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伐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降,马武将这股乱贼全部绑上,押在董乡绅建造的地牢之中。

  马武此人颇有眼色,见走的时候刘宣面露焦急之色,于是带上两三个手下前来报了个平安,好让刘宣彻底放下心来。

  a

  a

  

第三十七章清点


  天色已经彻底黑暗,寒气也越加袭人,在小冰河时期,气候极度严寒,而在苦寒的陕北高原,到了冬天的夜间,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今日的夜空乌云遮盖,严严实实的将月亮挡在后面,看不见一点儿光亮,尽管天气恶寒,漆黑一片,但是刘宣并没有马上收兵回营,而是在漆黑寒冷的夜空中打扫战场。

  如今的陕北之地,早已经遍地流民,因为山西巡抚封锁黄河渡口,陕北的流民过不了黄河,只能困守在陕北之地。

  一些饥民西入甘北,但是甘肃北部比起陕北之地也好不了多少,同样是饥荒遍地,民不聊生。

  因为饥民逃离不了贫困的陕北,导致了陕北之地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这些流民团伙,因为没有粮食,常常争斗不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用活人充当两脚羊食用,哪怕是路边的死尸,也从来不会放过。

  一些弱小的流民团伙,因为生存艰难,常常在夜间活动,这些吃人肉的饥民,仿佛食腐肉的秃鹰,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几乎遍地都是。

  刘宣和他的队伍,也是这种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一员,毕竟他现在还没有攻打州县,不算是在朝廷挂号的强贼大盗。

  如果刘宣不能快速打扫战场,这些宝贵的棉衣,兵器,铠甲等等战备物资。恐怕很快就会被附近流浪的饥民发现。一夜之间,这些珍贵的兵甲,就会被流浪的饥民抢夺干净。

  在如今的陕北之地,尽管刘宣心中不愿意承认,但是一件棉衣,一领铠甲,一石粮食,远远比一条人命值钱。

  如今的陕北之人,人命远远不值一钱,现在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饥民,只要有粮食,刘宣可以轻易的召集十万青壮。

  而棉衣,铠甲却不容易制造。尤其是陕北生产力落后,除了城市之外,乡间的社会秩序也几乎荡然无存,这每一件棉衣,每一领铠甲,对于刘宣都是价值万分。

  在今日之战前,刘宣的麾下,陈铁牛后哨,李昭云预备哨都还没有棉衣。如今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自然要将缴获的战利品全部清点清楚,运回董家堡,才能让刘宣放下心来。

  刘宣将战死的士兵纷纷火化,用一个个陶罐将骨灰收起来,全部带回了董家堡,而战死的官军,和受军法而死的士卒,尸体全部扔在荒野之上,成为饥民口中的粮食。

  等刘宣清点的战利品,带队回到董家堡之时,已经是深夜子时了。

  远远的,董家堡之内闪烁着一盏盏灯火,让人心中不住的感觉到一丝温暖热情。

  等刘宣他们一进入城门,只见城门口砌着二十多个土灶,每一个土灶上面都煮着一大锅滚烫的肉汤。

  一些火工,厨娘身穿单衣,瘦弱的身体紧紧靠在灶台上,眼睛狠狠的盯着锅里,嘴里的唾沫不由自主的从嘴角滴下。

  但是这些厨娘火工,却没有一人向锅中捞肉吃,这是因为刘宣军中规矩森严,稍微有一点儿违反纪律,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三个月来,刘宣不仅勤于练兵,还常常为部众讲一些大道理,。并且亲自教导一些机灵的士兵识文断字,培养后备骨干,这样的工作,不仅刘宣亲自干,就连李昭云,李旭通,孙登等识字之人,也常常为士兵充当老师,教导他们读书认字。

  通过三个月时间,刘宣还在学生中普及了阿拉伯数字,这种数字简单易学,易于传播。中国古代的算筹尽管也非常方便,但是刘宣的麾下,几乎没有多少会使用算筹的手下,就连刘宣自己,也没有见过古代的算筹。

  刘宣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士兵,亲自教导他们阿拉伯数字,经过三个多月学习,刘宣已经教出二十多个徒弟。

  这些徒弟,已经能熟练的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也能娴熟的背会乘法口诀,勉强能够使用竖式加减运算,至于三位数以上的乘除法,就爱莫能助了。

