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疑忌我们,要不然你用兵用得这么爽,花钱花得那么痛快!”

    他义正言辞地指责道“我容易吧,我牺牲色相,我牺牲精力,花费时间,用的金钱没人报销,我容易吧!”

    惨被喷得一脸口水的程伯喜节节败退道“我错了,我错了!”

    “要不,我和你换换!”程伯喜嘿嘿笑道。

    “滚一边去!”冯小宝鄙视地道。

    程伯喜嘀咕道“还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给冯小宝听见,冷笑一声道“下一句是谁敢穿我衣服,我就断他手足!”

    程伯喜“”

    另一方面,被俘的吐蕃人陈进卿也作了一定的交代,写出了他在我大唐敌后工作的点点滴滴,写出他是怎么来的,怎么样进行潜伏,怎么样开展工作。

    很搞笑的,当初派他出动去到大唐的那个吐蕃贵人就是那个具备了间谍超前意识的家伙已经给论钦陵大非川打败唐军的那个所灭,吐蕃人竟然不知道有他这一号人的存在!

    他曾经秘密地与吐蕃到大唐的使节联系,那个使节压根儿地不理会他,当他是疯子般地赶出来。

    而冯小宝问他为什么要暴露自己,赤膊上阵去攻打他的庄子,一个合格的特工会这么不冷静?陈进卿告诉冯小宝说他想亲手割下他冯小宝的脑袋!

    “看来,你还真的不是余则成啊!”冯小宝感叹地道。

    阿壹又学到了“余则成是谁?”

    冯小宝只是叫陈进卿写材料,不急于用他,真要用他,等到吐蕃灭国之后!

    时间有点紧迫,冯小宝返回通湟县,临行前到得皇宫陛辞,天后接见了他,同时还有新任洮河道军在鄯州城内大总管刘仁轨注,刘其实是在五月唐军扶州兵败后才上任,但现今形势已经提前,因为鄯州兵多,冯小宝无资历节制众军,再有李谨行、黑齿常之和工部尚书兼大将军刘审礼等诸将。

    节前召见过他们,节后又来召见,着诸将多加练兵,积极防御这是既定方针,吐蕃人来进攻,不能光挨打而是要就地反击,天后殷切期望“毋忘圣恩,当戮力治军,齐破吐蕃!”

    “臣等遵旨!”诸将齐声应道。

    大军雄纠纠,气昂昂地离开宫门时,李谨行捅了捅冯小宝,他抬头回望,见到了宫楼上一抹紫衣的倩影,他向她挥挥手,她也挥手相应。

    李谨行微感羡慕“这幸运的小子,只要他在吐蕃一战中打赢,公主就是他的了!”

    在唐人积极调兵遣将,厉兵秣马,预备大战时,吐蕃人也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大唐与吐蕃之战如箭在弦,势在必发!。

 第三百一节 吐蕃对策(一)

    吐蕃,大非川北麓。

    已是春回大地之际,碧绿蓝天如洗,遍地花开,到处都是风景,原野上都开满了知名和不知名的小花,五彩缤纷,山窝里还有几株树立在阳光里,满树繁花似锦。

    遍地的牛羊马贪婪地吃着新出的嫩草,饿了一冬天的的它们急于补回身体的亏损,它们当然不知道越是壮实的它们死得越快,吐蕃人需要它们的肉与奶。

    山坡上一处处吐蕃人的军帐,中间的那个特别大,而且它的外面贴有金箔,阳光下金光闪闪,极是威风。

    金帐内,论钦陵目如鹰隼,扫视过帐下诸将。

    他高大身材又是雄壮硬朗,方正脸,随身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威压,让他身边的人不由自主的感到拘束。

    他左手边以下,俱是他这一族的族人、部将,有叔父论迷古,兄弟论赞德、论钦因等,再有四员大将,哪四位?

