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二个班是集中学习,后一个班则分散。

    学习的内容有识字,学习简体字;其次是学习历史。

    “胡汉一家亲”!

    天威赫赫的匈奴今何在?

    五胡乱华的胡人哪见踪影?

    曾雄霸北中国的突厥的威风跑到什么地方了?

    高句丽被打垮了,吐蕃亡国,契丹被灭族!

    胡汉相互融合,最终一家亲!

    今有太后武则天,乃弥勒佛转世,她对待外族宽厚仁慈,关心胡人疾苦,不欲大起刀兵,不想杀生,故派天军招抚诸族归顺。

    成为一家人,再无纷争!

    除了历史,让胡人学习法律,还有生活经验传授,让他们循规蹈矩,让他们可以在新环境下惀快地生活。

    ……

    韦晞的招抚突厥人行动,得到了武则天的大力支持。

    无它,面子工程,武则天今年欲办大事,想让大家看到“胡人归心,八方来投”的可喜场面,她要面子,她要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

    再有,朝廷有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饮,说几句勉励的话说过就过了,但拿在手里的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和铜钱,更能收买突厥人。

    负责接待突厥人的工作人员有两种,一是各州县官衙里抽调的官吏,二是太平公主府学的学员!

    需要的工作人员太多,正式编制的官吏不够使用,韦晞就将太平公主府学的学员顶上,他们是白身(无官职),反倒工作热情更高,而且专业知识更多面手。

    待工作展开,他们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

    与胡人打交道,不是普通人能干、想干就可以干到的。

    太平公主府学,讲究实务实效,学员们工作能力强。

    尽管武则天在人事方面提防着韦晞,军队里她不断渗沙子,文官方面她不让韦晞插手,但防不胜防,韦晞的坐大在所难免。

 第六六八节 有来有往

    外蒙古杭爱山东突厥大汗金帐里,突厥的贵酋们眼神如鹰隼,紧紧地盯着帐内的一个打扮是胡人的南人汉人,要不是那个南人神经有够大条,普通人在这些射雕杀生如家常便饭的恶人面前,脚软尿裤都有份。

    突厥可汗他弟默啜冷冷地道:“你是说那个人正在招降我们部族,身边只有二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在保护他,不在城里?”

    “是的!”南人操着半生不熟的突厥语道。

    “我们怎么可以相信你?不是那个的圈套?”默啜发问道。

    南人倒是很勇敢地道:“我留在你们这里,直到你们杀死那个人为止!”

    “你下去吧!”默啜挥挥手道。

    等南人下去后,突厥贵酋们商议真伪。

    这个南人找上门来,诉说韦晞在中受降城外大湖纳降之事,说明韦晞的兵力部署,言明只要杀死韦晞,突厥人当可反败为胜,因为大唐内部其实矛盾重重,酷吏在不断地找寻目标,野心家想发展势力,但军队有韦晞给顶着,始终保持不乱,诸将也不敢不用命。

    韦晞这次检阅长安、北中国的军队,对于大唐是件好事,但对于一些想夺权的野心家则受到了打击,毕竟韦晞只看水平,不管山头,不留情面,偏生得在治军上武则天对他充分信任,无人可以反对他。

    一旦韦晞不在,军队失去顶梁柱,大唐必乱,突厥人的春天必到。

    谁都看出了韦晞的重要性,突厥贵酋们对于有南人想搞掉自己军神,自断臂膀的事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对于突厥人是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干吧!”很快达成了共识。

    天予不取,必受天谴,韦晞身边只得三万人,那么已方出动十万精锐铁骑,任他有天大本事,也要将他干趴下!

    或许是唐人的圈套,但是打不过,也逃得掉。

    于是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禄发出金批令箭,可汗大点兵!

    召集诸部,不说去杀韦晞,只讲去抢劫南人。

    突厥上上下下穷厄许久,嘴里都淡出鸟来,听说去南人的地盘上花差花差,从者云集,一如韦晞对突厥人的招降般。杭爱山太远,这边的突厥人暂时没接到韦晞纳降的通知

    经过挑选,共得到十三万骑兵,皆强壮之士,弓马娴熟,阿史那骨咄禄亲自率兵南下!

