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要打倒那些既得利益者,她只能依靠酷吏,大杀唐朝宗室和不从的官员,从而背上污名。

    除了任用酷吏,玩弄权术之外,她唯有不断地造神!

    唐垂拱四年(688年),武承嗣暗中派人选了一块特殊的白石,并在上面凿上文字,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因“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是上天的“旨意”,所以众臣为武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作神皇三玺。

    一个多月后,圣母神皇与民同庆,大赦天下,将“宝图”更名为“天授圣图”,

    为了从根子上去除李唐的影响,她不惜捣毁了壮丽的乾元殿,在其上建立起更加宏伟的明堂。

    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上下三层,瑰丽无匹,号曰万象神宫。

    永昌元年(689年)正月,武则天大飨群臣于万象神宫,大赦天下。

    明堂,乃献祭敬祖宗的地方,最讲礼仪,谁先谁后都有严格的规定,结果太后穿戴帝王的礼服礼帽,腰带上插着大圭,手拿着镇圭第一个献祭品,皇帝第二个(亚)献,太子最后一个献。

    十一月,武则天颁行秦客所造十二个新字。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

    日月当空,不可一世!

    今年,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写《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乃是弥勒佛下界,应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则天下令,将此经卷颁行天下。

    ……

    一件件,一桩桩,只为这个宝座!

    终于坐上去了,武则天手一挥,宣谕道:“众卿平身!”

 第六七四节 谁为太子?

    新朝初立的兴奋还没过,就在九月十二日,朝堂上爆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双峙的双方分别是:

    一边是文昌右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同凤阁鸾台事格辅元等。

    另一边则是武承嗣及其党羽,有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和酷吏周兴。

    他们集中议事,先给女皇上尊号,助长其威风。

    岑长倩拟了“圣神皇帝”尊号,武家人不学无术,无可无不可的,一致通过。

    再有旗帜尚赤,改置社稷于神都,正式建立了象征天子之家的武氏七庙,由武承嗣承办。

    均没问题,但当岑长倩的这件事上奏,朝堂上气氛骤然紧张,形成了渭泾分明的情况!

    岑长倩上奏道:“……皇嗣(皇太子)为陛下第四子李旦,赐姓武,皇太子为皇孙。”

    立即有丘神绩赤膊上阵,站出来道:“岑相公此事大谬!”

    “皇上第四子姓李,岂能改姓?今有周国公承嗣,乃皇上亲侄,最是亲近不过,可为皇嗣!”

    岑长倩失笑道:“岂有不立儿子而立侄子为皇嗣者!”

    双方针锋相对,虽然武承嗣方面张牙舞爪,气焰嚣张,甚至连“君可知制狱所在?”这等话也讲出来。

    但朝堂上大部分文臣都站在岑长倩之边,哪怕是一些平时与武承嗣交好的大臣也默不作声。

    支持武承嗣的话,等于推翻中原文化传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宗族其次”的宗法原则,谁都背不起这样的骂名!

    支持武承嗣的话,得啊,以后叔伯兄弟的儿子都可以来抢自己亲儿子的利益了!

    安有是理!

    当前武承嗣是厉害,但中国人也注重身后事呀。

    “韦晞,你怎么看?”武则天不耐,先让争吵两方停止,再问韦晞道。

    他的态度很关键,要是支持武承嗣,那他会声势大振,足以与岑长倩方面的文官分庭抗礼。

    要是不支持武承嗣,那就成了一边倒的反对,武承嗣难成事。

    韦晞的回答很巧妙:“此乃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中立等于反对,在这个大喜日子里,武则天会求稳,不会急进。

    武承嗣脸皮气得紫红,几乎与官袍同色,他阴森森地道:“驸马爷,徐绩殷鉴未远啊!”

    韦晞的回答,正是前英国公李绩在高宗皇帝李治欲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拼命反对,李治又问李绩,李绩就说是陛下家事,关外人什么事。

    但李绩其孙徐敬业造反,连累家族,李绩也被除了恩典,退姓为徐绩。

    武承嗣在告诫韦晞饭可以多食,话不能乱说,照搬李绩的话会倒霉的,结果韦晞双手一摊,涎脸道:“我与周国公你的关系似乎不怎么样,还想让我为帮你说好话?”

