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符约莫四五十岁,面相亲和,看起来温文尔雅,留着一缕长须,很容易产生好印象。

    但赵谷仔细一看,却发现他的双眼十分明亮,夺人心神,可见这是一个外表温和,实则嫉恶如仇的人。

    “见过李大人。”赵谷抱拳道。

    李符轻轻点了点头,并未让他坐下,而是问道:“之前满大街散播李浩谣言的人是你吧?”

    赵谷心里苦涩,你都已经把二狗子三人抓住了,再来问是不是我,还有意义吗?

    想了想,赵谷决定实话实说,于是十分干脆的点了点头。

    李符冷冽一笑:“那押送李浩服役的衙役也是你打晕的喽?李浩人呢?”

    赵谷一听,心里立刻起了否认的心思。

    开玩笑,李浩虽然已经被罢官,可依旧曾是朝廷从三品官员,暗杀他的罪名可大了去了,他可不会傻傻的承认。

    见到赵谷否认,李符微不可查的翻了个白眼:“看来老人果然没说错,你不仅智计超群,而且也足够无耻,不错不错。”

    老人?又是老人?

    他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我总感觉他盯着我不放?

    并不是赵谷太过敏感,而是赵谷这段时间里,几乎总能听到别人提起他,柴郡主也好,曹玮也好,李符也好,赵谷接触过的大宋权贵仿佛都在为老人服务,而这些人又总是若有若无的改变着赵谷的生活。

    不出意外的,李符接下来将会给赵谷布置任务,正如柴郡主要他想法子收服燕云十六州,曹玮要他做参军一样。

    果然,李符接下来道:“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李浩失踪跟你脱不了干系,二狗子这三人便是你的帮凶,本官决定择日升堂,将他们严判,以儆效尤。”

    “当然了,他们的过错可大可小,若是有人能帮本官一个忙,本官就对他们法外开恩。”

    赵谷心里翻了个白眼,果然又是老一套,用他曾经犯过的事或者在乎的人相威胁,逼他去解决难题。

    “那李大人你就说说看吧,你想要我帮什么忙?”赵谷无奈道。

    李符听到他愿意帮忙,露出了一个笑脸,道:“眼下你也看见了,城外流民众多,治安混乱,朝廷虽然有力赈灾,但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还有就是,开封城里百姓哄抢粮食,致使奸商涨价,造成莫大恐慌,本官担心长此以往下去,恐生民变。”

    赵谷想了想,这才问道:“也就是说,朝廷有两个难题。第一,不愿意拿出太多粮食赈灾。第二,粮食涨价造成百姓恐慌。”

    “嗯,是这样。”李符点头道。

    “那我请问,朝廷的库存粮食真的够这么多百姓吃一个冬天吗?”赵谷又问道。

    李符自傲一笑:“那是自然,我们大宋这些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粮食储量惊人,完全负担的起这些流民。”

    “那还不容易吗?”赵谷心里暗自鄙视了一下朝廷的官员,随后说道。

    “怎么个容易法?”李符问道。

    “朝廷可以张贴一个告示,广招流民进行开辟荒地、城市建设等,这些流民干活就有饭吃,而且还管饱,这样他们就不会闲着干吃饭,朝廷相当于用粮食雇佣他们做工。至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幼妇孺,则依旧由朝廷在城外进行赈灾。一旦这个消息放出,流民们就会知道朝廷并不缺粮,他们还会那么恐慌吗?城里的百姓还会争先抢后的屯粮吗?”赵谷道。

    “这样倒是两全其美。那这些开辟出的田地呢?朝廷又该怎么分配?流民们开春就会返回故乡,这些田地是该给他们,还是划归公有?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也会让流民们怨恨朝廷吧?”李符再次问道。

    “这就更好办了,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流民回归故乡时,开封府可以将他们开辟出的田地卖给开封府百姓,再将这些卖田卖地的钱分发给流民们做路费,这样对于两边的百姓而言就都是好事了。”赵谷答道。

    李符听了连连点头,眼中精光闪闪,满是赞赏之意。

    可转念一想,他又摇了摇头:“先生,实话跟你说吧,你的这个建议确实很好,可这是建立在朝廷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可那位老人不是有心实施你交给他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了吗?到时大军远征,势必消耗大量粮草,如此一来,朝廷赈灾这块势必会粮草短缺,老人即想省下这批粮草,却又不愿意耽误赈灾。”

    “不知对于此事,先生你又有何高见?”

