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她尽是蛮横,说砸谁就砸谁,现在懂得“师出有名”,砸之有理,至少曲不尽在我,谁来审理都觉得麻烦。

    丘张氏受不住气,敲动登闻鼓,御史们再度助阵。

    双方扯皮,引得忠直大臣们不爽:瞧庙堂成了个什么样子,为小儿辈争风吃醋而分出个子丑寅卯。

    一天后,满朝风波平息,丘家彻底认怂。

    不能不认怂,因为李贤在巴州给丘神绩弄死了!

    李贤,武则天第二个儿子,在胞兄李弘死后继位为皇太子,后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今年初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为防备废太子在外有所图谋,派出丘神绩赴巴州监控,当然,圣旨上是冠冕堂皇,只是派丘神绩去检查而已。

    但老丘八揣摩领导意思,到达巴州后将李贤拘禁,逼其自尽。

    丘神绩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是他弄死李贤的,只说李贤想不开死的。

    消息传到洛阳,于是乾元殿里,武则天、皇帝、众大臣都在看韦晞表演哭李贤。

    “臣那二哥,英挺贤良,处事得体,臣与臣妻闹生分,她生气不肯见臣,还是二哥,领着臣进去见臣妻,化解我们的不和,苦口婆心,再三劝解,呜呼,今后若臣再与臣妻闹生分的话,到哪去找这么好的二哥来化解不和!”

    他涕泪交加,叙说对李贤的追思,引起了朝臣的共鸣。

    新晋臣子还没什么,而以前的旧臣们则想起李贤委实不错的!

    他幼时即有读书过目不忘的奇才,聪慧异常,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庄重,深得父皇宠爱。

    之后成为太子,曾三次监国,处理政事明确公允,文史造诣深厚,曾为《后汉书》作注释。

    李贤的性格与才干,在高宗与武后四子中,最有可能做个好皇帝。

    后来朝里的正议大夫明崇俨被盗所杀,武则天怀疑是李贤所为,追查了一年后有了证据,派人搜索太子府第,查出皂甲三百余副,以谋逆罪将李贤捉走囚禁,之后流放巴州。

    说实在话,以太子之尊,杀个把臣属算什么,但武则天以此钉死李贤,以达到她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位之前,儿子也得让路!

    大臣们心里是同情李贤的,今有驸马出头吊哭,大呼:“惜哉!二哥!痛哉,二哥!”

    自然大臣们能放开心怀,一起痛哭!

    坐在皇位上的老四李旦,忍不住落泪,他与他二哥的关系挺好的。

    李贤当得起一个“仁”字,可惜不为母后所容。

    就连帷幕里的武则天眼圈也都红了,怎么说都是她十月怀胎所生,之前可能拦她的路,死后就念着他的好了。

    见到时机成熟,韦晞抹干眼泪,大声叫道:“臣弹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害死我二哥李贤,恳请太后恢复他的爵位,将丘神绩明刑正法,以慰我二哥在天之灵!”

    “丘神绩逼死我二哥,其家教无方,他儿子调戏女人,又殴打朝廷命官,他老婆骂我老婆,一家子都坏透了,还有什么他家做不出来的……!”

    洛阳府令宗楚客也跳出来,将查探的事实一一列明,乃丘三郎意图强*女人,被韦晞一众仗义出手,人证确凿!

    另有丘张氏辱骂太平公主,说要*她一家,还有一句是*她老mu,有大量人证。。。众人面面相觑,丘张氏要*太平公主的老mu?怎么个*法?

    宗楚客检举完,眼看着墙倒众人推,武则天即谕道:”驸马所言甚是,着恢复李贤雍王爵位,于京师举哀,皇帝亲往拜祭!“

    “丘神绩,确实莽撞无状,办事不行,又对家里管教不严,念在他祖、父对朝廷的功劳,罢为叠州刺史,其妻儿家属亦随他到叠州赴任!”

    太后抢先说出决定,她说一不二,大伙儿虽然只好呼她圣明了!

    ……

    夜来,韦晞三兄弟又聚集一起吃饭,程伯喜见到韦晞闷闷不乐的样子,遂安慰道:“老三,丘神绩已经被我们打倒了,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咳!”韦晞咳嗽一声道:“我不是为丘神绩,我是为我妻子的二哥!”