    他低声地,却让大家都听到地:“真是的,平时又不见你多送我金银珠宝、土地和美女,关键时候却想让我来为你说话?你想空手套白狼啊!你不如上街道上抢不更好!”

    他挤兑武承嗣,也只有他才敢这么说,人人莞尔,殿中侍御史立即站出来道:“臣弹劾驸马都尉韦晞君前失仪……”

    韦晞立即作双手投降状道:“好好好,我不说了,省得周国公又说我殷鉴未远了!”

    人们终究忍不住笑出声来,连武则天也笑了:“这孩子!”

    她扫过诸将,只见他们大多数昂挺胸,眼神朝上,神游天外的样子,就知道不用问他们了,问了也是白搭。

    军中天条一:遵照女皇的旨意办事!

    军中天条二:按照驸马所说的去讲!

    听从女皇的命令,女皇叫他们去做什么就做什么,驸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没有军方帮衬,武承嗣方面显得势单力孤,甚至连武三思同志都很消极,属于他的嫡系只是有力无力地助武承嗣吆喝上几嗓子后就哑火了。

    武承嗣想当太子,武三思又何尝不想!

    当了太子,日后为皇,谁不想?同为亲侄子,干嘛要助你上位,我自个儿上不行么?

    这么多人不支持,武承嗣out了,武则天钦定李旦为皇嗣!

    不过武家人也大有斩获,武则天立武氏七庙于神都(天子七庙),追尊其先世祖先为皇帝,追封其异母兄元庆、元爽,伯父及堂兄弟为王,封其侄、侄孙十余人为王,从而建立了皇亲贵戚。

    武承嗣被封为魏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武三思被封为梁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以上两个是亲侄子,堂侄子武懿宗被封为河内郡王,其他侄子、侄孙均有王爵,成为宗亲,再有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武家得到大礼包!

    虽说王位尊崇,监修国史更是崇高的荣誉,但怎么比得上太子之位!

    退朝后,武承嗣拉着武三思,也不计较他先前不助他,而说道:“韦晞、岑长倩一武一文,把持我等兄弟上进之路,实在可恶,不可留之!”

    武三思也意识到他要上位,同样绕不过这两个人的为难,但他与韦晞接触得多,更清楚韦晞的厉害,遂分析道:“韦晞颇有才干,皇上侧重,且是太平公主夫婿,又有关外三十万控弦,不可轻动也!”

    “岑长倩虽为文昌右相,图之却是不难。”

    武三思出谋献策地道:“不可动之,则遣之,遣之出朝即可!欲图岑长倩,则不必多虑,一狱卒足矣!”

    意思明白,将韦晞从朝中赶走,省得他刮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岑长倩,则可构陷之,由酷吏来对付他。

    武承嗣大喜的同时,暗凛这个兄弟不差呵,一肚子的坏水,未来可是自己未来抢太子之位的强劲对手。

    而他的想法,武三思同样有之!

    两人点头,宜徐徐图之,眼望彼此,各怀鬼胎地笑起来。

    ……

    武家两傻图谋韦晞,韦晞所谋则是深远。

    他亲自挑选了五百身家清白又实力强劲的禁军后,上奏武则天,将他们充实到太子东宫卫队里,其人员调动、军饷必须得到武则天亲自同意方可,他人不得置喙!

    写得非常煽情:“臣妻太平,今只得一个哥哥,若臣妻自西域回来,万一不见哥哥,臣无有面目见她矣!”

    明写太平公主哥哥,实际上提醒武则天,她就只得一个儿子了!

    于是武则天照准,五百卫队入驻,太子武旦(已改名)的宫禁严密,将他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

    他是旗帜、枪靶,吸引火力,万万不可有失。

    他在太子的位子上,远比武家兄弟要好对付得多,因为李旦最擅长的是一个“让”字,让皇位给他老母,再让皇位给他老妹,有何不可!