 第二十六章 大棚(1)

    对于李符尊称自己为先生,赵谷并未觉得有多庆幸,反而皱起了眉头。

    关于李符的问题,说句实话,饶是赵谷比他多了一千多年积累的知识,也实在是拿不出好的办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了。

    朝廷又想好好赈灾,又想省出粮食出征,哪有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见到赵谷皱眉,李符也知道自己太难为他了,有心再用二狗子三人**他,可李符终究是个心存正义的官员,终究还是没有狠下心,嘴巴张了张也没有说出那句话。

    赵谷其实也在暗自观察李符,见状心里笑了笑,这个时代的官员貌似也有可爱的呀!

    可是这个问题真不是靠好心就能解决的,难不成赵谷还能无中生有,变出粮食来?

    等等,无中生有?

    赵谷脑中陡然一个激灵,想到了后世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大棚技术。

    说起来,大宋现在被粮食困扰的主要原因,一是即将动兵,二是流民过多,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冬天不能产粮。

    可若是大宋能够在冬天收获粮食,岂不是就彻底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不然的话,谁也不能预料到今年的天气恶劣成什么样,也不能预料到跟辽国动兵后,双方会胶着多久,万一这两项有一项出了问题,致使粮食急速消耗,那大宋岂不就会内外交困?甚至于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赵谷当即决定好好研究下大棚技术,不管是为了帮助大宋度过难关,还是为了保住自己以及二狗子三人的性命,他觉得此事都势在必行。

    但做成这件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好在眼下才冬月,还没有下雪,一旦他试验成功,还来得及在大宋推广。

    唯一让他为难的是,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大棚膜?

    根据他的记忆,后世所用的大棚膜都是化学材料,比如聚氯乙烯等,以大宋目前的科技,很明显并不具备生产这种东西的能力。

    赵谷自己想了一会儿,又将目光投向了李符,问道:“李大人,你知不知道有一种材料,它非常的薄和透光,但是不透风,不进水,并且不易损坏。”

    李符想不通赵谷为何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脑海中回忆了一下,不太确定的说道:“应该有吧,我们大宋的纺织技术比唐朝时强多了,纺织品要多薄都可以做出来,想要透光的用白色就可以了,至于不透风不进水,貌似也不是很难,很多绸缎都有这种效果。”

    “真的?”赵谷哈哈一笑:“那李大人你还不赶紧去找这种材料,你的问题可就着落在它身上了。”

    李符陡然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先生你说真的?你真的有办法解决大宋目前的困境?”

    “试过就知道了,最起码我有五成把握。当然,如果你能够找来这种材料,我的把握将会提高三成。”赵谷笑道。

    李符一听,高兴的双手一拍,也不跟赵谷说话了,直接小跑着出了门,去吩咐人找材料去了。

    赵谷苦笑,只得在二堂里找了个地方坐下,静等着李符带着材料找他。

    让赵谷没想到的是,李符此人还挺上道的,没一会儿就将二狗子三人放了出来,一起等在了二堂。

    约莫半个小时后,李符兴冲冲的拿着一卷绸缎进了二堂,快速递给了赵谷,道:“你看这个成吗?”

    赵谷接过绸缎,举起来对着太阳光看了看,透光性确实可以,而且也足够的薄,他又用手用力拉了拉,绸缎竟一点变形的迹象都没有。

    暗中给大宋的工匠们点了个赞,赵谷又往绸缎上倒了杯茶水,发现茶水顺着绸缎就流到了地上,却一滴也没有透过绸缎。

    太好了!这简直就是为大棚膜贴身设计的材料啊!赵谷心中激动的想到。

    “这种绸缎容易生产吗?”赵谷安耐住心中的激动,问道。

    李符也很高兴,道:“这是一家名叫柳记布仿的布仿生产的,据他们所说,这种绸缎造价并不高,生产也不算太难,只不过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原料搭配也很复杂,一般布仿很难仿造。”

