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然,等到明年冯小宝攻打吐蕃,一旦功成,立即请皇帝赐婚,那就没有回旋余地,哪怕是皇家公主,也得赐给大功臣以示酬功。

    另一方面,李治对于自家妹妹,兄妹情深,也想给薛绍一个机会。

    不想太平公主脸色一变,断然说道:“我不嫁给表哥!”

    “不嫁给表哥?!”她父母立即精神起来,追问道:“为什么?”

    “不为什么,不嫁就不嫁!不想嫁!”这是刁蛮公主的回答,父母亲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

    不用她回答,皇帝皇后有的是人来回答,派人去了解后得到的答案是说:“表亲之间结婚会生下了傻孩子!”

    答案有点匪夷所思,“太平专门询问过?”李治求确认。

    “没错!”武则天点头道:“她身边的甘阿翁和越姑都是这么说,甚至专门请教过宋太医!”

    听毕,李治失笑道:“冯将军的反击来了!”

    武则天附和道:“果然厉害啊!”

    不要以为大人物高高在上玩的都是高大上的玩艺,其实他们也很八卦,也非常好奇。

    这次冯小宝与薛绍预备狗咬狗,天皇与天后端着板凳吃瓜准备看热闹。

    不想两人之间没有公然闹出什么花絮,让天皇与天后有点失望。

    今天事儿一来,李治哪还不知道是冯小宝出招了!

    不行,得验证一下!

    于是京兆府接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命令:统计一下京兆府里傻子父母亲之间的关系!

 第三二七节 城管拆迁

    国家有倒海之力,一天过后,结果得出来,呈报宫里。

    李治看着表章,吃惊地道:“这种说法还真的是有道理啊!”

    武则天笑道:“不愧是陛下的大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制胜,赢得可真是轻松!”

    “宣冯小宝进见!”李治下旨道。

    他有点迫不及待想见冯小宝了,这小子行啊,不用粗言滥语,不用拳头,似乎什么都没做,却轻易地将对手打下场,委实了得!

    ……

    皇宫门边,薛绍听着把门将军道:“……公主说乏了,不想见你!”

    “公主身体有什么不适吗?请了御医没有?”

    “我也不知道宫里的事啊,你求见公主,我也通传了,里面这么回答,我也照样回答!”把门将军双手一摊道。

    “那个冯小宝冯将军他来过吗?”

    “来过,刚刚才进宫呢!”将军说道。

    “那么,其余时间呢?”

    “有时来,有时不来,来的时候,公主都见他!”把门将军低声道,他给了世家大族的面子,当然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象宫里的事不能说,但宫外的事,还是可以说一下,不算犯规。

    “哦!”薛绍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地回转。

    ……

    冯小宝蒙召进见,到得贞观殿,见是天皇与天后双至,暗吃一惊。

    行过君臣之礼后,却是天后问道:“冯卿家在西北作战,这一年来,可有得益?”

    ”有!“冯小宝响亮地回答道:“马政不可废,养马地必须有,马军必须强!”

    “不妨说来听听!”

    “对阵吐蕃,必须有马,养马的马政一定得坚持不懈,马政不行,无法供马,供好马,方有取胜机会。

    养马地重要,现在河西、陇右养马地都在我大唐手里,倘若没马,那就是我大唐的灾难!

    臣在河湟,统马军入凉州,击溃吐蕃人,乃我大唐马军强盛过于吐蕃人也!”

    冯小宝将他在西北与吐蕃人交战的情况说了一通,特别强调的是河湟地区也可以给朝廷供马了,今后朝廷产马地区又多了一个。

    “有人说卿家为通湟县令,实质每天要不打仗、要不练兵、要不锻炼,实质上诸事不理,然则又有县里大丰收,此说实令人失笑!”皇后委婉地指出有人弹劾冯小宝。

    那人说得一点没错啊,少说的有“要不去把妹”,还有是“要不是听听汇报,做个决定!”

    冯小宝毫不脸红地道:“臣行的是黄老学说‘无为而理’(理应是治,但要避皇帝名讳),百姓们努力,就有了丰收呗!”

