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无双战神-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先前已经看过建在山中畜牧场的罗荣,也不会跟早前那般多说什么。在自立更生方面,特遣支队做的确实非常不错。但他知道,要搞起这些真心不容易。
如今的养殖农场,更多都是由部队负伤,不适宜继续在部队服役的伤员担任。这些战士,那怕对派来养猪养鸡,多少显得有些失落,但总好过让他们退役。
类似他们这种负伤的伤员,就算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退役,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相比之下,继续留在部队搞后勤,反倒让他们觉得更舒服自在。
一直以来,赵铁虎都强调没有主力跟地方之分。在他看来,特遣支队的每名战士,只有职责分工上的不同。那怕养猪养鸡,那也是因为部队需要。
有了这种名义上的认同,加上养殖场同样军事化,负责养殖的战士同样配发枪支弹药。这样的认同感,让这些战士工作起来,同样显得很卖力很有干劲。
此番第一纵队到来之后,赵铁虎也特意让人挑了一头肥猪,直接在养殖场进行屠宰。而这头猪,也做为部队加餐,以及招待两支观察团一行。
看到这些情况,张经山跟李玉也很感叹的道:“你们特遣支队在后勤保障方面,确实做的非常不错。真想不到,你们在这山里也搞出这样一片家底来。”
‘这也是被小鬼子逼的!自从我们建立根据地之后,小鬼子三番五次派遣一些便衣冒充商贩,进入我根据地收集情报。对于这些人,我们都是严厉打击的。
久而久之,很多小商小贩都不敢进来做生意。虽说这山里野味不少,可打一只少一只。战士想加餐想吃肉,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就特意花时间把这养殖农场给搞起来。
一来让这些受伤的战士在部队找到一份事情做,不至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二来养殖出来的东西,还能改善一些部队伙食,一举两得的好事为何不做。’
听着赵铁虎的介绍,李玉却依旧感慨的道:“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想把这个事情搞起来,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你做的确实非常不错!”
‘那也是政委跟司令员信任,把这一摊子事交给我。为了不丢脸,总要多费点心思,把部队战斗力跟伙食搞上去。伙食好,战士们的积极性也高嘛!’
这话一出,闻听的众人也是哈哈大笑。在八路军当中,打胜仗加餐吃肉,也是很多战士都比较期待的事情。因此,有人也曾笑戏,多给战士吃肉部队就有战斗力。
关于兵工厂的视察,赵铁虎却没让两个观察团的所有成员前往。考虑到兵工厂的重要性,罗荣跟李玉都同意赵铁虎的决定,最终只带团级干部前往。
看到建立在溶洞中的兵工厂,还有不少缴获来的机器跟发电机,前来视察参观的众人都觉得非常震撼。那怕兵工厂规模不大,但这毕竟还是兵工厂嘛!
询问过兵工厂的情况后,赵铁虎也适时道:“目前兵工厂的技术工人有限,机器跟发电设备同样有些少。但最重要的,还是欠缺真正专业的军工制造人员。
在这一点上,只怕还需要两位老首长,多向上面建议一下,给我们派些专业的人员过来。至于把兵工厂转移,估计不太可能。这些东西,搬进山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要是想把它们转移到其它地方,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力气呢!而且这地方非常不错,只要好好经营扩大一下,相信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确实!兵工厂虽小,却也五脏俱全,确实应该好好把它经营起来。真让把这厂子开大做强,往后我们各部队也能受益良多,不至于什么都要靠缴获。’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话在八路军当中流传很广,但对很多领兵干部而言,他们很清楚这是八路军的无奈之举。不靠缴获的话,他们又何来武器如何扩充部队呢?