    而在他们起兵之后,有数骑突厥人均是一人多马,快马加鞭,倍道而行,直达中受降城地界。

    ……

    到来的突厥人已达十一万四千,数字还在节节上升之中。

    天色已晚,帐区内,韦晞光着上身,正在夜练。

    他与阿壹对峙,两人刀剑相交,打得乒乒乓乓作响,几乎接近于真打。

    作为高攻高敏大力兼熟识招法的韦晞,没有什么破绽,收发由心,出手疾若奔雷,快如流星,以一身惊人无比的速度和力量,加上眼花缭乱的招式,打得阿壹招架不住。连连后退。

    阿贰上阵,双战韦晞,这才将他给敌住。

    正战得痛快时,却有人在旁边站立,韦晞的眼一瞥,是侍卫长唐忠谋,他是吐谷浑人出身,已经浑身上下彻底汉化,一口流利的汉语,根本看不出是胡人。

    韦晞停手,毕竟他先前吩咐过没事不得来打扰,来打拢的必有要事。

    “是黑齿将军求见!”唐忠谋禀道。

    “速请!”韦晞吩咐道。

    黑齿常之进来,陪伴着一名满脸横肉的突厥人,那个人看起来气势汹汹,然而当黑齿常之介绍到韦晞时,突厥人立即下跪道:“昆都谷见过至尊的大将军!”

    “起来吧!”韦晞抬手道。

    他只是披了件衣服,那个昆都谷看到韦晞有如阿诺舒华辛力啤般发达的肌肉,两眼发亮如同……情景太美好,韦晞都打了个寒噤,赶快把衣衫扣紧。

    黑齿常之兴奋地:“昆都谷之父昔班尼与我友善,多有联络,他派他的小儿子来,有重大事项报告!”

    南人中有人想韦晞死,而突厥人中也有人识事务,早早与黑齿常之勾结,等着送上大礼!

    “什么事?”

    “阿史那骨咄禄领兵十三万南下!”黑齿常之急着道。

    “果真如此?”

    “可能性很大,我会用侦骑查找!”

    “真要是如此,那我们就,大点军!”韦晞嘿然道。

    两人相视一笑,恭侯突厥人来!

    ………

    突厥人大至!

    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突厥骑兵,象浊流恶浪般狠狠地卷向了中受降城外的大湖地区。

    “快些,再快些!”打前锋的默啜接到骑传,已经发现了唐军侦骑,他怕韦晞跑掉,于是催促加快行程。然后他就悲剧了。

    韦晞的骑兵比他更多!

    坐在小山上虎皮座椅的韦晞看着突厥人大至,霍然起立,拨出宝剑来道:“进攻!”

    中军旗帜升起了飞虎旗,号角“呜呜……”地吹响,各部骑兵缓缓向前移动。周围黑压压一片,各方阵向潮水一般缓慢地向前蔓延,滚滚地压向了默啜。

    默啜脸色徒变:“这怎么可能,唐军居然有这么多的骑兵!”

    此时突厥人前方是韦晞所在的小山,左侧是湖泊,右侧则是一片丘陵,唐军骑兵从小山和丘陵杀来。

    问题是,唐军骑兵的数量相当多!

    不是说唐军骑兵只得二万吗?可现在至少十万,怎么可能!

    默啜不能置信,然而这是事实。

    弦响大作,默啜抬头看时,箭雨在半空飞了过来,天空为之阴暗。

    听到弦声,默啜知道怎么回事了。

    该死的,这是归顺的突厥人!

    突厥人在打突厥人!

    箭枝攻击,然后马刀对拼,突厥人与突厥人舍生忘死地干起来!

    来袭的突厥人疯狂地叫道:“不要上了南人的当,突厥人不打突厥人!”

    可是任他们喊破了喉咙,得到的回答是:“大将军韦晞有令,捉住阿史那骨咄禄,赏万金,封郡公!捉住阿史那默啜,赏千金,封千户侯!”

    唐大将军韦晞,他的人很多很多!

    在唐人的带领下,归化突厥人暴发出的战力压过南下的突厥人!

    正是一群虎率领一群瘦狼打败了一群恶狼!

    人的名声树的影儿,突厥人听闻到韦晞在此,已是军心不定,又见着唐军势大,加上唐军以逸待劳,突厥人大败而归。

 第六六九节 大事一件接一件

    我都没有力,你就倒下了!

    给正宗唐军的感觉就是如此!

