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自南往北,经过一个叫做东山的地界,现前方契丹人大至。

    契丹人选择的地方非常好,挡在唐军前面,唐军处于一个山窝间,而契丹人在山坡上,再有,唐军的后左侧也是山坡直下。

    两边军马汹涌而出,战场上山风狂刮,飞沙走石,一片萧杀的景象。

    在荒草灌木的狂野上,只见烟雾弥漫,人马如潮,隆隆的马蹄声震天价地响起,回荡在山间。

    契丹中阵兵厚,有两万骑兵,左右翼各放了一万人,仗着人多,中军缓行,左右包抄。

    而唐军兵少、地形不利,本应千方百计地避免不利,却悍然仰攻。

    双方同时放箭,天空为之黑暗,唯有箭头闪烁着死亡之光抛射而下,

    一片光怪6离的光线变动,紧接着就是人的惨叫声和战马长嘶声。

    很快两军之间都响起了疯狂的呐喊声,大家圆睁双眼,紧握手上兵器,狂暴地撞在了一起。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光唐狗!”

    “大唐万胜,有我无敌!”

    ……双方喊着戴然相反的口号,加上马声、兵器声还有风声乱七八糟的声音,战场上各种嘈杂混在一起,喧嚣一片。

    入目处尽是兵器撞击的火花和兵器反射的光泽,还有处处盛开地血花。

    沙场上人潮涌动,史万属于上阵兴奋型,招呼一声道:“儿郎们随我来!”

    冲向敌阵,迎面就是喷射而来的乱箭!

    契丹人对他已经清楚,长得奇丑的这厮就是伤了自家小方子李知节的唐将,地位重要,马上对他重点照顾。

    史万挡了大部分的箭枝,但有三箭钉在了他身上,胸部两箭,头上一箭。

    他却浑若无事地直冲进契丹人阵中,手中铁枪挥动,一气连挑十三人下马,都是上乘的弓箭手,明明射中了史万,他楞是无事!

    期间又中了五箭,马匹也重了三箭,然而人与马都面不改色。

    史万人马皆披重铠,良好的装甲为他抵挡住了敌人的劲箭!

    “哇哈哈哈哈!”史万狂笑道:“你们这帮小case!”(韦氏胡语)

    他居然张嘴张起歌来,单调古怪,完全不似唐语:“e1undoestadepiego,go,goa1e,a1e!”

    他起了个头,唐军军士们也跟随着唱起来:“e1undoestadepiego,go,goa1e,a1e!”

    没错,这是《生命之杯》,1998年世界杯主题曲,刚才歌词的意思是“世界就在就在我们的脚下,冲冲冲啊嘞,啊嘞,啊嘞!

    唐军的军乐队也适时转成了这歌的乐曲,哨子、鼓声、铙和小号一起上,起劲地吹奏,众人跟随齐唱“parasobrevivir1ucharpore1iacherpore1ia“(为生存战斗下去,为他而战!)

    歌词作了适当的改动,这里的“他”见仁见智,但韦晞这一系统的肯定指的是韦晞。

    时人文盲多,会这种的韦氏胡语?

    当然不会,不过国人学外文自有窍门,那就是给它注上中文读音呗,教多几遍自然就会了。

    歌曲慷慨激昂,充满了进攻意志,这是军人的歌曲!

    唐军唱着gogogo和charpore1ia,狂风暴雨地吹袭过契丹人,二万人力敌契丹四万,不落下风。

 第五七八节 契丹之战(三)

    听着古里古怪的歌曲,看着唐军的进攻态势,士气如虹,李尽忠与孙万荣心神不定。

    李尽忠不由地问起来:“你听过唐人有这样的歌曲吗?”

    孙万荣苦笑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不管了,立即动伏击!”李尽忠说道。

    号角猛烈吹起来,从唐军的后左侧方升腾起大团的尘埃,高高扬起,李尽忠教契丹人说汉话道:“你们已经中了埋伏了,要打败了,快逃命吧!”

    回答契丹人的是:“杀一个契丹狗够本,宰一双契丹狗有赚!”

    听着唐人的吼叫,李尽忠不由得气结,旋即看着伏兵往唐军后左侧杀入,不禁地得意道:“看你们支持得了多久!”

