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368-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振公司的管理层体恤民情的第二天后,就火急火燎地赶回了高邮城内部署,因为晓七儿派人传来消息,这项锋失去了左膀右臂还不消停,公然勾结青竹帮的人,到东街各个店铺中闹事,而东振公司的铁匠铺,损失尤其惨重。

    而且项锋的狗腿子还说了,这事情他们家的项大爷还没有完,只要这店铺在一天,他们就会来砸一天!

    这是赤洛洛的报复!

    这是项家的项锋少爷在搞报复呢!

    苏择东这一次就不打算卸下人家打、砸、抢人的胳膊小腿的了,毕竟自己现在是个朝廷的大官员,做事可不能向下属那般毛躁,再者青竹帮还是高邮城内的地头蛇,而带头搞打、砸、抢的人是青竹帮的老大,而自己一派人动手了,就要跟青竹帮对着干。

    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是苏择东就干不动青竹帮,现在鬼兵队的实力可是有着八百多号人,而且现在有这个三司使做了,管钱的同时也有权利养着护卫队防身,则可以应用自如。

    但苏择东不愿意动用手下的力量,后世只是一个大学的组织部部长的他现在有了那么大的权利了,他倒想看看,一个三司使是否能捏死一方的害虫。

    与张士诚在每日的朝会时候会面时,苏择东见对方不愿意提及东振府邸受到袭击,还有城北的几家农村的事情,只是在说公事及军情的之前提了几句,安慰了两下,且就连自己手下的财政大臣家中的产业被地痞流氓折腾了一番,都不肯多问一句。

    就这样当大王了,也难怪最终做不成君王!

    但,当大王的不想管,并不意味着他这个做大臣的就会跟一般做大臣那般苟同。

    在诚王与军事大臣们,即吕珍、吴世成等人商议完军事后,苏择东便走上众臣的面前,当着张士德、张士信的面,说道:“大王,微臣还有一事需要禀报。

    得到张士诚的允许后,苏择东便将自己在东街的损失,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且将这件事情的全部责任都推给了青竹帮,且对城北农村以及自己府邸的事情,也要求诚王进行清查。

    而张士诚的回答却令苏择东再度失望了,自己满怀期待地向其禀报公式,他却跟自己打起了太极,说道:“哎呀,苏闺台初入官场,可能对本王现所有的兵力有所不知啊,众所周知,现在蒙古大军已经达到了汉阳,相信他们还有两个月就要杀到高邮城的城下了……。。”

    借口!诚王所说的肯定都是借口!

    说人手不够用?去城北闹事的四五百家丁是前天刚从娘胎里生出来,然后第二天就到城北的农村中闹事的?还是就只有诚王手底下的人有本事从外地找到人来充当打手,而他自己没有什么真材实料?

    实则不然,在官场上,所有的讨论而成的事情从很大程度上一切都是妥协的成果,除非当权者是铁了心要成事又或者他的个人魅力真的跟朱重八、朱棣、乾隆等人那样的强势,否则他们也要照顾手底下大臣们的心理,也需要权衡利弊,考虑最大的利益。

    而苏择东自打站在大殿之下就没有想过给张士诚推诿的机会,架刀在其脖子上逼其就范自然是来不得,但他有他的打太极的说法,有备而来的人自然也有对应的招数来拆解!

    苏择东的面容并不会诚王的推诿有过多的变化,他知道,就在这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朝廷之内,许多大臣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则若自己第一天上朝就吃了瘪,这无疑是在为他人长志气为灭自己的威风。

    只待诚王出完了招,在场的众位大臣们的面容都显出了喜悦之色,他们像是早就串谋好了似的选择了沉默,不急于得罪他,更也不着急向他靠拢,他们就是要看这苏择东新上任的三司使如何应对!

    不出众人所料,能被张士诚看重而亲自提拔上来的财政大臣果然不是怂包蛋的子,一听诚王以兵力不足为理由,苏择东就立即提出:“既然朝廷中的兵力难以调遣,那我等东振府邸的家将们愿意为大王排忧解难!”