    “又有人说卿家在县城里放粮施粥,收买人心……”

    “臣部将唐甜是个佛教徒,说要做善事,她家的钱,我哪管得着她!”冯小宝推得一干二净。

    皇后又询问了他在通湟县的所作所为,都是别人弹劾的奏折,p大的事情,有个交代即可。

    然后话题一转,皇后问起来:“冯卿家回京后,写的这份奏折为‘恳请处置吐蕃事’又名为‘城管拆迁计划’,所论之事不难理解,乃将吐蕃尽数汉化,却将此事称为‘城管拆迁计划’,卿家可为天皇释疑?”

    冯小宝精神一振道:“臣在通湟县置’城管‘一队,专管街道不法摆设,非法建筑,如遇违反,即行拆迁!”

    “城管者,行拆迁之事也,我朝攻吐蕃,乃灭国之战也,吐蕃归我版图,则为非法建筑,当行拆迁!”

    他一口气地讲出他的理论道:“吐蕃桀骜不驯,多犯我朝,该当拆除,灭国,其民归顺者汉化之,不归顺者,亦当拆除!”

    言讫,深深拜下!

    之前冯小宝抵达京师,上疏给皇帝请安、求见、附上了自己对吐蕃战胜后的处置,通篇文字杀气腾腾,他要将吐蕃彻底拆迁!

    一、毁其国:该国所有标志性建筑尽数捣毁,彻底除抹去该国的一切痕迹!

    二、灭其文:不得使用吐蕃语,只能用汉文!

    三、起汉名:必须起用汉名

    四、更其衣:使用汉人衣冠,发式也使用汉人的。

    五、改其俗:吐蕃人习俗与汉人一致!

    六、信宗教:不得信任当地原始宗教,而要与唐人信仰一致,即道佛儒三教。

    七、除经济:顺民者给予经济上的好处,不顺者统统没收家产!

    八、多通婚:汉胡通婚,天下一家亲!

    九、变饮食:吃的喝的用回唐人的。(这点后来倒不怎么做到,毕竟唐人好吃,只要好吃的胡人食品,是唐人推行,怎么变?)

    十、迁其民:将吐蕃人搬离地方!

    ……

    做不到的吐蕃人,统统杀之,绝不宽赦!

    天后讲道:“卿家这份奏折,若给三省六部官员讨论,只怕引发轩然大波,有失我大唐宽仁之名!”

    冯小宝则回答道:“宽仁给顺民,不顺者给屠刀!”

    他抗辩道:“夫子国曰‘以直报怨’,吐蕃人杀了我朝许多人口,必当受此惩罚!”他聪明的没有说起突厥复叛之事,以免皇帝不爽。

    “若依卿家所言行之,则地方荒芜,如何管理?”

    “移民十万,到达逻些(拉萨),臣敢担保,十年尽是说汉语的好男儿!”冯小宝再次叩拜恳请。

    “此议关系重大,暂罢!”皇后下达定语道,毕竟现在还没成事,就想到处置,未免可笑。

    “臣遵旨!”冯小宝失望地道。

    至尊一句话可以让人下地狱,另一句话也可以让人升天堂,听皇帝说道:“你可在通湟县预备此事,不必多言!”

    “是《恳请处置吐蕃事》?”冯小宝颤音问道。

    “确也!”

    皇帝实际上的意思光做不说,以免朝堂争议不休,造成动荡。

    将来我来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干了再说!冯小宝狠厉地想着。

    ……

    “小宝,你做得好大事啊!”皇帝微笑道,直呼小宝以示亲近。

    冯小宝的心中一跳,低声道:“小宝不明白陛下所指?”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言即可除去。。。嗯,情敌?”皇帝给他伸出了大拇指!

    “呵呵!”冯小宝傻笑。

    皇帝逗过他,说起正事道:“京兆府统计过民间傻子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发现确实血缘接近者易生傻子,朕与天后商量过了,为百姓子民后代健康计,当行五服以内不得通婚!”

    “天皇圣明!”冯小宝大喜道。

    呀,真正圣明的是劳资,有谁象劳资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第三二八节 两圣看法

    不消说,当薛绍得知朝廷曰五服以内不得通婚的诏令,将诏令的招件拿在手上,手在抖!

    啊,宫里的那位级白富美彻底与他无缘!

    她意味着无尽的权势与财富!

    没能得到她,他的人生道路将会不同,或许将会艰辛。

    当然,他并不清楚,如果娶到她,他的结局将会非常悲惨。。。因为他的家族卷入了造反打倒武则天的行列中,武则天这么强势的人,不能容忍她的女婿有此污点,因此他被挂掉,悲惨地死在狱中!

