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略大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这个世界很大吗?”方云裳跟着赵朔久了,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此时,不经意的问了出来。
对于方云裳这个问题,赵朔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思虑了一番,才道。“这个,我现在还没法跟你说,不过,以后随着我们不断强大,你对于这个世界,会了解的越来越多,到时候,你自己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王爷,你找我。”这个时候,张初九走了进来。
“初九,官复原职,马上去情报处,重点盯着大理的动向。”见到张初九进来,赵朔直接给他安排了事情,摆手打发了下去。
“王爷,萧天炎不是见过他吗?你还让他掌管情报处,万一……”林峰说出了心中担忧。
“放心吧,没事的。”赵朔无比淡定的说道。
“王爷,现在北部战火不断,南部又起战火,你看我……”一心要上战场立功的林峰,再一次旁敲侧击的提出了这个意愿。
“北部的战事已经结束了,西辽已经服软了,金国也已经归顺了,跟蒙古的互不侵犯条约也签订了,虽然损失了一些金国的土地,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你想上战场,再等等吧。”赵朔笑看林峰。
“王爷,北部战事解决了,还有南部呢?”林峰凑到赵朔身旁,贱笑了起来。
“南部?”赵朔皱起了眉头。“南部的战争跟我们有关系吗?”
见赵朔如此,林峰急忙道。“王爷,大理啊,大理,他们不是在攻打暹罗吗?暹罗是梁山好汉李俊等人创立的国家,王爷也说了,那是我们的地盘,既然是我们的地盘,他们被攻打了,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林峰越说越激动。“我听说暹罗距离李朝并不是太远,中间只隔了一个吴哥王朝,我这次去呢,准备从水路前往,到了李朝之后,王爷你可以让七叔帮我,这样一来,我就有了二十万大军,我打算兵分两路,一路走水路直接到达暹罗,另一路走旱路,穿越吴哥王朝,到达暹罗。我有一个想法,就是顺到灭掉这个吴哥王朝。这样一来,在南部,我们就有了可以跟大理竞争的资本。他们不是在攻打蒲甘吗?我们也可以攻打,压缩大理。”
林峰脑子很活,将所有以前听说的,还有刚刚听说的,一番汇总,弄出了这么一个战略。
“林峰,你真战略想的不错啊。”赵朔笑看林峰。“接下来,你是不是想趁机拿下大理,然后南北夹击,攻打大宋。待大一统之后,集结所有大军一路北上,干掉蒙古,而后西进,拿下西辽。”
听了赵朔的话,林峰挠了挠头。“若是王爷同意,这样也行。”
“行个屁。”赵朔收起笑脸。“战争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还有别把那些强大的国家当人偶,我们发动战争,他们也是可能采取行动的,一起不会一直按照我们的设想走。”
“若是如此,我请求,先南下解围暹罗,南下大理。对大宋形成可以之势。”赵朔说了半天,但林峰还是没有放弃他的战略计划。
“林峰,大理有投奔我们的倾向,是自己人,这一点,你务必要记住。”赵朔一脸严肃,无比正是的说道。
“这……那……大理攻打暹罗……不是……”林峰凌乱了。
“这不怪大理,是我想的少了。这一次,他们的战斗,完全是大水冲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啊。”赵朔微微仰头,祈求双方的战斗,千万不要扩大。
第452章 放不下的铁家船
“王爷,赵成拜见。”葛山进门,行礼说道。
赵成在李朝,正帮着李阳焕想办法安置方七佛的二十万大军,赵朔的将令到来之后,立刻收拾人马,然后将李朝多余的红薯装船北上。
返回登州港之后,将卸载的事情交给了当地官员,赵成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长安。
等赵成到达长安之后,北部所有的战争,几乎都结束了。他这一路,躲过了所有战争。
叫赵成回来,是想跟他商议铁家船的事。此刻听说赵成回来了,赵朔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让他进来吧。”
林峰知道赵朔招赵成回来,一定是有要事相商,他朝着赵朔行了一礼,道。“王爷,我那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赵朔点头,摆手。“去吧。”
