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风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顿,他指着这四间教室道:“这四间教室代表不同时间进入学和不同学识水平的分层,我的打算是把才学水平相当的学子集中一个教室内,然后再派擅长领域不同的先生进入教室教他们。”

    “那岂不是每个学子都不止有一位先生?”宓姑娘惊讶地问道。

    “然也!”纪宁微笑点头,把纸折扇一合,微摇头晃脑地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味书院的办学理念是,把每位先生最擅长的一项传授给学子。”

    宓姑娘闻言,美目大亮,放出异彩,不禁叫道:“好主意!如此一来,教出的学子必定能集众家之长。”

    纪宁只觉得眼前大亮,整个院子仿佛突然变亮了十倍。以他的淡定从容,此刻也不禁有些因为得到宓姑娘称赞而得意。

    “只是……”宓姑娘语气一转,担忧地说道,“如此一来,这些学子就有多位先生,学生不知老师,师承大伦岂不是被破坏了?只怕……”

    天地君师亲,大永朝提倡并实施的的最重要伦理大纲。师承比血亲还要高一个等级。

    古人并不是笨蛋,当然知道集众家之长办学,但是这里涉及师承大伦,还有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做先生的当然不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不认自己。所以,像地球现代的教学模式在大永朝几乎不存在。

    纪宁淡笑地摆摆手,打断宓姑娘的担忧,自信地道:“纪某行的可是圣人言。先有圣人后有大永朝,谁也不能说我的不是。”

    宓姑娘略作思索,点了点头。

    “对了,您的私塾为什么取名三味书院?”宓姑娘抬头看着纪宁问道,“这‘三味’是哪三味?”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纪宁答道。

    虽说三味书院是他恶作剧取自鲁迅读的私塾,但是真对外说,自然不能这么说出来,必须另有一番解释。

    宓姑娘闻言,微低臻首小声复念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末了,她抬起俏脸,美目发亮地道:“这名字取得真好,让人神往。”

    “谢谢夸奖。”纪宁拱手微笑一下,接着加料地道,“对了,三味书院的开光神祝之光是黄|色。”

    “黄色?”宓姑娘俏脸明显一讶,颇感意外地道,“您从哪里得来这么好的祭文?”

    纪宁淡笑道:“是先父的遗作。”

    宓姑娘微点臻首,羡慕感触地道:“令尊遗泽真是丰厚啊。”

    “呵呵。”纪宁淡笑一下,隐约听出宓姑娘的感叹语气中带了一些伤感的意味。

    不过,他虽有些好奇,但他与宓姑娘相交不算深,不好打听其隐私。

    继续参观交谈一柱香时间,宓姑娘终于离开。

    时隔近两个月,她本以为纪宁要办私塾只是说说而已,连她也差不多淡忘了。没想到今天突然满城都在传纪宁办私塾的事,沸沸扬扬的,她不禁想起来当初与纪宁的赌约,所以诗词阁打烊后,她换上平时衣服就好奇地去看纪宁的私塾。

    经过参观和与纪宁的一番交谈,发现三味书院表面上有模有样的,甚至私塾开光的神祝之光是黄色,但是她仍是不看好纪宁能办私塾成功。

    以纪宁的无学无术的纨绔名声,谁敢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三味书院里糟蹋?别说免费十天,就是倒贴钱也未必有人肯到三味书院读书。

    两个月赚钱一百两银子,更不可能了!


第013章 欲害、支持

入夜,纪府内灯火通明,丫环小厮嬷嬷家丁成群结队地为他们的主子奔走着,热闹非凡,竟不下于金陵城这个不夜城的夜市,一派繁荣昌盛气象。

    殊不知在这繁荣光鲜的表面上,纪府因后继无人正在迅速衰败。

    纪府中枢,纪泽居住的那座气派豪华的院子内,纪敬恭敬地站在纪泽前,一脸深恶痛绝地道:“……纪宁之前还在纪府时就已经累坏纪府名声许多,没想到他搬出纪府后,变本加厉,竟为了铜臭而不惜违背做人的基本良知,开私塾骗人钱,误人子弟!如今已经引起满城百姓公愤,千夫所指,更累及我们纪府名声。”

    “为纪氏一族声望着想,子敬斗胆恳请太爷爷下令执行宗法,严惩纪宁这个家族败类!”

