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此次西征一事……。”赵光义欲言又止。

    “赵侯爷他只是隐退,又不是就此离开大宋,有问题您照样可以问他嘛,反正他已经病了,难不成还能让他领军出征不成?”赵灵儿继续道。

    赵光义突然顿悟,哈哈一笑道:“对呀,反正他也不能领军出征了,让他想个办法又有何妨,到时若他想的办法能够解决西征一事,朕再赏他一些东西就是,若他的办法不顶用,好歹朕也已经尽力,就算大宋真的因为此次西征一事,朕也可以……。”

    赵光义没有接着往下说了,赵灵儿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若此次西征一事没有圆满解决,赵光义必然会将责任推到赵谷身上。

    “皇上英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二百三十五章 隐退(2)

    赵谷的奏疏送上去的第二天,赵光义便做了回复,同意了赵谷的隐退请求。

    同时,赵光义下令,赐给了赵谷良田百亩,金银十车,布匹千匹,让他安心养病。

    这些东西是由赵灵儿亲自送来的,赵谷此时已然可以起身了,但面色依旧苍白,坐着马车到了闲云山庄门口,赵谷将赵灵儿迎了进去。

    宣读完旨意,赵灵儿让人把赏赐的东西给了赵谷,却并未有离开的意思,说是想要尝尝闲云山庄特色的热干面。

    赵谷让人去给他做了,心中却开始琢磨,赵灵儿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他此来必是有事相求。

    果然,吃过热干面后,赵灵儿似是闲谈一般,邀赵谷去湖面一游。

    赵谷心中直皱眉,劳资的退隐奏疏都已经批下来了,这朝堂大事关劳资何干?

    赵谷可不认为赵灵儿找自己是要谈些朝堂以外的事,八成他是想问西征一事。

    果然,赵灵儿在小船划到湖中心时,终于结束了闲扯,开始问起了心中的话。

    “赵侯爷,不知对于西夏局势,您可听说过?现下大宋进退不得,杂家看见皇上每日夜不能寐,着实担忧啊,就想着能不能寻个办法,替皇上解开这心中的烦结,还请侯爷教我啊!”

    赵谷既已决心隐退,自然不会给他出什么注意,闻言摇了摇头:“我现在脑袋里浑浑噩噩的,哪里有什么好主意呀。”

    赵灵儿闻言,一改笑眯眯的常态,突然阴测测的一笑:“侯爷,不知你可想和柴郡主厮守终身?”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谷面色一变,问道。

    “什么意思?赵侯爷,咱们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皇上此次命我前来,就是想让侯爷您拿出一个办法,解决西夏一事,若是您解决不了,那自然没人怪罪你,可皇上说了,只要你能解决了西夏一事,并且不会对外说办法是你想出来的,他就再也不会过问你和柴郡主的事情,任凭你们自己选择。”

    赵灵儿说完这番话,微微打量了赵谷一眼,随后似是没兴趣继续说下去了,挥手让侍从把船划到了岸边。

    他一步踏上了岸,回头对赵谷道:“侯爷,杂家言尽于此,你到底帮不帮皇上这个忙,就看你自己的意思了,告辞。”

    说完,赵灵儿大步流星的离开了,赵谷看着他的背影,幽幽一叹:“这很赵光义。”

    当天夜里,赵谷书房里的灯亮了一夜。

    第二日,闲云山庄内驶出了一辆黑色马车,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开封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马车一路走走停停,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目标,但却不断在向着皇宫靠近。

    直到马车走到了距离皇宫最远的一个小门口,马车内伸出了一双手,递给了守门禁军一个锦囊。

    随后,马车内的人低声说了些什么,禁军士兵立刻谨慎的接过了锦囊,随后小跑着进了皇宫。

    少顷,锦囊到了赵光义手中,他看过之后,哈哈一笑:“好好好,西夏危局可解了。”

    这天过后,又过了三天,闲云山庄西边渡口处,驶来一艘大船,赵谷带着苏小成、柳俏俏、上官思思、柴郡主以及范夫人和范仲淹、二狗子等人,上了大船,大船随后一路往东,汇入了茫茫汴河,没有作丝毫停留。