“嘿嘿,王爷,我说的事,你考虑一下啊,去哪都行,只要有仗打就可以。”林峰在离开之前,朝着赵朔嘟囔了一句,这话声音不大,也不小,正好可以让赵朔听到。
说完之后,不待赵朔开口,林峰已经一溜小跑的冲了出去。
“这小子是个人才,王爷为何就不让他带兵打仗呢?”林峰走后,方云裳提出了疑惑。“他不是梁山好汉林冲的儿子吗?王爷这都不重用啊。”
方云裳有这个疑问很正常,想想,赵朔手下虽然能征善战的兵将不少,但现在是战争期间,这样的将令,自然是越多越好。
林峰,对赵朔那是死心塌地,并且,一身武功实力不俗,他一心想要征战沙场,杀敌建功,按理说,赵朔对于林峰这样的人,应该破格提拔,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才是。
但赵朔完全走的另一个极端,林峰一直被他留在身边,几乎没有参战的机会。就算侥幸参与了一些战役,但都是小打小闹。
想想跟赵朔一起从临安出来的,还有半路收服的将令,除了林峰和凌云之外,别的将令,都成了一方大员,包括已经老掉牙的祝枫。凌云留在长安,一来是因为他对于火药研究,的确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赵朔的很多构想,离开他其余人制作起来,实在太难。二来,凌云的父亲凌振在大宋火药局官居要职,把凌云留在身边,也算是留了一手。
但林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留在长安,只是负责教练新兵。教练新兵这种事,随便找个老兵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留下林峰这么有本事的人。
这种种疑惑,不仅方云裳有,很多赵朔手下的官员也有。但那些官员是没有机会询问赵朔的,而方云裳有机会询问。
“云裳,你怎么突然关注其林峰了?”赵朔没有回答,而是来了个反问。
“王爷,我就是随便问问,什么叫关注林峰啊,我关注的一直是您。”方云裳娇羞一笑,轻锤了一下赵朔。
“好了,好了,这是大厅,一会被赵成看到,成何体统。”赵朔朝门外看了两眼,开口说道。
方云裳脸色更红了,又锤了一下赵朔,不在言语。
这个时候,赵成正好进来。
“臣赵成拜见王爷。”赵成行礼跪倒在地。
“赵成啊,起来,起来。”赵朔很是友善的扶起赵成。“这几次你都辛苦了。”
“王爷说的哪里话,臣当年被大宋所败,无路可逃,要不是王爷收留,臣都不知道死在哪了。”赵成无比感激的说道。“臣这条命都是王爷救的,为王爷做事,不是应该的嘛。”
赵朔转头看向方云裳。“云裳,看茶。”
在方云裳去泡茶的时候,赵朔看向赵成。“赵成,你觉得铁甲船这样的构想可以实现吗?”
赵成一愣,轻声问道。“王爷要造铁家船?”
“先说说有没有可行性吧。”赵朔道。
赵成沉思了一会,才开口道。“王爷,要说可能性,那是有的,毕竟,船在水上航行,烤的是浮力,传是木质的还是铁质的,这些都没啥区别,只要浮力够大,是都可以浮着的。”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赵成这话可比张初九那个铁肯定要沉到水底的思维强多了。
“既然如此,那赵成,你能不能造出铁家船呢?”赵朔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爷,理论是可行的,按照木质的样子,做成铁质的,或许也可以,但铁的重量比木头重得多,也就是说,同样的一艘船,用铁比用木头重得多,这样一来,需要的人力也就更多了,同样的空间,但需要的人力却更多,这样一来,用铁质的船,对于我们来说,亏啊。”赵成说出了一个赵朔没想到的问题。
“哈哈……”赵朔挠了挠头。当初与巫雅士一谈之后,他已经想到了发动机的事情,但看到赵成,他竟然控制不住,又在没有发动机的时候,问出了铁家船的事。
“赵成,如果我能弄出一个机器来代替人力,你说,铁家船造出来,还亏吗?”虽然有些无奈,但赵朔心中还是有些不甘,于是就问出了这么个心知肚明的问题。
赵成沉思了一会,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赵成才道。“王爷,若是真有顶替人力的发动机,那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水军的实力,铁家船的坚固外表,也可以发挥出防御的优势,这样一来,我们的水军一定可以成为水上的霸主。”
分析完之后,赵成忍不住疑惑,问道。“王爷,那个顶替人力的发动机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时候,方云裳正好泡好茶回来。她给赵朔和赵成倒好茶之后,轻声问道。“什么发动机?那是什么?”
