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卫出帐后,刘光世也无心再和几个艺妓纠缠,挥挥手让她们退下,大脑里不停的思索着。

  对于这次奇袭燕京,不是自家老爹逼迫,自已并不想来,军功算个鸟,不要军功,只要把太尉巴结好了,银子和官职一样可以到手。

  用钢刀去赚军功远不如用嘴巴来得轻松,这是刘光世的人生信条。

  但在太尉和老爹的压力下,刘光世还是来了,不过早就打定主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环庆军很听自己的命令,不就是自己能带着他们发财吗?要是部队拼光了,自己哪里还有如此快乐的生活。

  正想着,又听亲卫进帐报告。

  “将军,火把越来越多,这才三烛香的时间,几乎增加了一倍。”

  刘光世心中大感不妙,“将斥侯全派出去,打探具体情况,通告全军,做好撤退准备…”

  黑夜中萧斡里剌看着前方乱哄哄的营帐,不由转头对身边几个部将笑道。

  “这就是西军?号称大宋长城的西军?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一位部将见大人心中高兴,连忙接上一句。

  “古有诸葛孔明空城计吓退司马十万大军,今有萧将军火把计惊走数万西军,将军之功堪比武侯啊!”

  用马鞭轻轻对着那人抽了一记,萧斡里剌笑骂道:“好好回去读点书,这空城计和诸葛有关系吗?”

  看着四周竖立的火把,萧斡里剌笑声中带着无比的愉悦。

  “再点起几个,也不要太多,前面阻击住对方斥侯,我想我这五百人马就能将他们吓得屁滚尿流了。”

  “哈哈哈哈。”笑声中,火把上的火光更加明亮起来。

  刘光世撤了,和诜的传令兵并没有把正确的情报传到刘光世手中,历史没有如果,如果这两万精兵能进入燕京,如果刘光世有杨可世那般勇悍,如果攻破了王城,如果……

  没有人能算到万无一失,耶律大石也不能,辽国高层完全没料到耶律延禧的昏庸对几大民族的伤害。

  耶律大石派出去几只小股部队,组织辽人进行抵抗,原以为能消耗掉宋军精锐一些实力,让后面的攻城战不至于把那些王公大臣们吓着。

  几名辽国的小将,怀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带着辽人在御街上进行着惨烈的抵抗,没有人后退,更没人投降,但在宋军的浪潮之下,那份忠诚显得并不是太有力量。

  杨可世与姚平仲一马当先杀在最前面,两人浑身鲜血大呼酣战,辽人稍微有点象样的抵抗,被这两员猛将一阵冲锋,瞬间土崩瓦解,那几名英勇的小将都死在这两猛人手中。

  看到御街上契丹和奚族的抵抗很快就被宋军清扫干净,越来越多的汉人踊跃参加到宋军队伍之中,宣和门上一众王公大臣脸色都呈灰败之色。

  耶律大石右手将方天画戟也是越握越紧。

  人心真是难测,本以为宋军没有攻城器械,对宣和门构不成严重威胁,因此约定的反攻时间是未时,而现在才到已时,宋军已经扫清了所有障碍开始准备攻城。

  契丹族和奚族人的鲜血将整条御街流得通红,晋王和自已千算万算,还是没料到出现这样危急的情况。

  三个时辰,王城必需要抵挡住三个时辰,才能等到萧刺阿不的部队到达,这时耶律大石心中微微有些后悔,要是晋王统率的烈阳铁骑在这里就不会有这些担心。

  可惜自己和晋王胃口很大,不光想全歼这支偷袭燕京的宋军,还想将后援的宋军也一网打尽,所以晋王专门去了宋军后队希望能一口气插向南岸。

  耶律大石将心中的负面情绪统统赶出脑海,脸上的笑容愈加平和,萧观音及城楼诸人看在眼中觉得林牙更加高深莫测。

  和耶律伊都商量了一下,还是由后者在王城开始组织内侍、禁军及一切的男丁,派发武器以防出现最为险恶的情况。

  各种攻城的工具被燕京的汉人源源不断地送入军队之中,并且开始打造起来,室韦人、渤海人眼见辽国大势已去,也有不少陆续开始加入攻城部队,宋兵经过御街血战后,队伍显得更加壮大。

  “姚平仲,组织攻城!”

