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势力,她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能力的。而林羽却称呼石英为少主,视为主人。可林羽呢?对羯赵是充满了仇视的。
却称石英为主,而石英对林羽是不认识的,只有一个可能!林羽就是西晋羽林军的一员,自己身边的老者不是晋军的校尉吗?他与林羽相识,两人练兵都有一手,看得出,二人都是久带兵的人。
所有一切联想起来,石英莫非是晋愍帝的女儿?马妃是晋愍帝的妃子?或许当初马妃身怀六甲,晋愍帝是知晓的,所以才让林羽等人保护他。
要是生下儿子自然好,就是女儿也罢了,除非不用背负太多,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可不知后来怎么回事,马妃落到了石虎的手上,成了石虎的妃子,便诞下了石英,石虎误认为是自己的女儿了。
要是这样的话,就太让人震惊了!而且石虎知道此事,石嘉的项上人头,全家人都没有活路,定会掀起腥风血雨的!
“姐姐!你是朕的姐姐!”晋成帝叫出声来了。太监这时念道:“愍帝乃武帝之孙,乃元帝之侄,后经大乱,殡于国难,元帝继我大晋血祀。故愍帝之女是与当与圣上同辈!是为姐姐!”
是啊!晋成帝是晋元帝的孙子,而晋元帝则是晋愍帝的叔叔,到了晋成帝当然就是与石英同辈了。不!不是石英,确切地说,应该是司马英!
石英不敢相信,她并不是石虎的女儿,她实际上是亡国之君,晋愍帝的女儿?这,这是怎么回事?
“公主!请看!”林羽是双手把一封信递了出来。这一封信是马妃所写的,石英便是展信一阅,只见里面的内容是:
女儿,我想你到了江南,一定很惊讶吧!你以前经常叫的父王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而是你的仇人!虽说你的生父晋愍帝并不是死于石虎的手上,可却与这些胡人有关。
娘是愍帝的九嫔之一的文容华,后来在逃出去后被石虎所掳去,为了保住腹中的胎儿屈从于石虎。石虎却不知道肚中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只当是早产儿。娘原本是姓文,是曹魏大将文聘之后,可为了怀念司马氏取马字为姓。
而林羽就是当初你父亲为了保护我而指派的将军,这么多年来忠心耿耿。而我们却没有忘记让你回到晋朝,从而认祖归宗。如今你终于到达了江南,我很是高兴。你就此留在东南吧,相信你的一生都会快乐的!更不用担忧石虎逆贼知道真相而有危险!
……………………
至此,司马英算是明白了,自己并不是石英,而是司马英,自己身上流着司马氏的血!先祖正是司马懿!这个智近于妖,与诸葛亮不分上下的智者的后人!
所有的一切都明白了,为何母亲会对石虎这么痛恨,石虎也是有份攻击西晋的,前赵才能灭了西晋,长安的晋愍帝无奈投降被带到平阳,在受尽了****之后被杀死,年仅18岁。
当初马妃因为肚子里的孩子,才会忍辱负重,屈从于贼,可她的心中对石虎等胡人是恨极了,恨透了!
既然司马英身上流着的是司马氏的血,那么石英这个名字就不用了,以后行文就改成了司马英这个名字。
晋成帝便是叫出声了:“姐姐!你是朕的姐姐!不管怎么样,你我都是司马氏的子孙!而你又是愍帝的唯一血脉!我会保你一生荣华富贵的!你就留在建康不要走了!这里是你的家啊!”
石嘉一听,他看着石英,同时,他在考虑着,东晋难道就真的因为司马英是晋愍帝唯一的血脉,才千辛万苦地把她给弄来吗?
不!绝不是这样!这么做的原因是掺杂着政@治元素的。想想看吧,你石虎这个傻逼啊,你一直最宠爱的女儿却不是自己亲生的,而是敌人的女儿,这自然是对石虎最大的讽刺了。石虎的颜面尽失呢。
还有一点,东晋也能向北方的汉人宣示,他们是顾念北方的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杀回来的!只是这个所谓的机会,所谓的杀回来,可能是无限期,反正只要北方的汉人不臣服于胡人,那就是最好的。
在石虎想要南下之时,用这一招,对石虎,还有对赵军都是很大的打击。确实妙啊!
