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镐一颗棋子迟迟落不下去,李从荣也不催他,放下棋子双手笼袖,叹道:“想必先生还记得夏州。曾今我问先生,可否去夏州立功的时候,先生百般阻拦,想必是算准了我还是会向父亲请命。今日我要告诉先生的是,夏州那块硬骨头,已经由石敬瑭去啃了。”
  他笑了笑,有些轻蔑,“我在洛阳弄出那些针对兄长的事后,得知我要起势,他第一个跑过来投靠,殊不知正是此举,断送了他的前程。出镇河东,父亲本来曾考量过他,但后来……哼,他竟然还求到我面前来。我的确为他向父亲提了这事,但也不过是聊作应对罢了,算是对他有所‘交代’,我何曾真正据理力争过?”
  边镐终于落下棋子,落魄道:“看来当日殿下起势,就是皇帝为了辨忠奸,布大局,我等,却是不请自来,自入君瓮了……”
  “两川战事顺利,父亲高瞻远瞩,自然要为新政深化做准备,父亲又有意在三五年内改变大唐面貌,自然要布局深远一些,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不如此不能迅速认清良臣奸佞。”李从荣眼中露出崇敬爱戴之色,“先生与旁人之所以认不清这个局,无非是认为我与兄长就该一槽争食,甚至是自相残杀,父亲就该权术天下,用我来平衡兄长,免得兄长功高震主,把持朝政。”
  他站起身来,眼前的江陵水师已经过去的差不多,这也意味着荆江口的战争即将开始,“你们却是不知,我们父子根本就不是这等人。其实我很费解,古往今来,帝王家手足相残的事固然不少,但父慈子孝兄弟同心的也很多,你们何以一定认为,我大唐社稷就该鲜血淋漓?”
  边镐惨然一笑,“世道如此,人心丧乱,谁人之过?”
  李从荣望了边镐一眼,“兄长曾言,世道丧乱,源于人心丧乱,人心丧乱,是为道德不存,道德不存,始于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源于君不君、臣不臣。”
  他又看向楼船前的浩瀚大江,“我大唐要廓清宇内,一统天下,重立秩序,再塑盛世,就得先从君臣之道入手。君王做君王该做的事,有君王的样子,臣子做臣子该做的事,有臣子的样子。人伦之道,有男女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此,道德再立,则天下祥和,人心安定,礼乐和鸣。”
  边镐张了张嘴,一时无言。
  李从荣重回小案,施然而坐,拿起一颗棋子,缓缓放入棋盘,“将来事将来议,眼下这局棋,却是得走完。”
  他看了边镐一眼,“我们父子三人布下的局,此番到底是一石几鸟,眼下还不好说。不过先生这一鸟,我已经吃定了,楚地这一鸟,也跑不掉。”
  边镐怔怔半晌,迟迟不肯落子。
  忽的喷出一口鲜血,洒落棋盘。
  他人也栽倒在棋盘上。


第759章 俯观八百里洞庭,回望三千里山河(五)
  江陵水师临近荆江口的时候,正是五更天之前。夜里行船难度不小,江陵水师用了许多灯火通明的走舸小船在前探路,一方面为水师开道,一方面也为水师标出河道宽窄与障碍物。水师旗鼓指令完备,夜间也用火光传令,走舸的灯火变化,足以让训练有素的江陵水师应对一切情况。
  二十余艘走舸探路,数十艘斗舰在前,在几艘艨艟战舰中间,才是一艘高达六丈的巨大楼船,这艘楼船在长达二十余丈的船体上,仅是建楼就有三重,旗鼓完备,甲士林立。
  甲板上,披挂齐整的马怀远迎风而立,江风如刀般打在他脸上,让他的五官也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
  “夜间行船,有利有弊,多数时候甚至是弊大于利,因为黑夜不便视物的关系,水师就必须大举灯火,这也就失去了隐藏自身的意义。”马怀远持刀前望,面不改色,“但夜间行船,需要利用的便是不能视物的黑夜,惟其如此,水师破夜而来,方能收神兵天降之效,在敌仓惶惊诧调度不便之时,予敌突然打击。”
  马小刀笑嘻嘻道:“将军所言,皆寻常之时也,眼下却是不管用。那杨吴水师,早料到了我等会来,何来仓惶惊诧调度不便之说?”
  马怀远也不看他,不再说话。
  周小全抱着横刀冷冰冰道:“做戏要做全套,大事可都毁在细节处。再者,水师紧要的布置,都需得这黑夜来做掩护,怎能不趁夜而进?”
