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执是贾政大儿子贾珠的夫人,可惜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守寡了,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贾兰,相依为命。

    韩非对李执的命运非常同情,同时对她们母子的遭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暗叹一声,问道:“大嫂,兰儿今年有六岁了吧?”

    李执听到韩非提到儿子贾兰,神情一振,答道:“禀伯爷,兰儿过年后就六岁了!”

    “嗯,有没有请先生启蒙读书?”

    “伯爷,还没,贱妾准备年后送他去族学读书!”

    这时,王夫人忽然说道:“非儿,兰儿这孩子非常聪慧,跟他娘已经学会了不少字!”

    “兰儿是贾家嫡子,既然如此聪慧,就不要误了他!”韩非沉吟一会,道:“我已经去信金陵,让钟山大隐闻人先生推荐一位大才来韩府外学堂担任西席,大嫂,年后让兰儿去韩府读书吧!”

    李执激动地站起来,福身施礼道:“贱妾拜谢伯爷!”

    韩非起身虚托一下,说道:“大嫂快快请起,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见外?大嫂若是舍得,干脆就让兰儿住在韩府,让他和霜儿他们一起读书!”

    “兰儿能得伯爷垂青,贱妾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舍不得,贱妾过年后就亲自将他送去韩府,只是要劳累伯爷和诸位姨娘们照应了!”

    贾母呵呵一笑道:“非儿说得对,都是自家人,见外的话都不要说了,兰儿是非儿的亲侄子,非儿照料他也是分内之事!”

    稍停,贾母又对韩非,说道:“兰儿命苦,自小就没了爹爹,你就担起这个爹爹的职责,好好管教,再为咱贾家培养一个状元出来!”

    韩非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祖母,只要兰儿肯用功,状元不好说,进士及第还是有希望的!”

    韩非是大华朝第一个六元状元,连皇上都赞为天纵之才,厅内没有人对他的话感到怀疑,都对李执投去恭贺的眼神。

    (本章完)


………………………………

第三百九章 俏也不争春

    韩非已经认下了贾政这个父亲,那么对贾兰这个小侄子就没有理由不照顾,再说,多培养一个有用的亲人,对韩家未来的地位也是一种提升的作用。

    但此举对贾家人却是一种鼓舞,以前韩非对贾家人员交往,更多的停留在表面,来往频繁的也就是贾宝玉和几位姑娘,贾家其他人几乎未得到接纳。随着韩非地位的攀升,希望得到他照应的贾家人越来越多,他今天接纳了小侄子,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希望。

    因此,厅内的气氛明显热烈了不少,大家也都卖力的向韩非套近乎。

    韩非一边与厅内众人聊着家常,一边随意打量着。忽然,他发现坐在李执身边的王熙凤,神情失落,隐隐有哀怨之意,不由有些不忍。他和王熙凤那份孽缘,有悖伦理,但王熙凤好像上瘾了,几次三番邀约,都被他借机推脱了,恐怕她心里怨念不小呀。

    说实在的,韩非对王熙凤这个尤物,更多的只是欲的需要,但两人毕竟不比寻常了,他对她多一分照应也是应该的。

    “凤二姐,凤二姐……”

    王熙凤正低头想着心事,哪里想到韩非会喊她,直到身边的李执提醒才回过神来,忙说道:“伯爷,贱妾失神了……”

    韩非含笑道:“巧姐儿过年后也有四岁了吧,这边府里同龄的孩子少,老是让丫环们带着也不好,若是凤二姐放心的话,也送到韩府和霜儿做个伴吧!”

    王熙凤听明白了,韩非并没有嫌弃她,不禁眼里散发着惊喜的光泽,激动地说道:“巧姐儿能和霜儿作伴,贱妾哪有不放心的,听说韩府后园子里有个专门给孩子玩耍的游乐场,都是新奇的玩意,贱妾早想把巧姐儿送去见识见识了!”

    “韩府从未把这边当外人,想去随时可以去!”韩非打趣道:“常听说凤二姐是巾帼须眉,怎么脸皮子比几位姑娘还薄?”

    “伯爷,你这是借故说我们姐妹几个脸皮厚啦?”史湘云突然接口道:“哼,我们脸皮就厚了,就要赖在韩府,反正伯爷是大财主,也不怕我们几个小女子混吃混喝的!”