    目送着大船离去,送行的李淡然和郝空白夫妻两人对视一眼,齐齐低叹了声。

    “皇上对不起赵大哥多矣!”李淡然感叹道。

    郝空白点了点头:“罢了罢了,解决西夏的办法已经送进了宫中,只要皇上不要再打扰赵大哥就好,他虽然从回归大宋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却做了别人几十年都做不了的事,位封开国郡候,也算是荣耀至极了,现在他决意真正归隐,咱们该替他高兴才是。”

    “现在也只能这样想了。”

    ——————————

    时间匆匆如同流水这句话其实非常有内涵,不同的河流流速是不同的,正如不同的人的时间过得也是有快有慢。

    对于历史而言,一年时间算不了什么,在史书上,如果某一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的话,几乎没有人会记得那一年。

    大宋朝的淳化二年注定了是要被载入史册的,因为这一年燕云十六州全境收复,也因为大宋再次发动了西征,试图拿下西夏国。

    然而,因为弭德超的急功近利,大宋西征的十五万大军阵亡了十万,另外五万也面临着随时都会阵亡的境地。

    民间传言,弭德超其实并无帅才,甚至并无将才,他之所以会受到重用,只是因为朝廷中武将阵营中,十有八九都是太祖赵匡胤的班底,当今皇上继位后,自然要组织自己的班底,可放眼朝堂之上,他几乎没有可以挑选的人才,于是矮子里头拔高个,挑中了弭德超。

    更有人说,当今皇上的能力其实也是平平,之所以继位之后能够定鼎中原,那是太祖在位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另外就是北伐虽然成功了,但那是因为辽地汉民赵谷回归了大宋,实际上赵光义只是在北伐军令上盖了个章而已,北伐成功的事和他并没有太大关系。

    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赵光义竟恍如醍醐盖顶一般,在西夏军报送入皇宫的第四天,他便想到了一个收复西夏的主意,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任命弭德超全力以赴的努力,争取两年之内收复西夏。

    弭德超送上西征军报后,实际上是十分如履薄冰的,因为西征大军的伤亡都是他的责任,他生怕赵光义一怒之下,要了他的脑袋。

    直到赵光义的军令送到他的手中,他这才放下了心,开始全力实施赵光义的计划,意图收复西夏。

    半年时间匆匆过去,时间来到了淳化三年,赵光义的计划倒是实施的十分顺利。

    在西夏境内,弭德超一改平日里攻城略地的作风,竟开始在西夏境内提拔起了一大帮官员,帮助他管理攻占来的土地。

    这些官员都是西夏的本土士子、富商等,换言之,在大宋攻入西夏之前,他们并不是官员。

    这些人一时之间成了官员,自是对大宋生出了好感,无形之中,弭德超攻下的三分之一西夏领土,其中的五分之一竟被他控制了起来。

 第二百三十六章 隐退(3)

    又是一个晃眼,淳化三年的中秋节将近了,弭德超在西夏待了超过一年时间。

    这一年时间里,因为他控制住了一部分西夏的土地,得到了当地部分人的支持,而大宋的后续粮草也陆续到达,弭德超的大军在西夏也算是扎下了根。

    随后他一改往日急功近利的性格,竟开始蚕食起西夏的势力来。

    首先,弭德超将自己的五万大军分成了十路,每一路五千人,并在领地内召集了十万西夏人,汇入了这十路宋军中。

    如此一来,弭德超很快便又重新组建起了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

    待得这些西夏人训练了一两个月后,弭德超开始带着他们回收曾被他攻占的西夏其他地方。

    这段时间里,他倒也不急了,慢慢的带着十路大军攻占着一些相邻的县城和城镇,直到最后攻占州府,竟慢慢的将西夏的三分之一土地纳入了自己的势力之中。

    而西夏国因为之前就被弭德超打残了,边境处更有辽国虎视眈眈,因此集中不了优势兵力,无法阻止弭德超的小动作。

    弭德超的势力可不单单是形式上的,而是真正意思上的拥有,这三分之一西夏的领土不仅被弭德超全部占了,而且因为他提拔了一大帮子‘西夏’奸细,在这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十分支持他的,强烈要求把西夏并入大宋版图。