    东大将勒布热,一脸络腮胡子,持一口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

    西大将伊莱云丹,目光如电,射雕手,他这一部的弓箭手特别厉害。

    北大将桑朵,使两口雪也似的弯刀,杀人特别快捷,善于冲阵。

    南大将达玛古仁,是个大力士,身高如山,步将,各式步战兵器拿手。

    此四将,乃吐蕃将领的佼佼者,特意选出来的杀人武器。

    右边则是依附论钦陵的部族及给征发而来的部族首领、头人,计有重要的有都伦、瓦伦丁、尚塔加、阿史那赤鑫、长巴约、德尚、韦力扎、当雄、采尔马特、安赫尔等十部众,其部下有三五千帐兵不等,颇为精锐。

    加有健将十数员,满满一帐,大部分的人名字乱七八糟,都有牛一样的身体,勇武有力,不修篇幅,相貌凶恶,说话粗鲁,就象一帐的凶神恶煞呆一起,反倒高层如论钦陵等象唐人,他们身穿的都是丝绸衣服,不象那些部族首领、头人、将领穿着油油的、多有污秽的皮衣,刚铺设的地毯,很快就遍布口水。

    但千万不要小看他们,他们是吐蕃精英,他们打败了大唐军队!他们聚集一起,算得上是吐蕃的群英会了。

    离论钦陵五米远处张设出一幅地图,画的是吐蕃自西域起,经西海青海、河湟直到松州、茂州、岷州、河州等地,线条粗大,比例失当,比起冯小宝敬奉皇的地图差得以里来计算。

    这是次好的地图,唐军所制,给吐蕃人缴获。

    沙盘没有传入吐蕃,属于严加保守的秘密,只在后方驻地放置,从不会摆在前线上。

    如今唐军各部都使用了冯小宝测绘的地图,绘制精细,比例得当,关键一条,确实能用!以前的地图只是一个大概,千万不要当真,当真的话就会迷路,所以每到一处,还是需要向导

    而且兵部按照冯小宝的请求,专设地图校尉,用于保管地图,保护地图,不得擅自外传,最重要的使命是在危险时保证焚毁地图,不落入敌方之手。

    见到大家过了一冬,急欲试试身手,帐内杀气升腾,论钦陵轻咳一声,满帐寂静!

    其控制力之强可见一斑,大伙儿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因为他是吐蕃禄东赞家族之主,吐蕃大权归禄东赞家族所掌握,到他这代已历二世。

    控制政权固然重要,但人望来源于对外,论钦陵是吐蕃第一名将,他在大非川打败唐军十万,能够逃回的唐军十不存一,唐军大将薛仁贵也给他生俘,之后一连串对唐战事,吐蕃处于有利位置,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

    因此人人信服,至少此帐内的人是如此。

    他的威严得到尊重,论钦陵满意地点点头,说起来他早想开这个会议了,可惜与大唐一样,都因事务而不得不搁置下来。

    大唐忙于打新罗,而吐蕃则因为在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赞普去世,忙于内部事务,难以对外大规模出击。

    论钦陵开口道“数年前,本相大相,宰相于大非川击败唐军,放唐将回朝,双方约和,不趁胜追击,你们皆笑我有妇人之仁。”

    话说得非常直接,不过大伙儿也没因此而笑他。

    他的手在案上轻拍一下道“是本相不想与大唐彻底翻脸!”

    “大非川一战,唐军十万尽没,我方。。。也死伤十万!”直到今时今日,论钦陵才吐露了已方损失人数。

    “此战牛羊吃尽,马匹过半拆损,再战乏力!”论钦陵最终讲出了战后情形,吐蕃军打过大非川之战,根本无力再行侵略。

    “而且大唐上下一心,政权稳固,其人员、物资远超我吐蕃。与大唐作战,大唐败,不过是皮肤之痛,他们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吐蕃若败,则必亡国,你们不可不知!”

    “或有人说我方居高临下,直杀入州县,本相可以告诉你们,正如他们来我们这里不适应,我们去到他们那儿也同样不适应,他们那里地方炎热,你们穿这身皮毛去,很快热得你们就象脱毛羊一般光溜溜的,不用打,热都热死你们去!”

    这是个明白人哪,另一个历史平面里,唐朝安史之乱后,吐蕃人趁虚而入,创造了胡人的辉煌攻占长安!

    可只是呆了十五天就撤退,不是唐军打跑他们,是气候不适应,热得他们自行退出,没这个福气入主中国。

    “本相多次与唐朝议和,大唐天子皆不许,下一场战争离我们不远了!”论钦陵宣布道。

    “既然他们想战,我们就战!”

    “打打打!”“杀光唐人!”

    顿时,帐内人声喧哗,几乎揪翻了帐篷。

    他们人人吼叫,声称要将唐朝军队来多少就灭多少,一些家伙说话水平差的,反反复得只会说吃掉他们,咬死他们,水平高的则说要捉了大唐的皇后和公主送给论钦陵来毋女双飞!