    他说到最后,拱手于前,俯身低头躬拜着,样子极是诚恳。

    不过,不到片刻,他就往上翻眼皮,偷偷观察纪泽的神色。

    纪泽那行半干枯腐朽的身躯深坐半躺在紫檀雕虎太师椅内的软垫上,一双浑浊的眼睛半开半瞌,似是要睡着的样子。

    过了半晌,他才发出如破布的声音道:“纪宁已经分家出去,不再是纪府的人。他所做所为,一切与纪府无关。”

    纪敬闻言不禁大急,立即叫道:“可是,太爷爷……”

    纪泽一摆手,打断纪敬的话,说道:“不过,你是他的堂兄,私下可以规劝他。”

    “规劝”两字咬音有点重,其意思就玩味了。

    “是,太爷爷!”纪敬立即用力应道,声音忍不住露出喜意。

    他之所以向纪泽请示,就是担心自己带人踢纪宁的私塾会引起纪泽不悦。

    平时,纪泽就没少训导纪府的人必须团结,严禁内斗,以维护纪府利益和声望为首任。

    现在,得到纪泽点头让他“规劝”纪宁,怎么规劝,里头文章就大了。

    走出纪泽居住的养气院,纪敬脸上再也禁不住地露出阴险的笑容来。

    他高兴地右拳一击左掌心,有些振奋地暗想道:“必须好好谋划,务必让纪宁这个废物永无翻身的机会!否则,难泄我心头之恨!”

    虽然,他打从心底认为纪宁绝不可能办私塾成功,但他看不得纪宁有一丝希望。

    “废物就该像废物一样活着,搞那么多动静干什么!”纪敬冷哼道,“还有,废物哪配享有像雨灵这么漂亮水嫩的丫环?!”

    刚入戌时不久,夜幕将整个金陵城笼罩,然而金陵城不愧是大永朝最纸醉金迷的一座城,城内处处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人声鼎沸。

    在这座喧嚣繁华之下,纪宁坐在书房,捧着一本《礼记》研读,俏丽丫环雨灵在旁边伺候着,红袖添香。

    忽然,敝开的书房门传来两下轻轻的敲门声。

    纪宁全神贯注中,没察觉,旁边的雨灵却是听见了。

    她转头望去,看见何安,便轻手轻脚走过去。

    走出书房,雨灵小声地问道:“安叔,有什么事?”

    “秦府派刘执事到访,说秦小姐有话请教少爷。”何安说道。

    雨灵闻言,粉红的小嘴微噘一下,她不喜欢秦圆圆。

    那天随纪宁到秦府,见到了传闻已久的秦寡妇,她更加认定秦圆圆是狐狸精变的,专门勾引男人、害男人。从秦府回来当天,她分明看见自家少爷短暂失神发呆过两次。

    现在大晚上的,秦圆圆还派人找她家少爷,她当然不乐意了。

    不过,她心底虽不悦,但知道那天纪宁与秦圆圆相谈不错,所以她还是耐下心问道:“少爷正在专心读书。秦小姐要问什么话?我转告少爷。”

    “秦小姐问少爷为什么要开私塾?”何安道。

    雨灵点一下臻首,然后转身款步返回书房,站在纪宁旁边静侯一阵。

    纪宁察觉到,研读完一段文字后,暂停下来,转头问雨灵道:“何事?”

    “少爷,秦府派人到来,说秦小姐有话要请教您。”雨灵说道,“问您为什么要开私塾?”

    纪宁略作沉吟,缓缓开口说道:“渡人亦是渡己。”

    说罢,他转正脸,继续研读《礼记》。

    雨灵微微向纪宁行了一礼,然后轻轻地退出书房,和何安一起到客厅见刘执事,告诉纪宁的答案。

    “渡人亦是渡己?”在秦府,烛光通明、摆试雅致奢侈的厅堂内,秦圆圆丰|臀坐在一张柔软光鲜的缎锦软椅上,朱唇微启,重复着纪宁的话,不禁品味起来。

    刘执事微低着头不敢看秦圆圆,恭敬地道:“是的,纪公子让他的贴身丫环只回了这一句。”