    契丹伏兵出动被令狐笑率军敌住,这令狐笑也有万夫不当之勇,一口青龙刀使将起来有如开放式的绞肉机,见什么就杀什么,只杀得血肉横飞。

    但契丹人也有一道散手,他们的套索使得相当好,套索者,部族用来套马套牛套羊套鹿,他们在游牧时有时惊马跑得快,上去擒捉过于危险,就那么远远地来上一套,套着马颈后牵引着它跑动,可以让它们安静下来。

    又或者套野马野牛,以便生擒活捉。

    部族人从小玩到大,军阵时可套营房立柱,拖起就走,即把营寨拆成七零八落的。

    因此见着骁勇的唐军,打不过的话就手甩来一根,不好运的只好被他们拖着走啦。

    好在唐军情报部门给力,打之前契丹人的把戏儿已被传达,准备了利刀,割断绳索或者兽筋。

    大将身边亲兵卫护,见着对方想甩套索,就那么地快快地给他们一箭。

    此时他们全无防备,装甲又劣,箭矢上身就是贯穿致命伤,不说三棱箭头放血,那“脏”箭头也够伤者受的。

    因此,契丹人的套索,看起来好用,用起来不实用。

    曾有人用来套史万,套是套着了,尴尬现拖不动他。

    史万有如八百磅的大猩猩,吨位沉重,一顿要吃一锅的饭,要不是韦晞的军队,他去哪都吃不饱,哪怕他是个军官!

    他狞笑一声道:“给我过来吧!”拖着那人过来,一刀杀之!

    说到底,套索只是小道,真正实用的是弓箭和刀枪!

    史万杀得一身是血,大呼爽快不已,斜刺里冲出一人,同样沐满鲜血不知是谁,两人长枪对刺几下,即时收手,史万大笑道:“老辛,你象只刺猬!”

    来者乃另一位中郎将辛承嗣,勇将一枚,与史万同在第二次大非川战斗中迹。

    此时他给射成了一只刺猬,浑身上下都是箭,居然没死。

    看他鼓鼓的样子,史万好奇地道:“你穿了几层甲?”

    辛承嗣竖了三根指头!

    史万失笑道:“真有你的!”

    这位作风稳健的老兄,穿了三层甲,难怪人家射他不死,也亏得他的马跑得动。

    说起来,大将难免阵上亡,上得阵去,成众矢之的,因此大将出动总有重重卫护和自身做足防备。

    他们两人中场休息,自有随身卫队驱除不长眼的契丹人,这些卫队都者精锐强兵,清场给力。

    两将抓紧时间吃馍和喝参水!

    身为唐军将士,早被韦大将军教导,知道馍提供血糖,没有血糖人就会晕;参水则提神,一些将军有时干脆含着人参去打仗,打之前就吃下肚去。

    此为军资特供,一个将军可是很值钱的,韦晞不惜代价。

    两将稍事休憩,再行投入战斗中。

    几万人的大战打上一天也不出奇,打了半天时间,契丹人不能胜,但见得他们伏兵来的地方阵尘滚滚,不知情况。

    不久,现出大队唐军,军号吹动,旗帜打起,军士们高呼道:“大将军亲到,诸军奋勇杀敌!”

    唐军援兵齐齐举弓,暴射一轮,让契丹阵中溅起无数的血雾与惨叫。

    韦晞亲自上阵带动劲射,他的毒蛇之吻有上百骑,都是精通箭击之人,只射得契丹人阵阵此起彼落的惨叫声中,纷纷落马,阵势缺了一角,象被什么咬过般难看。

    箭矢迅猛暴击,接战前毒蛇之吻能来上五矢,射倒对方三百余人,已军则来三矢,射得契丹人阵势摇动,趁这当儿,唐军直杀进来,韦晞、王孝杰和杨成献三将领头,一通好杀,上万契丹人的部队如春日融雪,转眼就烟消云散!

    唐军奋勇杀敌,当前之敌的阵势顿被凿穿,契丹大阵轰然崩溃,李尽忠与孙万荣见势不妙,立即带上精兵五千逃跑。

    胜利后的唐军不及庆祝和打扫战场,除留少许部队,其余的部队集结后立即追击契丹人。

    他们整队有序,哪怕是遇到契丹人的伏击也不怕,象史万就是硬扛契丹人的伏击其实也是韦晞的授意,因为他不能够在北地呆得太过长久,想战决。

    所以穷追不舍,追杀不休。

    不惜一切代价,韦晞亲自追杀,见人就射,见人就杀!

