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略大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这种情况,稍微聪明一些,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而李成并不傻,所以,他留下副将死守渡口,自己亲自前往淮河以北,找折彦适和折彦若,表达自己愿意归降赵朔的遗愿。
归降这件事,李成很着急。他清楚,现在他手上还有一些兵将,还有一定的价值,归降赵朔,弄个一官半职还是可能的。但一旦彻底战败,手上什么都没有之后,那赵朔要不要他都是个问题了,一官半职更是想都别想了。
折彦适和折彦若对于这件事,不敢擅自做主,商议一番之后,立刻让人放出信鸽,将消息传到了洛阳。
“王爷,李成屡屡作乱,屡屡反叛,这样的人,不然就算了吧。”见赵朔迟迟没有开口,张初九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成本是宋人,在金军南下的时候,投降了金军,后来成为了金军将领,攻下江淮流域之后,他便驻扎在了那里。金军被迫撤退之时,他自立为王,后接受了赵构的册封,而现在再次想要割据称霸,这样的人,张初九打骨子里是看不起的,并且,张初九也担心赵朔同意李成投降之后,有朝一日,李成还会再次反叛。
“这个李成是有些本事的人,在这样的乱世,这样的人,死之可惜啊。”
赵朔开口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张初九已经听明白了,赵朔爱惜李成才识,已经同意李成投降了。
“那我这就去给折彦若、折彦适两位大人传令?”张初九询问道。
“可以!让他们李成送到洛阳来,至于李成的兵卒吗,就地打散,分散给各军。”赵朔淡淡的说道。
………………………………………………………………
李元昊离开赵朔的会客大厅之后,越想越是吃惊,此时的他已经将李乾顺交代的购买小炮弹之事忘到了九霄云外,他唯一所想就是赶紧返回西夏,查探一下赵朔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若是假的,他还能松一口气,若是真的,那赵朔可就太可怕了。以后的西夏就算惹怒天下,也决不能去招惹赵朔。
让手下给赵朔传了句话,胆战心惊的李元昊急匆匆的离开了洛阳,直奔西夏而去。
而在几天之后,李成也被送到了洛阳。
赵朔在会客厅接见了李成。
“小臣李成拜见王爷,多谢王爷救命之恩,他日王爷用得着小臣,小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成一进入会客厅,就跪倒在地,表起忠心。
“你觉得,你还值得别人相信吗?”赵朔拿过放在桌子上的也一把佩剑,淡淡的说道。
李成一愣,这明显是赵朔要杀掉他啊。现在李成的兵卒已经被赵朔收编了,他完完全全的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已经再掀不起波澜了。
本以为这样会躲过一劫,但是现在看来,他实在有些太幼稚了。
“王爷,王爷,以前我的确做过很多错事,但那都是逼不得已了,请王爷再给我一次机会,若他日我背叛王爷,愿天打五雷轰。”李成跪倒在地,苦苦的求饶道。
唰~!