    赵谷点了点头:“那李大人你就赶快去下单子吧,让柳记布仿火力全开,日夜不停的制造这种绸缎,咱们大宋能否渡过这次难关,就全看他了。”

    李符有心问问赵谷到底要做什么,但考虑到那位老人对赵谷的信任,他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随后写了公文,要求三司使拨钱买绸缎。

    赵谷则随后就告辞离开,带着二狗子三人回到了曾经住过的那个小院。

    这个小院虽然废弃已久,但以前的主人是个懂生活的人,在小院中造了几块小菜园,正好给赵谷提供了试验场地。

    赵谷前世是个搞装修的,虽然他性格懒散,组了工程队后不太爱干活,但动手能力却十分强,到了小院后只半天功夫,就按照前世的记忆扎好了大棚的架子。

    只要他再将柳记布仿的绸缎扑上去,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大棚就将应运而生。

    说起柳记布仿,赵谷总感觉这个名字十分眼熟,似乎百味饭馆隔壁的成衣店就叫柳记成衣店。

    按捺住纷杂的思绪,赵谷亲自动手,和李淡然一起将绸缎铺满了大鹏架子,又用土和石头将它压好,只留下两个进出口。

    想了想,赵谷对二狗子三人道:“你们谁最怕冷?”

    李淡然不好意思的往前走了一步:“我最怕了,大晚上的被窝里都谁不热乎。”

    “你这是没媳妇儿的缘故。”郝空白调笑道。

    “说的跟你有媳妇儿似乎的。”李淡然回了一句。

    郝空白傲娇一笑:“那当然,我可是有媳妇儿的人。”

    “哟,你瞅这家伙得瑟的,鼻孔都快翘上天了。”二狗子打趣道。

    四人笑作一团,郝空白的媳妇儿便是那日东城春满楼的小桃红,自从兄弟镖行开始盈利,郝空白就下了狠劲,攒钱将小桃红娶了回来。

 第二十七章 大棚(2)

    四人笑闹了一阵,赵谷便让李淡然钻进了大棚里,随后棚外的三人便等在那里守着。

    此时的天气十分晴朗,但饶是太阳挂的老高,人的身上依旧觉得寒冷,如坠冰窖。

    等了片刻,就连身体最强壮的二狗子都有些受不了,准备进屋躲躲。

    而此时,大棚里的情况却和外面完全相反。

    当太阳光照进大棚内,大棚内的温度开始慢慢升高,白色绸缎不透风也不透水,自然捂住了温度,于是慢慢的,大棚内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

    棚里的李淡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喜的叫道:“怎么这么热?”

    二狗子和郝空白挠了挠头,李淡然不像是爱开玩笑的人啊?他怎么会这么调侃我们?

    而且李淡然一直都十分淡然,很少会如此喜形于色,这一点也十分奇怪。

    二狗子和郝空白便跟着钻进了大棚内,却陡然觉得温度升高了许多,待了片刻后更是恨不得将棉袄给脱了才好。

    我的天啦!

    二人齐齐发出惊叹,哪里还想不到,这根本就是赵谷造出的大棚的功效啊!

    三人随后一起出了大棚,被狂风一吹齐齐打了个冷颤,当即就有些怀念大棚里的温暖了。

    “赵大哥,你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了?难道这是辽国的新玩意吗?”李淡然见赵谷一副早知如此的样子,不由问道。

    赵谷嗤笑道:“辽国?借他们一千年时间也研究不出这种东西。”

    “那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怎么这么神奇?””二狗子问道。

    “灵机一动就想出来了。”赵谷高深莫测的笑道。

    二狗子三人拜服,赵谷又道:“去将李大人请来看看吧,如果他觉得没问题的话,就趁早在大宋境内推广吧。”

    很快的,得知消息的李符来到了小院,他先是疑惑的看了看大棚,接着在赵谷的提示下,钻进了大棚中感受了一下。

    不出意料的,李符刚一进去也是发出了压抑不住的惊呼,当他出来之后,表情和二狗子三人刚出来时也是如出一撤,毫不掩饰对赵谷的佩服。

    李符倒真不愧是宋史留名的官员,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试探着问道:“先生,这里面温度颇高,如果在里面种植作物的话,是否?”