  马小刀满脸不服气,斜眼看着周小全,那意思是啥事儿就你懂行了吧?
  辽阔的江面上,星火渐露,俄而遂有一片星海,连线成银河,遥遥在望。
  那是杨吴水师。
  杨吴水师身后,岳州城。
  此时,岳州城上,徐知诰青衫革带,同样是迎风而立,望向江面。
  无尽黑暗的深处,忽而有萤火点亮,一点两点三点,点点成面,萤火渐亮而渐密,灯火袭进,有千军万马。
  更有高处萤火明亮者,如有巨兽在彼处出没,双眼煞气逼人。
  徐知诰嘴角有了笑意。
  “夫船者,将士之城郭、营垒、车马。船舰得力,以战则勇,以守则固,以追则速,以冲则坚。”宋齐丘在徐知诰身旁嘿然,“水师最是比拼楼船质地,那江陵水师自认三年练兵,而后能与我大吴一战,殊不知我大吴水师数十年积累,休说将士勇武,便是楼船战舰都非他们可比。此番江陵水师来袭,正是鱼往锅里跃,羊往火坑跳。”
  林仁肇见宋齐丘说得有趣,嘿嘿笑道:“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就等着大快朵颐了。”
  说到这,众人都将目光看向徐知诰。
  徐知诰保持着八风不动的姿态,“传令,江口水师只许败不许胜,而后退入洞庭湖。待将敌贼引入湖口,湖中水师四面合围,一举将其围而歼之!”
  传令使大声应诺,疾步而去。
  徐知诰抬起头,正看见满天繁星,“八百里洞庭,能容纳多少繁星多少尸骸?要染红这湖秋水,又需要多少人的鲜血?”
  “那必然不少!”
  马怀远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灯火,楼船的结构已经依稀能见。
  船上是灯火,船下也是灯火。
  此处水师阵型已趋于完成,马小刀凑近问:“将军?”
  马怀远不动声色,“先冲上一阵,探探对方虚实。”
  马小刀得令而去。
  百千只火把,照不亮这黑夜,这黑夜也吞噬不了这些火把,灯火依旧通明,而黑夜依旧低沉。
  蓦地,黑夜的心跳骤然加重,仿佛它的心脏跳出了身躯。
  那是战鼓的声音。
  江陵水师的指挥船上,火把飞舞。
  须臾,前阵百十艘战舰,悠忽驶出,不多时便化作离弦之箭,直奔杨吴水师大阵。
  近百艘斗舰在前,二十艘楼船居中,如同在水上快速移动的堡垒、城池。
  江陵水师主体,在其后缓缓行进,只见其灯火如瀑,楼船层层叠叠,根本无法看清有多少只船。
  停靠在荆江口的杨吴水师,总计不过数百艘战舰,眼见江陵水师大举袭来,灯火覆江,楼船如林,却也不甘示弱,很快划动战舰,全面迎了上来。
  战舰还未相接,弓弩已是率先发矢。一排排军士出现在船舷(女墙)后,张开弓弦放出利箭,然后迅速退后,阵阵或近或远的弦动声中,箭矢飞跃战舰前的江面上空,落入对方船群中。
  斗舰船舷上的女墙可避半身,军士们猫在女墙后,箭矢在船舷上叮叮当当,又在甲板上颤颤巍巍。
  楼船上有大弩,甚至床弩、投石车,待得敌舰一旦进入打击范围,巨大弩矢轰然弹射而出,那脆弱些的木女墙,便被一穿而过,躲避在女墙后的军士,顿时就跟女墙钉在一起。若是投石车将石块轰到旗杆、船舷上,免不得木屑横飞,若是砸到人,必有人死于非命。
  两边水师,战斗最激烈的是蒙冲斗舰,而巨大楼船,则是战场中的庞然大物,至于走舸,犹如大象脚下的蚂蚁,不过是作非常之用罢了。
  双方船舰一旦靠近,两边军士就会用铁钩构住彼此船舷,将舰船拉进靠近,而后木板搭出,亦或直接攀过船舷,杀进对方的船中。
  船上各处,甲板上,走道上,船舱里,凡是灯火照耀之地,都是彼此厮杀的军士。
  杀声震动江水,波浪滚滚。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激战的船舰群,马小刀微微色变,“杨吴水师怎么就这么点兵力?”
  不时,有十数条走舸先后靠了楼船,上面的精锐军士攀上楼船,来向马怀远禀报,“荆江口再无杨吴水师!”