    韩非看到几位姑娘大有同仇敌忾的架势,赶紧讨饶道:“史妹妹,你这是断章取义呀,没听清楚我刚才是说‘还薄’嘛?几位姑娘愿意住在韩府,那是没把韩家当外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又说笑了一阵,贾宝玉忽道:“二哥难得有空来家里,林妹妹史妹妹三姐今天也没去民申报,咱们举办一次诗会如何?”

    “好呀好呀,好久没有看到伯爷的新作了,今天可不能轻易让他走了!”史湘云率先响应道:“不如咱们出去寻个好景致,即景吟诗如何?”

    韩非对诗会之类的没啥兴趣,便道:“外面正下雪呢,哪里寻什么好景致,还是下次吧!”

    “我想起一个好地方了!”贾宝玉急道:“早就听说铁槛寺的梅花不错,这大雪天里更有一番韵味,咱们去铁槛寺赏梅吧,而且铁槛寺的姑子妙玉也是一位雅人哩!”

    贾宝玉的提议迅速得到了林黛玉史湘云以及贾家三姐妹的一致支持,贾母也有推波助澜之意,韩非也就勉为其难,跟随他们来到铁槛寺。

    铁槛寺是贾家的家庙,这时代大户人家有供养家庙的传统,王若兰也曾提议韩府建一个家庙,其他几个女人都很赞成,但韩非对此不置可否,也就拖延下来了。

    铁槛寺在大观园后面一个山坡上,规模并不大,原本是一位从江南来的老尼姑在此修行。老尼姑过世后,铁槛寺就由她的弟子,带法修行的妙玉接手了。

    韩非没有见过妙玉,一路上听贾宝玉和几位姑娘议论,那妙玉不仅人如其名,长得仙女下凡似的,而且还非常有才。大家一致认为妙玉的才情,可与林黛玉薛宝钗媲美。听到这里,韩非也对那个从未谋面的小姑子,有了兴趣。

    接近铁槛寺一段路比较狭窄,又是下雪天路滑的,韩非吩咐贾宝玉在前面引路,他自己走在最后面,防止几位姑娘滑倒了。

    “当心!”

    走在几位姑娘最后的林黛玉,回头望了一眼韩非,不想脚底一滑,眼看就要摔个狗啃泥,韩非瞬即冲上去拦腰扶住她,林黛玉收势不住,跌进韩非的怀里。

    “啊——”贾宝玉和前面几位姑娘都是惊呼出声。

    韩非扶着吓得发抖的林黛玉,关心地问道:“脚受伤了没有?”

    “没……大碍!”林黛玉羞急的从韩非怀里逃开,不想脚下又是一滑。

    韩非急忙抓住她的手臂,说道:“我扶着你走吧,自家兄妹没那么多顾忌的!”

    “嗯——”林黛玉似羞还喜,低哼一声,在韩非搀扶下,走过这段狭窄的路径,“多谢伯爷,我没事了!”

    “你们快来看呀,这梅花多漂亮!”先赶到铁槛寺门前的史湘云,指着墙角的一树凌寒怒放的红梅,高兴地叫嚷起来。

    众人闻声,都围到梅花旁边,不住赞叹。

    看这梅花虬枝苍劲,应该很是有些年头了,韩非看着那一树梅花,也别有一番滋味。

    林黛玉和韩非来的最晚,也就站在他的身边,见他凝神沉思,不由娇笑道:“伯爷,莫非有佳作了?”

    “林妹妹,我哪有什么佳作?”韩非含笑道:“我看到这凌寒独自开的寒梅,有了一点感悟罢了,前贤曾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辈想要有所成就,还应不怕艰辛,多多努力才是!”

    “伯爷说的是,不过……”林黛玉扫了史湘云一眼,娇笑道:“伯爷,你今天不留下一首佳作,恐怕史妹妹不会放过你哩!”

    “林姐姐就知道编排我!”史湘云美目一转,看了韩非一眼,娇声道:“林姐姐,伯爷既然来了,自然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好啦好啦,你们俩就别一唱一和的了,我作首词吧,你们谁定个词牌?”韩非淡淡笑道。

    史湘云忙道:“卜算子吧,咏梅词里,我最喜欢陆放翁的卜算子了!”

    “卜算子?行!”韩非盯着梅花略略思索,便吟道: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好一个‘俏也不争春’!”说话声中,铁槛寺的大门被拉开,一位身着佛衣的俏丽女子走了出来。

    (本章完)


………………………………

第三百十章 沙门俏佳人

    “妙玉——”

    林黛玉史湘云等人争相上前问好,看得出她们之间很是熟识。

    贾宝玉也走过去,拱手笑道:“若不是二哥一首佳作,你这个沙门大士恐怕还不愿意开门迎宾啦?”