只是有一点,马妃他们怎么办?就连石嘉也会受到牵连,石嘉是石虎女婿,也是他屡次能躲过危险的原因之一,现在没有了这一点,石嘉也会受到攻击,这样就会过早实力,而且他所辛苦的一切都会打水漂!
石嘉当然不想,他看着司马英,自己也觉得就算是司马英的丈夫也不能阻止她啊,这毕竟是她的家,她真要留下来,自己也无话可说呢。
石嘉眉关紧锁的样子,司马英是看在眼里的,她也是冰雪聪明的女孩子,脑袋一转,当然就能想明白了。
虽说母亲,有这么安排,她可能不怕石虎的报复,莫非她是要向天下证明自己就是晋愍帝的女人,之所以一直从贼就是为了保住愍帝的血脉,就算是女儿,也要保住。也幸亏是女儿,马妃才放心大胆地让司马英回江南,东晋是不会对一个女人下手的,毕竟对帝位没有威胁。
第295章 晋成帝的为难
司马英很了解母亲,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不快乐,或许是因为自己,想要自己能回到真正的家,一旦完成了心愿,她会了无生望的,那么她除了一死以报愍帝还能有什么其它的出路吗?
自己可不能害死母亲啊!多想母亲还能好好地活下去啊,自己以后还能好好地孝顺她呢!
司马英再看着石嘉,可不是吗?石嘉是自己的丈夫啊,女子出嫁从夫,现在自己已经是嫁人了,当然是以夫家为重了,怎么能还呆在娘家呢?
况且司马英觉得自己与这一边娘家并没有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能暂时之间,大家都是相安无事的,可时间一久呢?这感情就会变质了,说不定还有什么大难呢。相见不如怀念,距离产生美啊!离远点还算是不错的。
司马英笑了,说:“皇上,既然我知道了我的身份,我的父皇死于胡人之手,我当然要为父皇报仇了!所以我希望能让我回去,我会帮助晋室恢复中原的!”
这一番话让石嘉是松了口气,当然石嘉的表现是瞒不过司马英的眼睛的,她就知道夫君心中所虑了,所以她是嫣然一笑,这一笑就表明了,她是与夫君站在一起的。
石嘉现在当然要站出来了,说:“我相信我们夫妻俩要是留在北方的话,对朝廷的作用就更大了!可以发挥出细作的大作用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用间又是多么地重要。这一次羯赵要大举进犯,我也是及时给予的!而且我在冀州与各大氏族关系密切,要是我们夫妻不在北方了,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的!我记得圣上可是赐臣为河东太守,征夷将军啊!臣的职责当然铭记于心!”
石嘉说出这一番话来,就是想要说服晋成帝,他呆在北方是利大于弊的,他不想自己的老婆留在这里。其实石嘉心中已打定了主意,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会留下他的老婆,拼上一拼,也得把司马英给带走的。
其实晋朝诸臣在讨论的时候,也知道石嘉这颗钉子的重要性,要是把司马英给留下来的话,给人以人质不信任之嫌,石嘉就未必会认真效力了,以后想要发挥石嘉的作用就难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想到折衷的方法,那就是不让留下来。毕竟司马英的事还是很少人知道的,除了那么几个最高权位者。
石嘉见到晋成帝的脸色就知道此事有把握了,他便接着说:“其实我过来,在巡江的水军将士还算不错,可是守在京都的将士就实在不行了!真与北军打起来,朝廷的大军……”石嘉不用说得这么明显,晋成帝也能明白。
晋成帝叹气了,他何尝不知道啊?只是现在东晋的上层都是士族,他们个个贪图享乐,现在有长江天险,只要北军不能过来,他们也懒得再去收复什么中原了。