    在中秋节这天,弭德超的最新军报送到了开封,很快到了赵光义的皇宫。

    赵光义看过军报后,乐得哈哈大笑,似乎已经看到了大宋明日的光辉璀璨。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对付西夏的‘好点子’。

    赵光义当即大笔一挥,晋弭德超为枢密院正使,封夏国公,赐蟒袍玉带,良田千亩,美人百名。

    大臣们有心制止赵光义,毕竟弭德超此人是有前科的,他急功近利的性格虽然自从十万宋军阵亡后就收敛了许多,可谁知道此次大赏赐过后,他会不会死灰复燃。

    但除了吕蒙正和李符等少数人劝解赵光义外,其他人并没有多说什么,一来是不敢触赵光义的霉头,二来也是不敢得罪弭德超。

    对于吕蒙正和李符等人的劝解,赵光义直接选择了无视,坚持要给弭德超加封,吕蒙正等人无奈,也只能默不作声的退下了。

    而当弭德超收到赵光义的进封后,直接高兴的从帅凳上站了起来,仰天长笑了好一会儿。

    “本国公苦熬多年,总算位极人臣了!”

    好不容易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弭德超让人拿来了西夏全境地图,看着剩余的三分之二没有在自己控制下的西夏国土,弭德超的眼睛里闪烁出了亮光。

    那是一种对权利和名声的欲望。

    而在遥远的湖北路江陵府州城之外,某座幽深的山林之内,一座不知名的淡蓝色湖泊之上,飘荡着一艘船舶,隐居了一年的赵谷一家人便闲居在此。

    一年的时间,对于闲居的赵谷而言,仿佛一条奔腾的河流一般,时间匆匆而过,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当然了,赵谷一家人自是乐在其中,十分享受隐退后的生活。

    这个湖泊是一家人大概在七八个月前发现的,湖北路便是后世的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似这样的湖泊在湖北路并不算是罕见,偏偏这个湖泊地处深山之中,人迹罕至,正是隐退闲居的好地方。

    自从赵谷决意隐退,给赵光义送上了解决西夏的锦囊后,他便有心找这么一个世外桃源隐居起来,于是一家人便顺流而下,一路观赏沿途的风景,最后比较了一下各地的美景之后,众人皆决意落户江陵府。

    江陵府也就是荆州的别称,乃是大宋一等一的钟秀之地,山好水好,米好鱼好,正是养人的好地方。

    毕竟赵谷一家子七口人,又都嘴刁的紧,没有一个好景色同时还有好食材的地方,那是行不通的。

    至于为何除了赵谷和苏小成、柳俏俏、上官思思、柴郡主外,还多了两个人,那自然是因为……柳俏俏和上官思思生了小孩了。

    这件事还要从赵谷一行人离开开封说起,柳俏俏和上官思思跟着水路走了两天后,身体便出现了不适,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赵谷等人便立刻去给她们请了大夫。

    谁知道大夫把脉后,立刻断定她们这是有喜了。

    赵谷当时自是乐得够呛,毕竟这可是他生平第一次当爹。

    随后的九个多月里,柳俏俏和上官思思的安全变成了全家最要紧的事,哪怕是苏小成和柴郡主也对她们关怀备至,不论她们走到哪里,二女都会时时跟着,生怕磕着碰着。

    没办法,谁叫赵谷隐退了呢,身边除了二狗子外,没有一个服侍的人,范夫人还要照顾范仲淹,自然不能整日顾着怀孕的二女,苏小成和柴郡主只能亲力亲为了。

    好在二女都是温婉贤淑的人,柳俏俏和上官思思最终各自顺利生下了一个孩子,二人生的都是男孩,出生的日子就差了两天。

    有了两个新人口的加入,家里自是更加热闹,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四个多月了,能笑能叫,欢乐无限。

    隐居的生活自此也变得更有意思了,唯一让赵谷觉得不爽的是,苏小成和柴郡主都被他亲过了,而且也都摸过了,但就是那最后一步始终不得突破,二女死活不肯同意,说是要等到云南王柴俊首肯才行。

    对此,赵谷自是无语的很,柴郡主是柴俊的妹子,苏小成的父亲是他父亲柴荣的手下,自然也算是柴俊的属下,自己未得柴俊的点头,就想要与一下子骗走他身旁的两个大美人,这件事确实不太厚道。