第一零九章 学习进修
对于赵铁虎而言,组建兵工厂的初衷,更多缘于需要造些特战队所需的武器。只是随着后续作战,陆续缴获到一些机器设备,赵铁虎觉得浪费有些太过可惜。
眼下的西山兵工厂,只有十几台机器,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也大多都是一些铁匠,还有一些赵铁虎从部队中筛选出来,比较懂枪支安装的战士。
除了复装子弹需要的人比较多,其它的工人平时大多都没什么事情可做。除非是支队有什么重大作战任务,那么兵工厂又会忙碌起来,维修一些损毁的枪支。
除此之外,就是制造地雷跟水雷的两个部门。总的来说,目前的西山兵工厂规模并不小,人数已经多达三四百人,还不包括在兵工厂附近驻扎的警卫部队。
限于材料跟钢铁方面的限制,西山兵工厂的规模也始终发展不起来。可即便如此,走进这座位于地下溶洞的兵工厂,前来参观的罗荣等人都深感震憾。
甚至罗荣跟张经山都表示,回去之后会让部队打听一下,其防区内是否有人曾经在兵工厂做过。而且两人都表示,可以向延安或总部申请,让其调批技工过来。
对于两位老首长的全力支持,赵铁虎自然知道兵工厂扩大正规化,对两个纵队而言,也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好事。单单一个子弹复装,就能解决部队不少的问题。
等到参观完兵工厂,赵铁虎特意将两支纵队的四位主官叫到一起,告知此次同小鬼子交易的事情。先前被找来时,四人也猜测到底是什么事。
结果当听到赵铁虎从小鬼子那里,搞来十多万大洋的收入,陈明一脸感叹的道:“什么?你们竟然跟小鬼子做交易?还从小鬼子手里榨出十几万大洋?”
‘是的,这也不能算交易。只能说特事特办吧!事实上,小鬼子比较信奉武士道精神,对于战死他们不怕,却比较怕被砍掉脑袋之后,所谓的英灵无法回国。
那支小鬼子的挺进队,都是小鬼子情报部门专门训练出来的特工精英。这次被我们一锅端之后,如果连尸体跟人头都找不回,估计枣庄的小鬼子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那颗所谓的将军脑袋,根本就是从早前埋掉的一颗小鬼子头颅。一颗普通的小鬼子脑袋,能换十万大洋,这生意干嘛不做。更何况,我们那支部队不愁钱?
早前老首长还说,我只给纵队送物资,可打下几座县城,为何不见一些硬货。事实上,我们打下县城时,也缴获了一批金钱。但这笔钱,大多都用在根据地建设上。
没办法,我要养活这么多部队,还要兼管百姓,不能从他们那里强取豪夺,口袋里没钱自然也是不行的。但这次,一次性缴获这么多,我就打算上交。
我相信,对于两位老首长而言,你们现在手头应该都紧。我这边的话,加上这次从小鬼子手里敲诈来的十几万大洋,应该能凑够二十万现大洋左右的硬通货。
现在就是问一下两位老首长,这笔钱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至于我这边,自然也截留了一批。后续部队要扩编,根据地要建设,我们同样需要一批启动资金。’
二十万现大洋,有不少还都是硬通货的黄金。得知这个消息的罗荣,看了看张经山跟李玉,也直接道:“这笔钱,就算你交给我们,只怕我们也不敢收!”
‘为什么?难道你们不缺钱?’
听到这话的赵铁虎,多少显得有些意外。但他最终还是听到罗荣道:“李政委,经山,如果你们不反对的话,我觉得这笔资金还是押回延安上交中*央比较好。
虽说大家日子过的都苦,但延安那边的生活,其实比我们现苦。相比我们这边好歹有战场缴获,延安那边各项发展都需要钱,很多首长都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前番委员跟周主任,也跟我提过中*央缺钱的事情。我觉得,如果你们不反对的话,这笔钱还是押解给中*央比较好,这也算是我们山东作战部队的一份心意。
至于我们两个纵队,那铁虎就吃点亏,暂借我们两个纵队一万大洋。我知道,你小子积攒的钱应该不少。我们家大业大,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先欠一万给我们。
等我们日子好过一些,往后也会补给你。而且我觉得,趁近期局势难得缓和,由你亲自押送这批钱回延安,顺便去延安干校报个到,办理一下学习手续。”
一听这话,张经山想了想也同意的道:“不错,铁虎,要不听主任的。这笔钱,就由你亲自押回延安去,顺便去看看委员跟首长他们,向他们汇报一下工作。
这笔钱,虽然留下对我们的作用也不小,但我相信递交中*央,他们能做出的事情更多。我们这边,日子过紧巴一点,至少吃穿方面不愁,延安那边就不一样了。
还有前次总司令已经说过,让你在适当的时候,回延安那边参加团级军官的学习培训。知道你小子头疼不愿待教室,但你总要回去挂个名报个到吧?