    “嗯。你退下吧。”秦圆圆回过神,轻挥玉手,淡淡地道。

    “诺。”刘执事行了一礼,然后退出厅堂。

    刘执事退出后,秦圆圆站起来,踱着莲步,朱唇轻念着:“渡人亦是渡己。渡人亦是渡己……”

    同时思索纪宁的意思。

    她在得知纪宁开办私塾的消息时,也是很震惊。

    经过与纪宁一番接触交谈,她已经很确定纪宁是聪明人,才思敏捷,只要肯下一番苦功奋起直追,将来成就未必下于其父纪凌大学士。

    只是,当前纪宁开办私塾却不合适,非常不合适。她是这么认为的。

    她本以为纪宁是缺钱用,开办私塾做为营生之道,就特意派人去问一问。

    万万没想到纪宁给她的答案竟是:渡人亦是渡己。

    第二日,纪宁晨读完毕,吃过早饭,带上丫环雨灵准备去三味书院时,忽然何安入报,秦府的刘执事求见。

    “把他带进来。”纪宁道,然后转身到厅堂坐下,准备接见刘执事。

    不多时,何安领刘执事进来。

    刘执事看见纪宁,立即趋步上前,躬身行礼道:“拜见纪公子。”

    神态语气较之前恭敬了不少。

    纪宁站起来,伸手虚托一下,同时道:“刘执事不必多礼。请坐。”

    “不敢不敢。”刘执事连忙摆手推辞道。

    如今纪宁与秦圆圆成了朋友,他一个家奴下人哪敢不开眼与主人的朋友平起平坐?

    纪宁见状,大约猜测到刘执事的忌讳,倒没再请刘执事坐下。

    “不知刘执事登门造访有何事?”纪宁重新坐回椅子上,不紧不慢地问道。

    刘执事拱了拱手道:“回纪公子,我家小姐得知您兴办私塾后,愿意鼎力支持。另外,我家小姐担心纪公子您私塾刚开业,人手不足,所以连夜挑了十位手脚麻利身体健壮的家丁帮忙纪公子。同时,也可以防范有人上门捣乱。十名家丁已经在贵宅大门外等侯您的差遣。”

    纪宁闻言,微讶了一阵。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开私塾,没想到秦圆圆居然这么支持。

    特别是,秦圆圆派来的十名家丁,实在太有用了。她分明是估计到他开私塾会招来许多非议,派十名身体健壮家丁防止有人砸纪宁的私塾。

    老实说,纪宁自己确实有些担心有人上门捣乱。虽然,他早就预案,但秦圆圆派来的十名家丁让他着实松了一口气。

    “你家小姐真是一位妙人。”纪宁露出笑容地道,“回去先替我谢过你家小姐,改日纪某必备下薄礼登门拜谢。”

    “诺。”刘执事行礼道。

    纪宁转脸对何安道:“安叔,秦府十名壮丁已经在敝宅门外,你立即把他们带进来,好好招待。”

    “诺!”何安高兴地应道。

    刘执事立即叫住何安:“等等。”

    何安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刘执事。

    刘执事转身面向纪宁道:“纪公子,敝府十名家丁都已经吃过早饭的。不瞒纪公子,在出发前,我家小姐特意交待,不得吃喝纪公子的,不得接受纪公子的钱财。希望纪公子不要让我们下人难做。”

    “好吧。你家小姐想得周到,纪某只好却之不恭了。”纪宁只好说道。

    接下,纪宁动身去三味书院。

    他身后紧跟丫环雨灵,刘执事落后两三步跟在后面。

    走出院门,立即看见外面站着十名统一青色新衣的壮丁。

    这十名壮丁,个个身材高大,精神饱满,相貌有几分端正,想必是从秦府精挑细选出来的。

    出了院门,刘执事快几步越过纪宁,向十名家丁介绍纪宁道:“这位就是纪公子,还不赶紧拜见?”