赵成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开口,而是指了指赵朔。
方云裳看向赵朔。“王爷,发动机是什么?”
“发动机啊?”赵朔皱了皱眉。“发送机就是一种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能?
机械能?
机器?
方云裳和赵成同时提出了三个疑惑,脸上的疑问更重了。
“发动机,说白了,就是可以替代人力,让船跑的更快的东西。”赵朔无奈,只能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
但这一下方云裳和赵成却明白了。
第453章 李俊归附
蒲与路和胡里改的交接很是顺利,完颜亮让出两城,一路东退。蒙古大军则是负责断后,防止赵朔出尔反尔。但赵朔岂是那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算。
克烈部境内被围困的西辽大军,在萧天炎到达之后,三方进行了谈判。
赵朔已经将自己的意思告知了折可求和李元昊,所以谈判起来,也很是顺利。
为了活命的耶律大石,这个时候别说割二百里土地了,就是割两千里,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东边的金国解决了,西辽的辽国也解决了。大理在攻打蒲甘,这跟赵朔有点关系,但暂时并没有啥威胁。
但对于大理分兵功伐暹罗的事情,赵朔却很是关心。他给段正严写了信,让武松给李俊写了信。
他告诉段正严,李俊是他的人,大理可以攻打其余的地方,但对于暹罗,决不能动手,否则,他会再次从李朝出兵,攻打大理。
而武松给李俊写的信就很有意思了,武松简单的提了一句,大理跟赵朔签订了通商合约,别的,都是在询问李俊近况如何,身子怎么样,赵朔让他在脸上泼重建房屋,召集剩下的梁山好汉前往养老。
这样一来,虽说周边各国依旧虎视眈眈,尤其是蒙古有了出海口,跟大宋的联系势必会更加紧密。
大理攻下蒲甘之后,同样获得了出海口,而起,比之蒙古的出海口,还要更有优势。
但蒙古和大理成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而赵朔,做的所有一切,就是为了争取这段短暂的和平。
“王爷,王爷……”
和平到来,赵朔正在思考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大力发展,门外传来的呼叫声,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是巫雅士的声音,他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每一次来就是跟赵朔抱怨,制作法律如何如难,赵朔设定的学校构想,那些儒家大佬如何如何反对。
“军师,你可是我的军师唉,按理说,整个国家,除了我,你应该是最聪明的吧。”赵朔看着进门之后气呼呼的巫雅士,给予了一定的褒扬,只是在褒扬巫雅士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抬高了一把。
“王爷,这都一年了,小生觉得,那些老顽固应该可以理解了,但他们就是理解不了,处处跟小生作对,小生是双拳难敌四手啊。”巫雅士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王爷,要不你把小生调出去帮你打仗吧,虽说小生的武功稀松平常,但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这样,小生也能给王爷出点力,免得总做无用功啊。”
此时,已经到了1132年,赵朔是1131年将重置法律和建立新式学校的任务交给巫雅士的。所以,巫雅士才会有‘这都一年了’的说法。
“想跑啊。”赵朔看着巫雅士。“你跑了,这事我找谁去做?”
“王爷,要不你找个武将去做吧,武将有威慑力,也许那些老古董会害怕,一害怕,他们也许就认可了。”巫雅士哭丧着脸。“小生,小生实在是没办法了。”
“军师,现在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这段时间,我要大力发展商业,实现工业化。”赵朔冲着巫雅士呵呵一笑。“战争的事,以后肯定会有,但今年,是没有的。所以啊,你还是踏踏实实的,在这给我干下去,啊~!”