    唐军气势上来,契丹人四散而逃,李尽忠与孙万荣身边止得千余人,仗着路途熟悉,好不容易甩脱追兵,仓皇逃到北边小城,那是他们家小和物资聚集地。

    见到自家人马寥寥无几,李尽忠似老了十岁,对孙万荣摇头苦笑道:“唐军锐厉,我军万难抵挡,早知道不与之战,而是四境游击,唐军势大,军粮耗费,必难维持!”

    这才是游牧民族的精淬所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李尽忠一念之差,给鬼拍后枕,做梦想歼唐军一部,给唐军杀得他悲惨无比,若是避强击弱,四处游击,至少能多支持一段时间。

    见着小城,只得五米高,修筑粗陋,许多地方都有绳索露出,只得六百步长,上面有兵士把守,门户紧闭。

    契丹败军到得小城边叫门,于是门户打开,败军跑路累个半死,争相入内。

    李尽忠正想进城,突地脑袋一个激灵,往城头大叫道:“知节吾儿呢?”

    “在这里!”话音说完,城墙上扔下一物,落在他面前,李尽忠定睛一看,呀,这是李知节的人头!

    立即李尽忠翻身下马。

 第五七九节 报捷洛阳

    紧接着一声梆子响,城头处齐刷刷地冒出大批契丹人,夹杂着不少唐人,一起掣起大弓,向着城里城外下的契丹人放箭。

    城里也冒出了大批人手,同时放箭。

    顿时惨叫声大起,可怜那些契丹人,好不容易逃生,正松着一口气,从天而降的箭矢将他们一一射杀。

    李尽忠好在没进得城去,见着情景不妙,急翻身下马,落地后即时左拐右转,大走之字形,灵活得象只皮球,上面的箭竟然没有一枝射中他的。

    他脱离了弓箭攻击范围,却见着挨着城墙的人们几乎给射光当地!

    他那妻兄孙万荣,没得他反应这么快,竟然也给乱箭射死在城门口!

    李尽忠几乎一口血都要吐出来!

    这时,城墙头上出现一人,身穿官袍,头戴幞头,冲着李尽忠冷笑道:“滋味如何!”

    “刘平复,你这个杂种!”李尽忠怒吼道。

    独活部的刘平复,有一半血统是汉人,投降了唐人,作为带路党,以契丹人面目直扑北方小城,先行入城,把里面什么东西一网打尽!

    李尽忠在地上咬牙切齿,而刘平复竟也是咬牙切齿,两人同样痛恨对方。

    这刘平复上面本有两个哥哥,却死得不明不白,据说与李尽忠逃不脱关系,因为李尽忠惧怕他哥哥的能耐。

    等到刘平复当了部族酋长,却每次在部族会议上都给其他人拿他血统不纯来生事,讥笑他的出身,而李尽忠不仅不调和,反而推波助澜。

    刘平复早就气愤难忍了,唐军进军,号召他反正,立即归顺,成为唐军的马前卒。

    李尽忠反倒平静下来,坐上部下献上的一匹马,就想离开。

    “哪里走!”城里冲出一彪人马,正是大将契苾明,大唐左威卫大将军,其父乃有自太宗时期就东征西讨、立功无数的沙场宿将契苾何力,铁勒人也,深得朝廷信任。

    见着对方势头,李尽忠打马狂奔。

    无奈唐军养精蓄锐,而契丹人却是人马疲惫不堪,纷纷倒在了唐军的箭下!

    李尽忠逃脱不得,回头道:“你也是胡人一脉,汉人说什么相煎何太急,为什么不能放我一马?”

    契苾明嘿然道:“我是唐人!”

    上前马刀一削,李尽忠的头没了。。。这次对待契丹贵酋的待遇是通通杀掉,以免他们去洛阳告御状,韦晞虽然不怕,但也是个麻烦。

    杀掉李尽忠,成建制抵抗的契丹人均被剿平,刘平复归顺,改祖认宗,八部契丹成为过去式。

    ……

    “请请请,杨将军!”宫殿里,牛寺人引路,带杨成献去见皇太后。

    “多谢多谢!”杨成献感谢道,看看旁边两个为他扛东西的小寺人。

    牛寺人殷勤得很,也很热情,绝不象对待别人般的谨慎,盖因韦晞这一系统的人,对待寺人最为客气,而其余朝中大将目中无人,臣则不屑与他们交往,同样看他们不起。只有韦晞对待哪怕是低卑之人都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这点,他被人诟病,但也有不少人称赞他是“仁”,与他站一起的人都采取了同样步伐。