 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

    新朝新气象不断。

    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课役,这是老武同志对姓武的大施恩德。

    该月二十九日,敕两京各州置大云寺一区,各藏大云经一本,使僧升高座讲解。封撰经疏者僧韦怀义、法明、云宣等九人为县公,赐紫袈裟,银龟袋。总度僧千人。此乃唐第二次共四次于各州建寺。

    十一月初一,长安洛阳铁路开通,则天皇帝接受韦晞奏请,亲往剪彩,并上火车幸长安。

    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没见过的奇景,机器是死的,只要喝水和吃煤炭就可以跑起来!

    因为韦晞在,运行火车头已经很接近于现代火车头的样式,几乎差不了多少。

    神都人把火车站围了个水泄不通,当火车吼叫起来,排出白烟时,人们惊惶而散!

    喔!火车吼叫着起步。

    载客五百人,时速二十里比人快走的速度多一点,两地相距六百里,二天即到长安!

    而古代行军,正常行军速度三里为舍,超过一天三十里,叫做倍道,步兵倍道争行,是行百里左右,而骑兵倍道急行,日行百五十里以上。

    换言之,一般队伍到达另一头也要六天左右!

    当韦侍价作出汇报时,大家都啧啧称赞快捷的同时,这些帝国精英几乎都意识到一个情况:“用来调兵的话!”

    难怪韦晞说了这是国之重器,只能给国家了!

    武则天那卡车厢,属御制车厢,装饰豪华,车厢披绵缎,地板上铺地毯,中间有宝座,左右是特制的大平板玻璃窗,风景可一览无遗。

    还有她专门休息的包厢、专用的卫生间、会客室、书房,环境舒适!

    为装饰这节车厢就花了三十万钱,特约顾问是上官婉儿,由她来根据女皇的喜好进行安排,也只有韦晞才可以请得动上官婉儿,结果女皇非常满意!

    起初她坐在宝座上,韦侍价为她不停地介绍火车经过的地方。

    但她后来回来时,她就比较少坐宝座,而是召集了女婿韦晞、侄子武承嗣和儿子李旦坐一起打麻将或者打牌了。

    上官婉儿笑吟吟地坐在女皇身边,偶尔为她出谋献策。

    武则天肯定大赢特赢,偶尔韦晞也会自摸,亏到脱裤子的是武承嗣和李旦。

    “碰!”韦晞叫道,当武则天放只白板时,韦晞出一对白板。

    “糊了!”韦晞把麻将一摊,向着武则天道:“皇上,您放炮了!”

    “哈哈,自摸!”韦晞叫道,伸出手来:“位位十贯钱,承蒙惠顾!”

    玩耍中可以看出人品,武则天冷眼旁观,最自然的是韦晞,有时甚至是大胆放肆,而武承嗣与李旦则拘束多了。

    但武则天容忍了韦晞,觉得这才象是亲人的感觉,有一种久违的家的感觉。

    李旦给武则天的感觉是他太过于小心、战战兢兢的样子。

    甚至让武则天有好大的担心,真要是把这个江山交给他,这懦弱的儿子能够保得住江山吗?

    而武承嗣?

    他无才无德,武则天心知肚明!

    在他伪作“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这块圣石给她助威之前,武则天从没有重用过他!

    武承嗣刻意讨好,也难得她的欢心。

    只有女儿女婿韦晞与太平公主,既有本事,又别无所求,放得开,武则天曾经看过的一对普通人家母女,女儿给母亲锤背,叨家常,场面很温馨,而太平公主也正是如此对待她,世间唯一的一个女儿这样对待她!