“王爷,没有战争,小生去当个地方官也行啊。”巫雅士是铁了心的要换个活干,见赵朔说没有战争,立刻想出了别的理由。“王爷要鼓励商业,小生当地方之后,一定大力扶植商业。”
“王爷,门外有人自称暹罗使者,说有要事求见您,小的不敢大意,特来禀报。”护卫进门,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赵朔听后,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有理由不用跟巫雅士在墨迹了。“军师,你看,我也是忙的不行,你在坚持几天,等忙完这几天,我就处理你那的问题,这总行了吧。”
巫雅士看了看赵朔,又看了看那个报信的护卫,捋了捋不长的胡须,一脸的不相信。
赵朔这几天,为了打发他离开,是想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有时候,有一次连坏肚子蹲坑,然后从厕所消失这样的招式都用上了。
巫雅士很怀疑,这一次,还是赵朔跟护卫演给他看的一出戏。
“门外真的有暹罗使者?”巫雅士盯着护卫,略带疑惑的问道。
“是的。”护卫一脸刚毅。“这种事情,小的怎么敢乱说。”
“王爷,小生还没见过暹罗人,这一次,可不可以让小生也开开眼。”巫雅士还是不放心,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他认为,如果这是赵朔跟护卫演的戏,他这么一说,这个圈套也就不攻自破了。
“看军师说得,暹罗使者到来,必有大事,军师若是不想离开,留下参谋一下,自然是可以的。”赵朔这次很大度的同意了。
赵朔转头看向护卫。“去,让暹罗使者进来吧。”
“是!”护卫行礼退去。
什么情况?难道连假使者都准备好了?还是说,真的有暹罗使者?巫雅士看了看赵朔,脑海中闪过很多想法,一时对刚才的想法,竟然不坚定了。
“暹罗水军大都督童威拜见王爷。”暹罗使者进门之后,先是自报家门,然后便要跪地行礼。
赵朔几步来到童威身前,一把将他扶住。“你是出洞蛟童威?”
赵朔喜形于色,上下打量着面前的使者,那还有一点王爷的模样。
童威从武松的信中,知道赵朔推崇梁山好汉,但却没想到,赵朔竟然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
还有,在武松的心中,将赵朔描述成了一个沉稳老练,有勇有谋的王爷,在童威的心中,这样的王爷,少说也得三十以上了,但是在看赵朔,明显也就十七八岁,连二十都不到。
“王爷,某正是出洞蛟童威。”童威给予了给定的答案。
这个时候,一直在观察赵朔和童威的巫雅士,已经知道面前这一出,不是演戏了,因为,太逼真了。
“童威将军,不知你这次,所谓何事啊。”巫雅士可不迷梁山好汉。
“是这样的。”童威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我们都是闲云野鹤,懒散惯了,所以想将暹罗国交给王爷大理。”
童威说着,双手推着密信,跪倒在了赵朔身前。
第454章 一不小心通到了印度洋
“快快起来。”赵朔没有回答童威的话,他弯下身子,想要扶起童威。
“王爷,这是暹罗国主李俊的意思,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贵死在这。”童威目光坚韧,不管赵朔如何使劲,依旧纹丝不动。
“呼~!”试了几下,依旧难以扶动童威的赵朔,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他喘了几口粗气,咽了几口吐沫,才道。“童将军,你们这是何必啊。我本无意吞并暹罗,跟大理那么说,也是为了解除双方的战斗。”
赵朔担心李俊是因为误解了他,所以才把暹罗交给他。所以,他才不好接受童威的这封密信。
他敬重梁山好汉,又怎么能抢夺梁山好汉的地盘呢?就算对暹罗有意思,那让李俊继续在那统治就好了,只要自己没有私心,他相信,他求到李俊的时候,李俊是一定会帮他的。
这样,可比被人误解吞并暹罗好多了。
“王爷,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将暹罗交给王爷,是我们商量很久之后,才做的决定。”童威举着密信。“这不仅是在帮我们,也是在帮暹罗的百姓。那里已经不再太平了,单靠我们,很难守住一方平安……”
童威的话还没说完,赵朔就打断了他。“怎么回事?不太平了?难道大理又挑起新的战争了不成?”