  “怎会如此?”马小刀神色骇然,“照理说,杨吴水怎么都该比江陵水师多,如何就这数百条船?我们预备了那许多船只,就为一举烧毁杨吴水师,如今杨吴水师不过数百条船,这到底是烧还是不烧?”
  周小全沉声道:“若是此时纵火烧船,焚毁敌贼舰船数百艘,也算得上是大胜。但距离事先预计的效果,却是差得甚远。若是经此一战,杨吴水师主力仍在,此战的布局可就全都泡了汤。”看向马怀远,“依末将之见,还是再看一看为好。”
  马小刀惊疑不定,“此番前来的将士,总计不过两千余人,若是再这般打下去,待得天明,迟早要露馅。”
  马怀远不为所动,寻思片刻,“若是今夜我军携重兵而来,此时果真奇袭得手,见敌舰不过数百,该当如何?”
  周小全接话道:“自然是一鼓作气,将敌舰全灭,如此大军方能安然登岸,一举去攻占岳州城!”
  马怀远点点头,“既是如此,还等甚么,传令前阵,加大攻势,全力杀敌!”
  马小刀惊讶道:“可若是敌贼力战,我军绝非对手!眼下出手,好歹能毁敌船数百艘,若是被敌贼杀败,可就全军大溃,满盘皆输了!”
  马怀远看着战场不说话,周小全双目似箭,咬牙道:“杨吴水师既然知晓我军前来,而只布置这些兵力迎战,主力全然不见踪影,打的肯定是诈败而逃,诱我深入,而后聚而歼之的主意。大军猛攻,敌贼必退!”
  马小刀张张嘴,最终还是说不出甚么话来。
  荆江口,杨吴水师,楼船上的将领见江陵水师加大攻势,一时间让杨吴水师损失骤增,他脸上不仅没有担忧之色,反而喜上眉梢,当即大喝道:“传令全军,退往洞庭湖!”
  数百艘杨吴船舰,顶着灯火,从荆江口转向,狼狈退往洞庭湖口。在其船后,江陵水师鼓噪而进,追杀不休,不时也进了湖口。
  直到这时,天色仍是昏暗。
  如果是白日,岳州城或许能够发现,江陵水师除却前阵,中、后阵的舰船,斗舰、楼船并不多,多的只是走舸,总计数千。但此时却无法发现异样,毕竟灯火可以伪装。
  在江陵水师追进洞庭湖口的时候,走舸纷纷扬浆,泥鳅般飞速而出,到了前阵楼船、斗舰身侧。
  洞庭湖口两边,三千艘杨吴水师楼船,默默静立,一点灯火也无。
  直到从荆江口败退回来的数百艘杨吴水师进到洞庭湖,眼见江陵水师灯火幢幢,紧追不舍,已经无法再退回,那洞庭湖口两侧浩瀚的水面上,骤然响起天塌般的战鼓声。
  战鼓声惊碎了寂静的洞庭湖面,也打破了黑夜。
  数不清的火把渐次亮起,一眼望不到边际,使人只觉如坠地狱。
  接近着,三千艘杨吴水师战舰,乘风破浪,划开江水,大举袭进。那些坚固的战船,每一条都是战争巨兽,足以吞噬百十人的性命,只要他们张开血盆大口,挥舞巨爪,到了它面前的人将被撕得粉碎。
  天光微醒。
  马怀远望着围拢过来的杨吴战舰,身如劲松,挺拔有力。
  他骤然一把抽出横刀,向前一指。
  彼处,是广阔无垠的洞庭湖面,是数不清的杨吴楼船。
  轰轰的战鼓声,在江陵水师中响起,密如雨点。
  百艘斗舰,千艘走舸,皆满载薪草,裹满膏油,如离弦利箭,冲向那望不到边际的杨吴楼船。
  直到距离杨吴楼船近了,那前头一批的斗舰、走舸上的军士,纷纷点燃船舰,而后登上接应的走舸,掉头就跑。
  火光遍湖,甚至冲散了天光。
  望见四下无数冲过来的火船,杨吴楼船上的将士,无不肝胆欲裂,骇得面无人色。但到了这时,想要调转船头可不是那般容易,一片手忙脚乱、尖声惊叫中,走舸冲进楼船群,撞在船身上,点燃了一艘又一艘楼船。
  杨吴水师前阵,顿时一片混乱,楼船上火光冲天,席卷一切草木,无数水师将士,在火光、浓烟中仓惶奔走,然后被烧着了衣袍,满地打滚,更多的军士,则如下饺子般纷纷跳入水中。
  后续千百艘江陵水师的斗舰、走舸,在军士玩命般的操控下,无视混乱的杨吴水师前阵,冲进杨吴水师楼船群中,埋头直进,并不与他们接战,只管深入,待进到杨吴水师中后阵后,这才点燃楼船,而后登舸而走。
  杨吴水师楼船上,搭载了数以万计的杨吴将士,他们本是从朗州调来的精锐,就为与江陵水师厮杀时,将其包围聚歼,而现在,他们都成了火中亡魂。
  天已大亮。
  八百里洞庭湖,今日成一片火海。
  岳州城上,面对如此情景,众人无不惊骇。
  徐知诰身子晃了晃,好不容易站稳,抬手直指西方,咬牙痛呼:“边镐!李从荣!!”