长剑划过,李成闭上了双眼,他觉得,这一次必死无疑了。
“我相信你不会背叛我,因为李成已经死了。”赵朔的长剑搭在李成的肩头上,一缕发丝缓缓飘落。“从今天里,你叫赵成,官拜上尉,是我刚刚提拔上来的将领。”
李成死里逃生,连忙谢恩道。“多谢王爷。”
“起来吧!”赵朔收回长剑,轻轻抬了抬手。赵成起来之后,赵朔接着道。“给你改姓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非我不相信你,而是不想引起我与我那个叔叔的冲突。让你姓赵,也算是给你的补偿。”
赵姓乃是国姓,是皇亲贵族的姓氏,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姓的。此刻赵成的心里是美的,虽然被改了姓,但他很满足。
“赵成,你休息几日,立刻前往齐地的登州,居正正在那里修建码头,到了哪里,他会告诉你该做些什么。”赵朔缓了口气,给赵成找到了该作的事情。
“是!”赵成拱手行礼,告辞离去。
几天之后,李成暴病而亡的消息传了出来,这让受到赵构指派,走在路上,要找赵朔理论的秦桧直接傻眼了。
他去找赵朔的目的就是为了李成的事,现在李成死了,他现在去洛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个宋王真行!竟然提前就把这种策略想出来了。”秦桧自然是不相信李成已经死了的,他摇了摇头,然后派人返回临安,将李成死亡的消息上报赵构,听后赵构接下来的旨意。
第337章 走出去战略
齐地在改革,新增加的淮河——大散关以北也已经陆续派往官员去治理了。但赵朔面对的当前局势,已经十分严峻。他控制范围内的难民实在太多了。
尽管赵朔从府州,延安府,长安一代在不断的将仅有的余粮运送到齐地和淮河——大散关以北的新收获的土地,但粮食危机依旧与日俱增。各地不同程度的都出现了暴民反抗。
这些人支持赵朔的政策,敬仰岳飞,但他们实在太饿了。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为了活着,选择了反叛。
对于这些人,赵朔是理解的。所以,镇压之后,赵朔没有杀掉这些人,而是将他们统一送到了登州,在居正手下干活。
居正受到赵朔的密令,此时正在登州扩建港口,修建船只。没有知道,没有人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在周边的百姓看来,修建这么多船只,唯一的好处就是出海打渔的时候,可以多打一些。至于别的,他们想不到。
而赵朔的真是想法,自然是要远洋出行。这个想法,在当时是不被人接受的。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大宋或者说他们居住的土地,是世界的中央,物产丰盈,地大物博,是天朝上国,周边的小国都是蛮夷,再远一些的土地那都是化外之地,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放着好好的地界不待,去这些蛮夷之地或者化外之地,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
正是出于这种担心,赵朔才一直没有见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只是扩建港口,修建船只。
大量的暴乱之人被送到了登州,这些人本以为必死无疑,结果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有了工作,并且待遇还不错。这让他们对赵朔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于之前的叛乱,更是悔不当初。他们对于赵朔的恩情无以报答,只能全身心的投身到扩建港口和造船之中。
这些人没日没夜的劳作,不辞辛苦,使得登州的港口建设和造船工作,明显加快了速度。
而得叛乱之人有如此待遇之后,很多打算叛乱的人,放弃了叛乱的打算,转而前往登州。对于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难民,居正经过赵朔同意,全部接收。
因为这一次的人手实在太多,登州一地已经接收不了了。赵朔决定在距离登州很近的莱州,建设一个新的港口。而这些人,莱州的建设,赵朔交给了赵成。
这些难民不管是在原住地等待救助,还是为了活着而反叛赵朔,亦或者前往登州、莱州修建港口战船,都是要吃饭的。
也就是说,最终赵朔虽然解除了内部难民的反抗问题,缓解了双方的矛盾,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说到粮食问题,赵朔苦思了好久,最终下定决心,提前走出去。
他很清楚,粮食问题难以解决的跟本原因,就是每亩粮食产量偏低。这即跟当时的生产力有关,也跟种植的农作物有关。
若是有红薯或者土豆的话,那全面的温饱定然可以解决。但红薯和土豆都是原产于南美的,红薯是明朝时期从吕宋岛传过来的,而土豆还是南美。
也是是说,现在若是想得到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机会最大的地方就是前往南美。
但是现在的航海技术,真的可以到达南美吗?这在赵朔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南美不行的话,那就只有去吕宋岛看看了。若是有,固然是好,若是没有,买些粮食回来也是好的。
想到这里,赵朔露出了一丝笑容。中原的所有技术都是先进的,随便弄点过去,应该都能弄回一些粮食。
“弄会一些粮食?”想到这里,赵朔攥了攥拳头。“是买回来,还是换回来呢?亦或者,抢回来?”