  宋军冲破辽人的拼死抵抗,终于杀到宣和门口,看着城楼上一身银铠的女人,杨可世轻蔑吐着口水,大声下达了攻城命令。

  双方弓手开始进行压制性对射,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萧观音站在城楼上,果然激起了王城禁军们的士气,宋军象怒涛一般拍到城下,然后溅起一片血花,再也不能快意前进。

  这一刻萧观音的声音在宣和门城楼上响了起来。

  “勇士们,我就在这里,无论对面宋兵的箭雨有多么猖狂,我就在这里,与你们一起,守着宣和门,守着我们大辽的荣耀!”

  落日神箭带着死神的召唤向萧观音飞掠过来,萧观音太过显眼,高一箭自然不会放过狙杀机会。

  “铮。”一把利剑间不容发砍上箭头,火星四溅,箭头上的杀气被利剑斫飞,无奈地坠落城下。

  “勇士们,看见没有,我们辽国有林牙式的英雄,有晋王那般的骄子,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我们!”

  萧观音虽然是第一次经历血与火的战仗,开始吓的芳心乱颤,但御街上那份悲壮和惨烈慢慢让她完全投入了进来。


第三十一章 滔滔热血汉衣冠


  自己虽然就快成为皇后,但也是大辽勇士中的一员,自己这如花的容颜,高贵的身份,就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就是决战时胜利的信心!

  “勇士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刀剑,释放出你们的热血,让我们万众一心,谱写燕京最辉煌的诗篇!”

  在怒涛般的吼声中,萧观音拉开一张拓弓,对着城下宋兵射出一箭。

  没有人会去细看她能不能射中宋兵,城楼上所有的辽人都举起了武器,向他们未来的皇后表示出永不离弃的决心。

  皇后的斗志,将王城所有人皮袍下的忐忑都扫得无影无踪,升起来民族的尊严和军人的骄傲。

  耶律大石赞赏地看着这个千变的女人,心中定了下来,士气如此可用,何惧城下大宋第一军。

  杨可世也认出了耶律大石,心中微微一沉,但沸腾的战场瞬间就让这份情绪消失不见。既然耶律大石在这里督战,那就和他一决雌雄。

  燕京王城的护城河相当宽深,冬季水干,朔风冷凛,护城河上结了一层厚冰,使得攻城难度减少了很多,但是冰面距离河岸还有六、七尺落差,冰滑岸高要徒涉过去并不容易。

  宋军对骑战不擅长,对突袭不擅长,但对攻城守城却是强项,虽然突袭军团并未带攻城器械,但这并不能难倒他们。

  大量汉人携来无数干草、木板、牛皮、长梯。姚平仲组织人马开始将干草填进河床,上面在覆上木板,不少宋兵跳入护城河,头顶着木板向城墙冲去。

  城楼上的耶律大石看到宋军开始攻城,以目示意,身边将佐将手中小红旗一挥,遮天蔽日的箭矢顿时飞射下来。还有发石机飞掷下来磨盘大小的石块。

  城下涉河的宋军用木板挡住一般的箭矢,弓力强劲的箭矢就会射透木板造成伤害,随着飞石落下,宋军中不时爆出大片的血花。

  宋军对弓箭的防御比较有效,但抛石机的石头经常能将护城河的冰面砸裂,不少士兵来不及躲避,就连人带甲沉入河底。

  攻守双方对这些情形都是见惯不惊,姚平仲得杨可世严令,看着成功就在咫尺,虽然强攻暂时受阻却不气馁,双目泛红奋身跳下护城河,带着姚家死士冲在最前面。

  英勇的宋军冒着箭石很快渡过护城河,直扑向城墙根下,搭上云梯后口中含刀,手上举盾迅速上爬。

  如果真是突袭,在外城已经被宋兵控制的情况下,攻势这般猛烈很容易拿下王城。

  和诜控制住所有城门后松了一口气,将巡防之责交给甄五臣及怨军部队,带着一千士兵赶来接应杨可世。

  这场燕京突袭战,先锋军已经做得足够好,燕京的汉民也做得足够好,好的让耶律大石都不得不在宣和楼上与宋兵接战,萧观音已经在一群王公大臣簇拥下离开了城楼。

  没有人估计到汉民族迸发出来的强大能量,要是刘光世能够再添两万生力军……

  接替和诜守城门的怨军部队,暴露出来致命的弱点—忠诚度不够,归属感不强。

  和诜一离开,甄五臣并不能很好约束住成份复杂的怨军,于是不少士兵闯进居民房里,不分民族、不管老幼开始洗劫起来。

  这让燕京城的汉民对大宋军队开始失望起来,而另几个民族的抵抗意志也更加坚决。

  前面是众志成城的攻城部队,后方却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军队,这让燕京城中观望的民众无所适从,本来良好的拥军形势也被破坏殆尽。