    他的命运改变,以后会不会死掉呢,有点难说,毕竟他母亲是皇帝的嫡亲妹妹,有层硬关系得看武则天以后的心情,但至少活命的机会提高了许多。

    他不知道以后的事,现在咬牙切齿,试图挽回。

    他求见太平公主,公主避而不见。

    他与堂兄薛斗商议,薛斗苦笑着摇头:皇帝已经明上谕,不可能收回来!

    事情定局,而且冯小宝正肩负攻打吐蕃的重任,除非他准备造反,反迹已明,证据确凿,否则冯小宝任何的小过错都会给原谅,此乃大势所为,简言之,冯小宝有免死金牌。

    能够做的就是秘密找到宫里的熟人,不着痕迹地提醒太平公主去清楚冯小宝的劣迹。

    ……

    “冯小宝,你这个大坏蛋!”太平公主背着手,娇俏地道。

    “我怎么个坏蛋法了”冯小宝惊奇地问道。

    “哼,你的那个断腿老兵和他战友的傻儿子!”太平公主提醒他道。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哪,你那个老兵,这么高水平,他要是继续跟随你打仗的话,吐蕃人都有难了!”太平公主数落他道。

    “我确实家里养了一些受伤退役老兵,嘴巴生在他们身上,他们有些时候会说一些话,我也管不着啊!”冯小宝双手一摊道。

    “你还敢说不是你教他说的?”太平公主脸色不善地道。

    “嘿嘿,公主啊,有好看的节目,你看不看呢?”冯小宝扯开话题道。

    “不去!”公主余怒未消。

    太平公主大雷霆,足有一分钟之久,之后,就高高兴兴地跟随冯小宝出宫去也!

    ……

    “太平随冯将军出宫了?”一刻钟之后,天皇与天后得知冯小宝带太平公主离宫的消息。

    “是的!”总管楚寺人弯腰禀道:“听冯将军说他们去兵部看应猛士诏的猛士。”

    “哦!”天皇哦了一声没说什么,倒是天后道:“你真的打算把太平嫁给他?”

    天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答非所问地道:“冯小宝是奇人,天纵之才,无论是战场还是情场,他都可以克敌制胜,做事也非常老到,实在难以想象他才二十多岁!”

    “那是陛下圣明,自有将星前来辅佐!”武则天微笑道。

    “不过,我觉得他人有傲气!”不管别人看天皇李治怎么个不堪,可是他的目光还在。

    “不错,傲气十足,我听宫女说他与太平见面,从来不跪,都是行军礼!”武则天道。

    要是冯小宝听到天后的话,只怕他大呼冤枉,怎么会不跪太平公主呢,怎么可以不尊重公主呢!以后在床上跪也应该算数的吧。

    “嗯,是人有底气,就有傲气,只是太平却吃他这一套,别人对她恭敬再三,她却不屑一顾!”天皇说道。

    “或许,太平真的与他有缘!”天后缓缓道。

    “再看吧,看他的运气如何,打过这一仗再说了!”

    ……

    要说到冯小宝的运气真好,打吐蕃这个大局,他这名大将不可若缺,让天皇对他再三容忍。

    冯小宝没想到他的特立独行给天皇天后讨论着,更不清楚一定程度上是太平公主救了他,若不是因为她的关系,天皇天后不怎么追究他的无礼,将御史弹劾他对公主不敬的折子统统留中不,他早就给罢官拿下大狱了!

    封建社会君臣礼法森严,敢对皇家子女不恭敬,那是大罪!

    而且他还带着公主到处乱逛,严重损害皇家形象。

    御史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冯小宝的弹劾毫不留情。

    只是天皇与天后既是君,也是为人父为人母的,他们希望他们的心爱女儿过得好,一个好的皇家女婿应该是怎么样的标准呢?

    门当户对要有的,否则皇家的面子往哪搁?