一旦这边有什么情况,我立刻给中*央发电报,让你挂职学习,我相信中*央也不会拒绝的。有了这次培训的经历,下次提拔跟部队扩编,也会更容易一些。”
看着两位老首长一唱一和,赵铁虎苦笑道:“两位老首长,你们是合起伙来让我去延安学习啊!我这好不容易攒点钱,容易嘛!你们又是送又是借的!
行,我这边挤一下,每个纵队拿一万大洋应该没什么难度。但能不能,我把这笔钱上交给你们,你们派部队押送回延安去啊!我是真不想去学习啊!”
‘屁话!你说不想学习就不学习啊!这是政治任务,不容讨价还价!你小子别不识好人心,这样难得的进修机会,你小子还不知珍惜。就这样定了!’
直接拍板的罗荣,没给赵铁虎太多拒绝的机会。为此,也直接决定让赵铁虎借押送资金之名,顺便回延安报到学习。至于职务的话,自然也是由其兼任挂着。
见两位老首长一锤定音,身为下属的赵铁虎自然不好多说什么。更何况,在其它人看来回延安进修,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种机会,别人求都求不来呢!
既然事情已经确定,赵铁虎自然不好拖着不去。加上目前枣庄的小鬼子,还在一门心思修复铁路,想来短时间是没办法组织什么大的扫荡行动。
而这次两个纵队回去之后,相信也会陆续展开一些攻势跟战役。这样一来,短时间内山东的局势,或许会去枣庄转移到其它地方去。
至于赵铁虎离开之后,特遣支队的工作,暂时由宋大宝跟谭昌泽负责。甚至为了确保部队安全,跟张经山请示之后,赵铁虎还将第二分队的李成武一并调回。
这样的话,有三人坐镇总部,真有什么事情的话,三人也能商量着办。如果联系不到赵铁虎,他们同样可以联络纵队,请示一些作战任务。
而朱子喜的话,暂时还负责三分队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赵铁虎也专门跟朱子喜谈过。对此,朱子喜也没什么意见,表示会全力支持其它三人的工作。
毕竟,相比朱大宝三人,都兼任了支队的职务,朱子喜虽然也是支队党委成员,但在职务上面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为此,把他留在外面,也是上道保险。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三分队的实力其实最强。经过一番整编跟扩张之后,如今的第三分队加上新兵,总部队规模已经破千。这还不包括在各地组建的地方部队呢!
至于这次回延安,赵铁虎最终决定带领两个特战分队返回。那怕很想跟赵铁虎回去的李浩,也被他留下负责指挥剩余的特战分队跟直属分队。
送走前来视察的两个纵队观察团,赵铁虎也没忘记给两个纵队送一些礼物。除了一批武器弹药跟物资之外,两个观察团离开时,也押着一万现大洋返回。
对于这种又吃又喝外带还拿的事,赵铁虎也没觉得有什么吃亏。毕竟,这两支纵队的首长,都是他的老首长,也是特遣支队在山东真正值得信任的友邻部队。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在离开枣庄前往延安时,负责电报发送的陈婉,突然也提出要跟赵铁虎一起返回延安。得知这个消息,赵铁虎也很意外。
直接道:“小陈,你怎么突然想到回延安了?”
‘支队长,我回延安也是汇报工作。要知道,我的工作关系,一直都在延安那边呢!而且前两次我们缴获的几部损毁电台,我觉得可以拿回去修一下。
只要能找到零件替换的话,相信那几部电台也能修复好。你去延安学习进修,我也顺道跟你一起去。这样的话,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还请支队长同意!’