    “宝玉少爷说笑了,贫尼岂敢怠慢诸位雅士?”妙玉说罢,一双妙目盯着韩非不住打量,继而施礼道:“尊驾可是忠义伯?”

    韩非在众人说话的时候,也在打量这位传奇的修士,闻言笑道:“我是韩非,早就听闻妙玉修士是世外高人,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呀!”

    妙玉眼中闪现一线喜色,随即又恢复平静,淡淡笑道:“伯爷过奖了,贫尼何敢称为世外高人?伯爷,宝玉少爷,诸位姑娘,有请寺内用茶!”

    贾宝玉高兴地说道:“妙玉修士的茶艺堪称绝品,今天我等有口福了!”

    妙玉侧身延请,门内走出两名女尼迎宾,众人相继走进铁槛寺。进门是一个小小的院子,吸引人的是院侧一棵老梅树,虬枝正发,花开得比院外那棵梅树更加的浓烈,远远的,似乎就有一股暗香扑面而来。不过这棵梅树,开的却是白花,若是不注意,极有可能与枝上的雪混淆了。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不知是谁感叹一声,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韩非观赏着盛开的梅花,忽然又看向一身灰衣卓然不群的妙玉,不由微微一笑。

    妙玉虽在招呼着众人,其实一直在暗中注意韩非,见他莫名的一笑,忙问道:“伯爷莫非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

    “妙玉如梅,梅如妙玉!”韩非缓缓说道:“梅是花中君子,妙玉是人中仙葩,一样有不屈的傲骨,不过……”

    妙玉听到韩非的话,句句都击中了心弦,仿佛是苦苦寻觅的知音,古井无波的心湖顿时泛起了波澜。她的神情逐渐被韩非所左右,情不自禁地问道:“不过什么?”

    韩非盯着妙玉看了一眼,似有深意地说道:“梅因为傲而不愿与凡花争春,它最美的瞬间,注定是在孤寂和寒冷中绽放,人若是过于执着,也会失去很多人生的乐趣!”

    妙玉沉吟片刻,说道:“多谢伯爷教诲,贫尼这辈子注定是要与青灯古佛陪伴了!”

    “入世便是出世,只要心存一念,红尘处处是道场!”

    “阿弥陀佛,伯爷精通禅道!”

    “这不是禅道,这是天理!释道儒三教有一点是相通的,都是劝人遵循天理,唯有天理是三界永恒的法则,只要心中有天理,不管在哪里都是修行!”

    “伯爷圣明!”

    铁槛寺只有一正两厢三间屋子,正堂供奉着观音大士,侧厢一边待客,一边是妙玉和两名女尼的住处。妙玉引领众人进入待客厅,吩咐两名女尼准备好煮茶的器具,她自己却去住处取来一本书册和文房四宝。

    “伯爷,贫尼求你一件事,请你把刚才那首《卜算子》誊录在这本册子上可好?”

    “这有何不可?”

    韩非接过书册,略翻了几页,顿时愣住了,册子上竟然全部是他的诗词。

    “妙玉修士,这……”

    妙玉脸腮暗红,眼里闪现着仰慕的神采,说道:“贫尼极喜欢伯爷的诗词,引为平生知己,一直想拜识伯爷,却不敢登门打扰,想不到今天有幸能够见到伯爷,冒昧请伯爷留下墨宝!”

    靠,原来还是一位粉丝呀!韩非微微一笑,正要提笔誊录刚才那首词,书案上的书册却被几位姑娘抢过去了。

    “果然全部是二表兄的诗词,我最喜欢这句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千古名句呀!”

    “就是因为这句词,韩府一下子多了三个姨娘,当然不简单了!还有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不辞冰雪为卿热’,二弟的词总是那么夺人心魄……”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喧宾夺主了!”韩非笑骂一句,拿回书册,翻到后面一页空白处,提笔用行书体一挥而就,将《卜算子*咏梅》誊录在上面。

    “好字!”妙玉捧着书册,盯着书册上面的行书,好一会儿才叹道:“伯爷的书体融合了数家之长,如龙行九天,不着人间烟火之色,不知贫尼有没有机会向伯爷请教?”