毕竟祖逖北伐是失败告终了,就是东晋怕祖逖成功,多方的制约,其实要是放手让祖逖去干的话,整个北方都会是汉人所统治,只是统治的猜忌毁了一切。现在一心想北伐的就有庾亮兄弟,可是他们还是势单力薄啊。
而晋睿帝南渡,士族力量过强,还是靠王导才稳定了局势,帝室屡次想要夺权,可是士族的势力又极强,且皇帝又没有几个是真正有作为的雄主,自然是无法削弱士族的势力。而士族也希望帝室能保持尊荣,自己能保持强势,维持着这种平衡。
门阀的统治制度就牢不可破了,法不加于贵,出身高贵的犯法却不用受到应有的惩罚。更规定,当官的只看出身。贤才难以立于朝堂,一心为己,以公谋私的小人和胸无点墨的蠢才仅因出身高贵就当官,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朝廷自是暮气沉沉了。
加上又有王敦作乱以及苏峻、祖约之乱,尤其是苏祖之乱,晋室就差点灭亡了,可知对晋室的实力是有多大的消耗了。祖约是祖逖之弟,原先也是对东晋忠心耿耿的,只是朝廷的做法寒了他的心,又有份平定王敦作乱,后来朝廷抛弃他,对他的不重视,才令得他与苏峻一同作乱。可知晋室不懂得如何去笼络人心,优秀的武将就更没有倾心的说法了。
偏偏于内部而言,自晋成帝时始,就有农民起义也在消耗着晋室的力量。
就是在这些情况下,石嘉说出北军与晋军打起来,虽没有说明显,可晋成帝也知道,晋军三个合起来或许才能对付一个,甚至还不如一个赵兵。
晋成帝一副难为的样子映入了石嘉的眼中,石嘉苦笑了,原来在皇帝的眼中,能自保都不错了,还想让他们北伐恢复中原?难啊!看来晋军是不能信任的啊。
或许就是因为士族只顾自己的享受,军队大多是摆设,军事方面没有人抓,又谈何增强士兵的能力啊?晋军战力低下,也就正常了。难怪石虎一心想捏晋朝这个软柿子了。
要不,当谢安掌权之后,他知道晋军战力低下不可用,且诸镇对朝廷又是阳奉阴违,随时有着叛变的可能,他必须要训练一个新军,这就是北府军,也是后世所称的北府兵,后来只用八万北府兵在淝水大败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这是题外话了,不提了。
虽然明知收复中原很难,可是晋成帝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说:“石爱卿你乃我朝功勋之后,现在又娶了公主,朕封你为河东侯,驸马都尉。朕不吝惜爵禄以求卿能为国家完成恢复中原的壮举!”
郡侯在两晋时期都是实封的,有封国和食邑,还能置官吏等,可是石嘉却是第一个什么也没有的郡侯,他的并不是实封,相反却是虚封,因为河东是羯赵的领土,你东晋封羯赵的领土给他石嘉,当然只能是虚的。
石嘉现在虚封也无所谓了,他如今来到了晋室,能清楚晋室的所有实力,那对自己是有收获的,以后他对这个盟友就不会抱太大的希望,也能提防,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296章 道士黄初平
晋成帝是在不断称赞着石嘉对农业技术改进所带来的优势,同时,他也说了,石嘉就不应该把一切都教给羯赵。
只是石嘉想的是不教给羯赵,怎么可能?羯赵的百姓不少也是汉民啊,他不能不教啊!你东晋的汉人是人,难道羯赵内的汉人也不是人吗?石嘉是一视同仁的,对血胞,可没这国的区分。
晋成帝还留石嘉夫妇陪他吃饭,在封建时代,能与皇帝一同吃饭的话,这是被视为无上荣誉的,只是穿越而来的石嘉却没有这个感觉了,他觉得也没什么啊!不就是一顿饭而已吗?
吃完之后,早有引石嘉等出去了,晋成帝是安排了一处住所给石嘉的,说一大早就已经是建好了,这是石嘉的“河东侯府”。石嘉反正也不急着回去,他就心安理得的住下来了,只是这个河东侯府,自己又能住得了多少个日子啊?