做为从延安派遣来的电报员,陈婉的组织关系确实还在延安那边。而她说出来的理由,赵铁虎同样不好拒绝。最终想了想,觉得陈婉随行也不错。
毕竟,陈婉随行的话,他们就能携带一部小功率的电台上路。部队真有什么情况的话,也能及时进行联络。那样的话,或许赵铁虎能走的更放心一些!
第一一零章 简单的追求
俗话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在抗战时期黄金无疑都是保值品。此番携带价值近二十万现大洋的财物返回延安,无疑也是一项不小的任务。
为确保这一路返程的安全,赵铁虎离开并未告知部队。知道赵铁虎需要前往延安学习的,只有被赵铁虎叫回总部的少数几人。而陈婉的随行,几人都很认同。
原因很简单,有陈婉随行的话,赵铁虎一行便能带着电台行进。部队这边有什么紧急情况,也能第一时间跟赵铁虎取得联络,不至于耽误事情。
更何况,如今的特遣支队虽然已经有几个女战士,但很多总部的战士都知道。这位文化程度最高的电报组长,似乎对他们的支队长情有独钟。
那怕战争年代的爱情,其实没想象中那样轰轰烈烈,大多都只要看对眼或许就能待在一起。但限于八路军的政策,很多正值青春年华之人,并没享受爱情的资格。
至少对很多八路军的军官而言,他们多少都知道上级对于恋爱结婚这种事情,也有着极其严格的制度。二十五岁,八年军龄或党龄,职务团职以上。
能达到这个标准,方可向上级请示结婚。一般情况下,在战区这种事情比较少见。更多能享受结婚待遇的,往往都是后方的各作战部队军官们。
按目前的标准,赵铁虎无疑有结婚的资格了。但对赵铁虎而言,这个时候不想过多分心此事。对于陈婉的感情,做为过来人的赵铁虎又岂会不知呢?
只是一想到未来,赵铁虎就会显得担心。牵挂的人越多,未来的行动就会越束手束脚。类似陈婉这样的大家闺秀,赵铁虎一直觉得还是少招惹为妙。
在别人眼中,或许赵铁虎是个只知打仗不知浪漫的木头。但只有赵铁虎自己知道,现在还远不到享受爱情跟浪漫的时候,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从枣庄到延安上千公里的路程,途中又要经过多个敌占区。可以说,这样的行程无疑是漫长而危险的。好在现如今,这条路上八路军都建立了游击队及根据地。
原本骑马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但赵铁虎同样知道骑马上路很张扬。为此,只带了几匹用于负重的驮马,一行人便轻装上路踏上返回延安的漫漫征程。
为了便于路途上的联络沟涌,抵达济宁境内的赵铁虎,又多了一个罗荣派来的向导跟联络员。有这个联络员陪同上路,赵铁虎一行经过冀鲁豫三省接壤地带也会更安全些。
好在不论赵铁虎还是陪同返回押送物资的特战队员,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战士。那怕随行的陈婉,有些跟不上队伍,却也不时乘座马匹趁机休息一下。
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赵铁虎也很直白的道:“行了,只要你觉得能坚持的时候,你可以跟我们一起步行。但要加快速度的时候,你还是尽量骑马跟我们一起走。
这次押送的东西很贵重,因此在路上不能耽误时间太长。最重要的,这一来一回估计要花费个把月的时间,所以我想早点去也早点回来。
若是在路上累坏了,估计你下次想跟我们回来也不一定跟的上。为了你的身体考虑,还是骑马随行吧!反正这次出来,我们也带了几匹战马,不碍事的!”