    可以由太平公主自已喜欢,以大唐之强盛,不需要作政治婚姻。

    太平公主生性刁蛮,驸马若对她唯唯诺诺,俯贴耳,那对她与他绝非好事,

    殷鉴未远,高宗皇帝妹子高阳公主的例子摆在那儿。

    他必须真心喜欢太平公主,而不是想依仗太平公主上位,没有居心不良。

    这时冯小宝进入了天皇与天后的视线,终因他的大才,他对太平公主的不卑不亢而得到了两圣的赞赏。

    他战功不断,哪怕没有太平公主的原因,上位是妥妥的,犯不着居心不良。

    至于门当户对,对于皇家来说真不是大问题,到时认家有高贵的亲戚就成啦。

    更妙的是,皇帝其实不想太平公主嫁入世家大族,那里的牵涉太大。

    可寒门子弟哪有什么出头之地,唯有冯小宝这个怪胎居然脱颖而出,年轻有为,让两圣喜出望外。

    让人称道的是冯小宝不拉帮结派,不讨好权贵以得晋身之阶,一心专注于攻吐蕃大业,几乎没听说过他是哪家权贵的座上宾,标准军人作法,这等臣子不得不让两圣喜欢!

    虽说他对外杀气腾腾,但对大唐百姓却相当的好,领着大家一起财,关心军人、百姓的生活,颇有“外王而内圣”作派,有仁慈的名声。

    简直是天赐乘龙快婿,不是他真没天理了。

    一切静待吐蕃之战结局,两圣心忖冯小宝为了太平公主,必定会落力参战,不进逻些誓不回军!

    他们没有估计错:为享太平,冯小宝真是连吃奶力气都要使上了!8

 第三二九节 举猛士(一)

    洛阳城西有处羽林军的演武场,新建的水泥场地,是两京令举猛士敕的考场。

    高宗皇帝做事迫不及待,大年初十,大伙儿还沉浸在过节的欢乐之中,他就下旨两京猛士到场选拨。

    这是大唐盛事,诏令百姓亦可参与观看,俾使社会培育更多的尚武精神。

    大唐立国以来,战争不断,军队需要新血,尚武精神必不可缺。

    因此,初十那天,洛阳城里的各坊市大门,开得比往日要早。

    参与选拨的猛士、看热闹的百姓陆陆续续走出坊市大门,往西边的安喜门而去。

    出了安喜门,天还是漆黑一团,但道路却是灯火通明。

    水泥路搞好后,依照天后旨意,沿途皆设水泥灯竿,有用火油点燃的灯座和可插火把的插座,现今点燃,灯火通明,映亮道路,方便行人,皆称天后德政。

    百姓比下场的猛士还踊跃,因为大有热闹可瞧,而且还要抢位置!

    没错,演武场建有八排高、二百米长的水泥座位,除了中间最前面是达官贵人位置,中间后方和左边是放假来看的官兵位置和送票(送给的往往是士绅,官兵也是送的),右边则是百姓座位,先到先得。。。兵部愚蠢到没有卖门票。

    冯小宝到达演武场已然迟了,他与太平公主都给场上的热烈程度给惊呆了。

    座位上挤满了人群,甚至连台阶都是人,最你是西北前线的第一条好汉,我跟你下场比比看,谁是猛士!”

    然后捏起拳头,不怀好意!

    冯小宝是右骁骑卫将军,令狐笑是左骁骑卫将军,左右手足参商,天然对立,冯小宝惹上门来,令狐笑眼前一亮,嘿嘿,瞌睡遇到枕头,讨打啊!

    冯小宝一言不发,身体一侧,亮出太平公主。

    她笑着向令狐笑摇摇手掌,她出来换了男装,象个俊俏的小生。

    令狐笑眨巴着眼睛,楞了片刻,开口想说什么,见着冯小宝竖起左手指头到嘴边,嘘了一声,他就将话咽回了肚里。

    冯小宝再竖三根指头,意思是三个位置。

    于是,令狐笑扯过邻座和邻邻座三个人,都是他的同袍,一共四个人,让出座位,蛮横地挤到第二排。

    第二排的人不得不挤往内里,坐的人数本来不少,一下子挤多四条大汉,顿时怨声载道。

    有人风言冷语地说道:“嘿嘿,左骁骑卫让右骁骑卫,真是新鲜,头一回见到,长眼界了!”

    令狐笑大怒,却见那人是个文官,不可以动粗,令狐笑倒也会说话地道:“让让没什么,我们同袍情深,你管得着?!好过有的人没带眼走路,说不定半路跌沟里去呢!”