谢奕来了,自然是说天恩浩荡,看看!能与皇上一同进餐,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自己想要都不能啊!谢奕对石嘉可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石嘉也只是想想,他还真没有多大的概念啊。他便决定出去玩,说是玩吧,其实只是想看看东晋的风格。
还别说,明明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了,可整个东晋依旧是歌舞升平,根本就看不到一点点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
反而不少官家子弟,甚至于还有一些是官员,他们还抱着有长江天险在,又怕什么?就算是敌人真来了,我们更应该是加紧享乐,能多享一天的清福算是一天。
上位者却不谋国,还一心为自己,还在享乐,在酒楼,在妓院,由于有谢奕的带领,谢奕当然没有暴露出石嘉的身份,也不会说司马英的秘密。
由于谢奕的帮助倒是能让石嘉接触了这些官员或者是官二代,他们之中不少都抱了这样的想法,万一真是顶不住了,东晋要灭亡了,一降了之,指不定还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还能过这样享乐的好日子呢!
可偏偏国家的大权就掌握在了这些人的手中,东晋帝室的力量不足以左右整个国家。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国家还能有什么希望?这就是石嘉的想法。他觉得失望了,来的时候是满怀希望,但愿东晋能有所振作,能北伐。可现在看来,希望是破灭了!
自己真能在北方有气候,这东晋也是来抢果实的,它是不能给自己提供多大的帮助。
失魂落魄的石嘉是走在了建康城上,这里依旧是热闹莫凡,建康的小百姓大多都不懂得会有战争到来。
他们认为自苏祖之乱后,建康就安全了,不会再有事了,只是建康这一座所谓的国都并不安全。两晋南北朝时期,建康很不幸地经常被血洗,陷于战火之中呢。
从上而下,个个陶醉在粉饰的太平和纸醉金迷之中,而那些打回中原的热血男儿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偏偏这些国家的希望所在的热血男儿,他们的声音全都埋没在了歌声,****贪图享乐之中了。
“算卦!算卦!不准不要钱!”一声声地喊起打断了石嘉的思虑。只见一个道士迎而来,却是停了下来,细细地看着石嘉。
石嘉被人这么一盯,他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加上他现在心情真的好糟糕,他看了看道士,说:“道长不知为何盯着我看?”
道士拱手,说:“在下黄初平!道号……”见到石嘉一副没耐心的样子,便改口:“这位大爷,一定是有什么烦心事吧?我且算一算!啊!”
石嘉却是不耐烦了,真当我是冤大头啊?我可没空理会你!石嘉想要走。
道士黄初平是睁大着眼睛,急忙说:“看得出大爷是离天最近啊!天就是天子!只有官员才能离天子近啊,大爷一定是大官,并且能睹天颜。可是这忧愁而起,却是因为睹天颜所致!看得出大爷的忧愁很深啊!”
石嘉是被说中了心思,石嘉看着道士,觉得就算是江湖骗子,可起码他还是有些能耐的,说:“道长这察颜观色的能力,可真强啊!居然是能看出来了并且猜对了!厉害!”
黄初平说:“大爷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手相!因为大爷的面相奇异,我修道多年,极想一睹!”
石嘉一听,笑了,他也不多说,既然你要看,那就给你看吧!黄初平一看,不由是倒退了一大步,倒吸一口冷气。
石嘉看着他,不由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难道是表演,比如说,像电视上演的那些神棍想要骗人钱财,特意做出夸张的样子来吓人,然后就好进行下一步的诓骗行为,极有可能哟!
只是让石嘉惊讶的是,黄初平说的却是:“你明明早就死了!为什么还活着?而且看得出,似乎是有什么奇遇!你不是你,而你又是你!这,这,就像是鬼魂夺舍一般!”
此话却是戳中了石嘉的要害,他是穿越者,他是灵魂降到了石嘉的身上,这个秘密只有他一人知晓。可现在观这道士的样子,却是说中了,当然他只能说是灵魂夺舍,不能说出什么穿越来。看来对方是有道行的啊!
石嘉一看,这个道士真的是太年轻,太年轻了!年轻得有些过分。
黄初平又有些不好意思,说:“其实我也怕这一次算不准了,毕竟我才刚刚是从师的,还不能算学成出道呢!”黄初平说着是摸了摸头,说:“师父让我游历,多历练历练。我才出来了,可一路上我帮人算,倒是很准的啊!师父都说我是千年难遇的奇才!有玄武之像呢!还给我取了个道号赤松子!”
