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驸马爷最讲‘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财一起,不会吃独食,谁叫突厥人这么猖獗,不打打土豪,哪来的乐趣!”

    “而且驸马爷他这么做,出于‘自污’,驸马爷会打仗,是大唐第一军神,他不弄点错处,又怎么能够让朝廷彻底放心哪!”

    “驸马爷,喜欢的是我大唐衣冠,不喜欢域外胡服,突厥人又猖獗,棍子肯定落到他们头上。”

    “你得叫你的族人,依法纳税,勿给驸马爷有可乘之机,否则!”

    “再有,裴炎做得,驸马爷就做不得了!”(指裴炎杀掉担投降的突厥人,此事是裴行俭招降突厥人,许其不死,哪知送回国后,裴炎妒忌,有意坏事,杀了那些突厥人)

    郭待举有够推心置腹,康采恩听得冷汗直冒,频频点头,决意什么都不能说。

    他回去后,与族人交代,只说肯定平安无事,再不敢说什么。

    时间推移,两都突厥人的血迹渐干,两都民众马照跑舞照跳,民间平静下来,而朝堂上又起波澜。

    冬十月,朝廷以皇帝将封泰山为由,诏太子李显自西都长安赴东都洛阳,预备监国。

    但是,朝廷核心的重臣们都眉头紧锁,因为这是一个借口,皇帝龙体欠安,情况不妙!

    李治的身体自显庆五年(公元66o年)就差了,得的是高血压之类的富贵病,苦苦支撑了二十多年(今为683年),已接近油干灯灭的地步。

    皇帝在,朝政稳定,虽然他一直生病,武后秉政,但武后也不能够一手遮天,如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皇帝说罢相就罢相!

    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例如郝处俊、李义琰),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皇帝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而且武后也不得不讲究让国家富强,百姓安定,否则人们就会质疑她的管治,事实证明,皇帝与皇后乃天作之合。

    但是,这个皇帝快要死了!

    到得十一月,皇帝的病情越严重,头痛不可抑制,眼睛都不能看见东西,诏御医秦鸣鹤进大内治病。

    秦鸣鹤乃国内一流名医,医术精湛,针灸技术娴熟,他来个望闻问切,详细地问了各个方子的疗效,知道皆不起效,哪还不知道高宗已到大限,不由得心中一沉:“你马的,他若是归位,劳资也要归位!”

    “嗯,那就死马当活马来医吧!”打定主意后,上奏道:“陛下风毒上攻,若刺百会及脑户微微放血可愈。”

    百会(头顶正中)、脑户(后际正中直上25寸)!

    武后在帷帐内听得真切,她也知道穴位所在,不禁大怒道:“御医该杀,岂能在皇帝头顶放血!”

    而皇帝则苦于头痛,就象有一队突厥人终日在脑袋里面练习劈杀,哪能受得了,听说秦鸣鹤这么说,就同意道:“我苦于头痛,或许放放血就好!”

    皇帝金口同意,武后也拿不出更好的法子,秦鸣鹤乃取出银针,戮穿了百会、脑户两处地方,放出些少鲜血。

    奇迹般地,皇帝头不痛了,眼也可以见到东西了,只觉得头脑一片清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朕的眼睛光明了,秦太医果然高明!”

    武后出声道:“天赐也,多谢秦太医了,宜重赏!”

    “赐你黄金百两,绢二百匹!”她慷慨大方地道。

    “谢天皇、天后恩赐!”秦鸣鹤叩头拜谢道。

    消息传出来,朝臣们一片欢腾。

    “哎,驸马,这个秦太医可真是大国手啊,以后有什么病都找他得了。”太平公主在内殿得到消息后回府,喜气洋洋地道。

    “毛用!”韦晞咕噜一词道。

    “怎么,不行么?”太平公主拳头给了一下他胸口道。

    “说难听点的叫做饮鸩止渴,说实在点的叫做治标不治本!多年痼疾,岂能够刺二下就好的!”韦晞实话实说。

    “庸医误国!”大平公主火气即冒起来道,她知道她老公的能耐,说话无不中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马上就想进宫,与母后商量,将庸医诛他九族。

    结果给韦晞把她给拉住道:“你去了也没有用,我问你,太医院还有什么名医!”