    “拜见纪公子。”那十名家丁立即整齐地向纪宁行礼叫道,声音洪亮。

    纪宁满意地点点头:“你们好。接下几天要辛苦你们了。”

    “纪公子不必客气。有任何差遣,请尽管吩咐便是。”刘执事代十名家丁回答道。

    纪宁颔首一下,道:“我们出发去三味书院。”

    接下,纪宁和雨灵登上准备好的马车,而刘执事和那十名家丁也坐上他们自己准备好的牛车,然后纪宁的马车当前,刘执事等人的牛车跟在后面,一起向三味书院驶去。

    (新书如幼苗,需要多施肥多浇水才能茁壮成长,打赏、收藏和推荐票就是最好的肥料和水,恳求各位兄台多多支持。拜谢。)


第014章 第一课

“什么?三味书院招满人了?这才两天不到。”苏府听雨阁,苏蒹葭得知这个消息颇感惊讶,“这怎么可能?!”

    采霞回答道:“是真的,小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蒹葭吃惊之余,芳心不禁升起一丝好奇。

    “回小姐,三味书院不是像一般私塾那样招学生的。”采霞汇报道,“它都是招贫寒人家的孩子。那些孩子的家长贪图十天免费,不满意可无条件退学的好处,都抢着报名。三味书院预定三天报名时间,没想到不足两天就满员了。后面的人苦苦恳求,纪宁都没答应,只让他们等下一批招生。”

    “这……”苏蒹葭不禁沉思起来。

    过了半晌,她缓缓说道:“没想到他还有一些小计策。”

    接着,她轻摇了摇臻首,道:“只可惜,这些小计策纵然得逞一时,终归是旁门左道,成不了事。他有那心思,何不把精力放到好好用功读书上呢?只有自身才华满腹,何愁不能安身立命?”

    “奴婢也是这么认为的。”采霞说道,“那些贫寒家长只是贪图那十天免费的好处而已,等真正要收束脩了,必定一哄而散,白辛苦一场而已。真出得起束脩让孩子读书,那些家长大可把孩子送其他有才学的先生门下。”

    纪宁提前招生满额的消息传开,整个金陵城的人吓得一跳,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但随即了解具体状况后,所有人都当场嗤之以鼻,等着看纪宁的笑话。

    纪敬得知消息后,眼睛射出阴毒的目光,冷哼道:“必须踩死!不过,我不会马上砸你的私塾的,等你以为看见有一丝希望的时候,再让你彻底绝望!”

    …………

    纪宁没理会那些对三味书院招生情况的满城热议,坐在自家书房里悠哉悠哉地读书。俏丽的丫环雨灵则站在旁边伺候着,红袖添香。

    虽然提前一天招生满员,但他还是决定按既定的时间开始上课。

    读书读得乏了,放下书,接过雨灵端送上来的香茶,然后一边品茶解渴休息,一边享受雨灵站在身后用一双柔若无骨的小手给他揉肩捶背。

    品完一盏茶,纪宁站起来,走出书房到院子里透气。

    恰逢今日阴天,昨晚夜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给炎热的秋老虎降了一把火,所以此间院子内凉风习习,倒也舒服。

    呼吸了一阵清新空气,纪宁忽然心里一动,走到了院子中央空地,摆开架式,慢吞吞地演练起一套拳来。

    君子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

    其中,射和御是指射箭和骑马,是武力。

    正统的书生儒者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而是文武双全。

    灵雨对纪宁练拳倒不太意外,毕竟以前也见过纨绔纪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胡乱练过,但是她对纪宁慢吞吞地练一套她从没见过的拳法却很迷惑。

    “这么慢,软绵绵的,能打人吗?”她不禁腹诽道。

    半个时辰后,纪宁终于收功,两足并肩而立,双掌齐眉往下缓缓按下到肚脐之下,然后恢复正常站姿。

    雨灵立即送上早已准备好的半湿的苏州细棉精纺的白帕子给纪宁拭汗。

    “少爷,刚才您打的是什么拳?怎么软绵绵的?”雨灵看着正在拭汗的纪宁,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纪宁闻言,拭汗的动作微缓了一下,然后恢复正常地微笑道:“是一套能强身健体的拳法,类似于神医华佗传下来的五禽戏。前阵子看书无意中学会的。”