  这些能够熟练使用简单数学的士兵,被刘宣全部充当书记官,负责清点管理后勤粮草。有了这些会使用简单数学的书记官,一时间,后勤营的效率也大大增加了不少。

  刘宣将队伍整顿好,排成队列,按照规矩排队打饭。

  刘宣见后勤老弱已经三个多月没有见过肉味,今日又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决定宰杀耕牛,犒赏三军,提振士气。

  刘宣从董家堡抢来的十一头耕牛,如今已经只有三头,剩下的耕牛,除了为刘宣成亲宰杀一头之外,其余都被营中士卒食用,毕竟营中的士卒操练辛苦,急需要大量的营养肉食,所以每隔半月二十天,刘宣都要宰杀耕牛,为麾下的士卒改善伙食,补充营养。

  在古代,耕牛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凡是古代封建王朝,宰杀耕牛都是大罪。大明律规定“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而上古的汉唐时代,宰杀耕牛的处罚就更加严重。

  耕牛这种宝贵的牲畜,哪怕是一般的乡绅大户,也不见舍不得随意宰杀,一年能吃上一两顿牛肉,已经非常难得了。

  乡绅大户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的平民百姓了,老百姓一生之中能吃上几顿牛肉,恐怕都值得吹嘘一生一世了。

  刘宣连续宰杀耕牛,给士兵改善伙食,尽管得到了士兵的拥戴,还是让一些长者议论纷纷。

  在这些长者看来,刘宣的行为也太过奢侈,不是长久之计。就连刘宣的岳父李昭云,也对这种行为有些埋怨。

  毕竟耕牛这种宝贵的财产,杀一头就少一头,耕牛长大也很不容易,如果全部杀了,以后开垦田地,也很不容易。

  但是刘宣心中清楚,陕北之地,不是善地,很快就会残破不堪,不适合长时间停留落脚。加上这里边军云集,敌强我弱,也不可能成为刘宣的根基之地。

  历史上的农民军,也在崇祯二年冬天,趁着清军入侵,晋陕二省勤王,山西总兵张鸿功率兵出省,山西延河渡口空虚之际渡过黄河渡口,攻入山西,在山西境内进一步发展壮大。

  刘宣狠下心来,一次宰杀两头耕牛犒赏三军。这两头耕牛,都是年龄在十岁以上的老牛,尽管冬天粮食不足,有些瘦弱掉膘,但是连骨带肉,每一头都有四五百斤。

  刘宣规定凡是参加刚才作战的士卒,,每人分一斤熟牛肉,奖励美酒一升。战死的士卒,家人分三斤牛肉,粮食三十斤。他将所有的面粉一次性拿出来,全部做成面条,让士兵敞开了吃。

  后勤营的老弱,每人可以分一碗牛杂汤,一碗白面面条,牛骨汤可以敞开喝。

  这一顿在现代人看来异常简陋的晚餐,却能极大地收拢人心,哪怕是刚刚投降的俘虏,也能吃一碗白面面条。

  就在众人欢欢喜喜,杀牛吃酒之际,刘宣却站在一处角落中,默默的盘算着这次战役的胜败得失。

  这一次战役,刘宣麾下的士兵战死五十八人,死于军法之下的士卒八人,受伤七十一人,其中重伤二十三人。

  战死的士卒,死于火炮之下的就有二十一人,火铳弓箭十一人,两军阵前二十六人。由此可见,哪怕这个时代的火炮有着许多的缺点,但是也有了战争之神的峥嵘。

  而官军大约战死一百余人,受伤的超过一百,其中重伤四十六人,俘虏四百二十八人。剩下的士卒几乎全部溃散而去,值得一提的是三十个骑兵成建制的投降,如果能让这股骑兵彻底归心,刘宣麾下的骑兵队也会实力大增。

  军器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盔甲,这次战斗,因为溃兵为了逃命,几乎扔下了全部兵器甲胄。除了顾世虎身边的家丁外,官军的铠甲几乎全部便宜了刘宣。

  此战刘宣共缴获棉甲三十六件,齐腰甲三十四件,锁子甲二十二件,罩甲十一件,山纹甲八件。加上刘宣以前的三十多件铠甲,刘宣麾下的甲兵第一次超过百人,达到一百五十人左右。