    “谈不上什么请教不请教的,妙玉修士若是对韩某的字感兴趣,干脆去帮我整理文案吧!”

    “贫尼可以吗?”

    韩非本是随口一说,不想妙玉当真了,话已出口,也不好更改,便道:“以你之才,整理文案那是屈才了,没有不可以的道理,不过,要想跟在韩某身边,得要换身装束才行!”

    妙玉凝眉沉吟不语,过了一会儿,展眉说道:“刚才伯爷也说过了,‘入世即是出世,只要心存一念,红尘处处是道场’,若是伯爷肯收下贫尼为婢女,就是换回俗家装束也无妨!”

    韩非本想借口要妙玉还俗让她知难而退,想不到她为了学习书法,竟然愿意还俗入韩府为婢女。

    “你既然这么说了,韩某再拒人千里,就不通人情了,不过……”韩非望着妙玉笑道:“你本就不是俗世中人,让你做婢女,我这几个姐妹恐怕都不会饶了我!”

    “就是呀,妙玉修士这样的雅士若是去做丫环的粗活,那是暴残天物了!”史湘云接口笑道。

    妙玉急道:“伯爷,贫尼心甘……”

    韩非摆手道:“妙玉,你竟然决定还俗了,也不要自称贫尼了,韩府内学堂缺一名西席,你就以内学堂西席的身份留在韩府,闲暇就在书房帮我整理文案吧!”

    “这个安排最好,以妙玉之才担任西席绰绰有余!”

    众人一致认可,妙玉也顺势接受了韩非的安排。随即,她取出数个茶杯,煮茶款待众人。

    妙玉取出的茶杯有很多种材质的,有琉璃的、陶瓷的、竹制的,最名贵的却是一只翡翠的。众人各取一只杯子,却留下了那只翡翠杯子,毫无疑问,他们的意思是想留给韩非。

    韩非没有拿那只翡翠茶杯,而是拿起旁边一个其貌不扬的酱色的茶壶,打量一遍,问道:“妙玉,这壶是谁制的?你去过宜兴?”

    妙玉见韩非拿起紫砂壶,眼前猛地一亮,兴奋地说道:“伯爷知道紫砂壶?这壶是奴家自制的,奴家祖上是宜兴人,家传的制壶技艺!”

    这时代,紫砂壶的价值还未被人发现,名气不扬,极少有人知晓,但韩非深知,一旦被爱茶的人知晓,紫砂壶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他意识到,今天又捡到宝了。

    (本章完)


………………………………

第三百十一章 紫砂壶

    众人见韩非不拿那只名贵的翡翠杯子,却捧着一把其貌不扬的茶壶,左看右看的,都围拢过来。

    贾宝玉疑惑地问道:“二哥,这茶壶莫非有什么讲究?”

    “亏你们一个个吵着要喝茶,却不知真正的好茶,茶叶水质茶具缺一不可吗?”韩非扬扬手中的紫砂壶,说道:“这紫砂壶才是茶具中的珍品,一把珍贵的紫砂壶,毫不夸张的说,要价值万金呀!”

    “这壶这么名贵?”贾宝玉从韩非手中接过紫砂壶,里外看了一遍,茫然道:“这紫砂壶好在哪里,我一点都看不出来!”

    “好的东西往往都是朴实无华的,紫砂壶的妙处体现在泡茶上,它的透气性,能够保证茶汤原汁原味,那份味道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能体会得出来!”韩非瞧瞧贾宝玉手中的紫砂壶,惋惜地说道:“这把壶做工还算精细,可惜没有保养好,已经没有了灵气,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伯爷高明!”妙玉忙道:“这把壶确实废了,奴家还有一把壶,这就去取来请伯爷品鉴!”

    妙玉匆匆出门,不久,捧着一个木盒子走进来,放在韩非面前,说道:“伯爷,你看看这把壶如何?”

    木盒的盖子打开后,里面果然有一把壶,不过乍一看,品相实在不堪,若刚才那把紫砂壶好比市井之徒,这盒子的壶就是流民。

    但韩非眼中却是精光一闪,小心取出茶壶,先是抚摸了一下茶壶外壁,然后托在手心仔细查看。

    “好壶!好一把纯正的紫泥壶,此壶是紫砂壶中的珍品呀!”韩非由衷赞叹道。

    贾宝玉也一直在旁边观看,实在看不出好在哪里,不由问道:“二哥,这壶如何品鉴优劣?”