    他们一路走来,直达深宫,武则天居于长生殿里,一直没有挪窝。

    禀报过后,杨成献给引到殿上,武则天正与一位穿着大红袈裟的有道高僧谈论佛经,这个大和尚乃白马寺主持释法真,被三日两头召进宫里,甚得恩宠。

    以往,大唐皇家以圣人老子的后代自居,道教第一,但今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召见和尚的次数多了,朝廷对各大寺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相比之下,道教受到了冷落。

    明眼人看得出武则天将要抬高佛教地位,来打压道教了。

    杨成献向武则天跪拜后,平身站起来,释法真在旁边念阿弥陀佛道:“太后殿下处理政务,容老衲告退!”

    “不必了,这是喜事,大师听听也好!”武则天挥挥手道。

    “那老衲厚颜在此了。”释法真这种大和尚绝对有礼貌地道。

    武则天和颜悦色地望着杨成献道:“你是杨成献。”

    “正是臣下!”杨成献躬身道。

    而武则天心忖与韦晞一起的人,往往都学到了韦晞的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的态度,很是落落大方。

    “说吧!”

    “太后殿下,万千之喜!杨成献报捷道。

    “我军进攻契丹,已尽数攻占其地,所到之处,皆为臣服!”杨成献激动地道。

    “尽得松漠都督府土地,斩首二十五万级,生俘一十八万人,牲畜五十七万多,有七万余众成为大唐的新子民!”这是最主要的功绩,杨成献交上了韦晞及主要将领的联名奏折,另有具体的战情一份、中低级部下的封赏请求。

    武则天拿来看,她倒是没有怀疑过报告的真实性,韦晞做事素来稳妥,别人报大数,他甚至上报的数目还少了。

    他杀得人多,就象作大生意的人一样抹去零头,不会计较小数目。

    其中有一个战报,乃营州府军兵败,折师上万之事,韦晞推了个一干二净,说不是他命令出的兵,乃营州司马自把自为。

    因此,韦晞没有打过败仗哦!

    然后戏肉来了,杨成献上奏道:“我们缴获了突厥王廷授予李尽忠为突厥叶护(官名)的诏、还有孙万荣则为屈律啜。(官名)”

    “还有李尽忠与突厥人的往来信,突厥人要他们契丹人趁我们远征时,出兵攻打我们的后路。”

    “另有突厥王廷送去的金批令箭、银狼旗,都有李尽忠的名字!”

    “还有解救出来的沦为奴隶的唐人,共得五千八百四十一人,他们签名上,感谢朝廷解救他们出来的再生之恩!”

    证物被呈到武则天的御案上,她一一细看,不动声色。

    往来信皆是汉,在邻近域外,通用汉,盖有突厥人的印章。

    多亏了带路党,攻下了契丹的北方小城,完整地得到了一切的证据。

    急召礼部的一位常年办理突厥事务的资深员外郎来,他看过后奏道:“此正是突厥王廷送去的金批令箭、银狼旗,他们的制作工艺与我们中原的不尽相同,有独到之处,我们一直也没有掌握他们这种制作工艺,不过也没必要去理会他们的制作工艺,毕竟我们造得更好更结实。”

    员外郎展示了从仓里带来的突厥人的令箭和旗帜道:“太后请看,两者色泽一样,质地相同!”

    又展示了突厥人的印信,与新获的对比,都是突厥人的东西。

    换言之,韦晞没有造假。

    杨成献继续道:“再有,我军攻下了契丹后,修建了三座受降城,周边诸族,十分欢迎,均上表上贡!”

    然后他呈上,大族的有室韦人的(契丹北方)、奚族的,他们上贡马匹牲畜、皮毛、人参、砂金等物,相当丰厚。

    之前,大唐对于外族非常好,他们进贡只是象征性的,这次外族可是亏了大血本。

    。

 第五八十节 功德无量

    欢迎唐军?害怕才是真的,害怕得不得了!

    邻居被强盗明火执仗抢劫一空,强盗穷凶极恶,不怕才有鬼,诸族提高警惕的同时,争先恐后地开仓库花钱买平安。

    说是对大唐恭顺,光说是没有用的,还得表示。

    看着贡表上满满当当的物资名单,以武则天见惯世面,也被刺了一下眼。

    想起以前送上的点点贡物,难道就象韦晞所言的“外族皮痒,不打不行?”