赵朔有些郁闷,中南半岛在海上的地理位置,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以前,赵朔本想支持李朝,统一中南半岛。但李朝的国力实在太差,而从北部派兵,有会极大的削弱他,给北部的蒙古可乘之机。
于是,这个想法暂时被压制了下来。
在收到李俊来信的时候,他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让李俊和李朝联合,就算大理拿下了蒲甘,但李俊的暹罗和李朝绑在一起,也能对大理形成一定的威慑。
而暹罗和李朝都属于赵朔,大理再不爽,也不敢出手,这样一来,中南半岛的局势便会再次稳定。这对赵朔以后的开发利用,是相当重要的。
但现在童威竟然说,单靠李俊等人,竟然保不住一方平安,守不住一方百姓。这在赵朔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唯一可以猜到的,就是大理可能又发动新的战争了。
赵朔越想越气愤,童威还没开口回答,他就继续开口了。“这个大理,看来,我得好好教训一下他们了。”
随后,赵朔看向童威。“童将军,你放心,我马上给大理皇帝段正严写信,他要是不撤兵,我马上从李朝调兵,攻伐大理。”
赵朔的话让巫雅士吃惊不小,要知道,刚才赵朔还说和平来之不易呢!这才多久,就要出兵攻伐大理了!
巫雅士想要劝说,但这回童威先开口了。“王爷,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跟大理没关系,我们跟大理早就签订合约了。”
童威的话让巫雅士长出了一口气,却让赵朔疑惑了。中南半岛应该并没有太强大的国家才对,如果不是大理的问题,那会是哪个国家?竟然可以威胁到暹罗的统治。
暹罗在赵朔的印象中,是个很强大的古代帝国,在中南半岛哪个没有强国的地界,能威胁暹罗的,赵朔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来。
见赵朔露出疑惑的眼神,童威无奈之下,解释了起来。对于这件事,童威本来是不想解释的,但是现在,他要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让赵朔收下暹罗的计划,就得泡汤了。
“王爷,是这么回事。以前那里一直相安无事,但大理攻打蒲甘之后,其余各国并没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理的意思,反而也对蒲甘产生了贪婪之意。距离蒲甘最近的女王国,已经悄然派兵渗入了蒲甘。而另一个大国吴哥,因为路上不于蒲甘接壤,便派出水军从海上发动了对蒲甘的攻击。大理曾跟我暹罗战斗过,但因为大理跟王爷的关系,李俊没有让我们进行反击,只是采取了防守态势。”
说到这里,童威叹了口气。“本想不把百信卷入战乱,但我们的行为方式,却给人以一种软弱的印象。虽然最终在王爷的斡旋下,大理退兵与我暹罗签订了和平条约,但其余各国,却把眼神盯上了暹罗。尤其是吴哥,他紧邻暹罗,以前就对暹罗虎视眈眈,这一次,见到了暹罗的软弱,我们担心,他早晚会发动对暹罗的攻击。”
“若是如此,我大可给你一些小炮弹,这样,暹罗国可保无虞。”赵朔再次扶住童威。“为这点小事,你们没必要把暹罗交给我啊。”
“王爷,其实还有一点。”童威没有起来,又说出了另一个理由。“李俊,我,还有我弟弟童猛,我们都是散漫惯了的人,当初出去打拼,就是想找一个安身之地,说到治理国家,我们那是那块料啊。”
童威抬头,看向赵朔。“听闻王爷在梁山泊重建屋舍,我们几个商量了一番,觉得去那里养老才是最适合我们的。所以,李俊才让我来拜访王爷。因为,暹罗的子民还是不错的,若是我们就此放手不管,他们势必受到周边国家的屠戮,若是如此,我们可就造孽了。将他们交给王爷,也算是给他们留了一条好的出路,我们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