    归化的突厥人在重赏诱惑下争相驰骋,大破正宗突厥,正宗唐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唐军大肆庆祝胜利,他们死伤不到三千,获得了这场大胜。 .

    不过后来人们都说因为突厥人听到韦晞在军中,又见他有这么多的军队,胆都吓破了,因此胜利理所当然。

    默啜要不是逃得快,几乎被擒。

    可是他的五万先锋骑兵,只得万余逃跑,其余三万多人或死或被俘。

    而阿史那骨咄禄听闻前锋败战,他二话不说,立即出逃,唐军竟然追之不上!

    他这一逃,队伍就散了,待回到杭爱山时,只得三万余人!

    那个告密的南人应了他的话,若有埋伏,甘受处罚,结果被阿史那骨咄禄。。。派人给送给韦晞!

    连锁反应是在前线的右卫中郎将陈昊自杀!

    抹了自己的脖子,他不死不行,他是并州上党人,是武三思的小同乡(武是并州文水人),由武三思保举,那个被送回来的南人一口咬定陈昊派他去的。

    人死无对证,韦晞在向神都报捷的同时也将陈昊之死照实奏明,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只说有唐人奸细将唐军虚实告诉突厥人,突厥人突击,被打败,将奸细送回,然后陈昊死了!

    武则天看到这个奏折时,上官婉儿来补刀,她将陈昊的经历送上,武则天一看,哪还不明白怎么一回事!

    于是她将武三思找来,臭骂了一通!

    武三思自然是矢口否认他指使的,只是请罪失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挨没收了五百户的惩罚回去。

    没收几百户的食邑对他武三思来说是不痛不惹,但他的心理阴影面积不小。。。该死的突厥人,好心助他们居然害死劳资好不容易培养的一个将军,操,狼心狗肺的突厥人,下次不帮他们了。

    ……

    路上逃跑的突厥人去哪了呢?

    投韦晞去了!

    韦晞大张旗鼓,盛情欢迎昔班尼的到来。

    没有他的提前通知,唐军哪怕取胜,也都不会这么顺利。

    有了他的提前通知,韦晞即时点起归顺的突厥人进行训练,轻胜正宗突厥人。(不用怎么训练骑射,而是遵守纪律和队形)

    结果昔班尼赏千金,封千户侯和得到了右金吾卫将军的位置!

    ……

    韦晞在六月底回归神都,带着大批的突厥贵酋进入宫殿,上奏突厥人归顺之事,得二十万人(男人才是人),总人口数高达五十万!

    这么多的人口,相当的敏感,又不是边远之地,韦晞万万不敢据为已有,立即脱手不粘了,特意请求朝廷处置,并保举李昭德为抚突厥大臣。

    武则天非常高兴,采纳他的意见,派出李昭德为钦差大臣,前往受降城处置此事。

    临行前,他与韦晞商量,韦晞给出的建议是个“诚”字!

    李昭德以之为然,去到归顺突厥人身边,一视同仁,将突厥人视为唐人,于是突厥人心服口服。

    过往,大唐征服了突厥人之后,只是让他们聚居,没有汉化。

    并且不断地抽调突厥人当兵打仗,图的是削弱突厥人的实力,不怀好意!

    人家突厥人不傻的,最终酿成谋反。

    李昭德处事公正,办事公道,突厥人经历了许多,人心思稳,李昭德遂稳定形势,稳步推进汉化,待一年后他回朝,拜相,为同凤鸾台三品。

    至于韦晞,他招降这么多胡人,形成了胡夷臣服,四方来投的大好形势,武则天大喜,将其提升为郡公,食邑二千户!

    武三思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更恨韦晞的保举李昭德处置突厥人之事,恨得牙痒痒的。

    这回武承嗣的认识清楚,教训他道:“你连两个县的苗民都搞不定,给你五十万人,要是他们又反了,姑母真的要杀你的头了!”

    原来武三思招抚二县苗人,结果人家逗他玩,先隆后叛,抢到武三思的金头盔、金甲和官印,让他颜面丢尽。

    韦晞返回神都后在工部与兵部行走,忙于练兵、监造兵器、铸造钢铁和修建铁路、公路诸实务,仿刘备当初从曹操时学圃之事,以为韬光养晦之策。(圃:种菜也)

    他乖乖就好,武则天也就放心地忙乎她的大事。

    ……

    今年是载初元年(六九零年),武则天在丈夫死后执政五年多,统治愈加牢固,已迫不及待,注定有许多大事生。

    七月对于大唐宗室是个悲惨的日子,武则天完成了对大唐宗室的最后一击!