“赤初平!”石嘉一听,他总觉得是有些熟悉,黄初平这个名字有结熟,不由又想起了,前世,他很喜欢看林正英“英叔”的电影,所以凡是他的电影都看,当然英叔大多演的是僵尸片,好像他还演过一部魔幻片,叫什么来着的?石嘉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似乎与眼前这个人有关呢。8
第297章 牛逼吧?与神仙做朋友!
石嘉看着他,笑了,这个人真是初出茅庐啊!居然不打自招了,不过也是,看看他的年纪并不大啊,有这样的作为混江湖骗子的低级失误也属正常!
其实石嘉也并不知道他的到来,不但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就连这个黄初平的命运也不同了,按照真实的历史,黄初平如今还远远不到19岁,可有些东西一旦改变了,就像是蝴蝶的效应,也会跟着出现改变。
石嘉觉得眼前这个黄初平还真是可爱啊,不过也是啊!他才年轻,而且长年来都是在山上要么牧羊,要么习医和修道,他这才下山接触人世间,没有人世间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也是正常的啊。石嘉觉得应该交这个朋友,便说:“好!我决定了!我交定你这个朋友了!我们去喝个酒?”
黄初平显然对石嘉这个命格很感兴趣,也想和石嘉呆在一起,他们还真的一起去酒楼边喝酒边聊天了。石嘉却不懂他因此交上了一个在后世来说十分牛逼的人!
酒喝多了,自然话也就多了,石嘉能知晓眼前的少年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黄初平是东阳郡长山县人,而这个人由于家里穷,自小就是帮地主家放羊。
东晋时的东阳郡长山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金华,直到陈朝天嘉三年,562年才改东阳郡为金华郡,隋至元都数易其名,到了明朝时又改回金华,沿用至今。
黄初平在15岁的时候,被一个道士看上,并收他为徒,当然并没有开始让他修道。他的父亲也懂些医道,而这个道士同样也是医术高明的,所以黄初平15岁做徒弟,老道士教黄初平的是医术和炼丹,在道教来说,炼丹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到了18岁才开始正式的修道。
黄初平学习道术一年,师父对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就让他下山历练,这不,历练到了建康城下,正好是遇到了石嘉。
当然他也不是单纯地历练才到建康城下的,而是在他下山的时候,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深得民众爱戴的东阳郡胡太守因为得罪了权贵孟公公的侄子,毕竟孟公公捞钱大多也是靠宫外的侄子等的,如今胡太守就等于是断了他的财路,孟公公当然要害胡太守了,胡太守获罪被押解赴京。
在城门百姓是跪着道路两旁,不断地哀求着,申诉着胡太守是冤枉的。只是押送的官兵又能怎么样?朝廷要拿人,他们只懂得服从命令,押解胡太守赴京。
更有猎户想要犯官在半路上抢回胡太守,不让太守大人到建康后被治罪。而一个猎户的母亲眼睛瞎了,此时黄初平正为大娘治疗,并且还治好了她眼瞎,让她重见光明。大娘还说黄初平是黄大仙呢,他是笑言,自己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哪当得大仙之称。
大娘正好是把猎户们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黄初平了。黄初平大惊,他认为劫囚反而会害了胡太守,而且猎户们也没有活路。
黄初平想到了一个主意上万民折,上京告御状!这立即得到了人们的赞成,人们都认为皇上是好的,只是官员不好罢了。只是谁去上这个万民折呢?
黄初平便是主动请缨,要替万民到京以递“万民折”希望能保胡太守,最好胡太守还能继续当太守,造福百姓。因此,黄初平便来到了建康,他在建康转悠着,就是想要找到一个达官贵人,替他上万民折。毕竟一个平民,你想要见到皇上,有如登天啊!
石嘉一听,双眼一亮,人的眼睛瞎了,还能治好,他还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医术了,真让他年纪再大,治疗的案例再多,他不是下一个华佗吗?要知道中医就是年纪越大,本事越高,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啊。
要是身边有一个神医在的话,就能帮助很多啊!这个黄初平可是神医的未来潜质啊!恩!不错!得收伏。
况且听黄初平分析劫囚的事,还有通过达官贵人上万民折以达天听,可知黄初平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是个人材!
石嘉便说了,他为了救胡太守要上万民折,这很危险,毕竟胡太守是得罪了权贵,黄初平这么做,也是会跟着得罪权贵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