    他咒人跌沟里,文官冷笑不止,对方不开拳头,耍嘴皮子,文官还用得着怕武官,方待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却给旁边同僚给拉着,侧耳说出一句话,文官气势尽失。

    得令狐笑让座,先进去了两个太平公主的女侍卫,再到太平公主,冯小宝坐最侧边。

    冯小宝手指令狐笑道:“这是左骁骑卫将军令狐笑!”

    太平公主随口说道:“谢了!”

    令狐笑倒抽了一口凉气,心忖道:“公主向我道谢呢!”

    他护翼过皇家贵人,见过公主,冯小宝也知道他见过公主,因此亮出公主,无往而不利。

    对令狐笑也有好处啊,他的名字给公主记着,他还得感谢冯小宝,让个座位那是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

    这座位让好得啊!

    小风波给大家看在眼里,好些人向着冯小宝这边瞪眼。

 第三三十节 举猛士(二)

    坐第二排中间有位猛人,坚定的保皇派李义琰,这家伙是给来恒硬拉着来凑数,眼中闪中危险的光芒。

    他认得是小公主,微一细忖后,眼珠一转,手抚旁边的一位将军的背对他耳语几句,那将军先是摇头,最后却不过情面,勉强答应。

    然后李义琰与前面的来恒说上几句,来恒又跟王李元轨、牛通沟讲起来。

    三位主考中,李元轨为尊,军中以牛通为先,可来恒的权力最大!

    同中书门下三品,政事都在其手上,你看到当初中书令李敬玄在朝,将老军头刘仁轨摆布得没了脾气就可想而知。

    最后三方达成共识,预备来个计划外节目,而大伙儿一无所知。

    九时许,兵部侍郎李游道宣布选拨大唐猛士开始!

    李游道,赵郡李氏南祖房,有才能,后为武则天朝的宰相,之后被酷吏王弘义诬陷,被流放岭南。

    “请诸猛士进场!”李游道大声宣布道。他的位置是在第一排的前面,特意留出一个飘台,设有一个桌子,实出于冯小宝的设计。

    “猛士”们列队进场,有上三百人众,两京当然不止这么少人,不过经过了筛选,事实上,这批人已经全部入选,演武场前亮相不过是选出精锐。

    都是体格健壮之辈,脸容彪悍,有些人甚至满脸络腮胡子,相当凶恶,象山贼不象良民,在洛阳城里走动立即象磁铁般吸引做公的紧紧跟随。

    事实上,这次举猛士诏相当宽大,因此洛阳城中的游侠儿、长安洛阳道路上劫道路匪还有监牢里的轻罪犯罪分子,都有参与!

    他们被举为猛士,编入军中,朝廷消弥了社会上不安定分子,又得到大量强力人士对战吐蕃,到于那些家伙,通过为国效力,他们可以洗白白,这次也是一个好机会,做官得看才能,也要看容貌。

    当年钟馗死在皇殿上,就是因为颜值太差!

    所以当官没有一副好相貌就很难,而举猛士嘛,猛士的尊容难看可以理解。

    举猛士,不讲容貌!

    他们若能在战场上凯旋而归,朝廷虚位以待。

    人们向着猛士欢呼,他们当中有的是朋友、亲戚,彼此相熟,而猛士们或举手、或抱拳示意。

    冯小宝甚至认识当中的好几个人,有他师傅金刀王道场的弟子,还有长安有名的游侠儿“小吕布”吕英布,当年吕英布与他一起攻打新都山,那是冯小宝发迹开始,好几年过去了,吕英布的地位还是老样子,容貌更见沧桑,比起冯小宝,他连直视的机会都没有了。

    他们在场内站定,队伍松散得紧。

    李游道首先宣读了皇上令举猛士敕,倒不用大伙儿下跪聆听,整篇敕文是在征召猛士,提到“今欲分命将帅,穷其巢穴”,声明说朝廷招募猛士,不问布衣及仕宦,皆可入选,踊跃参军,以图报国,朝廷不吝重赏也!

    如这次举猛士,一百五十名之内的,皆为折冲队正,三十名内皆为折冲旅帅,而前十名为从七品下的校尉,前三名也是校尉,不过他们有了九品下的散官,没打就已经当官,非常优厚的待遇!

    这也是两京地区才有这么多的指标,因为两京有权有势者多,举猛士等于朝廷向他们扔出一些骨头给他们来抢,其他地方可没有这么大的优惠。

    人们热烈的鼓掌和欢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