    武承嗣使周兴等罗告隋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谋反,十三日,杀之,并诛诸子支党。八月二十八日,杀南安郡王颍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宗室诸王子孙将殆尽,拿下其亲党数百家。

    朝臣噤若寒蝉,敢出声的只有驸马韦晞言西域人少,太平公主开府不易,遂将逆谋余党皆配流西域。

    当时酷吏欲大开杀戒,韦晞此举,虎口夺命,只杀了唐宗室中的皇子皇孙,其余人等均赦之,活人无数。

    而武则天既除李唐宗室,再无婆家人置喙她的行径,也是在七月的大朝里,一个道貌岸然的和尚昂然进入朝政中心…………明堂,献上了四卷《大云经》。

    武则天着内侍传阅诸人,原来经里称武则天乃弥勒佛下界,应代唐为阎浮提主(佛教以人世为阎浮提主)。

    “众卿家以为如何哪?”武则天笑里藏刀地问道。

    三方势力立即扑出来赞美道:“该当如此!”

    哪三方?

    武家亲戚党!

    酷吏们!

    还有是军方!

    “请恕儿臣直言!”韦晞施施然站出来道:“难怪臣看母后是这么的眼熟,而母后也肯将爱女嫁给儿臣!”

    武家二代的武攸宁(武则天堂侄)傻乎乎地对兄弟武攸暨道:“他(韦)在说什么啊?”

    “不知道哦!”武攸暨双手一摊道。

    武承嗣、武三思眼反反,暗骂两个家伙孤陋寡闻,韦晞是在变相讨好武则天,因为社会上广为流传韦晞是佛道两家护法神,天上人,他见过弥勒佛啊!

    果然武则天很是高兴地认了:“皇儿得配太平,真是天作之合!”

    韦晞不止是拍马屁,他这一站出来,朝堂上所有将军们都站出来了!

    军方势大,逼得文臣也要跟随!

    于是岑长倩领头,皆称善。

    满堂通过,武则天遂着印经,颁行天下,籍此做足社会舆论。

    散朝后,武家党羽们聚众而出,都兴高采烈地,他们预备弹冠相庆!唯有武承嗣和武三思眉头紧锁:“敌人太狡猾了!”

    按武承嗣极力对武则天建议的:“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

    韦晞呢,对于武则天的登位行径,他都说好好好的,这让武氏兄弟情何以堪:“哎,你是军神耶,中流砥柱耶,就不能够坚决拥护李唐,坚决反对武则天称帝?!”

    他们最想搞的就是韦晞,可韦晞与军方坚定地站在了武则天这边,如此恭顺,她不可能让武氏兄弟轻易触动军方将领的,让他们纳闷不已,就在武则天下令行经书的喜庆日子里,相约喝酒解闷!

 第六七十节 公主府夜话

    他们喝闷酒,韦晞则与谋臣崔千寻在公主府的临河花厅里喝夜茶。.

    老婆不在家,韦晞生活上照样不花,除非陪上官婉儿,白天照样是锻炼、做实务,晚上按时准点睡觉!

    生活很有规律,就让敌人找不着漏洞,让武家兄弟爆粗:“你特m的还是大唐权贵?简直就象个和尚般的死板!”

    不对,和尚不死板,某位大和尚与武则天参禅参得不亦乐乎。

    也就是韦晞比和尚还要和尚了!

    对比于武家兄弟的横行霸道、荒银无度,韦晞将他们打脸打得啪啪响:比他们本事大,比他们更谦虚有礼,宣威于外族,不在唐人当中逞强,顾着鼓捣一些玩艺儿,名声好得简直就象天生圣人。

    茶烟袅袅,香气袭人,二八年华的美貌侍女给家主与客人沏好了茶,斟满,然后恬静地退一边侍侯。

    一身文士装的崔千寻看着侍女,不由得微微一笑。

    白袍峨冠、长披肩的韦晞生得英俊潇洒,飘逸自信,一身的文艺范儿,压根儿都不象杀罚随心的大将军。

    “你笑什么呢?”韦晞问道。

    “我最初来贵府上时,见到的可是大妈!”崔千寻实话实说。

    他这说,韦晞也笑开了。

    太平公主初嫁时,为了防范韦晞的不轨,为韦晞提供服务的尽是大妈!