抢回来这三个字在赵朔脑海中一出现,就再也抹不掉了。殖民地体系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烁。
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的不能在好的策略,只要在外边建立起广大的殖民地,那他这你,就算发生天翻地覆的灾难,他也能从殖民地得到补充,恢复如初。
但这样的策略跟赵朔来到这个时代的初衷相悖,这让他很为难。
他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带给这个世界和平的,一旦他建立了殖民体系,其余国家定然争相效仿,到时候,占领与反抗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平将不复存在。或者说,和平,在他有生之年,恐怕很难看到了。
“殖民地!不行,不行,不行~!”赵朔使劲摇晃了几下脑袋,努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个体系。
“联邦?邦联?”晃走了殖民地,赵朔的脑海中蹦出了这两个词。
沉思了一会之后,赵朔露出了一丝笑意,他觉得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是可以在和平环境下实现的,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第二天,赵朔行动了。他下令,所有的州府以上的官员都要前往洛阳开会。
这一出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这是封建王朝,赵朔想干什么,直接下个命令就可以了。没必要把所有的地方大员都弄到洛阳去啊。
周边各大势力的君主都将目光盯向了洛阳。而前往洛阳的各地方大员,此刻也是一脸疑惑。他们也弄不明白,他们所效忠的这个王爷,这一次又想干什么了。
洛阳,所有城门都是张灯结彩,欢迎从各地赶来的地方大员。
赵朔对这些地方大员也是很够意思,到来之后,给安排客栈酒楼饭庄,可以说,所有的衣食住行,赵朔都包了。
七天之后,所有的地方大员都来了洛阳,赵朔这个时候将他们都请到了自己的府宅。
本来宽敞的会客打听,此刻变得异常的拥挤。
赵朔站在主位旁,看着拥挤在一起的地方大员。“本来,这是一件大事,要说几个时辰,但现在大家这个样子,我就长话短说。”
听到赵朔这话,众地方大员都松了口气。
“诸位大臣,我想派人出海买些粮食,以解决当前的危机。出海是有花钱的,我的本意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大家想出多少出多少,不出的,我也不会怪罪。”说到这,赵朔顿了顿,接着道。“这一次购买粮食,是为了难民,没有什么利润。不过,以后出海购买物资,会成为一种常态,到时候的购买比例,会按照第一次大家出的银两来算。也就是说,今天你出一两,占到了百分之一,那么以后生意做多大,你对多也只能占百分之一。”
说到这里,赵朔清了清嗓子。“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走出去战略。没意见的话,就出去找林峰和凌云登记这次捐助的银两吧。”
第338章 缺钱缺粮
这么多地方大员,按理说,是可以筹到一批不菲的巨款的。但当林峰和凌云将所得捐款上报告知赵朔之后,赵朔直接把那张寒酸的捐款清单撕了个粉碎。
“就这么点,打发要饭的呢?”赵朔将手中碎屑的纸片随手一扔,一脸气愤的说道。“怎么说,他们也是地方大员,几百号人,竟然一共只捐了几十万两,这还不如我一个人出的多呢!”
看着气愤的,在屋内不断踱步的赵朔,凌云思虑再三,还是开口了。“王爷,或许这个时候末将不该这么说,但这些大员能拿出这些钱,已是实属不易了。”
“怎么?你认为这些人缺钱?这些地方大员会缺钱。”赵朔盯着凌云。“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每个人没有十万,这么拿个三五万应该没问题吧。但是那张清单你们也看过了,几千两的我不说,竟然还是几十两,几两的……”
赵朔越说越气愤,最后将旁边的桌子上的茶杯一股脑的扔到了地上。在乒乒乓乓的声音中,赵朔愤怒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们这是在敷衍,在戏弄我这个王爷。”
“王爷,这次你真的想错了。那些大员,是真的尽力了。”林峰这个时候开口了。“以前的地方大员的确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收入,但在王爷的控制区内,一来地方大员的权利被分散了,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二来吧,各地选择的官员,不是一代大儒,就是名声、声望清廉如水的饱学之士。所以,除了王爷给予的官俸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所以,也就穷了一些。私下里很多人都说,王爷控制之地的官员,是中原大地上,最难当的官员。”
听林峰这么一说,赵朔忍不住问道。“这些大员难道没有自己的产业?”