    韦晞知道,他同样有负李贤。

    实在话,李贤待他还是不错的!

    可他呢,以他的先知先觉,要是警告李贤一二,或许李贤能够安危度过危机期,待他当上皇帝,武则天不能象打倒李显那么容易打倒他。

    而且,李贤倒霉时,他也没有关照李贤一二,李贤是带着凄凉离开人世的。

    “打倒?”杨成献冷哼一声道:“丘神绩还是个刺史,封疆大吏,虽然在外没京城这么风光,但在外面谁惹得起他,照样是个土皇帝!”

    “他有可能东山再起?”程伯喜沉声道。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杨成献虽说年轻,但朝政上有所成熟,一眼看出了实况。

    “那我先去弄死他去!”程伯喜霍然起立。

    “坐下吧!”给韦晞把他按了回座位道:“你没看出来吗,太后还罩着他的!”

    “他搞死了你妻子的二哥,太后还罩着他?”程伯喜有点不明白。

    “如果不罩他,以后谁还来帮她做事!”韦晞淡淡地道。

    程伯喜与杨成献震惊了,俩人聪明的没问下去。

    不过杨程两人与李贤交集不多,感情不深,不久后他们两人吆三喝四地划拳起来。

    程伯喜输了,痛饮一大杯酒后,乘兴问韦晞道:“你有意把事情做大,是不是你已经预料到你妻子二哥的事?”

    韦晞摇头道:“我哪有那么未卜先知啊。”

    “可是别人都说你已经预料到了,有意打击丘神绩,结果他吃了哑巴亏说不出来,被你打砸无还手之力。”程伯喜说道。

    “别人?”韦晞问道。

    “很多人都这么说的。”程伯喜说是个个都这么认为。

    “天地良心,当初你与他家三郎打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谁呢。”韦晞觉得好笑道。

    “不信!”杨程两人齐齐摇头。

    “不信拉倒,打醒精神,准备打突厥吧!”韦晞说道。

    “耶!”杨程两人高度兴奋,举杯道:“预祝大唐万胜!”

    这祝酒词不能不来,韦晞干下第七杯酒。(他一般只喝三杯,再加多三杯是给兄弟面子)

 第五六六节 征突厥军议

    三月十六日,朝廷在在洛阳显福门设祭,祭祀故雍王李贤,由检校礼部尚书武承嗣主持,皇帝李旦亲往祭祀,百官齐出,京师各大寺的大和尚统统叫来,做起水6法场,香烟缭绕,钟鸣磐响,大事铺排,极尽哀荣!

    驸马都尉韦晞携妻子太平公主参加,两夫妇在仪式上放声痛哭,绝非虚情假意,群臣看后无不点头!

    ……

    三月二十一日,检校兵部尚书韦晞上奏《征伐后突厥汗国疏》进上,武则天观阅后大喜,她正等这个奏折的到来!

    即召集皇帝、裴炎、刘景先、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韦晞、刘审礼同往乾元殿偏殿的地图室观阅沙盘,听取韦晞汇报,有女官上官婉儿和史馆史官、起居注史官等列席会议。

    沙盘是韦晞明,经过兵部派人勘探地形,采取的还是韦晞的地图构造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图成形,再建成沙盘。

    一条九曲黄河为主线,平原、沙漠、山脉,戈壁,黄河几字形各处塑造城池,密密麻麻的小旗分插河的两边,颜色各不相同,代表了唐军与突厥的不同军势。

    这是北中国的地图,而中国中部、南部的地图也在不断的完善中,这个地图,足有十平方米这么大!

    进入到地图室的所有的人都很强自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他们今天在这里参预到的事务,不久后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大唐军队呐喊着冲锋,给外族带去血与火!

    前线的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他们这批人的彪榜青史。

    皇太后轻声说道:“驸马,开始吧!”

    哪怕是她久掌大权,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的颤抖。

    今非昔比,这是她第一次主导的大战役!

    之前的突厥、高句丽、吐蕃之战,都记在她老公的头上,今天,轮到她来扬名立万了!