    赵谷点了点头:“李大人果然厉害,一下子就想到了它的用处。”

    李符羞愧的笑了笑:“我也只是想到了它的用处,比不上先生,竟破天荒的设计出了这种东西,真是让人佩服至极。”

    赵谷摆了摆手,却听李符又问道:“若本官没猜错的话,这个大棚是靠聚集太阳光产生暖意的对吧,那若是遇上刮风下雨天怎么办?又该怎么产暖?”

    赵谷笑了笑:“配置若干个炉子即可,但人不可在里面久待,以防中毒。”

    李符恍然大悟,对着赵谷一躬到地,笑道:“先生大才,本官佩服,本官这就将这个小院列为官府禁地,然后排出娴熟工匠进来学习,争取早日将大棚传遍大宋。”

    赵谷扶起李符:“大人为国为民,在下佩服,以后不可如此多礼。在下就不耽误大人的时间了,眼下早一分推广大棚,大宋就能多一份粮食。”

    李符起身点头,随后就急匆匆的离去了,赵谷则带着二狗子三人回了兄弟镖行。

    一众镖师见四大镖头一起回来了,皆是露出喜色,围着四人问个不停。

    当他们听说赵谷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将二狗子三人救出,皆是对赵谷佩服不已,同时也对兄弟镖行未来的发展越发有信心了。

    有精明能干的大镖头在这儿,兄弟镖行岂能不笑傲开封镖行。

    和一干镖师聊了一会儿,赵谷就离开了兄弟镖行,眼下又到了去给苏小成和柴郡主做饭的时间了。

    ————————

    时间再次一天天过去,开封城内外在这些天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官府撤去了限制酒楼饭馆采购粮食的禁令,不少已经关门的酒楼饭馆再次开张。

    同时官府更是加大了赈灾的力度,将流民们一日两餐的稀粥改为了米饭,时不时还会提供足量的素菜。

    之后,官府更是在城里各个地方设立了免费领取粮食的摊位,让那批进入开封城的流民们都领到了白花花的大米。

    紧跟着,开封府再次挥出重拳,下了一道公文。

    公文内容大致如下。

    因天降大灾,流民四起,朝廷不忍见流民衣食无着,故赈灾济民。

    但数万流民聚集城外途耗时间,甚为不智,故由官府牵头,组织精壮流民于开封城外开辟荒地,届时官府将提供食宿,并承诺开春之后,流民返乡之时,朝廷将会核算流民们所开荒地之价值,卖于开封城原住百姓,并拿出一半铜钱赠予开荒流民,充作路费盘缠。

    这些消息一出,百姓们争相庆贺,看官府这架势,哪里是没粮,分明就是粮食充足,不怕损耗啊!

    于是乎,百姓们再也不争相买粮了,开封府的粮食价格很快就回归了正常价位。

    原先在城里偷偷摸摸的流民们也不再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了,朝廷都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谁还会去做那犯法之事。

    最高兴的莫过于城里的酒楼饭馆老板了,朝廷解除了禁令,他们就又可以挣钱了。

    至于城外的流民,则一个个将心放在了肚子里,原来朝廷不会不管他们,相反的还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保障。

    一旦自己等人卖力开荒,不仅有吃有住,开春之后还会分到一笔路费,若有剩余的铜钱,还可以留作明年的种子钱。

    一时之间,开封府的氛围空前热烈,所有百姓都对官府歌功颂德,尤其是当朝陛下和开封府府尹李符,更是被人们反复颂歌。

    所有百姓都以为这是官府粮食充足的缘故,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一切的变化只因为一个人,一个大棚。

    这段时间,李符四处张罗工人学习大棚技术,钻研适合在大棚内栽种的农作物,也有越来越多的官员闻讯赶来,一观改变大宋命运的神奇技术。

    但知道大棚是赵谷发明的只有少数人,甚至就连大棚这一技术也只有一部分官员知道。

    根据朝廷的指示,大棚技术将会作为一张底牌,只在最合适的时机打出,决不能提前泄露。

    至于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时机,当然是等到工部和秘密请来的老农们研究好适合栽种在大棚的农作物之后。