  突袭兵团没有政工人才的弊端完全展示出来,而为首将领眼中只有宣和城楼,无瑕去顾及其它。

  没有洞屋、鹅车等重型攻城武器。连发石机、床子弩也没有,但宋军在杨、姚两人的带领下依然勇猛,用血肉之躯趟出十数条攻城之路。

  人类智慧是无穷的,见攻城不利,汉人们找来几根粗硕无比的大木桩,临时搭起木架,把木桩悬挂起来,猛烈地冲撞城门。

  还有不少汉人自发进入攻城部队之中,他们将牛皮铺在临时加固后的木车上,顶着箭雨,将车推到城墙下,用铁锤和大凿子凿着城砖,只要凿开几块,就能开始抽砖。

  人多力量大,如果最后能在城墙下面凿出一个大洞,城外人马就能直接杀进城去,破城就会相当容易。

  但是在晋王与耶律大石的细心谋划下,宣和门上的防御准备的相当充分,辽国和大宋交战多年,宋军的守城招术辽人也学会七八分。

  城上的辽军除了用矢石灰瓶外,还用铁钩、拒木等工具专门对付云梯上的宋军。火油、脂膏、松柴、干草等容易燃烧的物件,点着之后掷下城去火燃宋军。

  特别是城楼上几口大锅中,不停地沸腾着热油,一锅浇下去,就会浮起浓烈的肉香,再射下几支火箭,那熊熊大火很容易就将城下宋兵连云梯一起烧尽。

  一方是奋不顾身地猛攻,一方是舍生忘死拒守,王城攻防战进行得惨烈异常。

  姚平仲在姚家死士前赴后继的掩护之下,终于登上了城楼,抢过一柄长枪,扫出了一小片空地,顿时又翻上来十多名宋军。

  城门下发出阵阵的欢呼声,杨可世与和诜也激动地看着城头,指挥宋兵从这一方迅速而上,只要能守住城头阵地,随之上城的宋兵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这场激烈的王城攻守战,进行到了最高潮,交战双方目光都看向这块决定彼此胜负的地方。

  “将士们,顶住!杨统制很快就能上来。”姚平仲长发飘飞,整个人如同刚从血水中捞出来一般,势若疯虎维持着这小块空间。

  手中大枪又将扑上来的几把武器扫开,姚平仲疲惫的脸上浮现出胜利式微笑,九死一生之后,这场奇功属于自己。

  突然前方一杆方天画戟将空气凝集成了一道气芒,呼啸而来。

  姚平仲瞳孔紧缩,刚升起的那点喜悦被画戟那狰狞的尖刃刺得无影无踪。

  “当。”

  枪戟相交,姚平仲虎口发麻,两臂酸软,久战之下受此重击,差点跪倒在地上。

  “种彦崇。”