    “臣遵旨!”韦晞手执教鞭出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这些是大唐帝国最有权力的人,统治整个国家的一批上位者,几乎都在这里,被这样一群人聚焦注视着,韦晞的心态平静,言谈举止自然,令人赞叹,不愧是不惧控弦四十万吐蕃和突厥的大将!

    古人曰伴君如伴虎。想想你与一头野生的健康的没有拘束的老虎在一起的感觉吧!

    许多人初见天子时,不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就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说话颤抖,许多大臣初来乍到时都有君前失仪的表现。

    韦晞从他们的眼中感受狂热!

    新朝新气象,头一回作出决定,上到皇太后,下到群臣,对于动战争,成就千秋功业达到了迷恋和疯狂的地步。

    他们需要战争,他们有他!

    “我们将要进攻突厥的主要战略是……”

    韦晞侃侃而谈,边说边用教鞭指示方位。

    “一、筑路:修筑从洛阳出,到达丰州、胜州的国道(更好的公路),以便把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去,假以时日,我有援,彼无援,持续失血,突厥人绝对支持不下去!以兵部推算,预计两个月完工!”

    “二、在黄河以北修筑受降城三座,西受降城位于黄河大几字形的左尖角(中国、内蒙、巴彥淖尔市)、中受降城位于黄河大几字形的中段(包头市)、东受降城位于黄河大几字形的右上角(呼和浩特市)。”

    受降城的来由是汉代接受匈奴投降而筑,在场的君臣是知道的,大家看着他的教鞭移动,

    “三座受降城是我们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有了它,我们加大了战略纵深,出击的将士能够在这里得到休整,而黄河南岸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我们还可以在黄河南岸大举屯田,减轻后勤压力!

    同时,围绕受降城,广置烽火台、镇寨二千座,以达到提前报警、削减突厥人进攻态势。

    修筑它们,财力、人力和物力等等,兵部都作了充分的估算,

    以兵部推算,预计二个月完工,我们可以控制漠南,建立起一条安全的防御体系,三座受降城成为军政中心、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臣计划,把安北都护府(治所在外蒙古)迁回西受降城,把单于都护府(治所在黄河南岸)迁到东受降城。”

    大家一听,韦唏有进有退,安北都护府因为过北,实际上大唐兵力根本控制不住,不如退回来,而单于都护府则从黄河南岸北移,如此贴切实际。

    “有了受降城,我们骑兵以此出击,扫荡以北千里!

    战术是杀光、掳光!

    受降城以北千里,不得有突厥人的个人匹马!

    见了就杀,见到了就抢!”

    “他这是不想给突厥人活路啊!”

    韦晞面带微笑,话非常的杀气腾腾,君臣们不无钦佩地看着他:“这是为战争而生的战神,战争对他就象呼吸般的自然。”

    “臣之前一直在想,灭绝突厥,但经先帝(拱手)教育,当讲仁义,因此对于肯归顺我们的,臣还是接受,但要他们变成唐人!

    对于突厥降人的处置,按毁其国、灭其文、起汉名、更其衣、改其俗、信宗教、除经济、多通婚、变饮食、迁其民十条进行!

    先帝(拱手)仁慈!对他们安置是民族和解,许其酋为都督,实行民族自治,然而先帝(拱手)之仁义不受愚昧之人的理解,一反再反,逼得我们只能以刀对刀!

    预计将出动臣、王孝杰、契苾明、程务挺、杨成献、程伯喜、辛承嗣诸将,起兵三十五万,支前民夫五十万!因西受降城控制南北交通要冲,直面突厥重兵,由臣督师西受降城,副将契苾明;王孝杰往中受降城,副将程伯喜;程务挺为东受降城,副将杨成献。请工部尚书刘审礼负责后勤事务,修路及补给。

    “待到受降城起,胡无人!”他激情慷慨地道。

    “臣演讲完毕,恳请太后、皇上圣裁!”

    听得所有的人都是心潮起伏,韦晞的战略演讲,有条有理,方法得当,极大的机会成功!

    一旦成功的话,那大家都有份分猪肉了,与荣有焉。

    小人物讲的是钱财,大人物求的是名声,若武则天百年大行后,那北击后突厥汗国的成功足令她青史留名。

    “皇帝、众卿有什么看法吗?”武则天询问道。

    “臣有看法!”一把声音响起来。

 第五六七节 征突厥军议 2

    大伙一看,乃侍中刘景先,他先致礼道:“太后殿下,皇帝陛下,臣有本奏!”