    听到他的话,太平公主不由得楞住了。

    旋即,不禁放声痛哭,韦晞抱着她,她把满腔热泪都洒在了他的肩头上!

    韦晞说得很对,仅仅好得一天,皇帝的头痛眼花,愈严重,再唤秦鸣鹤重施故伎,已然不成。

    武后怒,立将秦鸣鹤下了诏狱。

    太医院的名医靠不住,洛阳、长安两地的名医等,皆给召进宫中疗诊,都束手无策。

    皇帝病情严重,这时御史庄敬之跳将出来,弹劾因为韦晞于本年内大开杀戒,伤害(突厥)无辜民众,导致天罚,让皇帝受苦,其罪大焉!

    “上天有好生之德,韦晞不恤天心,一意孤行,杀害无辜民众,招致天罚!”

    “昔诸葛武侯于盘蛇谷火烧藤甲兵数万,虽有功于国,却折寿矣,韦晞与宗楚客狼狈为奸,构陷民众,引祸于天皇陛下,论罪可当斩!”

    出乎意料地,庄敬之获胜,韦晞上了请罪的折子,说若能斩臣而换得陛下痊愈,臣甘受斧铖。

    但杀女婿救丈人的荒唐事情自然武则天是做不出来的,留中不。此时此刻,她也心知肚明,或许,与她相处了四十多年的老夫真的要与她这个老妻分手了!

 第五五四节 高宗驾崩

    “诏太子监国,以裴炎、刘景先、郭正一同东宫平章事,以处理政事!”

    皇帝哪怕在身体不行的紧要关头,依旧抓住权力不放,安排下人事。

    然后一份紧要奏折上到武后案头,乃工部尚书韦晞所写的《请奖励生育疏》,要求奖励生育,百姓多生多育,朝廷、民间生气勃勃,替皇帝祈福,冲冲喜。

    庄敬之借皇帝生病弹劾韦晞,而韦晞同样借皇帝生病以达到他的目的。

    奏折开头是大道理为掩护,重复了太宗皇帝曾颁布的《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鼓励生育,还动员富人赞助娶不起老婆的穷光棍,人口增长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

    同样地,本朝要求增长人口,生得越多越光荣!地方官员谁都跑不掉,设定指标考核,要求适龄夫妇的生育按年递增,如三年增一口,五年增二口,八年增三口,越多越好。

    然后设立保障制度,生得越多,交纳的税收越少,同时每口分给的田地越多,同时有实物奖励,若四个孩子以上(含四个),则农家奖励一头牛(或者折算钱),甚至包括牛的吃草田二十亩,非农家则每年五贯钱给!

    而吃公家饭的官吏,则起码二胎,否则不给升官!

    中央专项财政资金作为生育奖励资金,实现各个县城的妇婴保健院全覆盖(之前是州城覆盖),为县城官吏百姓服务,赞助各乡的助产士、稳婆,鼓励她们为国家的生育政策尽心尽力,而且鼓励富人赞助州县乡的妇婴保健院,可以减税!

    还有其他的配套措施,其实封建王朝一向是鼓励生育的,而韦晞的奏折呢,亮点在于解决钱的问题。

    生育多有物质奖励,建设妇婴保健院也要钱,还有减税,钱从何来?驸马爷给出了多条解决之道:一是展经济,提升税收;二是户部的贵金贵勘探队加强在国内寻找;三是从外国抢,尤其是倭国,计划做到一年三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这可是真金白银。为此,他提出了将礼部尚书韦待价派往倭国,督办此事。

    韦待价是韦晞系统的重要人物,他派驻倭国表明出朝廷对此事的关注。

    韦晞在奏折上指出只有正式落籍的唐人才可以享受这样的好处,非唐人没得享受,唐人优先!

    “驸马,是能臣啊!朕的那些臣子们,到用度,就要宫里削减开支,为下人表率,嘿,朕就知道他们吃得比朕还要好!”皇帝脸上浮出一丝冷笑道:“驸马做事,都给出解决之道,不用朕来操心。”

    论起来,其实皇帝够省俭了!

    须知皇帝到了统治的后期,身边女人几乎就武后一人,女人少,因此后宫用度已经到了最省减的地步,而那些大臣还要他减少宫里用度!