    论钦陵懒得听这帮狗嘴吐不出象牙的家伙们的废话,摆摆手,帐内的声音立即停止,他手指其弟论赞德道“你来说!”

    论赞德站起来,告诉大家西域之事“唐军夺我疏勒、龟兹与善耆三镇,经过反击,我军已夺回疏勒、龟兹其实是唐军主动撤退,今善耆有唐军死守,我军军力不足,难以攻克!”

    “长巴约!”

    “是!”穿着明显比起帐内诸将更加唐化的长巴约站起来道“唐朝沙、肃、甘、凉四州皆坚壁清野,依托坚城骑兵出战,我军难占便宜,至于通湟县与廊州、鄯州皆戒备深森,城堡林立,骑兵难以攻打。”

    “是你不想打吧!”一把粗豪的声音叫将起来道。

    长巴约定睛一看,是与他素来不睦的采尔马特,他站起来冷笑道“我朝将攻打通湟县与廊州、鄯州重责交给长巴约,这厮却与唐人交往,大作生意,消极避战,我提议将他撤下来!”

    话说出来,赞同者与反对者对半!。

 第三百二节 吐蕃对策(二)

    撤下来,说得轻巧,长巴约现在与大唐边军大搞贸易不知道多红火,吐蕃人以金砂、银锭、铜钱、药材、皮毛和牦牛购买大唐的茶叶、瓷器、丝绸、酒以及用具用品,赚得不少,也给自论钦陵以下等高官权贵大笔的贿赂没他们同意,长巴约也做不下去,其实,论钦陵属知唐派亲近长巴约的人也有分润。

    大唐的胃口极大,吐蕃人的上述物品来多少就收多少,例如金沙江畔的部族出产砂金,那玩艺儿对于部族根本没什么用,其它部族也不收,各部族之间停留在以物换物的低下水平,对他们来说,第一值钱的是牲畜,第二是生活用品,一只水桶都好过一捧砂金。

    可是唐人却很喜欢砂金,吐蕃出产的砂金都卖给了大唐,那些银砂也卖得很好,现在长巴约有大批的奴隶都在找金子卖给大唐。

    如大唐教会吐蕃人找寻一种“冬虫夏草”的药材,同样是有多少收多少,每年都有大批供给大唐,一到了收获季节。

    之前,大唐与吐蕃的贸易比较困难,民间来往双方缺乏互信,经常有黑吃黑的现象,一直做不大。而官方的地方官和边将又不敢做贸易,怕给言官弹劾,不是说笑的,一个勾结吐蕃的大帽子压下来导致丢帽子谁敢做?

    如今贸易好了许多,大唐的那个边将叫做冯小宝的敢做贸易,他建立了榷场,由他们管理,吐蕃人到来贸易者皆受保护,还真的是保护,前阵子唐军还为吐蕃人与其他吐蕃人打了一场仗!买卖很公道,不搞黑吃黑,吐蕃的权贵们终于尝到了贸易的甜头!

    吐蕃也有夏天,热起来同样很热,只有大唐来的丝绸制成的衣服才能够显示出权贵们的与众不同,一到夏天,他们穿起丝绸,而其它吐蕃人还穿着厚厚的皮衣顶多是袒露一边手臂,热得直抓痒痒,那种优越感格外不同。

    吐蕃人以肉食为多,吃的青稞较粗,难以消化,地方苦寒蔬菜难种,不喝茶的话肠胃经常不适。

    高原不产茶,来源都靠大唐输给,大唐卖出茶叶这是战略物品,吐蕃人必须以金银来换,吐蕃的达官贵人不缺少茶喝。

    说到酒,大唐产的西海酒在短短时间里征服了整个吐蕃,这才是酒,够劲,吐蕃人自产的青稞酒那是糖水!

    就连现在大伙儿开会的金帐,也是去大唐订购买来的!

    吐蕃人做不来用金箔贴帐篷的业务,只好从大唐那里买了。

    贸易一开,没有黄金万两也有铜钱十万贯以上的贸易额,得到好处的吐蕃上层谁都不想动这只会下蛋的金鸡,奈何也有的部族首领不爽的。

    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参与贸易,得不到什么好处,就利用那个做贸易的大唐边将冯小宝身份来攻击长巴约,说他是唐奸、唐粉!