    此话一出,全场就哗然了,看好苏择东的人,怪他实在意气用事,在诚王的面前搬出了家将,这实在有拆台的意思!

    而不看好苏择东的甚至还有贬低其意思的人,则是先惊异于此人的耿直,后更是讥讽了几句,说:“嘿,说这家将我们也有,就成百上千的,用不用借给苏大人用用?”

    张士诚也暗自摇头,苏择东想要解决高邮城内匪患的问题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他心里清楚,青竹帮在高邮城少说也有二、三十年,其势力庞大、根基牢固,牵扯到的势力更是错综复杂,要靠几个家将就能解决,实在是过于狂妄了!

    再者,张士诚自己之前都说了,全城现在是戒备状态,没有人力与时间再去解决当地的地痞流氓,且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借助好他们的力量,才能防止人流过多的流窜出去,以及军队的物资筹备等等事宜……

    苏择东当然知道这些,他清楚,就以方才提出的家将还真不能成为打动张士诚的心,让其帮忙收拾青竹帮,则他又接着道:“相信大王十分清楚,微臣的东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卖出那些多的铁器全因有技术傍身,而现在高邮城告急,若有强大的火器相助……”

    苏择东的话没有说全,一来他是想勾起张士诚以及在场众人的兴趣,二来他还不知道张士诚对火器方面的重视程度,如果将火器的威力说得太厉害了,对他们而言就变得玄乎,认为其可信度极低,而又撂下话柄!

    不过苏择东还是多虑了,当他看到张士诚听到“火器”二字的时候,眼睛便是一亮,见他没有再说后,就连忙追问道:“这火器威力,本王也是在战场上有所见识的,但苦于没有响应的人来弄,又听众人大臣说这火器制作成本颇高,而现有技术又不够,则…。”

    苏择东没有让张士诚的“引言”说得太多,他便抓住对方话语的转折点,紧跟着说道:“至于火器的制造时所要面对的技术、资金以及人力与物力的问题,微臣以东振名义担保将其承担下来;并保证在数月之后,定能在迎击脱脱率领的蒙古大军时候派上用场。

    有了苏泽东这几句话,张士诚的心中便有了底气,他不是不想有番作为,而是碍于身边的人力有限!而此时却有人主动担当此事,便立即说道:“好,本王等的就是苏闺台这句话!在这满朝文武之中,就是缺少像尔等这般实用才干之人!却多的是油嘴滑舌,巧言善辩之辈!”

    “这样吧,既然苏闺台还有心治理高邮城的治安,要与本地的地痞流氓等人做斗争,那本王也支持你,派三千名民兵与你的家将一起,为高邮城的百姓造福谋利!”

    张士诚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虽然知道高高在上的诚王说出这段话后,大局便已经是定下了,但心中赌定了项锋会在与众多商人的博弈中胜出的几位亲信,就不太想干了!

    由于家中的五百名壮丁都被苏择东划作了农民而损失最多的吴世成第一个就不干了,走出了众人的队伍,语气严厉地说道:“大王,这事情确定得太快了!据末将所知,以苏大人一人之力绝不可能将足够的火器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制作好,且运用于战争之中。”

    “当然了,除非某人想欺骗大王或苏大人,而从中偷工减料、滥竽充数,甚至是拿几根破木材、烂铜铁来凑数,那就另当别论了!”

    吴世成的话不可谓不刁钻,但他的话语也很是中肯,且就连苏择东心里也没有万分的把握,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内,既保证质量,也能满足供应需求地完成火器的制作。

    但双方的攻势都已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且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诚王就差一步就答应下来,可不能前功尽弃了!

    则苏择东心一横,干脆来个釜底抽薪,面不改色却语气坚毅地说道:“大王!微臣就以三司使的身份以及东振所有的家业、产业做担保!两个月之内必定能完成八个火炮,以及三百只火铳的任务,定然不会辜负大王的信任与各位大臣们的支持!”