    刘景先者,本名刘齐贤,祖父刘林甫,为太宗时的吏部侍郎(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高宗朝右相刘祥道之子(官二代,大唐科举还是不盛),骚年时才学过人,以方正闻名,深得高宗皇帝信任。

    “说吧,这是军议,大家畅所欲言。”武则天在一些时候是非常开明的。

    “自两汉以来,朝廷从来是谨守黄河南岸,如今在黄河北岸,敌虏腹地筑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引发敌虏激烈反击,最终只怕还是被敌虏占领!”刘景先道。

    “对待他们,我们不杀他们,他们就来杀我们!与其坐等敌人进攻,不如我先发制人!”韦晞依旧很平静,甚至扯了一嗓子:“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们的有刀弓!”

    然后他转入长篇大论:“黄河以北苦寒,文明低下,那里的胡人部族若是依靠其自身人口的增长,以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那种没有妇婴保健院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甭想诞生一个强盛的部落。”

    韦晞咬牙切齿地道:“越是强大的胡人部落,所掳掠的汉奴就越多。正是得益于汉奴男子的拚命干活,汉奴女子的拚命生育,才养肥养壮了一个部落,强盛之后,又可以入侵边关,掳掠人财。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以吮吸我们中原汉民族的血,吃我们的肉来养大他们!

    所谓大草原,滋养了一条又一条不知足的恶狼!

    千百年来,它们的名字不停的变换: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回屹、铁勒、奚……骨子里却从未改变对我们汉人的侵略性。

    在我们强大的时候,他们假意归顺,一旦中原有变,他们就会露出锋利的獠牙,他们是养不熟的恶狼!“

    “看看匈奴人就知道了,汉武帝打得他们那个惨,但三国后,他们给我们中原造成了多大的苦难,晋室衣冠南渡,整个北地都成为胡人的天下,汉人的地狱,沦为两脚羊!”

    他的话题很沉重,他的眼睛冒出了火花,殿上一片静寂。

    “所以先哲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诚不欺我也!”韦晞继续道。

    “只有成为我们汉人,才不会象胡人这么凶残。”韦晞突地活泼起来了:“我‘中国’也打内战,但任何汉人之间的战争,统治者只要不发狂的,只要对方投降,那就是自己的族人,他们做回大官完全木有问题,无论是旧地新地,一视同仁,例如当初隋朝破江南陈朝,一旦告破,立成自己人。”

    大家心忖这家伙说话就是敢说,好在武则天从没计较过他这些话。

    “因此,对于胡人,太宗、高宗皇帝的政策没错(他不能够说错),奈何胡人不领情。”

    “胡人其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如若收纳他们,以内地居之,彼辈有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必为后患!”

    “今有太后殿下、皇帝陛下之圣明,有贤良的文臣武将支持,有我忠勇将士、训练有素,财政宽裕,民众支持,马匹众多,天时地利人和皆我有。而且,趁着臣还年轻,还可以为大唐效力,该当大战,打他们千百年不得翻身,让黄河以北土地,彻底成为我大唐天下。”

    “母后!”他激动起来,单膝跪地,行军礼后大声道:“请下旨吧,我将会为您,为大唐带来胜利!”

    武则天的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沙盘,这是一次灭亡后突厥的大战,三部大军齐发,最强大的战将和军队云集,如此庞大的军队,上下齐心,击灭后突厥汗国,指日可待!

    动用近百万人力,兵力之巨,大唐史无前例!

    灭国之战,舍我其谁!

    武则天感觉到无比的激动,胜利仿佛触手可及。大唐政局平稳,粮草、军饷、装甲、兵器,都是堆积如山,随时可以去取用。将领、士卒,无一不是经历过战争的精锐。最重要的战马之地陇右、河西一直在大唐的手里,战马云集!

    我大唐一旦发动战争,武则天想起哪怕是全盛时期的突厥,也要退避三舍!