第760章 俯观八百里洞庭,回望三千里山河(六)
  江陵水师火烧杨吴楼船,虽然成效很大,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应代价,百艘斗舰与千艘走舸,都是实打实的消耗。除此之外,驾驶斗舰与走舸冲进杨吴水师楼船大阵的水师将士,尤其是冲进中阵后阵的将士,能活下命来的很少。
  然而无论如何,相比吴国水师的损失,这些都不值得多看。吴国水师损失最为惨重的,还是从朗州调来的士卒。水师水战,说到底还是以船舰为城池、堡垒的攻防战,杀伤主要依靠士卒夺船,为了确保此战的胜利,徐知诰调回的朗州将士不下三万,此时过半都交代在了湖底。
  三千余吴国楼船,损毁大半,剩下的不过几百艘,江陵水师则顺利抽身而退,离开了一片狼藉的洞庭湖战场。
  比之吴国水师,江陵水师实力本身要弱小许多,在付出许多蒙冲斗舰、走舸的代价后,余下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大军攻打岳州,这时全都往江陵退回。但打这时起,两军水师的力量对比,谁强谁弱就不好说了。
  在洞庭湖西北岸,与岳州城隔湖相望的地方,只带近卫的李从荣目睹了战场的整个过程,直到他离开的时候,洞庭湖的大火还未熄灭,数不清的楼船残骸散落在水面上,焦糊味冲散了鱼腥味。
  经此一役,遭受巨大损失的吴国水师,再不足以支撑楚地的攻势,最多只能照看岳州罢了。
  边镐随同李从荣一同目睹了洞庭湖之战,他中间吐血昏过去一次,这毕竟是他亲手为吴国水师挖下的坑,醒来之后,他夺过李从荣的佩刀要自刎,被李从荣的近卫及时制止。在那之后,这位金陵才子便成了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全然没有了精气神,看着像是行尸走肉。
  在洞庭湖之役的当日,早江陵水师一步离开江陵的符习,带领殿前军三万余将士,并及山南东道节度使、威胜节度使、安远节度使的近万兵马,经由澧州到了朗州地界。
  朗州位在楚国正北部,洞庭湖之西,沅水之北。此地位在沅水河谷,河谷平原的面积很大,北西南三面都是山地,山势不高也不陡峭,东北面有一片巨大的湖泊,几乎从城东一直延伸到北部山地,而朗州城就建在沅水北岸,所以从大处看,这里地势非要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楚王马希声退守此地后,知道再退就只能退到澧州去,而澧州又处在山地丘陵地带,只是在群山丘陵中间有块小平原,建了城池,那是兵家眼中的绝地,万万是去不得的。所以马希声打定主意,就在朗州据守,等待大唐援军到来。
  吴军从东面追到朗州后,排兵布阵很受限制,因为城池北部够不到,而城南背靠沅水不利布阵,城西又有些小山包,不利于兵力展开,只能布置少量兵力,所以最终吴国只能将主力放在城东,猛攻东门。
  便是城东,在那座大湖泊之外,也多沼泽小湖,无论是扎营还是排兵布阵,都多有不便。故而这仗打下来,许多日过去了,吴国军队也没能携大胜之势攻下朗州。反倒是楚军得知唐军将到,士气有所回升。
  徐知诰将攻打朗州的大军调回三万,去参与洞庭湖之战,也是因为大军挤在朗州根本没用。所以他想在洞庭湖一举击败唐军,从而达到震慑朗州楚军的目的,最终迫使楚军在等待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吴国的举动来。
  符习率军自澧州而至朗州,走的是城北大山西面的路线,行军比较隐蔽。
  在靠近朗州后,符习先遣了精锐斥候,去查看朗州战况。
  在得报朗州城西、城南的兵力并不多之后,符习召集众将军议。
  “朗州城西吴军兵力不多,不过千人左右,若是我军急进而击之,很容易就能击溃其军。且此地有土山为掩护,若是以精骑为先锋,突袭之,可收奇效,须臾间即能击溃敌贼。诸位将军,谁愿前往,为本将击溃拦路之敌?”符习是员老将,征战沙场的经验很丰富,行军布阵的风格也很稳重。
  众将闻言,都欲击之,遂纷纷请命。
  符习沉吟片刻,对高从周道:“高将军所部,号为横冲,将士骁勇,本将素有耳闻,此番不如就以将军所部精骑为先锋,为我大军开路,如何?”