    朝廷之下的明白人,都听出了苏择东话中的端倪,他所言的支持可不是要让他们现在就站队,而是在暗示着他们只要不提出反对意见便能在事后得到好处!

    想着自己能得到好处,且苏择东若真的将火器按照上述数量制造出来了,对他们自己的官途及利益岂不是也有利益?

 第七十四章:押宝

    再者说来,苏择东后边的聚义堂虽然没有项锋后边的项家势力大,财力广,而聚义堂隶属的明教而是在整个中原都很有势力,众多有头有脸的起义军打着的都是明教(或作白莲教)的旗号,其在广大的民间还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的。

    所以他们纷纷“押宝”,大多则选择不再为张士德、张士信及其他几位张士诚的亲信说话了,也有少部分之前就与苏择东交好的大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了对苏择东的支持,这便使得反对派的声音在变得如沙粒般渺小。

    既然大局已定,且又得到了众人的呼应,张士诚便顺水推舟地将苏择东立案给确定了下来,将火器制作的相关事宜全权交由苏择东及其东振公司来完成,而自己则下令,从各地抽调三千名民兵,配合东振府邸的家丁们,对高邮城的恶势力进行清理。

    至此,高邮城内的一场变革之风悄然吹起……

    苏择东并没有等到张士诚给东振府调遣的三千人就位便开始了行动。

    他先让自己之前在西街购买的十三个宅院的门市全部开张,所卖的物品则全部都是与项锋在西街开设的店铺对应,即五家衣服店,三家小酒馆以及五家铁匠铺。

    而值得一提的是,开在西街的五家铁匠铺除了贩卖日常的铁器农具、刀具外,还卖起了少量的火器,以及钢刀!

    苏择东考虑的是,东街的铁匠铺这几个月生意的火爆已经让高邮城的铁器生意趋于饱和了,东街的三十多个铁匠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一个月之前,都大多利用聚义堂的商队,销往江浙行省各地方,而现在在西街开铁匠铺,只是为了图个新鲜,招揽下固定的客户罢了。

    其真正的营销目的还是要转向火器以及钢化物的买卖工作之中。

    至于有所规模的酒楼以及说好的收购,苏择东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而不是应百姓们的刚需,可以先暂且放下,从而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投入到火器的研发与生产当中去。

    再者,铜币和银两的制作虽然大部分不是由东振公司负责,但仍是需要派些人手前去监督与协助工匠们完成的,同时,苏择东还打算扩展商队及改变商队的路程,从而在江浙行省内,尽量完成粮食 的采购与搬运工作。

    而改变商队的路程,这就意味着要切断南北之间的商业贸易,苏择东将这个议案在全体会议中跟众人交谈的时候,就遭到了空前的一致反对!

    刘振明和宋此文作为东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他们便代表众人的立场与意见,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切断了南北运输的商路,再度恢复或开辟就难了,要知道对这条线路有企图可不止聚义堂这一家,项锋的项家以及富甲一方的沈家,都是对这条路虎视眈眈!

    其二,若是在这个时候切断了南北的通商道路,那前往大都的徐老爷子以及吴镇南、吕常信等人的回程及跑路等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的艰难;

    再者,切断了南北贸易的线路,未必不会引起远在大都的明教众堂主的疑心,就算教主及教主的女儿信任,但那些长老们,那些仍与聚义堂敌对的堂口堂主们,他们可不会对此轻易地善罢甘休,因此而撂下了话柄,那可就令作教主的危难了。

    这一次是苏择东考虑欠妥了,他一心想着倾尽聚义堂的全力,做好高邮城这边的工作,且想要与宗教势力撇开关系,就算因此与覃晓晴决裂,他也要这样做,因为他可不想宗教的势力过于庞大,庞大到在封建社会能干涉到皇权。

    教权相对于皇权来说,对人心的蛊惑更为可怕,因其根基便在于人民,而只要教主有私心,那这块中华的土地上,定是大片大片的尸横遍野,这样的惨剧已经在五胡乱华的时候就上演过一次了,苏择东可不希望,因为自己想要改变这段历史而让宗教势力在此崛起!