    如果象现在的美貌侍女放韦晞身边,或许她们心怀不轨,或者韦晞兽性大,作出那些事来,太平公主不能拿韦晞怎么着,就算她将她们杖毙,却会落下个善妒的坏名声。

    后来现韦晞不是那种人,太平公主也就放心了,给韦晞准备养眼的侍女,韦晞一次也没有犯过男人应有的错误!

    崔千寻扪心自问,他要是处于韦晞那样的地位,哪怕太平公主凶恶无比,真要是偷吃了,就算不在神都,在外面有大把机会,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现在崔千寻一妻三妾,美婢不知道有多少个被他幸过!

    崔千寻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崔家,却是旁系,少时没有得到多少的好处,作梦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的“工部侍郎”的地位,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部,崔千寻拥有了拜相的资格!

    目前韦晞系统有郭待举拜相,不可以有两个宰相,但当郭待举退位时,崔千寻最有机会,毕竟他很早就追随韦晞,推行韦晞的政策不遗余力。

    崔千寻现有地位已经很可观了,女人那是抬抬手指即来,他也大肆补偿自己。

    但出身差过他,权势比他更大的韦晞,却洁身自好,现在身边侍寝的只有一个唐玉媚,那是个吐谷浑女郎。

    崔千寻自问学不来象韦晞这样,忍不住请教道:“为什么主公如象独孤皇后在侧呢?”

    隋文帝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生性善妒,把老公管个严严实实,家中子女都是她生的!(共有十个!)

    韦晞虽不象隋文帝那么受管制,可也差不多了。

    但以崔千寻知晓的,很大程度上是韦晞的自律,他真要想,太平公主又不在身边,以他的能耐,吃干抹净绝对不成问题,甚至,太平公主也不一定会管了,只要他不太过分的话!

    见他问,韦晞淡淡道:“心有追求,不作它想!”

    这就是胸怀大志了,什么样的大声,崔千寻聪明地没有追问下去。

    但他也略知一二!

    因此他对韦晞极是恭敬,也更忠心。

    他们的对答,流传出外,绝对可以进制狱。

    但近前侍候的婢女,都是家生子,奴契在公主府里,随时可以打杀。

    为自保,府内关防严密,内外有别,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公主府、韦晞系统都自成体系,有点象没改/革/开/放前的“单位”,有学校、医院、商场等,比起外面的还要好!

    韦晞与崔千寻闲聊,崔千寻告诉韦晞道:“前几天,大和尚(指释法宗、韦晞的便宜叔父韦怀义)向太后进谗言,说你如杨广之初!”

    他学出语言道:“杨广美姿仪、少敏慧,于世人面前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灭陈朝有大功于国,恰似本朝的驸马爷!”

    韦晞感兴地道:“那太后怎么说呢?”

    “太后失笑道:‘岂有以叔说侄者’!”崔千寻说道:“再就是太后说了‘杨广不如你家侄子的地方是他没有一个好妻子!’萧后(杨广正妻)品性贤良,终不及文献皇后与长孙皇后(唐太宗之妻)!”

    “妻贤夫贵,太后知我矣!”韦晞抚掌笑道。

    结果释法宗大和尚碰了一鼻子的灰,自讨无。

    崔千寻在韦晞系统里司机密,对于他们敌人的动向很关注,他眼神一凝道:“众口铄金,现在武家人、酷吏与大和尚合流,主公不可不防。”

    韦晞闷哼一声道:“谁敢动我的人,我就杀谁!”

    整个大唐的官吏,或许只有韦晞才有这样的资格去对付酷吏。

    这里要讲到大唐朝一件稀奇古怪的事,如同凤鸾台三品、地官尚书(户部)郭待举,乃文臣中的前几号人物,却还挂着个不伦不类的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军衔!

    他根本就没管过军,一天没在军队里呆着,虽没吃空饷(收到的薪水都捐了),却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形。

    不止是他,凡是韦晞系统里较为重要的官员,统统都挂上了校尉、副尉的军职,如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