    冯小宝敢做贸易,也敢杀人,杀了不少的吐蕃人,他这边刀子,那边银子,或许这样才不受朝廷的疑忌。

    采尔马特就是其中之一,这家伙打打杀杀一把好手,部族上下都是能打的,而生产贸易则完全没有水平,要他们去摸山坡指收集冬虫夏草还不如去砍人来钱得快。

    他站起来吼叫道“通湟县那里有大量的农田,马牲弥山!长巴约受令攻打那里,却按兵不动,他不是奸细还有谁是,他与唐军勾结,唐军居然跑到了他的地盘上开设买卖店铺去收货!”

    此时此刻是万万不能认的,长巴约站起来大声分辩道“根本没有这种事,唐军到我的地盘上做买卖?笑话!我之所以不打通湟县,是因为我与他们斗将斗输了,只好不打,我高原汉子说话算数的”

    该认什么,不该认什么,长巴约有分寸。

    双方争论,好好的讨论对唐战略变成了谁是奸细,结果给论钦陵一拍桌子道“不要吵了!”

    大家只好停止,论钦陵手指都伦、瓦伦丁道“你们说说看!”

    他这是包庇了长巴约!

    但真的是吗?

    都伦将与吐蕃在西线上接壤的松州、茂州、岷州、河州等诸州情报说了一下“他们都加固了城防,积极训练府兵,备战非常紧张,我军若是进攻,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好了,大家都知晓三线军情了,本相决定,开春解冻之后,保持对西域善耆的压力,以小部游骑兵侵拢沙、肃、甘、凉四州,不打坚城,只可野战,集中三万人马以上,攻打扶州,给唐人一个教训!”

    得,通湟县是唐军的重要补给点,论钦陵竟然不理,放过了通湟县,长巴约的生意只怕更加红火了!

    想到了长巴约得到的财货还有漂亮的胡姬唐人不卖唐女之外,其她的胡女一样卖,采尔马特叫将起来道“唐人在通湟县搞什么山地步兵师,聚众不知道有多少,想的是来攻打我们城堡,大相不可不察,万一给他们训练出来,只怕我们山地之险也是无用了!”

    这家伙知道得不少啊,长巴约和参与贸易的部族首领恨得牙痒痒的,要是给论钦陵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就断了财路。

    论钦陵嘴里掠过一丝高明莫测的笑意道“训练多少山地兵都是无用,只要我们击破他们骑兵,山地兵就是白白训练,他们敢出去?我方骑兵即可消灭他们!”

    “大相说得对极了!”德高望重的叔父论迷古赞同道“我方与唐人交战的重点在于他们的骑兵,只要消灭他们骑兵,唐军根本不敢来攻我国!”

    “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

    会议开过,人员散场,论钦陵与论迷古走出金帐,旁边无外人,论迷古嘿嘿笑道“刚才散会时,采尔马特对不攻打通湟县很有意见啊!”

    论钦陵淡淡一笑道“采尔马特是名猛将,可惜没什么头脑!”

    “不错!大相调动唐军往扶州一线,那里有什么好的!不动通湟县,那是目前不合适时机,他也看不出来!”

    “等到秋天!”

    “到了秋天!”

    叔侄俩相视一笑,到了秋收季节时,那就去感谢唐人为吐蕃人种的庄稼,以刀与箭去感谢!

    与此同时,在鄯州大营处,刘仁轨与冯小宝商量军务,冯小宝斩钉截铁地道“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

 第三百三节 杯葛(一)

    “我们分两方面攻略吐蕃,以骑兵对付骑兵,消灭他们的骑兵,再以山地步兵攻破他们的关隘,缺一不可。”冯小宝分析道。

    “重点在于消失他们的骑兵!”刘仁轨深为赞成。

    “因此必须集中大队骑兵进行合练!”冯小宝提议道。

    “然也!”刘仁轨点头道。

    刘仁轨担任洮河道大总管,执掌一道军事大权,他得老友李谨行的推荐,重用冯小宝,与冯小宝一起商量军务。

    冯小宝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统领唐军一个标准的重兵集团,包括山地步兵12500人,骑兵6000人以前是3600人,辎重兵3000人普通的重点集团是10002000辎重兵,这里朝廷接受了冯小宝的提议,加强了辎重兵