知道赵铁虎这话听上去没毛病,但在陈婉看来,这未尝不是赵铁虎的照顾。这种照顾,那怕让陈婉觉得不好意思,却依旧很享受这种滋味。
以往每次要求跟赵铁虎外出作战,她都能体会到赵铁虎对她的那种照顾。看上去,或许是因为她的身份。但这其中有没有个人心思,估计只有赵铁虎自己知道。
刚来枣庄的时候,陈婉觉得赵铁虎跟其它大多数指挥员一样,是个只擅长打仗不知感情浪漫为何物的家伙。但随着接触的时间越多,陈婉觉得赵铁虎跟一般的人不一样。
至少陈婉知道,赵铁虎除了擅长带兵打仗之外,个人的文化素养也很高。不但会多种外语,那怕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同样令陈婉有些汗颜。
就连陈婉最擅长的电报通信,赵铁虎一样能熟练操作。换句话说,其实她不跟着一起上路,只要携带一部电台,赵铁虎一样能收发部队发来的电报。
而其它一直招进队伍,所谓有文化的士兵,每次培训起来却令她颇为头疼。这种与众不同,让陈婉觉得赵铁虎很神秘。而且赵铁虎行事,跟她见过一些八路军指挥员也有不同。
在对待敌人的问题上,赵铁虎无疑是冷酷无情的,很少说投降便能饶命。除此之外,在对待百姓的事情上,赵铁虎更多喜欢跟百姓利益共享。
相比其它根据地的部队,大多都依赖百姓而生存。而如今的特遣支队,很多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某种意义上都要依赖部队而生存。
这种与众不同,让陈婉觉得赵铁虎非常的特别。加上两人的身世又差不多,都是为了革命而变成孤身一人。这种遭遇,令陈婉渐渐爱上了赵铁虎。
只是她知道,赵铁虎不是那种会随便表白心迹之人,而且在根据地的日子,大多都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而忙碌。在这一点上,陈婉也不想让赵铁虎为她分心。
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只要能待在特遣支队,每天能看到赵铁虎或听到他的消息,或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为此,得知此次赵铁虎前往延安,她也打算回去看看。
那怕她汇报工作,同样可以通过电台进行汇报。但她觉得,这么长时间看不到赵铁虎,总觉得心里有些担心。最重要的,她知道后方待嫁的女孩不少。
谁知道,有没有其它女孩,会跟她一样看上赵铁虎呢?又或者说,回到延安的赵铁虎,会不会被人介绍对象呢?毕竟,赵铁虎是老红军,也符合结婚成家的条件。
早前在延安学习的时候,陈婉也知道眼下不少回延安进修的团级干部,有不少人都热衷于给他们介绍对象。而这些学员,也是不少向往革命年青女孩想嫁的对象。
毕竟,相比嫁给年长的一些军官,这些刚刚晋升团级干部的军官,无疑更年青一些。而赵铁虎当兵的时间不短,实际年龄只比陈婉大三岁而已。
二十七岁的团级干部,在八路军当中也有却并不多见。加上赵铁虎看上去孔武有力,在陈婉看来,这是最理想托付终身的对象。所以,她要抓紧一点才行。
其次做为队伍中,比较大龄的女军官,陈婉也有过被人介绍对象的经历。大学生,早前又出身书香之家,身材好人又漂亮。这样的女孩,无疑也不缺追求者。
可以说,此次返回延安,陈婉也想找机会告诉一些有心人,她已经有了爱慕的对象。至少她相信,这次回延安之后,那些有心人应该不会再打她的主意。
相同的,只要她表现出一些东西来,别人也不会打赵铁虎的主意。这就意味着,她跟赵铁虎最后终归还会水到渠成在一起的。这想法她没说,却在付诸行动中。
关于陈婉存在这种心思,赵铁虎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但他多少能看出,陈婉对他有情。只是接不接受,却还是赵铁虎自己去把控。
可对赵铁虎个人而言,他还没想好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他只知道,他应该过不习惯没有战斗的生活。当然,这种事情也不可能绝对,尤其是当男人有了牵挂时。
只不过,至少就目前这种情况,赵铁虎还真没想好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他现在想做的,就是多杀小鬼子。在他看来,多杀一个小鬼子,便能多解救几名无辜百姓。
人活着,终归要有个奔头,多杀小鬼子造福,便是赵铁虎最简单的追求!
在途经山西境内之时,赵铁虎原本想转道榆社看看老部队。最终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回延安,等到从延安返回的时候,再去那里看看那些老熟人。
对此刻的赵铁虎而言,他接受了这具身体,也被动接受了原身体所拥有的人脉关系。不得不说,至少在赵铁虎看来,这位宿主运气其实真的蛮不错。
如果按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