  姚平仲情不自禁道出这个心中惧怕的名字,敌将的力量和武力让他想起了种家大郎。


第三十二章 进退失据


  象是一团乌云飘过大地,玄甲狼骑在道路上疾驰,翻飞的马蹄使得无数小草发出无声抗议。

  彦崇一马当先冲在最前,虽然速度已经够快,但如不是压制着胯下黑风,也许早就将身后的士兵们抛得见不着人影了。

  保州,彦崇的目标是保州。

  因为心急,所以彦崇抛下大部队,带着五百玄甲狼骑作为先锋狂飚突进。

  “大郎,有消息了。”一旁武松快马追了上来。

  “杨可世带队突袭燕京。”听到这个消息,彦崇就知道自己和秦桧打开了一扇未知的门,以后的事件再也不是自己熟悉的模式。

  这样也好,自己喜欢未知的挑战。

  燕京应该是没能打下来,现在所有情况只能自己进行判断,还好自己熟悉敌我双方的名将,这也算开着外挂呢。

  如果大宋胜利了万事皆休,大不了自己悄然回真定府,如果前线失败,经过无数次沙盘推演,辽军一定是先攻雄州、保州。

  雄州彦崇没兴趣去管,童阉和刘延庆之流的死活本就不放在心上,但保州要是失守,辽军就会从保州方向直趋真定府。

  彦崇没有和大石林牙打过交道,但从心中将他抬得很高,要是沿保州、真定、刑台、汤阴来一次闪电战,杀到东京也不是不可能。

  抢占保州,扼住辽兵南下最快捷的路线,将辽兵逼到雄州一线,是彦崇心中的计划。

  很期待童公公拿出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大石林牙来一次男人式的对决。

  可惜少了两个蛋的太尉,根本就不算男人。

  兵贵神速,女真人每每能以多胜少,所倚仗的无非就是速度,在这个通讯不方便的时代,速度才是决胜千里最重要的环节。

  西楚霸王经常用速度以少胜多,杀得刘邦抛家弃子,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也是以奇袭名传千古。

  “大郎,已过了望都,前线没有战事消息传来,看样子我们能够赶到保州。”

  武松声音显得轻快,毫无一丝疲惫感,这条好汉真是天生的顶级斥侯。

  “如此最好,就算咱们这位公公真能打赢辽国,我也不惧。”彦崇最近跟武松学习金台大侠的拳法,只觉武力又提高了不少。

  武松并不算是周侗的弟子,只是两人在东京偶遇时,周侗见其根骨奇佳,于是花了些时间来点拨武松,但为什么不收他作弟子,武松自己也不清楚。

  也许是觉得在拳法上武松天姿过人,周大侠觉得自己达不到师傅的境界吧。

  路上行人见着这一队玄甲骑士,初时吓得躲开老远,后来又看到这队骑士不进村庄、不进州县,只吃干饼和清水,一路向北而去。又觉得稀奇,开始纷纷打听这是什么部队。

  泾原路第九军名声,慢慢沿路传扬开来。

  ……

  刘光世觉得自己肯定是上当了,从宛平向后退到房山,那些火把虽然如影随形跟在身后,却并不逼进,到象是在为自己送行一般。

  退到胡梁河时,刘光世基本上放下心来,叫部队停下来进行整顿。这退兵一路上各军各将都是乱嚷嚷、乱哄哄,连阵形都已经散乱不堪。

  后面就是涿州,怨军郭药师等人的地盘,刘光世觉得没有脸皮去见这个怨军实际的统领,别人冒着危险放开道路,自己一箭不放就要退回白沟河以南,饶是刘衙内脸皮再厚,也觉得难以启齿。

  “探!彻底探明火把情况。”在帐内喝酒的刘光世叫来斥侯队长大声吩咐。

  就算要退,回去也得给宣抚司一个交待才行。

  这次斥侯回来的很快,刘光世歌舞还没欣赏完,情报已经摸清楚了。

  大多数火把都是插在地上的,只有几个人在不停地点火,看到斥侯到来,发一声喊,全部作鸟兽散。

  刘光世把牙齿咬得吱吱作响,歌舞再也听不进去,自己整整两万大军,就被几百支火把给吓退,传扬回去自己还怎么在西军中立足。

  “让兄弟们好好休息,明晨再作计较。”刘光世也是聪明人,对方用疑兵之许诳退自己,那敌人的兵马会去哪里?

  “杨可世危矣!”刘光世终于不再顾忌脸皮、名声什么的,下定决心先退为妙。

  不然在前军失败的情况下,就该自己顶上第一线了,这可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反正前军败了自己却毫发无损,也算是不虚此行。

  金龙甲、烈阳冠,游龙枪,黑夜里的晋王骑在一匹唤作踏尘的汗血宝马上,在远处静静看着刘光世的军营。

  “晋王,郭药师已经同意,等这里火起,他会挥军掩杀。”

  听到部将的报告,晋王那双丹凤眼中燃起了太阳般的光芒。

  “算他识时务,给他说这次事件我就不追究了,只要甄五臣的人头即可,杀败宋军后让他跟我南征,以后就不叫怨军了,叫常胜军,孤许他多招人马。”

  部将听完晋王之言提醒到,“郭药师蛇鼠两端,为人奸滑,要是让他招兵买马恐成后患。”