    “另外,韦大将军还与周边诸族签订了协议,一是不得再纳进唐奴,二是已有的唐奴由朝廷花钱赎买而回!”

    什么时候韦晞这么有同胞爱了?

    无它,想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也。

    在大唐国内依旧有大量的奴隶,韦晞用起奴隶来一样很自然,顶多是他赏罚分明罢了,而唐人贩卖唐奴给外族,司空见惯。

    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良好事例,域外诸族,用着唐奴,得,看韦大爷什么时候有空去打打他们,就有借口了。

    “阿弥陀佛!”在旁边的大和尚释法真大声称善道:“太后允韦施主出兵,韦施主此举,乃大善行,太后与韦施主,均功德无量!”

    “噢!”武则天感兴趣地问:“大师,此话怎讲?”

    释法真故弄玄虚地道:“太后,您可知韦大将军送许多人入轮回,我佛家从不责备他的原因吗?”

    “大师请讲!”

    释法真乃从容说道:“敝寺有位居士,乃我大唐羽林军也,在第一次大非川会战中被俘,沦为吐蕃人的奴隶,他的妻子信佛,非常虔诚,到敝寺布施做善事,求佛祖保佑她的夫君!出口有愿,佛祖真的保佑了他们,韦晞入藏,他被解救出来,回归洛阳,夫妻团聚,归依我佛。”

    “这位居士说起在吐蕃之事,面有悸色,那里充满了绝望,无助与悲哀,乃人间地狱!

    他们在高原沦为奴隶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重获自由,因此韦晞奉朝廷之命攻取吐蕃,解救唐奴,从地狱中解救出来,称得为功德无量!

    而此次解救出的五千余唐奴,乃奉太后的旨意,同样也是功德无量,尽数抵消了韦大将军的杀业,甚至还有多!”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释法真口宣佛号道:“善莫大焉,莫过于此!”

    武则天满面笑容地道:“大师所言甚是!”

    杨成献听得真切,心忖这就是老韦所说的神助攻了,不愧老韦在国外给佛教开路,软硬兼施地让那些外族信佛教。

    佛道两家是相当温和的宗教,民众要得心灵的安慰,那就把佛教给他们,韦晞出兵,有和尚跟随,军队为和尚们建立寺院,留下物资,以小恩小惠收买信众,地方官员有两个方面的文教内容,一是汉化,二是让新入部族信佛教。

    而佛教传播有了信众,自然得感谢韦晞的帮助,此互为表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回洛阳事情关系重大,且边事已平,韦晞不惜派出杨成献归来,连“毒蛇之吻”卫队也分了一半给他作为护翼,护送他与证物返回洛阳。

    普通信使一则容易被阻截,二来容易给收买。

    杨成献则不同,万一中途被截杀,以杨成献的身手逃出生天的可能性较大,否则的话,杨成献是十六卫的将军,他出事等于王牌军的军长出事,非同小可!

    朝廷务必严杳,韦晞也还保留部分证物,待他回军洛阳时,呈交朝廷,那时谁伤到他的兄弟,他就有文章可做了。

    好在杨成献平安到达,顺利地把奏报物品上交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毕,十分高兴,着杨成献先去休息,至于奖励,交部议处。

    皇帝来了,诸大臣来了,大家看到韦晞的呈报,都很高兴(武承嗣是强颜欢笑),裴炎向武则天贺,诸大臣跟随。

    当中有一条,裴炎称赞武则天圣明,武则天心中也不无庆幸啊!

    攻伐契丹,韦晞是先斩后奏,武则天没有降罪,反倒为他背书(作保证)补锅,若是严咎他擅开边衅,那就闹大笑话了。

    契丹人确实该伐!

    至于郭待举,倒是亏待他了,武则天想起他为大臣的宠辱不惊,淳淳君子,心忖以后找个机会弥补给他吧。

    而武承嗣则再充失风,虽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本来武则天想让他接郭待举的差去接管户部,须知实权以户部、吏部和兵部最为紧要,现时户部出缺,武三思管兵部、吏部侍郎是魏玄同。

    但韦晞的捷报到来,武承嗣依旧为太常卿(管祭祀),由岑长倩分管户部,武承嗣分管礼部。

    必须的,否则好象武承嗣弄掉了郭待举,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