  其次缴获鸟铳一百杆,三眼铳二百杆,虎蹲炮六门,佛郎机四门,弓箭三百六十张。长矛,长刀,夹刀棍等长兵器四百件,雁翎刀,戚家刀等短兵器六百多件。

  这一次战役,对于刘宣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胜仗。此战之后,延长县城几乎像一个脱光衣服的少女暴露在刘宣面前,只要刘宣愿意,就可以任意欺凌。

  这一战,首先锻炼了部队。此战刘宣伤亡一百四十人左右,超过全军百分之十。但是刘宣的军队却没有溃败,这样的表现,在古代来说,已经算是一支合格的军队了,应该超过了大部分的明军。

  通过这一战,官军充当了一次运输大队长。刘宣麾下士兵的武器也大大的改善,此战之后,刘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无疑有了较大的提升。

  就在刘宣仔细思量之时,却见金娘穿着一件青色圆领袄裙,外面罩着大红色外罩,手中拿着一个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红烧牛肉,端到刘宣面前。

  金娘轻声开口说道:“夫君,今日打了胜仗,而你却愁眉不展。还是吃上一碗牛肉,好好休息一晚吧,睡上一个好觉,明日再想吧。”

  a

  a

  

第三十八章招降纳叛


  刘宣见金娘的小手冻得通红,脸上还有些浮肿泛黄,这也是因为缺乏粮食的缘故。

  在刘宣这支队伍中,向来是规矩森严,哪怕是刘宣的妻子,也不会有一点例外。每日的口粮,只有六两粗粮,与其他妇孺一样,这样少的粮食,每日也只能够维持生命,勉强饿不死罢了。

  这不是刘宣故意苛待自己的妻子,只是因为环境险恶,作为首领,只能身先士卒,起带头作用。这样才能让大家敬服,才能拉拢人心。

  见到金娘落魄的这一幕,刘宣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仿佛被刀子宰割一般。

  “让自己的妻子跟随自己受苦,也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刘宣心里这样想,他推开了金娘的双手,开口说道:“你这个月还没有来月事,只怕是怀了孩儿,这一碗牛肉,还是你吃了补补身体吧。”

  “我每日在营中,尚且还能吃饱,等攻破了延长县,也好让你做几日县令奶奶,享几天清福。”

  金娘温婉的笑了笑,还是固执的将碗推回到刘宣手中,开口说道:“夫君每日劳累不堪,这几日里,常常睡不了两个时辰,这一碗牛肉还是让夫君补补身子吧。”

  “金娘从小就能吃苦,况且如今这个世道,能够苟延残喘的活命已经颇为不易了。金娘能有今日,遇上了夫君这样的英雄豪杰,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刘宣见金娘情深意切,态度坚决,于是换了一种口气说道:“作为一个带头的大哥,一方势力的首领,最重要的就是留有后嗣,有一个事业上的继承人。如今你可能已经有了身孕,即便不为自己,为了肚中的孩儿,也要养好了身子。”

  “况且延长县城已经囊中之物,等打破了延长县,到时候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山珍海味都会应有尽有,让我们想吃也吃不过来。你还是快快吃肉吧,再等一会儿,肉就凉了。”

  等金娘吃完了牛肉,刘宣亲自安排了值哨的哨兵,然后才回到军营中睡下。

  在明末时期,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这一时期的气温,可以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最寒冷的时期。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冬季气温常常在零下三十度以下。

  正是因为这种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平均气温降低,无霜期的减少,让中原大地粮食大大的减产。

  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产粮区江南苏杭地区,为了高额的利润,大规模的种植茶桑等经济作物。这一里一外的原因,才导致了明末大规模的粮食匮乏问题。

  尽管刘宣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手中的粮食已经见底,在整个延长地区,现在只有县城之内还有余粮。

  在这种严寒难耐的深冬,没有充足的粮食,几乎很难大规模调动军队,即便刘宣想离开陕北,也是有心无力。除了攻打附近的延长县,夺取足够过冬的粮食,刘宣这支初步崭露头角的军队,只怕很快就会因为粮尽溃散而去。

  况且刘宣的军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降卒太多,几次的战斗,刘宣麾下的降军早已经过百。加上这次战役,投降的官军超过四百,已经有了一些外重内轻的征兆。