    这也就是为什么韦晞为什么始终安然无恙的原因之一,他的政敌不断进谗言足以三人成虎,他有天生原罪太会打仗和久掌兵权,但武则天始终没有处置他。

    毕竟他反迹未显,与公主恩爱无比,处置了他,那武则天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

    火车给所有的唐人都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车厢内干净、整洁,除了座位,卧铺、餐车,有开水间、卫生间,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环境。

    因为载了武则天,火车上的伙食非常好,主食有胡饼、稀饭、干饭、面条、馍,肉类就炒鸡肉,烟鸭肉、牛肉汤、羊羹等,再有中途献上的新鲜瓜菜,专业大厨烹制,几乎与宫内没什么区别。

    他们夜晚没下火车,如韦晞的高官有卧铺休息,侍卫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只能在硬座上合合眼。

    韦晞设计的火车运行路线的规格不低,双线运行,出站入站均有不同的月台,全程封闭,连交叉道路都没有,地方上的人想过火车道的对面,要不是走天桥,要不过涵洞,因此速度一直保持,不用担心安全事故。

    武则天这次御车出行,同行的亲贵臣子有上百人,服侍人员有上百,带有三百禁卫军。

    沿途封锁,重要关隘均有部队保护。

    他们一路观赏沿途风景,一条铁路就是一道风景线,唯美就在平凡之中。

    可是在那个时期,铁路绝不平凡!

    火车可以带动一系列的下游产业:

    铁矿、煤矿的产业发展,铸造业的进步,还有。。。玻璃,火车上使用了大量的玻璃,正是太平公主的产业里生产出来。

    中国原产琉璃,可是韦晞知道西方的绿玻璃,他既然有权,肯定派出了间谍到西方刺探,有心算无心,终给他得手。

    然后他有样学样,也开始制作起绿玻璃来,加上不断的试验,制造出白玻璃。

    玻璃产业在唐代可是笔大生意!

    还有木板车厢,装饰材粒、沿途给水、上煤、检修、伙食等保障。一条铁路线,带动了很多人去发财!

    二天后火车抵达长安时,进站时,看到对面的另一趟火车呼啸而出,上面载满了欣喜若狂的乘客,他们叫嚷的声音甚至连对面车辆都可以听得到。

    “他们好象很开心的样子啊!”上官婉儿道。

    “当然开心,火车运行三天内免费坐车!”韦晞解释道。

    “噢!”大家恍然大悟,初始时,火车的票价还是蛮贵的。

    韦晞的操作手法让人不得不服,只有武承嗣诋毁他道:“不愧是卖药出身的。”却忘记他武家是贩卖木材起家的。

    待到武则天离开车站返回皇宫后,韦侍价请她为铁路提辞,初时她念叨着想写大周动脉,旁边的韦晞抢着道:“皇上,帝国动脉更威风啊!”

    武则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看透了他的心理,以韦晞对付半百万大军的虎胆雄心也禁不住颤抖。

    终究他挺住了,脸色坦然。

    武则天依言写下“帝国动脉”四个御笔大字,一直在各火车站的正门处流传至今。

 第六七六节 为万世开太平

    十二月,太平公主芳驾回神都,庆贺她老母登基,还带有重礼……………三千名大食俘虏来献俘阙下。.

    唐军与大食在阿姆河、锡尔河的地区生激战!

    仗打得挺大的,好在周军(改唐为周)终究打赢了。

    见到韦晞,太平公主一个箭步冲上去,通通地给了他两拳,恶狠狠地吼道:“你就爽了,可苦了老娘我了!”

    得,独呆西域一年,公主好生凶恶与粗俗。

    想起面对着大食人入侵,她担惊受怕,一日三惊的情景,她眼眶都红了,不得不想:这小子是不是有意的?明知大食人会来,却将她赶鸭子上架去面对这等险恶环境,他却呆在后方享福!

    韦晞抱着她,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一切有我!”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太平公主受了圣命,到西域开太平府,受到了当地官民的热烈拥护。

    家天下有它的好处,西域是韦晞打下来的,他老婆来管治,大家觉得理所当然,个个都服,哪怕是掌控军权的其他的大将军、胡族中的大酋长,在她面前都表示恭敬。

    逆她的话,等于打韦晞的脸,谁都不敢当!

    而且太平公主在(阳)关外开府,对大家是件好事。

    大伙儿辛苦打下的江山,要是武家兄弟过来捡桃子,给大家的感觉是吞了个苍蝇。

    太平公主则不然,她是主公的妻子,她会尊重大家的奋斗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可以为大家保住事业!

    她可是太后唯一的女儿,谁能够抢她的东西!