赵朔控制之地只收取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只要有一定产业的人家,生活都会比之前过得更好。而对于这些官员,赵朔认为他们是一定有私有产业的。只要有是有产业,在赵朔控制地国库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官员必然也有不小的收入。有这些钱,这些官员竟然只捐了那么穷酸的一些银两,赵朔同样很生气。
“王爷,这些官员都是没有产业的。”凌云低声说道。
“他们没有产业,那么他们身后的家族呢?难道他们家族也没有产业吗?”赵朔的声音再次提高。
“王爷,你当初推行新政的时候,很多豪强地主都是不赞同的,所以在应招官员的时候,这些人便自发的抵制,想阻拦王爷的新政施行。因为这一点,军师在延安府的时候,采用了新的策略,只注重品行、能力安排官职,对于家世背影,着完全的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地主豪强的反对,地方大族也没有参与,所以选拔的官员几乎都是清贫出身之人。这些人有能力,在王爷的权利三分基础上,都发挥了各自的能力,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但,那些不明收入,他们也就无从获得了,可以说,他们都是清关,又没家世背景,所以,让他们捐钱,才会如此困难。”凌云声音极其细小的嘟囔道。
听凌云这么说,赵朔叹了口气,这些事情,他还真没想过。但稍微冷静了一下之后,赵朔看向了凌云。“说说吧,这些是不是巫雅士那个家伙告诉你的。”
“什么都瞒不过王爷。”凌云没有否认。
“王爷,众官员捐助的时候,军师看后感叹连连,他不好意思找王爷当面说,便把这些告诉了我们,说,如果王爷问起,就把这些说出来。”林峰补充道。
“我记得有几个捐了几万两的。”赵朔这个时候,再次想起了那张清单。
“那些官员都是齐地和刚刚收回的淮河——大散关以北土地的官员。齐地虽然在改革,但为了不伤筋动骨,军师对一些名声还算不错的官员,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眼。而淮河——大散关以北刚回归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凌云开口说道。
“这么说,这些人的收入很有可能是搜刮而来的啊。”赵朔望了一样遍地的纸屑,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个!”听到赵朔这话,凌云有些尴尬了。他愣了好一会,才开口回道。“要不,我们就把他们的官给罢了。”
“算了!”赵朔叹了口气。“他们刚刚捐钱,我们就对他们出手,这会让人觉得我们太无情的。”
顿了顿,赵朔接着道。“等所有地区改革完成之后,若在发现他们有贪污的嫌疑,在拿他们问罪不迟。”
赵朔这么做的意思,大致就是以前的一切既往不咎,毕竟,那会这些官员还不是他的下属,但是以后绝对不行。
弄明白了赵朔的意思之后,凌云弱弱的问了一句。“王爷,这么点钱不够,我们该怎么办啊?”