    在穿越前,纪宁曾师从一位正宗老太极学了五年多太极拳,虽说只学到皮毛,但对付寻常三四位彪形大汉毫无压力。

    “哦,怪不得。”雨灵点点臻首,明白了。

    五禽戏她还是知道的,也有不少人在练,但基本上只具备强身健体养生功效,不能拿来与人打架。

    第二天,纪宁准时进入丁号教室,站在讲台上,往下放目望去,所有学子都到齐了,都一脸渴望地仰望着他。

    只可惜,这三十名学子十分良莠不齐,与衣着整洁、长袖宽袍、气质儒雅的书生形象格格不入。

    只见这三十名学子里,年纪从五岁到三十多岁,衣着破旧,有的打满补丁,脸面黑瘦。尤其是坐在前面的那五岁小孩,还不停地吸着鼻涕呢。

    面对自己的第一批学生的不雅形象,纪宁很淡定。

    当初,他选择在城西闹市开办私塾就早已预料到。

    事实上,他开办私塾面向的受众正是这些底层的贫困老百姓。

    在大永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是绝对的统治阶层,读书识字几乎是每一个人渴望的。尤其是底层老百姓,更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只是,要读书识字却不容易,因为束脩太贵。

    大永朝规定,只有拥有秀才以上功名才能开办私塾。而秀才已经拜过文庙得到文种,开始学习小篆,不仅享有各种特权,而且赚钱轻松,生活小康水平没问题。他们劳心劳力开私塾教学生,收的束脩不是底层贫穷老百姓能承担得起的。

    纪宁是从地球现代穿越过来的,习惯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没有什么等级的观念,所以他不介意教底层的贫穷老百姓。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看中底层老百姓对读书识字的无限渴望。

    穷人也是有钱的,多少而已。集腋成裘、积沙成塔,未必不能赚钱。

    何况,他以他现在的不学无术的名声,也只能从最底层做起。

    “起立。”纪宁站在讲台上,朗声叫道。

    下面的三十名学生立即依然站起来,然后向他整齐躬鞠叫道:“先生好。”

    他们事先由纪宁派人教过这个环节的。

    纪宁点点头,道:“你们好。坐下。”

    台下学生立即坐下。

    不过,在教室外却传来议之声:“呸,他也配为人师做先生?真是不知廉耻!”

    “就是!靠荫袭得到来的秀才功名,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清楚!”

    “……”

    只见在教室外,围观站着七八名身穿儒服的书生,七嘴八舌地非议着。

    这些书生都是多年不第书生,没有秀才功名,对纪宁不参加科举就能获得秀才功名不知有多么妒忌恨。

    不过,他们并不敢说得太大声,更不敢砸三味书院,因为旁边有十名身体高大健壮的汉子虎视眈眈着。

    对于教室外的非议,纪宁充耳不闻,面向台下学生朗声念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台下学生听得半懂不懂,隐约听出纪宁所指是读书会有钱有美女等等。

    教室外的几个不第书生闻言,非议之声一下子安静下来,仔细倾听纪宁的诗。

    待纪宁把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念完,那几个不第书生沉默一阵,突然爆发了。

    他们不顾旁边有十名虎背熊腰的汉子盯着,直接冲入教室,指着纪宁声讨骂道:“纪宁,你好大胆,竟敢亵|渎读书人!什么千锺粟、黄金屋、颜如玉,如此功利,这是对天下读书人天大的的污蔑!……”

    纪宁转脸过去,神情平淡地对那十名秦府家丁下令道:“既然他们不守规矩,把他们轰出书院!”

    “诺!”那十名秦府壮丁大喝一声,把那几位闹事的不第书生如拎小鸡地拎起,大步走出教室,然后把这些不第书生扔出三味书院。

    轰走那几个不第书生后,纪宁转回脸,抬起双手虚按,对台下学生道:“大家稍安毋躁。”

    台下学生渐渐安静下来。

    “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暴跳如雷,如杀了他们老爹一样吗?”纪宁说道,“因为我道出了真相。”

    不管这些学生什么表情,纪宁接着用激昂煽动的语气说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们读书识字了,就可以有千锺粟!就可以有黄金屋!就可以娶到漂亮贤惠的娇妻!就可以出入坐马车坐轿子!就可以受所有人敬重!就可以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台下三十名学生听着,无不激动起来,眼睛射出发光发亮的渴望无比的目光。

    “先生,我读书识字了,是不是就有冰糖葫芦吃?”坐在前排的那位年仅五岁多的小屁孩不禁大声问道。

    纪宁立即用十分肯定的语气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