    则商队改道是可以改道,但不是全部改,则仍需要兼顾众多集团的利益,且普通的驿站马夫也是靠此吃饭的,少了东振公司这大部头,他们在荒郊野岭的,估摸着大半年也没有几个商队经过,而当官的或者当劫匪的又是刻薄到还要让他们这些做小本买卖的吐钱出来!

    在西街抢占项锋的生意,集中力量发展高邮城,是东振公司转型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要等到张士诚所为其安排的三千名民兵到位了,才能接着走第二步。

    至于八个火炮以及三百枚火器的研发与制造工作已经全权交由刘振明与苏两三,去负责。

    ……

    受到了张士诚的重视后,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就出奇地快了。

    就在议案通过的第五天,当东振公司在西街的店铺都基本开张的时候,三千的民兵便达到了两千名,且数量大,质量也不差,这必定是官员们上下串通一气、“齐心协力”的成果。

    而苏择东也不亏待他们,他主动为这些民兵们涨工资,且为其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金额,同时完善了奖励制度;

    苏择东这样做的一方面是要树立东振公司福利好、人性化管理的标志,以取得民生,第二个方面则是让他们在为东振公司做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两千人一到位,东振公司转型的第二步便悄然开始了!

    首先,苏择东先让蒋氏兄弟带领五百民兵负责高邮城东街和西街的巡逻任务;随后,安排苏五两和苏六两、蒋氏兄弟,应张士诚的要求,在城门口设好路障,排查每日进出城的人,且严格限制每日的出城人数,对进城的人进行排查,以防止有奸细出没。

    而在排查之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过多,很多不法商人运输质量过低或者违禁的囤积物进到城内的时候,会先贿赂看城门的将士们,则苏择东便安排苏氏二人带着两百人镇守高邮城的东、北两个方向的大门,安排蒋氏兄弟负责西、南两个方向的大门看守。

    蒋氏兄弟和苏氏兄弟对利益的追求比较少,而十分看重“忠贞”二字,则对苏择东尽心尽力地卖力工作的同时,其工作的能力及态度也得到了苏择东的认可,所以安排他们四人各带一百名民兵,前去镇守,苏择东还是很放心得下的。

    在高邮城内部署好后,苏择东又安排宋此文、赵佑钱二人带领三百名民兵前往城北的几个东振公司名下的村落中,继续做好基层工作。

    宋此文和赵佑钱二人得到这项任务后,相互之间也有交流,他们认为,要目前的乡村情况还是挺严峻的:

    一是村民们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受到地痞流氓的压迫,对其威逼利诱与残酷打压的各种剥削手段敢怒而不敢言,则多现在的东振公司,除了少数人认可外,多数处于观望的态度;

    二是外来务农人口的生活问题,由于当地的农民受到固有的思想束缚,认为他们在这块地里边土生土长,而这些荒地自然都属于他们的,但他们又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完成这些土地的开荒工作,却又对外来务农的人天然的排斥,大多将其当做农奴来对待。

    这就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外来人口犯罪、农村环境变差等一系列的连锁问题;

    三是当地村民们的素质教育问题;在未接触苏择东这个领导之前,宋此文和赵佑钱都不会关注到这点问题,则认为农民就是要守本分,耕种好那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至于思想建设以及文化素质培养等问题大可都为农业方面的建设让路!

    但是跟苏择东接触的这几个月来看,这样的观念是十分落后和错误的,要是没有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建设,农业方面的建设永远都是落后的,其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是受到自然、人乱等方面的很大影响。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宋此文还在会议结束之后,特意找到苏择东,说道:“苏堂主,你看看是否能多安排一些上过学堂的,或看过几年四书五经的民兵过来呢?我跟赵兄弟都有注意到,乡村的建设问题不光是农业生产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内在的人啊!”

    苏择东很高兴,宋此文能这样认识是绝对正确的!