    还有什么犹豫呢?武则天强自按捺下颤抖的语调,尽可能地平静道:“就依驸马的《征伐后突厥汗国疏》,准奏!”

    “儿臣一定不负圣恩,太后殿下,您就等着儿臣的好消息吧!”韦晞大声地道。

    “好,好!”武则天欣慰地道。

    接着武则天开始给各位大臣分派任务,指示他们全力配合韦晞出兵,人财物样样做好。

    众大臣自然是热情高涨,纷纷拍着胸口答应下来。

    用别的大将有顾虑,驸马韦晞,可是牛人,他的胜算很高,大伙儿跟着坐轿,有功劳分润,自然鼎力支持。

    韦晞是强人,大家又看到了什么是强人,武则天着上官婉儿写《征伐后突厥蛮夷檄》的诏书,诏用于大政令,用于最重要的圣旨,那是要公开诵读颁布四方,诏告天下,非同小可,写得好,传世之作也。

    诸臣们心中嘀咕,这么重要的诏书让一个女官去写?还是打仗的诏书,女流之辈懂得什么打仗。

    但见上官婉儿随坐书案边,一挥而就。

    中书令裴炎立即审查,看后击案赞好,不易一字!

    他赞叹道:“真女中书(令)也!”

    以后,人们就把上官婉儿称呼为“女内史!”(中书令又称为内史)

    然后武则天最后把关,看了又看,同样举笔难下,最终搁笔,着皇帝取御玺盖上,明发上谕!

    旨意下达、一条条的命令发出,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转动。

    ……

    花絮一:或有人说太后,言举国之力付于驸马,若万一事有不谐,国家危矣,请派监军!

    太后却道:“吾与驸马,骨肉也,岂有左手监视右手之理。”

    终不纳,诸军皆不派朝廷监军,大将得以自专。

    花絮二:伐突厥之事传开,唐人大感兴奋,自上而下均踊跃参与,独有检校礼部尚书武承嗣闷闷不乐,召武三思饮酒解闷,不禁沉醉,又哭又笑道:“吾本为兵部侍郎,伐突厥之时,吾必有大功,然而今虽为大宗伯,实则小乞丐,奈何!”

    “小乞丐”是韦晞骂他的话,流传很广,武承嗣也知道背后人人看他不起,所以郁闷。

    武三思劝解曰:“宜徐徐图之,今姑母在位,何愁不得建功立业机会!且韦晞敢于我们兄弟们作对,日后自见分晓!”

    他狠狠地道,不禁想起自家表妹太平公主,要是能够*她就好了!

    虽然如此,武承嗣长长叹息,为什么与韦晞撕破脸皮,不聪明一点!

 第五六八节 聪明人

    朝廷之中有个公认为最聪明的大臣,那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郭待举。顶点小说更新最快

    在韦还是毛头小子从军时,郭待举已贵为兵部尚书,两人权势距离不是十万八千里也是差距甚远。

    但他支持了韦,还不惜违规违法违例。

    只不过刑不上大夫,顶多被皇帝骂几句,关键是胜利者无罪!

    之后,他一直支持韦,先入为主,别人想去托韦的大腿时,已经迟了,郭待举与韦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做事没有成功前,去帮助他,是为“慧眼”。

    成功后再去帮他,那叫做“巴结”。

    郭待举始终不渝地站在韦这边,官场上很忌讳这么站队,会被人笑,会给上位者认为结党,但那有什么呢,韦合股赚钱时,肯定有他的一份,韦的每一次成功,他都参与,结果他大赚。

    官职爵位、钱财、子侄的出路安排,面子里子,什么都因为韦而赚到了。

    这是宫外的聪明人,宫内的也有一个聪明的女孩子,那是写出《征伐后突厥蛮夷檄》的上官婉儿。

    她要不聪明,怎么能够在那个吃人的宫廷里生存下来并展露头角。

    她要不聪明,她怎么会找到了韦,以她的天生丽质,想成为皇妃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她选择了韦,好处很多,她充分地享受了男人的强壮,她去军情司上班时,韦都会跑来,与她来上一发。

    让她精神焕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很高,把属下支使得团团转。

    军情司的工作也在他的充分指导和让渡出好处下,得到了武则天的充分肯定。

    她提出加强对李唐皇子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