    “朕这辈子,家里做过的好事,一是娶了你媚娘,二是让太平嫁了个好驸马!”在病中,听着武后亲自给他念的奏折,高宗皇帝感慨地道。

    “准了!”于是这份奏折成为了明上谕,向国家颁布。

    但这项生气勃勃的政策并未能挽回高宗皇帝的性命,皇帝病体沉重,日甚一日,十二月初九(比起平行空间史上多了五),皇帝下诏,改元为弘道元年(原为永淳二年),同时大赦下,皇帝想亲自上到则门楼宣布赦令,无奈气喘吁吁,无力行动,只能够在贞观殿歇息。

    王公大臣们惊恐不安,尽在殿外侯着。

    见到牛寺人从殿内匆忙出来,一拥而上,围定牛寺人,七嘴八舌地问起皇帝情况。

    “圣人叫唤百姓到殿前宣布赦令!”牛寺人道。

    “快去吧,莫让圣人等待。”

    所谓百姓,其实是乡老、乡绅等既得利益者,他们对朝廷最为恭顺,被召来百余人,就在殿前山呼万岁,领受赦令。

    皇帝昏昏沉沉,听到外面的声音,问起内侍道:“百姓们都接受了圣旨吗?”

    “回圣人的话,百姓们都接受了圣旨。”

    “他们高兴吗?”皇帝又问道。

    “回圣人的话,百姓们很高兴,都称陛下乃尧舜之君也!”

    “那就好,那就好!”高宗喃喃地道:旋即他稍稍精神,叫道:“唤驸马和公主来!”

    韦晞与太平公主给传到殿上,夫妇俩含泪跪在他病榻前,武后则坐在他的榻边。

    “驸马,朕欲大行,去上见太宗皇帝了!”高宗皇帝轻声道。

    事已至此,韦晞再不能够出什么其他话,只能够不停地叩头。

    “朕见到太宗皇帝,无愧于是他的儿子!”高宗皇帝提高音量道:“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朕,做到矣!别看突厥人造反猖獗,实属藓芥之疾,朕有驸马,驸马领兵一出,当可平定,朕没错吧!”

    听着高宗皇帝的话,无论是武后还是太平公主,心中都是震骇:“驸马,当不会是预知到皇帝意欲大行,方才不大动干戈吧!”

    “陛下圣明,儿臣早有方略,若儿臣出兵,突厥即平!”韦晞傲然地道,旋即恭维皇帝道:“儿臣敢言,虽高祖、太宗皇帝,兵威之盛,亦未如陛下也!”

    “这都是有了象驸马你这样的好将军!”高宗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语重心长地道:“驸马,你是个好将军,但杀心过重,杀人盈野,露尸千里,当体恤心,有白起之能,无有白起之患也!”

    “儿臣谨遵陛下圣谕!”韦晞重重叩头道:“今后诸族万民苍生,皆因陛下之言而得生也!”

    “好,好!”高宗皇帝欣慰地道。

    “皇儿!”他望向太平公主道。

    “父皇!”太平公主悲声道。

    “你在家当得做个好妻子、好母亲,遇事多想想,勿使孩子脾气。”

    “不可多妒,驸马在外有外室,你作为正室,当有气度,不让他们骨肉分离。”听得高宗皇帝的话,韦晞马上给他点赞了,只有他才能这样话教训太平公主。

    而太平公主不愧刁蛮,委屈地道:“臣女哪有啊,驸马过节前去外地与他们相会,我是同意的,还有他与上官婉儿乱搞,我也没反对啊!”

    韦晞汗哪,这妞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乱讲,武后即时干预道:“皇儿,你父皇什么,你应就是了!”

    “是!”太平公主垂领旨。

    高宗皇帝交代完毕,挥手让他们出去。

    在殿外侯着的诸臣们以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就连太子也都没有得到特殊照顾呢。

    ……

    是夜,高宗召裴炎入宫,接受遗诏,着其辅佐朝政,高宗在遗诏中命令太子在他灵柩前即帝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兼请后处置。

    嗣后,帝崩于贞观殿!