怎么办?赵朔挠了挠下巴,赚钱的办法他又很多,解决难民的方法也有很多。但这些策略的执行都是需要一定先决条件的。而以现在赵朔的底子和技术,要做这些实在太苦难了。
“你们先下去吧,叫张初九过来,我有事问他。”
赵朔将凌云、林峰打发了出去,找来了张初九。
“初九,与金国的商业往来最近如何。”赵朔问道。
“边境之上,虽然有兵卒巡视,但双方的贸易还是异常火爆,因为王爷规定,军事物资不得出口,所以贸易都是民用物品。”张初九回道。
“粮食呢?可以弄到吗?”赵朔问道了重点。
“以前还好,但现在灾情如火,金国经过完颜杲的叛乱,粮食也是紧张无比,所以,粮食已经被列为了军事物资。”张初九没有明着回答,却便向的告诉了赵朔,想从金国弄到粮食,跟本不可能。
“那西夏呢?”赵朔又问道。
“西夏刚刚征讨完高昌回鹘,占据了高昌回鹘很大的一片土地,为了显示李乾顺的爱民如子,李乾顺对占领地实施了平价粮食,以用来安抚当地居民。这种做法,自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拥护,但对于本就粮食不多的西夏,也是压力重大。”张初九回道。
“看来,这一次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啊。”赵朔无奈的耸了耸肩,苦笑了起来。
第339章 安南来使者
齐地在改革,淮河——大散关以北刚刚得到的土地,改革还没来得及。长安、延安府一代刚刚稳定下来,现在齐地和淮河——大散关以北这么大快的土地一下子都归了赵朔。这看起来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这难民弄得赵朔,倒觉得这件事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了。
靠税收和卖小炮弹,赵朔到是积攒了一批财富。但这比钱赵朔先是让张初九建立了情报系统,而后又让冯公公建立辅助情报系统的监察系统。再后来,修筑登州港口和建设船只又花掉了一批。
赵朔本来还留了一批应急的,但登州收容了那一批难民之后,大量难民开始涌向了登州。为了不浪费劳动力,并加快海外贸易的发展,赵朔最终决定让赵成带了一批人去莱州在修建一个港口。
就这样,赵朔手中的所有财产已经花了个精光。剩下的,勉强能够维持日常的花销,这些人,赵朔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动用的。
“几十万能买多少粮食?去那些地方买?他们会卖吗?”赵朔坐在椅子上,微皱着眉头。
现在齐地和淮河——大散关一代的难民那是数以万计,或者说,应该是数以十万计的。这么多难民,一旦处理不好,便很有可能激起民变。
摇了摇头,赵朔还是没有想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他缓缓站起,喃喃自语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实在不行,就只有杀我那些宝贝了。”
赵朔说的宝贝,便是手中的那些战马。通过从西夏,萌古部。克烈部的交换购买,赵朔此刻手中的战马已经有了五百多匹。如果把这些战马都杀掉,维持难民不被饿死,还是可以称上一段时间。
再赵朔头疼、无奈的时候,小蝶悄悄的跑了进来。“王爷,王爷,听初九说,安南使者来了。”
“安南使者?”赵朔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们来了吗?我这么不知道。”
“初九说,这些人已经在路上了,是通过淮河,偷偷跑来的,应该还有脸上两三天就可以到洛阳了。”小蝶说道。
“安南使者来找我?会有什么事呢?”赵朔凝眉说道。
“我听初九说,安南使者去了临安,但不知道为什么,蔫不拉几的又离开了那里。他们兜了好几圈,最后才悄悄的北上,偷渡淮河来找王爷。”小蝶说道。
“是这样啊,那定然是要有求与咱们了。”赵朔呵呵一笑,眼珠子一转,已经打上了安南使者的主意。
“那安南,奴婢听说离我们非常远,隔着南边的大宋还要往南呢!就算他们有求于我们……”小蝶给赵朔倒了一杯茶。“咱们也没法去帮他们啊。”
赵朔轻点了一下小南。“这事啊,还不是跟你说的时候。”说到这,赵朔饮了口茶,才接着道。“你这段日子不是一直跟颖儿、云裳、燕舞他们在一起吗?今天怎么有空跑我这来了啊。”
以前,小蝶是赵朔的贴身丫鬟,但经过上次赵朔拥抱巫雅士的事件之后,赵朔觉得这个小丫头,还是跟燕舞、折月颖、方云裳放在一起比较好。
于是,接下来,赵朔有意无意的便会提起这件事,最后终于在几天前,将小蝶说服,而后,小蝶变更折月颖、燕舞、方云裳三人住到了后院。
这段时间,赵朔一直忙,而小蝶在后院跟折月颖、方云裳、燕舞三人过得倒也其乐融融。
有这一段在,所以,赵朔对于今天小蝶突然跑来,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其实啊,奴婢还是喜欢跟在王爷身边……”小蝶抿嘴说道,但话说道一半,却不在往下说了。
“跟颖儿、云裳他们在一起不高兴啊。”赵朔起身,拍了拍这个一直照顾自己的贴身丫鬟,笑着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