  这些投降的官军,大多数受过一些军事训练,远比普通饥民适合当兵,对于这些降军,刘宣也不想白白浪费。

  但是这些官军,大多数受过顾世虎的恩惠,算是力屈而降,心中并不认同刘宣。如果这时候攻打县城,如果被顾世虎在城头上蛊惑,只怕会有反戈一击的危险。

  尽管还有一些风险,刘宣还是将这次的降卒全部打散,扩充到各个队哨中。

  其中炮兵队实力大增,现在已经有虎蹲炮十门,大佛郎机四门,人员扩充成为一个哨二百余人,由于李进忠能力不强,刘宣特地调了会**的刘武充当哨长,李进忠为辅。

  骑兵队的力量也大大增加,被刘宣扩充成两个队,这两个队的人员互相抽调,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两个队长的人选除了原来的马武之外,另外一人名叫邹风。此人原是顾世虎军中家丁百总,也算是勇武过人,见顾世虎落荒而逃之后,当机立断的投降了刘宣。

  邹风此人,使用的武器居然是一杆少见的方天画戟。这种少见的兵器,在刘宣看来全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只能充当仪仗队的摆设。

  这种武器超过二十斤,除了臂力过人的猛将兄,几乎很难使用。在历史上,除了项羽,吕布,薛仁贵,李克用这种万人敌猛将兄,很少有人使用这种兵器。

  没想到这杆方天画戟在邹风使来,居然有滴水不漏之感,寻常三五个骑士,远不是他的对手。

  这次在与马武骑兵队的交战过程中,邹风就使用这种拉风的兵器,杀伤了两三位刘宣麾下的骑士。

  邹风的麾下还有三十余骑兵,这股骑兵,弓马娴熟,武备精良,精锐敢战,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如果使用的好,等于多出一个步兵哨的力量。

  这样一个人物,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刘宣也会大力的重用。刘宣不仅让他担任骑兵队长,还让他兼任亲兵哨副哨长,位居屡立战功的马武之上。

  除了邹风之外,刘宣还收获了一个人才。此人姓叶名谬之,原是西安府的秀才,因为得罪了秦王朱存枢,被秦王府的管家买通了知府。被这位灭门的府尹随便寻了个罪名,充军延长县。

  明末的藩王尽管权力不大,相当于坐困一城的犯人,但是对付一个小小的秀才,还是轻而易举的。

  况且叶秀才不是名门大户出身,身后也没什么太大的靠山。

  叶秀才充军延长县已经三年,老父母因为这个巨大的打击先后过世,妻子也已经改嫁别人。

  正是因为命运多跌,叶秀才小小年纪,就看破了儒教的虚伪,极端仇视大明朝廷。

  在刘宣打败官军应募读书人之时,叶秀才率先前来投靠。

  刘宣本以为这位姓叶的秀才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毕竟一个二十一岁的秀才,也算是前途无量,万万不可能投靠自己这个还没成气候的流贼草寇。

  没想到这位叶秀才还真有真才实学,他不仅饱读经书,还精通等杂学,算是刘宣这支队伍麾下学识最高之人。

  叶秀才前来投靠,刘宣当然也会大力重用,他让叶秀才统领麾下的那些半吊子书记官,管理一部分后勤工作。与老童生孙登充当李昭云的左膀右臂。

  此外缴获的一百多杆鸟铳,刘宣全部装备了自己的亲兵。这些缴获的鸟铳,因为官员的贪污克扣,都有些用料不足,常常有炸膛的危险,质量远远不如董家缴获的二十杆。

  刘宣左挑右选,选出质量最好的四十杆,加上以前的二十杆,勉强装备了一个半鸟铳队。这两个鸟铳队,归队官杨守义掌管,剩下的鸟铳,因为质量实在太差,早已经不堪使用,被刘宣全部融化成钢铁,打造成刀枪。

  缴获的三眼铳,也挑选出一百多杆,与刘宣以前打造的三眼铳合编。这些三眼铳加起来有二百多杆,组成一个三眼铳哨,哨长由李旭中担任。

  而缴获的弓箭,质量比鸟铳强一些。刘宣挑挑拣拣,凑足一个哨的弓箭,连同善射的弓手,全部调到陈铁牛后哨。而张五斗则充当弓箭手的总教头,后哨副哨长。

  这次战斗,刘宣麾下共伤亡一百四十人。除了阵亡的之外,大约有十几个重伤员情况不妙,只怕在几日之内,都将一一去世。毕竟在缺医少药的古代战场,任何一个小小的伤口,都有可能取人性命。