    韩非手托紫砂壶,饶有兴趣的解说道:“紫砂壶并非都是紫色的,根据泥的产地不同,有红泥绿泥紫泥的区别,你们看这壶色泽纯正,沉而不艳,通体呈紫褐色,表面质地细腻,说明制壶采用的是纯正的紫泥。再看这外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拐角过度非常圆滑,壶嘴壶把壶口呈一条线,壶盖的凸起部分刚好在这条线的中点上,做工非常精细。”

    稍停片刻,韩非接着说道:“有了这些特征,说明这把壶具有珍品紫砂壶的特质,但要真正成为一把名贵之壶,才刚刚开始而已!”

    “二哥,跟我们说说,如何要让紫砂壶成为名贵之壶?”

    贾宝玉的请求,也是大家的期望,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韩非,连妙玉也是一脸期待的神采。

    韩非呵呵一笑,指着妙玉道:“这里有紫砂壶的行家,你们怎么问我了,不是让我班门弄斧吗?”

    妙玉羞急道:“伯爷言重了,奴家早年随着父亲学会了制壶之法,但对于如何保养紫砂壶却并不精通,以致把刚才那把壶都废了,还请伯爷不吝赐教!”

    韩非见妙玉的表情不像说假,便道:“我也是从古籍上了解的,并未实践过,姑且说之吧!一把新的紫砂壶拿到手上,不能马上泡茶,要经过一套‘开壶’、‘降火’、‘滋润’、‘重生’的程序,方能激活紫砂壶的灵气。就拿这把壶来说吧,此壶虽是好壶,但是灵智未开,是泡不出好茶的!”

    “二哥,你跟我们说说如何激活紫砂壶的灵气吧!”

    “也罢,我就详细解说一遍!”韩非略一思索,又道:“所谓‘开壶’,就是除去紫砂壶的泥土味和火气。新出窑的紫砂壶,黯淡无光,不能直接泡茶的,将其内外冲洗干净,放在清水里煮一个时辰即可。

    所谓‘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里,再放入水中煮半个时辰,豆腐所含的石膏成分有降火的功效,并且可以见茶壶内残留杂质除去。

    接下来就是‘滋润’,将甘蔗切开放在清水里,和紫砂壶一起煮半个时辰,甘蔗里面的糖分渗透进茶壶里,可以滋润茶壶。

    至于‘重生’,就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入茶壶内,再煮半个时辰,茶壶吸收了茶叶的精华,脱胎换骨后,就成了有灵气的好壶。

    当然,这套程序仅仅是将紫砂壶炼成了灵气之壶,要想保留它的灵气,使用上还要多多注意。一把紫砂壶专用一种茶叶,千万不可混用,不然泯灭了它的灵气,而且外壁要经常擦拭,方能保持温润的光泽。”

    一番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史湘云叹道:“这紫砂壶要泡茶还要经过那么复杂的程序呀!”

    “玉不琢不成器,紫砂壶也是同样的道理!”韩非将手中茶壶放回木盒子里面,说道:“等这把壶炼出灵气之后,你们品品那茶汤的味道,就知道差别在哪里了!”

    妙玉将木盒子捧着,递向韩非,道:“伯爷,你是紫砂壶的行家,这把壶只有在你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请你收下它吧!”

    “这怎么行?这把壶是你的心爱之物,韩某岂能夺人所爱?”韩非急忙推辞道。

    “伯爷,奴家已经糟蹋了一把壶了,这把壶不能……”

    史湘云见两人推来推去,不由扑哧一笑道:“妙玉姐姐就要进韩府了,自己带过去不就行了,到时伯爷自然不会不管的!”

    “嗯,奴家忘了这一层了!”妙玉嫣然一笑道:“伯爷,奴家何时去韩府合适?”

    “你随时可以去,若是没什么东西收拾,现在跟我们走都行!”韩非笑道。

    史湘云接口道:“妙玉姐姐,你把重要物件收拾一下,普通物品就不要了,韩府里什么东西都不缺,跟我们一道走,这么多人,刚好帮你拿东西!”

    妙玉决定还俗了,佛门应用的物件都用不上了,所剩的物件也就不多,主要是一些书籍等物,捡一些重要的带走,其余要么不要了,要么留待以后再来拿。

    韩非回到贾府稍事停留一会,就带着妙玉回到了韩府。

    王若兰等人见韩非从贾府带回来一个妙龄修士,都是惊疑不定,韩非忙将原委解释一遍。王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