 第五五五节 新朝伊始

    皇帝大行,举国服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尽是素缟。

    在皇帝灵前,武后、太子与王公大臣们恸哭,一片哭声。

    王公大臣们在哭,哭这位好皇帝,其军功之盛,力盖高祖和太宗。

    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虽高祖和太宗,亦不如也。

    唐代的版图,至此胜过高祖和太宗,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高宗皇帝勤政,登基之初,即把太宗皇帝三日一朝制度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有知人之明,所用文臣武将皆为大唐栋梁,尤其是驸马韦晞,更是得意之作!

    高宗皇帝爱民,鼓励农桑,展经济,努力使百姓过得好,其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他宽仁到什么程度呢?有次他从长安到东都洛阳,听说车匪路霸打劫厉害(但不杀人),就从监狱里提取角头老大一位,坐在车上先行开路,以避免官军与匪冲突!(当然这么做也有迂腐之处,武后临朝后就改弦易辙了)

    武后痛哭,她与高宗皇帝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深厚,她是爱他的,而他也是爱她的!

    在皇帝序列中,李治皇帝所生的孩子数量不算多…………八儿四女,其中后面的四子二女为武则天所生,高宗皇帝一往情深,从武则天开始为他生孩子,唐宫内不再有其她女人能够得到李治的宠爱,几十年只与一个女人生孩子,可见其用情之专。

    武则天呢,始终尊重李治,还压下了她的邪性,不行篡位,虽有争执,但一路走过,且行且珍惜。

    太平公主痛哭,痛失了她的好父亲,这位父亲对她极好,宠她爱她,在婚姻之事上给她自决,任她选择了一个小贩出身的夫婿,嫁得顺心。在她出嫁时,甚至破坏了体制,对她的赏赐乎普通公主的规格,风光无比。

    今天他去了,那个最痛爱她的父皇不在了。

    韦晞痛哭,他在忏悔,高宗皇帝对他是不错的,有知遇之恩,把毫无根基的他提拨为大将军,权倾朝野,还把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他,而他呢,却对高宗的病情不深入介入,坐视不理。

    高宗皇帝得的是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韦晞作为现代人过来的,还是有些治疗方法可以提供,例如韦晞的太极拳!

    太极拳一直没有外传,别人问起来时,他甚至用“广播体操”来搪塞。

    太极拳当然治疗不得高血压,但对于辅助治疗有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高血压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太极拳给的就是平心静气,或许可以助高宗皇帝延命,活久一点!

    还有其它的什么偏方、土方,他也依稀记得一些,但是不说。

    韦晞一直坐视不理高宗皇帝的病情(当然门面功夫少不了,例如进献什么老山参啊),他是有愧于皇帝的!

    人家对你那么好,你是怎么回报人家的?

    所以他痛哭流涕,难以自持。

    群臣们带眼睇人,大家都在哭,太平公主和韦晞哭得那个稀里哗啦的,夫妻俩抱头痛哭,谁人都比不上他们。

    大家心中暗赞,不愧皇帝疼爱他们!

    太子李显把头深深地低下,掩饰住自己喜色:终于轮到了本太子出头了,皇位在坐,天下我有,哇哈哈哈!

    但是这么一来,显得他哭得不怎么悲痛了,一些大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皇帝大行,但朝政不可空转,辅佐大臣,中书令裴炎上奏说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布诏令,有急需处理的重要事情,希望布天后的命令由中书省、门下省施行。

    听得李显恼火无比:还不快快把花花江山交来,你马的,欺负我小啊?

    可是他又不敢反对,他老母积威之下,瞪他一眼,他就膝盖软想下跪,哪怕就要即皇帝位也不例外。

    到得十二月初十四日,武后、太子、王公大臣聚于皇帝灵柩前,裴炎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全取决于她。

    众臣皆呼大行皇帝圣明,处理得当,可惜他已经听不到了。

    ……

    “母后!”李显穿着皇帝服饰,意气风。

    “皇儿!坐吧!”武则天理所当然地道。

    “谢母后!”李显给武则天占据主场,他虽然坐在中间,可大臣们看的是御案边的武则天。

    中书令裴炎,带着四位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他们组成了大唐的朝臣中坚。

    “第一项事,给大行皇帝上谥号。”裴炎轻声道。

    他不愧是顶级文臣,拟定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交出来,给武后看了,即时称好。

    “皇帝有什么话说吗?”武后问道。

    “母后说什么就什么呗!”李显显得无所适从,毫无主见的样子。

    “再有,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唐高宗第十一子,李显的叔公)等地位尊贵,威望很高,宜给封赏,以示新朝之恩,臣与几位同僚拟了加封李元嘉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可进为司徒、出为襄州刺史,另有其他人封赏如下。”裴炎说起第二件事。