  剩下的四五十个轻伤员,如果挺过这几天没有感染,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这些受伤的士兵,如果能归队,都是一支军队中宝贵的财富,刘宣自然会妥善照顾。

  官军的重伤员,几乎全部被丢弃在战场之上,经过昨日的严寒,也早已经死去。轻伤员则被刘宣带了回来,一视同仁的妥善照顾。

  第二天一大早,刘宣派出人手,为昨日战死的官军收尸。等刘宣派出的人手赶到战场,只见这些官军的尸身早已经狼狈不堪,在整个战场之上,居然很少有手足俱全的尸身。

  一些尸身之上,居然还残留着清晰的牙印,明显是被人啃食。刘宣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昨夜有流民团伙来到这里,用这些死尸充当了食物。

  也许因为这支流民团伙人数稀少,也许因为他们害怕打败官军的刘宣,所以才匆匆的离去。没有将这些尸体处理干净,留下了这个荒凉残酷的景象。

  即便杀敌无数,刘宣也从来没有呕吐的感觉。这一次终于忍受不住,差一点呕吐出来,只是碍于大军中的威严,刘宣才强行将秽物咽了下去,没有当众出丑。

  刘宣吩咐手下,砍伐一些干柴,将这些尸身统统火化,然后急匆匆离开了现场。

  因为投降的官军超过四百,即便不算轻伤员,也有三百多人,人数的增加,带来了编制的扩大。

  现在刘宣的麾下,已经有前、后、左、右四个步兵哨,炮兵一哨、亲兵一哨、后备一哨共七个哨,加上杂七杂八一些后勤人员,兵力已经有一千七百余人。

  编制的扩大,带来了骨干的匮乏,最早投靠刘宣的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已经全部充当哨长,队长。

  这三个人,除了把柄捏在刘宣手里,比较忠心之外。能力其实都不算很强,充当一个队长,其实已经勉为其难了,而充当哨长,都不算合格。

  陈铁牛的后哨,在这次战斗中几乎寸功未立,如果不是麾下还有一个张五斗撑着,只怕早已经散架了。

  而张五斗以前是张虎成麾下骨干,张虎成的这几个骨干,能力都极强。不仅在官军中混过多年,成为盗匪之后,也有多次征战经验。

  在刘宣军中,张虎成、刘武已经成为哨长。杨四宝,张五斗也已经是副哨长。而刘宣的亲兵哨中,杨四宝掌管步兵,已经算是实际的哨长,而陈铁牛哨中,张五斗的威望也远远超过陈铁牛。

  刘宣之所以亲自充任亲兵哨长,压住了杨四宝,委任陈铁牛充当哨长。不仅仅是因为陈铁牛出身官军,能够拉拢人心,也是为了稍微限制一下张虎成的势力,以免他势大难制。

  “这样的手段,尽管隐蔽,但是却不能经常使用,如果长时间使用,就会引起手下的离心。”

  “看来打破县城,应该让陈铁牛挪挪位置,提拔一些能力出众的骨干了。”

  刘宣心中暗暗地想道,决定尽快攻打延长县城,不给官军喘息之机。

  

 

  

 

  

第三十九章擅杀


  就在刘宣厉兵练马,做好了准备攻打延长县城之时。

  延长县内早已经乱成一团。如果不是现在正是严冬,县城外面也是盗匪横行、饥民遍地,治安极度的混乱,县中的富户士绅只怕早已经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顾世虎败归之后,知道躲不过朝廷的责罚。于是他将手中的余财发散给亲族故旧与麾下的家丁,将妻儿托付给亲友照顾。而他也彻底灰心丧气,每日喝的酩酊大醉,仿佛醉生梦死一般。

  自从顾世虎溃败而逃之后,县令张云柯就惊惧不已。生怕刘宣马上就会攻破城池,更害怕朝廷会追究责任。

  毕竟即便是刘宣攻破城池,张云柯的亲族大部分也不在这里,他如果殉节而死,朝廷肯定还会大力褒奖。如果因为坐失城池被朝廷追究责任,恐怕还会祸及家族。

  张云柯见顾世虎落荒而逃,苟且偷生的活着。心中对这个粗鄙的武夫更加痛恨。如今顾世虎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