人口补充,张轨不出三年,就能坐拥十万以上的雄兵,至少新增百万以上的属民,那时候他再来个坐山观虎斗,甚至在各路藩王与朝廷之间斡旋,轻则待价而沽,重则养寇自重,积蓄力量。真到了尾大不掉之时,还有谁能奈何的了他?”

    杨柯淡淡的一笑:“可惜啊,张轨至今也没有等到中原烽烟四起的机会,所以他除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以外,只能暂时隐忍不发。不过真如先生分析得鞭辟入里那样,这张轨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狐狸尾巴藏得深,藏得久啊。”

    这番话说出来,两人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在一笑之中,彼此都已经了然于胸,对于河西乃至天下的局势,双方其实都是不谋而合,所见相同的。

    看看哑谜打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行试探,未免会在柳三心中存下芥蒂了,而且这一番旁敲侧击,他对于柳三的大局观和眼光已经颇感意外了,没有想到一个处江湖之远的商贾,竟然将河西乃至天下大势看得如此透彻,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乱局当中直接抓到了线头。居高位日久,杨柯的杀伐决断的魄力也日渐果敢,脑海中不停的盘算着自己考虑了许久的河西走廊振兴大计,突然灵光乍现,幡然变计,一个新的想法浮现在他脑海,很多的问题在瞬间便串成了一条线,豁然开朗。他毫不迟疑的说道:“我和先生商量的朝廷欲柳氏商行共同经略河西的大事现在刻不容缓,必须马上施行了。而且我还要给先生一把降魔的宝剑,由朝廷下令允准发行股份,让更多商贾都加入到开发河西的商队中来,同时帮助商队,建立自己的私募卫队,保障商道的安全。”

    杨柯话音未落,柳三却是彻底有点蒙圈了,杨柯抛出的这两个意见让他突然间被砸了个措手不及,原因很简单,他做梦都没想到杨柯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在他的阅历和认知体系中,这是两件完全陌生的事,自古以来闻所未闻,杨柯到底是什么用意,这两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自己和柳氏商行又会面临什么样的责任与风险,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只是凭着柳三的直觉和敏锐能感觉得出来,这是一步神鬼难测的险棋,势必将自己和红姑都拖进一个巨大的漩涡里,成则立于潮头,败则落于深渊。

    看着柳三阴晴不定的脸色,杨柯早在意料之中,其实刚才的一瞬间,他想到的是后世的西方将商业与侵略殖民统治结合的模式而已。靠现在朝廷的力量,一是没有那么多人力和财力开拓河西,二是朝廷直接动用军队为河西商道保驾护航风险太高。汉武帝能做成这件事是靠了三代人的国力累积才能威伏异域的。而现在的朝廷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贸然发起战争,不仅仅是外部面临极大风险,甚至连朝廷内部都会有着巨大的阻力。于是乎,他想到了给予柳三股份重组的权利,用后世常常说的模式与机制去撬动更多商贾和权贵加入到这场利益的饕餮盛宴之中来,朝廷就可以借鸡下蛋,利用民间的力量来开拓商道。同时给予柳三组建武装力量的权利,当然这支武装力量的骨干由自己来派遣,必然可以保证自己能绝对掌控得住这支武装力量,再向民间招募应征者加入。既不会那么敏感,也有了渗透进河西的绝好名义。打一个比方,就好比是后世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一样,名义上是志愿军,其实就是国家的军队。一旦这支军队能盘踞在凉州境内的时候,也就是自己收回张轨军权的时候,即便张轨欲铤而走险,自己也会多了一张对付他的王牌,而且还是隐藏得很深的王牌了。

    他缓缓的看了柳三一眼道:“先生不忙答复我,先回去和红姑好好商量一下,咱们改日再接着议。”

 第二三六章 高不胜寒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我们柳家?”红姑见到杨柯的时候,并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直接切入了正题。

    杨柯看了看屋子里的其他人,张昌会过意来,率先拱手施礼,领着一众人等纷纷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