    李显一听,太尉、司徒在大唐可是“三公”之职,位列一品,地位尊贵,向不轻授,如现在的宰相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仅是三品官。

    顿时他不乐意了,虽是叔公,但无寸功,怎么能够骤升高位?!三公的位置来批么?

    占了位置,想让他们退出可不容易,皇帝还怎么给新人位置?

    不问一声,你裴炎自把自为?!当皇帝是傀儡啊!

    “裴卿,这位置,怎么能够轻易给呢?”李显沉声道。

    裴炎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不过他聪明的没说理由,而是直接道:“此乃太后的意思!”

    说出理由,那李显当场没了面子。

    太后是在帮他,因为他的两个叔公德高望重,恐怕他们动变乱,便都给他们加三公等官衔以安定他们的情绪。

    听说是太后的意思,李显哦了一声就不敢说什么了。

    太后何许人也,谋定而后动,指示裴炎准备人事任命:任命驸马都尉、大将军韦晞为检校兵部尚书、检校工部尚书,双尚书的帽子盖在他头上。

    李显这回不敢问了,裴炎一听就明白,兵部尚书,让韦晞有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检校者,他能管辖,但没有人事权,既是对他的防范,防止他权势过大,又是对他的维护………………韦晞不干实务的。

    如果让韦晞实授,恐怕迎来的是他的辞章,朝廷让他去坐堂?

    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裴炎,都知道他是坐无定性,属于那种有能耐但人懒惰的人,合适当元帅。(勤快的有能耐的人合适当参谋,不勤快又没能耐的人当兵,至于勤快又没能耐的人则拉去杀了)

    所以武后知人善用,李显还得慢慢学,只是他太急进了,终究学不来。

 第五五六节 山陵使

    李显开始理政,展示他的皇帝风采。

    他下达诏令,以军中宿将刘仁轨为左仆射,刘仁轨资历甚老,能够压制裴炎,同时分了韦晞的军势,刘仁轨是唯一能够压制韦晞的人。

    以刘景先为侍中,同样是分裴炎的权势,原侍中袁公瑜年迈多病,李显让他养老去。

    再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为国子祭酒,罢政事。

    郭正一与裴炎相得,就不让他们同在一起了。

    不想,李显这番搞作适得其反,刘仁轨根本不理事,刘景先则为人谦逊,以裴炎乃大行皇帝诏令的辅佐大臣,大权尽归裴炎

    依旧例,宰相在门下省议事,称为政事堂,所以长孙无忌任司空,房玄龄任仆射,魏徵任太子太师,都主管门下省政务。等到裴炎升任中书令,才开始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

    之后,李显又与裴炎顶牛了:山陵使人事安排。

    所谓山陵使乃主理皇帝的万年吉地,即皇帝陵修建的主事人,高宗皇帝陵即乾陵的修建。

    裴炎拟了工部尚书刘审礼为山陵使,而刘审礼见大唐一桩大建设接一桩,长久做下去了?他也知道韦晞随时准备对突厥用兵,他想回军队打仗,乃奏称不对旨。

    李显一看就恼火了,瞧你裴炎选拨的人员,人家不想干,你却让他去干。

    裴炎从容奏道:“山陵使兹事体大,朝中最善工程者只有驸马韦晞与刘审礼,驸马主理军政,不能长久离朝,刘审礼不做,谁人可做!”

    照他的想法,刘审礼不想干也得干,打仗以后有得是机会,山陵使可是大事,他有信心服刘审礼。

    李显怒道:“这山陵使缺了刘审礼就不成了么?”

    下诏曰:“礼部尚书韦待价执掌大礼仪,该为山陵使!”

    然后对于刘审礼的从军申请,竟亦不理,刘审礼只能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