    所有太平公主集结大批部属,顺利地在石国都城开太平府,创造了当时的记录。

    这太平府的口气极大,其名来自于太平公主的“太平”两字,但中堂的题辞居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口气之大,无与伦比!

    辞由韦晞口述,题字的是神都书法大家“小钟”,那是强强联合。

    韦晞在后世去旅游,曾经见识过北宋大儒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所写的上述四句名言,很是喜欢,记忆在脑里。

    然后据为已有,当他说出来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好在是太平公主开府,其他人真的用不上此四句名言。

    既有太平公主的称号,韦晞也说了:“我动战争,最终目的是为了万世开太平,是为了世界大一统,最终消灭战争!”

    “我要是不动战争,则永无宁日,世界永远不太平!”

    在他的话激励下,大伙儿更加勤奋工作了。

    除开中堂题辞无人可及,太平府里的官极一时之雄,天下少有!

    太平府长史:张仁愿,从三品官,负责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司马:王孝杰,从三品官,负责管理府中各类事务,偏重军事。

    从事中郎:崔千寻、韦嗣立,从四品官,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军咨祭酒:姜咨、娄师德,正五品下,军事参谋人员。

    主簿:唐休璟、杜景俭,负责起草太平府的教条与命令,从五品下。

    记室参军事:李怀远、于惟谦,负责布太平府的教条与命令,从五品下。

    再有太平府诸曹参军事共十二人,参军事、典签、录事,成员皆一时人杰也!

    拜酷吏横行,太平公主很是招纳了许多好手,人才济济。

    加上太平府的官职不低,在唐朝,三品官乃同凤鸾台三品,从三品官有上州刺史的级别,相当可观,加上太平府的前途光明,等于关外的小朝廷,是以官吏们都很努力。

    太平公主也野心勃勃,太平府所置官吏按的是她祖父李世民的“天策府”来配备,其志已是不小。

    在韦晞引导、帮助下,来源于其母的血缘挥,太平公主,已非一个满足于富贵的小公主,她已经沉浸于权力中不可自拨,如乳虎初啸,预备着攫取更多的权力。

    ……

    有权利就有责任,太平公主管辖关外军政,她兴致勃勃地工作。

    行政上不成问题,按照韦晞的既定方针行事,不会出什么差错。

    一、汉化:对待胡人是彻底融合,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做到公平、公正与公道,一视同仁。

    正统的汉人对胡人有种优越感,看不起他们。

    太平公主骨子里同样是如此,要在神都,她是斜眼看胡人,不屑一顾。

    但她知道这是关外,她老公靠了三十万胡人的归顺让他如曹操得三十万的青州兵从而奠定了霸业,不可失掉胡人之心。

    因此她努力收敛她的坏脾气,让胡人、汉人成为了她的左右手。

    她宽厚仁慈,给胡人送去种子与药材,派出了医疗队。

    她教化胡人,关怀他们,渐渐地,她的名声在胡人中间流传,都说成她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下凡!

    最初时,她接触过胡人,回家后仔仔细细地擦过手臂。

    但后来,她已经毫不嫌弃地在胡人帐篷的毡子上坐下,不管那上面肮脏不肮脏。

    汉化极有好处,化敌为我用,迅增强我方实力。

    二、人口:

    鼓励生育,增长人口;

    不让任何人冻饿而死;

    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充分挥每个人的作用。

    因此关外地方官员对于民生的考核更重,要是有子民冻饿而死,那地方官员就得咎。

    医院、托儿所、幼稚园成立,使得人口增长率提升,夭折率下降。

    而这样的福利,胡汉共有!

    三、展经济:

    穿越者没有不搞经济的,韦晞也不例外。

    耕种田地、养殖牲畜,比起内地而言,关外更讲究“科学”两字。

    例如耕种田地就有选种育种、积肥施肥、更好的农具、防治病虫害等。

    古人迷信,尊崇“蝗虫”,认为触之不吉。

    韦晞系统对于蝗虫的态度从来都是“灭杀”,别无二话!

    养殖牲畜讲究育种、防治传染病、牧草的种植、牲畜产品的加工方法等。比如在接生小牛犊时,接生者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