    这件事也就只能放一放了,毕竟赵谷不是精虫上脑的人。

    隐居的这些日子里,赵谷对于朝堂大事丝毫没有关心,反正他已经把收复西夏的蓝图都画好了,如果赵光义和弭德超还是没有做好,那就只能说明他们太笨了。

    在开封经营着闲云山庄和赵谷名下各种产业的李淡然和郝空白倒是时不时把一些朝堂上都额事写信告诉他,赵谷也都看过后就一笑了之了,不说好也不说外,真真正正的置身事外。

 第二百三十七章 隐退(4)

    坐在躺椅上晒太阳,右手拿着一本书,左右端着一杯茶,看看书喝喝茶,人生没有比这更让人惬意的事了。

    临近黄昏,秋日的太阳并不刺眼,加之周遭根深林密,气温倒也凉爽,赵谷坐在竹篱笆院子内晒着太阳,不知不觉又有了想午睡一番的冲动。

    只可惜,他一个时辰前才刚刚午睡完,要不了一会儿天就要黑了,现在真不是睡觉的点。

    这便是隐居的好处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吃就吃,想笑就笑,想睡就睡。

    其实他也不是有这么多瞌睡的人,但谁叫家里有两个小宝宝呢,宝宝哭起来是不分时候的,赵谷这个超级奶爸自然得时刻照料,就连晚上也不例外,因此每天都睡眠不足。

    这不,刚刚有了睡意,两道响亮的哭声便传了出来,赵谷摇头笑了笑,立刻放下书本走进了身后的竹屋。

    柳俏俏和上官思思各自抱着一个孩子,正在解衣服准备喂奶,看来是小孩子饿了。

    见到赵谷进来了,两个儿子立刻看向了他,竟止住了哭,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是很快的,他们就发现父亲的目光并没有落在他们身上,而是落在了他们的‘食物’上,两个小子顿时不乐意了,张开嘴巴大声哭了起来。

    柳俏俏和上官思思莞尔,‘噗嗤’笑出了声,各自喂起了孩子,柳俏俏更是示威似得抖了抖儿子的‘奶瓶’。

    赵谷正欲上前,院外传来脚步声,苏小成和柴郡主随后走了进来,二人各背着一个小竹筐,里头装满了各种野菜野果,这是二女一下午的收获。

    没法子,赵谷只得收回了火热的目光,帮助二女将竹筐卸了下来,送到了厨房。

    却说赵谷为何自己在家晒太阳,而让苏小成和柴郡主去山上采摘食材?

    这个还要从一家人刚搬到深山中说起。

    那一日,一家人选定了隐居之地后,赵谷便带头砍起了竹子,打算用竹子搭建房屋,不想一条绿色的蛇从赵谷身后的竹子上爬了下来,对着赵谷的喉咙就咬了过去,惊得众人冷汗直流。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把弯刀‘刷’的一下从赵谷身后飞来,一下子将绿蛇砍成了两段。

    本以为这把刀是哪位武林高手射来的,谁知赵谷回头一看,却见范夫人和柳俏俏、上官思思都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盯着苏小成。

    当时,赵谷微微一思索,试探着问道:“小成,这是你丢过来的?”

    苏小成脸色微红:“是这样的,自从后周……覆灭后,我和郡主便相依为命了,因为担心有人暗害我们,所以云南王曾暗地里找人教我们武功,所以我们……。”

    “所以你们就都成了高手?”赵谷道。

    “是的。”

    好吧!

    赵谷苦笑不已,原来苏小成和柴郡主竟然还都是高手,亏得自己还时不时仗着比她们高大,动手调戏她们,原来她们一掌就可以让自己重伤了。

    自那之后,一家人每逢想吃野味时,苏小成和柴郡主就会上山去摘,没办法,谁叫她们武艺高强呢。

    进了厨房后,赵谷索性不出来了,动手做起了晚饭。

    用二女采摘回来的野菜做了个凉拌野菜,又炒了几盘新鲜时蔬,蒸了一个鸡蛋羹,晚饭便算是做好了。

    招呼众人一起吃饭,赵谷随后接过了两个儿子,用小木勺舀了几勺子米汤喂他们,吃的两个小家伙不停吧嗒嘴巴。

    两个小家伙的名字分别叫做赵元东、赵元西,名字不算特别响亮,相反的略有些普通,这正是赵谷取名字时的初衷,他只希望这两个孩子平平安安的长大,不希望他们出人头地。

    没办法,谁叫这个时代是封建主义呢,难不成自己被皇帝坑了后,还要教导孩子们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有他抱着,柳俏俏和上官思思轻松了不少,立刻开动起来,一人吃了三大碗饭,以及不少菜食。