  丹凤眼中的光芒愈加强烈,“世人都想做黄雀,却不知大多数就是那只蝉而已,不必担心,孤与林牙早有计较。”

  见对面营帐的灯火基本熄灭,晋王嘴角浮上一丝冷笑,“寅时出击,叫士兵们好好放松一会,以后休息的时间可就少了。”

  ……

  姚平仲觉得自己肯定要死在宣和门城楼之上,任凭自己使出十分本事,但对面那杆方天画戟就如猛虎的大嘴,冷酷盯着自己,随时会扑上来锁住自己咽喉。

  久战之下,姚平仲力气几乎用尽,而耶律大石却是以逸待劳,画戟荡出的森芒将姚平仲死死困住,只等一个破绽就能将面前这位西军大将击杀于此。

  “哈。”

  耶律大石见登城的宋兵已经全部被杀光,只有这一名战将还在苦苦支撑,大喝一声,身形跃起,如猛虎下山一般将方天画戟迎头下斩。

  “当。”

  姚平仲也知道这是生死之间,咬牙全力一挡,只觉一股大力传到全身,双膝再也坚持不住跪倒在地。

  这熟悉的一幕让姚平仲感觉回到了和种彦崇较场比武的瞬间,面前这员辽将让自己有了力不能敌的恐惧。


上架感言


  小时侯就喜欢看书,那时都是连环画,三国、说唐、兴唐、杨家将、说岳、薛刚反唐。

  那时侯还流行评书,百年风云、三侠五义、燕王扫北、五凤朝阳刀。

  买不起书,更买不起收音机,都是在有钱同学那里蹭着听蹭着看。

  那时看书是一种快乐。

  长大后家里全是书,还记得跑业务时,包里也准备一本书,到客户那里要债时,坐在办公室里一看就是一天。

  那时看书是一种习惯。

  网上刚有txt文件时,就开始看电子书了,那时还没什么安卓系统,都是在电脑上看,边挂网游边看书。

  那时看书是一种好奇。

  看书,我应该算第一批读者。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诛仙、佣兵天下、飘渺之旅、星辰变。

  那时看书是一种时尚。

  然后中间断了两年时间,提不起看书的兴趣了,特别是手游的兴起,手机都用来打游戏,然后喜欢去研究史书。

  直到今年,一次偶然的聊天,女儿嘟着嘴说天天要求她好好学习,爸爸天天不是去赌博就是打游戏。

  然后突然就明白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于是和女儿约法三章,我开始写小说,她认真学习。

  第一天提笔写的东西,我和女儿都留存下来,实在不堪入目。

  书上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我五岁开始看小说至今,下笔成渣。

  这才明白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双手紧张地在键盘上敲击,女儿朗朗读书声回荡在耳边,中间还杂着电视中泡沫纷飞的美女靓仔。

  2017,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五个月,现在双手敲在键盘上的,就如有一把钥匙,慢慢打开我尘封几十年的书库。

  我从写作中找到了一份久违的激情,在写作中将自己在俗世中的那份焦燥慢慢抚平。

  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对网文有了基本认识,在此也要感觉许多大神的指点,这里就不一一指名道姓了,没有你们的指点,也许我还按照几十年前的写法,写着无人看懂的天书。

  因为年纪原因,也许这本书受众不会很多,但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不是每一本童话都是由少年写出来的,不是每一个神话故事都是年轻人才能想的出来,我会努力慢慢找到年纪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就如桥牌一般,我相信努力之后,终会架起那座与读者共鸣的桥梁。

  这本书,其实就是自己浓缩的童年,评书、演义、历史的综合体。

  这本书,其实也是一块磨刀石,十年磨一剑,霜刃终会锃亮锋利。

  这本书,其实也是一个日记本,记录着女儿成长的点滴,当女儿明年考试结束那天,大概就是完本之时。

  这本书,其实也是一份爱心,我会用自己的方式,拥抱支持、关心我的所有朋友。

  很想以后女儿长大嫁人后,回到娘家,点开电脑,点开这本书,开心的说道:“爸爸,你的成就,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三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

  方天画戟死死压住姚平仲,耶律大石朗声问道:“种彦崇可有来此?”

  看来敌将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对手,眼中只有种家大郎,姚平仲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