  高从周面露喜色,当即领命。
  符习又对众将道:“高将军出击后,我等随之而进,若是行动迅捷,可横扫朗州城西、南之地,而后直取城东贼军主力,届时若得朗州楚军相助,想来可有一场胜仗。”
  大军本就在行军途中,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计议定下之后,也不用耗费多少时间调兵遣将,没多久,高从周就亲自率领三千精骑,当先一步出发。
  到了朗州城西,果然看见零零落落的土山,整个地势高高低低,起伏不定,但最高处也不过数丈,林木颇为茂密,低矮处颇有通道,其中一条大道是为官道。
  高行周率领精骑直接冲过去,没多远,果然就见到了原地布阵的吴军。
  那吴军虽然没有特意防备,但此时也早一步得了斥候通报,知道有唐军来袭,其主将遣人往城东报信之后,就在原地列防。他们的主要任务,本是截杀朗州城西出的信使,这下没曾想忽然有唐军杀来,虽然惊异,但也浑然不惧。
  高行周也不问许多,只管下令部曲纵马出击。
  这股吴军训练有素,虽只有千余人,不慌不乱,临阵三矢后,持盾举枪,抵挡唐军。
  然而横冲军蓄势而来,哪里会让吴军讨到好,奔驰的战马轰隆驰过,杀进吴军阵中。
  两军一接战,战没一刻,吴军将士无不惊骇。
  他们入楚以来,屡战屡胜,常常打得楚军溃不成军,难免心生骄傲自满情绪,以为天下精锐莫能与之相敌,方才立阵而守,也是自信即便不胜,也能挡住唐军,坚持到援军到来。
  这下交了手,才发现唐军之骁勇善战,远胜过他们遇见的任何一支楚军。
  但是此刻想要退却却已来不及。
  横冲军征战多年,何其精锐,说是大唐数一数二的军队也不为过,哪里是多年未经大战磨砺的吴军能够比拟?这下杀入吴军阵中,不到两刻,就让吴军死伤惨重,阵脚不稳。
  高从周心头也有些疑虑,面前的吴军不过千余人,但战力却是不弱,比他先前料想的要强上不少。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可没时间去考虑太多,此刻他心头考量的,唯有尽快杀败这支吴军。
  不过小半个时辰,横冲军就彻底摧毁了这支吴军的战力,而这时,吴军的援军还没调度过来,而紧随横冲军三千骑的大军,已经出现在他们身后。
  他们这里的战斗,很快就引得了朗州城的注意。城池上的楚军将士,见大唐援军杀到,无不振奋大呼,一时间朗州城头颇为热闹。
  高从周杀败眼前吴军后,没有停留,从城南向城东杀去。
  在城南并不宽阔的地带上,横冲军遇到了前来支援的吴军,两相碰面,同样没有多话,立即厮杀在一处。
  只不过到了这时,唐军大队已经陆续抵达城西,一部部将士,作为后续兵力,压上战场。
  朗州城中的楚军,见大唐援军到了,欢呼之余,很快出城配合作战。
  城头,楚王马希声振奋不已,“不曾想唐军来的这样快,有唐军相助,朗州可守,吴军可败,我楚国有望了!”
  城南的吴军在唐军、楚军的两面夹击下,没能站稳脚跟,主将见战事不利,只得向城东退回。
  唐军经由城南,大举向城东杀去。朗州城的楚军本也不少,此时得楚王号令,也打开城门向吴军发动反攻。
  受命攻打朗州的吴军统帅,唤作周本,周瑜后裔,乃是一员智勇双全的老将,传闻年少时曾徒手杀虎,从军后勇冠三军,早年屡有战功,淮南闻名,早早就是一镇节度使,庄宗入洛后,闻其声威,虽然不能招来效力,也曾封其为西平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