    二女此时正是哺乳的时候,饿得很快,吃的自然也多,尤其赵谷等人来了后养的老母鸡,几乎每天都会为二女炖上一只。

    吃过晚饭,天色已经快黑了,众人在一起笑闹了一阵后,便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在竹楼内,一共有六个房间,赵谷、苏小成、柳俏俏、上官思思、柴郡主、范夫人各一个,大多数时候赵谷都会睡在柳俏俏或是上官思思的房里,但有时候也会睡在自己的房间里。

    至于苏小成和柴郡主那里,他倒是想过去睡,然而二女不同意。

    今晚赵谷照例来到了柳俏俏的房里,陪着她将赵元东哄睡着后,二人亲密接触了一番,一天便算是就此过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因为闲不住跑出去玩的二狗子回来了,一进门便将最近朝堂上的大事告诉给了赵谷,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弭德超在西夏风生水起的事。

    说完,二狗子不甘心的冷哼了一声:“咱们的这个皇上,还真是恬不知耻,明明平定西夏的办法是大哥你想出来的,他却对世人说是他想出来的,搞得那些不明所以的老百姓一个劲儿的赞扬他。”

    赵谷笑着摇了摇头:“二狗子,以后这样的话可不要再说了,这里地处深山,你这么说话倒是无碍,可若是到了外面,你习惯性的口无遮拦的话,怕是会给自己惹祸的。”

    二狗子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对了,李淡然和二狗子托我送来了大哥名下产业的收入账册,说是让大哥你查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

    赵谷起身,伸手指了指附近,问道:“你看这里,还缺什么吗?”

    “一应事物不都有吗?还缺什么?”二狗子不解道。

    “这就对了,既然这里什么都不缺,那他们送来账册干什么?他们就算把赚来的所有钱都送过来,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连一堆烂石头都比不上。”赵谷道。

    “可是……。”

    赵谷笑了笑,拍了拍二狗子的肩膀:“二狗子,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可人各有志,我既然已经决定隐退,便不再过问外面的事,在开封我是有很多产业,但我并不热衷这些东西,你们三兄弟便拿去分了吧。”

    “我知道你喜欢热闹和美好的生活,不习惯大山里的清淡,你便就此去吧,去开封好好生活吧,日后我若是想要出去走走了,我们兄弟自有再见之日。”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夏微冰(1)

    二狗子最终还是走了,尽管他放心不下赵谷,但赵谷心知他喜爱繁华和热闹,早就受不了山中枯燥的生活了,作为兄弟,赵谷自然不想他太勉强,因此还是劝走了他。

    二狗子是当天下午走的,他走之后,苏小成等四女都从竹屋内出来了,苏小成道:“赵谷,二狗子这一走,咱们就彻底和外界失去联系了。”

    “失去了就失去了吧,恐怕当今那位最想看到的就是这个结果吧。”赵谷叹了一声,随后又道:“其实二狗子走了也好,待得再过个三五年,大家都遗忘了我们,我们便可以搬出山里,找个城镇定居,自此才算是真正的隐退了。”

    四女点了点头,之后便不再做声了,柴郡主深情的看了赵谷一眼,上前拉住了他的手,在他脸上轻轻一吻,随后和众女一起去劳作了。

    劳作,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做事的意思,众人地处深山,一切生活设施都要自给自足,粮食是自己种的,鸡鸭是自己养的,房子是自己盖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

    赵谷伸手在柴郡主亲过的地方摸了摸,嘴角浮现起一抹笑意,这还是柴郡主第一次主动亲他呢!

    今天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抬头遥望开封方向,赵谷呢喃道:“赵光义啊赵光义,为了逼我想出解决西夏纷争的办法,你下作到用柴郡主来威胁我,如今西夏几乎就要落入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