    而且就连苏择东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农村与农业的建设问题,要先从民心与民智开始,而仅仅在自己身边忙活了几个月的宋此文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二人再进一步商议后,便决定不怕麻烦地对先到来的两千名民工进行筛选,按照宋此文的说的要求,针对农村中出现的这几大问题,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进行工作。

    挑选人选一事,林林总总进行了三天,而三天过后,剩余的一千人也都到位了,则苏择东、宋此文等管理层的十多号人,又没日没夜地对这些民兵进行挑选。

    而就在他们挑选的时日里,被俘获了五百名吴府的家丁全都刑满释放了,其中还有六十多号人相互间童工商量后,决定一起入伙东振公司。

    苏择东当然是热烈欢迎,且与民兵们一样,让其进行笔试和面试的考核。

    而这六十多号原来是吴府家丁的人,文化素质也不差,形象也算是端正,则全部通过了审核,成功地进入了宋此文的下乡队伍之中。

 第七十五章:清算青竹帮

    这场声势浩大的临时挑选工作一共进行了七天才结束,从三千零六十名参选的人当中,共选出了三百多名符合要求的人,他们将会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被派往城北的牛家村、赵家村、胡家村等五个东振公司管辖的五个村落之中,进行农业生产及村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

    在为村子的人挑选元末的“知识分子”期间,刘振明也没有闲着,他也在自己的二十多名学徒之中,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就他们的基本算数以及高铝炼铁、古代的灌钢法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考核,其结果差强人意。

    但就基本的算术问题,这些铁匠铺的孩子们还是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则具体体现在思维没有转变过来,仍以为简单的运算便可,而对勾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基本的算计技巧有着天然的排斥。

    他们可不像苏两三那么奇葩,后者可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科研,三个月来不光基本函数,就连高等数学都学得溜溜的,且能运用到实际当中,每日每刻都想着计算而不会算计,真的是一名难得的学术型人才!

    得到这份结果,刘振明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教的实用知识没有白费,这些孩子们日后就定然不愁吃穿,甚至还会在商业上有一番作为;但他们的创新意识太差,其数学根基就没有打好,就算是有创新,但也不会是跨时代的,仍会受限于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上。

    而苏两三掌握了高等数学后,其内心的追求境界就不一样了,就算他这一代人,甚至是下一代人都没有办法摆脱历史的局限性而创造出有着跨时代意义的物件,但只要他脑中的学识能得到传承,他的孩子们也都有着创新的意识,那创造便就成了时间的问题。

    从张士信的手中取得了经济权利的苏择东并没有因此对税收有一丁点的发言权,他的权利所得只是各方协调结果,所以,想要依靠重税、罚款、清查等后世的人才发明出来的以权谋私的闹事方法,苏择东明显都用不上。

    但苏择东现在手上有人了,三千名民兵,守城的四百人,维护治安的五百人,下乡的三百多人,冲顶了一千名民兵是用来做实事;

    而还有两千名民兵,估计是张士诚特地安排给苏择东,打压打压项锋,以及他背后的势力,毕竟在张士信时代,项锋就算不是最能赚钱且最会玩权的,便可以在高邮城的商界只手遮天!

    苏择东是个后世人,而且实际上又比项锋年长许多,才不会幼稚到,用一千名民兵每天都堵在项府的门口,搞示威,也不会像是城市管理大队那样,暴力行事,对项锋集团的店铺强拆,或对其产品强买强卖,这样的手段太稚嫩,影响也不好,容易将对手逼急了。

    聪明的生意人,除了注重产品的质量外,也会格外地关注产品的营销方式以及信誉,所以苏择东经过与苏两三的一番讨论之后,便决定对产品进行有计划地减价!

    在确保成本能够维持自身的经营的情况下,只要是跟项锋集团下的产品质量相同的,统统按照对方的价格少去三成;凡是高于或等于其产品质量的,统统减到对方价格的八成,则少两成的纯利润!

    铁匠铺和成品的衣服店里做起了后世意义上的打折促销的营销策略,而那几家新开的小酒馆,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