    到了那时,朝廷将会派出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的专人,快马赶往大宋各个府县,推广这一技术,争取一击即中,快速用它生产出粮食作物。

 第二十八章 离别(1)

    虽然朝廷严禁了大棚的消息,但关于大棚是赵谷造出的事情,苏小成和柴郡主依旧第一时间知道了。

    郡主府内,二女歪着头,一脸感兴趣的盯着赵谷,仿佛要将他解剖了研究一般。

    被二女盯得有些发毛,赵谷苦笑道:“两位大美女这是做什么?虽然我长得一表人才,可咱们几乎天天见面,不用这么盯着我看吧。”

    “自恋。”二女齐声说道。

    赵谷笑了笑,二女随后也收回了目光,这些天里,三人依旧每天见面聊天游玩,感情自然已是十分深了,互相开开玩笑也是正常。

    柴郡主递给赵谷一杯茶,道:“说真的,虽然我一直觉得你很聪明,可没想到你竟然这么聪明,那个大棚技术真是及时雨啊,本来大宋经历这次天灾不知要死多少人,可有了大棚后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可以做到不死一人呢。”

    赵谷谦虚的笑了笑:“郡主你太抬举我了,不过以后咱们大冬天也能吃到青菜这倒是真的,这些天里给你们做饭可愁死我了,冬天里食材不多,你们又不吃重样的,我压力山大啊。”

    “哼,让你给两位大美女做饭还委屈你了,多少男人想这样还没有机会呢。”苏小成秀气的手捏成了拳头,作势要打。

    赵谷连忙闪躲:“我知道错了,下次我再也不敢抱怨了,一定好好为两位美女服务。”

    “知道就好。”苏小成开心的说道。

    二女笑作一团,赵谷也跟着笑了起来,柴郡主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只怕过几天你想给我们做饭也没机会了。”

    “怎么了”赵谷不解的问道。

    柴郡主道:“我听说开封城外数百里的山上,正在闹土匪,朝廷有心让新建成的军队去剿匪,让士兵们见见血,免得到时候上了战场两眼一抹黑。”

    赵谷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帮剿匪的士兵是曹玮的手下?”

    “嗯。”

    赵谷了然,既然朝廷为那个计划在做准备,组织新军也是题中之意,只不过没想到曹玮年纪轻轻竟能督率新军,看来他的本事绝不是赵谷看到的那样。

    自己作为他的参军,这次剿匪怕是也得去了,到时三人之间山高水长,不知何日能够再见,难怪柴郡主说过几天吃不到自己做的饭了。

    三人一时有些沉默,很快天就快黑了,赵谷起身告辞。

    临出门时,苏小成在后面追上了他。

    二人四目相对,一时有些沉默。这个时代的伤亡很高,尤其是军队里头,不然也不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赵谷知道,苏小成是在担心自己。

    为了打消她的担忧,赵谷很快打破了沉默,笑道:“没事的,不用担心,我只是曹玮的参军,又不用上阵打仗,应该不会和土匪照面,安全上应该不成问题。”

    苏小成恬静一笑,像是一个送丈夫出门的妻子,道:“以前父亲每次出征,娘都是这么送他的,每次父亲也都会说他回来,可那一次他却……”

    苏小成说着,已是泪流满面,赵谷心里一痛,忍不住将她一把搂在了怀里。

    赵谷安慰道:“没事的,那帮土匪只是群乌合之众,我赵谷是什么人,防卫森严的开封府大牢里都能把你劫走,他们又怎能伤我分毫。”

    她却依旧不肯止住眼泪,继续哭泣道:“可是剿匪之后呢?曹玮他还要请命出征辽国,难道你也跟他一起去?”

    赵谷愣住,没想到苏小成竟然知道这件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苏小成一见他的样子,就明白了他的心思,继续哭道:“你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吗,虽然你从来不在我面前提这些事,但郡主她什么事都不会瞒我的。那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是你想出来的对吗?曹玮曾以我为威胁,要你建功立业?李符他关押了二狗子他们,这才逼你想出了大棚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