    冯小宝的部队特点是山地步兵多,还有辎重兵也增多,但冯小宝并不满足,他要求朝廷另外准备工程兵,暂时没有纳入编制。

    他的山地步兵精擅步兵作战,无论是山地步兵还是骑兵都建立有“教导团”,方便扩编,所以新到的纳入编制的山地步兵可以很方便地从那里得到军官,进行山地训练。

    山地步兵是新出现的队伍形式,作为先行者冯小宝的部队,只要派到新的山地步兵师里的官兵,普遍得到了升职。

    走在山地步兵的训练营地上,看到一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刘仁轨满意地点头。

    他批准依照冯小宝的训练大纲去训练新的步兵,一开始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再有就是放开肚皮去吃,多练多吃,很快就有了底气,之后开始艰苦的爬山攀岩训练。

    训练非常辛苦,不停地跑步和负重跑和力量训练,然后对练兵器,忙得不可开交。

    刘仁轨曾经在通湟县训练基地的士兵食堂里呆过,对那里的伙食大为满意,主食如米面、馒头、胡饼是任吃管够,再有肉量提升,牛羊马肉天天换着来吃,最为人称道的是那锅汤,将带皮肉骨头加药材用煤炭进行熬汤,每天早上开始就来熬汤,整个厨房都是阵阵的香味,喝起来极助食欲,那些从训练场下来的大兵们一口气喝干一锅汤都有可能。

    至于有一股味道的奶酪,冯小宝以为不受欢迎,岂料大兵们照样是有多少就吃光多少!

    他们不傻,奶酪虽然味道可以不合大家口味,可营养就是营养,吃多一点,营养好一点,身体就会好一点,未来可能活命的机会就会大一点,为什么不吃呢!

    通湟县县境很大,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忙着练兵、生产,通湟县里没有乞丐,凡游手好闲的人统统给送去挖煤,整个县是一副积极上进的场面。

    刘仁轨参观过通湟县,不禁道“小宝,我要是当县令的话,只怕要三个才可以顶你一个了!”

    “刘公过奖了!”

    “生产是为了胜利,山地步兵是为了攻坚,但没有骑兵的胜利,生产保不住,山地步兵也不能出动!”冯小宝指出道。

    “嗯,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两人达成共识。

    他们都精确地看出了双方胜负在于骑兵对战,一场骑兵大战少不了,因此骑兵大部队合练势在必行。

    训练骑兵对战,训练各种战术,冲锋和后撤,小队战、大队战,还有骑兵的补给等等,都要在合练中得到锻炼,解决问题。

    冯小宝的骑兵有六千人,等到战事起来,他还可以召集六千骑兵,那些都是归属他的牧羊人,半牧半兵,实力非同小可。

    而刘仁轨辖下有一万八千骑兵,先是进行小队战,之后本队战,再就是两万四千骑兵大规模对战。

    与冯小宝没来的平行空间的唐朝历史相比,现在唐军的骑兵更多,素质更好,最主要的是北方三大产马地陇右、河套和东北都在汉人的手里,朝廷花了极大的力量去提升产马数量,武则天将凉州唐家的养马经验昭示各养马场,减少了马瘟,产马数量大大提升。

    骑兵满万看不到边,打起来真的是盛况空前!

    大家骑射、骑战、追逐和反追逐,包围和反包围,打得不亦乐乎。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冯小宝得李谨行的说话,刘仁轨对他重点照顾,允他以副手的身份参与二万多骑兵的合练中,还教他如何用兵。如此他对于大兵团作战有了心得体会,这份经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许多高级将领直到四五十岁才可以指挥那么多的部队!

    冯小宝不仅指挥二万四千骑兵,还动员他的六千游牧兵一起参与作战,总共三万人的部队,出动时那是铺天盖地,遍是军队,军旗蔽野,灰尘弥漫,壮观无比。

    冯小宝指挥部队进攻和防御,他的参谋部更是跳上跳下,拼命记录骑兵大规模对战的经过情形,努力地积累经验。

    练了几回,冯小宝练得上瘾时,突然给喊停了!

    “为什么不继续?”冯小宝惊奇地问道。

    “我们没钱了!”刘仁轨简单回答。

    “朝廷不是说尽力支持我们打仗吗?怎么会没钱了?”

    “没钱就是没钱了!”刘仁轨苦笑道。

    大军出动,人吃马嚼,箭枝使用,马匹走损,还有参训人员奖金,成本肯定高过呆在基地里,练得越多,花的钱越多。

    所以刘仁轨写了奏折,向朝廷要钱。

    结果呢,给驳了!

    朝廷的回复说不是朝廷不支持你们,而是你们花钱太多,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